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全文)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概要(2019)
梗死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 <40% 者的心室血栓发生率可达 27%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23(6) : 463-484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卒中的治疗
• Ⅱa 类推荐: •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室血栓者推荐加用华法林抗凝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概要(2019)
心源性卒中概念
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特 指心脏本身栓子脱落、或经过心脏的栓子导致的脑栓塞。
心源性栓塞造成的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 14%~30%,且病 情更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23(6) : 463-484
• Ⅲ类推荐:NOACs 不推荐使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23(6) : 463-484
感染性 /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卒中
• 高达 20%-40% 的IE患者会发生栓塞事件,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常见 • 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赘生物大小、二尖瓣受累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治疗建议:
a、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直径 >10 mm 且活动度较大者,特别是累及二 尖瓣前叶者,应考虑尽早手术 b、已发生卒中,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颅内出血且患者无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如昏迷)者,应考虑手术 • c、抗凝治疗不能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栓塞风险,同时还会导致颅内 出血风险增加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23(6) : 463-484
卵圆孔未闭及房间隔缺损相关卒中
• 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仍与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 性尚不完全确立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最常见的病因。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
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引起孤立性眩晕的病因分类中,中枢性病变所占比例约为0.6%~10.4%,其中80%以上归因于血管源性病因,因缺少神经系统症状与定位体征,极易被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病变,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增加预后不良风险;此外,大量良性前庭疾病患者常易被误诊为后循环卒中,并接受相关检查、药物及有创性治疗,增加医疗风险,并造成公共医疗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有必要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病因机制、功能解剖相关临床特征及诊疗原则等进行多学科专家交流形成共识,以便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
其中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常见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塞、动脉粥样硬化与夹层,少见病因包括椎甚底动脉延长扩张、血管炎等。
出血性卒中包括自发性颅内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高血压是自发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脑淀粉样变性、梗死后出血转化、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畸形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
急性前庭综合征(A V 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 V 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
其中表现为A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常见病因包括后循环梗死与小脑出血,少见病因则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动脉夹层;而表现为E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病因以后循环TI A最为多见,少见病因包括表现为短暂性前庭症状的小梗死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脑室邻近部位卒中所致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及预防ppt课件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二)心源性卒中的诊断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一)心源性卒中的病因
• 血液学/基因学检查指标,协助确定缺血性卒中/TIA的病因, 包括各种CE的病因。
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
(二)心源性卒中的诊断
欧洲指南推荐,以下之一情况者,应考虑心源性卒中可能
年长严重卒中(NIHSS≥10;年龄≥70岁)。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
心源性栓塞的诊断 梗死面积往往比较大 或累及前后循环 多发梗死
病人有房颤
病史 心电图 Holter
超声心动—不一定还有附壁血栓
MCA主干闭塞 AF 心源性栓塞
心脏粘液瘤
心脏粘液瘤
2021/4/12
14
2021/4/12
15
缺血性卒中 (诊治三重奏)
高血压、高血脂
①
控制危险因素:降压、他汀
心源性卒中及相关概念
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特指 心脏本身栓子脱落、或经过心脏的栓子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版)
序号
推荐意见
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
1 重症卒中患者应警惕卒中相关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Ⅰ类
C级
2 早期评估和处理吞咽困难和误吸问题,对意识障碍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肺炎
Ⅰ类
C级
3
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或诊断肺炎后应尽早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不推荐 预防性使用,应尽快完善病原学检查,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
Ⅱ类
B级
卒中的重症监护与管理----重症管理
8.防治并发症
➢ 深静脉血栓(DVT):我国指南推荐脑梗死患者应尽早活动、抬高下肢,避免下肢输液。但重症 卒中患者通常生命体征不稳定,故应结合具体情况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适当运动。
序号
推荐意见
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
1 重症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鼓励早期活动、抬高下肢
3
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降压目标尚缺乏证据,应个体化治疗和进一步研究
推荐等级
Ⅱ类 Ⅰ类 Ⅱ类 Ⅱ类
证据级别
C级 B级 B级 C级
4
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 SAH 的血压目标值,对已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应维持收缩压<160 mmHg且保持平均动脉压>90 mmHg,严格避免低血压
Ⅲ类
C级
卒中的重症监护与管理----重症管理
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
Ⅱ类
C级
Ⅱ类
C级
Ⅰ类
C级
卒 中 的 重 症 监 护 与 管 理 重 症 管 理
----
卒中的重症监护与管理----重症管理
1.气道管理
序号
推荐意见
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
2021年心血管疾病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
2021年心血管疾病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有(或无)明确诊断的心脏疾病患者,由于心脏骤停死亡,其死亡的方式和事件是意料不到的。
从症状出现到意识丧失,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 h内很快死亡。
尽管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生存更长时间,然后去世,但这种情况仍被认为发生了SCD[1]。
每年全球有100~150万人死因SCD,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逐年的增加,SCD也将呈增加的趋势[2]。
虽然SCD主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HF),但是,80%以上CVD患者死亡的原因为心源性,最常见的原因是SCD[3]。
因此,如何识别CVD患者SCD的危险因素、如何对SCD高危CVD患者提前进行警示、怎样对高危CVD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对除了HF以外的有关CVD与SCD相关性最新研究进行梳理,目的是提高对CVD患者SCD 的警惕和预防。
1 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PAS)和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 origin of a coronary artery,AOCA)引起心肌缺血是SCD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MI)后SCD发生率是一般人群4~6倍。
这可能与急性心肌缺血时电生理改变和MI后心肌电机械重构相关[4]。
V?h?talo等[5]进行了一项对比活检病例对照研究,入选了5869例患者,其中3122例既往有冠心病史。
结果显示,发生SCD的74.8%冠心病患者以往有隐匿性心肌梗死(Sil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MI);SMI 患者合并心肌肥厚并且在运动时发生SCD;SMI后发生SCD者67%有心电图异常。
Feng等[6]分析了4个队列人群并随访11.5年,结果显示,HF、MI、卒中和心房纤颤(AF)患者SCD发生率最高。
SCD与HF、MI、卒中和AF独立相关。
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一、提高公众卒中急救意识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对于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可以使13%的患者迅速痊愈,20%的患者显著改善;取栓可以使50%的患者病情改善。
但溶栓和取栓都有严格的时间窗,每延误1 min,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我国目前缺血性卒中溶栓率仅为7%,93%的患者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所以提高公众卒中急救意识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卒中,患者或家属除了拨打120,还可通过卒中溶栓地图APP 精准导航,快速查找并送往本地区距离最近的有条件溶栓的地图医院。
二、规范卒中院前急救加强对急救人员卒中急救流程的专业培训是提高卒中院前急救能力的必要前提。
急救人员应快速有效识别卒中患者,120急救中心对卒中患者应优先调度。
三、脑血管病症状的早期识别常用卒中早期快速识别方法如下:1. 中风1-2-0三步识别法o“1”是指“看到1张脸(口角歪)”;o“2”是指“查两只胳膊(一侧不能抬)”;o“0”是指“聆(零)听语言(说话不清楚、大舌头)”。
若发现异常,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 FAST快速评估o“F”(Face)脸部:让患者微笑一下,如果微笑时面部不对称,提示患者面瘫;o“A”(Arm)手臂:让患者双手平举,如果10 s内一侧肢体下落,提示肢体瘫痪;o“S”(Speech)语言:让患者说一句较长的话,如果不理解、说话有困难或者找不到词,提示语言障碍;o“T”(Time)时间:上述症状为疑似卒中,请立即拨打120。
3. BEFAST快速识别在FAST基础上增加了平衡障碍和视力障碍,以免遗漏后循环梗死的患者。
o“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不稳;o“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o“F”“A”“S”“T”同上。
4. 后循环梗死的识别后循环梗死可能危及生命,但临床针对后循环的评估方式不多,尤其当患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时诊断困难。
_中国专家共识_将10年冠心病风险10%的人群具体分为三...
―中国专家共识‖将10年冠心病风险≥10%的人群具体分为三组: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150/90mmhg),并一项高危因素(>50岁,有靶器官损害,有糖尿病)2.2型糖尿病患者,>40岁,并一项高危因素(早发CVD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于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3.有三项及以上高危因素者(≥50岁,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早发CVD家族史)建议在此人群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剂量75~100mg/d,长期应用。
CVD患者分两种情况:一是长期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进行二级预防的患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MI后,冠脉搭桥术后,外周血管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以及部分心房颤动和部分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
二是CVD血栓高危患者如ACS患者,必须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两种)治疗,负荷量为各300mg/d,维持量为阿司匹林100mg/d加氯吡格雷75mg/d。
不做PCI的ACS患者两药合用至少1月而在PCI治疗的患者,合用应维持6~12个月。
长期应用剂量一级预防为75~100mg/d,二级为75~150mg/d。
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初始剂量150-300mg/d,1-7天后100mg/d(75-150mg/d)长期应用。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既往心肌梗死阿司匹林100mg/d(75-150 mg/d),长期应用择期PCI建议阿司匹林口服100-300mg/d预处理2-3d术后阿司匹林100-300 mg/d继续长期服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建议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术后24小时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75-150mg/d),长期服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肢体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5-150mg/d)长期服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100mg/d(75-100mg/d)心房颤动建议阿司匹林300mg/d,用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中低危患者或不宜应用华法令的高危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所有植入机械瓣膜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左房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建议华法林同时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瓣膜置换术患者必须停用华法林时,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阿司匹林75-100mg/d治疗权威指南推荐阿司匹林100mg 长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新的女性健康试验提示在年龄大于45岁的健康女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低首次卒中的风险非心源性卒中和TIA 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对于非心源性卒中和TIA(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腔隙和隐匿性)的病人,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75-150mg/d),或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和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aggrenox),或氯吡格雷(75mg/d)对于有中高度出血并发症危险的病人,建议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病人,使用氯吡格雷在急性治疗中的应用阿司匹林降低卒中早期死亡率,显著降低卒中早期复发,著降低死亡率/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国专家共识对于不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剂量是100-300mg/d使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应该在溶栓治疗24小时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是100-300mg/d除非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症,否则不能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下列髙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150/90 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有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同时具有下列因素之一(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血脂紊乱、吸烟、肥胖、≥50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病治疗的建议–—中国专家共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100mg/d(75-150 mg/d),长期应用。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
卒中等脑血管病常导致认知损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原因。
PSCI特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VCI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同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痴呆相比,PSCI有其自身特点,如斑片状认知缺损、病程波动性等,其中可预防和可治疗性是PSCI的一个重要特点。
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提出“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也倡导将卒中和痴呆整合的干预策略。
在过去30年间,国内外学者通过对VCI的临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诊疗指南,如我国学者编写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9)等。
当前对我国PSCI的研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本次中国卒中学会圆桌会议召集从事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同行,对我国PSCI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未来探索重点进行商讨,推动实现PSCI可防可治的目标。
1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挑战我国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疾病负担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患病率为1.50%,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
2020年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简明手册21.脑卒中量表
第二十一节卒中相关量表目录一、缺血性卒中发生与复发风险评估量表1.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a)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表1)b)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评分量表CHADS2和CHA2DS2-VASc(表3)2.缺血性卒中及TIA二级预防风险评估a)ABCD评估系统(表4)b)Essen量表(表5)c)卒中预测工具(SPI-2 表6)二、早期识别与诊断量表1.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表7)2.国际通用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FAST评估法(表8-1)3.中国版脑卒中简易识别法-中风120(表8-2)三、病因诊断评估量表1.STAF评分(表9)2.RoPE评分(表10)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与分级评估量表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表11)2.Glasgow 昏迷评分(表12)3.SAH临床分级:a)Hunt-Hess评分(表13)b)WFNS分级(表14)4.脑出血临床分级(ICH评分表15)5.动脉畸形分级:SPETZLER分级(表16)五、卒中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及临床干预六、卒中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量表1.深静脉血栓评估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表17)2.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估表及其评估指引细则(表18)3.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表19)4.卒中后肺炎a)AISAPS量表(表20)b)A2DS2 评分(表21)c)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cute Ischemic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 AIS-APS)(计算相对复杂,较少使用)七、卒中并发症诊断评估量表1.中风后抑郁状态的评估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表22)b)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D)(表23)c)PHQ-9(表24)2.中风后认知障碍的评估a)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表25)b)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26)3.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估a)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一10表27)b)洼田饮水试验(表28)4.中风后残疾评估a)功能残疾程度:mRS评分(表29)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指数(表30)八、各种治疗措施预后评估量表1.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评估:HAT评分(表31-1)2.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评估:SICH评分(表31-2)3.溶栓预后不良:DRAGON评分(表32)4.房颤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表33)5.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IScore评(表34)九、其他量表1.ASPECTS评分(表35)2.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表36)3.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表37)4.大血管梗死的评估(表38)注: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功能不全、间歇性跛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左心室肥厚是指心电图诊断的心室肥厚。
心源性卒中的诊疗进展
心源性卒中的诊疗进展心源性卒中(CES)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近30%。
因其存在多种病因,且同一患者可能多病因共存,发病机制及临床情况十分复杂,国内外对CES 诊断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
因此,了解CES 诊疗的研究进展,加强对CES 的认识,进一步探索不同病因CES 最佳防治策略,将有助于提高CES 的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心源性卒中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是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CES)的简称。
随着诊断技术及对疾病认识程度的不断提升,加之推测隐源性卒中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因此CES 的比例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近30%[2]。
CES 涉及近10 种心脏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甚至存在多种病因共存的现象。
相较于其他缺血性卒中分型,CES 还具有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的特点。
因此,需要加强对CES 的认识,寻找最佳治疗方式。
一心源性卒中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卒中分型是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同病因共存的情况越来越多,A-S-C-O 分型[3]便充分考虑了临床症状、影像、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多种因素,分级罗列了肯定病因和潜在病因,为临床筛查提供了方向,也构成了基本达成共识的10 种CES 病因。
其中,可能导致CES 的病因分别是心房颤动(房颤)、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脏黏液瘤[4]。
目前认为其致卒中的机制主要为:①血流缓慢致心腔内血栓形成脱落;②异常的瓣膜表面附着物脱落;③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血栓经异常心房间通道进入动脉系统而造成栓塞(“矛盾栓塞”)。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根据2020年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的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成为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师对PSCI进行规范管理,XXX于2017年10月成立专家委员会,出版了第一版《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PSCI的重视程度,XXX于2021年再次组织专家讨论,补充新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据,并参照XXX指南制定标准与撰写规范,出版此次新的专家共识。
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卒中后谵妄和一过性认知损伤等可早期恢复,PSCI诊断常常要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评估来最终确定。
根据国内外指南以及目前的临床实践,PSCI诊断的确立应当具备三个要素:明确的卒中诊断、存在认知损害和卒中和认知损害的时序关系。
PSCI的管理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早期筛查、评估、预防及康复,规范诊治用药,综合管理卒中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结合,如认知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通过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PSCI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疾病负担PSCI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占卒中后遗症的重要部分。
根据全球卒中流行病学研究,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5%-30%,而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为10%-15%。
在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29.9%,卒中后痴呆的患病率为12.7%。
PSCI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
2.2危险因素PSCI的危险因素包括非可逆因素和可逆因素。
2020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
2020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根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
脑血管病的发生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
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如发热等),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
卒中后营养不良显著增加卒中相关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卒中并发症的风险,延长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卒中后致残率和致死率风险。
卒中后营养管理是组织化卒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卒中预后的潜在干预靶点。
卒中后营养管理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整合不同的医疗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和高效的临床路径,以及有效的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体系。
中国卒中学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卒中后营养的标准化管理,系统评价国际相关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以期为提高卒中后营养管理的水平、效果和效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卒中后营养不良标准化管理包括:一、卒中营养支持治疗团队营养支持专业人员(nutrition suppor tprofessionals,NSP)指主要提供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可以是医师、营养师、药师或护师。
NSP的工作模式可以是相互独立或形成一支多学科团队相互合作的营养支持治疗团队。
在具体临床实践中,营养支持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根据相关营养指南和标准,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制订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实施规范的营养支持疗法,并以标准化流程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各个环节,优化营养支持治疗综合管理,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新模式。
二、卒中后营养风险筛查目前,临床上有多个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tool,MUST)、简易营养评估工具(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主观全面评价工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和NUTRIC(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评分,这些工具的建立各有优缺点。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
脑血管病的发生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
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如发热等),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
国际文献报道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变异较大,波动在6%-62%。
XXX)研究是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4023例卒中患者,其中314例(8%)存在营养不良。
各研究纳入人群、评价标准、评价时机的异质性是造成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变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卒中后营养不良显著增加卒中相关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卒中并发症的风险,延长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卒中后致残率和致死率风险。
FOOD研究显示,当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卒中后营养不良是6个月死亡(OR1.82,95% CI1.34-2.47)和不良预后(mRS>2分;OR1.52,95%CI1.05-2.21)的独立危险因素。
卒中后营养管理是组织化卒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卒中预后的潜在干预靶点。
卒中后营养管理需要整合不同的医疗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和高效的临床路径,以及有效的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体系。
在国际上,针对卒中后营养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尚缺乏。
XXX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价国际相关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期为提高卒中后营养管理的水平、效果和效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专家共识编写方法本专家共识检索了如下数据库:Medline/PubMed、XXX、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XXX)、万方、维普和XXX等全文及摘要数据库。
心源性休克诊断与中国专家共识
分值 0-2分 3-4分 5-9分
30天死亡率 28% 42.9% 77.3%
病因和病理生理
心原性休克的主要病因
病因和病理生理
心原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低血压导致的组织低灌注表现:(1)脑组织灌注下降引起神志改变,早期常 有烦躁不安,之后出现精神萎靡、神志淡漠,最终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肾脏灌注减少常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表现为少尿或无尿;(3)皮肤血管收 缩,表现为皮肤湿冷、苍白、紫绀和花斑。 2.肺瘀血和肺水肿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咯粉红色泡沫痰
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 国专家共识
1. 定义和诊断标准 2. 发生率和预后 3. 病因和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辅助检查及临床监测 6. 治疗
定义和诊断标准
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 减退,引起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灌 注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 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心原性休克IABP-SHOCKⅡ积分
项目 >73岁 陈旧卒中 入院血糖水平>10.6mmol/L 血肌酐水平>1.5mg/dl 急诊PCI术后血流TIMI分级<3级 血乳酸值>5mmol/L
分值 1 2 1 1 2 2
IABP-SHOCKⅡ研究建立了一个CS 患者30d预测死亡率的评分系统
危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二)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血乳酸水平>6.5mmol/L是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增高的 显著独立预测因素;监测血乳酸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评估疗效 2.血液生化检查
(三)有创监测
2020年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年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ES )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心源性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CES的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1]o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CES诊断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临床医师对CE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以国内外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并建立中国的CES诊断标准专家共识,以期提高CES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从而促进CES的防控与管理。
一、CES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30% ,在—些国家和地区,随着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CES的相对比例逐渐升高[2][文献]。
2002年加拿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和脑卒中患者中的CES比例为26% , 2012年时则高达56% ;韩国卒中注册硏究结果显示,在2014 - 2018年全国的TIA 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CES 占21.3%[3],较2002 - 2010年间的17.1 %升高。
2014年英国的牛津血管硏究结果显示,2002 - 2012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CES年均发病例数(18 176例/年)是1981 - 1986年(6 621例/年)的近3倍”预计到2050年可能继续呈三倍的增长。
我国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CES的确切发病状况尚不清楚,少数单中心硏究报道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8.4%〜11.0% [4]。
二、CES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本共识依据A - S-C-O (表型)分类法中的CES肯定(潜在)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将CES病因分为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病和心脏黏液瘤十类[5][文献]。
2020中国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 )是—种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认知与精神障碍、高乳酸血症、肌肉疲劳无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多系统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为规范该病的诊治,结合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进展,专家组经反复讨论、修订,撰写了中国MELAS的诊治专家共识,从临床表现、家族史、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护理、遗传咨询几大方面总结了该病的特点,供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 )是一种由线粒体DNA (mtDNA )或核DNA (nDNA )突变导致的多系统代谢性疾病,以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认知与精神障碍、高乳酸血症、肌肉疲劳无力为主要临床特点。
约80%的MELAS 患者由mtDNA3243A>G 突变引起, 冥次是mtDNA13513G>A突变,其他mtDNA或nDNA突变所致相对少见。
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蛋白功能缺陷,尤其是酶复合体I和IV的活性下降,进而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三磷酸腺苜生成减少、氧自由基增多和乳酸堆积。
在能量需求高的器官或组织(脑、心肌、骨骼肌)更易出现损害。
脑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受累大脑皮质出现假分层样坏死,伴随微小血管增生。
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在改良Gomori 三色染色可见不整红边肌纤维,在琥珀色脱氢酶染色可见破碎蓝染肌纤维和深染的小血管。
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神经系统线粒体病诊治指南》,对多种线粒体病进行了综合介绍。
MELAS 作为最常见的线粒体病类型之一,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同行对该病认识程度的提高,我国也发表了许多MELAS的相关硏究结果。
为规范该病的诊治,结合国内外对该病的硏究进展,我们特此撰写中国MELAS的诊治专家共识。
2020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临床多见却易被忽视。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于各种类型SSD的评估及管理提出推荐意见,以期对SSD的临床规范化处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定义和分类鉴于目前对卒中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尚无明确定义,因此本共识结合文献研究,经过专家讨论,提出SSD的概念。
它是指在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考虑到卒中与睡眠障碍实际出现的可能时间顺序,SSD实际上包括两种类型:卒中后睡眠障碍和卒中伴随睡眠障碍(即既往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
本共识涉及的卒中类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梗死和脑出血。
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失眠、日间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 apnea,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s of sleep,PLMS)、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s)。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睡眠障碍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21%,而SSD患病率国外报道为44%~78%,国内报道为62%~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全文)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ES)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心源性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CES的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1]。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CES诊断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临床医师对CE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以国内外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并建立中国的CES诊断标准专家共识,以期提高CES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从而促进CES的防控与管理。
一、CES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30%,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CES的相对比例逐渐升高[2] [文献]。
2002年加拿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患者中的CES比例为26%,2012年时则高达56%;韩国卒中注册研究结果显示,在2014-2018年全国的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CES 占21.3%[3],较2002-2010年间的17.1%升高。
2014年英国的牛津血管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2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CES年均发病例数(18 176例/年)是1981-1986年(6 621例/年)的近3倍,预计到2050年可能继续呈三倍的增长。
我国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CES的确切发病状况尚不清楚,少数单中心研究报道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8.4%~11.0%[4]。
二、CES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本共识依据A-S-C-O(表型)分类法中的CES肯定(潜在)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将CES病因分为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病和心脏黏液瘤十类[5][文献]。
(一)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病率在55岁以下人群中为0.1%,而80岁及以上人群中则高达10%[6][文献]。
在中国(大陆)人群(≥30岁)中,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65%,且随增龄而增加,在80~89岁人群中可达7.5%[7][文献]。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可使卒中风险增加近5倍,其中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为5%,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2~7倍;而瓣膜病心房颤动卒中发生率则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17倍[8-10][文献]。
心房颤动引起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左心耳血栓是心房颤动所致栓塞的主要来源[11-12],血栓易附于梳状肌上,一旦发生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达靶器官则引起栓塞。
此外,血管炎症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造成心房内呈高凝状态[11],从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LVEF <40%)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LVEF 40%~49%)的心力衰竭[13]。
其中前两类心力衰竭在卒中患者中占10%~25%,而一旦卒中患者伴发心力衰竭,均示其疾病预后和生存率不良[14]。
在一项随访4.3年的社区队列研究中,6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02例(16.2%)发生了缺血性卒中。
心力衰竭引起卒中的发生可能涉及多个机制,包括高凝状态、室壁运动减弱及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15-16],促进心腔(尤其是左心室)内栓子形成,当血栓脱落时阻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缺血而发病;另一方面,心脏射血分数减少亦可造成低心输出相关的脑低灌注和脑血流自身调节能力的下降[16],进一步加剧脑缺血。
以上因素使心力衰竭患者卒中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在心力衰竭确诊30 d内可高达17.4倍)。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7]。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30 d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为2.0%~2.1%[18][文献]。
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中,Merkler等[19]报道66岁以上的老年人(1746 476例)心肌梗死出院后4周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最高,且在出院后第12周内持续升高。
其致病机制主要是在AMI发生后,室壁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室壁瘤及伴发的各类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造成了左心室内附壁血栓的早期形成(2~11 d),一旦左心室血栓脱落,造成脑血管的阻塞,则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缺血而发病。
此外,AMI发病过程中伴随的高凝状态[8]和新发心房颤动[20]亦会促进血栓的形成和进展。
(四)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25%[21],尸检发现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22][文献]。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病因未明较病因明确患者中卵圆孔未闭更为常见。
尽管尚不能确定卵圆孔未闭与卒中发病或复发的确切关系[23],现多认为卵圆孔未闭系其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青年卒中(<50岁)。
卵圆孔未闭主要通过反常栓塞机制致病,即在慢性或短暂性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压力时(如Valsalva动作结束时、咳嗽、打喷嚏、背负重物、睡眠呼吸暂停等),来自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等,经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循环而引发脑血管栓塞事件;此外,在少数情况下亦可由卵圆孔未闭原位血栓脱落直接造成栓塞。
(五)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年龄45岁及以上人群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45%,其中8%患者具有较大的溃疡、非钙化或活动性斑块[24][文献]。
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大的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厚度≥4 mm)与初次脑卒中、复发性脑卒中及死亡相关[25-28][文献]。
究其致病机制系由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所含成分中血栓性栓子和(或)胆固醇晶体栓子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脱落后,顺流至远端阻塞下游动脉(如颈动脉及其分支),继而造成靶器官的急性缺血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脑卒中和(或)TIA、肾脏梗死及其他靶器官梗死。
(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在高流行国家(分布于非洲、亚洲)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估计为444例/10万,在非流行性国家则为34例/100万[29]。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二尖瓣,少部分累及主动脉瓣,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和)返流,受累程度(除了主动脉瓣返流外)通常较重,亦是引起二尖瓣狭窄发生的首位病因[30]。
在一项为期2年的非洲和亚洲随访研究中,2 9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46例(1.6%)发生了脑卒中或TIA。
国内一项单中心研究对北京地区5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访3~12年,缺血性卒中的平均年发生率为5.3%[31][文献]。
对于其致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因为二尖瓣狭窄之机械性梗阻使得左心房排空受阻、左心房扩张,左心房及心耳内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导致血液淤滞,继发左心房、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引起体循环栓塞(心脏、肾脏、脑)。
(七)人工心脏瓣膜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5%,75岁及以上人群中则高达13.3%。
心脏瓣膜病的标准治疗为手术或介入瓣膜置换[32][文献]。
一项Meta分析对1985-1992年结果显示,机械瓣患者每年卒中风险为4.0%,且随术后时间延长生物瓣膜引起的卒中风险则相对较低[33][文献]。
尽管卒中风险随时间进展而下降,其血栓栓塞并发症仍是致残和死亡重要病因。
其致病机制为机械瓣膜植入后,手术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瓣膜植入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及瓣膜的机械作用所致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多个方面促进心腔内血栓形成[34],当血栓发生脱落时则随着血流达靶器官进而引起栓塞。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既往报道,10%~20%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合并卒中,多个研究结果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后卒中风险相对增加20倍[35][文献]。
在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卒中的患者中,脑梗死占70%,出血占3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在受损的心瓣膜内膜上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当赘生物脱落形成游离栓子时,经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肺、脑、心脏、肾脏和脾脏等,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或梗死[36][文献]。
此外,感染性栓子在脑内动脉发生炎症反应,可继发脓肿及颅内出血(脑实质、蛛网膜下腔、硬膜下)。
(九)扩张型心肌病一项对26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其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7%。
其致病机制与伴有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和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有关,后者可诱导并加重心力衰竭,造成局部血液动力学障碍,致使左心室血栓形成,如为高活动性或突出性血栓,则易脱落并随着血流达靶器官造成栓塞。
(十)心脏黏液瘤心脏黏液瘤年发病率约为0.05/10万人,以散发性为主,少数(<10%)为家族遗传性[15,37],12%~45%的患者可伴发神经系统病变,多表现为缺血性卒中[38-41][文献]。
主要原因为肿瘤表面血栓形成且常出现坏死核心或局部钙化及肿瘤呈现高活动性、绒毛状和易碎等病理学特点相关[15],当上述血栓或瘤体碎片脱落,则随着血流达靶器官造成栓塞。
此外,脱落的肿瘤成分亦可随血流转移至脑组织,浸润并聚集于小动脉内,破坏血管壁,进而导致颅内出血或动脉瘤形成,甚至少数情况下在脑实质内生长增殖,形成脑转移瘤。
CES见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见表1。
表1 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常见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三、临床特征各个年龄均可发病,多有心脏病史,在活动中急骤发病,神经功能缺损常较严重,出现大脑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或者视野缺损),发作时即达到症状最高峰。
同时可伴有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包括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Osler结节及蓝趾综合征等。
四、辅助检查(一)结构神经影像学头颅CT/MRI显示单个或多个分布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的梗死灶,亦可累及小脑和脑干,常超过单条血管支配区,且呈现为不同时期发生的病变,易发生出血转化[42-43]。
(二)血管和心脏评估:旨在发现高风险心源性栓塞证据,并除外大动脉斑块脱落。
目前,CES潜在病因采用的具体检查方案尚有争议。
1.超声检查: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发现高风险的心源性栓塞、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处斑块(厚度≥4 mm)[15],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发现心脏存在着右向左分流;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显示微栓子信号;反复进行经颅多普勒/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评价显示闭塞大血管的快速再通;颈动脉超声显示无颈动脉或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2.心电图检查:12导联心电图发现心房颤动或近期心肌梗死等异常,或者经远程、24 h Holter心电监测、长程心电监测(>24 h)筛查出心律失常,尤其是阵发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