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例CT影像表现
肝脏常见疾病CT诊断
脂肪肝—CT增强
二、肝硬化
1、肝脏大小及形态改变 ① 肝脏体积缩小,各叶比例 失调,常表现为右叶萎缩, 尾叶或/和左叶增大 ②肝表面凹凸不平,呈波浪 状或分叶状 ③肝裂增宽,肝门区扩大
肝血管瘤CT平扫呈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边缘较清。
肝血 管瘤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动脉期示:病 灶由边缘向中心结节状强化,逐渐填满,其密度 与同层腹主动脉相似。
腹主 动脉
肾
肝血 管瘤
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呈密度 较均的高密度灶,显示更清楚。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肝硬化-- CT表现
2、肝脏密度改变:密度高低 不一 3、继发性改变 ①脾大 ②腹水 ③门脉高压,门脉主干扩张, 侧支血管扩张,扭曲,增 强扫描明显强化
转移性肝癌—CT表现
五、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CT表现
平扫 1、肝内低密度灶 2、轮廓清楚 3、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
五、肝血管瘤CT表现
增强 ①动脉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早出晚归”
原发性肝癌—分型
(1)平扫 ①肝内圆形、卵圆形、不规 则型低密度灶,有分叶, 大小不等,密度不均 ②境界清楚或不清楚 ③病灶可单发,也可多发 ④常同时合并有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CT表现
(2)增强 1、动脉期病灶迅速强化, 常为不均匀强化,高于肝 实质 2、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下 降,低于肝实质 3、延迟期扫描病灶呈低密 度 “快进快出/速升速降”
肝血 管瘤
六、肝囊肿
肝囊肿--病理
1、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或退行性病变 2、由胆小管扩张演变而成,囊壁衬以分泌液体的上皮细胞 3、临床多无症状。
医学影像学(6.5.1)--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 CT 表现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弥漫性)
(三) MRI 表现
信号
1 、 T1WI 像低信号、 T2
WI 像高信号
2 、瘤灶中
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出血等
而出现不同的信号
镶嵌样结构:
纤维
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隔使
瘤内信号不均
重 T2 像: TE 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
影像表现
(一) DSA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AVF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占位 征象,肿瘤染色和充盈缺损影,静脉早期显影, 门脉推移、狭窄、栓塞。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肝癌 TAC
E
(二) CT 表现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 边缘清晰—有假包膜 ( 晕圈征 -Halo si gn) 纤维组织增生
含脂质、出血、细胞内糖元较多或铜沉积。 HCC 周围肝组织含锌量较多,可致 T1WI 信 号降低, HCC 可显示为相对高信号。
小 HCC 的 T2WI MRI 表 现
1. 中、低分化的和 >3cm 的 HCC 呈现为高 信号者居多。 2.<3cm 的 HCC 约 60% 为高信号,约 40% 为等或低信号。 3. 高分化 HCC 不少呈现为等信号,少数 H CC 呈现为低信号(与 DN 相仿)。 4. 小 HCC T2WI 信号强度表现的原因不甚 明确。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
HC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1 、巨块型:直径≥ 5cm ,单个,
或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2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 5cm
3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 而均匀分布
肝细胞癌影像诊断
4、影像表现:CT
平扫:多发低密度结节
动脉期:明显强化
结节性肝Ca
延迟期:密度降低
第36页/共62页
4、影像表现:CT
• 小肝细胞癌:造影剂典型快进快出,假包膜 CT及病理表现
第37页/共62页
弥漫型肝细胞癌
第38页/共62页
CT扫描可以出现如下表现
低—高—低
典型HCC
第39页/共62页
第7页/共62页
第8页/共62页
2、肝脏的影像检查
• 检查技术: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密 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延迟期 (5-7分钟)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T2WI
2. MRI增强扫描:同CT 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 (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
第13页/共62页
• 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 肝实质
1、信号均匀 2、T1WI像肝为中等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 肝的信号明显低于脾 •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 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号 •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
不典型HCC
低—高—等
①肝动脉血供丰富的SHCC
等—等—低
第40页/共62页
原发性肝癌肝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瘤栓生长的影像学检查
【 bt c】 O jcv T uyh ae i ns e x ni eac e ( V ,f o v a aa A s at r bet e o t em g d go s f t sno hpt i H )ie r e v i s d t i a io t e e o f h i vn nr n c i
P Cp t n eed du o aigea ia o . A gorp ymab ly ni pr n r ei et o m ls o L a et d pn e p ni gn xm nt n n gah yepasa ot t o nt m re b u r i s m i i m a l h u e f
维普资讯
实用 医学 杂志 20 0 7年第 2 3卷第 2期
・
临 床 总 结・
原发 性 肝 癌肝 静 脉 、 腔 静 脉 和右 心 房瘤 栓 下 生 长 的影像 学检 查
黄子诚 陈胜 利 陈 国东
摘 要 目的 : 究原发性肝 癌( L ) 研 P C 在肝静 脉、 下腔静 脉、 右心房 内生长的 影像 学诊 断。方法 : 用两维超 采
i lo u p y c mi g f m e a c a tr . s t bo d s p l o n r h p t r y o i e
【 e od】 L e nol m Nol mcc an l N ol m m tai K yw rs i r ep ss e a r tg es ep s e t s v a p s i 性 肝 癌 (r ayl e ac o aP C 肿 瘤 pi r i rcri m ,L ) m v n 细 胞 浸润 血 窦 , 人 中 央 静 脉 , 肝 静 脉 小 分 支 内形 进 在 成瘤栓 ( m r m o s , 栓进一步在肝静脉主支 内 t o e bl )瘤 u u 生 长 , 可 形 成 下 腔静 脉 、 心房 / 心 室 腔 内转 移 。 并 右 右
肝癌放疗一例
2014年8月20日第三次放疗后复查
➢ 既往体健
➢ 否认血吸虫疫区接触史,否认慢性肝炎病史
➢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腹 部平坦,全腹柔软,上腹部压痛(+),无反 跳痛,剑突下约四横指可及质硬包块,边界欠 清,固定,脾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下肢无明显水肿。PS评分: 2分。
门诊及外院辅助检查
➢ 2、2013年4月12日外院腹部CT增强见肝左叶大 片状低密度影,增强示不均匀强化。肝左内叶及 右前叶见数个低密度结节,较大者直径约2.5cm ,增强示边缘显著强化,胰头前方可见 5.4cm×3.4cm×3.1cm包块,增强示重度强化, 腹膜后淋巴结增多增大,较大者位于左肾静脉下 方,约2.1cm×1.0cm×2.9cm。
GTV2 GTV1
V30<10%, V20约24%.
SBRT DVH图
➢ 于4月21日至5月15日 行SBRT 3Gy×13F, ➢ 放疗后配合中药治疗
放疗后常规检查
放疗后复查
甲胎蛋白降至5.2ng/ml。 10月9日复查CT示:肝脏体积增大,左叶为甚,肝
左叶见片状低密度灶及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 ,边界不清,较前减小。
➢ 3、凝血全套正常
➢ 4、胸部CT、头颅MRI、骨ECT正常。
2013年04月07日肝脏CT(一)
2013年04月07日肝脏CT(二)
经皮肝脏病灶穿刺活检:肝细胞肝癌。
临床诊断考虑为: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T3N1M0
SBRT与调强放疗比较
郭xx SBRT 50%等剂量线
郭xx IMRT 90%等剂量线
➢ 3、2013年4月8日外院查甲胎蛋白232.3ng/ml. 乙肝两对半为阴性。
肝癌影像诊断
胰腺癌肝转移
胃癌肝转移 (环形强化)
少血供 MHC
淋巴瘤
继发多见,多数为NHL 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影,无包膜。边缘较
清,密度较均。轻度强化。 弥漫型:肝体积大。整个肝脏信号不均,T1WI呈
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边界模糊 需结合其它征象,如脾大,腹腔及后腹腔淋巴结
肿大以及临床资料
❖ 弥漫型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2. 根据病理细胞学:
肝细胞型 胆管细胞型 混合型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血管造影 ❖ CT检查 ➢ 常规CT检查 ➢ 螺旋CT检查 ➢ 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脉期, ➢ CT血管造影:CTA,CTAP ➢ CT灌注检查:BV、BF、MMT、PS
影像学检查方法
❖ MR检查
主观 对不典型肝癌、所用机器性能认 识不足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1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2/3,高信号占1/3 高信号与病灶内出血、脂肪变性、肿瘤细胞的分
化程度以及病灶内金属含量如铜等有关 小肝癌出现高信号的几率达50%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包膜
约70%-80%,分化越好,假包膜出现的几率越 高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肝脏有三个主裂:正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 正中裂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和右半肝
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成右前叶和右后叶加上尾状叶, 一共将肝脏分成五叶
以肝静脉和门静脉在肝内的解剖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8 段。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1. 根据大体标本观察:
受累程度,如局限在3个肝段以下,可行切除
转移瘤
多数转移瘤:T2WI为中等高信号 T2WI明显高信号:富血供者,如胃癌、结肠癌、乳
原发性肝癌
病例三
男 48岁
病历摘要:B超检查示肝左叶3.2CMX3.0CM 肿块。
影像表现: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肝包膜表面欠光整,肝左叶外侧段包膜下 见一个稍低密度影,境界不清,凸向包膜 外,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左叶病灶周边强 化明显,并见异常血管影,病灶大小约 3.0CMX3.0CM,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减 低,门静脉主干直径约1.4CM,主干及分支 未见明显充盈缺损,脾脏前后约9个肋单元, 胆囊、胰腺未见明显异常,腹腔未见积液, 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原发性肝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细胞癌:亚洲人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乙肝、肝硬化)。
男性多见,好发于30~ 60岁。 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表现为肝区疼 痛、消瘦乏力、黄疸、AFP阳性。
病理
分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血供特点:由肝动脉供血,且90%为富
血供肿瘤
肝细胞癌的CT分型与病理分型相似:
巨块型:直径大于5cm,最多见
印象:1、肝左叶外侧段占位,考虑:原发 性 肝癌。 2、脾大。
病例四
男 58岁
病历摘要:CT检查显示肝癌。
影像表现: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肝 右叶呈块状低密度影,且累及左叶内侧段, 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 增粗、迂曲血管影,门静脉期强化程度迅 速下降为低密度,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门静脉直径约1.27CM,右支未见显示,脾 脏增大,胆囊、胰腺未见异常,腹膜后未 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扫描层面左肾见一个 点状阳性结石影。
结节型:每个癌结节小于5cm
弥漫型:小结节弥漫分布全肝 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 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CT表现与鉴别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全科基地 徐小娟 带教老师:郭萍
2020/8/10
精选课件
1
原发性肝癌
2020/8/10
精选课件
2
概述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发生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 肿瘤之一。
2020/8/10
精选课件
3
原发性肝癌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为不同程度的多血管肿 瘤,易发生出血、坏死、胆汁淤积和癌细胞 的脂肪变性。
精选课件
5
CT平扫
• 病灶数目:可为单发,多发。
• 病灶分布:右叶最多,其次左叶,尾叶最 少。
• 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分叶状;不规 则。
• 病灶边缘:可有假包膜(晕圈征)边界清 楚;边界不清楚,呈弥漫性分布。
• 病灶密度: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均
匀或不均匀。
2020/8/10
精选课件
6
CT增强
2020/8/10
精选课件
15
2020/8/10
肝血管瘤
病因:先天发育异常有关
精选课件
16
肝囊肿CT表现
•平扫:呈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均匀低密 度影。
•增强:病灶无强化,壁薄,边缘光滑锐利。
2020/8/10
精选课件
17
肝囊肿
• 病因:
• 先天性:胚胎发育 期肝内多余胆管未 退化和吸收并逐渐 呈分节状和囊状扩 张形成多囊肝。
•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肝实质, 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肿瘤,形成假包膜; 易侵犯下腔V、肝V、门V,形成瘤栓,发生肝 内转移。
2020/8/10
精选课件
4Leabharlann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步骤病史、体征
肝脏病变CT诊断
泡状棘球蚴→浸润性生长→由无数的小囊泡聚 集成,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小囊泡呈颗粒 状或无定型钙化,大病灶中心可变性、坏死及 液化成空腔
CT表现
囊型包虫病:囊肿表现、囊内囊、钙化、 母囊破裂分离(双边征、水百合化征、 飘带征)及合并感染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局灶性脂肪肝
肝岛
脂肪肝合并肝血管瘤
脂肪肝合并肝癌
肝外伤
肝脏相对固定,移动性、弹性小,来自 前后方向的撞击,最易造成损伤
右叶多于左叶出现损伤,包括 血肿、破裂、坏死 胆汁性假囊肿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或动门脉瘘 腹腔内出血
各种血肿CT表现
被膜下血肿—梭形,半月形影 肝内血肿——圆形、椭圆形境界模糊影,新鲜
出血、感染、破裂为偶见并发征。
肝囊肿强化方式
a
b
c
增强CT表现:动脉期(a),门脉期(b),延迟 期(c). 肝实质强化,而囊肿不强化,囊壁菲 薄、不易察觉
单发巨大肝囊肿
单发巨大肝囊肿
多发肝囊肿并感染
多发肝囊肿
单发肝囊肿
多囊肝多囊肾
肝脏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 肝糖元沉积
出血密度高,CT值70-80Hu,随细胞溶解, 密度逐渐减低至等或低密度境界清楚,有如肝 囊肿 肝撕裂——境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裂隙 胆系损伤——胆汁外溢,形成胆汁假性囊肿 腹腔出血——肝外围低密度带状影 脂肪肝——损伤部位呈高密度影
肝破裂伤
被膜下出血
肝内血肿
外伤后肝内假性动脉瘤形成
黑色素瘤肝转移
胰头癌肝转移
肺癌肝转移(注意与肝脓肿鉴别)
转移瘤 牛眼征
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分析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本身的肝细胞。
下面将对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病例概述:该患者为一位62岁的男性,以乏力、食欲减退和上腹部不适为主诉,持续约1个月。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
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至90 g/L,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至3.5 mg/dL,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超声检查和CT扫描显示肝脏内有一个直径约5 cm的肿块,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病情进展:患者随后进行了MRI扫描,结果显示肿瘤在肝脏的右叶,并有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的倾向。
肝穿刺活检得到肝细胞癌的确诊。
血液检查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至250 ng/mL,进一步支持了肝癌的诊断。
治疗方案:然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癌仍有进展的趋势。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医生决定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确诊,并确认了手术边缘无肿瘤残留。
术后患者接受了放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随访观察:患者在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近期的随访显示,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血液检查的肝功能指标正常,AFP水平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影像学检查未显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结论:这个案例中,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继续长期的随访观察和定期的体检对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治疗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和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肝癌的CT影像表现是怎样的?
肝癌的 CT影像表现是怎样的?肝癌是我国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男性患者相较于女性患者更多,每年发病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病死率排在第二位。
肝癌在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
其中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出现的恶性肿瘤,而继发性肝癌也被叫做转移性肝癌,主要指身体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至肝脏率。
目前临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没有完全阐明,普遍认为可能和饮酒、病毒性肝炎、食物、寄生虫、遗传等因素有关。
肝硬化患者患上肝癌的风险较大,大部分肝癌患者存在肝硬化,但是肝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所以诊断难度较大,一旦确诊后通常已进入到中晚期,给临床治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并且预后普遍不佳。
目前在肝癌的诊断上,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肝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影像学手段,其中CT和MRI属于无创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但是肝癌的CT影像表现是怎样的?下面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肝癌有什么临床表现肝癌早期阶段一般没有典型症状,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等的消化道症状,但是由于此类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经常被忽视。
而其他典型表现包括肝区疼痛,通常在右上腹或中上腹出现持续性的隐痛、胀痛和刺痛感,尤其在夜间和过度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同时发热也是肝癌的临床表现之一,一般体温在37.5至38℃之间,部分患者可高于39℃,其特点是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仍然无效,而使用吲哚美辛能够退热。
通过检查若存在患者肝大、腹水、黄疸等,也是肝癌的典型表现。
除此之外,肝癌患者还有较多伴随症状,例如腹壁静脉曲张、异常出血或淤血等。
同时由于肝癌患者身体代谢能力下降以及癌细胞的影响,会引起一系列的内分泌异常症状,例如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
原发性肝癌CT表现与鉴别
•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肝实质, 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肿瘤,形成假包膜; 易侵犯下腔V、肝V、门V,形成瘤栓,发生肝 内转移。
2020/4/4
4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步骤
病史、体征
AFP异质体
肝活检
肝功能
AFP
B超
病理诊断 临床诊断
其他肝癌标志物
CT/MRI
核
扫
肝动脉造影
2020/4/4
5
CT平扫
21
肝癌消融术
影像学临床应用
2020/4/4
肝动脉造影+碘化油栓塞术22
2020/4/4
谢 谢 !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020/4/4
13
平扫
动脉期
升结肠癌 肝转移
2020/4/4
门脉期 延14迟期
肝血管瘤CT表现
平扫:多呈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 影,边界清楚。
增强:多数病灶呈“慢进慢出,早出晚归” 的特征,即由四周向中心逐渐强化,延时后 呈等密度影。
2020/4/4
15
2020/4/4
肝血管瘤
病因:先天发育异常有关
2020/4/4
8
块状型肝癌
平扫
动脉期
2020/4/4
门脉期
延迟期
9
平扫
门脉期
2020/4/4
结结结节型肝癌
10
2020/4/4
11
鉴别诊断
2020/4/4
12
转移性肝癌CT表现
医学影像病例讨论-肝细胞肝癌
患者:男性,45岁 初次就诊病史:患者患乙肝多年,做腹部彩超 示 肝硬化并结节样变,申请做腹部SCT平扫+增 强,了解肝脏情况。
影像表现CT
• 平扫肝右叶可见小片状略低密度影,动脉期呈结节样强化,静脉 期及延迟期呈等密度
影像表现MRI
平扫肝右叶可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动 脉期呈结节样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等信号
快进慢出,门 脉期呈等信号 ,均匀强化
快进快出,结 节中结节,环 形强化
实质部分强化 早出晚归,周 方式与HCA基本 边结节样强化 ,向中央扩展 一致
多动脉期明显 强化,静脉期 等密度
包膜
可有纤维性包 膜
可有纤维性包 膜
有假包膜
无包膜
无包膜
中心瘢痕
无中心瘢痕, 中央坏死出血 呈低密度,无 强化
中心可有坏死 区;纤维板层 样肝细胞癌( FL-HCC)常见 中心纤维瘢痕 ,延迟期无明 显强化
中央星状瘢痕 ,延迟强化
一般无中心瘢 痕,大的血管 瘤可有纤维瘢 痕形成,延迟 期无明显强化
动脉期结节内 可见片状低密 度区
•
7个月后患者复查,临床提供病史:较前比AFP 增高,余较前变化不明显。
影像表现CT
平扫肝右叶可见小片状略低密度影,动脉期呈 环形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增强,并向中 心填充
影像表现MRI
平扫肝右叶可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动脉 期呈环形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增强,并 向中心填充
பைடு நூலகம்
•
•
HCA
HCC
FNH
肝血管瘤
肝硬化结节
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 发病率低,好 发病年龄较大 较HCA常见,好
临床特点 发年轻女性, 与服用避孕药 有关 ,多有AFP↑, 发年轻女性, 多有慢性肝病 与服用避孕药 史 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例CT影像表现
临床资料:男,50岁,右腹部不适,纳关一月入院。
结果
肝细胞肝癌
讨论:
肝细胞癌系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95%,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为女性的3倍。
我国肝细胞癌病例的90%并发肝硬化,以大结节型为主。
肝癌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三类,其中20%-40%表现为单发巨块型。
CT表现:
1.平扫多呈低密度,约12%为等密度。
这些密度的改变既与肿瘤本身的分化和内部结构有关,也与是否有脂肪变性等背景因素有关。
2.肿瘤可呈单发、多发结节、肿块或呈弥漫病变;
3.肿块的境界不清楚,有包膜者则境界清楚;
4.增强扫描早期(动脉期),血供丰富的肝癌表现为高密度,但由于肿瘤内动、静脉分流,血流速度加快,维持时间短,20~30秒,随之出现短暂的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其后表现为低密度。
血供不丰富的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并不出现高密度;
5.增强扫描肝门脉期的密度变化较复杂,病灶可出现高密度或等密度,但多数为低密度,这与肝实质和癌肿的血供特点有关。
6.延迟扫描:肿瘤多表现为低密度,当肿瘤内有纤维瘢痕形成时,可有不均匀的轻度强化,肿瘤中心呈略高密度;
7.肿瘤薄膜平扫为薄环状低密度或不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呈环状高密度,其强化比瘤体晚;
8.肝癌累及的血管主要是肝内静脉、常引起血栓,CT表现为肝门静脉主干和分支粗细不成比例,或受累的分支大于主干,增强后癌栓呈低密度;
9.以肝门区淋巴结转移为多见。
鉴别诊断:
1.肝转移瘤: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平扫表现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典型者呈“牛眼征”;
2.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女性,肿瘤多为少血供且富含纤维组织,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内有点状钙化及大片状液化低密度区,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不伴肝硬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无强化,延迟则可见病变呈轻度均匀强化。
AFP多阴性。
窗体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