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PICC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护理

PICC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护理

导管拔除的护理
01
02
03
拔管前准备
确认导管通畅,无感染和 其他并发症,准备好拔管 所需物品。
拔管操作
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拔管操 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 血管。
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止血,并定期检查,确保 无出血和感染。
04
PICC中心静脉导管的健康教

患者教育
导管维护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清洁、 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以及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等 。
02 定义
一种由穿刺手臂外周静脉后,沿着血管走行,最 终到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
03 用途
用于长期输液、化疗、肠外营养、抗生素治疗等 。
PICC的优势和局限性
01
优势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
02
局限性
可能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 要定期维护和护理。
PICC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PICC中心静脉导管的科研进
05

PICC新材料的研究进展
PICC新材料
近年来,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新 的材料用于PICC中心静脉导管,
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新型生物材料
例如,新型生物材料如聚乙烯醇 (PVA)和聚乳酸(PLA)等被 用于制造PICC,这些材料具有良 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材料改进
适应症
需要长期输液、化疗、肠外营养、抗生素治疗等 的患者。
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条件差等。
PICC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和
02
维护
PICC的置入方法
评估患者
对患者的病情、血管 条件和需求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适合置入

PICC的常规护理

PICC的常规护理

PICC的常规护理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皮周围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长期静脉通路的导管,常常被用于需要长时间输液或给药的患者。

以下是PICC的常规护理,包括术后护理、导管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一、术后护理:1.患者安全:确保患者安全,床旁配备医护人员和护士呼叫器,避免意外拔管、拉扯导管等危险行为。

2.导管固定:施用透明透气敷料固定导管,确保导管不易移位或下垂。

3.导管插入部位护理:定期更换透明透气敷料,清洁导管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

4.导管位置检查:术后24小时内进行胸片检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二、导管护理:1.导管使用前消毒:接插件切勿直接用手触摸,用消毒棉球蘸取70%酒精擦拭导管外表面,保持洁净。

2.使用泵或手动滴注:应按照医嘱调整输注泵参数或控制滴注速度,定期检查泵的功能,防止导管堵塞或脱落。

3.导管连接更换:若需要更换插件、注射药物或调整输液,要用无菌技术,换药时小心导管袋不要触碰地面,避免污染。

4.止血带:使用导管时应使用无菌、不刺激的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避免血液循环不良。

三、并发症护理:1.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感染症状(如红肿、渗液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

2.导管堵塞: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维持导管的通畅;禁止注射粘稠药物,避免导管堵塞。

3.血栓形成:适当提醒患者活动,鼓励患者运动,保持适当的血液流动;定期注射肝素溶液以预防血栓形成。

4.静脉炎症:注意定期更换导管并杜绝污染;及时发现并处理无菌性静脉炎,如红肿、压痛等症状,给予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在进行PICC常规护理时,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和生理特点,准确操作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避免引起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对导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以确保导管的长期安全使用。

同时,护士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帮助患者了解PICC导管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picc的护理措施

picc的护理措施
学会记录日常观察结果和注意事项,为医生提供全面的护理记录。
01
02
03
04
05
CHAPTER
picc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2. 在活动时,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扭曲、折叠或压迫导管。
解答:虽然picc置管后可以活动,但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误区:另一些患者认为picc置管后可以随意活动,无需注意。
1. 避免在置管侧手臂进行负重或提重,以免导管移位或脱落。
在置管完成后,需要确认导管的位置和深度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
确认置管位置和深度
在置管后的几天内,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臂围和体温,以监测置管后的情况。
测量臂围和体温
定期更换敷料和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的清洁和通畅。
更换敷料和冲洗导管
对患者的病情、导管位置、护理措施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的护理和治疗。
总结词
严格消毒,及时诊断处理
详细描述
感染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敷料和导管,同时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分泌物等症状。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等。
02
04
03
洗澡前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PICC穿刺点,避免水分进入。
运动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PICC受到外力撞击或压迫。
运动或洗澡后需及时检查PICC是否出现移位或脱落。
学会正确更换敷料和肝素帽的方法,以及更换频率。
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技术,以及冲管和封管的频率。
了解PICC相关并发症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如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PICC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常规一、概念:PICC是当前医疗护理的新理念,是中心静脉的可靠渠道,因此PICC周边置入中心静脉输液导管。

PICC是由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硅胶制成,导管柔轻,无刺激性。

适应于周边静脉状况不良而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二、护理:1、正常情况下,置管后24小时更换第一次敷贴,以后每周更换1-2次,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更换,更换时标好更换日期及置管日期并签名,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2、每天定时定部位测量臂围,及时发现有无水肿及静脉炎出现,早期发现早期解决。

如有静脉炎者,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20分钟/次,4次/天,并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无好转或更重者应拔除导管。

3、肝素帽常规每周更换一次,如有血迹及时更换,更换时用酒精棉球持续旋转擦拭PICC的螺纹口15秒彻底消毒。

4、PICC导管一般8小时冲管一次,持续输液每12小时冲管一次,限制输液速度的患者,增加冲管的次数。

5、输注粘稠度高或分子量大的物质,如脂肪乳.血制品等时,输注前后均应冲管,冲管时用20毫升针筒抽无菌生理盐水20毫升以脉冲方式推注完,切记忌用20毫升以下针筒以防止压力太大造成硅胶导管破裂。

6、采取血样标本时,先用注射器抽取不小于5毫升血液弃去,再留取血标本,最后冲管。

7、封管时抽取肝素3〜5毫升脉冲式正压封管,最后0.5毫升时,边退边拔。

8、导管堵塞的防治:如发现有导管不畅的现象,及时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冲管,并增加次数。

9、指导患者避免做甩手臂动作,防止导管脱出。

10、拔管及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断管,不要慌张,立即用止血带结扎左上臂,防止断管随血迹移动,止血带松紧以不影响动脉血供为宜。

11、PICC拔管后,局部用密封膜封住伤口3天,因为血管穿刺处穿刺孔大,防止反复拉伸运动致气体进入血管发生气栓。

picc护理措施

picc护理措施

PICC护理措施概述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长期静脉通路的建立,以便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

PICC 护理措施是指在插管后对PICC进行规范的护理操作,以确保导管的安全畅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前准备在进行PICC护理之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医嘱:了解医生对PICC的使用目的、护理要求和特殊注意事项。

2.准备护理工具:包括消毒剂、无菌手套、无菌敷料、透明敷料、透明导管固定贴、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3.洗手消毒:严格按照洗手消毒规范进行洗手,戴上无菌手套。

4.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PICC护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配合。

护理操作步骤第一步:检查PICC导管1.观察导管外露部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2.检查固定贴:确保导管固定贴牢固,没有松动或脱落。

3.检查导管连接器:检查导管连接器是否松动,有无渗漏、脱落等情况。

第二步:皮肤消毒1.取消毒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氯己定或碘伏。

2.按照消毒剂说明书的要求,将消毒剂倒入无菌盘中。

3.用无菌棉球蘸取消毒剂,从插管口向外环形擦拭皮肤,擦拭范围应覆盖插管口周围5cm范围。

4.等待消毒剂干燥,不要用纱布擦拭。

第三步:更换敷料1.将无菌敷料、透明敷料和透明导管固定贴准备好。

2.轻轻撕开旧敷料,注意不要拉扯导管。

3.用生理盐水清洗导管外露部分,保持清洁。

4.用无菌棉球擦干导管外露部分。

5.将新的透明敷料贴在导管外露部分,确保导管清晰可见。

6.用透明导管固定贴固定导管,避免松动。

第四步:注射器连接1.用无菌手套打开注射器包装,取出注射器。

2.打开生理盐水包装,将生理盐水注入注射器中。

3.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连接器上,注意不要触碰连接器。

4.缓慢推注生理盐水,确保导管通畅,无阻塞。

第五步:护理记录1.记录PICC护理的时间、操作步骤和患者的反应。

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内容

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内容

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内容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药物或监测血压的医疗器械,对其进行常规护理非常重要。

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肤护理,保持导管插入部位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导管通畅性检查,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确保液体或药物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体内。

避免导管弯曲或被压迫,及时调整患者体位,以确保导管通畅。

3. 导管固定,确保导管固定牢靠,避免导管脱落或移位。

使用专门的导管固定器材,避免使用胶布或其他粘合剂,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4. 导管连接件护理,定期检查导管连接件是否松动或漏液,确保连接件处于良好状态,避免感染或漏液。

5. 导管使用技巧,在使用导管进行输液或药物时,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确保操作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6. 导管相关并发症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气胸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

以上就是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规护理内容,通过严格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
帮助。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中心静脉导管是放置在患者体内的管型设备,用于输注药物、营养物质和血液制品、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包括导管插入前准备、导管插入后的护理、导管的保留和拔除。

一、导管插入前准备:1.安全操作:准备好所需物品,建立干净整洁的工作区,全程采取无菌操作。

2.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和使用导管的目的,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3.口服抗凝药物管理:确认患者是否在使用抗凝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的抗凝药物管理要求进行。

4.皮肤准备:将导管插入部位的周围皮肤进行清洁,使用无菌消毒剂消毒。

二、导管插入后的护理:1.导管固定:将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保持其稳定,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

2.穿刺部位的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渗液或感染迹象,定期更换透明敷料。

3.导管连接:连接各种治疗和检查所需的设备和管道时,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液和感染。

4.药物输注: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操作规范进行药物输注,注意药物的浓度、速率和输注时间。

5.导管清洁:进行导管的定期清洁和暂时封堵,避免导管内血液凝固和感染。

6.导管位置确认:定期通过X线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检查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尖端在正确的位置。

7.导管血流量的监测:定期检查导管的血流量和压力,确保导管通畅及有效。

三、导管的保留和拔除:1.导管保留时间:根据病情和需要,及时调整导管保留时间,并定期评估是否需要更换导管。

2.导管拔除前评估:在拔除导管之前,评估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导管是否有感染迹象和是否达到拔除指征。

3.导管拔除操作:准备好拔管所需物品,确保操作安全并充分告知患者,全程采取无菌操作。

4.空管填塞:在拔除导管后,及时用无菌物质填塞导管口,防止感染和血液回流。

总结起来,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包括导管插入前准备、导管插入后的护理、导管的保留和拔除。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和稳定,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和血流量,定期更换透明敷料,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药物输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PICC)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PICC)

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人,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 起到了外周静脉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

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病人,PICC 操作简单安全, 不需缝合,活动限制少,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杜绝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学术交流平台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员有更多 的学习机会,基层医院的护理骨干引进 PICC 技术,使在基层医院就医的患者 同样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实惠。

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及研究,PICC 置管技术 日益成熟,其优越性得到充分肯定。

特别是近年来护理的快速完善和发展, 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或病情稳定期有回归社区或家庭的强烈愿望。

PICC 技术需要将导管沿大血管置于上腔静脉,保留一定的时间,导管成 为体的异物,而且与外界形成通道,为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国外报道 PICC 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0~7.1%,国内文献报道为 7.4%,感染患者中病 死率为 l2%~25%, 感染是 PICC 置管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次常见的并发症 有静脉炎、血栓形成、导管阻塞、导管断裂、导管移位等,成为影响 PICC 安 全使用的重要因素。

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并发症也频繁发生。

因此,做好 PICC 的日常护理, 防控 PICC 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 用。

一、操作护理 1. 操作前的护理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收集基础资料,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 血管情况、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文化水平。

选择无禁忌证的患者留置 PICC 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疑虑。

向患者介绍 PICC 管 的特点及置管的优点,置管的操作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充分配 合,并签署同意书。

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常规

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常规

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常规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外周穿刺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常用于输液,输血,化疗,营养支持等治疗的中心静脉通路。

以下是对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常规的详细说明。

1.护士应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包括遵循规范检查PICC 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确定置管的最佳部位。

2.护士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包括洗手、戴无菌手套和口罩等,确保操作环境干净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3.护士需要清理并消毒PICC置管部位,使用抗菌剂如氯己定涂抹,覆盖无菌巾,防止感染。

4.当插入PICC导管时,护士需要嘱咐病人保持平静、不要移动,避免抵抗和动作干扰。

5.插入导管后,护士需要用止血带紧紧绑在插入部位,确保血液循环不受影响,再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6.护士需要在导管插入后立即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保导管的位置准确,并避免出现高危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等。

7.一旦导管位置准确,护士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冲洗,并使用无菌盖保持导管通畅。

8.每天更换导管外壳,防止细菌进入导管,同时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胶布,防止导管脱落。

9.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经常巡视病人的PICC插入部位,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10.护士需要定期更换穿刺贴,以保持插入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11.在使用PICC时,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清洗插入部位的要求,保持插入部位清洁卫生,定期更换穿刺贴。

12.如果病人发生局部感染,护士需要即时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和更换适当的敷料。

13.护士还应当定期检查病人的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情况。

14.必要时,护士需要进行PICC导管抽血和置换,以确保导管内畅通无阻。

15.在PICC导管拔管前,护士需要事先准备,并注意病人的情绪和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对于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常规,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保持导管通畅、部位清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感染、疼痛和其他并发症。

PICC导管的护理

PICC导管的护理
响。 4. 化疗病人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 5. 保留时间长,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 6. 可由护士在病人床旁插管,无须局麻
及缝针固定。
PICC管的适应症
1. 肿瘤化疗。 2. 血管刺激性刺药物输注。 3. 高渗性溶液输注。 4. 全胃肠外营养 5.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6. 同 样适用儿童。
PIC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维护
• 范围为上下直径20cm,左右至臂缘,最后 从穿刺点消毒到厄路式接头之间的导管 (按上面-下面-上面方式共消三遍)。操 作过程中询问病人局部感觉,做好健康教 育。
• 再次核对导管的刻度,有无移位、脱出。 • 抽吸生理盐水20ml与头皮针、肝素帽相连,
并排气。 • 戴无菌手套。
PICC导管维护
• 更换敷料:穿刺后24小时内加压包扎,置管后24小时后换药, 以后每周更换,敷料潮湿或松动及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导 管、皮肤、贴膜三者合一,避免导管体内外移位。
• 更换肝素帽:常规每周一次,PICC内抽血后、任何原因旋下肝 素帽后,必须立即更换,先预冲肝素帽,严格消毒接头后连接 新的肝素帽。
• 原则上不得经PICC抽血;不可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静 止通过导管使用斯皮仁诺,以免堵管;置管侧不可扎止血带或 血压带;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血管。
液体渗出或硬结。 • 换药时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冲管是评估
导管的通畅情况;拔管后检查导管长度和 完整性。
PICC护理常规——护理措施
• 冲管频率:每次输液前后、化疗前后、输血或血制品、抽血后、 输注PN、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冲管,治疗间歇期 每周冲、封管一次。
• 冲、封管方法:必须使用最小10ml的注射器,以脉冲方式注入 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或10U/ml的肝素液正压冲管。

picc置管术护理要点

picc置管术护理要点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长期使用的静脉导管,适用于化疗、营养支持等患者。

在PICC 置管术后,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
1. 术后观察:
-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风险。

- 观察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导管扭结、折叠或脱出。

2. 导管维护:
-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清洁。

- 定期冲洗导管,防止血栓形成。

- 监测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空气栓塞等,并及时处理。

3. 肢体活动:
-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

-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导管脱出或损伤。

4. 安全防护:
- 防止导管意外脱出,避免损坏导管。

- 患者在睡眠、沐浴等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导管受力过大。

5. 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PICC 置管的重要性、护理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护理,如定期换药、冲洗导管等。

6. 观察并发症:
-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过敏等。

-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7. 拔管护理:
- 在拔除PICC 导管时,需进行局部麻醉,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 拔管后,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常规

P I C C护理常规(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PICC护理常规一、概念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

二、观察要点(一)穿刺后24小时内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二)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液体渗出或硬结。

(三)换药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

(四)冲管时评估管道的通畅情况。

(五)导管拔出后检查长度和完整性。

三、护理要点(一)穿刺次日予以换药,以后根据穿刺点情况决定换药频率,一般每周一次,出汗多、出血多、被污染、潮湿、脱落时随时更换。

敷料、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固定器每7天更换一次。

(二)换药时严格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有贴膜,避免牵动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

(三)勿用酒精棉球消毒导管,以免引起导管老化及化学性静脉炎。

(四)注意管道的维护,导管的体外部分完全置于贴膜的无菌保护下,胶布固定要按交叉固定法,防止管道滑出。

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

体外导管放置以减轻导管的张力及保持患者舒适方便为原则,避免导管移动。

(五)使用前先注入10-2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

给药前后冲洗模式:生理盐水10-20ml冲管→给药→生理盐水10-20ml正压冲封管。

(六)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后再接其它输液。

(七)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

不可暴力冲管。

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八)在留置PICC导管一侧的臂部,不可扎血压带或止血带。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血管。

(九)应经常观察PICC输液的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8.PICC护理常规

8.PICC护理常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常规[概述](一)定义指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具有以下特点:避免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静脉;可在患者床旁插管;留置时间长,可留置1年;感染发生率较CVC低,<3%;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

(二)适用范围1.有缺乏血管通道倾向的患者。

2.需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3.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等。

4.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

5.其他:如家庭病床患者等。

(三)禁用范围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无合适穿刺血管)。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4.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侧。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一)知识缺乏:与患者不解了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有关。

(二)焦虑与紧张:与担心置管操作、出现并发症有关。

(三)疼痛:与置管操作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等):与操作及长期带管有关。

(五)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长期上臂带管,影响形象有关。

[入院评估](一)PICC带管患者入院评估1.评估带管情况,置管日期、通畅度。

2.症状评估:PICC带管患者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分泌物;贴膜是否固定良好;置管侧有无手臂肿胀、疼痛。

3.病史:有无静脉炎、血栓、过敏、渗液等并发症史。

4.非计划拔管风险。

5.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抵触等情绪。

(二)PICC置管术前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血管条件、意识状态、治疗需求、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评估有无上腔静脉综合征、乳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后患侧上肢、置管途径放疗史等禁忌症。

3.患者病史,有无血栓史、上肢血管手术史、心脏起搏器、纵隔受压、是否使用抗凝药物、水肿等高风险。

PICC置管护理

PICC置管护理

血栓性 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 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PICC的并发症
感染
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前臂 水肿
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YOUT LOGO
谢谢聆听!
更换指征:
① 每周更换一次 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操作步骤:
① 洗手,戴好无菌手套 ② 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料 ③ 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 ④ 用碘伏消毒皮肤三次(2支棉签/次),直径达20cm ⑤ 贴好新的贴膜,注明更换日期
更换技巧:
①导管露出体外部分S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 ②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 ③连接器和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以脱敏胶布妥善固定
嘱患者注意勿使穿刺侧过度弯曲。
4 穿衣服时,应先穿置管侧上肢衣服,脱衣服时,先脱没有置管侧上肢衣服。 7 辅助检查如CT注射显影剂时切勿从PICC管注入。防止因高压静脉注射易导致PICC管断裂。
PICC置管后护理
8 冲洗导管护理,为保持导管通畅,应注意标准的维护方式。
操作步骤: ① 消毒肝素帽 ② 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一般为10 -20ml ③ 把注射器的乳头连接头皮针,再用头皮 针连接肝素帽,用脉冲方式冲入生理盐 冲 水洗 。指征: ①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② 在每次静脉输液、给药 ③ 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后
患者健康教育
病人的生活护理
4
5
6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常规【概念】PICC(parent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ners)是经外周静脉至深静脉的中心导管、是目前最安全,最快捷的静脉通道。

90年代临床应用于美国,1998年应用于北京协和医院。

【护理评估】1、患者全身及穿刺点局部情况。

2、导管位置,导管回血情况。

3、双侧上臂臂围。

【护理措施】1、置管后24小时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渗血、臂围变化情况。

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贴膜下皮肤变化及固定情况。

3、防堵管。

(保持导管通畅)(1)每次输液前后,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如无特殊需要,冲管时不要抽回血,输液后用遵医嘱使用肝素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肝素盐水封管浓度0-10u/ml。

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1-2ml,儿童约0.5-1ml。

(2)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接其他液体,以防大分子药物粘堵导管。

(3)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4)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接三通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

4、防感染。

(1)酌情每周更换贴膜、正压接头1—2次,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静脉输液前、封管前均应用酒精棉签消毒正压接头三遍,稍用力檫每次10秒钟、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防止拉出导管。

(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避免置管部位污染。

指导患者尽量在更换贴膜前洗澡。

患者洗澡时可用保鲜膜3-4周缠绕,两端扎皮筋保护。

(3)更换贴膜时发现感染时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5、防折管。

(1)禁止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禁止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

(2)避免使用带有PICC一侧手臂过度活动,测量血压,以防断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常规
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可以通过放射显影,为患者提供中期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一1年)。

一、置管前护理
(一)用物准备治疗车、聚维酮碘、无菌透明贴膜(10cm×15cm)、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巾、PICC穿刺套包、无菌手套棉签等。

(二)患者准备
1、在置管前需向清醒患者解释置入PICC导管的必要性及操作过程PICC管的特点及置管的优点,以取得患者配合。

2、置管时的体位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外展90°。

(三)环境准备
1、关闭门窗,避免人员走动。

2、避开生活护理,保证环境清洁,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置管原则
1、获得医嘱,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置管所有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必须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后才能置管。

2、由受过专科培训、有资质的专科护士进行操作,按照置管操作规范实施置管。

3、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4、置管后常规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中下l/3处。

5、置管后建立置管护理记录和PICC患者置管整体管理制度,并在数据库中保存。

二、置管后护理
(一)观察评估导管
1、置管后妥善固定PICC导管,应用无菌透明贴膜,面积为10cm×15cm,防止导管脱出。

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做好记录。

2、每日评估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上肢有无疼痛、红肿不适,触摸穿刺点周围有无硬结等情况。

3、每12小时测臂围一次,测量时手臂外展90°,在穿刺点以上l0cm的部位测量(同穿刺前测量标记处),并记录。

4、若臂围周长增加小于2cm,继续观察,增加2cm或以上,高度怀疑是血栓的早期表现,应予以相应的检查及处理。

5、若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冷/热湿敷,20分钟/次,4次/日;或涂多磺酸动多糖软膏,若二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予以拔除。

6、若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均应立即拔除。

7、留置PICC的一侧上肢禁测血压。

8、输液器与PICC连接,观察最大滴速(同一液体比较),无异常即可调节至所需输液速度。

若滴速明显减慢或不滴,提示管路不通畅,应及时处理。

用20ml注射器抽取20mI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冲管。

(二)更换敷料
1、置管24小时后换药一次,若渗血较多,及时更换敷料。

以后每周换药两次(常规每周二、
五),如敷料有潮湿、脱落、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并注明更换敷料日期、时间。

2、穿刺点渗血可用绷带在穿刺处加压包扎,并观察渗血及血运情况。

3、换药须在生活护理前或生活护理30分钟后进行。

4、换药前操作者必须严格六步洗手法洗手,换药时将旧贴膜四周平行松动,自下而上平行皮肤掀开,避免导管脱出。

5、脱出的导管严禁再送入。

6、换药时先用75%酒精棉签或纱球消毒皮肤3遍(起到脱皮脂作用,勿触及穿刺点伤口和导管),再用碘伏棉签或纱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3遍,上下半径至少l0cm,左右到臂缘,大于敷料范围,完全待干,不要用手触及贴膜覆盖区域内的皮肤,使用透明敷料。

使贴膜与皮肤贴实,贴膜下无气泡。

7、应用无针密闭接头连接导管与输液装置,无针密闭接头、输液器、三通、可调节输掖器、泵管及泵针需24小时更换1次。

疑被污染或无针密闭接头附着有血迹,需及时更换。

(三)导管冲洗
1、PICC在输液前、后,给药前、后脉冲式冲管。

2、适当的冲管可保证导管通畅和完整性。

3、严禁使用小于10m1的注射器,并绝对不可用力注射任何注射液,以免导管破裂。

若注射剂量较小的药物可先稀释至10ml或在注射前先用l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测试压力,如未遇阻力可用小规格注射器缓慢轻柔注射。

4、消毒无针密闭接头,需用力擦拭并待干,时间>15秒,用20ml注射器抽取20m1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冲管,检查导管通畅情况。

5、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两性霉素B输完后,建议先用5%葡萄糖溶液冲管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

6、原则上不允许从PICC输入红细胞。

特殊情况下输注后,用20m1注射器抽取20 m1无菌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接其他液体。

7、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8.常规PICC导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三)封管
1、封管液浓度一般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U。

遵医嘱使用肝素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封管。

2、封管液量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封管量应是“导管十延长管”容积的2倍。

每天输液完毕后应先用10m1以上注射器抽取至少1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进行封管。

3、正压封管方法在封管时必须使用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堵塞。

在注射器还剩0.5m1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夹闭导管系统以保证管内正压。

2、若连续输液且没有泵入血管活性药时则每日用20m1无菌生理盐水正压冲管一次。

3、输注黏稠度较大的药物(如伊曲康唑等),或因抢救需要从PICC输入蛋白、血浆等药物时,输注完毕后需用20m1注射器抽取2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正压冲管后再接其他液体。

(四)导管拔除
拔出PICC导管时,立即按压局部10分钟止血,并用敷料封闭局部24小时。

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是否有缺损、损伤或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