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评课
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评课稿《9的乘法口诀》广东路小学欧阳丹丹昨天上午听了高老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一课,这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课,学生已有了1-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课标》中指出:从原有知识结构走向目标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并不是纯粹显性的静态存在,而是需要师生提供成长的环境,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生长的。
在课中高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得出9的乘法口诀,在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之后背口诀、记口诀、用口诀,这一过程符合《课标》中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
乘法口诀是以儿歌的形式记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结果,琅琅上口,既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为,又对学生后续的乘法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直观情境导入----加法计算填写得数----写出乘法算式----编制乘法口诀-----利用口诀计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顺序,而且口诀学习的每一课编排都大同小异,有一定的规律。
听课后有以下几点感受:一、课堂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回忆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并理解乘法的含义,过度到本节课学习9的乘法口诀,迁移知识,学习新知。
学习开始给出来小袋鼠跳远,一步为一个9,让学生从几个9连加开始理解9的乘法口诀含义。
教师设置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在对“1-8的乘法口诀”复习过程中提炼出学习方法,体会知识生长力量与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前三个口诀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得出,后面的口诀教师留给学生自己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主体性,还加以强调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对于记忆9的乘法口诀给出来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找规律,口算,手指记忆等等。
三、在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时找到很多方法,即方便学生记忆,也为后面学习9的倍数特征打下基础。
四、对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比较关注,首先是在看主题图表述图中信息时,学生能够完整的表达,其次是在表述乘法含义时很流畅。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1、《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变为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而不是再现教师的思维并复制知识的过程。
“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评析
“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评析第一篇:“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评析“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评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每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重难点是: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片段一:抢答激趣,引入口诀。
师:我听说小朋友们个个都是抢答能手,现有三道不完整的口诀,请你把口诀填写完整,并说说这三句口诀,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出示:三三得(),七七(),一九得()。
生:得数都有个“九”字。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并齐读课题)〔评析〕通过让学生找出三句口诀的相同点而引出课题,这种导课方式平和、自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片段二:引导观察,感受口诀。
师:小袋鼠听说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也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演示袋鼠跳,如图)小袋鼠是怎以跳的?我们一起来观察。
小袋鼠第一次从0跳到几?(9)它第一次跳了几个9?(1个9)小袋鼠又跳一次跳到几?(18)9加几是18?几个9是18?(2个9)小袋鼠又跳一次是几个9?(3个9)小袋鼠继续跳,分别跳了几个9?大家一起数:4个9、5个9……9个9。
18再加1个9是27,27再加1个9是36……72再加1个9是81。
学生齐读:1个9是9、2个9是18……9个9是81。
〔评析〕采用“袋鼠跳数”这一形象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逐一加9的结果,进而从总体上感知了9的乘法口诀。
片段三:观察操作,编制口诀。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两捆小棒,每捆10根。
现在你从其中的1捆小棒里抽出1根,还剩几根小棒?(9根)它比10少几?(少1)它是几个9?(1个9)。
1个9比10少几?(少1)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1个9吗?生:1×9=9或9×1=9。
(板书)师:根据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生:一九得九。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陈月巧听了刘老师的课,总让人觉得那么亲切。
《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刘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立足于新的理念,在生动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既发展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力求数学知识情境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节课刘老师从《西游记》动画片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有趣的动画片中也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刘老师还创设了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情境,不但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孩子感到亲切,容易引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
把学生带入了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缩短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同时,还注意活动的有效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能结合课题,在活动的设计上,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例如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通过袋鼠跳格子直观图片,让学生再次感知几个9数据的由来及特征,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扫清了障碍,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和对例题图袋鼠跳格子的丰富的感性积累,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放手让他们自主编制口诀,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
以此为基础,教师将着力点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进一步探寻上。
学生不仅能根据以前学习的前后口诀之间的一般规律进行推想,还能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进行对比、归纳和推理。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诱导和小组合作编制口诀的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数形结合等教学法,让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研究新知识。
同时,小组合作编制口诀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巩固练
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些巩固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初步记熟口诀,能够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这也能够加大课堂练密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教学设计精巧,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启发诱导、小组合作编制口诀等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数学《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的评课稿
数学《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的评课稿数学《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的评课稿范文一、《认识位置》评课稿9月30日,全体数学组成员听了于xx老师和王xx老师两位刚转入数学学科的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两节课,两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很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简练、又有亲和力,能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从游戏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于老师在自主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练习形式多样有趣,由易到难,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了学生的观察、交流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王老师用让学生欣赏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并提出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当学生说到72和81时,张老师又提问: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情景图引出本课的教学。
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王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
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
我想王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
9的乘法口诀 评课稿(陈永华)
实用、实在、有效听汤帆老师《9的乘法口诀》有感保康县实验小学陈永华本节部级优课汤帆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例四《9的乘法口诀》,它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中。
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今天有幸聆听了汤帆老师的课我认为它是一节实用、实在、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课堂的重点环节汤帆老师处理的很得当,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并且利用教材素材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既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展示“已知”,又抓住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不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诀的热情。
具体表现在:一、力求数学知识情境生活化,体会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节课汤帆老师利用端午节划龙舟这一情景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的乘法口诀”而且从学生的“已知”往往是粗浅、局部和零散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入手。
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并可以通过“已知”的破绽,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为此,本节课汤帆老师勇敢让位,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并且在学习新知时汤帆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有序。
例如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通过袋鼠跳格子直观图片,让学生再次感知几个9数据的由来及特征,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扫清了障碍,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和对例题图袋鼠跳格子的丰富的感性积累,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精选7篇)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精选7篇)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篇1听了张老师和李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之后,感觉耳目一新,两位老师运用不同的思路执教同一课,彰显了个性的教学风格。
现将听后所感归纳如下:首先,李老师的教学以动画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再让学生编口诀,同桌互背口诀来巩固知识,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张老师的课,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记忆口诀时,采用联想记忆法,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炼丹炉中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九九八十一难,还有不管三七二十一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亲自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产生的过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
另外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把乘法的含义提前渗透给学生,且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兴致很高,做到了不仅让学生吃得饱,还能吃得好。
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篇2今天,陈老师上了《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这节课,觉得上得很好,下面来说说我的学习体会。
一、巧妙地构思了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
首先以《西游记》主题曲《白龙马》和故事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这一主环节时,陈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一行10格9星的方格图,让学生依据先前的知识,找到规律填写表格,根据表格编写口诀,找出口诀规律帮助记忆口诀。
接着陈老师通过“想想做做”第一题的练习,出示两张图表,先引导学生看图填写表格第一行,接着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完成表格。
通过表格启发学生发现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总结出记忆9的乘法口诀方法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一、课程内容亮点
在《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运用了创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本课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如计算购物时找零的钱数,使学生感受到9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9的乘法口诀,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课程实施效果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热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9的乘法口诀,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对数学学习充满了热情。
三、课程改进建议
尽管本节课有很多亮点,但仍有提升空间。
以下是对本课的改进建议:
增加更多实际应用案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9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准备更多的实际例子,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
强化基础练习: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教师可以布
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关注后进生: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总的来说,《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内容充实有趣,实施效果良好。
如果能在以上方面加以改进,相信会更加完美。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1、准确、合理的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已经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对于9的乘法口决已有所了解,甚至有个别好生已经会背。
陈老师在设计时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让学生自由的说出9的乘法口诀,或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
2.经历学习过程,比只要结果更精彩。
“大脑是等待燃烧的火把,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
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
这节课中,陈老师树立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
通过自由说口诀并自主验证口诀、讨论观察、自主探究去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高效参与。
尽量多地给孩子们一点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们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他们一点疑难,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不正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吗?在“9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能灵活地在总结、评价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评价语言丰富,富有启发性。
如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真善于动脑筋,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评价过程不流于形式,做到适时、适度、合理,还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看到自己的进步。
通过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发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这些方法的渗透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可使他们扬长避短,找到自信就能获得成功。
3、数学课编口诀很好。
先了解一下学生怎么想,老师特别关注用什么办法编出来的,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差异都呈现出来的,当然,呈现的多了,就显得散乱。
老师要根据呈现出来的状态,思考怎样有针对性地教,提高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9乘法口诀》评课稿(2)
小学数学教材《9乘法口诀》评课稿(2)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这篇数学教师评课稿“小学数学教材《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由()为您整理,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研活动评课中参考。
具体评课用语范文如下:今天听了张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之后,犹如提壶灌顶,由浑浑然顿觉耳聪目明。
现将听后所感归纳如下: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张老师用让学生欣赏音乐,并提出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当学生说到72和81时,张老师又提问: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星星图引出本课的教学。
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张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
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
我想张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
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张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
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教学点评
小学数学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教学点评本节课教师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变情境创设为直奔主题。
9地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1-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里没有必要故作“神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猜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谁能来介绍几句?”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来介绍9的口诀是哪几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
虽然在没有教之前学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诀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教师引着学生说意义则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本节课中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口诀的意义。
当学生把口诀编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画图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画图,还大胆地上台展示和交流。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三、变机械记忆为有意义学习记住9的乘法口诀是多年来9的乘法口诀教学课永远不变的主题。
但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呢?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每一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欣喜的是我的学生都能发现各条规律,如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在学生说了很多规律后,我引导学生理解另一条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记忆9 的乘法口诀作铺垫。
由于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这里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以致没有时间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和进行适当的练习这并不矛盾,但是两者都需要时间,在探究这里舍得花时间,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时间那么探究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两者该如何整合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9的乘法口诀评课
9的乘法口诀评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教学目标:首先,需要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教师是否能够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同时,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充实、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教师是否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同时,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紧凑,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
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客观,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并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教师是否能够从教学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评价9的乘法口诀这堂课的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只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说这是一堂优质的9的乘法口诀课。
九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听了方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之后又细心聆听了方老师的说课以及单老师的评课与点拨,犹如提壶灌顶,由浑浑然顿觉耳聪目明。
现将听后所感归纳如下: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方老师提出比一比谁最会观察,就奖励星星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星星图引出本课的教学。
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方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在编的同时还让学生去动手圈出星星图,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
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
我想方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
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方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
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集锦3篇)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集锦3篇)《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篇1)课程内容设计:在《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中,教师将教学内容组织得相当紧凑。
从导入到新课再到练习,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为学生的理解搭建了良好的阶梯。
课堂氛围与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教师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能够自主探索,互相学习,课堂互动性极佳。
教学方法: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细节处理:在处理教学细节方面,教师非常用心。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时,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这些方法既实用又有趣。
总结与建议:总的来说,《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课堂氛围来看,都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但如果要在细节上提出建议的话,我觉得教师在某些环节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篇2)课程结构与内容:在《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中,教师首先从回顾旧知开始,巧妙地引导出9的乘法口诀。
这样的结构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注重口诀的记忆,还通过实例解释了口诀背后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合作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动画、图示等形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参与度与反馈: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度极高,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9的乘法口诀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9的乘法口诀》教学评价
《9的乘法口诀》教学评价1.力求数学知识情境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节课从《西游记》动画片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有趣的动画片中也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再如:练习中的小狗环球旅行,也是创设了一个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领略了世界的一些特色建筑。
让小狗导游带领孩子们去了埃及金字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中国的长城等等。
美好的画面牵引着学生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他们在期待着一个个问题的到来,他们盼望着通过自己的解决享受成功的快乐,这不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吗?2.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石。
要盖好一栋楼房,没有扎实的基础是不行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得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与创造力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学好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前提。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无从实现;只有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是基础知识的升华。
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也可促进对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理解,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
例如:有关一至八的口诀,没有让学生走“先想几个几连加,再想乘法算式,再编口诀”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学过的口诀直接引入到9的口诀中。
这种想法得益于学生的提问,在学习5的口诀时,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二五一十’这句5的口诀,在学习2的口诀时就出现过”。
学生的提问,得益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课堂培养,也使我深深认识到,要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思维的起点,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9的乘法口诀》课后自评稿
《9的乘法口诀》课后自评稿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了1到8的乘法口诀以后的一节内容,对于编写9的乘法口诀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况且,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至少有50人已经会背乘法口诀。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经验来编制9的乘法口诀,探究9的乘法口规律及记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下面把我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出现的问题来剖析自己的这节课首先以看算式说口诀的形式复习1到8的乘法口诀,开门见山说本节课学习9的乘法口诀,由剪纸引出本节课的一个问题:几个9是多少?通过让学生先交流再自主填表格的形式来解决。
(争议:为什么自主而不扶持?)我的想法:学生有基础,一是孩子理解这个表格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学习7和8的口诀时也是这种形式,在基础训练及平时的练习中都有这样的填表格。
孩子们知道优化的方法,要么一步一步推理,要么利用乘法口诀。
二是大部分孩子会背口诀,即使不会背的也可以用推理。
你是怎么算的?找学生说一说。
第1个学生回答:乘法口诀。
(和他一样的差不多60人举双手) 第2个学生回答:依次加9。
(和她一样的2人举手)第3个学生回答:乘法算式。
(就他一人举手)还有其他方法吗?(没人举手)在这一环节,第3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了小插曲:我的感受:虽然也有预设有学生要这样回答,但我没想到,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的问题?2X9是怎么算出来的?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心里只想着这是填表格的一种方法,除不知怎么得到2X9的答案。
所以,对所有的听课老师来说可能就定格在了细节,可能导致出现这样的争议:(争议:根据表格先编写口诀再写乘法算式?还是根据表格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写口诀?还是编一句口诀写两个算式?)哪种方法好呢?我说不上来。
我的处理是学生自主先写口诀,为什么这么处理?我的处理原因:既然有差不多60个孩子运用了乘法口诀,接下来就应该写乘法口诀。
为什么称“写”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孩子们都会背诵,何来“编”呢?所以让孩子动笔写口诀,随后让学生共读我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北关小学张爱华听了老师的课,总让人觉得那么亲切。
《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立足于新的理念,在生动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既发展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9的乘法口诀》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第四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材让学生借助赛龙舟的示意图,观察并推出连加的结果,填写在数轴上,总体看,教材逐步提高了抽象程度,更加突出了连加的结果,即乘法口诀中的积,为学生更好的记忆乘法口诀作好铺垫。
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该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好:1、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根据9的数目特性记忆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提高推理能力。
4、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独立思
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乘法口诀的编制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为学生拓展了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
一方面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在本课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在学生学习了 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池老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写关于9的口诀,并让学生说出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构建知识、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
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池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小组合作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在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池老师让学生学习用双手记忆9的乘法口诀,生动形象,学生学得愉快、扎实。
池老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四、变机械记忆为有意义学习。
记住9的乘法口诀是多年来9的
乘法口诀教学课永远不变的主题。
但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呢?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每一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学生都能发现各条规律,如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
在学生说了很多规律后,引导学生理解另一条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记忆9 的乘法口诀作铺垫。
总之,在教学中,池老师能关注到学生喜欢“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亲自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产生的过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