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8张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c1617e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6.png)
评价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
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 冕”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03
知识拓展
汉魏晋诗的发展源流及文学地位
诗经 四言叙事民间汉乐府 五言叙事文 学
楚辞 汉赋
杂言抒情
文 人
四六文抒情
创 作
汉末 魏 晋
文人有意识向民 歌学习,创作五言抒 情诗,五言诗走向成 熟,同时出现七言诗。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荣”, “莲子”即“怜子”。
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 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 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 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 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表
议论、抒情(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达
技
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巧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 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18张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aafa60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9.png)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相交干政,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中下层士子为谋求前程,只能奔走交游。 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 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徐干《中论·谴交》) 。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西洲曲》
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主人公难道不知道要送给谁吗?为何还要发问呢? 不是自问自答,是一句话,是自诘自嘲。——朱自清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请大家运用想象,描摹你所看到的人物与情境, 增加一些人物的动作、情绪、心理描写。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既然同心,为何不归家呢?
《古诗十九首》节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冉冉孤生竹》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远离家乡, 他一步三回头,不舍地看向送别的妻子......
他的妻子站在门边, 忧心忡忡地看向远行的丈夫......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wèi赠送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头看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形容路途漫长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广阔无边
作业:
请大家阅读《古诗十九首》的其他篇目,进一步体会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特点,感受其时代意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优秀完整版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优秀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a11eb31ed9ad51f11df268.png)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这里诗人写故乡兄弟们因佳节缺少一人未 能完全团聚而遗憾,其实这也正是诗人自 己的遗憾;故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也正是 诗人自己渴念着故乡的兄弟们。这里的悬 想,使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曲折有致, 也更为浓烈。 ——这是中间穿插运用悬想!
• 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 诗人从对方设想,写妻子“独看”鄜州之 月而忆长安,而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 月而忆鄜州已尽在其中,写妻子心焦丈夫, 正是诗人牵挂妻子,这样思亲之情抒发得 更为深沉,更为曲折。
中一直到老。
整体感知:
1、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运用了哪些意象诗歌主要借什么意象来表 达情感?
芙蓉
关于“芙蓉”这个意象: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是纯洁的代表。
2、“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 是“怜子”,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爱 你”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 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
——抒情主人公似乎是 “她”!
第三步:手法—效果—情感
• “悬想”:对某种未知情状作设想或悬拟 的手法。
• 具体来说: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 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 而是想 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叙自身情 形,突然调转笔墨,描叙对方情形, 以便 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这里的悬想侧 重于空间转移。
我们之间隔着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虽然心意相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 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5f2165e518964bcf847ce0.png)
ppt课件 8
整体把握
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ppt课件
9
背景
•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 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游子的相思离别 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 《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思妇游子相思 离别之情的作品。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1
古 诗 十 九 首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2
3 4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 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 2 ppt课件 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 • • • •
相去:相距,相离。 阻:艰险。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 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 已:同“以”。 顾,返也。 弃捐:抛弃。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 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
ppt课件
24
•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 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 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 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 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 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 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 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 《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 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
整体把握
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ppt课件
9
背景
•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 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游子的相思离别 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 《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思妇游子相思 离别之情的作品。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1
古 诗 十 九 首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2
3 4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 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 2 ppt课件 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 • • • •
相去:相距,相离。 阻:艰险。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 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 已:同“以”。 顾,返也。 弃捐:抛弃。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 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
ppt课件
24
•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 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 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 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 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 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 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 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 《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 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
《涉江采芙蓉》 课件ppt(19张PPT)
![《涉江采芙蓉》 课件ppt(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3ce9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6.png)
理解诗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理解诗词
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
文学常识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 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 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成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 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 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 出现了大批名作。
•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长貌。 浩浩,水流貌。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
文学常识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 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 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 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文学常识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 (今江苏武进)人,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南朝梁宗室、文学 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共59页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共5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23e6229e31433238689322.png)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冉冉孤生竹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 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 无依靠。 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 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 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 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 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 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温馨提示:课件中所有视频、 动画、声音请在幻灯片下观看, 如不能观看,请更换设备或电 脑观看。
涉 江 采 芙 蓉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
时间:东汉末年 作者:无名氏 最早记载:梁代萧统所编《文选》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快快回头。 只因为想你使我心情忧伤,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5160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6.png)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思妇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游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共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 比诗歌异同
比较《涉江采芙蓉》与《上邪》在诗歌 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内容 手法 语言风格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涉江采芙蓉
语言质朴自然
表达婉转曲折
意味隽永
“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总结
➢ 知人论世,理解内容 ➢ 因声求气,涵泳诗韵 ➢ 缘景明情,感悟意境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1 品诗歌新名 2 析抒情主体 3 比诗歌异同
学习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 “吟咏诗韵” 的诗歌阅读方法,感 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悟“悬想”的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3、体会诗歌“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 薮·内编》卷一)的艺术特色。
“知人论世”——《古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
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
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 分析手法,体会情感 ➢ 比较探究,明晰特性 ➢ 思摩经典,传承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
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 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11
2020/12/2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 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 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 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 汇的轨迹
1
2020/12/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 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心却在转瞬 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 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 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 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 知道我爱你。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2
2020/12/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9
2020/12/2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20
2020/12/2
1.读顺畅,通大意;
2.找诗眼,抓主旨;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21
2020/12/2
1.读顺畅,通大意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 香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 长道。
结构上暗转过渡 为下面作铺垫。
16
2020/12/2
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 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距离、路途绵延无尽。 想象空间,含蓄不尽
17
2020/12/2
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
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 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 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 以至终老异乡。
12
2020/12/2
诗歌赏析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 境下登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 么?其目的是什么?
芳草萋萋的江边 。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 己。
18
2020/12/2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 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 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即“夫容”,“莲子”即“怜子”;《
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
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
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
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
人之真挚。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
念27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2020/12/2
4.找意象,品意境。
25
2020/12/2
谁涉江?
❖ A.(男子)涉江采芙蓉
❖
……
❖ (男子)还顾望旧乡
❖
……
❖ B. (女子) 涉江采芙蓉
❖
……
❖ (男子)还顾望旧乡
❖
……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26
2020/12/2
问题探究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
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
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
4
2020/12/2
古 诗 十 九 首
5
2020/12/2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 蓉、菡萏hàn dàn 、净友等。
1、君子之花
2、佳人之花
3、爱情之花
意境高洁、清幽
6
2020/12/2
1、君子之花 2、佳人之花 3、爱情之花
7
2020/12/2
古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诗 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2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九
首
3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8
2020/12/2
9
2020/12/2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 古涉 诗江 十采 九芙 首蓉 》
10
2020/12/2
13
2020/12/2
问:(1)、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
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 么理解? 关怀和思念、美好祝
愿
(2)、本文中“采芙蓉”赠给所思
之人,为全诗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
意境?
高洁优雅
14
2020/12/2
“芙蓉”“兰
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来自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 渺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 变老。
22
2020/12/2
2.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 “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 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 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23
2020/12/2
3.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妙设“悬想”的方式) :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 己。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白描
24
2020/12/2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 ,“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 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 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 怎么看?(同步p44)
氛围,表达出诗人情
怀的高雅,感情的纯 洁、美好。
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江 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幅 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 雅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意在 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15
2020/12/2
2、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泽” 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侧面烘托 雅洁、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 有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