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优质教案

《满井游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掌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2、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同类篇目的比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袁宏道的资料,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并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能自己疏通课文。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古代文人喜欢寄情于山水。

我们曾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吧!二、出示活动任务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

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2、写作背景《满井游记》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作者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领钦命入京,作顺天教授,国子助教,事务很清闲,便于次年早春二月和几个朋友一起游览了京郊的满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找出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看看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交流
互动交流
巡视指导
点拨
学习内容
4
自主合作
品读优美句子
屏显: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为什么?把驻足流连的理由写在一旁。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
学生思考、批注
互动交流
老师示例:(屏显)
《满井游记》
自主学习目标
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合作学习目标
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
合作探究目标
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合作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学会初步的观赏景物的方法
合作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看材料、交流
课堂小结
归纳拓展
师引导学生小结,明确写作主旨
诵读、背诵全文
明确目标
互动交流
1、检测字词
2、课文翻译检测Biblioteka 小组合作翻译每一段,把握重点字词
巩固达标
屏显重点句子
学生翻译
学习内容
3
自主合作
1、第一段中所写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这一段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对满井早春的总印象怎样?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加以概括)
聆听
展标导学
1、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明确目标
学习内容1
展标导学
会读课文,疏通字词
自主合作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接受检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第29课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读会写生字。

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体会诗歌的特点。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体会诗人感情和志向。

【教学要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背诵诗歌。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体会诗歌的特点。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教学设想】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教学步骤】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长歌行》【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新课探究】一、解题。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今天一起学习《长歌行》。

此诗选自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二、朗读与意思理解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4.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29课《满井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29课《满井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厦门五中 2014~2015 学年放学期语文学科教教案课题: 29 满井游记21世纪教育网【教课目的与重难点】1.认识相关袁宏道的文学知识;联合作者平生与写作背景,掌握本文对大自然的客观描绘及作者的愉悦心情。

(要点)2.领会比喻句的表达成效,赏识本文写景抒怀的文采。

(难点)3.感觉北方初春宜人的春光,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2 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贮备●作者简介:袁宏道 (1568 —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此刻湖北公安)人。

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首创者。

其作品率直自然,清爽开朗,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应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评。

他写过一些优异的游记,代表作有《满井游记》《虎丘》。

有《袁中郎全集》。

●写作背景:明万历二十七年,袁宏道再次当官,任顺天府教授,整天又得和拜见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愁闷,更使他感觉愁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述。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文中波折地表现出厌烦都市政界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

●文体知识: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盈的笔调解生动的描绘,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应某地的山川光景、名胜遗迹、民俗习惯和社会情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川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川小品”。

2.初读课文,打扫文字阻碍(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燕地 ( yān)花朝节(zhāo )廿( niàn)鹄(hú )鲜妍( yán).....髻鬟 ( j ìhuán)浅鬣( liè)罍( léi)红装而蹇( jiǎn)汗出浃背( ji ......堕事 ( huī ).倩女 (.ā)qi àn)曝沙 ( pù).靧面 ( huì ).呷浪( xi ā).( 2)解说以下词语的意思时作(刮起)局促(拘束)土膏(肥饶)鹄(天鹅)冰皮(薄冰)始解(消融)乍明(初,.........始)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新开(新翻开)乍出(射出)娟然(美好的样子)如拭(擦)........鲜妍(漂亮)倩(漂亮)靧(洗脸)掠(梳掠)将舒未舒(伸展)披风(开、分别)泉.......(名作动,汲泉水)而茗(名作动,煮茶)者罍(名作动,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名作动,....衣着浓妆)而蹇(名作动,骑驴)者凡(全部)曝(晒)沙之鸟呷(吸)浪之鳞(指代.....鱼)始知(才)未始(尝,曾)以(由于)游堕(坏、耽搁)事潇然(自由潇洒)......适(正好)恶能(怎能)...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原文填空本文描绘的是“花朝节”(时间),作者“ 出东直,至满井”(地址)游乐,看到水“”(比喻句),山“”(比喻句),感觉到初春的气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9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4、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

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②髻鬟之始掠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吾欲之南海何如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吴广以为然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案)第29课 诗词五首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案)第29课 诗词五首

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目标】1.掌握诗词朗读技巧,熟练地背诵诗词。

2.品味诗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3.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的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荷.锄(hè)荒秽.(huì)波撼.(hàn)南山陲.(chuí) 谩.有(màn) 聒.碎(guō)(2)词义太清:天空。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中岁:中年。

胜事:美好的事情。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千帐:形容营地帷幕极多。

荒秽:荒芜。

2.作者名片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积累语言,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犹:仍然。

作,起,兴起。

砾:小石块,碎石子。

局促:拘束,形容受到束缚而不得舒展。

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hú):好像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鹄,一种水鸟,俗名天鹅。

乍:刚刚,开始,始,出。

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匣:指镜匣。

为,表被动。

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擦拭。

倩女,美丽的女子。

靧(huì):洗脸。

舒:舒展。

梢:柳梢。

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泉,这里指汲泉水。

茗,这里指煮茶。

罍,这里指端着酒杯。

蹇,这里指骑驴。

这里全是名词作动词用。

虽:虽然。

劲:猛、强有力。

浃(jiā):湿透。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案)第29课 满井游记(2)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案)第29课 满井游记(2)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

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燕.(yān)地花朝.(zhāo)节飞沙走砾.(lì)廿.(niàn)二日鹄.(hú) 波色乍.(zhà)明倩.(qiàn)女靧.(huì)面髻鬟..(jì huán)浅鬣.(liâ) 茗.(mínɡ) 罍.(lãi)蹇.(jiǎn) 浃.(jiā) 曝.(pù)呷.(xiā) 堕.(huī)事恶.(wū)能无纪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冻风时作.:起。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 语文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 语文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渔家傲》教学设计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本词内容并背诵。

教学难点: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个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渔家傲》.【板书】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音频,学生朗诵,教师指读)1、 正音辨形殷y īn 勤q ín 嗟ji ē日暮 谩m àn 蓬p éng舟【板书】2、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

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内容预览:《诗词五首》教案学习目标: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

(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二、学习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

(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

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

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

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

你们想听听吗?配乐唱。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文是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的最后一篇游记,本文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

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

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三篇文言文的游记,能够独立阅读本文了;且也学习了一单元的现代文游记,能够按游记的特点来分析本文了。

教学设想: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2、让学生领略满井一带早春清新的景色,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趣。

3、理清课文的写景层次,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4、加深对文言文虚词“而、之”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三、五分钟的名言交流。

一、导入,并进行不同单元的题目的对比。

二、作者袁宏道的介绍。

(猜谜形式)三、先扫清文字障碍,再来朗读课文。

然后听课文朗读录音,并进行比较,得出朗读的方法(融入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小组学习,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一、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让同学们来说说在翻译过程中,有哪些词句较难翻译,提出来与全班同学交流。

(若学生提得较少或没有的话,就由老师提几个词句来问同学以检查是否都掌握了。

)三、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

膏,肥沃。

润,滋润,湿润。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

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

乍,初,始。

柔梢披风:梢,这里指柳梢。

披风,在风中散开。

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

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

泉,用泉煮。

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

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曝,晒太阳。

人教版语文教案29课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语文教案29课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语文教案29课教案共两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和内涵。

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家乡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印象。

提问:你们觉得家乡美吗?美在哪里?2.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4.课文理解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和内涵。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提问: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家乡美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2.课文欣赏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

4.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和珍惜。

四、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引导要更加细致,避免出现理解偏差。

2.在课堂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3.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难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家乡的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第29课 满井游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第29课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一)、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二)、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1、课堂教学力求“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

2、这是自读课文,作为写景小品,它精短饶有趣味,宜让学生反复涵咏,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然后讨论仿写。

3、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平台、《满井游记》教学软件4、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人课文,简介作者,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第一段,教师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读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力求理解文意。

2、检查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

教师读课文,学生口译。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清新自然的语言。

三、自读欣赏:1、播放有关《满井游记》的风光片段。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观看,用心体味。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②:“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

生动的表达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鸽'的欢快心情。

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

”在理解、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欣赏。

学生边议边读边背,教师归纳。

(尽量由学生讲,教师只作必要引导)第一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一一城中飞沙走砾,为下文正面记游作准备,有对比的作用。

第二段逐句读来,怎样表达记游的次序?一一第一句“廿二日……至满井”:点明所游之地。

第二句“高柳……脱笼之鹄”:以堤柳、润土、旷野衬托心胸的舒畅。

“若脱笼之鹄”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三句“于时……出于匣也”;写春水。

“晶晶然……”作比喻,更见水的明澈。

第四句“山峦……之始掠也”:写春山,细致地写山被雪洗之美,用“如倩女…… 始掠也”作比喻,形象化地描写春山的形色两美。

第五句写春柳、春苗两景,笔墨不多,既显示燕地春色,又见观察之细。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第29课 满井游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第29课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根据学情和文言文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猜猜他是谁?(袁宏道)1、他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明朝,青年时期,就很有才华,25岁便中了进士,做过官,但无意于仕途,多次告假回乡,过隐居的生活,仅42岁就病逝。

2、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其散文充满疏放不羁的精神,是对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或抒发。

3、他“反对承袭,主张变通”“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性灵说” 崇尚个性表现,真情发露,影响很大。

4、他与哥哥宗道,弟弟中道,三人文学主张相同,自成一派,又因他们是湖广公安人,故称“公安三袁”,形成“公安派”。

小结:袁宏道。

跟袁宏道同时代的张岱说:古人写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二、朗读课文(一)读准字音燕地花朝节辄返廿二日靧面脱笼之鹄罍而歌者蹇者呷浪堕事恶能髻鬟(二)读准节奏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特别是下列句子。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三、整体感知文意(一)疏通文意(二)概括各段内容第一部分(1)城中的景象。

第二部分(2)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完成绿色文言文第二课时一、导入背诵、回顾导入。

二、深入阅读,分析课文内容(一)课文描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色?明确:早春(二)阅读第一段,思考: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明确: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表达作者“欲出不得”的抑郁和烦躁的心情。

2.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明确:寒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明确:(正面描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29诗词五首》word教案 (1)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29诗词五首》word教案 (1)

29. 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诗词的不同体裁,积累有关古典诗词的文学常识。

2.熟读背诵五首诗词,形成积累。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背诵五首诗词。

2.理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方式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读顺文,并圈出文辞优美、内涵丰富的句子。

3.读懂义,对照注释,了解诗词大意,把握停顿和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朗读中感受形象。

4.五首诗词熟读成诵。

二、导入新课。

我们说:诗歌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诗歌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诗歌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诗歌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地赞美这丰饶的土地;诗歌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

诗的外延就是我们和我们生活的空间:热情与火焰属于诗,青春与生命属于诗,歌声与呻吟同样属于诗。

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

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补益无限。

今天我们来感受这五位诗人的诗歌吧。

三、了解诗歌知识。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中国古典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曹操《短歌行》)古体诗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绝句近体诗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律诗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词:两宋成就最高(苏轼《水调歌头》)散曲套数(睢景臣《高祖还乡》)曲:元代成就最高剧曲(二)详解:1.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相对称的诗体,产生较早。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存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简述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揣摩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5.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及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要点:1.积存文言实词。

2.赏析语言,要紧是比喻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3.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设计,激发兴趣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

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踏青去!【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学生依照所查阅的资料介绍,教师明确。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那么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2、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如今。

【三】朗读翻译,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生字读音及朗读节奏停顿。

多媒体显示: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分四组。

明确:(1)yānniànzhāohuì(2)pùxiājiāléi(3)lièqiànjiǎnjìhuán(4)huīlìwū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渔家傲
一、复习有关词的基本常识。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X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歌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每个词调都有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段落也有数种,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为三叠或四叠,其中以双调者为多,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阕或上阕,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阕或下阕;词的句式或整齐,如《浣溪沙》,或参差,如《渔家傲》,但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
波撼某某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X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X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X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 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板书设计
望洞庭湖赠X丞相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某某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长 相 思
纳 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渔 家 傲
X仲淹
上阕:塞下风景“异”【描写】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
下阕:征人思乡 【抒情】苍凉悲壮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X九龄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用原文填空
本文描写的是“花朝节”(时间),作者“出东直,至满井”(地点)游玩,看到水“”(比喻句),山“”(比喻句),感受到初春的气息。
【预习检测】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燕地(yān)花朝节(zhāo)廿(niàn)鹄(hú)鲜妍(yán)
倩女(qiàn)靧面(huì)髻鬟(jì huán)浅鬣(liè)罍(léi)
红装而蹇(jiǎn)汗出浃背(jiā)曝沙(pù)呷浪(xiā)堕事(huī)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时作(刮起)局促(拘束)土膏(肥沃)鹄(天鹅)冰皮(薄冰)始解(融化)乍明(初,始)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新开(新打开)乍出(射出)娟然(美好的样子)如拭(擦)鲜妍(美丽)倩(美丽)靧(洗脸)掠(梳掠)将舒未舒(舒展)披风(开、分散)泉(名作动,汲泉水)而茗(名作动,煮茶)者罍(名作动,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名作动,穿着艳妆)而蹇(名作动,骑驴)者凡(所有)曝(晒)沙之鸟呷(吸)浪之鳞(指代鱼)始知(才)未始(尝,曾)以(因为)游堕(坏、耽误)事潇然(自由潇洒)适(正好)恶能(怎能)
【布置作业】
1.完成第29课校本作业。
2.预习第30课。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还不是很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以见到。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பைடு நூலகம்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才知道野外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点啊。
【拓展延伸】
朱自清先生的《春》给我们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鲁迅先生的《风筝》描绘的是故乡春二月,天上风筝飘飞,地上杨柳发牙、山桃味蕾,打成一片春日温和的情景。厦门的春天有什么特点?请你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写在校本作业上,一百字左右)。
●写作背景:明万历二十七年,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文中曲折地表现出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
●文体常识: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写出燕地气候的寒冷、恶劣,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随堂检测】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在这时河上的冰开始融化,水波的颜色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的,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
29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了解有关袁宏道的文学常识;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把握本文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及作者的愉悦心情。(重点)
2.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欣赏本文写景抒情的文采。(难点)
3.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作品率真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他写过一些优秀的游记,代表作有《满井游记》《虎丘》。有《袁中郎全集》。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装少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传神地描写出青山的形色之美。……
3.结合下列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2.作者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描写景色,你能仿照例句从文中再找出几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例:“若脱笼之鹄”,作者将初眷旷野中的自己比喻成“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入到大自然怀抱时欣喜、舒朗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