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11、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流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妙惟肖()长虹饮涧()双曲拱桥()河水暴涨()桥墩()洨河()匀称()2.《中国石拱桥》作者___________ 。
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专家。
在旧中国,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___________ 。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海沧大桥。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并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5、品读精彩语段,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 ,它是典型代表之一。
(2)、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①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八年级语文上册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11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讲解明对象、顺序,探讨作者说明的技能,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
2.了解中国石拱桥悠长历史和杰出成绩,熟悉古代劳动人民的伶俐才干,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情感、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学习重点】1.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式。
2.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学习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讨作者说明的技能。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中国石拱桥》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展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篇说明文体。
“中国石拱桥”这一题目,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偏正短语,那个短语按层次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中国”修饰“石拱桥”,第二层为“石”修饰“拱桥”,第三层为“拱”修饰“桥”。
从上所看,那个短语的核心是“桥”字,而“中国”“石”“拱”为它的层层定语,起限制作用。
2. 走近作者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奉献。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1《中国石拱桥》课上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识记文中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3.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揣摩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 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并谈一谈观后的感受。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茅以升:(2)说明文体简介说明文:是一种介绍事物或事理特点的文章。
其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也可适当穿插描写、记叙等。
说明文为了更好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要注意运用说明方法;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条理化,还要注意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用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整体感知1. 课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一共提到了哪些桥?根据这些资料,你能归纳出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2. 你觉得中国石拱桥还有哪些特点?3. 中国石拱桥与世界石拱桥的异同点是什么?四、讨论探究1. 第四节描写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内容?2. 这些描写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3. 赵州桥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4. 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5. 卢沟桥有什么特点?6. 课文中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只有这两种形式吗?(1)为什么课文要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2)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介绍了些什么?(3)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五、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1. 作者说明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2. 本文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 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4. 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面句子中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中国石拱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2.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3.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说明顺序等知识。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默写一遍。
3.问题导航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分为说明文和说明文。
说明的顺序有:、和。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
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及结构:(1——2段)以为例(3——8段)的特点结构:中国石拱桥以为例(9段)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10段)我国石拱桥当代的发展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5.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
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
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
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20余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
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编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请家长签字: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拱.桥弧.形洨.河陡.坡暴涨.匀称.和谐.河堤.推崇.称.赞惟妙惟肖.2.根据拼音写汉字:桥dūn ()张zhuó()推chóng( ) 巧妙绝lún( )3.需补充的词语:4.文学常识:作者 ,江苏镇江人,著名专家。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1课《中国石拱桥》word导学案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特点,明顺序。
2、学方法,品语言。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练习1.文学常识①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有《_____________》等。
②《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体裁)_____________,文章通过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答案:①茅以升中国古桥与新桥②事物说明文赵州桥卢沟桥2.字音字形弧.()形拱.()桥河堤.()匀称.()古pǔ()推chóng()记zǎi()和xié( )答案:hú gǒngdīchèn朴崇载谐3.词语解释①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交头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巧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永不磨灭。
②彼此在耳边低声地说话。
③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④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伦,同类4.文章为什么只重点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答案:这两座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很具有代表性。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说明文的相关知识;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3、指导学生研讨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请欣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中国石拱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
学习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1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2
精读文章,品味语言,体味品读后组
如果把下列
上最长的拱桥。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3
、结合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说说下边句中哪部分语气轻,哪部分语气重。
像一张弓。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这两句话主要揭示石拱桥怎样的特点?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4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5。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中国石拱桥
课型
预习展示课
课时
第二课时
三、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 )和( )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2、体会说明方法。
学习
难点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二、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五、教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在朗读的基础上,采用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学习
目标
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学习说明方法的作用。
3.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学习
重点
1、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黑的词去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导教案老师寄语:在研究中进步,在合作中收获,在展现中提升。
学习目标:1、认识说明对象,掌握对象特色,2、掌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次序,领会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严实性。
3、认识我国劳感人民的智慧和创建才能。
学习过程:一.朗诵全文,自主研究1、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括号前的汉字注音残 s ǔn()推chón g()饮涧()均匀()弧()形拱()桥2、依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描述得十分精妙传神。
()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形容记忆十分精良,没有能比得了的。
()(物件)残破损坏。
3、说明文知识常有说明方法:常有说明次序:说明文语言特色:4.中国石拱桥的整体特色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谈谈它是怎样表现中国石拱桥的特色的?二.精读课文,合作研究5、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7、假如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概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录的最早的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各处都有。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6、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次序上有哪些特色?三.练学达标检测1、注音、字形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拱( gǒng)桥桥礅( dūn)艰( ji ān)固优( yōu)久B.陡( dǒu)坡均匀(chēn)和协(xie)疏浚(jun)C.翌( yi)日湍(tuān)急铺砌(qi)双管齐下(bei)D.俯视( kān)老妪( yu)迥( ji ǒnɡ)异窥(kūi)见2、读小列文中所写的桥名及建成的时间,试问这是什么说明次序?()旅人桥:大概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 年左右。
卢沟桥:建成于公元1189 年到 1192 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1961 年。
3、指出以下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桥洞不是一般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
11( 中国) 】1. 认识中国的特色。
2. 体会本文正言课文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3. 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和智慧, 激励自己努科学文, 祖国做贡献。
【点】1. 认识中国的特色。
2. 体会本文正言课文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明文。
说明文是主要表达方式,明事事理的文章,明事色、形状、构造、成因、功用等特色事理为主要内容。
明文。
(1)明;(2)明文;(3)科学小品文。
3. 常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据、、画图表、、打比方、摹状貌⋯ ⋯4. 常。
序:依事律,或由 到一般,或由详尽到抽象, 或由主要到次要,象到实质,或由原果等等一 说明)5.说明文的方法 。
象的特色、、明的方法、言。
】一、自。
1.注音。
尊崇( ch ó n ɡ ) 友善( xi é) 绘声绘色( xi à o ) 均匀( ch èn ) 2.依据意思写(1)描绘或模拟得十分精妙传神。
(绘声绘色)(2)没有同样的或没有可以对比的。
(独一无二)(3精良,没有能跟它对比的。
( (4)雄伟漂亮而又罕有的情形。
(奇景)(5)在所需的资料。
(就地取材) 课文找出、中国的特色。
弧梁早,。
中国:史悠长。
史悠计奇妙,形状像弓,用料高。
:石精耐用,突出。
二、合作研究。
1. 中国的好多,都有同样的特色,只要? 历史悠长,气势雄中外,有中国的典型特色,很有代表性。
有代表性的明事物的特色方法可的作用,明事物的 识得更详尽、更明确、更深刻。
2. 都拥有中国的共同特色, 一个两个呢? 是独拱, 只写一座不以反响出中国的所材 拥有代表详详写,。
3. 言的特色后 (1)”样表安妥。
(2)“大体”“可能”都表示不确立,不过推测的状况。
“的”使文章增添了可靠性。
(3)“几了分很广,但其实不消除有的地方没有的可能。
(4)间上限制,“可算是”从程度上限样才状况。
果 言的特色是:正 4. 从文章中找出使明方法的句样用的好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学习难点: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一)检查课前预习,巩固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残sǔn()推chóng() 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3)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二)查资料了解说明文:1.说明文含义2.怎样才能将要说明的事物介绍清楚明白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语言说明结构二、课文学习(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二)精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每小组抽取一个研究题目,完成任务后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1.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因此不能删去。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去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分析体会。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3.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举例时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4.请反复读第五自然段,根据你的理解,试画出赵州桥简图并给大家讲解。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式。
3、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一、【自主学习】——再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1、具体分析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国石拱桥的特征?
2、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对赵州桥进行了介绍?
3、课文从哪些方面对卢沟桥进行了介绍?
(*以上内容今天表现不错,表扬一下自己吧)
(*以上内容失误了一点儿,不要灰心,下次我一定会进步的)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今天的内容全做对了,真了不起,送自己张笑脸)(*今天上课状态不错,进步不小,送自己张笑脸)
今日表现:组长评价:
教师寄语:我参与我快乐,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1《中国石拱桥》预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A11《中国石拱桥》一、给加点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惟妙惟肖.二、解释词义。
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推崇:三、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为我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培养了大批的桥梁设计人才。
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四、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叫嚣“红色中国不攻自倒”的反华论调极为猖獗的时代。
在经济贫困,自然灾害连续而至,以及反华势力猖狂叫嚣的情况下,有些人产生了前途渺茫的心理。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进步作家和知识分子写出了大量反应我国聪明智慧、坚强不屈精神的科普性文章,大大鼓舞了当时全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些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
茅以升以其对桥梁专业的深厚造诣,结合我国桥梁发展的历史,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请仔细阅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非必做题)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2. 你觉得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 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对赵州桥进行了介绍?其结构特点是什么?4. 课文从哪些方面对卢沟桥进行了介绍?其结构特点如何?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为什么要选两个例子而不是一例子?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编辑:复核审核【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自主突破】1.说明文是指客观地或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两类:(1)说明文(2)说明文3.常见说明顺序:① 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 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③ 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式、式。
5、注音惟妙惟肖()匀称()洨河()暴涨()倾听()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 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 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7、了解作者:茅以升,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合作探究】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9段):第三部分(第10段):9、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拓展延伸】10、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特点,以“路”是什么开头写一段话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条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山谷,就形成了一座桥.路是什么【当堂测试】1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新人教版
1一、《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点的方式。
2.熟悉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辉煌成绩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伶俐才华。
学习进程前置作业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明白的多。
一、茅以升:二、常常利用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方式有: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惟妙惟肖匀称洨河暴涨古朴绝伦推崇课堂探讨一、阅读1——3自然段,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段似乎与要说明的石拱桥特点无关,当删去,你以为?)(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讲明桥的特点,可否删去或倒置?为何?)二、阅读4——5自然段,作者以赵州桥例,来讲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赵州桥是如何表现其特点的?(在说明赵州桥独特结构时分成了四个方面,这四个特点的说明顺序可否互换,为何?)3、阅读6——8自然段,为何还要举卢沟桥的例子?卢沟桥表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代表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赵州桥(石桥)卢沟桥(石桥)小结: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作者选择这两座桥,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讲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正是因为:它们既具有,又拥有自己的,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和石桥两种类型,由此可见,说明时选例的标准是:。
4、精读课文,清点文章中显现的说明方式,并探讨这些说明方式的表达作用,在讲义具体的句子上作批注。
示例:“赵州桥超级雄伟,全长50. 82米,两头宽9. 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一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至21. 6米。
”……这是“列数字”,具体准确地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的有关知识,。
(把你的觉察写在讲义上)当堂检测一、课内精读赵州桥超级宏伟,全长50.28米,两头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甲)”。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那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
学习目标
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学习难点: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一)检查课前预习,巩固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残sǔn()推chóng() xiáo()河
匀称()弧()形拱()桥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
(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
(3)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
(二)查资料了解说明文:
1.说明文含义
2.怎样才能将要说明的事物介绍清楚明白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语言
说明结构
二、课文学习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
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
(二)精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每小组抽取一个研究题目,完成任务后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
1.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因此不能删去。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去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分析体会。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
3.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举例时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
4.请反复读第五自然段,根据你的理解,试画出赵州桥简图并给大家讲解。
5.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读完全文,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三)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三、对比阅读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后材料中介绍芦沟桥的内容,与课文中写芦沟桥的内容作对比,小组讨论两部分内容的异同,哪部分内容用在课文中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演练——走进桥文化
1.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2)
2.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
五、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和疑问。
六、走进自然,欣赏桥之艺术
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带上照相机,拍上一组以桥为主题的艺术图片——欣赏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