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合集下载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1.地位和教材的内容要求地位: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中“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的内容要求:(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用自己的话解释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3)能够制作简易的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原电池的概念、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原电池概念及本质的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愉悦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难点: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1、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本质。

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化学中的电现象和物理中的电现象之间建立联系。

2、在本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的相互转化;但是,他们并不具有“化学能→电能”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必修2化学《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2化学《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2化学《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化学能与电能》是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材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原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化学能和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掌握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原理;–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计算方法;–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化学能的定义;–化学能的计算方法;–化学能的单位和换算。

2.电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算方法;–电能的单位和换算。

3.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和应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上,以及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激发兴趣:–引入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小组讨论,搜集并展示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实例。

2.知识讲解与巩固:–通过示意图,讲解化学能和电能的定义;–介绍化学能和电能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反应实验,并利用化学能和电能的原理进行解释。

4.总结归纳:–让学生分享实践探究活动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能和电能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5.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和电能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口头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与化学能和电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介绍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

高中必修一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必修二又学习了能量守恒,另外物理学上也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

这些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在以后的选修四中还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拓展原电池的相关问题。

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电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对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充满期待,但这个时期还没有文、理分科,学生的个体情况差别较大。

另外,电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便捷能源。

与此同时,电池制造以及废旧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能够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四、教法学法以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学,采用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一个简单的小魔术——气泡的穿越。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将铜片平行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大家想不想看到气泡由锌片表面穿越到铜片表面?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气泡成功穿越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事先准备纯度高的锌片,把魔术成功表演就可以顺利吸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研究案例二师附中周佩霞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说课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从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培养角度看,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上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和教材编排体系的层次性,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中“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将为以后学好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金属腐蚀与防护,以及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解原理等知识打下基础。

2.内容与特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原电池的概念、原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面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本质、能量守恒原理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很好的素材。

教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本节课将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其次,本节课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且为电化学的开端;再次,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最后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四章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说课稿(一等奖)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四章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说课稿(一等奖)
仪器和药品: 灵敏电流计、铜片、锌片、石墨、导线,ZnSO4溶液、CuSO4溶液、 注意:及时清洗电极。
Zn Cu
Zn
C
CuSO4溶液
Cu 2SO4
CuSO4
讨论还有什么方案,可以自主选择仪器药品? 教师评价
展望未来
课外拓展
小 论 文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A 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 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原理:
E
H2SO4
NaCl溶液
F
扣回原题
LOGO
01 为什么指针能够偏转 ? G
Zn
02
Cu
03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限时训练:
1、判断能否构成原电池,如果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意图:巩固运用知

2、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Zn + CuSO4 = ZnSO4 + Cu 并验证能否产生电流?
(二)教学重难点:
LOGO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构成及应用。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原电池 反应原理
(三)学情分析:
LOGO
已有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01
02
局限认识 :
现代学生对“电”只有感性认识, 却不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及原理
1780年意大利著名 生物学家伽伐尼在 解剖青蛙时,已死 去的青蛙竟然发生 了抽搐,
1780年
[第二环节]
学生分组实验一
问1: 将一Zn片,Cu片平行插 入H2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
[第二环节]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电能的来源都有哪些? 的各种事物。
创设情境, 建构探究 课题。
电能的来源有哪些?
我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哪 些?
问题:能否将化学能直接 转化为电能?
欣赏、交流,感受电能为 现代生活带来的巨大便 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 力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 能、潮汐能等。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和利 弊,发现火力发电中大量 能量损失
溶液中(内电路)离子如 何移动?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问题 2: 满足什么条件的装置可以 产生电流?
对比、分析能产生电流的 装置和不能产生电流的装 置的差异。
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导线 电解质溶液
闭合回路
6
导线的作用是什么? 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什 么?
传递电子; 传递离子;
探讨土豆发电的原理 介绍土豆电池
让学生动 手体验化 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 过程,进一 步了解原 电池。同时 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 力,使学生 初步学会 控制实验 条件的方 法。
4
实验项目
学生将实验结果分类整理填入学案表格中并分组汇报:
实验用品
实验结论
电极材料
试液
有无电流
相同电极不同溶液
相同试液不同电极
电极在同一容器或不 同容器
实验项目 相同电极不同溶液
电极反应: 锌 片 : Zn - 2e - = Zn2 + 铜片:2H++2e-=H2↑ 总反应式: Zn+2H+=Zn2++H2↑ 实质上就是将氧化还原反 应分到两个电极上进行。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定 义。 电子:负极→正极
负极: 失 电子发生 氧化反应 正极: 得 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
从实验探 究到理论 分析,使学 生的思维 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_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_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编辑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相关栏目查看,谢谢!《化学能与电能》盐池高级中学武燕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1 / 6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ppt课件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ppt课件
• (二)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构 成条件以及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的过程。
水果电池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引导学生将上述各种成功将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实验中的反应,用电极反 应式呈现出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七、思考与交流
• (一)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化学电池 由几部分构成,它的组成条件是什么? (两极一液成回路)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要求
一、教材分析
(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 (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教材的“地理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能与 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 作用。 (2)初步认识原电 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3)从电子转移角 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 转化的本质。
一、教材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1)增强收集和处理信 息、互动交流的能力。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又一种能量的转化。

其中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解电镀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和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和难点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编排,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反应的原理和构成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原理。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

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

三、说教法学法我采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水果等,让学生体验创新成功的喜悦。

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电子流动的过程,将微观问题宏观化。

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学法:实验探究法。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是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又一种能量的转化,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是指本节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将其拓展和应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启下是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解电镀等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及形成条件,并能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简易原电池。

②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培养分析与归纳能力,学习设计原电池的方法。

②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感悟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意义,认识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以及使用化学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条件及应用。

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说教法1、实验促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先进的电脑动画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说学法本节课涉及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知识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总结的方法,学会“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化学能与电能一等奖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一等奖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一等奖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化学能与电能一等奖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说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

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本节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融合了之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材的重点重点: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能够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教学媒体、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辅以多媒体教学、问题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以“问题”为线索,挖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最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接受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说学法1.实验探究法2.边讨论边比较法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教学程序导入新课,以疑激思,揭示新知通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患上金属腐蚀病引出课题。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引发学生思考,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板书设计:、本质、构成和原理。
(2)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
(1)以铜锌原电池(稀H2SO4作电解液)为例,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原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以实验方法探索化学原理的乐趣,树立以设计和应用相结合的化学学科思想。
(2)通过了解原电池的发展过程,体会和欣赏化学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本质、构成、原理。
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评价】投影展示部分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分析工作原理,规范书面表达。
小组合作
完成实验
汇报结果
符号表征
生生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的理解。
【环节四】回顾
总结
展望
【过渡】伏打电池的工作原理。
【讲解】展示电池的发展进程。
展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电池。
倾听
思考
前后呼应,解决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教学背景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教材在讲完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以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与其它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原电池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学好本节课内容将有利于学生学习高二选修内容金属腐蚀与防护和双液电池模型。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化学能与电能,本节分为两个课时,今天展示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现行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以及化学课程本身以实验为基础探究方式的特征,本着让学生了解探究过程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的目的,课前对本节课做了如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融合了(1).氧化还原反应。

(2).能量的转换。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电解质溶液、金属的活泼性。

(5).物理中的电学等知识。

并彼此结合、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形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物质的量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

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原电池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三)教材处理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我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分别设计两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并用模拟动画进行理论探索,从而完成本节课两个知识点的教学。

同时将物理学中测电流的方法应用于电极的测定,目的在于加强物理化学知识的综合,提高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1、本阶段学生已经预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必修一的第二章中学生已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懂得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这样就有利于理解原电池中的电子转移问题。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本节课题化学能与电能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进一步学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能从能量转化、装置、电极反应等方面区别充电和放电反应,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化学电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三维目标掌握生活中常见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提升学生感知和热爱生活能力的。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能量转化、装置、电极反应等方面区别充电和放电反应。

提炼的课题生活中的电池。

电池的应用与环保意识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实物展示和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形式引入课题:
[引入] 1号和5号干电池大家熟悉吗?它的内部构造大家
清楚吗?它的放电原理是什么?
[观察] 1号和5号干电池的外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途。

[了解干电池的内部结构]
干电池的构造:石墨棒、MnO2糊、NH4Cl糊、锌筒。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的结构和反应原理;
二次电池
1、蓄电池的结构和放电、充电反应原理
2、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充电反应原理
3、燃料电池的概念及常用到的燃料
燃料电池:燃料:氢气、甲烷(天然气)、甲醇、乙醇、汽油等。

氧化剂:氧气、空气等。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从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培养角度看,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部分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面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正本质、能量守恒原理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很好的素材。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及构成;②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①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②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②经历探究过程,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而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课件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一课时
刘家峡水电站
兰州第二热电厂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能源。
例题: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水力、电力、风力属于一次能源 B.氢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 C.汽油、酒精属于一次能源 D.石油、煤属于二次能源

正极: 2H++2e-=H2↑
(∨)
总反应: Zn+2H+=Zn2++H2↑
负极: Fe-2e-=Fe2+

正极: Cu2++2e-=Cu
(∨)
总反应: Fe+Cu2+=Fe2++Cu
Fe+CuSO4=Cu+FeSO4

(×)
金牙和不锈钢牙与口腔唾液中的电解质形成原 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连续地、长时间地刺激格 林太太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状态, 引起人体的不适。
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和医学教授伽伐尼在一 次解剖青蛙的实验中意外发现,当用两种不 同金属材质的解剖刀同时触碰青蛙腿时,蛙 腿会发生痉挛。为此,他又做了一系列的实 验,用不同金属丝接通蛙腿时,蛙腿都会产 生痉挛。
2.回家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
及基本工作原理。
⒈ 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

写出电极反应式.



(×)
(×)
负极: Zn-2e-=Zn2+

正极: 2H++2e-=H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中(内电路)离子如 何移动?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问题 2: 满足什么条件的装置可以 产生电流?
对比、分析能产生电流的 装置和不能产生电流的装 置的差异。
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导线 电解质溶液
闭合回路
6
导线的作用是什么? 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什 么?
传递电子; 传递离子;
探讨土豆发电的原理 介绍土豆电池
自主探究, 探索原电 池的构造。
提供材料。 1-5 组材料:铁、锌、铜 电极各两支,稀硫酸、硫 酸铜溶液,苹果,导线, 电流计,容器; 6-10 组材料:锌、铜、 石墨电极各两支,稀硫 酸、无水乙醇,橘子,导 线,电流计,容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自主探究: 探索原电池原理、结构。
学生 6 人一组,合作探 究,自主设计进行各种尝 试并做好记录。 学生自由发挥可能设计 出很多装置,比如学生可 能设计的实验: Zn—Fe— 稀 硫 酸 、 Fe—Cu— 稀 硫 酸 、 Zn—Zn— 稀 硫 酸 、 Zn—Fe—CuSO4、 Zn—Cu— 无 水 乙 醇 、 Zn—石墨—稀硫酸、电 路不闭合、苹果电池、橘 子电池等。
让学生动 手体验化 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 过程,进一 步了解原 电池。同时 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 力,使学生 初步学会 控制实验 条件的方 法。
4
实验项目
学生将实验结果分类整理填入学案表格中并分组汇报:
实验用品
实验结论
电极材料
试液
有无电流
相同电极不同溶液
相同试液不同电极
电极在同一容器或不 同容器
实验项目 相同电极不同溶液
通过学生的课堂评价,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同时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用化学知识走进生活。
8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 化学能与电能 1、 电能的来源与火力发电 2、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e-
Zn+2H+=Zn2++H2↑ 还原剂 氧化剂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 2 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本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取趣味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探讨土豆发电的原理
活动元五
教师活动
知识拓展, 从生活中的 应用介绍原 电池。
板书设计(见后) :
课堂反馈 :
课外拓展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1. 讨论生活中各种电池 及其应用 2.分小组讨论有关原电池 的各种观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学生充 分发表自 己的观点, 理论联系 实际
1 . 试 着 利 用 Cu+2FeCl3 =CuCl2 +2FeCl2 设计原电 池,写出电极反应,并画 出装置图。
相同试液不同电极 电极在同一容器或不
同容器
实验用品
电极材料
试液
Zn、Cu Zn、Cu Zn、Cu Fe、石墨 Fe、Cu Fe、Fe
CuSO4 溶液 无水乙醇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同一容器
不同容器
实验结论 有无电流
有 无 有 有 有 无 有

活动元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问题: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是什么?
2.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 并制作各种原电池。 3.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电 池资料,试着分析原理。
将所学知 识进行运 用并指导 生活。
7
教学评价与反思
学生评价
1、你认为这节课: ( )与以往的教学差别不大; ( )使我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加了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 )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2、你对本节课的兴趣程度: ( )很感兴趣; ( )有一定兴趣; ( )感觉一般; ( )没有兴趣。 3、如果你对这节课感兴趣,主要的原因是: ( )教学内容有深度,富有挑战性; ( )教学内容接近生活,觉得能够学以致用; ( )有大量实验,我喜欢这种研究的过程; ( )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展示自己。 4、你在这节课的讨论过程中: ( )我完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尽量思考周密; ( )我完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的思考,积极主动发言但思考欠周密; ( )主动性一般,偶尔进行思考; ( )我一般不主动的思考问题,主要是听老师的讲授和同学的发言。 5、你认为是什么促进了你在这节课去思考问题: ( )老师问了,不得不答; ( )发现了问题,想解决; ( )对课题情景感兴趣。 6、通过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 ( )我知道了什么是原电池,了解了原电池原理; ( )我实验探究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 )我开始关注能源问题; ( )我开始觉得化学很有趣了; ( )以上均没有。 7、若坚持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你认为对学习能力的增长: ( )大有好处; ( )有好处; ( )差不多。
学情分析
知识角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化 学与能源等。
认知角度:学生喜欢从熟悉的事物出发,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渴望独 立地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认知特点:学生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方法, 提高探究能力。②通过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 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导线中电子由负极→正极 溶液中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3、 原电池形成条件 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导线; 电解质溶液
闭合回路
9
3
图片:将铜片与锌片用导 线连接起来,并接入电流 计,观察现象。
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我们把这种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 池。
感受原电池的组成。
活动元三
教师活动
启发思考: 除了锌、铜与稀硫酸可以 构成原电池,换用其它材 料能否构成原电池?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和探究 热情,使学 生明确学 习目标,进 入学习主 题。同时使 学生关注 能源问题, 逐步形成 正确的能 源观。
2
播放中央电视台《是真的 吗》节目中出现的“土豆 发电”的视频
观看视频,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明确探究课题:
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电能?
活动元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实验 1:锌粒直接投入稀硫 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氧 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 的方向。
实验 2:铜丝直接插入稀硫 酸,让学生观察现象。 实验探索, 感受原电 池。
实验 3:将铜丝插入到实验 1 中的锌粒上,让学生注意 观察铜丝上产生气泡的情 况。
现象 1:锌片表面产生无色 气泡。
电能的来源都有哪些? 的各种事物。
创设情境, 建构探究 课题。
电能的来源有哪些?
我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哪 些?
问题:能否将化学能直接 转化为电能?
欣赏、交流,感受电能为 现代生活带来的巨大便 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 力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 能、潮汐能等。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和利 弊,发现火力发电中大量 能量损失
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兴趣激发—思维启迪—归纳总结 。 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思路
本课题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中心,展开两条线索。 知识线:
感受原电池 生活线:
生活中的电能
探索原电池 电能的来源
认识原电池 池
电能的应用
活动元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现代生活中学生对“电” 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 识。展示生活中与电有关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的入门性知识,是社会生产、 生活、科学研究的应用知识。它既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深入应用,又为选修 4 电化学基础 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 生活的重大意义。 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2e- Zn+2H+=Zn2++H2↑ 还原剂 氧化剂
现象 2:铜丝表面无现象, 溶液未变蓝色。 结论:铜丝与稀硫酸不发 生反应。
现象 3:铜丝表面的气泡由 下至上逐渐产生,直至到 达液面处。 思考、交流、分析: 电子由锌粒转移到了铜丝 上。
通过三个 实验,使学 生的思维 发生激烈 的碰撞。化 抽象为具 体,让学生 深刻体会 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 电子转移, 从而突破 难点。
电极反应: 锌 片 : Zn - 2e - = Zn2 + 铜片:2H++2e-=H2↑ 总反应式: Zn+2H+=Zn2++H2↑ 实质上就是将氧化还原反 应分到两个电极上进行。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定 义。 电子:负极→正极
负极: 失 电子发生 氧化反应 正极: 得 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
从实验探 究到理论 分析,使学 生的思维 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2、满足什么条件的装 置可以产生电流?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