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MoS2润滑脂在铜导线拉拔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二硫化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MoS2晶体属于六方晶系,为典型三明治结构的层状化合物,每个平面层为S-Mo-S的结构,层内Mo和S以共价键结合为三方柱面体结构,层间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维系,因此,层状的MoS2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破坏层与层之间的堆垛结构,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薄层,当MoS2用作润滑剂时,层状MoS2会转移到金属表面,缓和摩擦和磨损,这一性质使其在摩擦润滑领域有很好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普通MoS2就作为固体润滑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是指至少有一维尺寸为纳米级别的材料,而当材料的尺寸缩小至纳米级别时,会凸显处诸如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能特点。
研究表明,一些纳米尺度的固体粒子加入到润滑油中,可以明显提升润滑油的性能,展现出许多优于传统添加剂的特点。
近年来,将纳米MoS2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纳米Mo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润滑机理1物理吸附/沉积作用学者们普遍认为,典型的MoS2晶体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连接,在摩擦产生的剪切应力下层状结构剥离,并吸附到摩擦表面,这一过程对抗磨减摩有显著作用,如图1所示摩擦过程中纳米MoS2的层状剥离Wu等研究了纯MoS2和硼酸锌/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当使用纯纳米MoS2作为添加剂时,有缺陷的MoS2纳米片和部分氧化的MoS2纳米片会导致润滑不良,在润滑油中加入硼酸锌/MoS2纳米复合材料时,具有极压性能的硼酸锌纳米颗粒能有效地填充MoS2纳米片的表面缺陷,并连续提供保护膜,以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承载能力。
还有学者指出,纳米MoS2可以填充摩擦表面的微裂纹区域,对磨损位置起到了修复作用化学吸附/反应膜纳米MoS2扩散能力强、表面能高、颗粒表面缺陷结构多,容易参加摩擦化学反应。
有学者报道,在钢制摩擦副中纳米MoS2可以生成含FeS、FeSO4等产物的化学反应膜,反应膜的形成减少了摩擦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磨损,图2展示了纳米MoS2参加摩擦化学反应的一种典型方式。
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MoS2的润滑性状、纳米MoS2的性能。
对纳米MoS2在轧制液、机械油、铜合金拉拔润滑脂和空间润滑材料中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微米级与纳米级MoS2在使用中的效果。
对未来纳米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MoS2;润滑材料;摩擦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nanoparticles(MoS2) in lubrication materials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MoS2and the performance of nano-MoS2. Nano-MoS2on the rolling fluid, mechanical oil, copper alloy drawing grease and space lubrication materials’ tribology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status are reviewed. The micron and nano-level effect of MoS2 in use is compared. Nano-MoS2 lubricat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Key words: nano-MoS2; lubrication materials; friction0 引言二硫化钼(MoS2)用作固体润滑剂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润滑剂。
在相同条件下,含MoS2的粘结固体润滑膜在真空中的摩擦系数约为大气中的1/3,而耐磨寿命比在大气中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铜极薄带微轧制纳米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范文
《铜极薄带微轧制纳米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铜极薄带在微轧制过程中,结合纳米润滑剂应用的摩擦学特性。
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微轧制工艺对铜极薄带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纳米润滑剂在改善摩擦性能方面的作用机制。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铜极薄带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铜极薄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摩擦学特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微轧制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而纳米润滑剂的应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因此,研究铜极薄带在微轧制过程中结合纳米润滑剂的摩擦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选用高纯度铜极薄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轧制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选择一种典型的纳米润滑剂作为添加剂。
2. 实验方法(1)制备:采用微轧制工艺对铜极薄带进行处理,制备出不同轧制程度的样品。
(2)润滑剂添加:将纳米润滑剂添加到轧制液中,对轧制过程中的铜极薄带进行润滑。
(3)性能测试: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样品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
三、微轧制对铜极薄带表面形貌的影响微轧制过程中,随着轧制程度的增加,铜极薄带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变化。
轧制初期,表面粗糙度降低,形成较为光滑的表面;随着轧制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表面出现细微的晶粒结构和均匀的纹理。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和摩擦稳定性。
四、纳米润滑剂的作用机制纳米润滑剂通过填充材料表面的微小空隙和裂纹,形成一层致密的润滑膜,有效减少摩擦界面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此外,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能显著增强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微轧制和纳米润滑剂处理的铜极薄带,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有所降低。
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
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润滑油通常采用添加剂来改善其性能,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与性能,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1.1 纳米材料的种类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其尺寸在纳米级别(10^-9米)范围内。
常见的纳米材料有纳米金属颗粒、纳米氧化物、纳米碳材料等。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表面效应,使其在润滑油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1.2 纳米材料的应用方式在润滑油中应用纳米材料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直接将纳米材料添加到润滑油中;二是将纳米材料负载在载体上,形成纳米润滑剂。
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和适用情况。
直接添加纳米材料可以简化工艺流程,但存在分散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而负载纳米润滑剂则可以提高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以及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二、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性能研究2.1 摩擦降低性能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可以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减少金属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研究表明,纳米金属颗粒和纳米氧化物等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并减少磨损量。
2.2 抗氧化性能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
纳米氧化物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吸附和中和润滑油中的有害物质,延缓润滑油氧化和老化的过程。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氧化物的润滑油能够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提高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2.3 负载纳米润滑剂的性能研究负载纳米润滑剂是一种新型润滑油材料,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负载纳米润滑剂通常由纳米材料和载体组成,通过纳米材料和润滑油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纳米润滑剂。
《2024年度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范文
《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篇一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材料表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刷镀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如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实现局部修复等,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
近年来,纳米复合涂层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性能及在真空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的电刷镀溶液包含纳米MoS2颗粒和铜基溶液。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特定基材表面制备出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
通过对涂层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导电性能测试、以及在真空环境下的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表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显微结构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我们发现纳米MoS2颗粒均匀地分布在Cu基体中,形成了致密的复合涂层。
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导电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MoS2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涂层的导电性能。
这主要是由于纳米MoS2的导电性能优于Cu基体,且其纳米级尺寸使得电子在涂层中的传输更加顺畅。
此外,涂层的导电性能还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3. 真空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在真空环境下,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这主要归因于纳米MoS2的润滑作用以及Cu基体的支撑作用。
在摩擦过程中,纳米MoS2颗粒能够有效地减少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
同时,Cu基体为涂层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力和韧性,使得涂层在摩擦过程中不易脱落。
四、讨论与展望本实验研究了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真空摩擦磨损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等领域。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涂层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此外,对于涂层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等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研究的报告,
600字
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近年来,由于“轻质、低摩擦系数和小直径”的优势,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在润滑剂行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如何准确测量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研究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
实验结果显示,当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遭受摩擦时,发生的磨损率相对较低,且磨损中的磨料粒径较小,提高了摩擦润滑性能,提供了有效抗磨性。
此外,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也可以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减少摩擦面的摩擦力。
研究表明,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抗磨性、抗压性、抗氧化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有效降低摩擦表面的磨损以及摩擦系数。
研究发现,纳米铜油添加剂通过克服电极表面之间的空气障碍,可以建立一个牢固的物理屏障,覆盖摩擦表面,从而界定并保持接触局部的极好状态,有效减少摩擦面上的磨损,降低摩擦系数。
另外,纳米铜颗粒含有微量元素,可以在表面产生润滑场,以改善摩擦副表面之间的电场,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系数。
综上所述,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抗压性、抗氧化等性能,可以大大降低摩擦表面的磨损以及摩擦系数,从而改善润滑状态,使摩擦副表面能够正常的配合。
纳米材料在润滑脂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工艺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3.2.1复合锂基润滑脂的外观……………………………………………………一203.2.2复合锂基润滑脂稠度的变化……………………………………………….203.2.3复合锂基润滑脂滴点的变化……………………………………………….203.2.4热稳定性变化………………………………………………………………一213.2.5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质测试…………………………………………………..223.2.7表面磨痕的形貌分析……………………………………………………….263.3本章小结……………………………………………………………………………34第四章复合纳米添加剂对锂基润滑脂性质的影响………………………………………364.1实验部分……………………………………………………………………………364.2结果与讨论…………………………………………………………………………364.2.1滴点及锥入度的变化……………………………………………………….364.2.2脂热分解性质的影响………………………………………………………..374.2.3脂的摩擦学性质测试………………………………………………………..384.3本章小结……………………………………………………………………………46第五章研磨工序对锂基润滑脂微结构性能的影响…………………………………….475.1实验部分……………………………………………………………………………475.2结果与讨论…………………………………………………………………………485.2.1胶体磨转速对锂基脂性质的影响…………………………………………..485.2.2磨间距对锂基脂的影响……………………………………………………..545.2.3研磨次数对锂基脂的影响…………………………………………………一565.3本章小结……………………………………………………………………………57第六章润滑脂的工艺放大试验………………………………………………………….586.1不同搅拌桨和速度的影响…………………………………………………………586.2放大实验……………………………………………………………………………596.3本章小结……………………………………………………………………………61结论与展望………………………………………………………………………………….62参考文献…………………………………………………………………………………….6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69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70致谢…………………………………………………………………………………………………………….7lIVCatalogueAbstractinChinese…………………………………………………………………………………………………IAbstractinEnglish………….….……………….....…………..…....…………….......……………..……………….…….IIChapter1Introduction…………………………………………………………………………………………..11.1Background,objectiveandsignificanceofthesubject………………………………………11.1.1Backgroundofthesubject…………………………………………………………………….11.1.2Objectiveandsignificanceofthesubject………………………………………………..11.2Recenttrendsingrease………………………………………………………………………………….21.2.1Structuretheoryofgrease……………………………………………………………………..21.2.2Studyonlithiumcomplexgrease…………………………………………………………..51.3Researchtrendsofgeasewitllnano-materials…………………………………………………51.3.1Thespeciesofnano-materials……………………………………………………………….51.3.2Problemsofthenano—lubricatingmaterialsinthefieldoflubrication…………81.4Structureresearchofgreasebypostprocessing………………………………………………91Chapter2Experimentalmaterialsandanalyticalmethods….…….….……..……….…..…..12.1Experimentalmaterials………………………………………………………………………………..112.1.1Baseoilof伊ease………………………………………………………………………………112.1.2Thickenerofgease……………………………………………………………………………112.1.3Otherreagents……………………………………………………..:;…………………….…….12。
《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范文
《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篇一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导电和摩擦磨损性能的需求。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材料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在涂层技术领域。
本文研究了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性能和真空摩擦磨损性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选择本实验选用的基材为铜(Cu),主要因为其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
纳米MoS2作为添加剂,因其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导电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
2. 制备方法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
电刷镀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3. 实验流程(1)基材预处理:对铜基材进行除油、除锈、打磨等预处理,以保证涂层与基材的良好结合。
(2)电刷镀:在预处理后的基材上,通过电刷镀技术将纳米MoS2与铜溶液共同沉积,形成复合涂层。
(3)性能测试:对制备的涂层进行导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导电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这主要归因于纳米MoS2的高导电性和电刷镀技术的优越性,使得涂层具有较高的致密性和连续性。
此外,纳米MoS2的添加还提高了涂层的电子传输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其导电性能。
2. 真空摩擦磨损性能分析(1)摩擦系数:在真空环境下,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性能。
这主要得益于纳米MoS2的润滑作用,能够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摩擦系数。
(2)磨损率:与未添加纳米MoS2的Cu涂层相比,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磨损率显著降低。
这表明纳米MoS2的添加有效地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能。
此外,电刷镀技术制备的涂层具有较高的致密性和硬度,也为其在真空环境下的耐磨性能提供了保障。
试论精密铜管的多道次拉拔工艺
试论精密铜管的多道次拉拔工艺摘要本文旨在讨论精密铜管的多道次拉拔工艺。
多道次拉拔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用于提高金属管材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多道次拉拔工艺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精密铜管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得出结论:多道次拉拔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精密铜管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1. 引言精密铜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制造业的管材,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多道次拉拔被引入到精密铜管的生产中。
多道次拉拔工艺通过连续进行多次拉拔,使得管材的直径减小,长度增加,从而提高精度和质量。
2. 多道次拉拔工艺的原理多道次拉拔工艺是通过金属管材在锥形模腔中多次拉伸来实现的。
每次拉伸后,管材的直径减小,长度增加。
这种工艺可以通过控制模具的形状和尺寸来实现不同的拉拔效果。
3. 多道次拉拔工艺的步骤多道次拉拔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和润滑模具,准备好待加工的金属管材。
2.装夹:将金属管材固定在拉拔机上的夹具上。
3.首次拉拔:将管材通过第一个模具进行拉拔,减小直径,增加长度。
4.中间拉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中间拉拔,进一步减小直径。
5.末次拉拔:最后一次拉拔,使得管材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6.切割:根据需要,将拉伸好的管材切割成所需长度。
4. 多道次拉拔工艺的影响因素多道次拉拔工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性质:金属材料的硬度、韧性、延展性等会影响拉拔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模具设计: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管材的形变程度和拉拔效果。
•润滑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提高拉拔的效率和表面质量。
•拉拔机参数:拉拔机的速度、压力等参数会影响拉伸的力度和速度。
5. 精密铜管制造中的多道次拉拔应用精密铜管制造中,多道次拉拔工艺广泛应用于生产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要求的管材。
通过多次拉拔,可以获得一致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
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润滑油添加剂是汽车、机器等机械设备保养所必备的。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润滑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新型润滑添加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是新型润滑添加剂的代表,其在提高润滑性能、减少摩擦磨损、防止腐蚀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作用机理。
具体工作包括:1. 制备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采用快速化学合成法合成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控制合成条件,得到高质量的样品。
2. 对摩擦学测试台进行搭建搭建摩擦学测试台,对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的润滑油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包括摩擦力、磨损量、摩擦学系数等。
3. 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究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对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合成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1个月)主要工作:1. 搜集相关文献,了解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2. 通过快速化学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
第二阶段:搭建摩擦学测试台与实验(2个月)主要工作:1. 搭建摩擦学测试台,保证摩擦学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2. 制备添加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的润滑油,进行摩擦学实验;3.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不同添加剂下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
第三阶段: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3个月)主要工作:1.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对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 分析其作用机理;3. 撰写开题报告,准备论文初稿。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成果如下:1. 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样品;2. 通过摩擦学试验,探究纳米氧化铈和铜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作用机理;3. 发表1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2024年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范文
《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篇一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材料表面涂层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电刷镀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通过在基体表面沉积一层具有特定性能的涂层,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表面性能。
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导电、润滑以及抗磨损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
本文将针对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性能和真空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制备电刷镀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导体表面沉积金属或合金的技术。
在制备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时,首先需将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电刷镀方法将含有纳米MoS2的铜基合金镀液均匀涂布在基体表面。
在一定的电流和电压作用下,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并沉积在基体上,形成一层具有特定厚度的复合涂层。
三、导电性能研究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涂层中金属铜的含量以及纳米MoS2的分布情况。
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当涂层中金属铜的含量适中时,其导电性能最佳。
此外,纳米MoS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涂层的导电稳定性,降低电阻率。
这主要是由于纳米MoS2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在涂层中形成导电网络,从而提高涂层的导电性能。
四、真空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在真空环境下,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这主要归因于纳米MoS2的润滑作用和铜基体的支撑作用。
纳米MoS2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一层稳定的润滑膜,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同时,铜基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分散摩擦过程中的能量,从而减少涂层的磨损。
五、结论通过对电刷镀纳米MoS2/Cu基复合涂层的导电与真空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该涂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真空摩擦磨损性能。
直流磁场作用下含纳米MoS 2润滑油的摩擦磨损特性
中图分类号:TH117. 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001-8719. 2019. 05. 024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ubricating Oils Containing Nano-MoS2 Under Direct Magnetic Fields
(1.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重庆401311; 2.陆军军医大学药学院,重庆400038)
摘要:通过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接触区设置直流磁场发生装置,研究了磁场作用下添加纳米M。:润滑油的摩擦
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典型元素的含
Abstract:A direct magneticfieldgeneratorisassembledaroundthefrictionregionofafour-ba l tester.Theefectofdirect magnetic field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nano-MoS2isstudied.Themorphology thechemicalcomponentsandcontentsoftypicalelements on the worn surfaces areinvestigated by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Theresultsshowthatnano-MoS2isefectiveinreducingfrictionand wear especialy under the direct magnetic field. This is because the direct magnetic field enriches concentrations of nano-MoS2 on the friction surface , and promotes the tribo-chemical reactions. Keywords:direc$magne$icfield;nano-MoS2;$ribologicalproper$ies;surfaceanalysis
纳米润滑剂的合成及其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润滑剂的合成及其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人们对工业加工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润滑油在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溶剂挥发、腐蚀性、饱和度高等问题。
近年来,纳米润滑剂因其具有的独特特性,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摩擦系数和高耐摩性,在润滑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对于纳米润滑剂的合成方法和其在金属加工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第二章:纳米润滑剂的合成方法2.1 硅烷法硅烷法是一种合成纳米润滑剂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硅有机化合物作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加入过渡金属离子,以获得一定大小的纳米颗粒。
该方法不消耗大量的能源,纳米材料容易得到,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其成型尺寸,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2.2 化学还原法比较常用的纳米润滑剂化学还原法制备方法是利用多酚类化合物还原金属盐溶液得到。
化学还原法不需要高温和高压,常温下即可进行合成,并且具有尺寸可控制的特性,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制备方法。
2.3 气相法气相法是利用惰性气体为载体,高温下将金属蒸发到气相中,然后淀积成固体颗粒的方法。
由于它具有精度高和尺寸均匀的特点,往往用于制备具有更高纳米颗粒一定比表面积和更小的粒径的纳米润滑剂。
第三章:纳米润滑剂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3.1 纳米铜润滑剂纳米铜润滑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金属加工过程中表面温度和表面粗糙度,并提高表面硬度,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延长工具寿命,减少加工成本。
3.2 纳米碳液体润滑剂由于纳米碳液体润滑剂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低摩擦系数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已经采用这种润滑剂,以满足金属加工的需求。
这种润滑剂还可以减少金属加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以及环保性能更好。
3.3 纳米二氧化硅润滑剂纳米二氧化硅润滑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金属表面温度和摩擦系数,并减少磨损率。
这种润滑剂的应用可以帮助减少金属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提高材料切削性能,使加工速度更高、摩擦更小。
此外,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使用时,纳米氧化硅润滑剂可以减少形成划痕和表面裂纹的风险。
纳米钼润滑剂的研究及应用
纳米钼润滑剂的研究及应用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能和尺寸效应等特点,使得其在摩擦学和润滑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纳米钼润滑剂是一种由纳米级钼粒子组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摩擦学和润滑学领域。
纳米钼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溶剂热法、高能球磨法、溶胶-凝胶法等。
溶剂热法是一种通过在溶剂中进行热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优点是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
高能球磨法通过球磨设备对钼粉进行高速碰撞和摩擦,使钼粉逐渐细化为纳米级颗粒。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利用溶胶和凝胶之间相变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具有颗粒分散性好、纯度高等优点。
纳米钼润滑剂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
首先,纳米钼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润滑表面,降低表面摩擦与磨损。
其次,纳米钼粒子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保护膜,提高润滑剂的耐磨性。
此外,纳米钼润滑剂还可以通过纳米尺寸效应和轨道填充效应等机制提高润滑性能。
纳米钼润滑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摩擦学和润滑学领域。
在摩擦减磨方面,纳米钼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降低能源消耗和金属零件的磨损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润滑脂方面,添加纳米钼润滑剂可以显著改善润滑脂的性能,提高其耐高温、耐低温和抗水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
此外,纳米钼润滑剂还可以应用于金属加工、润滑油和润滑液等领域。
然而,纳米钼润滑剂的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纳米钼润滑剂的制备工艺仍不成熟,制备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其次,纳米钼润滑剂的纳米颗粒易聚集和团聚,降低了其分散性和稳定性。
再者,纳米钼润滑剂的毒性和环境影响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综上所述,纳米钼润滑剂是一种具有优异润滑性能和耐磨性的材料,已在摩擦学和润滑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随着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钼润滑剂将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MoS_2的合成及其在润滑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MoS_2的合成及其在润滑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侯锁霞;霍英杰;李勇帅;吴超;张舵;张好强
【期刊名称】《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8(41)1
【摘要】MoS_2作为典型的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在润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
综述MoS_2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MoS_2在润滑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典型的润滑机理,并对MoS_2的制备和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总页数】4页(P123-126)
【作者】侯锁霞;霍英杰;李勇帅;吴超;张舵;张好强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7.2
【相关文献】
1.合成润滑油在齿轮传动领域的应用展望
2.纳米润滑油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探讨
3.α-烯烃在合成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4.生物合成金/银纳米颗粒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5.建筑工程领域中高分子合成材料阻燃性能改善与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S_2固体润滑剂在解决设备维修疑难问题时的作用
MoS_2固体润滑剂在解决设备维修疑难问题时的作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长期以来,机械设备维修常常使用润滑材料来减少磨损,但是常规的润滑材料使用效果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MoS_2固体润滑剂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MoS_2固体润滑剂在解决设备维修疑难问题时的作用以及未来应用前景。
一、MoS_2固体润滑剂的优点MoS_2固体润滑剂以其独特的优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高温、高压环境下,MoS_2固体润滑剂有着非常出色的润滑性能,可有效减少设备运作过程中的磨损和热量发生量。
其次,MoS_2固体润滑剂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这使得MoS_2固体润滑剂在工业领域和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MoS_2固体润滑剂仍然能够很好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MoS_2固体润滑剂还具有非常好的电性能,在电子制造业颇受欢迎。
二、应用前景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MoS_2固体润滑剂也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高负荷、高温、低速、高强度工作环境中,传统润滑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MoS_2固体润滑剂作为一种新型润滑剂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总结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生产过程中,润滑材料的作用至关重要。
传统润滑材料的应用效果受到了限制,而MoS_2固体润滑剂则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电性能、抗腐蚀性等特点。
未来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MoS_2固体润滑剂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四、MoS_2固体润滑剂在设备维修中的作用由于MoS_2固体润滑剂的优异性能,已经在各种设备维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传统的润滑剂很难满足摩擦地点的需求,MoS_2固体润滑剂就可很好地减少摩擦磨损,也可以在发动机工作时提供更好的润滑和保护。
在航空航天产业中,MoS_2固体润滑剂的高温润滑性能可以确保航空设备高效、稳定地运行,达到预期维修周期。
含纳米CeO_2,Cu混合物添加剂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研究
含纳米CeO_2,Cu混合物添加剂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研究顾卓明;顾彩香;Saw Thandar Shwe【期刊名称】《材料热处理学报》【年(卷),期】2007(28)B08【摘要】本文中将纳米二氧化铈与铜粒子混合物应用于润滑油添加剂,使润滑油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
纳米二氧化铈与铜粒子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经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与测量纳米二氧化铈、铜粒子的形貌和平均直径。
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添加纳米二氧化铈、铜粒子的润滑油的极压性能(P_B)、磨痕直径(WSD)和摩擦因数(μ)等。
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纳米二氧化铈、铜粒子的总添加量为0.6%左右、纳米二氧化铈、铜粒子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1,该润滑油具有最佳的的减摩、抗磨作用。
文中还探讨了纳米二氧化铈、铜粒子混合物具有优良摩擦学性能的机理。
【总页数】4页(P292-295)【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铈;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作者】顾卓明;顾彩香;Saw Thandar Shwe【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轮机工程系;缅甸海事大学轮机工程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TH117【相关文献】1.含纳米CaCO3,Cu混合物添加剂润滑油的研究 [J], 顾卓明;顾彩香;范少卿2.油溶性纳米Cu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钢-铜摩擦体系中的摩擦学性能 [J], 伏喜胜;张明;王晓波;刘维民;薛群基3.纳米CaCO3、Cu混合物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J], 顾卓明;顾彩香4.纳米二氧化铈与蛇纹石混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J], 方勋;严志军;闫学良;刘东妮;张宇5.纳米CeO_2粒子与纳米TiO_2粒子组合物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 李磊;顾卓明;顾彩香;袁旦;周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 i .e l IJn t a
( n u X n eN w M t i s o , t, h 4 0 8 C i ) A h i i e a r l C . Ld Wu u2 l( , h a . k ea ) n A src : o b e u i ld Mo2 s a sl d iv o da i u r a th s be xes e s n m n b t t M l d n m d u e( s )a o d a d i t rwn l i n a en et i l u e i a y a y sf i i te g bc nv y d
a dt et eda igl r ato o p r i rwn .T e rsne epe aaino S at ls n epoeso d iv t rwn i n rcp e r da ig hypee tdt rp rt fM02p rce dt rc f i oh b u c f we h o i a h s
魏 锦 , 熊 小兵 徐 玉福 。 胡 献 国。 , ,
( .安徽 鑫科 新 材 料 股 份有 限公 司 , 徽 芜 湖 2 10 ; 1 安 40 8 安 徽 省 铜 合 金 材 料 加 工 工 程 研 究 中心 , 徽 芜 湖 2 10 ; 安 409 3 合 肥 工 业 大 学摩 擦 学 研 究 所 , 徽 合 肥 200 ) . 安 309
中圈 分 类 号 : 4. _1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260 (o 70.0 6 4 17.9 12o )500 - 0
A p c t no eD a igL bi n o tiigM 0 2 p l a o f h rwn u r a t nann s i i t c C
id sra ra . I hi a e .te a tos iv siae h rb lge e fr n e o a o Mo 2p rilsu e s a s l n u tilae s n t sp p r h uh r n etg td te tloo ia p roma c fn l n - S a t e s d a oi c d
维普资讯
2O O7年 第 5 期
No. 5 2 07 O r
电 线 电 缆
Elcrc W ie & C be e ti r a l
20 0 7年 l O月
Oc . 导 线 拉 拔 工 艺 中的应 用 研 究 S润
摘 要 : 硫 化 钼 作 为 固体 润 滑 添 加 剂 已经 广 泛 应 用 在 许 多 工 业 领 域 。本 文研 究 了 纳 米 M S 作 为 固体 润 滑 添 二 o,
加 剂 添加 在 铜 导线 拉 拔 润 滑脂 的摩 擦 学特 性 。 实验 中介 绍 了二 硫 化 钼 的 制 备 和 纳 米 二 硫 化 钼 润 滑 脂 的剞 备 工 艺过 程 。通 过 四球 机 的摩 擦 磨 损 实验 和 四连 拉 铜 导线 拉 拔 工 艺 的现 场 考 核 , 现 含 纳 米 二 硫 化 钼 添 加 剂 的 发 润滑 脂 的 摩擦 学特 性 、 拔 模 具 寿 命 和 线 材 表 面 质 量 均 优 于 含 微 米 级 二 硫 化 钼 添 加 剂 润 滑 脂 。 拉 关 键 词 : 导 线 ; 拔 ;润 滑 脂 ;纳米 M S ; 擦 学 铜 拉 02 摩
ma ig te l rc n o tiig n n - S atce n e p rme t h ea rso e tu ig4 b U tio tra d te o —ie kn u i a tc nan n a o Mo 2p rilsi x i n .T a in ts sn - a rb mee n n st h b e b h iv sia o ft e4- r a n rc s h we a o a e t h r w n u rc tc na i co M o 2p rils n e t t n o wiedrw g po e ss o d t tc mp r dw h te da g l i a o ti ngmir- S a t e , gi h i h i i b n n c h r w g l i a c n ann n n - S p rils a hg e tioo ia e f r n e, e tn e t e  ̄ r ie ie f te d a n u rc t o ti ig a o Mo 2 a tce h d ih r rb lge p roma c i b n l xe d d h vc l o f d a n is a d p o u e o p rwie t etrs fc u ly. rwig d e rd c d c p rsw h b t ura e q ai n e i e t Ke r y wo ds:c p rc n co ; w r a n o p o du tr iedrw g;drwig lbrc t n no Mo 2;tion y e i a n u i a ; a - S n rb l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