《小数除法》听课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的观后感

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的观后感

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的观后感
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
如何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

同时,吴老师还教授了我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小数除法问题,例如如
何处理循环小数等。

在这门课程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吴老师的教学方法。

他采用了很多
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他用糖果和
饼干来解释小数除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此外,他还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小数除法的应用,例如如何计算
折扣、税率等。

这些例子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小数除法的知识,还让我
们了解了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吴老师还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他鼓励我们多思考、多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在课堂上,他经常会给我们
一些思考题,让我们自己思考解决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我
们的思维能力,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概念。

总的来说,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课程是一门非常优秀的课程。

通过
这门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小数除法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我相信这门课程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提要:其实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有很多性质和常识是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商是否准确,比如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比1小;被除数比除数大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
教学完小数除法后,发现学生在做题目时简直就是乱套。

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原来的小数点的位置和新的小数点的位置不能确定,商的时候不知道小数点该打在哪里;或者移动了除数就不知道移动被除数;或者当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后,有时候被除数就变了一个整数,就应该当作整数除法来算,当整数部分除完还有余数时,不知道在商中间打上小数点,再添0计算。

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很多学生就是移动小数的位数错误,当被除数和除数发生相应的改变后,学生的思路跟不上,造成计算失误严重。

其实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有很多性质和常识是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商是否准确,比如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比1小;被除数比除数大,商就比1大;被除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反而大;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性质。

只是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并不能很灵活的利用这些性质和意义,在求出错误商时,不知道去检查,导致错误也很多!
另外,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小数乘除法是比较复杂的,懒与计算,喜欢使用计算器,我个人也认为,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使用计算器是很普遍,也是很实用的,学生使用计算机没有错,但是从训练学生的思维来看,这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

小数除法反思

小数除法反思

小数除法反思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难点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问题1:小数点位数移动不同步。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根据除数的小数位数进行转化,这一过程需要在竖式当中通过“划”、“移”、“点”体现出来,比之前列好竖式直接计算还要多一步。

许多学生还没开始算已经在这一步出现了问题,出师不利,结果可想而知。

只有几个学生没有这一过程直接开始计算。

错误最多的还是当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时,除数划去小数点变成了整数,被除数小数点不是忘了移,就是直接划去,将被除数也变成了整数,还有移到其他错误位置。

问题2:商的小数点位置不对或者漏点问题3:忘记添“0”。

在小数除法当中,有许多添“0”的情况: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②除数扩大后,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

③除到哪一位上面不够商1时,用“0”占位。

④被除数末尾的“0”无需参与计算时,直接上移。

③是学生最容易忘的。

问题4:商的变化规律的综合应用有待加强。

商的变化规律是小学中高阶段非常重要的性质,可是到现在还有很多学生甚至不能完整的表述这三条规律,谈何应用。

在课堂上,懂的学生能带着似懂非懂的学生,跟他们解释说明,然后让他们自己说也能说出来,还看不出什么大问题。

可是到了作业本上,问题暴露无遗,做题缺思考,没有思路就是凭感觉。

题目涉及到某一条规律时,学生还能应付,但是多条规律综合应用时,学生就显得吃力了。

思考上述问题后,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整数除法的基础打得不牢,练习的比较少,可能是前面的教学有疏忽的地方。

二是课堂上有对算理的理解,但是强调不够,应该抽更多的学生来交流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而且对算理的理解只在第一节课做得较好,在后面的若干节课中都把它弱化了,造成学生不求甚解的情况。

吴正宪老师带来的《小数除法(整数÷整数=小数)》观后感修改版

吴正宪老师带来的《小数除法(整数÷整数=小数)》观后感修改版

吴正宪老师带来的《小数除法(整数÷整数=小数)》观后感修改版观《整数÷整数=小数》心得前吴召中心杨洁有幸听了全国特级名师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亲身感受了吴正宪老师的教学风采,吴老师的课就如一股小溪,清晰流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她态度谦逊平和,与学生真诚的沟通。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由真诚的对话,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是这么普通的五年级的《整数÷整数=小数》一节数学课却让吴老师演绎地精彩绝伦!在这节课堂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一个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融入学生的场面,整节课像一把磁铁,牢牢的把我深深地吸引着,更何况正在台上听讲的给孩子们呢?下面,我就说一说吴老师讲座的精彩处,是怎样引导学生来理解这一堂精彩绝伦的数学课。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吴老师借助四人吃饭,AA制付款,王刚先付,给服务员100元找回3元,问每应该给王刚多少钱?在谈话引入的过程中,记录下题目中的重点,找准有用的条件,这样的教学能有效的挖掘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

二、创设学习情境,理解整数÷整数=小数。

吴老师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巧妙的把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三、层层递进,激发求知欲。

吴老师利用AA制这样的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AA 制每人应给王刚多少元?学生通过列式计算(100-30)÷=24元……1。

发现如果每个人给王刚24元的话,王刚就亏了,给25元的话,自己就亏了,那么到底要给王刚多少元?这个数字一定是存在于24与25之间的一个数,再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1元钱到底该怎么分?在问题的层层递进中,引导学生思考。

经过思考以后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1号同学认为将1元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角,剩下的2角再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5分。

2号同学所展示的是:1元=100分,将1元平均分给4个人那就是每人25分,100÷4=25分。

2024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与心得7篇

2024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与心得7篇

2024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与心得7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与心得篇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第三单元例2例3的新授课,第三单元在五年级教材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小数除法整体对学生来说也有难度,但还好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来加深的,而王老师这节课所讲条理清晰,算理分析得也很透彻。

上课伊始,王老师以复习四年级所学的小数的性质直接导入,这个来说对学生不难,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继而大屏幕出現了一组口算题,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口算结果。

由这样一个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在口算方面还比较欠缺,需要我多投入些精力在此方面提高。

复习环节之三就是指名学生上黑板上笔算上节课的旧知。

此环节有利于下面更好地吸收新知识,并且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继而引入例题: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李老师让学生齐读例题,并要求学生自己先列式计算,写完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看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题意,学生很快列式:28÷7在列竖式计算式,学生发现了商是1余12,这时李老师发问余数是12怎么办?引导学生懂得把12个1变为120个十分之一,120里有几个16?商应写在哪一位上?还有余数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发现继续添0接着除。

本节课的新授还有一个知识点是在例3,王老师在讲例三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主要重点是在于让学生发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不够除,用0来占位,继续除。

在新授的小数除法的两种情况后,王老师总结学生回忆,当我们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怎么办?因为两种情况要牢记,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号入座。

那我们怎么オ能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验算。

老师要在日常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通过验算才能知道你的计算是否正确,这一习惯要贯穿于小数除法学习始终。

202X年《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观课感悟

202X年《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观课感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观课感悟
观看202X年的《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课程后,我对小数除法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我的观课感悟:
首先,我意识到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处理方法和步骤是相似的。

在小数
除法中,我们同样需要分析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然后进行对应位相除的计算。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准确性,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对结果影响重大。

其次,我注意到小数除法的解决思路和技巧。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除数变为
整数。

通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将除数转换为整数,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并且
保持计算的准确性。

这个技巧非常实用,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小数除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课程中提到了如何计算打折优惠后的价格,或者如何将小数除法用于单位
换算等。

这些案例展示了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
知识点。

最后,通过观看这堂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小数除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小数除法计算的问题,掌握小数除法
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观看202X年《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课程让我对小数除法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我将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1页/共1页。

小学除法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 副本

小学除法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 副本

小学除法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篇:小数除法听课《小数除法》听课心得体会今天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视频课,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吴老师的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因此,我们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还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中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

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

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可以明天继续教。

今后我们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第2篇:小数除法教学心得(优秀)小数除法教学心得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小数除法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相关运算,并且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对小数除法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整数与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收获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收获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收获: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让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可以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2、提供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

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除法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

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

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

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五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

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

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

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

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小数除法中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我在教学时,能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

教学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体会:1.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本节课利用学生的身边事例引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的轻松、学的主动。

2.重视自主探究,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充分挖掘教材,大胆重组教材。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怎样计算小数乘法”这个中心展开教学,设计的练习也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设计的。

对教材进行合理地整合,把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与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中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本节课我注重了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认真做的习惯、认真写的习惯及认真算的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学做“小老师”,在做题时像小老师一样进行审查,看一看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计算正确。

这样避免了学生做完题后没有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1.在教学中我有些包办代替,总是怕学生不会做题而有意引导学生,忽视了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完成。

2.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性不够明显,不能很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在引导学生说算法时语言还不够精炼,有些地方还不能够做到水到渠成。

最新观看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有感

最新观看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有感

观看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有感观看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有感初次认识吴正宪老师是在2019年小学数学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中,在培训中我发现讲课的优秀教师大多都会提到吴正宪老师,出于好奇,也出于向优秀学习的初心,我通过网络和购买相关书籍进一步认识了她,吴正宪老师,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充满爱与知识的课堂。

有幸这一次加入了黄桂玲名师工作室,并参与完成观看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教学视频的任务,前面我看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看过她的一些教学片段,但是对比视频,感觉视频更引人深思。

因为没有上过这节课,所以在听课之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小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大多设计为由情景引入让学生列出算式,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再来讲算理。

吴老师在课上也以一个故事情景引入:妈妈买了四本《格林童话》,给售货员100元,售货员找回3元。

首先让学生分析故事情结,随后吴老师抛出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作答,有的想知道四本《格林童话》多少钱、有的想知道一本《格林童话》多少钱、还有的想知道两本《格林童话》多少钱。

吴老师最后带学生总结出:无论想知道几本的价钱其实都只需要知道一本的价钱。

最后,吴老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0-3)÷4=24(元) (1)(元),接下来,又设疑: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时有学生回答说想知道一本《格林童话》到底多少钱,接下来吴老师摆出提前准备好的《格林童话》模型,并将每一本下面写上24元,随后有抛出问题:那剩下的一元该怎么分呢?给这一本,那几本不干,怎么办呢?有一个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将那1元换成10角,又将余下的2角换成20分,吴老师紧抓这个例子,余下的1元是可以继续分的,只是要把1元破坏掉,变成10角,就活了,又可以分、分、分。

就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找准知识连接点,将复杂的算理变成简单的分分分,学生由衷的感谢小数点,向小数点致敬,感受到了小数点在小数除法中的重要性,整个课堂,吴老师准确把握设疑的方向,紧扣问题,层层逼近,一步步解决学生的疑惑。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小数除法是数学中一个相对较难的概念。

学生常常会出现许多困惑和错误,在此我将对小数除法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观察到学生在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时存在困惑。

他们通常对于除法的原理和步骤不够清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一种更互动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我利用教具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

例如,我会用一块巧克力来解释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割和平均分配的过程。

这种实用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小数除法的理解。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进行小数除法计算时常常出现细心度不够和粗心大意的问题。

他们容易忽略小数点的位置,导致计算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加入了一些小数除法计算的练习。

我鼓励学生在每一步计算时都仔细核对小数点的位置,并且在最后检查答案时再次核对。

此外,我还通过鼓励学生使用间隔线和排列整齐的纸张布局,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计算。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细心度和准确性。

另外,我注意到学生在做小数除法的应用题时常常遇到困难。

他们往往很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入了更多的实际应用情境,并提供了步骤和提示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我会给学生一些购物账单或比例尺图,让他们运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答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确定计算的步骤,并思考结果的意义。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将小数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还要提及小数除法教学中的评估问题。

在过去,我主要采用笔试来评估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然而,我发现仅仅依靠笔试评估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我引入了一些实际操作的评估任务,例如让学生用小数除法计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的评估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帮助他们发展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数除法教学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小数除法教研活动反思

小数除法教研活动反思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数除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数除法教学,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小数除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小数除法教学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在活动开始前,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小数除法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大家一致认为,小数除法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引导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两位教师分别以“小数除法”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课堂细节,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3. 评课议课观摩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首先,两位上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活动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对小数除法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课堂观摩和评课议课,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小数除法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然而,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小数除法有感

小数除法有感

听李主任评价《小数的除法》一课有感三道河小学:佟艳双9月16日上午,观摩了蓝旗营小学王楠楠老师的《小数的除法》这节数学课。

课后教研室李主任的一番精彩点评让我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口算环节的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口算训练,每节课不少于2分钟,要形式多样、当堂校正,要坚持不懈。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通过情景图、谜语、故事、表演、对话、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体现趣味性、简洁性和思考性,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实效,力求简洁明快。

三、自学环节的设计:在这个阶段李主任告诉我们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良好习惯,切忌问题一出就让学生对学群学,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小组交流切忌走形式、走过场,为合作而合作,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表达、倾听、交流,分工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对学群学后,组长要组织本组同学做展示准备,可以进行组内预展。

教师“二查”预展情况,确定每组展示重点。

在展示时,既要充分展示各种算法,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剖析诠释,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作用,让学生掌握最优方法和策略。

要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得到启迪、得到锤炼、得到提高。

切忌放任自流,“信马由缰”,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停留在起始阶段。

五、反馈环节的设计:在这个阶段一定要给学生独立做的时间,双基训练要扎实,要面向全体,要让所有学生切实参与,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听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听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听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听后反思
听了魏会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课。

使我对计算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计算课也可以上的这么有味道。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了数学课堂的简约之美,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也使我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教法,她的课居然这样的干净、利索。

从课前和学生的谈话,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然后猜老师最喜欢的项目--“跳高”,今天就进行一节数学跳高课。

一步一个台阶,层层递进,而且设计非常的巧妙,从复习旧知,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清楚,算法准确,思路清晰。

老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重点、难点处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让我感觉魏老师的课是从学生的心里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现了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境界。

听完魏老师的课让我想起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改变教学观念”,真的很重要。

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真的在改变,有没有真正的`从自我的意识中去改变,还是仅仅希望靠教材的改变,依靠教材中现有的情景而把原来的“讲授”堂而皇之的改成了毫无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而不是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整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而是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更可贵的是学生说到哪里,老师就能够把学生引导到重点上而且层层深
入。

老师的课堂评价也非常的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22篇优秀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22篇优秀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22篇优秀《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有一下几点做得比较好:第一,教学时我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进行学习,注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问学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会算吗?自己先试试。

”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思考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对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明确,比如:给0.544÷0.16列竖式时,当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时,原来的0和小数点没用了就应该划去,课堂上的板书这一点做到了但没有强调,五(3)部分学生没有做好,但五(4)班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显示移动的过程。

于是学生就搞不清小数点的位置而导致最后的计算错误。

其次,当除数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多时,学生容易只移动被除数原有的位数而没有添0比如:11.7÷0.26只转化成117÷26。

最后,商末尾的0没写,比如:13÷0.065转化后是13000÷65,学生容易得出结果是2,而忽略被除数末尾还有两个0,商应写回这两个0。

当然这点与学生原有知识没有掌握好有关。

第三,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够好,上课容易走神,感觉是一团“散沙”。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做了一些补救。

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集中的时间不长)的坏毛病。

课堂上我时刻注意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提醒他们。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较为复杂的一个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小数除法是必须教授的内容之一,也是很多学生觉得难以掌握的数学知识点之一。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老师采用的是“一步一步地教”,即在讲解小数除法之前,先进行整数除法的讲解,然后再将小数除法引入进来。

这种教学方式有一些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有一些我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问题一:应该把分或角看作小数吗?在小数除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把分或角看作小数,这个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学生要算出 2 除以 0.5 。

如果老师把 0.5 按小数来讲解,很多学生就会误以为 0.5 = 0.50 ,从而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 4 。

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分和角的概念,而不是把分和角看作小数进行计算。

问题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用切三明治或者分糖果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老师还可以举例说明小数除法在购物、交通出行等场景中的应用,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用。

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解决小数除法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掘问题的规律,思考解题的策略,锻炼他们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问题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在小学教育中,计算技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加以关注。

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小数除以小数的基础计算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小数的精度,避免出现精度误差。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学生提高小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应用分子与分母同除、倍数法等方法来简化问题,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正确性。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篇1:人教版第九册数学第二单元的《小数除法》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单元,特别是学生在做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试商计算,学生在试商过程中比较难试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学完,我有以下反思:1、学生是自由度发挥到最大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才华。

上课伊始,我首先叫学生整理了第二单元的所有内容。

然后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开书,看看数学书上怎样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像昨天我给小数乘法编顺口溜(小数乘小数,先乘二整数,乘得积以后,再定积小数。

)的方法自己也给小数除法编编顺口溜,看谁编的越快越好。

5分钟过后,学生纷纷抢答。

顺口溜:小数除以小数,除数化成整数,被除数同样变,有余数继续除。

全班哈哈大笑。

同时增加了小数除法的认识。

顺口溜:小数除以小数,按整数方式除。

商的小点对被点,整数不够商0除。

再看有没有余数,如有添0继续除。

还有很多同学都要说,我就叫他们写下来交给我。

这样我打开昨晚做好的课件《试商有规律》进行教学试商的.方法。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更好的试商方法。

有的学生说出了:想乘法做除法。

还有的同学想出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做除法。

例如:23.4÷0.25,23.4×434.5÷0.125,34.5×8这样也可以使除法计算简便,学生的才能只有让他们自由发挥,才能使学生发挥才智。

2、面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很多老师喜欢凭经验、拍脑袋做决定,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不跟学生研究做决定,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答案。

我觉得: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能记得牢。

我们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可能学生下课了就忘了。

以前我有这个强加给学生的意识,生怕学生自己不会编,又怕浪费时间,生怕拖堂。

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放手让学生解决。

凡是学生能解决的,老师一定不越俎代庖。

3、这节课我设计了比赛做除法计算,效果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除法》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视频课,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吴老师的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因此,我们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还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

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
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

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可以明天继续教。

今后我们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