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雅致天然——浅谈宋代文人园林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 精致雅致:宋代园林追求简洁、精致、雅致的风格,注重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协调。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有曲水流觞、碧水丛花、假山叠翠等,用来营造出幽静、宁静的氛围。
2. 人文意蕴:宋代园林注重将人文意蕴融入园林设计中。
园林中常以文人雅士的居所为主题,或以名句诗词为园林命名,营造出一种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3. 重视自然景观:宋代园林注重树木植被的布局和运用,常以假山、水景、花草等自然元素为主要特色。
通过营造折衷的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4. 强调视觉效果:宋代园林在视觉效果上追求意境和情调的表达。
通过运用特定的建筑和景观元素,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色和景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 注重空间布局:宋代园林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园林的布局一般以中轴对称的方式进行,注重空间的开合和过渡。
同时,在空间布局中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空间更加和谐、舒适。
总之,宋代园林的风格以精致雅致、注重人文意蕴、重视自然景观、强调视觉效果和空间布局为主要特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追求和欣赏。
家国情怀影响下的宋代文人园林特征分析
15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2.16的风格。
当时园林建设甚多,绮丽豪华与清纯优雅共存,其中文人园林风格占造园主流,并影响到其他园林甚至皇家园林。
1文人园林的概念文人园林不仅包括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情趣、文人精神浸润的一种园林[2]。
文人园林这种风格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世流园林,经唐朝的兴盛,到了宋代,文人执政,文人的情趣爱好浸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被附上文人色彩,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出现了文人园林。
这时的文人园林简约、自然而且高雅。
2影响文人园林的家国情怀文人园林形成的深层次因素是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的影响。
中国“士”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础。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两宋时期,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状态,却频繁受到外族的侵扰。
内忧外患的环境,使宋代文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3]。
在文人的忧国忧民、对国土的眷恋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下,文人园林呈现出乡土性、崇尚自然、简约实用并蕴含高雅的文化等特征。
3蕴含家国情怀的文人园林特征3.1眷恋乡土,师法自然的景观3.1.1乡土格局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在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在历史岁月中留下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是士人的一种情感归宿。
南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丘迟用这种乡土景观感动陈伯,陈伯最终归降。
中国山川秀丽,山水众多,其中山地(包括高原、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2/3,多河湖。
摘要 宋代文人地位高,普遍受人尊敬。
他们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受其影响热爱祖国,眷恋国土,有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经由他们主持营建的,或者受其影响修建的园林呈现出简约、朴素、乡土化和高雅的特征,被称为“文人园林”,并成为一种造园主流。
宋朝的园林艺术
宋朝的园林艺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而且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亮点。
宋朝的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宋朝园林的意义和特点宋朝园林艺术与其它时期的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它追求“以景取胜”,强调舒畅自然、富有情趣和思想深度。
宋朝园林将诗词、绘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宋朝园林追求的是一种“神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
二、宋朝园林的代表作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它以其精湛的细节雕刻和精心设计的布局著称。
拙政园的景点主要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以水景为主,水池、假山和桥梁错落有致;而西园则以林木和花草为主,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整个园林布局温婉雅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2. 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之一,也是宋代重要的园林艺术代表。
庐山的自然景观以山峦、溪流和湖泊为主,而园林的建筑则众多且多样。
主要有一些古塔、亭台楼阁、假山和水池等。
在这些建筑中,既有高大挺拔的古塔,也有造型独特的假山,形式多样且富有意境。
三、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身心的舒畅和和谐。
它强调景色的变化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物布局都体现了宋代人对禅意和自然美的追求,给人以心旷神怡、禅意清明的感觉。
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宋朝园林的影响宋朝园林的影响不仅在建筑艺术领域以及后世的园林设计上得到了体现,还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朝园林通过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意境,影响了后世的文人雅士,成为他们灵感和创作的重要来源。
宋朝园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并对整个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宋朝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完整word版)宋代园林风格简介分析
简述宋代园林的风格特色摘要:南宋和北宋(公元960—1271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意境的创造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普遍收到重视,善于借助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意外之诣,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文人园林风格特征对三大类型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影响了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领域。
关键词写意化文人园林山水园林简远疏朗1.总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
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属于写意山水园林范畴。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两宋都占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文化方面则尤为突出。
从中唐到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首先,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释三大思潮,都处在一种蜕变之中。
儒学转化成为新儒学—理学;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道教从民间的道教分化出向老庄、佛禅靠拢的士大夫道教。
从两宋开始,文化的发展也像宗教政治制度及其哲学体系一样,都在一种向内封闭的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不断的自我完善。
文化艺术已由面上的外向拓展转向于纵深的内在开掘,向精微细腻的方向迈进。
正如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
”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亦“造极于赵宋之世”进入完全成熟的时期,并流传海外。
韩国和日本在两宋期间大量吸收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造园理论、绘画、茶道、艺术等方面的精华,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造园文化和艺术风格。
2.形成的原因两宋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发展和内容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年的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潮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有:1、经济的高度繁荣。
一派雅致天然——浅谈宋代文人园林
人园林 ” 。
持着 良好 的发展势头 , 待 到宋 室南 渡 , 江 南遂 成为全 国最 为 发达 的地区。南宋王朝偏安一 隅 , 更是从 园林 中寻找精 神庇
护所 。因此江南 园林之 兴盛 自不必 说 。临安 作为南 宋 时期
江南最大 的城市 , 最 为经济政 治文 化 中心 , 又紧邻 西湖 和三
面环 抱 的 群 山 , 无 论 是 经 济 还 是 环 境 都 为 私 家 园 林 的 兴 盛 提
供了得天独厚 的条 件 。《 梦梁 录》 、 《 武 林 旧事》 多有 记 载临
安私家园林 , 大多分布 在西 湖一带 , 或 是 城 内 和 城 东 南 郊 的
1 宋代 文 人 园林 之概 况
曲新 词 酒 一 杯 , 去年 天 气 旧 亭 台 。 夕 阳 西 下 几 时 回 ? ( 北宋) 晏殊 ・ 浣 溪 沙
无 可 奈 何 花 落去 , 似 曾相 识 燕 归 来 。 小 园香 径 独 徘 徊 。 ”
— —
谈及 中国古典 园林发展 史 , 明中叶至清 中叶这段 时期毋
宋代园林艺术林则徐等人的庭院设计与造园
宋代园林艺术林则徐等人的庭院设计与造园宋代园林艺术与林则徐等人的庭院设计与造园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园林艺术方面有着显著的发展。
园林艺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而林则徐等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创新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宋代园林艺术的特点以及林则徐等人在庭院设计与造园方面的独特贡献。
一、宋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宋代园林艺术以自然之美和陶冶人心为核心特点,注重创造一种宜人的环境和精神氛围。
在宋代的庭院设计中,人们善于利用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打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园林风景。
1. 布局合理:宋代庭院设计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的理念,即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宏大的景观效果。
在布局上,常常将各个园林区域合理地连接起来,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体系。
2. 融合自然:宋代园林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强调自然山水景致在园林中的表现。
通过挖掘、填土、筑山、开水等手法,将自然景观融入庭院中,使园林具有独特的山水特色。
3. 疏密有致:宋代园林在植物布置上注重疏密有致,既要让人感受到植物的繁茂和生机,又要给人以适度的开阔感。
植物的种植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营造出四季如春的景观。
4. 文化内涵:宋代园林艺术注重融入文化内涵,园林中经常会有一些诗词、碑刻或书画等文化元素,增强了园林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二、林则徐等人的庭院设计与造园贡献林则徐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在庭院设计与造园方面做出了很多独特的贡献。
1. 强调人文氛围:林则徐认为庭院设计应该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筑和布局的精心设计,使庭院表现出与主人性格和品味相匹配的特点。
他注重庭院的精神内涵,倡导庭院应该是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艺术空间。
2. 引入花木:林则徐在庭院设计中引入了大量的花木,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增加了庭院的色彩和观赏价值。
他鼓励人们种植各种花卉和果树,使庭院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展现出美丽的景色。
宋代园林的风格探析
二、 文 人 思 想 的 产 生
宋 代对文学和 艺术推崇 的直接 结果是文人和艺术 家的思想解 放。 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 风光 , 企图将生活诗意化。 借 景抒情 , 融汇交织 , 形 成文人 构思的写意山水 园林艺术 。 所造之园多以山水 画为蓝本 , 诗词为 主题 , 以画设景 , 以景入画 , 寓情 于景 , 寓意 于形 , 以情立意 , 以形传神 。 楹联 、 诗对 与园林建筑相结 合 , 富于诗情 画意 , 耐人寻昧并形 成了独具 特色的文人同林 风格 ,同时还影 响及于皇家园林 、官府园林及寺庙园 林。文人士大夫们把 自 然 景物看作是品德美 、 精神美和人格 美的象征 注重从 自 然 景物的象征意 义中体现物与我 、 彼与己 、 内与外 、 人 性美与 自然美的统一。因此, 宋代 的造园活动 由单纯的山居别业转而在城市 中 营造城市山林 , 由因山就涧 转而人造丘壑。因此大量的人1 理水 , 叠造 假山 , 再构筑园林建筑成为宋代造 园活动 的重要特点。
川l :
葺 I 嘲
n
宋代园林的风格探析
一 文 /张建 羽
摘要 :
宋代是中国历 史上文学和艺术 的极盛时期 , 不仅在诗词歌赋 方面成就辉煌 , 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 。 这 些艺术作品 的 种类包括绘画 、 建筑 、 陶瓷 、 染织和 园林 。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 的转折期 , 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 风格 。
( 二) 简约 , 不能望文生义 , 以为简约就是简单和节约 , 其 准确 、 全面 的表述 , 应是景象简约但意境深远。这是对大 自然风致 的提炼 与概 括 , 也 是创作方法更多地趋 向写意的表征 。其效果是 以少胜 多, 以一 十。 在 具体 的操作上 , 是造园的要素如山形 、 水体 、 花木 、 建筑不追求 品类的 繁富, 不滥用设计的技巧 , 也 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 区。 ( 三) 雅致 , 两宋官僚士大夫通过科举取得进身之 阶, 但 处进 退都 不 能以 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追求不 同于流俗 的高蹈 , 沉缅隐逸 的雅趣 , 就成了逃避现实 的唯一 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在诗词 、 绘画等 文学艺术创作上 , 也直接地反映在 园林设计建设上 。一 个突出的现象 , 是园林种竹十分普遍 , 而且常见大面积种 植。 ( 四) 天然 , 宋代 园林天然特点表现在两个方 面: 园林 内部的成景以 植 物为主要 内容 , 为求园林本身与外部 自然环境 的契合 。 园林选址重视 因山就水 , 利用原 始地貌 , 园内建筑 注意收纳 、 摄取 同外的“ 借景 ” 使 得 园内同外 两相结合浑然一体。 上列特点是文人 的艺术趣味在 园林 中的集 中表现。文人园林在宋 代的兴起促进 了中国园林艺术继 两晋南北朝之后 的又一次重 大升华。 宋代文化发展 的登峰造极 , 文人广泛参与造 园活动 , 以及政 治 、 经济 、 社 会的种 种特殊 因素 , 为此创造 了条件。 文人园林及其风格 的形成与文人 画的兴起 一样 , 是文人广泛参与园林规划的结果。 宋代文人园林 的四种 风格特征与文人 画的主要风格特点有某些类 似之处 , 从 某种意义上说 , 文人所写 的“ 画论” 可 以引 为指导园林创作 的“ 园论” , 园林 的诗情 正是 当代文人诗词 风骨的复现 ,园林 的意境 与文 人画的意境异 曲同1 ] : , 诗 词、 绘画之以园林作 为描写对象 的屡见不 鲜。诸如此 类的现象 , 均足以 说明文人画与文人 园林 的同步兴起 , 绝非偶然。 显而易见 , 宋 人的诗 画艺 术给予园林 以直接 的影响 ; 隐而可 见 , 宋 代所确立的独特的艺术创作 和鉴赏方法 ,对于文人同林有着问接的浸 润。 宋代社会尤其是北宋 中叶 以后的忧患意识和病态 繁荣 , 文 人士大夫 出处进退的祸福无常,逐渐在 这个 阶层中间造成了出世与人世 的极不 平衡的心态 , 赋予他 们以一种敏感 、 细致 、 内向的性格特征。
对宋代文人园林的理解
对宋代文人园林的理解嘿,咱今儿来聊聊宋代文人园林呀!你说这宋代文人园林,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呢!就好像是一个隐藏在繁华世界里的小仙境。
你想想看,那时候的文人墨客们,在里面吟诗作画、抚琴对弈,多惬意呀!这园林可不单单是一堆花草树木石头的组合,那是有灵魂的呢!走进宋代文人园林,你就仿佛走进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里的小径蜿蜒曲折,就跟那人生的道路似的,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说不定转个弯,就能看到一丛特别的花,或者一处别致的景致,让你眼前一亮。
那亭台楼阁呢,精致得很,每一处雕刻、每一个线条,都透着宋代文人的那种细腻和雅致。
在亭子里坐一坐,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鸟儿的叫声,哎呀,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呐!再看看那园中的水池,清澈见底,里面的鱼儿游来游去,自在得很。
这水池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还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和周围的景色,让整个园林都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旁边的假山也是有模有样的,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奇形怪状的,全凭你自己去想象。
你说这宋代文人得多有创意呀,才能造出这样的假山来。
还有那满园的花草树木,那也是各有各的美。
春天有娇艳的桃花、杏花,夏天有清幽的荷花、茉莉,秋天有灿烂的菊花、桂花,冬天还有那傲雪的梅花。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色,这不是跟咱的人生一样嘛,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魅力。
而且这些花草树木可不是随便种的,那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跟周围的景致搭配得恰到好处。
宋代文人园林里,处处都透着一种雅趣。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你可以把自己当成那个在园子里漫步的文人,感受着他们的心境和情怀。
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那个时代,会怎样去欣赏这园林的美,会怎样去创作诗词歌赋来赞美它。
这不是很好玩嘛!咱再想想,要是咱现在也有这么一个园林,那该多好呀!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这里,放松身心,享受一下宁静和美好。
论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并简要举例说明。
论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并简要举例说明。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著名的有艮岳、苏州的沧浪亭等。
例子:沧浪亭由北宋文人苏舜钦所建,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叫。
是宋代文人园林的代表之作,是江南现存历史悠久的私家园林之一。
沧浪亭清幽古朴,布局风格独具特色。
沧浪亭的园内园外融为一体,布局以山为中心,水作为外景绕园而过。
山上建有沧浪古亭,碑石亭等建筑小品环山设置。
亭的点缀作用。
在园林中,亭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
人们通
过亭来观察、欣赏园中的美景。
园中,亭的动态和静态观赏将分散的景点整合,亭引导游人观赏,将景色展现在游客眼前。
亭是园中最佳观景的地方,沧浪古亭位于假山东面的最高处。
古亭使卷棚歇山屋项,平面形式为方形,单檐屋角起翘。
古亭为石质,色彩素雅。
古亭四周通透,因位于园中最高处,又有较强的私密感。
古亭结构典雅古朴,与周边景色和谐。
亭的构图作用。
宋代文人园林的山石水池都是对自然的摹写。
在沧浪亭的园林构图中,古亭占据制高点,是园林的中心。
沧浪古亭建在高处,与园中的建筑、植物构成优美天际线。
登上假山,进入亭中,园中景色都可以望见。
简远疏朗 雅致天然——南宋园林之美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南宋园林之美作者:鲍沁星来源:《杭州》 2017年第22期南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把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南宋参与造园的皇亲国戚、贵族文人都擅长书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甚至其本身就是造园艺术家或是画家,常常亲自参与造园的规划设计。
根据已经掌握宋代园林的文献、图像和遗存,这八个字恰如其分。
造园兴盛体现时代审美情趣受时代审美情趣的影响,宋人上至帝王、下至文人,甚至普通百姓,十分热爱园林游观之趣,在园林中创造愉悦身心的场所,并于其中奉亲自娱、集会交友,享受林泉之乐。
张镃是南宋政坛、文坛上都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出生贵胄,家资丰厚,祖父是循王张俊。
虽然官至右司郎,但张镃无意功名,热爱写词著书和园林营造,以14年之功筑造完成了一座豪华精美的园林——桂隐林泉,被誉为“在钱塘最胜”,与贾似道第后乐园、韩侂胄南园并称最著。
在桂隐林泉中,各处都极擅园林之胜,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又构筑亭台楼阁、轩堂庵庄桥池等百余处之多。
园中花木也极为丰富,能周年赏花、月月不断,一切筹划施工都由园主张镃亲力亲为。
桂隐林泉建成后,张镃的优游享乐生活便主要围绕这座宅院进行,他写了一篇《赏心乐事》,排列十二个月的游赏次序,如玉照堂赏梅、天街观灯、丛奎阁山茶、湖山寻梅等,不一而足,让人不得不叹服张镃的奇思妙想和独特的审美感觉。
南宋造园的兴盛体现了南宋的社会繁荣、经济富裕,而南宋园林独特价值的形成,是在北宋皇室“衣冠南渡”带来的宋文化和杭州独特的西湖山水环境以及地方人文传统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滋养了杭州地方的造园传统。
其中,某些南宋园林造园用典,一直在杭州造园活动中传承,在今天的杭州传统园林遗存中仍能找到踪迹。
遗迹所见园林立体之美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元代以前的古代园林地面遗存了,所以对南宋及其更早的园林细节知之甚少。
而明代以前没有系统的造园专著流传至今,给南宋园林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宋代文人园林兴盛于东晋南朝时期,逐步形成了特定的规制。
宋代苏州是文人园林的集大成者,其后文人园林风靡全国,遍及江浙,影响甚广。
北宋以后的六七百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学术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当时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理学”思潮。
这一时期,文人与园林关系密切,许多文人与园林结下不解之缘。
苏州是宋代文人园林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东晋南朝时期即已形成特定的规制。
到了北宋时期,苏州的文人园林已蔚然成风,上自贵族名士,下至庶民百姓,纷纷筑池建亭,置石为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种现象反映出,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有了更多的余暇和闲情逸致去从事文化娱乐活动。
而苏州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得以孕育产生出高质量的园林精品。
这些园林可以说是文人追求自由的典型体现。
但宋代文人园林并非都集中在苏州,河北幽州、汴梁以及湖北襄阳也都分布着一些颇具规模的文人园林。
在我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认为天圆地方。
园林也应采用方正布局,因此宋代文人园林总体上呈现出中轴对称的特点。
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礼”,“礼”就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规则、秩序。
所以中国传统园林往往强调对称和整齐的布局,方正而不呆板。
文人园林采用方正的布局与文人追求“礼”的观念相吻合。
在这一基础上,宋代文人园林沿袭了传统园林方正的格局,追求对称与整齐的美感。
同时,为了取得“均衡”效果,有意减弱院落内部的变化。
这样,对比度较小的平面造成了和谐、统一、稳定的视觉效果。
宋代文人园林不同于唐代园林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规模较小,多采用院落组合的手法,每个院落面积较小,采用较为简洁的组合方式。
这样既满足了私密性的需要,又突出了围墙的闭合效果。
我们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园林通过整饬的庭院空间来满足主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
围墙的封闭性与环境的开敞性之间的对比也是一种审美情趣。
其次,宋代文人园林造园材料多用石块,且尺度较小,没有明显的规格限制,只要四周围墙坚实,便可自由发挥,故园林体量不大。
宋代文人园林造景手法
宋代文人园林造景手法嘿,朋友!说起宋代文人园林,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呐!宋代文人园林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每一处景观都饱含着诗意与韵味。
那造景的手法,就如同一位高明的大厨烹饪佳肴,讲究得很!咱先瞧瞧这“因地制宜”的妙处。
就好比你给自己挑衣服,得根据身材来选款式,园林也是这个理儿。
有的地方有山,那就顺着山势来打造亭台楼阁,让建筑与山融为一体,仿佛它们天生就该在那儿。
有的地方有水,那就在水边种上垂柳,摆上怪石,让水也有了风情万种。
你说,要是不因地制宜,硬把个亭子盖在洼地里,那得多别扭呀!再说说“借景”这一招。
这就像是跟邻居借东西,借得巧妙,自己家就更丰富了。
远处的青山、天边的晚霞,都能成为园林的一部分。
站在园林里,能看到外面的美景,外面的人也能欣赏到园林的雅致,这一来一往,多有意思!比如,在园子的一角开个窗,窗外正好是一片桃花林,这不就把春天“借”进了园子嘛!还有“虚实相生”,这可太有门道了!虚的,像那烟雾缭绕,像那月光洒下的影子;实的,就是那实实在在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
虚实结合起来,就像一场精彩的魔术。
想象一下,一条曲折的小径,两旁是若隐若现的竹林,你走在其中,是不是感觉神秘又有趣?这就像人生,有实实在在的努力,也有那些如梦如幻的憧憬。
“疏密有致”也是关键。
要是园子里到处都挤满了东西,看着就闹心。
得有疏有密,有开阔的草地,也有紧凑的花丛。
就像一首曲子,有激昂的高音,也有舒缓的低音,这样才动听嘛!宋代文人园林的造景手法,那真是一门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堆砌石头、种些花草,而是用心去感受自然,用智慧去创造美好。
这不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吗?得有张有弛,有虚有实,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朋友,你要是能亲自去感受一下宋代文人园林的魅力,那绝对会让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难道你不想去感受感受?。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南宋都城临安的宅园林大多是文人园林,这些园林一般采取上中下三区,形成由低至高、逐步抬高的空间层次。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
第一个特点:“尚自然”,最能体现宋代文人追求自然情趣的是宅园的风格。
一是布局自然,而且利用地形、水景,打破建筑物之间的严格界限,以相当低的土坡代替,不同的建筑物和空间彼此贯穿融合在一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身处其中才会发现它的奥妙。
这些富于诗意的景色往往使人忘记它是人工构筑的建筑群。
与唐、宋以来的寺院园林不同,宅园的空间主要是静态的,没有像寺院那样以佛教文化为内涵的佛殿作为统领空间,故而也就没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钟鼓楼等建筑类型。
甚至,这些以石洞或半天然山崖为房屋基础的屋宇也很少有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的装饰。
另外,这里的建筑物也少了“堂”、“阁”、“廊”等类似的空间,而是以敞开的亭、廊、假山、池塘等具有形象性的空间来联系室内的建筑,所以,它更接近于唐代园林,呈现出一派平淡自然的景象。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对宅园美好意境的写照。
这里,山是园林的主角,而不再是人们常见的佛像、庙宇、墙垣、宫殿、寺塔等主体建筑,因此,显得轻松、自然、简约、雅致。
二是设计独特。
我国古典园林不仅对自然条件考虑周全,而且往往注意“创造意境”,讲究诗情画意,重视小桥流水、山林野趣。
因此,在宋代宅园中出现了很多“小景”,把江南的山光水色带进了建筑中。
例如苏州拙政园中的“小蓬莱”,它的建筑面积不足半亩,但却借景西园和狮子林,把不大的园子布置得别有情趣。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东晋的《兰亭序》虽是论述艺术的经典名篇,但却是为修身养性的玄学书,如今用园林中的“一峰”、“一勺”去形容平地山峰的壮观,用“一勺”来比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让人恍惚间觉得已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
此外,又如苏州狮子林中的门窗洞口均采用圆形,巧妙地变成了一个扇形天井,这种设计可以使人尽享林中的奇石、清泉、花草、怪洞之胜,尤其是雨天之时,感受到“明月来相照”、“清泉石上流”的妙境,产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空灵之感,真可谓奇思妙想。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文人园林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文人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涵盖文化艺术、实用建筑、景观园林的完美结合。
在传统的园林艺术中,中国文人园林最为出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园林的第一山” 。
文人园林以造景和园林创编为主。
它以幽雅、自然、端庄的景观布局,及用精细技艺,加
以巧妙雕塑的园林建筑,成为园林艺术中的最高表现,具有独特的风格,备受人们的喜爱。
文人园林的用材丰富,树木之间穿插舒缓的池石,湖泊内火山内嵌植石以及造型各异的石头块,更凸显出景观的平衡与统一。
钟乳石和花岗石的极富文化种子,以及厚重而非凡的错落有致的布置,为文人园林增添了许多文化底蕴与深远传承。
而墙护栏等装饰物表现出一种浓厚的、细致的山水风貌,可以统一园林景观,使它更加有序、和谐。
文人园林建筑主要以小型池塘、庭院、山墙等为主,这些建筑彩绘精美,玻璃和瓦片的安
装使建筑多而不乱。
文人园林在肃穆的基础上又能增添一种活泼的热情,以山水结合的学问,使整个园林充满了魅力与细腻的艺术韵味。
文人园林巧妙的布局和精致的装饰,使它的景观空间充满情感,令人欣赏上从容不迫,受
到深刻的印象。
文人园林本身也极富文化蕴涵,山水、植物、建筑物结合在一起,体现着
自然和人文关系,给观者一种回归世俗的无上感受。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人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园林的第一山”。
它所承载的自然和人文,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也正是由此而形成了文人园林特有的韵味。
宋代文人园林的美学研究
宋代文人园林的美学研究
1、宋代文人园林美学产生的背景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典型的文化繁荣时期,宋代文人家中的园林凭借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独特的美学观念,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时期美学风格。
这种风格比较明显地呈现了宋代文人美学思想对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理解和普遍信仰,他们强调和殷勤追求自然的观念,在园林建筑的设计和装置的方面重视自然的景色表现,在它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彰显出极具智慧的实践。
2、宋代文人园林美学设计理念
宋代文人在设计宋代文人园林时,重视与精湛的技艺和精致的景致,采用简洁的线条来表达空间感,以清新美好的雅致间接表达出天人合一、恢弘大度的思想观念。
宋代文人崇尚“小而美”,以及思想上的柔和性和实践上的节俭性,从而营造出一种宽广的深邃的美学气氛。
3、宋代文人园林美学的表现方式
宋代的文人园林美学表现在建筑、陈设、景观等多个方面。
其中,建筑结构采用平衡的复合式,并尊重古为新的原则,营造出一种崇尚大自然的氛围;陈设主要以精雕细琢的陶瓷、玉器等来表现极端的艺术美感;而景观设计以山水结合,自然风景融合建筑构造,结合空间秩序,充分体现宋代文人崇尚自然与研究自然的审美观念。
4、宋代文人园林美学的精髓
宋代文人园林美学凝聚着大量优秀的审美理念,体现出中西合璧形式
的特色及精髓。
宋代文人园林以多变的表现手段凸显不同的审美风格,多变的表现手法和类型,让宋代文人园林美学融合了西方的学术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挥,宋代文人园林美学体现出多元包容、文史民俗背
景进行多样化融合和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融合自然,以及柔和、节俭
以及强调团结精神的审美美学。
宋代人文园林的特点
宋代人文园林的特点
宋代人文园林的特点包括:
1. 以山水为主题:宋代人文园林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强调与自然融合,多以山水景观为主要构成。
2. 讲究意境和造景:宋代人文园林注重创造独特的意境和情调,通过巧妙的造景手法,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环境。
3. 参差错落的空间布局:宋代人文园林注重空间的错落有致,强调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整个园林充满变化和惊喜。
4. 引入建筑和人文元素:宋代人文园林中融合了建筑和人文元素,如亭台楼阁、石坊、雕塑等,以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5. 重视小品构思和细节处理:宋代人文园林注重小品构思和细节处理,更加注重细小的装饰和摆设,以增强整体的审美效果。
总的来说,宋代人文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精髓,融合了山水意境、人文元素和建筑艺术,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宋朝的园林与景观设计
宋朝的园林与景观设计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文化、艺术与科技水平都达到了巅峰。
在宋朝,园林与景观设计也达到了独特的高度。
宋代的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强调自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本文将介绍宋朝的园林与景观设计。
一、园林与自然宋代的园林设计注重展现自然美,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宋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山水之胜,人亦如之”,即园林应像山水一样优雅秀丽。
园林设计师追求自然的美感,将山川湖泊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园林中。
这种设计方式起到了烘托园林氛围的作用,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二、园林与建筑宋代的园林中经常融合了建筑元素,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宋代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构建筑方式,建筑物多以楼台、亭阁为主,形式丰富多样。
这些建筑物巧妙地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
在园林中散步时,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给人以美好的体验。
三、园林与艺术宋代的园林设计充满了艺术感。
园林中常常摆放着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例如石刻、雕塑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增添了园林的美感,还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文化底蕴。
此外,园林中的花卉、树木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它们经过精心的培育与布置,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四、园林与人文宋代的园林设计中,人文元素占据了重要地位。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池塘、小桥、曲径等元素,这些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人们可以在这些园林中漫步,感受到高雅的氛围,享受宁静的时光。
另外,园林中还常常设置一些庭宇、亭台等休息场所,供人们休息与交流。
五、园林与哲学宋代的园林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一隅之见,皆大有可观”。
这一思想要求人们不仅要欣赏整体的美,还要重视细节的美。
因此,在宋代的园林中,人们会发现很多细节处的精心设计,例如小石子的摆放、花朵的搭配等。
这些细节构成了园林的整体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结:宋朝的园林与景观设计以自然为基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宋代人文园林的特点
宋代人文园林的特点宋代人文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宋代人文园林以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为核心思想。
与唐代园林注重人工雕琢和意境营造不同,宋代人文园林更注重自然山水的表现,力求将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宋代人文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山水为基础,建筑为辅助,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二、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情趣宋代人文园林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情趣,追求“山水有情”、“景有致”。
园林中的山、水、石等元素被巧妙地布置和组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同时,园林中还常常设置假山、亭台、花坛等建筑构筑物,增加了园林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领略到不同的景致。
三、注重园林的布局和设计宋代人文园林注重园林的布局和设计,追求“意在其中,趣在其中”。
园林的布局往往体现出对于空间和景观的精细划分和安排,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有序地游览和观赏。
园林的设计风格多样,既有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又有小巧玲珑的私家园林,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四、注重园林的文化内涵宋代人文园林注重园林的文化内涵,追求“以文化人”的审美标准。
园林中常常融入文学、绘画等艺术元素,使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总的来说,宋代人文园林以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为核心思想,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情趣,强调园林的布局和设计,关注园林的文化内涵。
这些特点使得宋代人文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对后世的园林设计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文人园特征
浅析宋代文人园特征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者,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萌芽于唐代的文人园林到宋代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同时影响着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著名的有艮岳、苏州的沧浪亭等。
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这是对大自然的风致的提炼与概括,是宋代艺术的普遍风尚,也是创作方法趋于写意的表征。
司马光的独乐园因其在“洛中诸圆最简素”而名重一时。
李成《山水诀》论山水画:“上下云烟起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繁则堆塞不舒”《宣和画谱》则直接提出要“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主张。
山水画的这种画风与山水园林的简约格调是一致的。
意境的创造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普遍受到重视,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诱导欣赏者的联想。
宋代主要是以诗的意趣,即景题的“诗化”来表现园林意境。
景题能够寓情于景,抒发主人的襟怀,诱导游赏者的联想,其创造意境比唐代更为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疏朗:园内的景物数量不求其多,因而整体性强而不流与碎琐,园林的筑山往往主山连绵而客山拱伏成一体,且山势多平缓,不做故意的大起大伏。
水体多以大面积来形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
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林间留余空地,虚实相衬托,于幽奥中见旷朗。
建筑密度低、数量少,且个体多于群体,不见有游廊连接的描写,更没有以建筑群围和或划分景域的情况,景观开朗。
雅致:文人士僚不同于流俗的清高、文雅,园林的经营就成为其人格物化的体现,故园林的景致多呈现雅致的文人化风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是宋代文人画的主要题材,也是文人吟咏的主要对象,象征人品的高尚、节操。
园中种竹也就成了文人追求雅致情趣的手段。
除此,还种有梅菊等展现高标意象的植物。
石以琴棋书画并称,也是文人园林中必不可少之修饰,尤以太湖石为最。
宋代庭院描写
宋代庭院描写宋代庭院,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以其精致的布局和雅致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宋代庭院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宋代庭院在布局上注重空间的错落有致,以及内外景观的相互映衬。
一进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青石板小路,两旁是翠绿的竹林和各种花草。
小路蜿蜒前行,将庭院分为前后两个区域。
前院常常是一个宽敞的空地,上面种满了各种花草,或者摆放着精美的盆景,显得别具一格。
而后院则是一个安静的空间,以池塘和假山为主要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
宋代庭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假山,它是通过人工创造出来的山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有的假山高耸入云,有的假山峰峦起伏,还有的假山仿佛一座小山村,房屋错落有致。
假山的布局和造型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与庭院中的其他景观相互协调,又能让人们感受到山水之美。
在假山的旁边常常有一条弯曲的小溪,水流潺潺,给人一种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除了假山,宋代庭院中还常常有一座小池塘。
池塘的水清澈见底,常年不干,四季水草丰茂。
在池塘的中心,常常有一块小小的岛屿,上面有树木和花草,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围绕着池塘,有一条小小的石桥,人们可以在上面漫步,欣赏池塘中的景色。
有时候,还可以看到几只白鹭在池塘边散步,给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动。
宋代庭院中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简洁而典雅。
庭院的大门常常是由两扇红漆的木门组成,门上镶嵌着精美的雕花,给人一种庄重和庄严的感觉。
庭院中的房屋则是以青砖和黄瓦为主要材料,屋顶翘起,显得别具一格。
房屋的内部通常是一间一间的小屋,每间小屋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有的是起居室,有的是卧室,有的是书房。
小屋之间常常有一道小小的花园,上面种满了各种花草,给人一种清新和宜人的感觉。
在宋代庭院中,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
无论是在假山旁边品茗,还是在池塘边散步,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安逸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派雅致天然——浅谈宋代文人园林【摘要】宋代文人园林创建了古典园林史上私家园林的一个高峰,其如诗如画的中式写意园林风格独树一支,意境影响深远。
文章通过对宋代文人园林的研究,为最近流行的“新中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宋代; 文人; 园林; 新中式“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北宋)晏殊·浣溪沙谈及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明中叶至清中叶这段时期毋庸置疑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最为成熟、艺术成就最高的时期。
然而经济、艺术、哲学思想等空前发展的两宋时期,其园林发展也不得不说是尤为重要的一笔。
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将北宋和南宋时期归为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阶段。
而在两宋的园林发展中,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活跃;皇家园林也较多受到私家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寺观园林也由世俗向文人园林风格转变。
宋代私家园林“多少寓有魏晋南北朝以来一脉相承的隐逸思想和显而易见的文人的精神寄托”(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因此本文将此类私家园林统称为“文人园林”。
1 宋代文人园林之概况中原和江南是宋代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又相继为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政治中心之所在地。
中原的洛阳、东京两地,江南的临安、吴兴、平江( 苏州) 等地,都是文献记载中私家园林盛兴之地。
中原地区的私家园林当首推洛阳。
洛阳自汉唐以来就是历代名园荟萃之地。
当时有“洛阳名公卿园林,为天下第一”的说法。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写过一篇《洛阳名园记》,记述了他所亲历亲见19 处名重于当时的园林,其中有18 处为私家园林。
这18 处私家园林中,有6 处属于宅院性质,如富郑公园、环溪、湖园等;10 处单独建造的游憩园,如董氏西园和东园、独乐园、丛春园等;2 处专以培植花卉为主的花园是归仁园和李氏仁丰园。
据《洛阳名园记》描述,单独设置的游憩园占了多数,而无论是私家宅院还是游园,都是定期向公众开放,供公卿士大夫进行宴会、游赏活动,均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记载中可见,洛阳多数私家园林都有较为广阔的敞地,树林中有空地“使之可张幄次”,且多有规格较大的堂、榭等建筑;园中建筑丰富但数量少,布局基本趋于疏朗,园中筑台,或做点景,或做登高远眺以及借园外之景之用;园林的堆山未曾提及有叠石假山,可见中原私家园林仍以土山为主,可能是假山用的叠石需要由南方原道运来,成本太高;另外一点是洛阳私家园林均以植物造景取胜,如竹林、梅林、桃林等,更有李氏仁丰园“人力甚治,而洛中花木无不有”,园中建有五亭分别作为四时赏花之所,还有归仁园“北有牡丹、芍药千株,中有竹千亩,南有桃李弥望”。
江南地区在唐末五代中原战争频发的时期便有钱氏所建立的吴越国维持安定局面,直至北宋,江南经济文化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待到宋室南渡,江南遂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更是从园林中寻找精神庇护所。
因此江南园林之兴盛自不必说。
临安作为南宋时期江南最大的城市,最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又紧邻西湖和三面环抱的群山,无论是经济还是环境都为私家园林的兴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梦梁录》、《武林旧事》多有记载临安私家园林,大多分布在西湖一带,或是城内和城东南郊的钱塘江畔,如韩佗胄的南园,贾似道的水乐洞园、水竹院落、后乐园等。
吴兴(湖州)由于靠近太湖,经济富庶。
周密《癸辛杂识》中有“吴兴园圃”一段,记述他亲身游历过的园林36处,如南沈尚书园、北沈尚书园、俞氏园等。
“吴兴园圃”中有专门对假山的记载,可见南宋私家园林叠山理水技艺的成熟。
平江自唐以来就是一座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城市,从“宋代平江府图碑”中可见城内水道交错,住宅、商店、作坊都是前街后河,城内外大小桥梁三百余座,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
平江的经济文化繁荣、气候温和、靠近太湖石和黄石产地,因此大批文人士大夫、富贾巨商等定居于此,修建园林宅邸。
平江园林主要分布在城内、石湖、尧峰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一带,如苏舜钦的沧浪亭,几经改建,至今仍为苏州名园之一。
除临安、吴兴、平江三地之外,润州( 镇江)、绍兴等地也多有私家园林建置。
以上所述中原、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园主多为公卿士大夫阶层,园林是承载他们日常游乐赏玩、诗文吟咏、乃至隐逸的重要场所。
这些园林或多或少都被赋予精神内涵,成为抒情之载体。
2 宋代文人园林之背景中国古典园林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尤其是诗、书、画、宗教等的发展密不分。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发育到了成熟的境地。
法律许可田地买卖,私田佃农制成为唯一的法定形式,地主小农经济空前巩固,这为宋代私家园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宋代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东京、临安这样的都城中,传统的里坊制度已被打破,形成繁华的商业街,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直观感知。
与经济的繁荣不同的是,宋代国势羸弱,一直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犯。
一方面激发有志之士奋发图强匡复河山,另一方面也导致人们苟且偷安,形成讲究饮食服舆和游赏玩乐的社会风气,园林便成为吟风弄月之所。
宋代建筑发展成熟,其山水画中展现了不同的建筑个体、群体和小品形象,建筑与风景关系密切;种植栽培技术、叠石技艺都较唐朝得到大幅提高,江南地区已出现专门的叠石技工,品石风气尤甚,宋徽宗赵佶营造艮岳,专门成立“花石纲”以便于在江南搜罗奇石,而米芾也是知名的石痴。
谈宋代文人园林,不得不谈宋代文人的地位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的成就。
鉴于唐末五代的战乱,北宋建国伊始,就确立了“以文治国”的“佑文”政策(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
朝廷宽容的文化政策,出现了中国封建史上罕见的一定程度上的言论自由,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高。
知识分子数量剧增,科举制度更为完善,文官执政成为宋代政治特色。
宋代高度的崇文政策形成了倾心学术、精心文章、崇尚文化的社会时尚。
文人中不乏诗、书、画的“全能型人才”,甚至连最高统治者如宋徽宗赵佶也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文化方面的这些特殊情况刺激了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趣,他们或参与造园活动,或著文描述名园。
私家园林的“文人化”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盛。
3 宋代文化与宋代文人园林从中唐到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化阶段,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释都处于一种蜕变之中。
儒学转化成为新儒学———理学,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道教从民间道教分化出向老庄、佛禅靠拢的士大夫道教。
从两宋开始,文化的发展是在一种内向封闭的境界中实现从总体到细节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宋代文化之精微细腻程度与汉唐雄浑气象迥异。
宋代诗词已全无盛唐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度,主流风格已转向缠绵悱恻、空灵婉约。
忧患意识虽然成就了许多爱国主义诗词作品,占大多数题材的却是茶酒书画、树木泉石等题材。
园林诗词成为宋代诗词一大类别,他们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通过对山水泉池、花木草虫的细腻描写寄托情怀。
陆游《幽事》:“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晏殊的咏春小词《浣溪沙》;欧阳文忠公《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中所说:“在其作为士大夫时,往往只能扮演一位‘俗吏’的社会角色,而当他们回归自己的私人园池,与其蛇年的花草树木、月影鸟声作‘对话’时,他们顿又变成了一批‘萧然尘外’的风雅文人。
”宋代是历史上最以绘画艺术见重的朝代,画家有着前所未有的令人尊崇的社会地位。
山水画受到社会重视而达到最高水平。
恰如郭熙《林泉高致》所云:“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
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做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
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次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从北宋山水画家董源、李成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崇山峻岭、溪壑茂林中点缀以楼台亭榭,野店茅舍,表现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士大夫心目中理想之境界。
南宋马远、夏珪一派的平远小景以偏于一角的简练的画面构图、大幅留白展现出水天辽阔、发人幽思的无限意境。
从北宋到南宋,园林景色到园林生活越来越成为画家醉心的题材,不仅仅是山水题材,园林局部堆山叠石建筑小品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诗画的融糅,诗画作品对意境的追求,使文人对园林意境的营造也愈发重视。
宋代开始,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枝剪的相互关系愈发紧密。
除诗画外,品茶、古玩、赏花等开始盛行,它们共同构成了文人的主要精神生活,而园林便是进行这些活动的主体场所,清雅的山水环境与这些园居生活高度契合。
这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格调。
文人、士大夫摈弃俗务,远离凡尘,清静恬淡的生活追求,构成了他们的人生哲理和行为模式。
而政治生活抑郁不得志,隐逸思想成为他们摆脱这些痛苦,获得心灵慰藉。
而陶渊明、白居易成为他们的精神榜样。
如苏舜钦之沧浪亭,便是他获罪罢官,旅居苏州所购。
此园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园林“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相为宜”,可见沧浪亭简单但野趣十足。
又如司马光的独乐园,为排遣抑郁而建园,《独乐园记》:“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
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
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司马光自号“迂叟”,以“独乐乐”为宗旨,建此独乐园为读书著述隐逸之所。
此园简朴野秀,然园名和园内各个景点题名均与古代哲人、名士、隐逸相关。
李格非言“园卑小,不可与它园班”,但是“温公自为之序,诸亭台诗,颇行于世。
所以为人所慕者,不在于园耳”,由此可见出文人园林的精神内涵,造园之物虽陋而立意深远。
4 宋代文人园林之特征周维权《中国园林史》中将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笔者认为是极妥帖的。
这与宋代的诗、画、宗教思想相契合。
简远即为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恰如前文所提的独乐园,犹如马远、夏珪画中的远水平野,让人体味辽阔无垠的空间感。
意境深远,往往需要借助于景物题署来获得视线所见的景物之外所蕴含的旨意。
疏朗是指园内景物数量少,建筑布局着眼于疏,园林堆山往往平缓而无大起大落之感,水体多以大面积形成开阔景象,植物以大面积丛植或群植成林,如画之构图,即虚大于实,形成开朗气氛。
雅致不仅仅体现在琴、棋、书、画、品茗等一系列园居活动之中,也体现在“竹”的广泛应用、景石的特置、寓意清高的景物上面。
天然在于园林选址因山就水,利用原有地貌,园林内外环境契合,园林内部景物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数量少,担当配角隐于林中,池岸叠石凹凸自然,石矶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