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因子对金针菇液体发酵多糖产量的影响
环境条件和营养因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李燕萍(1969—),女,馆员,研究方向:科学普及教育。
通讯作者:徐莉娜(1989—),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食用菌资源收集及开发利用工作。
收稿日期:2020-09-27环境条件和营养因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李燕萍1李艳婷2徐莉娜2(1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山西太原030021;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31)摘要:环境条件和营养因素对食用菌的生长至关重要。
该文就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基质的pH 值、光照、氧气)与营养条件(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维生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环境条件与营养因素对食用菌生长的作用、作用机理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亦指明了食用菌生产中环境因子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食用菌;环境因子;生长发育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3-0039-03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LI Yanping 1LI Yanting 2XU Lina 2(1Shanxi Science &Technology Museum,Taiyuan 030006,China;2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Abstract: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are crucial to the growth of edible fungi.In this paper,the edible fungus involv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moisture,pH,light,oxygen)and nutritional condi⁃tions (carbon source,nitrogen source,inorganic salt,growth factor,vitamin )was analyzed,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 factors for the growth of edible fungi,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factors.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and also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edible fungus pro⁃duction.Key words:Edible fungi;Environmental factor;Growth and development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大型可食子实体的高等真菌的统称。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灵芝多糖(GLP)是灵芝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灵芝的菌种筛选,发酵培养基组成和特点,发酵工艺和条件控制,以及灵芝多糖的提取、精制和纯化方法等,各个生产工艺对其含量和活性影响很大。
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调节免疫以及活血化瘀等多方面。
本文综述了目前在灵芝菌种筛选、发酵培养、提取分离纯化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灵芝多糖的发展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灵芝多糖;发酵;提取;纯化Studies on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Liu Lili (Major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quatic products , Class 3,Grade 2011)Instructor Professor Wu Hongmian(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524088)Abstrac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GL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e ingredient of ganoderma lucidum with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unique health care function, it has became the research focus.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com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ation, th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control of fer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traction, refinement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so on, each process of produ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f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GLP. Form the proof of the experimen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health care function embodies in lowering blood sugar ,cholesterol-lowering,anticancer, anti-aging, antioxidant ,regulate immune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s reviewing in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medical 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use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 GLP;fermentation;abstract;purify前言:灵芝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大型真菌,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1]。
金针菇液体培养基优化研究

K2 0
1 .715 1 .744 1 .639
K3 1 .009 1 .314 1 .209 1 .285
R 3 .259 0 .476 0 .535 0 .354
0 .381
由表2 可见, 对菌丝体干 重影响主次顺序为 A > C > B > D, 即氮源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影响最大。对 K 值分析得 出水 平最 优组 合为 A1B2C2D2 , 即最 佳 碳源 为 可 溶性 淀 粉, 最 佳氮 源为 黄豆 粉, 最佳 无机 盐为 KCl , 最佳 维生 素为 VB2 。金 针菇 在无 机氮 源上 不能 生长 。
金 针菇( Fla mmuli ng vel utipes Cart .Si ng) , 属 伞菌 目 口蘑 科 金钱菌 属[ 1] 。金针 菇干 品 蛋 白质 含 量 高 达30 % , 含 有18 种 氨基酸,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 种, 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丰 富。人工栽培金针菇生长周期长, 受环境影响大, 产量低、品质 差, 生产成本较高。液体培养可克服以上不足[2] 。笔者对金针 菇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 料 ①菌 种。由 湖北 民 族 学院 微 生 物实 验 室 提 供。 ②斜 面培 养 基。PDA 培 养 基 : 马 铃 薯 20 % , 蔗 糖 2 % , 琼 脂 2 % ,pH 值自 然 。 ③ 活 化 培 养 基。 同 斜 面 培 养 基 。 ④ 液 体 菌种 培养 基。 马铃薯 20 % , 葡萄 糖1 % , 麦 芽 糖1 % 。MgSO4 0 .15 % , K2HPO4 0 .1 % ,pH 值 6 .86 。 1 .2 方 法 1 .2 .1 供试 菌种 的活 化。 在无 菌 条 件 下, 用 接 种 铲 从 斜 面 菌种 上切 取1 c m2 的 菌 块 接 种 至 PDA 斜 面 培 养 基 上,25 ℃ 恒温 培 养 6 d , 挑 选 菌 丝洁 白 、粗 壮、浓密 、无 污 染 的 斜 面 作 为供 试菌 种。 1 .2 .2 接种 与培 养。 在无 菌条 件 下, 用 接 种 铲 从 供 试 菌 种 的斜 面上 切取 1 c m2 的 菌 块 接 种 至 液 体 菌 种 培 养 基 上,25 ℃恒温振荡培养6 d。将液体菌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上, 发 酵培 养基 由4 因子 3 水平 正交 试 验 确定 最 佳 碳 源、氮 源、无 机盐 和维 生素 以及 最佳 配比 。 1 .2 .3 菌丝 体干 重测 定。 将培 养 好 的 菌 丝体 用 滤 纸 过 滤,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 遍, 放在已烘干与称重的培养皿上, 放 入干 燥箱 中105 ℃烘 干0 .5 h , 再称 重, 直至2 次 称重 的重 量 不超 过2 mg 即 为恒重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 同碳 源、氮 源 、无 机 盐 与 维 生 素 对 金 针 菇 菌 丝 生 长 的影响 选取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的4 个主要营 养因子,
科技成果——食用菌(金针菇、香菇)深层液体发酵与多糖的提取

科技成果——食用菌(金针菇、香菇)深层液体发酵与多糖的提取技术开发单位北京大学成果简介金针菇和香菇均属于能形成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类食用菌,它们都有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宝贵自然资源;但由于它的栽培周期长,限制了对此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此以深层液体发酵,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菌丝、微生物蛋白、多糖类物质为代表的功能食品,在医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项目为大型食用真菌、深层发酵法工业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取得其多糖,然后以多糖为基础,研究其在营养品、医学方面的应用。
技术优势金针菇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均高于一般菇类,其中赖氨酸及精氨酸特别丰富,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健康成长。
金针菇还含有“朴菇素”,具有明显的抗癌和预防高血压及治疗胃溃荡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
在国际市场上仅次于蘑菇、香菇而成为第三位的主要食用菇。
香菇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B2、D,微量元素钙、钠、磷等外,还含有香菇腺嘌呤和酶氨酸转化酶,能降低人的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止肝硬化。
香菇对干扰素的生成具有诱导作用,因香菇中含干扰素抑制作用剂,即诱导剂,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起了抗癌作用,特别是香菇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
综上所述,开发金针菇、香菇的工业规模的生产,以发酵法获得菌丝,进一步提取多糖,研制其各种功能食品,市场上需求量大,前景看好。
本技术的优势在于以液体深层发酵法来生产金针菇、香菇菌丝,提取其多糖,不受季节和土地的限制,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所处阶段本项目属小试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制取功能食品和药品。
投资估算主要设备:种子罐、发酵罐、空气过滤系统、压力为2kg/cm2的蒸汽锅炉、离心机、蒸馏塔、真空浓缩设备、100千伏安/小时的电力系统,供给量为0.5-1吨/小时。
主要原料:黄豆粉、玉米粉和无机盐等。
投资估算:约150万元。
接产条件1、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工人,大专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熟悉发酵知识的技术人员。
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者: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来源:《江苏农业学报》2018年第05期摘要:从金针菇中分离纯化出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包括核糖体失活蛋白、真菌免疫调节蛋白、金针菇毒素、多糖、亚油酸、糖蛋白、酚类和倍半萜烯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胆固醇、抑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文综述了金针菇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及目前药理活性研究概况,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金针菇作为潜在有效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针菇;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S56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4440(2018) 05-1191-07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冬菇、朴菇、构菌等,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菌,广泛分布于亚洲、北美洲、欧洲等北温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
中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发展至今,东起福建,西至四川,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均有大面积金针菇栽培。
金针菇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仅可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在医药保健品开发上也具有很大潜力。
目前,国内外对金针菇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纯化,且主要集中于金针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但是对金针菇中其他活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市场上仅有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风味剂的粗提粉剂以及金针菇多糖口服液等少数产品。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金针菇药理活性研究的进展,包括金针菇中的化学成分、生理和药理活性,总结目前国内外分离鉴定的金针菇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对金针菇药理活性进行归纳分类,为金针菇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医药保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金针菇品质育种、质量评价提供新方向。
1 金针菇的化学成分金针菇子实体含水量高,干物质含量为93~114g/kg,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多糖类和蛋白质类。
金针菇放进冰箱为何还能长

百科
金针菇放进冰箱为何还能长
近日有网友称,从超市买回 来的金针菇在冰箱里放了一周 后不仅没有枯萎,反而进行“逆 生长”,甚至把保鲜膜都顶破了, 因此怀疑是不良商家在养殖过 程中过分使用激素所致。事实 上,只要环境适宜,采摘下的植 物继续生长是很正常的现象。金 针菇会“逆生长”,和植物生长激 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用菌,正常生长温度为4℃至 8℃,养殖时需避光,还要依靠 “培养基”,上市前虽然会把金 针菇从培养基上分离,但根部 依然会有部分残留。冰箱冷藏 室的温度一般在5℃至8℃之 间,关上门后又正好是一个阴 暗的环境,这等于让金针菇回 到了养殖场。此时,金针菇就能 间,如果不满10天就采摘,摘 下的黄瓜仍可能继续长。被切 掉一半的大白菜有时也会重新 发芽,被人们当做盆栽。大蒜 头、土豆等发芽的现象更为普 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菌 类还是蔬菜,虽然在被采摘后 会继续生长,但由于没有外部 营养物质的输入,再加上生长 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其总体营 养含量大大降低,长大了的金 针菇,营养并不如“原装版”。
摘下的蔬菜还活着
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用 生、死来区别生物的生存状态。 一旦有组织从母体上被分割出 来,就会被认为“死亡”。这种观 点基本适用于所有生物,这是因 为生物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 的完整程度要求较高,一旦被分 割,组织就无法得到营养,所以 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并“死亡”。 日常食用的蔬菜包括植物 和菌类,这些生物的组织具有 较高的独立性,植物的呼吸就 是依靠分布在器官表面的气孔 进行,在采摘后依然可以保持 较长时间的活性。以苹果为例, 它是植物的果实,内部包含种 子,本身就储存了大量的营养 和水分,被采摘下后,依lEl可以 通过表皮上的气孔进行呼吸, 并继续成熟的进程。同样的现 象也存在真菌身上,可食用的 部分从培养基上被分离后,也 能再生存一段时间。 借助底部的培养基继续生长。 时间短一些,金针菇就会在包 装内曲折生长,长一些的话,完 全有可能顶破保鲜膜。 事实上,除了草菇需要在 2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生长, 多数食用菌都耐低温,平菇、蘑 菇、杏鲍菇都有可能在冰箱中 继续长大。 除了菌类外,蔬菜也会有 “逆生长”的现象,例如黄瓜,从 开花到采收期大约有10天时
奥利司他代餐植物饮(瘦瘦饮)的排油原理解析

据资料显示,1999年--2009年这10年来,服用奥利司他的肥胖者达4千万例,截止2019年超过5千万例,实现成功减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百年企业罗氏制药首创的奥利司他代餐便应运而生。
奥利司他代餐植物饮(瘦瘦饮)首要功效就排油降脂,是一切肥胖人群的福音。
排油减脂的秘密武器——金针菇复合粉奥利司他代餐植物饮(瘦瘦饮)甄选全球天然成分,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阿萨伊果来自巴西热带雨林,金针菇复合粉提取自顶级雪白品种台湾金针菇,白芸豆提取物精选自意大利优质白芸豆,美国加利福尼亚9倍蔓越莓浓缩汁和7倍蓝莓浓缩汁、更高吸收效率的韩国胶原三肽、日本的鲣鱼弹性蛋白肽和瑞士的酵母复合物等等。
其中的金针菇复合粉可谓是天然的排油能手。
利用独家专利技术萃取而得之的金针菇复合粉,相较于新鲜金针菇,具有更细的丝状与致密的网状结构,30倍超强的吸附能力包裹摄入食物中所有所含的油脂,并排出体外。
而植物性多糖成分是金针菇复合粉中的精髓所在,金针菇植物性多糖能够在胃液酸性环境中质子化(带正电荷),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并紧紧包裹住带负电荷的微粒(脂肪,脂肪酸,胆汁盐等)形成聚合物。
从胃部进入小肠环境时,因为 pH 的变化,聚合物会形成沉淀,难以被分解吸收,继而裹挟着脂肪一同被排出体外。
金针菇植物性多糖,就是一种食品级来源、天然安全有效的排油吸脂原料,填补了市场上天然排油原料稀缺的问题。
凭借其强大的吸油本领,金针菇植物性多糖拥有优秀的减脂能力。
2020年3 月份最新发表的 100 人随机双盲实验显示,肥胖人群(BMI指数 28-30)每天服用 6g 金针菇, 12 周后其体重下降 5kg,腰围减少 12.9cm,同时总胆固醇以及 LDL 指标都有明显的下降。
更优秀的是,金针菇植物性多糖特别专一,只喜欢结合脂肪,而不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吸收。
研究发现,金针菇植物性多糖只对脂肪有亲和力,不会吸附其他物质,并且聚合物形成后也不会再与其他物质反应,饱和后也不会继续吸附脂肪,不会造成过度刮油、影响脂溶性营养素吸收的问题。
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优化金针菇多糖的工艺

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优化金针菇多糖的工艺罗文锋;韩伟【摘要】以金针菇子实体为研究体系,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得到酶解顸处理-微波辅助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果胶酶质量分数2.5%,pH=4,微波功率650W,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5 min,液固比25 mL/g,微波辐射150 s.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11.35±0.10)%,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显示,该工艺条件对金针菇组织结构破坏明显.【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6页(P95-100)【关键词】金针菇;多糖;酶解;微波辅助提取;响应面分析【作者】罗文锋;韩伟【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又名冬菇、朴菇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磨科,金钱菌属[1]。
富含矿物元素、蛋白质及粗纤维等,而且脂肪含量低,具有较高的观赏及食疗价值[2-3]。
其中金针菇多糖作为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作用[4-6]。
目前,有关金针菇多糖的分离常采用单技术,如热水浸提[7]、酶解提取[8]、超声辅助提取[9]和微波辅助提取[10]等,其中酶解提取,利用酶解作用促进植物组织受损,减少有效成分的溶出阻力[11];微波辅助提取,通过体加热特性,强化传质效果,选择性地提取极性较大的物质[12]。
如将这2项技术集成,即先通过酶解预处理使细胞壁受损,然后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则能更有效地促使细胞中有效成分的释放。
黄琼等[13]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优化方法,考察了酶解-微波萃取技术对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效果。
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碳元素、氮元素、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是食用菌营养物质。
(1)碳源: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是碳源。
作为碳源,除少数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被利用之外,它们能利用从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碳源主要参与食用菌细胞物质的构成,同时还为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在制作培养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碳源的含量。
由于食用菌属于化能异养型,不能以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无机碳为碳源,它只能吸收利用有机碳。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乳糖等单糖是食用菌的速效碳,可过细胞膜的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内,不需要转化,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蔗糖、麦芽糖、海藻糖等双糖,部分食用菌可不经过转化被完整地吸收到细胞中去。
有些种类则需要在相应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糖后吸收利用,是比较容易吸收利用的碳源。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是食用菌生长的长效碳,但食用菌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必须先将多糖分解为单糖、双糖方可被吸收利用。
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菌丝能够分泌分解酶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这种食用菌可利用的多糖种类及利用率。
纤维素是由1万个以上的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大分子有机物。
菌丝若能向细胞外分泌纤维素分解酶,将纤维素分解为单糖、双糖,就能以纤维素为碳源;若不能分泌纤维素酶或虽有分泌但数量很少,这种食用菌则不能利用纤维素或对纤维素的利用率很低。
半纤维素是由木糖、阿拉伯糖、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及糖醛酸混合而成的杂聚物,它必须依靠半纤维素复合酶系催化才能降解,不能分泌该酶的食用菌就不能利用半纤维素。
木质素是由多个或一个苯酚丙烷单体组成,食用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是通过酚氧化酶、漆酶的作用降解成原儿茶酚类化合物,再经过环裂解形成脂肪族化合物,才能被吸收。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及少量糊精,也可发生酸性水解成为葡萄糖,变成食用菌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
蘑菇工厂化管理大全

金针菇工厂标准化生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轻松管理工厂2014-3-22前言金针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可烹调、凉拌、煲汤,更是吃火锅不可缺的一道菜。
同时金针菇富含金针菇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赖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等儿童发育必需的氨工酸,能促进儿童生长及健康发育;而且金针菇具有抗癌的功效,因其含有搞肿瘤活性多糖;在日本长野县种植金针菇地区,连续栽培金针菇10年以上农户,癌症发病率是其它地区的1/6。
金针菇在广东、四川、重庆及其它地区,主要消费者是吃火锅客户,还有因为其为儿童增智菇,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挖。
所以其市场潜力巨大,加上生产成本较低,技术门坎不高,所以是投资的一个较理想的项目。
在广东地区目前工厂化生产厂家就有23家,其中以上海雪榕、广东菇木真、绿阳等有名的厂家,还有新兴的品质较优的:绿和;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现状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2013年1月寒冷的天气中,最好品质的绿和园山仔售价才达到:180元/件,所以说在广东市场中现在拼的是:品质、实力!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其在经营上的策略及管理上的成本。
而在重庆/四川地区,目前白色金针菇只有上海雪榕(成都都江堰)一家有实力的工厂,其它的基本为小农户或小型工厂生产的黄色金针菇,售价及品质都不及白色金针菇的2/3;而上海雪榕采用的是主玉米芯生产,其单产高,但品质色泽并不佳;所以在重庆市场投放现在绿和公司的产品是极具竞争及发展力的。
而需要打入重庆市场的确需要较大的努力。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因绿和公司还不具备标准化生产体系,所有的管理只是完全依靠人员的经验,其产生的问题就是无可复制性(这是广东各农业生产企业普遍的问题,当扩大后会出现质量失控的情况);在投入重庆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所以需要加大标准化管理进程;第二是:资金方面――投入重庆市场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并是巨大,但也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如果投资6吨产能的工厂,投资厂房及设备方面需要约450-600万元(含流动),而日产值约为6万元(30%利益约合),需要一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
金针菇胞外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金针菇胞外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沙日娜【摘要】对金针菇胞外多糖(Flammulina veluties exopolysaccharides,FEPS)经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法得到的2种组分(FEPS-1和FEPS-2)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其化学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PS-1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含量分别为28.51%,62.94%,2.08%和6.47%,对应的摩尔比为15.7∶ 31.3∶1.1∶3.3;FEPS-2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含量分别是68.23%,21.48%和10.29%,相应的摩尔比为37.5∶10.8∶5.2.FEPS-1和FEPS-2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FEPS-2更为显著.【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5(041)012【总页数】5页(P167-171)【关键词】金针菇;胞外多糖;化学结构【作者】沙日娜【作者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5【正文语种】中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er),又名金钱菌,属真菌门(Eumycophy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磨科(Tricholomataceae),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或金钱菌属(Collybia)。
金针菇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维生素、蛋白质、多元酚、朴菇素、膳食纤维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金针菇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1-2]、降胆固醇[3]、抑制肿瘤生长[4-6]等多种生理功能,但是其功效关系尚不清楚,其中金针菇多糖被认为是重要的功能因子之一。
食用菌发酵液中功能性成分研究及应用

食用菌发酵液中功能性成分研究及应用许莹莹;廖烨;李德海;孙月;包怡红【摘要】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f edible mushroom has undergone extensive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More recently,profound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to the fermentation liquor. This fermentation liquor and it contains abundant functional ingredients for antineoplasticeffect,immunity enhancement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taking the form of protein,polysaccharose,terpenoid,and polyphenols,etc.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on fermentation liguor and its major ingredients as protein, polysaccharide,triterpenoids,nucleic acid and polyphenols,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the analysis of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pplication, their functional effect and production auxiliary component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oducts in near future.%食用菌发酵技术得到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人们对于食用菌发酵液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食用菌发酵液及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萜类化合物、多酚类、核酸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对食用菌发酵液及其中功能性成分蛋白质、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酸及多酚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分析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功能性研究、增产辅助成分,为今后保健产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包装与食品机械》【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食用菌;发酵液;功能性成分【作者】许莹莹;廖烨;李德海;孙月;包怡红【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0 引言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氨基酸种类齐全的健康食品,有“素中之荤”的美誉。
金针菇的论文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学号:D0*******姓名:xxx(安徽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真菌学指导老师:李老师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摘要: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市场日益广阔,需求也越来越量大。
本文通过对金针菇的生物学介绍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方法的具体介绍,还有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以期对金针菇的栽培种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金针菇生料栽培熟料栽培病害引言: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两种栽培方法。
三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菌的防范正文: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金针菇的形态特征野生的金针菇一般成束丛生,菌盖幼时球型至扁球型,随着成熟逐渐展开至平坦,直径2一10厘米,中央淡茶黄色,光滑。
菌盖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有粘性,菌肉几乎白色。
菌柄较硬,长2一巧厘米,直径0.2一0.8厘米。
上下等粗或上方稍细,下半部暗褐色,且密被黑褐色的绒毛,上半部逐渐变淡黄色。
目前,人工栽培的金针菇分为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两大类,黄色金针菇与野生种类相似,白色金针菇实际上是黄色金针菇的白色变种。
其通体呈象牙白色,在国内沿海城市及国外市场上倍受欢迎。
(二)金针菇的生长条件金针菇和香菇、平菇等食用菌一样,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长。
其生长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线等条件。
1.营养:营养是金针菇生存和人工栽培重要的物质基础,它能利用自然界植物材料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
但与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相比较,金针菇分解能力较弱,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碳源、氨源、无机营养、维生素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基本营养要求如下:(1)碳源。
碳源是金针菇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而且也是供应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
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含碳的化合物。
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戌聚糖,有机酸和醇类等。
其中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等,都能很好地利用。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江西贵溪象山食用菌江国志一、概述金针菇又名朴菇、构菌、金钱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磨科金钱菌属。
金针菇是秋末至春初寒冷季节发生的一种朵形较小的伞菌。
子实体由细长英脆嫩的菌柄和形似铜钱大小的菌盖组成,呈乳黄或黄褐色。
因菌柄和色泽极假金针菜,故名为金针菇。
金针菇滑脆、味鲜,营养极为丰富,尤其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故在国外著称为“增智菇”。
是一种理想的家庭冬令佳肴,金针菇还含有菇素,具有抗癌的功效。
因此,金针菇在近几年来发展很块。
现在国际市场上,金针菇是仅次于蘑菇、香菇而占居世界第三位的主要食用菌,是一种畅销产品。
金针菇多野生于构树、榆树、枫树、槭树、桑树、柳树等枯枝树上,偶而产生在多种阔叶树活立木上。
冬季多见。
初步考证,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目前,日本已采用空调设备,实现了金针菇的人工栽培(瓶栽法)现代化,年产量达到六万多吨。
我国主要还是以木屑、棉子壳、稻草等代料的少量瓶栽。
采取代瓶栽,原料易得,技术简便,很适合于家庭栽培,而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既可为国家出口创汇,又能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因而,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和发展的食用菌。
二、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一)营养: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它能利用木材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化合物。
但和香菇等食用菌相比,金针菇分解木材的能力较弱。
金针菇对营养的要求如下:1、碳源:碳源是金针菇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同时,它又是供应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
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碳,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戊聚糖类。
有机酸和醇类等。
其中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甘露糖也能利用。
乙醇、甘油等醇类;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马来酸等有机酸类也能利用一点。
不能利用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无相碳。
在实际栽培中,关非所有的木屑都适合金针菇的生长发育。
影响食用菌安全的风险因子分析及对策

对 福 建、 湖 北、 浙 江、
河南等 4 个食用菌主产区 33 个样品研究,9 个样品超过日本 限量标准,超标率达 27. 27%; 10 个双孢蘑菇样品检出甲氰 菊酯、甲胺磷、久效磷、 倍硫磷、 甲拌磷、 甲基对硫磷和乐 果等 7 种农药残留共 23 次,农残检出率为 230%,而乐果的 · kg - 1 。 究其 检出率为 100%,其中一例甲胺磷残留达 0. 14 mg 原因,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及其竞争性杂菌,必 须使用一定量的农药,与其它作物病虫害防治相比,食用菌 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大的特殊性,多数食用菌生产周期只有几 十天。而从原基的出现到子实体的采收一般只有几天,化学 农药难于快速降,所以,农药残留是影响食用菌安全的主要 因子。 2. 2 重金属污染影响质量安全不容乐观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遭遇出口绿色壁垒 的现象也屡屡发生。2010 年,出口欧盟食品被通报 295 批, 其中蔬菜水果类 33 批,重金属超标有 19 批。 据中国技术性 贸易壁垒网站统计,2010 年 ~ 2012 年发生在美国 FDA、 欧盟 和日本有关香菇、黑木耳和蘑菇的 119 起扣留案件中因重金 属含量超标的 6 起。据徐丽红等
较 2010 年分别增长了 13. 7%、10% 和 37. 8%。中国食用菌资 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 据卯晓岚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 约 657 种,它们分属于 41 个科、132 个属,其中担子菌 620 种 ( 占 94. 4% ) 、子囊菌 39 种 ( 占 5. 6% ) 。2000 年统计中 国的食用菌达 938 种,人工栽培约 50 余种,以平菇、 香菇、 双孢蘑菇、木耳和金针菇为大宗品种 。 近年来,各地借助于 引入技术起点高、管理模式新的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 不断提高,从生产常规菌类为主向珍稀菌类发展,从量的扩 张向质的提高发展,从松散粗放型生产向集约标准型生产发 展,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金针菇高产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金针菇高产中的应用作为异速生长的真菌,金针菇自然界中生长环境比较宽泛。
然而,其高产仍然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其中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等等。
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从分子水平入手,探索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对于金针菇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介绍基因组学。
以金针菇的基因组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对其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得到了金针菇的基因组序列。
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
根据对于基因组的研究,可以确定金针菇有多少个基因,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些都对于研究金针菇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根据金针菇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发现金针菇有五种酚类去氧酶(catechol oxidase),这五种酚类去氧酶在金针菇生长和褐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介绍转录组学。
转录组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调控的一门学科,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转录组序列信息,以揭示基因表达的特征,如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因子、作用途径等。
在金针菇高产的研究中,转录组学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我们可以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发现一些在金针菇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变化比较明显的基因,从而更深刻地了解金针菇高产的调控机制。
例如,前人在转录组学研究中发现,金针菇在欠缺氮源的条件下,酚类去氧酶家族的基因表达会提高,从而加速褐变过程,这一研究为金针菇的提高产量和优化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应用,可以为我们对于金针菇这样的异速生长真菌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为其的高产和优化品质提供研究基础。
虽然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受制于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经费等各方面因素,但是,对于金针菇的研究必将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蔗糖液在改善新生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蔗糖液在改善新生儿操作性 疼痛方面的效果研究季嫣然 夏雯倩 杨芳菲(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探析非营养吸吮联合蔗糖液干预在改善新生儿操作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20名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非营养性吸吮干预,观察组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蔗糖液干预,对两组组早产儿操作前1 min、操作中及操作后5 min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NIPS评分和NFCS评分进行测评对比。
结果:观察组操作中及操作后5 min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中及操作后5 min的NIPS评分和NF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非营养吸吮联合蔗糖液干预在改善新生儿操作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蔗糖液;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9-0060-04新生儿在其出生后需要频繁的接受头皮静脉穿刺等疼痛性操作,统计显示新生儿在监护室每天穿刺5~15次[1],以上操作次数是必要的操作,在长期看来次数降低可能性较少。
研究表明胎儿疼痛感神经在子宫内已经发育完全甚至达到成人水平,频繁的穿刺而不给予有效降低疼痛措施不仅会引发新生儿的哭闹,还会对其心率、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生理指标产生影响,同时长期的操作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2],降低新生儿对疼痛的感受程度,严重者出现疼觉不良情况发生。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生儿操作疼痛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非营养性吸吮是临床常用的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但单纯应用此方式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3]。
有研究表明蔗糖液等甜味剂在改善疼痛性操作对新生儿影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科室将非营养吸吮与蔗糖液联合进行应用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对此本研究探析非营养吸吮联合蔗糖液干预在改善新生儿操作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提供借鉴,具体报告如下。
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中的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活性研究已成为金针菇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提取、分离纯化金针菇多糖,探究其部分生物活性。
三、研究内容
1. 金针菇多糖的提取
采用加热水提取法或超声波提取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2. 金针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渗透层析等方法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纯化后的多糖含量和分子量。
3. 金针菇多糖的部分生物活性研究
采用体外试验方法,测定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四、预期结果
1. 确定金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2. 分离纯化金针菇多糖,得到高纯度的多糖。
3. 研究金针菇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为其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为金针菇多糖的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对其生物活性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金针菇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金针菇在藜麦固体培养基上发酵条件的探讨

表 1 金针菇固体发酵藜麦 L9(34)正交试验设计
水平
因素
碳源
氮源 碳氮源添加比例 发酵时间
1
葡萄糖 蛋白胨 5
5d
2
蔗糖
牛肉膏 10
10 d
3
淀粉
硫酸铵 15
15 d
注:氮源添加量定为 0.5%(W/W);碳氮源添加比例:碳源与 氮源添加量的质量比;按表添加营养物质于藜麦培养基中。发 酵后,将含菌丝体在内的藜麦发酵产物于 60 ℃下烘干,磨粉后 备用。
1.3 试验方法 1.3.1 藜麦前处理 将市售藜麦挑拣、洗净、烘干, 用粉碎机粉碎后过 100 目筛,保存备用。 1.3.2 菌种活化与培养 菌种转接、复壮与活化: 配制 PDA 斜面培养基,在无菌操作下将金针菇 菌种转接到 PDA 培养基中,并放置于恒温培养 箱中,25 ℃条件下培养 10 d,活化菌种。
1.2 试验仪器 DHP-9052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
技公司;LDZX-30FBS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 海申安医疗器械厂;T6NewGentury 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RHP-400 高速多功能 粉碎机:浙江永康荣浩工贸公司;JY88- Ⅱ超声 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生物技术公司。
金针菇是较为常见的菌菇,有着丰富的营养 价值和极高的药理作用,是较普遍的食药两用真 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多糖是食用菌中主要活 性成分,大部分真菌多糖能激活免疫细胞、调节 免疫力,并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功能 [4],从金针 菇中分离纯化的金针菇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 性 [5]。多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 抗炎抑菌等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菌中含 有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其起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 [6]。
食用菌与藜麦发酵产物在食品行业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9d5 、 , 个水平 ,8h菌龄 、O 4 1 接种 量接种发酵瓶 、H p 值 自然、1 / f 、5 10rn n 2 ℃条件下发酵培养 , 3 i 设 个重复 。 l22 正交试验 _.
最适 发 酵 条件 。
7 5d . 。
关键词 : 金针菇 ; 非营养 因子 ; 液体发酵; 多糖
中图 分 类号 : 4 . 。 文 献标 识 码 : S6 6 1 5 。 A 金 针 菇 F a m l avlt e( r) i . 属 担 子 lm ui e i s F . Sn 隶 n up g 菌亚门、 层菌 纲、 菌 目、 伞 口蘑科 、 钱菌属l 。又名冬 金 l 】 文章 编 号 :0 1 0 0 (0 0 O —0 O 一O 1 0 - 0 92 1 )6 2 2 3
根据 12 1中的单 因素试验 结果 确 ..
115 试验 药剂 ..
12 试 验 方法 .
蒽酮 、5 乙醇 、 酮 、 9 丙 乙醚 为分 析
定选人正交试验 的 因子及 水平 , 设计正 交试验 , 以确定 123 多糖提取与测定 ..
13 数 据分 析 .
纯; 浓硫酸、 浓盐酸 、 氢氧化钠为化学纯 。
针菇液体发酵多糖产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 : 金针 菇 F 9 1 液体发 酵多糖产 量收率最好 的非 营养 因
子 发 酵条 件 为 茵龄 4 、 种 量 l% 、 始 p . 、 酵 温度 2 摇床 转速 10rr n 发 酵 时 间 8 接 h O 起 H 75发 6 C、 3 n 、 /i
金针菇 液体 发酵 培养 。在 20mL三角瓶 中装入 5 10m 0 L发酵培养基 , 8 用 层纱布封 口, 高温灭菌 3 i, 0m n 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人液体 菌种 , 12 1 按 . . 试验设计 进行发酵培养 , 培养结束后 , 测定多糖 的收率。
菇、 朴菇、 菌、 杠菌 、 构 青 毛柄金 钱菌 。金针 菇多糖 有很 强的免疫调节和抗 肿瘤活 性_]对 化疗 药环磷 酰胺也 2 , 。 有增效减毒作用『 , 8 还具有 抗疲劳、 ] 降血浆胆 固醇 、 延长
参照孙居明等的方法[ 1 引。
第一 作者 简介 : 陈德 碧 ( 9 8) 女 , 庆人 , 士 , 1 6一 , 重 硕 实验 师 , 从 事 现
艺 20 )0 2 0 ( :2 0 16 2 ~ 4
非营 养 因子对 金 针菇 液体 发 酵 多糖产 量 的影 响
陈 德 碧 ,朱 建 勇
( 庆 文理学 院 生命 科学 与技 术学 院 , 庆 永 川 4 2 6 ) 重 重 0 18
摘
要: 以金针菇杂交菌种 F 9为试材 , 1 采用单 因素试验和正 交试验研 究了非营养 因子对金
( R 2 , 脂 】 , 2 O ( R 15g Mg ( ( R A )0g琼 8g KH P A ) . , S) A ) 4
10gp . ,H值 自然 , 配制成 1 0 0mI 0 。 113 种子培养基 活化培养基去琼脂。 .. 114 液体发酵培养基 马铃 薯 20g 去皮煮 汁)葡 .. 0 ( 、 萄糖 1 、 0g可溶性淀粉 3 、 0g玉米粉 3 、 C . , Og K t 0gVl 1
121 单 因素试验 菌龄 对多糖 产量 的影 响 : 别用 .. 分 2 、87 、6及 10h 同菌龄的液体菌种 , l 接种 44 、2 9 2 不 按 0 发酵瓶 , 2 ℃、1 / n p 值 自然条件下培养 5d 在 5 10rmi、H , 设 3个重复 。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 : 采用 4 8h菌龄
寿命 、 抗凝血 、 抗艾滋病病毒 ( I 、 H V)消除 自由基 和抗 动 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等功效[ 。试验采用 了单 因素 9 。 和正交组合试验 研究 了菌龄 、 接种量 、 起始 p 值 、 酵 H 发 温度 、 摇床转 速 、 酵时 间 6 因素对 金针菇 F 9液体 发 个 1 发酵多糖产量 的影响 , 旨在探索金针菇多糖最大 收率 时 的非营养因子发酵最优条件 , 为金针菇多糖产品 的工业 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1 接 种 量 接种 发 酵 瓶 , 别 在 60 65707580 0 分 . 、. 、. 、. 、. 起
1 材料 与方法
11 试 验材 料 _ 111 试验 菌 种 .. 用 菌研 究 所 提供 。 杂 交 金 针 菇 菌 种 F 9 由 四川 成 都 食 1,
始p H值水平 、1 / i、5 条件下发 酵培养 5d设 3 10rm n2  ̄ C , 马铃薯 20g 去皮煮汁)葡萄糖 0 ( ,
1 12 活化培养基 ..
个重复。摇床转速对多糖产量 的影 响: 分别用 10 10 1 、3 、
10 10 10rm n的转速 ,8h菌 龄、O 5 、7 、9 / i 4 1 接 种量接种 发酵瓶 、H值 自然 、5 条件下发酵培养 5d设 3 p 2 ̄ C , 个重
复 。发 酵 时 间对 多 糖 产量 的影 响 : 酵 时 间分 设 56 7 发 、 、、
分别按 5 o1 、5 2 、5 %、0 1 %、0 2 接种量接种发酵瓶 , 在 2 。 10rmn p 值 自然条 件下 培养 5d 设 3个重 5 C、1 i、 H / , 复。发酵温度 对 多糖 产 量 的 影 响 : 用 4 采 8 h菌龄 按 1 接种量接种发酵瓶 , O 分别 在 2 、3 2 、7 2 ℃温度 12 、52 、9 水平 、1 / i、 H值 自然 条件 下培 养 5d 设 3个重 10rr n p a , 复 。起始 p 值 对 多糖产 量 的影 响 : H 采用 4 8h菌龄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