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研究液体压强导学案
![研究液体压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6078e680203d8ce2f24ed.png)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的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课堂学习:(一)令人惊奇的实验[动手活动]:模仿帕斯卡的实验。
你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想到了哪些问题?[想一想]:1、饮料瓶壁上为什么要刻些细槽?2、管子应该长些还是短些?3、怎样保证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密封?(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复习理解]: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动手实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将水倒入,观察现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封住,将水倒入,观察现象结论:(三)认识U形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请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出U型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活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请按照课本P70完成探究实验并完成小结。
[随堂训练]:如果一位同学在高5m的阳台上模仿帕斯卡做实验,细管灌满后对木桶底部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四) 连通器各小组展示连通器,并介绍所展示的连通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提高实验: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请观察水面是否相平。
[总结]:连通器的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水面。
[阅读]:请大家看看书,列举例子,说明连通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课学习收获:本节必记内容: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液体各个方向都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
2、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3.连通器:,其工作原理是检测与反馈: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B.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液体的压强,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C.在液体中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D.在液体中,液体向下的压强总比向上的压强大2、如测图1所示,甲图中注入一部分水后密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若将容器倒置成图乙的情况,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无法比较大小4、下列器具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 B.自来水笔C.水渠的过路涵管 D.锅炉水位计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装有等质量的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填“>”、“=”或“<”)6、若把水从地面送到10m高的楼上,需对水施多大的压强?作业布置: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学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学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538976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b.png)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学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幼儿的重要性。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我设计了一堂有趣的科学探究课程,以液体的压强为主题。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活动过程1.实践探究:液体压强计的使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液体压强计,观察液体压强计的指针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践探究,让孩子们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包括:改变液体深度、改变液体密度、加入气泡等。
3.随堂练习:气球浮力实验通过气球浮力实验,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每个孩子需要完成一个气球浮力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使用液体压强计进行测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让孩子们了解了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液体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讲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实践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dd0c1d011ca300a7c39061.png)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2. 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难点: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预 习 案[学法指导]1.把新课的内容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2.完成预习内容设置的问题,在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上迅速完成预习检测题.3.把预习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与你的对子生交流,再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或直接请教老师. [知识准备]1. 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帕斯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 密度的公式: =vm. [预习内容] 一、令人惊奇的实验 1、观察图8-13,思考:(1)木桶被撑破,是因为木桶受到了____的压力;(2)帕斯卡只加了几杯水就撑破了木桶,说明桶壁受到的压强与水的________(填“深度”或“重力”)有关。
2、观察图8-14,(1)说出你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方案;(2)思考:a.实验中饮料瓶壁上为什么要刻些细槽?b.做实验时,选用的管子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为什么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侧壁开口、但蒙有橡皮膜的圆筒形容器内,倒水前橡皮膜表面与筒口 ,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 ,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 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
侧壁的橡皮膜向外 (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 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
结论: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原因:2.测量压强大小的工具是 ,液体压强计主要由 组成。
3.当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 形玻璃管的两管中液面保持 。
想一想:如何判断橡皮膜是否受到了压强?如何判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三、连通器1.像茶壶、水位计这样上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叫做 。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dd04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7.png)
《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三、学习难点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知识回顾1、压力的定义: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和_____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_____与_____之比。
4、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
五、新课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现象。
比如,潜水员在潜入深海时需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大坝的下部总是比上部建造得更厚实。
这些现象都与液体压强有关。
那么,液体压强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液体的压强。
六、液体压强的产生1、液体由于受到_____的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
2、液体具有_____,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七、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2、实验步骤:(1)将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3)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相同深度,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3、实验现象及分析:(1)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越大,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
(2)金属盒在水中同一深度,改变方向时,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
(3)金属盒在盐水中相同深度时,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比在水中时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八、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推导:假设液体中有一圆柱形液柱,深度为 h,底面积为 S,液体密度为ρ。
八年级物理下册8.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d7ea4a7f1922791788e865.png)
课题:液体内部的压强【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理解液体压强规律,会计算液体压强2、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液体压强规律学习难点:压强的计算目标达成:学习重点:液体压强规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物理学上称物体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计算公式: _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
2、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如果要增大压强,则可以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____________,增大压强应_____________。
3、用磨过的刀容易切菜,这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为了在松软土地上行驶自如,推土机上安装有两条宽履带,这是用为了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
【创境激趣】从深海处打上的鱼为什麽会死掉?【自学导航】1.由于液体受到(),且具有()性。
所以水对容器()和()都产生了压强。
2.阅读8-7实验填写下表:cm下左右10cm上下左右得到的结论: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
2.在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5.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三、阅读书上41页和42页,液体压强公式是(),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单位()。
【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4中描述正确的是( )2.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 ]A.一样大. B.a管底大.C.b管底大. D.无法判断.【强化训练】3.某水坝高30米,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23米。
《8.2_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
![《8.2_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53f5cb561252d381eb6e5e.png)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评估: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
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②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三)、引导学生分析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演示:①把悬塑料片放入水中;②悬线穿过玻璃管,把管竖直插入水中;③拉起塑料片盖住管底;④用红水把管中的液体柱染成红色,方便观察。
(先让学生思考右边的液体柱的体积、质量、和重力怎么样算出来)(2)分析①液柱的体积:v=Sh ;②液柱质量:m=ρv=ρSh③液柱的重力:G=mg=ρShg;④液柱对塑料片的压力:F=G=ρShg⑤液柱对塑料征的压强:p=F/S=ρShg/S=ρgh ⑥推导结果:p=ρgh(3)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①式中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②g是取9.8N/kg;③h是与空气接触的水面到液体中某点水平线的竖直距离,单随堂小测(5min)1.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如图10-6中,正确的是()2.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10-7。
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紫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较( )A.偏高 B.相等 C.偏低 D.无法判断3.如图10-8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深度h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所作的下列各判断中错误..的是:( )A. 若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压强比乙液体压强大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C.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D.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4.如图17所示,茶壶的质量是0.2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 6kg 的开水,把它放在一水平桌面的中央。
(g取10N/ kg ) I.填空:在壶盖上开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在倒水时内外的图10-7A B C D图10-6图6图10-8_________相等;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____________,从而使壶身与壶嘴液面保持相平。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0024357fd5360cba1adbe3.png)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学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现象观察:如图8-2-1所示。
图8-2-1思考:容器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均向外凸出,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引起的?回答:容器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均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对__容器底部__和__侧壁__都有压强。
这是由于液体受到__重力__作用且具有__流动性__引起的。
学点2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问题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方向的关系,如图8-2-2所示。
图8-2-2结论1: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压强__,且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相等__。
结论2:比较B、D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跟__深度__有关,深度增加,压强__增大__。
问题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如图8-2-3所示。
图8-2-3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__越大__。
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都有__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增大__;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相等__;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处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越大__。
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__深度__和__种类__。
学点3 连通器事例展示:如图8-2-4所示。
图8-2-4思考:茶壶、过路涵洞、锅炉水位器、牲畜自动饮水器,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同一个容器的不同部分的液面有何特点?回答:茶壶、过路涵洞、锅炉水位器、牲畜自动饮水器,它们各自的底部互相连通,同一个容器的不同部分的液面在静止时,处于__同一__水平面上。
归纳总结:(1)上端__开口__、底部互相__连通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只有__同一种__液体且液体__静止__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__相平__。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9d65c514791711cd791767.png)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导学案一、学习预知学习目标: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学习难点: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
二、温故知新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三、新课学习(一)情景引入拦河大坝为什么造的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员潜入不同深度时会穿不同的水服?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二)新知识传授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说明液体受到作用;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因为液体具有性。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U形管压强计结构:原理:3、进行实验(1)实验步骤1,保持金属盒在水中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结论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2)实验步骤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研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
结论2,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有关,同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3)实验步骤3,分别将金属盒放入水和盐水中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判断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
结论3,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
4、液体压强的理论推导四、课堂反馈练习2:图中平底壶的质量是0.6kg,底面面积是6×10-3m2。
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高度图中已经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1、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10N/kg)。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精品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4fb8a6cddccda38376bafe0.png)
都昌三中理化学科导学案课题8.2研究液体的压强年级初二备课人汪隆智审核人学习目标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3,连通器。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难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温故知新 1、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 这一物理量,它的定义是 , 它的计算公式是 ,它的单位是 。
2、增大压强的方法: ,举例 。
减小压强的方法: ,举例 。
聚焦点一: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对于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 的作用,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是因为 的原因。
2、测量液体压强:U 形压强计。
工作原理是: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左右液面将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3、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聚焦点二: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1、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液柱的体积V = 液柱的质量M =液柱对底面的压力F = G = mg = 液体对底面的压强P = F/S = =2、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a .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以用P =b .h 为深度大小,深度是此点距离液面的距离,例如例。
是两个容积相等,高度相同,底面积不相等的容器(S A >S B ),装满同种液体,对于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A. P A >P B ,F A >F BB. P A =P B ,F A =F BC. P A <P B ,F A =F BD. P A =P B ,F A >F B聚焦点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互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通,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1)、茶壶(2)、锅炉水位器(3)、自来水下水道弯道(4)、船闸(5)、水平仪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8.2-2研究液体的压强学案(学生用)
![8.2-2研究液体的压强学案(学生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5ac7da0508763230121204.png)
8.2—2研究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学案供稿:谢丹(初二物理备课组讨论定稿)班别:姓名:座号:一、知识回顾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和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
同一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压强的计算公式:。
二、进行新课知识点1: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产生的。
为了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设想在液面下有一高度为h ,截面积为S 的液柱,如图所示,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公式。
探究的思路如下:液柱体积—— V =液柱质量——由ρ = m/ v 得 m = =液柱重力—— G = mg = =液柱对它底面的压力—— F = G =液柱对它底面的压强—— p = F/ S = =由上可得液体内部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公式:p液 = 。
其中ρ表示,单位为;g为常数,为;h ,单位为。
由公式我们还可看出,液体的压强与和有关。
例题:如果一个同学站在高5m阳台上模仿帕斯卡做实验,细管灌满水后对木桶底部的压强为多大?巩固练习:1.水坝的下部总要修得比上部宽,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若水坝蓄水深度是20m,则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Pa。
(g取10N/Kg)2.已知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若将人体近似看作为一个圆柱体,由此可估算出身高为 1.7m的人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 ____Pa。
(g取10N/kg)3.如图6,平底茶壶的底面积是0.004m2,内盛12cm高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g取10N/kg)试求: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知识点2:连通器1.连通器的定义:如图所示,上端,底部的容器,物理学上把它们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若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
3.连通器的应用: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八年级下《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八年级下《液体的压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35c56804d2b160b4ec090.png)
八年级下册《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人教版)一.课题:液体的压强二.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2.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hg。
3.会进行简单液体压强计算。
三.导学问题: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有压强吗?液体对容器的哪些部位有压强?(2)液体压强与哪些量有关系?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公式中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它们分别用什么单位?3.连通器:(1)什么是连通器?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连通器?(2)连通器的原理是什么?四.探究讨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的原因是什么?2.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该实验主要应用了哪些科学探究方法?(2)液体压强计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3)填表:(4)分析上表中的现象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3.利用课本图9.2-3怎样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此公式说明液体压强与受力面积有无关系?五.巩固练习:1.杨扬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水中不同深度,并调节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得到如下数据。
⑴分析表格数据,将漏掉的数据补上。
⑵由实验1、2、3,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实验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杨扬想完成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2.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3.将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 、无法判断4.如图,盛有盐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A 、B 、C 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ddd247a21614791611283d.png)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648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将坚固的木桶撑破了,你相信这是真的吗?二、新课教学(一)令人惊奇的实验[学生活动]:模仿帕斯卡的实验。
你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想到了哪些问题?[想一想]:1.饮料瓶壁上为什么要刻些细槽?2.管子应该长些还是短些?3.怎样保证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密封?(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讲解]: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演示实验]:。
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将水倒入,观察现象;恻壁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封住,将水倒入,观察现象。
现象:橡皮膜向下或向外突出。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展示];展示U形压强计[讲解]:U形压强计的工作原理。
[实验]: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检验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现象]:压强计的玻璃管两端出现了高度差。
[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提出问题]: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有何规律呢?[实验]: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检验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想]:学生甲:没有关系。
学生乙:越深压强越大。
[实验]: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讨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吗?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最终得出;要研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考虑实验时用不同种液体,但深度相同,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84c0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8.png)
内容逻辑关系
① 研究液体的压强引言: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液体压强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液体压强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液体压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液体压强在工程、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实例,体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液体压强的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液体压强的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液体压强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此外,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式计算。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液体压强时,学生可能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将抽象的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此外,学生可能对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公式的适用条件。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把握不够,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影响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打印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5bdb0bb3f121dd36a22d8209.png)
8.2研究液体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理解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了解连通器课前预习: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所以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2.课本图8-15表明,液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因而对容器的和容器产生压强。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为:,其中ρ表示,h表示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即从该点到的竖直高度。
4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______________.5当我们向连通器中倒水时可以看到,注入水后,水不流动时,尽管三个容器的粗细、形状各不相同,各个容器中的水面总是相平的.因此,连通器的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一、探究:液体压强的存在1.如下左图: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玻璃管底部和侧部的橡皮膜的形状什么变化?。
2.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分析〗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gh P ρ=SFP =〖总结〗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二.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猜想〗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方案〗(1)如图,物理学中常利用如图所示的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当探头的薄膜受压强的作用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 的大小。
(2)该实验应采用什么科学方法: 。
(3)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1.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3.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 〖总结〗1.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 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 ____;2. 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 ___;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 ______。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研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dbcba4afe04a1b171de2d.png)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一、情景引入“聪明舰长巧补洞”:在一次海战中,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到军舰上。
军舰的底部、侧壁被炸开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洞,海水汹涌而入。
舰长果断命令三人去堵舰底,一人去堵侧壁的洞。
侧壁的洞很快被一个人堵住了,而舰底的洞三个人却费了很大的劲才被堵住。
同学们想一想为何舰底的洞那么难堵呢?如图1所示,长江三峡的堤坝,为什么要建成上窄下宽呢?潜水员在水下工作时,为什么要穿上厚厚的潜水服?人在游泳下潜时,到一定深度人耳会感觉疼痛,这是为什么?二、教材研究问题1—— 帕斯卡的实验中的木桶为什么会被撑破呢?创造条件,完成活动1后,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2)饮料瓶会被撑破吗?为什么?问题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1)液体对容器壁和底的压强:由于液体的 和 的作用,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
这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看出来。
通过观察课本P69页图8—14(a )可以得出结论: ;观察图8—14(b )可以得出结论: ;(2)认识U 形压强计:认真观察U 形压强计或课本上的插图8—15后回答问题:简述压强计的构造并猜测其工作原理。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按照课本内容完成实验时,分别出现以下现象,则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实验步骤(1)中(如下图2),看到了下面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你得到:图1;在实验步骤(2)中(如下图3),看到了下面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你得到: ;在实验步骤(3)中(如下图4),看到了下面的现象:通过分析你得到: ;把上面的三个结论写到一起就是: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 有关,深度增加,压强 ;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 有关,密度越大,压强 。
(4)理论推导液体内部的压强认真领会课本上的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完成下列推导:SF P == =ρgh . 注:液体压强公式是从压强的定义式开始推导,这说明公式S F P =也适用于液体压强的计算,但只适用于规则容器中液体压强的计算。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液体内部压强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液体内部压强导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e9b4f36f1aff00bfd51e26.png)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材解读本节内容在力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
通过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验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问题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
由于八年级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会感到茫然。
建议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增加一组取材方便、简单易做的探究型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难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合作探究[探究课题]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器材] 微小压强计、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
[实验步骤] 见教材P59~P60学生实验。
[讨论交流] ①如何显示微小压强计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答案:通过对比U形管中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其受到的压强大小)②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压强计密封不好,漏气)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导入一】 (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引入新课)[演示实验]①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②再用钉子在袋子的四周扎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师引导]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
K[师]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二、液体内部的压强。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0e23f14791711cc79177e.png)
8.2研究液体的压强1.观察实验现象,确认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重点: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液体压强的特点。
3.用选取“液柱”方法来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根据公式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说出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一、令人惊奇的实验1.夏季在河里游泳的时候,在水中下潜的过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在河水中下潜的过程中,越深会感觉到胸闷越厉害,被压迫的感觉越强烈。
这是因为河水里面有压强,水越深压强越大。
2.通过帕斯卡裂桶实验现象,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3.观看下列图片思考:三个不同的潜水员为什么穿的服装不同?答案因为水有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的压强越大,浅水的压强较小,所以可以无具潜水,而深水压强大需要穿潜水服。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做一做下列实验实验器材:底部开口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水、细线、矿泉水瓶。
4.用橡皮膜把玻璃圆筒的底部开口和侧部开口封住,向圆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现象:底部开口的玻璃筒下方的橡皮膜向下凸出,侧壁开口的橡皮膜向外凸出。
再逐渐加水,观察到的现象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膜凸出程度加大。
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到重力的作用,不仅会对容器底产生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仪器是压强计。
5.在注满水的矿泉水瓶侧壁的不同位置扎眼,观察现象。
现象:瓶中的水从扎眼处喷出,距离水面越深的地方,水往外喷得越急。
6.液体压强的大小可用U形管压强计(如图所示)来测量。
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越大,表明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
7.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ρgh,由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ρ和液体的深度h有关。
(完整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完整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1c369ccc7931b765ce15f7.png)
第八章压强第2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一、教学目标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应用问题。
2.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知道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推导出液体的压强公式,即p=ρgh。
四、媒体运用多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导入自学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新旧知识联系:1.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结论是什么?2.什么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作用发生形变时,就会产生压力,也就会存在压强。
那么对于液体呢?情景导入:液体有压强吗?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第二环节:展示目标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应用问题。
2.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知道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第三环节:自主尝试学生根据展示的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巡回辅导,一方面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第二阶段:探究展示第四环节:合作探究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1.现象探究实验1:把水倒入底部开口并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
(分析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实验2: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并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分析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总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受到重力作用;(2)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U形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工作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表示出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八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
1.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
素有关.
2. 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难点: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
预 习 案
[学法指导]
1.把新课的内容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2.完成预习内容设置的问题,在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上迅速完成预习检测题.
3.把预习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与你的对子生交流,再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或直接请教老师. [知识准备]
1. 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帕斯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 密度的公式: =
v
m . [预习内容]
一、令人惊奇的实验
1、观察图8-13,思考:
(1)木桶被撑破,是因为木桶受到了____的压力; (2)帕斯卡只加了几杯水就撑破了木桶,说明桶壁受到的压强与水的________(填“深
度”或“重力”)有关。
2、观察图8-14,
(1)说出你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方案;
(2)思考:a.实验中饮料瓶壁上为什么要刻些细槽?
b.做实验时,选用的管子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为什么 ?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侧壁开口、但蒙有橡皮膜的圆筒形容器内,倒水前橡皮膜表面与
筒口 ,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 ,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 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
侧壁的橡皮膜向外 (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 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
结论: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原因:
2.测量压强大小的工具是 ,液体压强计主要由 组成。
3.当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 形玻璃管的两管中液面保持 。
想一想:如何判断橡皮膜是否受到了压强?如何判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
三、连通器
1.像茶壶、水位计这样上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叫做 。
2.连通器的特点:若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 。
3.请你举出连通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阅读p73STS 部分,长江三峡上下游水位落差可达到113米,上下游船只的往返只能通过五个闸室来完成,船只在闸室中穿行就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观察图8-22,说出(a )(b )(c )(d )四图中哪些部分构成连通器?
[预习检测]
1.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描述正确的图是( )
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
A 、
B 、
C 三点压强A p 、B p 、C p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多项选择)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利用连通器 原理的是( )
A .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洗手池下水管 D.船闸 [我的疑惑]
请将预习不能解决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 究 案
探究点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面下6cm 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并观察压
强计两边液柱高度差,记入下面表格。
②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面下12cm 处,并观察压强计两边液柱高度差,记入下面表
格。
③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面下18cm 处,并观察压强计两边液柱高度差,记入下面表格。
④改用盐水重复③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得出结论: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
(2)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 (3)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4)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思考:在实验前,如果U 形管两端液面不平如何调节?(A.把管内的液体倒出一些 B.重新组装器材)。
在实验时,若用力挤压橡皮膜U 形管两端液面不变,为什么?怎么办?
拓展提升: 1.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则该液体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为了计算出某一深度处的压强,我们可以采用模型法,从液面开始向下取一个高为h 、底面积为的s 圆柱体,然后根据压强公式P=
S
F
,试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试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和模型法证明连通器原理。
检 测 案
分数
1.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与跟深度成正比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
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B .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C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
D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
3.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减小 C .不发生变化 D .先变大后变小
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人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
A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无法判断
5.关于如图液体中以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盐水=103×103kg/m 3) ( ) A .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C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小 D .b 、c 两点的压强相等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 N ,其底面积为1200cm2 。
鱼缸内装有0.2 m 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 。
(g=10N /kg)请计算:(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我的收获】
通过探究,你在本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