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术后镇痛汇总.

合集下载

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摘要】本文探讨了三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效果,包括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和口服镇痛药物。

通过比较三种方式的优劣势和适用情况,发现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但操作复杂;静脉镇痛方便快捷,但需要监护;口服镇痛药物简便易用,但镇痛效果稍逊。

综合比较后得出硬膜外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静脉镇痛和口服镇痛药物也有其适用场景。

本研究启示术后镇痛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优化镇痛方式,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舒适度。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口服镇痛药物、优劣势比较、适用情况、综合比较、术后镇痛的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器官手术,在手术后患者往往会面临术后疼痛的困扰。

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和延长康复时间。

对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及时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方案,医学界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如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和口服镇痛药物等。

这些不同的镇痛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有不同的适用情况。

本篇文章将着重探讨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镇痛策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1.2 研究意义疼痛是剖宫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品质和康复情况。

研究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方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镇痛方式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探讨不同镇痛方式的优劣势,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的治疗决策。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剖宫产术后镇痛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从而改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三种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它们在镇痛效果、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异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镇痛方案,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的观察

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的观察

3 讨 论 .
目前妇科患者术后镇痛方法很多 , 应用一次性镇痛泵 的配方也很多 , 通 过 本 临床 观察 , 为 I 组 配方 术 后 镇 痛 效 果好 。I 配 方 是 静 脉 连 续 泵 注 认 I I 组 术后 镇 痛 , 中芬 太尼 应 用量 成人 为 2 其 O~5  ̄/ 患 者个 体 差 异 很 大 , 床 0 gh, 临 用药 量 很 难把 握 , 此 本 组 患 者 镇 痛 效 果 优 良率 相 对 低 , 要 提 高镇 痛 效 因 如
潮热、 多汗、 头晕、 头痛、 心悸、 乏、 疲 关节肌痛、 阴道干痛和皮肤瘙痒等一系 列身体不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分泌减少, 内 分泌平衡状况改变导致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雌激素降低水 平与更年期症状严重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同时也包括心理、 社会 因素对对 绝经妇女心理的影响, 另外手术切除卵巢和人工控制卵巢功能所导致的更 年期症状也属此范畴。 本文将对更年期综合征的f 临床用药 的种类、 疗效进行综述 , 使我们对更 年 期用 药 增加 了解 , 临 床合 理 安全 用 药 。 指导 1 雌激素替代疗法 . 目 前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药物治疗 以雌激素替代疗法 ( s o nR p c. Et g el e re a m r T e p ,R ) et hr y E T 为主。药用的天然雌激素有普瑞马林( rm r , i a pe ai 倍美力) n 和雌三醇。前者是以硫酸雌酮为主要成 分的多种马雌激素的混合物 ; 后者 与靶细胞雌激素受体结合的时间短 , 为弱雌激素。药 用的合成雌激素有己 烯 雌酚 ( ihli et1 、 雌醇 (tiy s i1、 雌 醚 ( u et 1 、 尔 de y tbs ) 炔 t sl m e nl t o)炔 h e md qi so) 尼 n r 雌 醇 (y si ) 普 鲁雌 醇 (r etee 。 己烯 雌酚 因对 女 性 后 代 的生 殖 道 nl to 、 e r1 pm si ) rn

产科术后镇痛

产科术后镇痛

• 严重凝血疾病或出血患者必须全麻。
• • 应选用小直径气管导管。 诱导与插管之前应用硝普纳或硝酸甘油能减 轻插管反应。 • 血容量没有补足时,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严 密监测。 • 避免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
• 术后镇痛不全可影响母亲的活动、哺乳 和母婴接触. • 短时间使用阿斯匹林和布洛芬不影响哺 乳 • 芬太尼小于150ug 无影响 • 脂溶性药物的蓄积,常乳少于初乳 • 阿片药呈弱碱性,初乳的蓄积量少
• 美国儿科学会( AAPC ):吗啡、芬太 尼和布托啡洛的使用不影响哺乳 • 英国国家药典(BNF):治疗剂量的吗 啡不影响新生儿 • 剖宫产后施行阿片类药全身镇痛,不影 响哺乳 • 胡旭东,许洁玲,王雪莲等.硬膜外腔单次 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在剖 宫产术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
讨论:剖宫产镇痛方案
• 术后镇痛的目标:静息痛-,活动+,能下床, 能哺乳 • 硬膜外镇痛(负荷+维持) • 硬外吗啡何时用?多大剂量?有替代品吗? • 硬膜外镇痛(负荷)+静脉(负荷+维持) • 静脉(负荷+维持) • 静脉泵里药量如何掌握? • 效果不佳时如何补救?
硬膜外单次注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性 阿片类药物可能特别适 用于硬膜外置管未知与 手术切口部位不一致的 术后硬膜外镇痛。 (米勒,P2789) 脂质缓释吗啡可将硬膜 外镇痛时间延长至48h。
志,2014年z1期 65-67

产科术后镇痛概要

产科术后镇痛概要
研究生:邵春莹 指导教师:孟凌新 教授
14
病例选择
患者拒绝 产科严重并发症 其他合并症及凝血功能障碍 术前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食物药物过敏史
择期行 剖宫产 术产妇
ASAⅠ~Ⅱ级 22~38 周岁 55~85 kg 单胎,足月,初产 手术持续时间 30 -60min 结束时间在当日12时之前 无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
切口外周伤 害性刺激
子宫收缩
脊髓后脚 阿片受体
×
中枢
神经末梢受压
子宫下段扩张, 会阴扩张
局部血管缺血, 组织缺氧
炎症介质
体神经痛 (切口痛)
内脏神经痛 (宫缩痛) ?
8
术后镇痛主张多模式镇痛
疼痛
NSAIDs抑制COX过量 表达降低中枢敏化
刀口痛
传入
调制
背角
脊根神经节
NSAIDs抑制COX过量 表达降低外周敏化
42
• 2: • A:舒芬太尼2ug/kg+地佐辛0.4mg/kg+托烷
司琼/昂丹司琼 • B: 每25kg加舒芬50ug,超出体重每5kg加
地佐辛5mg+止吐药 • 维持量2ml/h,PCA量0.5-1mg/次,锁定时
间15min
43
• 多模式镇痛:阿片类+NSAIDS • 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
产科术后镇痛
1
内容
一、术后镇痛概述 二、产科镇痛特点和方法 三、目前存在问题
2
一、概述:手术后疼痛危害
• 急性疼痛对躯体机能 的负面影响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影响手术后恢复
• 形成疼痛恐惧的记忆
• 迁延成为慢性疼痛甚 至神经病理性疼痛

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摘要】妇产科手术后发生急性疼痛,它是人的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导致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

患者术后发生急性疼痛处理方法的不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不相同。

在这里根据几种不同镇痛法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镇痛方法临床比较一.基本资料和方法1.基本资料在这些被调查的7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用ASA分成Ⅰ-Ⅱ级,她们的年龄在23岁至48岁之间。

对她们选用麻醉效果确切[1]。

2.方法按照随机分配方法把本组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为26例,这三组患者的体重、年龄以及平均手术时间都没有明显差别。

都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

A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疼痛治疗遵照医嘱给杜冷丁100mg,如有必要时进行肌肉注射;B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对她们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的罗比卡因5ml,内含氟哌利多1mg,吗啡2mg,对患者行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将连续硬膜外导管拔除,对患者进行观察十五分钟没有发现异常再送回病房。

C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十五分钟前连续采用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加0.25%的罗比卡因5mg和氟哌利多1mg,在手术完成后,硬膜外的导管继续保留着,接“贝朗”镇痛泵,对其行术后PCEA。

药物配方如下:罗比卡因150mg+氟哌利多5mg+吗啡5mg+0.9%氯化钠100ml,持续输注2ml/每小时,PCA量为0.5ml,时间为六分钟[2]。

对患者观察手术之后的第六、十二、二十四和四十八小时这些时间段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在手术之后的四十八个小时让患者对VAS重新做个评价,评分大于三分时距离手术完成的时间,还要对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伤口疼痛情况加以询问。

3.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多均数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与X2检验来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手术之后的六、十二、二十四、四十八小时,A组患者VAS评分都显著比B 组和C组高(P<0.01)。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和护理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和护理
能活动 。
管 或在镇痛结束之后拔除尿管 , 同时坚持
做好 留置导 尿管 的护理 。拔 除尿管 前要
注意膀胱功能训练 , 除尿管后嘱患者多 拔
饮 水 , 早 自行 排 尿 。 尽
宫产术 分 娩 产 妇 10例 。年 龄 2 0 4~4 1
岁 , 均 3 .6岁 。其 中择 期 手 术 l 平 O4 7例 , 急诊手术 8 3例 ; 1应提高警惕 。②血压 : 患者术后 出血
发生率较高 , 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 所 化, 补足血容量 , 维持 血压稳定 。③体 温 :
由 于术 中麻 醉 , 量 输 血 、 液 等 因 素 , 大 输 术
后 可出现体温降低 、 战, 寒 因此 , 术后返 回
病 房 应 立 即测 量 体 温 , 于 3 . ℃ 时 , 低 55 应
观察肠蠕动情况 : 因镇痛药物有抑制 肠蠕动恢复 的不 良反应 , 故应 向患者讲解 术后早期 活动的必要性 , 一方 面可 以避免 局部皮肤长 期受压 , 防止褥疮 的发 生 ; 另

方法 : 使用 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与静
脉 三 通 连 接 , 过 镇 痛 泵 按 预 先设 置 的镇 通


职 工 医院
SP DP SO B 、 B 、 P 2和 H 基 本 稳 定 。 R
甘 肃 兰 州 安 宁 区 人 民医院
V S静 息 期 疼 痛 评 分 : 痛 者 9 A 无 1例 (l ; 9 %) 疼痛 明显 减轻 者 6例 ( %) 疼 6 ;
痛 稍 有 减 轻 者 3例 ( % ) 3 。
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 繁殖后代 的能力 , 否
则 不 仅 不 能 收 到 预期 效 果 , 可造 成远 期 且 的不 良影 响 , 施 术 前 必 须 慎 重 考 虑 。 剖 故

布托啡诺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制 胃酸 的分 泌 。 是一 种更 有 效 的 H K A P酶 及 泌 酸 抑 制 一 一 T
3 懂艳芝 , ] 庞冬运.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 消化性 溃疡近期疗效
比较 . 中华 现 代 内科 学 杂 志 ,0 52 8 :2 2 . 20 ,( )7 374
药 。由于其高的 p a ( K 值 药物解离常数 的负对数值 ) p a值 ,K 越高药物解 离越快 , 活化能 力越强 , 缓解症 状越 快 。拉 呋
替 丁胶囊更是新一代长效 H 受体阻滞剂 ( , 国内 20 0 6年才上 市 的新药 ) 有明显的抑制 胃酸分泌 作用 , , 能抑制组 胺 、 五肽 胃泌素 、 食物等 引起 的 胃酸分泌 , 以很 好与 雷贝拉 唑钠 肠 可 溶胶囊协同治疗 , 全方位抑制 胃酸分泌 。同时拉 呋替 丁胶囊 具有 良好 胃粘 膜保 护作 用 , 与雷 贝拉 唑钠 肠溶 胶囊 同时 使 用, 能够更好 的促进溃疡愈合 , 缓解症 状 , 预防溃疡复发 。雷 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 甲硝唑 , 阿莫 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治疗 H p感染的消化性 溃疡具有 胃内稳定性较高 , 耐药性产生低 , 疗效好的特点 。联合拉 呋替丁胶囊治疗 消化性 溃疡 , 一方 面 抗生素及质子泵抑 制剂将 H p根 治 , 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 雷 合拉 呋替 丁胶囊可 以协 同、 同促进 溃疡 底层新生 肉芽组织 共 的形成 , 加快了溃疡 愈合 。凶此 , 贝拉唑钠 肠溶胶囊 联合 雷 拉 呋替 丁胶囊治疗 胃良性溃 疡是一 种有效率 高 、 安全 、 实用
的治 疗 方 案 。可 在 临 床 上 实 践 和 应用 。 参 考 文献
[ ] 郭长青 , 1 曹新广 . 胃镜 图谱 河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75 .4 2 0 :35 . [ ] 姒健敏. 2 消化性 溃疡 的愈合质 量. 中华 消化杂志 ,0 5 2 ( : 2 0 ,5 2)

产科术后镇痛

产科术后镇痛
17
产科镇痛药物的选择
吗啡: 有很高的乳汁血浆比率(1-4 %),但其低生物利用率 (~25%)限制了新生儿对其的暴露量 哌替啶: 在很长的半衰期(t ½ ±70 h)内代谢生成活性哌替啶对新生 儿行为有影响。哌替啶最好限制,小剂量使用(12.525mg治疗寒战)或者不用
18
芬太尼: 极少向乳汁转移(RID of 0.9-1.7%),半衰期很短且很快再 分布,被认为可用于哺乳,且是母乳喂养情况下首选的静 脉阿片类药物 羟考酮和氢可酮: 已广泛用于哺乳妇女而未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严重不 良反应的报道,因此,相对于可待因而言是一种更好的口 服阿片类制剂
21
局部麻醉药较少进入乳汁。罗哌卡因可能是最适合的长效 局部麻醉药,其蛋白结合率高,极少进入乳汁
22
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
腹横肌平面阻滞(TAP): 侧腹壁由三层肌肉组成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 筋膜鞘。支配正中腹壁的神经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 间的神经筋膜层。在此神经筋膜层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前 腹壁横肌平面阻滞
4
Post-Delivery Pain (Mean pain scores for first 24 hours after delivery)
Eisenach JC, et al. Pain 140:87-94 2008
5
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目标:
达到术后疼痛评分保持小于3分(总分10分) 临床现实工作中和研究显示这些镇痛方面的目标在剖腹产 手术通常没有达到 按照现行疼痛管理条例来进行术后疼痛管理通常(只能够) 达到不完全缓解(程度)
15
降低新生儿药物接触的措施:
通过最有效用药途径(椎管内、口服阿片类药物) 使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 了解母乳喂养生理和药物转移(避免在血药浓度峰值时刻 哺乳,在用药前哺乳或者短时间不进行母乳喂养) 选择低乳汁转移的药物 选用有长时间安全使用记录的药物

最新-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护理 精品

最新-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护理 精品

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30±82岁,其中剖宫产30例、全子宫切除12例、附件切除18例。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给药方法进行镇痛,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止痛药静脉注射或间断性肌内注射。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辅助给药法进行镇痛,镇痛泵所用药物为02芬太尼湖北宜昌制药厂,批号970602、20的075布比卡因上海天平药厂,批号940105、6吗啡沈阳制药厂,批号931028、50氟哌利多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70501,并加09氯化钠注射液到100。

患者手术完后,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包括术后镇痛患者的心电监护、血容量情况监护以及血压、呼吸、脉搏监护等内容,术后镇痛患者的护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导管护理通常导管位于患者的腰背部,容易受到挤压,患者翻身、起身活动也可能导致导管脱落、扭曲。

护理人员应该仔细检查患者导管有无脱落现象,检查导管与泵的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泵内剂量是否准确,以及调节开关的运行情况。

及时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在患者需要翻身时给与帮助,避免导管脱落。

122恶心、呕吐护理镇痛泵给药中的吗啡具有一定的兴奋性,会给延髓呕吐中枢造成刺激,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现象。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率为300,是几项副作用中占比最高的,恶心呕吐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呕出胆汁并出现胃黏膜出血症状。

在对出现恶心呕吐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患者的头部呈侧偏状,避免因呕吐出现窒息;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枢复丹、灭吐灵、鲁米那等药物进行镇吐,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当避免使用甲硝唑等可能引起恶心的药物。

123泌尿系统护理吗啡会对膀胱排尿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现象。

产科术后镇痛 PPT课件

产科术后镇痛 PPT课件
产科术后镇痛相关问题
1
内容
一、术后镇痛概述 二、产科镇痛特点和方法
三、目前存在问题
2
3
一、概述:手术后疼痛危害
• 急性疼痛对躯体机能 的负面影响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影响手术后恢复
• 形成疼痛恐惧的记忆 • 迁延成为慢性疼痛甚 至神经病理性疼痛 • 影响医院和科室的服 务声誉
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 • 影响活动 • 影响照料新生儿 • 母婴沟通 • 影响哺乳 要求:安全有效的基础 上,对母婴(乳汁) 副作用少
结果
讨论
20
疼痛情况
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情况。A:追加镇痛药物人数比例,B:手术结束至第一 次追加镇痛药物时间。* 与非氟比洛芬酯组比较P<0.05。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产后出血。
腹肌沟疝
腹肌沟疝(补片)
19
43 56
Callesen et al. 1999:188-355 JACS
Nienhuij et al. 2005.92:33 Brit.J.Surgery Eisenberg et al .2001.92:11 Pain Bar-El et al. 2005.1062:27 Euro.J.Cardio Thoracic Surgery Meyhoft et al.2006.22:167 Clinical J.of pain Nikolajsen et al.2006.50:495 Acta Anaesthesiologic Scandinarica
体外循环手术
44 48 28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1)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1)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妇产科手术2 500 例,选择其中1 000 例经济困难手术后患者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 mg(每枚25 mg)镇痛。

结果:0级无疼痛82%,Ⅰ级轻度疼痛15%,Ⅱ级中度疼痛2.5%,Ⅲ级重度疼痛0.5%。

结论:双氯芬酸钠栓用于术后镇痛作用快,镇痛效果满意,且价廉、方便,未发现不良反应,更适合经济困难者。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术后;镇痛效果;价廉术后镇痛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早离床活动降低血栓发生,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康复。

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我院采取价廉的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塞入(每枚1.5元),术后镇痛效果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1 000 例,年龄13~68 岁,无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紊乱,无神经系统疾患(产科术后镇痛期间暂停哺乳),其中经开腹手术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肿瘤附件切除、输卵管结扎、输卵管吻合术共470 例,占47%,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输卵管妊娠切除、卵巢囊肿、畸胎瘤剥除、不孕症检查术共360 例,占36%,剖宫产170 例,占17%。

1.2 方法术后麻醉消失,感觉切口疼痛时,立即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栓2枚(50 mg),深约2 cm,观察镇痛效果,镇痛不满意可2 h后重复使用一次。

1.3 观察评估指标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法)评估:0级为无痛,Ⅰ级为轻度疼痛,Ⅱ级为中度疼痛,Ⅲ级为重度疼痛。

2 结果本组0级820 例(82%),Ⅰ级150 例(15%),Ⅱ级25 例(2.5%),Ⅲ级5 例(0.5%)。

3 讨论双氯芬酸钠系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有阻止血小板凝集的作用[1]。

三种不同方法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三种不同方法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表1 三组 患者镇痛效 果与镇 静程度 比较 【 例( %) ]
进行镇 痛 ,静脉 与微 量注 射镇 痛泵 连通 ,按 1 . 5 ml / h滴速
进 行 输 入 ,若 患 者 疼 痛 程 度 重 可 增 加 输 入 量 。镇 痛 液 为 :
生理 盐水 l 0 0 ml +氟 哌利 多 5 mg + 昂丹 司琼 8 ag r + 枸橼 酸芬太 尼 1 . 2 mg。B组采用持 续硬膜外微 量镇痛 泵镇痛 法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三种不同方法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孙 娜
【 摘 要】 目的 比较三 种不 同方法 用于 妇产 科手 术后镇 痛 的效果 。方法
本 院行 妇产科 手术 的 1 2 0例 患者 分为静
脉 自控联 合注 射微 量镇 痛泵镇 痛组 ( A组) ,持 续硬 膜外微 量注 射镇 痛泵 组 ( B组) ,单纯静 脉 自控镇 痛组 ( c组 ) ,各
醒 ; 中度 :患 者 嗜 睡 但 较 易于 唤醒 ;轻 度 : 患 者 神 志 清 醒 , 意 识 正 常 。另 外 ,需 要 观 察 患 者 用 药 后 排 尿 不 畅 、皮 肤 瘙
我 院行妇产科手术 的 1 2 0例为观察对象 。行剖宫产术 4 2 例, 子 宫肌瘤剔 除术 3 0例 ,异位妊娠 2 8例 ,卵巢囊肿 2 0例 。 按 入院先后 顺序 分为 A、B、C 3组 ,各 4 0例 。A 组 患者 年龄 2 1 ~5 0岁 ;体重 4 5 ~6 0 k g;美 国麻醉师学 会 ( AS A) 分级: I级 l 8例 ,1 I 级 2 2例 。B组年龄 2 2 ~5 0岁 ;体重
4 0例 ,比较三 组 患者 的镇 痛 效果 及 不 良反应 发生 情 况 。结 果 A 组患 者 的优 良率 为 9 5. 0 %( 3 8 / 4 0 ) ,B 组为 8 7 . 5 % ( 3 5 / 4 0 ) ,C组为 7 7 . 5 % ( 3 1 / 4 0 ) ,三组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用药 后无 1例重度 镇静 ,三组 轻度镇静 所 占比例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A、 B、C三 组不 良反应发 生率依 次升高 ,组间 比较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结论

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护理经验248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观察何银芝新民市妇婴医院 辽宁省新民市 110300【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

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128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通过术前宣教护理、术后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方式,对其具体应用、临床护理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

结果:通过分析表明,128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后痊愈。

结论: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控镇痛;妇产科术后;护理观察;并发症在妇产科的临床治疗中,患者术后疼痛不仅给身心造成极为痛苦的影响,还能导致人体机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血压无故升高、呼吸加快。

此外,在心理上也会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从根本上使患者术后伤口难以尽快恢复,甚至可能造成伤口的感染。

自控镇痛术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简称为PCA,是一种术后镇痛方法,被患者青睐。

PCA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优质的疗效,用药少,镇痛效果良好,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优势作用较为明显。

在本组研究中,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128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通过术后护理、术前宣以及术后基础护理等方式,对其具体应用、临床护理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128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通过术后护理、术前宣以及术后基础护理等方式,对其具体应用、临床护理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

其中,128例患者年龄从24岁到56岁,平均年龄为(39.44±1.92)岁,患有子宫肌瘤的有58例,患有异位妊娠的有61例,患有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有9例。

妇产科手术后镇痛209例临床观察

妇产科手术后镇痛209例临床观察

妇产科手术后镇痛209例临床观察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209例,其中A组72例患者接受硬膜外一次性镇痛联合静脉持续镇痛,B组65例患者接受硬膜外持续镇痛,C组72例患者接受术后静脉持续镇痛。

结果:A组患者术后4h、12h、48h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B、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

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硬膜外一次性镇痛联合静脉持续镇痛,镇痛效果显著。

标签:妇产科;手术;镇痛疼痛是术后常见症状,尤其是术后48h内,术后疼痛极为明显[1],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

患者接受手术时,本身就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术后疼痛会进一步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因此重视患者术后疼痛,采取必要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目前,对手术患者多通过药物辅助镇痛,经过硬膜外镇痛泵辅助镇痛,并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镇痛药物,镇痛效果显著。

本文就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其镇痛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209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及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分别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手术及宫外孕手术等;根据患者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72例,年龄20~58岁,平均(37.4±10.1)岁,ASA分级Ⅰ~Ⅱ级;B组65例,年龄20~55岁,平均(36.8±11.3)岁,ASA分级Ⅰ~Ⅱ级;C组72例,年龄20~57岁,平均(36.1±9.6)岁,ASA 分级Ⅰ~Ⅱ级;三组患者年龄、麻醉分级等症状经统计学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麻醉科普之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

麻醉科普之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

麻醉科普之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剖宫产手术后的疼痛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较剧烈,之后逐渐减轻。

术后疼痛可在手术后即刻发生,也可能术后几个小时麻醉消退后发生。

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有时不止与切口的大小有关,还与患者的耐受程度(就是医学上说的疼痛阈值)。

建议剖宫产患者术后一定要进行镇痛,因为剖宫产患者术后不止会有切口处的疼痛,还有产后子宫收缩痛,子宫收缩痛往往痛感更强烈,持续时间更强。

术后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影响患者对术后恢复的配合,甚至会影响手术效果。

一、常见镇痛方法1、硬膜外镇痛就是手术后麻醉医师继续保留插入的硬脊膜外导管,再连接一个“泵”式注射器,将镇痛药定时、小剂量一点点注入,使妈妈术后的24小时~48小时内也不会感到刀口处疼痛。

这种镇痛泵的缺点是;需要经过插管、拔管,还要教会妈妈如何使用;有时止痛药的代谢产物还可能会通过妈妈的乳汁影响到宝宝;留置的导管时间长了也可能会造成感染。

因此,有些人不主张在术后使用。

2、静脉镇痛特点是不需要留置导管,手术后将镇痛泵连接在输液的管子上,操作简单方便、镇痛效果好。

但需要的镇痛药量较前者大的多,也需要考虑到大药量会不会影响到妈妈术后哺乳和子宫收缩的问题。

3、细针头腰麻操作简单方便,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用药剂量小(局麻药剂量约为硬膜外麻醉剂量的1/20),经过调查,目前这种方式在手术时和术后的镇痛效果很好,满意度也很高。

二、常用镇痛药物1、鞘内吗啡鞘内应用吗啡是剖宫产术后单次用药镇痛的金标准,可提供长达14-36小时的镇痛效果。

对于所有产妇都适用的最佳鞘内吗啡应用剂量现阶段还不确定。

剂量的变化似乎与镇痛时长更密切相关,而不是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更少的阿片药物使用。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鞘内应用更高剂量(>100微克)的吗啡可使镇痛时长平均延长4.5小时,而首次需要补充镇痛的时间分别是9.7-26.6小时(50-100微克),13.8-39.5小时(100-250微克)。

产科麻醉和镇痛知多少

产科麻醉和镇痛知多少

呕吐、乳房胀痛,又要忍受孕中晚期的脚腿浮肿、夜间抽筋、腰酸背痛、便秘和痔疮,甚至还有耻骨联合分离导致的耻骨疼痛等不适,最后还要面临终极考验——生产之痛。

过去,女性生产时只能强忍着疼痛,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药物和非药物镇痛手段加以缓解,这就是分娩镇痛。

此外,有的孕妇因各种原因不能自然分娩,需剖宫产手术,期间要进行产科麻醉。

基于此,本文就产科麻醉和镇痛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自然分娩应选择哪种镇痛方式分娩镇痛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减轻或消除孕妇在分娩过程产生的疼痛。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减轻了疼痛,孕妇可以得到良好的休息,节省大量体力,在宫口开全时有足够的力量完成分娩,从而增加顺产的概率,减少剖宫产率。

分娩镇痛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

产科医生会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个人意愿、有无禁忌证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非药物镇痛包括导乐陪伴分娩、拉玛泽呼吸法、按摩法、分娩球等方式。

(1)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在分娩的全程始终有导乐人员陪伴,通过不断给予产妇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以及一些必要信息和生产的指导,让其不孤单,并感觉到舒适和安全。

可提前练习的放松方式。

医护人员会指导产妇在临产开始后进行深而慢的胸式呼吸,在第一产程末期宫口开全前用快而浅的呼吸和喘气,第二产程时向下屏气代替喘气,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3)按摩法:根据产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力度和速度对其下腹部或腰骶部进行按摩,以改善宫缩痛带来的腰背部疼痛和不适。

(4)分娩球:产妇坐在分娩球上,双手扶住栏杆或者其他支撑物,使腰部放松,上下左右轻轻摇晃,可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对宫缩痛过多的关注,增加生产过程的乐趣;同时还能使产妇全身肌肉放松,促进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减轻腰背部的疼痛感。

药物性镇痛(1)笑气吸入镇痛:笑气对呼吸道无刺激,不影响呼吸和血压,也不抑制呼吸中枢,吸入后起效较快,但因为镇痛时间和达到的峰值不能够很好地契合,经常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所以目前很少有医院应用。

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妇产科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术后疼痛可导致一系列机体及心理行为反应,自控镇痛术(PCA)作为一种新的术后镇痛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笔者所在医院136例术后患者采用自控镇痛,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对术后护理,要做到术前宣教,术后基础护理,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尿潴留、呕吐、恶心、呼吸抑制等,从而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术后康复。

标签:自控镇痛;护理体会;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085—02术后疼痛可导致一系列机体及心理行为反应,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甚或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及焦虑、恐惧、逃避等心理反应,不利于伤口愈合及疾病疗效。

自控镇痛术(PCA)作为一种新的手术后镇痛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1]。

2008年9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科136例患者全部采用术后自控镇痛方法镇痛,效果甚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者共136例,年龄21~68岁,平均46岁。

基本情况为:子宫肌瘤3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2例,异位妊娠54例,子宫颈癌21例及盆腔器官脱垂15例。

1.2 镇痛方法136位患者术中统一采用硬膜外连续麻醉法。

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同时给予吗啡1~2 mg负荷量,硬膜外导管接容量为100 ml的自控镇痛泵。

PCA配方:0.9%氯化钠溶液100 ml+吗啡5 mg+布比卡因150 mg+氟哌利多5 mg;PCA设置:每小时连续给药量2 ml,PCA追加量是每次0.5 ml,计定时间是15 min。

术后具体操作由麻醉医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手术病情等作出判断,24~48 h后可针对不同情况拔管。

2 结果除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外,其他患者自控镇痛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

5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医师治疗后痊愈。

3 护理体会3.1 术前宣教护理手术前医师可通过细致的讲解、生动的举例来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如术后患者疼痛减轻,有助于患者睡眠,从而使身体得到很好的休息,尽早痊愈;麻醉药不会影响患者机体功能,对患者伤口愈合没有任何影响;关于PCA泵的使用方法,医师要在术后向患者和家属细致讲解,耐心指导,让PCA镇痛法发挥疗效。

产科术后镇痛概要46页PPT

产科术后镇痛概要46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产科术后镇痛概要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Wallace et al. 1996:66-195 Pain Callesen et al. 1999:188-355 JACS Nienhuij et al. 2005.92:33 Brit.J.Surgery Eisenberg et al .2001.92:11 Pain Bar-El et al. 2005.1062:27 Euro.J.Cardio Thoracic Surgery Meyhoft et al.2006.22:167 Clinical J.of pain Nikolajsen et al.2006.50:495 Acta Anaesthesiologic Scandinarica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8
疼痛情况
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情况。A:追加镇痛药物人数比例,B:手术结束至第一 次追加镇痛药物时间。* 与非氟比洛芬酯组比较P<0.05。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9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产后出血。
择期行 剖宫产 术产妇
吗啡复合氟比洛芬 酯组 ( FM) 25例
吗啡复合雷莫司琼 及氟比洛芬酯组 ( FLM) 25例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5
麻醉方法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6
给药方法
MC
静脉不给予药 物
LM
胎儿娩 出脐带 夹闭
雷 莫 司 琼 0.3mg 侧管静脉滴注
缝合 皮下
0.2mg-0.4mg 美国专用于蛛网膜下腔 2mg-4mg 硬膜外腔
13
复合静注氟比洛芬酯及雷莫司琼对剖
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作用的影响
The impact of intravenous Flurbiprofen axetil and Ramosetron on epidural Morphin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研究生:邵春莹 指导教师:孟凌新 教授
14
病例选择
患者拒绝 产科严重并发症 其他合并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术前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食物药物过敏史
吗啡组(MC)25例
吗啡复合雷莫司琼 组(LM) 25例 ASAⅠ~Ⅱ级 22~38 周岁 55~85 kg 单胎,足月,初产 手术持续时间 30 -60min 结束时间在当日12时之前 无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
结果
讨论
20
恶心呕吐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调制 传入
背角 脊根神经节
NSAIDs抑制COX过量 表达降低外周敏化 外周神经元
阿片类药物与阿 片受体结合产生 镇痛作用
硬膜外阻滞或其 它局部麻醉技术
损伤
外周伤害感受器
9
二、剖宫产术后镇痛特点和方法
途径 1. 全身用药: iv 、 皮下、IM 2. 硬膜外、鞘内 3. 局部用药 4. PCEA
药物 1. 吗啡: 2. 芬太尼、舒芬太尼 3. 曲马多 4. 非甾体抗炎(NSAIDs) 5. 局麻药物(罗哌卡因、左布比
体外循环手术
44 48 28
骨盆创伤 髋关节成形
5
急性疼痛治疗不充分可能转变成慢性疼痛
• 手术前因素包括:中到重度痛长于1个月、精神易激, 多
次手术( Perkins和Kehlet)
• 术中和术后因素包括:损伤神经、中到重度痛、放疗、
化疗、精神抑郁,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痛控制不佳。 周围伤害感受器敏化并进一步导致脊髓背根敏化是慢性神经病 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
3
急性组织损伤
急性疼痛 正常恢复 慢性疼痛 药物治疗
疼痛消 失
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
神经病理 神经生化 神经电生理
神经微创介入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自发痛 牵涉痛 痛觉过敏 痛觉超敏
疼痛异化
精神心理损害
4
从急性到慢性手术后疼痛发生率

乳腺 腹肌沟疝 腹肌沟疝(补片)

发生率(﹪)
25-56 19 43 56
产科术后镇痛
1
内容
一、术后镇痛概述 二、产科镇痛特点和方法
三、目前存在问题
2
一、概述:手术后疼痛危害
• 急性疼痛对躯体机能 的负面影响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影响手术后恢复
• 形成疼痛恐惧的记忆 • 迁延成为慢性疼痛甚 至神经病理性疼痛 • 影响医院和科室的服 务声誉
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 • 影响活动 • 影响照料新生儿 • 母婴沟通 • 影响哺乳 要求:安全有效的基础 上,对母婴(乳汁) 副作用少
6
• 产科转变成慢性疼痛情况
• 疼痛和产后抑郁有一定关系?
7
剖宫产术后
NSAIDs
子宫收缩
切口外周伤 害性刺激
吗啡
脊髓后脚 阿片受体
神经末梢受压
局部血管缺血, 组织缺氧
×
中枢
子宫下段扩张, 会阴扩张
炎症介质
体神经痛 (切口痛)
内脏神经痛 (宫缩痛) ?
8
术后镇痛主张多模式镇痛
刀口痛
疼痛
NSAIDs抑制COX过量 表达降低中枢敏化
硬膜外注 入 0.15% 布 比卡因 5ml +2mg吗啡)
FM
氟 比 洛 芬 酯 50mg 侧 管 静 脉 滴注 LM 组 基 础 上 氟 比 洛 芬 酯 50mg 侧管静脉滴注
FLM
术后观察48小时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7
疼痛情况
图1,各随访时点静息状态切口痛VAS评分。
图2,各随访时点静息状态宫缩痛VAS评分。 * 与非氟比洛芬酯组比较P<0.05。
四组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比较[例(%)]
值 皮肤瘙痒 0.109 呼吸抑制 0.473
MC(n=24) 6 (25.0) 2(8.3) FM(n=25) 3(12.0) 1(4.0) LM(n=23) 4(17.4) 2(8.3) FLM(n=25) 2(8.0) 0(0) P
背景及目的 临床资料与方法
卡因)
6. 其他:
10
产妇术后疼痛
• • • • • 影响恢复 患者的不适感,满意度下降 影响行走活动 影响照料新生儿母婴沟通 影响哺乳 要求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对母婴(乳汁)副 作用少
11
12
1、常用硬膜外或鞘内吗啡:
优点 • 用药量少: • 镇痛效果确切,时间长 • 不影响病人的活动 • 乳汁中少(没有顾虑) 缺点 • 最常见 红斑瘙痒 • 其次 恶心呕吐 • 罕见 呼吸抑制 • 尿潴留 • 宫缩痛效果差 • 疼痛空白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