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ppt
合集下载
日本血吸虫qq_PPT幻灯片
基
流行
础
医
学 概 论
我国除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 西藏等尚无报道外,已有24个省、市、
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华支睾吸虫
病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
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的习惯
基
础
实验证明,在厚度约1mm的鱼肉片
医 学 概
内含有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一秒 钟即能死亡,75℃时3秒内死亡,70℃及
成虫 (肝胆管)
概
毛蚴 第
论
一 中
国 胞蚴 宿
主 ( 豆 螺 雷蚴 等 ) (
穿
经
肠总
壁 经
胆
血
管
流
淡
尾蚴 第 二 中 间
水 鱼 、 虾 )
宿
主
终宿主吞入
囊蚴
童
虫
生活史
肝吸虫
夺取营养:儿童发育不良、侏儒 代谢分泌物:影响机体
机械及化学 刺激作用
胆管上皮脱落 胆管上皮增生
管壁增厚 管腔
狭窄
胆管阻塞
黄疸 胆道炎症
成虫(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
概
随粪便排出
论
童虫
产卵
钻入皮肤
尾蚴
虫卵入水
尾蚴逸出
钉螺
毛蚴
子胞蚴
母胞蚴
生活史要点
基 1. 终宿主 人
础 2. 保虫宿主
医
牛、羊、鼠等哺乳动物
学
概 3. 寄生部位 肠系膜静脉 论
4. 中间宿主 钉螺
5. 感染阶段 尾蚴
6. 感染方式 经皮肤钻入
7. 虫卵入水,毛蚴孵化的条件与 渗透压(低渗透压水 体)、温度(25-30℃最为适宜)、光度(光线照射可加 速孵化)和 pH(pH7.5-7.8为宜)有关。
日本血吸虫病 PPT课件
多见、故易误诊为伤寒。 • 发热期限短者仅2周,大多数为1个月左右,重型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
2.过敏反应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黄褐色粟粒状虫卵结
节;
晚期:
干线型纤维化——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窦前阻塞——门静脉高压。
病理解剖
3.异位损害
是指虫卵与(或)成虫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 系统之外的器官引起病变。
肺部病变
为间质性粟粒状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 性浸润。
脑部病变
虫卵肉芽肿病变以顶叶与颞叶为多,分布 在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多发生在感染后 6~12个月内。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晚
急慢 期 性性
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
异
肺型血吸虫病
位 脑型血吸虫病 寄
生
其他:胃、胆囊、肾等
临床表现
(一)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40天左右(2w~3m)
l.发热
• 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相关 • 热型以间歇型最常见,多无显著的毒血症症状 • 重型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等.相对缓脉亦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
2.过敏反应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黄褐色粟粒状虫卵结
节;
晚期:
干线型纤维化——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窦前阻塞——门静脉高压。
病理解剖
3.异位损害
是指虫卵与(或)成虫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 系统之外的器官引起病变。
肺部病变
为间质性粟粒状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 性浸润。
脑部病变
虫卵肉芽肿病变以顶叶与颞叶为多,分布 在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多发生在感染后 6~12个月内。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晚
急慢 期 性性
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
异
肺型血吸虫病
位 脑型血吸虫病 寄
生
其他:胃、胆囊、肾等
临床表现
(一)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40天左右(2w~3m)
l.发热
• 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相关 • 热型以间歇型最常见,多无显著的毒血症症状 • 重型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等.相对缓脉亦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PPT演示课件PPT30页
8
第9页,共30页。
病理解剖
▪ 结肠病变
▪ 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右侧结肠及阑尾也常累 及。
▪ 急性期病变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有堆积的虫卵结节, 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
▪ 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息肉样增 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 病变。
26
第27页,共30页。
▪ 对症治疗
治疗
▪ 急性血吸虫病:高营养,易消化软食,补充维生素,适 当补液, 高热、中毒症状重,可用下剂量肾上腺皮质激 素。
▪ 晚期血吸虫病:按肝硬化治疗。巨脾型患者可作脾切除 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对食道静脉曲张并发上消化道 大出血患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或静脉断流术。腹水 型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间歇应用利尿剂等治疗。对 顽固性腹水可用腹水浓缩回输术。
临床表现
▪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性。
12
第13页,共30页。
临床表现
▪ 急性血吸虫病
▪ 发生于夏秋季,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
▪ 患者有明确疫水接触史。 ▪ 约50%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2~3天
自行消退。 ▪ 潜伏期长短不一(30~60天),但以1个月左右居多。起病
较急。
▪ 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由含有毛蚴的虫卵, 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
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大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形成虫 卵性肉芽肿。
▪ 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
7
第8页,共30页。
病理解剖
▪ 基本的病理改变:虫卵肉芽肿反应 ▪ 但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 病变部位:以肝脏和结肠最显著
5、日本血吸虫(附:尾蚴性皮炎)
d. 剪去塑料管两端,将血清挤在载玻片上镜检。
虫卵周围出现条束状、指状、泡状的白色絮样沉淀
为阳性反应。
精选完整ppt课件
30
(3) 尾蚴膜试验: 原理、方法同环卵沉淀试验。
(4)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5) IHA IFA ELISA 五、流行:
日本血吸虫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 尼西亚等亚洲东部国家。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 长江以南的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台湾有日本血 吸虫的动物感染,尚t课件
24
由于肠壁大量纤维化,使肠道消化、吸收 功能发生障碍,致不规则腹泻、便秘。
由于肠壁大量纤维化,虫卵难以破溃入肠 腔。故90%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很难在粪便中查 到虫卵。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发生两类获得性免疫 反应:一是对沉积在组织内的虫卵反应,就是本 病的免疫病理过程;另一是童虫或成虫诱导的抗 再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即伴随免疫。
我国历代医书中所记载的“蛊症”、“蛊胀 病”,有些就是血吸虫病。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然而,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成虫,是1905年, Catto在新加坡解剖一例死于霍乱的福建籍华侨 的尸体时,在肠系膜静脉中查获。同年,Logan 在湖南常德县一名18岁的男性农民的粪便中首次 检出日本血吸虫卵。
根据解放初期的调查,此病流行于长江流域 及以南的十三个省,估计有患者1千多万人,受 此病威胁的人口在1亿以上。解放后,开展了大 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控制了流行,取得了 巨大的成绩。但近年又严重的流行。
20
3.虫卵的致病: (1) 急性期:
常见于无免疫力的人群,初次感染或慢性病人 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发病多在成虫开始产卵之后, 卵内毛蚴分泌酶及可溶性Ag物质从卵壳释出,引起 虫卵周围组织炎症,坏死,从而在肝脏和肠壁形成 大量的嗜酸性脓肿——即急性虫卵结节:以日本血 吸虫卵为中心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坏死区。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
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 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 4 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 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 状的头腺分泌物
2 病原学
电镜观察成熟虫卵
2 病原学
毛蚴
4 呈梨形,左右对称,平 均大为99×35µm,周 身被有纤毛,是其活动 器官。
4 体内前部中央有一个顶 腺,两个侧腺,均开口 于顶突
2 病原学
胞蚴
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
1 概述
4 毛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 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 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七律二首 ·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5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
2 . 幼虫 表面存在 C3 激活剂,能促使补体旁路激活, 产生趋化因子和免疫吸附,吸引肥大细胞和嗜酸性 细胞,并诱导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活化。也是一种速 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血肺移行 ,累及肺脏,出 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 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幼虫移行,可出现发热、 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 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称为 出血性肺炎
2 病原学
成虫似线虫,雌
雄异体。 消化系有口、食 道、肠管。肠管 在腹吸盘前背侧 分为两支,向后 延伸到虫体后端 汇合成盲管。
2 病原学
雄虫乳白色,长1~
2cm,虫体扁平,前 端有口、腹吸盘,吸 盘发达,腹吸盘以下, 虫体向两侧延展,并 略向腹面卷曲,形成 抱雌沟 (gynecophoral canal),外观呈圆 筒状。
2 病原学
电镜观察成熟虫卵
2 病原学
毛蚴
4 呈梨形,左右对称,平 均大为99×35µm,周 身被有纤毛,是其活动 器官。
4 体内前部中央有一个顶 腺,两个侧腺,均开口 于顶突
2 病原学
胞蚴
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
1 概述
4 毛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 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 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七律二首 ·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5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
2 . 幼虫 表面存在 C3 激活剂,能促使补体旁路激活, 产生趋化因子和免疫吸附,吸引肥大细胞和嗜酸性 细胞,并诱导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活化。也是一种速 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血肺移行 ,累及肺脏,出 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 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幼虫移行,可出现发热、 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 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称为 出血性肺炎
2 病原学
成虫似线虫,雌
雄异体。 消化系有口、食 道、肠管。肠管 在腹吸盘前背侧 分为两支,向后 延伸到虫体后端 汇合成盲管。
2 病原学
雄虫乳白色,长1~
2cm,虫体扁平,前 端有口、腹吸盘,吸 盘发达,腹吸盘以下, 虫体向两侧延展,并 略向腹面卷曲,形成 抱雌沟 (gynecophoral canal),外观呈圆 筒状。
日本血吸虫病PPT课件
38-40℃,间歇热、弛张热、不规则低 热,重症者类似伤寒
少则2周,大多1个月,重者数月
2.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支 气管哮喘。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荨麻疹最常见,躯干、四肢 发热早期
尾 蚴 性 皮 炎
Skin penetration by S. mansoni
5min
10min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 本条件是什么?
受特传感别染染 是源的 患人 者和和动病物牛
虫卵随粪便入水
钉传螺播的存途在径与滋生
人畜皮肤黏膜接触役水
普青易遍 壮感易年感农人民群、渔民较多
流行病学
疫区分型 水网型 山丘型 湖沼型
湖沼型 山丘型 水网型
1956年
1%
14%
85 %
湖沼型 山丘型 水网型
尾蚴 溶组织蛋白酶
童虫 机械性损伤
成虫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
虫卵 虫卵肉芽肿
尾蚴性皮炎
肺炎 营养不良 血管内膜炎
肝、肠纤维化
CAg 形成IC
血吸虫病肾病、关节炎
临床表现—急性
• 成虫大量排卵期——急性血吸虫病 • 发生于初次大量感染或再次严重感染后1个
月,病程一般不超6个月 • 1、发热 感染程度决定热度、时间
20 min
3.童虫移行、成虫寄生 消化系统症状
童虫移行—发热,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半数 以上腹痛、腹泻,少数粘液脓血便
腹泻:3-5次/日,多为稀水样便,少数有粘液 、脓血,里急后重可有可无
重症者可高度腹胀、腹水、类似结核性腹 膜炎
4、肝脾大
见于大多数患者,肝大伴压 痛肝左叶为主。
半数以上患者轻度脾大
少则2周,大多1个月,重者数月
2.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支 气管哮喘。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荨麻疹最常见,躯干、四肢 发热早期
尾 蚴 性 皮 炎
Skin penetration by S. mansoni
5min
10min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 本条件是什么?
受特传感别染染 是源的 患人 者和和动病物牛
虫卵随粪便入水
钉传螺播的存途在径与滋生
人畜皮肤黏膜接触役水
普青易遍 壮感易年感农人民群、渔民较多
流行病学
疫区分型 水网型 山丘型 湖沼型
湖沼型 山丘型 水网型
1956年
1%
14%
85 %
湖沼型 山丘型 水网型
尾蚴 溶组织蛋白酶
童虫 机械性损伤
成虫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
虫卵 虫卵肉芽肿
尾蚴性皮炎
肺炎 营养不良 血管内膜炎
肝、肠纤维化
CAg 形成IC
血吸虫病肾病、关节炎
临床表现—急性
• 成虫大量排卵期——急性血吸虫病 • 发生于初次大量感染或再次严重感染后1个
月,病程一般不超6个月 • 1、发热 感染程度决定热度、时间
20 min
3.童虫移行、成虫寄生 消化系统症状
童虫移行—发热,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半数 以上腹痛、腹泻,少数粘液脓血便
腹泻:3-5次/日,多为稀水样便,少数有粘液 、脓血,里急后重可有可无
重症者可高度腹胀、腹水、类似结核性腹 膜炎
4、肝脾大
见于大多数患者,肝大伴压 痛肝左叶为主。
半数以上患者轻度脾大
日本血吸虫病 PPT课件
多见、故易误诊为伤寒。 • 发热期限短者仅2周,大多数为1个月左右,重型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
2.过敏反应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约占70% 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能亢进
脏与结肠;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
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病人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巨脾与腹水等症状。
病原学
能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六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马来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血吸虫病患者 81万人,晚期病人2.6万人。 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而得名,但日本1977 年后未发现人畜感染及阳性钉螺。
发病机制及病理
尾蚴 尾蚴性皮炎 童虫 血管炎, 肺部炎症 成虫 静脉内膜炎 虫卵 虫卵肉芽肿 主意病变部位:肝脏、结肠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
2.过敏反应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约占70% 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能亢进
脏与结肠;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
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病人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巨脾与腹水等症状。
病原学
能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六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马来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血吸虫病患者 81万人,晚期病人2.6万人。 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而得名,但日本1977 年后未发现人畜感染及阳性钉螺。
发病机制及病理
尾蚴 尾蚴性皮炎 童虫 血管炎, 肺部炎症 成虫 静脉内膜炎 虫卵 虫卵肉芽肿 主意病变部位:肝脏、结肠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日本血吸虫实验PPT课件
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形,外观似线虫。口、腹吸盘位 于虫体前端。
第15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雄虫
口吸盘 腹吸盘 睾丸
雄虫长10~20mm,宽 0.5~0.55mm,乳白色,背 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 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 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 成的沟槽称抱雌沟。
抱雌沟
第16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雄虫
第20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虫卵
第21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虫卵
第22页/共53页
血吸虫生活史
•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 段。
•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卵随血 流沉积于肝脏、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
• 分布在肠壁组织的虫卵部分破溃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 虫卵入水后孵化出毛蚴; • 毛蚴遇到钉螺主动侵入,经过二代胞蚴无性繁殖,形成大量尾
第7页/共53页
吸虫基本知识
肝吸虫、肺吸虫、肠吸虫和血吸虫的成虫形态鉴别
第8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
裂体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 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血 吸虫(blood fluke)。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以日本 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 危害最大。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口吸盘 肠管
子宫 卵黄腺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吸虫基本知识
华支睾吸虫 (成虫染色标本)
大多数复殖目吸虫成虫形态身体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少数 呈扁锥形或近圆柱形。通常有2个吸盘,包围着口孔的称口吸盘, 位于腹面的称腹吸盘。
第5页/共53页
吸虫基本知识
第15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雄虫
口吸盘 腹吸盘 睾丸
雄虫长10~20mm,宽 0.5~0.55mm,乳白色,背 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 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 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 成的沟槽称抱雌沟。
抱雌沟
第16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雄虫
第20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虫卵
第21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虫卵
第22页/共53页
血吸虫生活史
•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 段。
•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卵随血 流沉积于肝脏、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
• 分布在肠壁组织的虫卵部分破溃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 虫卵入水后孵化出毛蚴; • 毛蚴遇到钉螺主动侵入,经过二代胞蚴无性繁殖,形成大量尾
第7页/共53页
吸虫基本知识
肝吸虫、肺吸虫、肠吸虫和血吸虫的成虫形态鉴别
第8页/共53页
日本血吸虫
裂体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 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血 吸虫(blood fluke)。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以日本 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 危害最大。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口吸盘 肠管
子宫 卵黄腺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吸虫基本知识
华支睾吸虫 (成虫染色标本)
大多数复殖目吸虫成虫形态身体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少数 呈扁锥形或近圆柱形。通常有2个吸盘,包围着口孔的称口吸盘, 位于腹面的称腹吸盘。
第5页/共53页
吸虫基本知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敏反应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 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病原学
能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六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马来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病原学
病原学
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无盖,其一侧有 一小刺,排出时已发育至毛蚴阶段
生 活 史
中间寄主-钉螺
在我国,湖北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 ) 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概 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 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病变主要由虫卵所引起,主要病变部位在肝 脏与结肠;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 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病人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巨脾与腹水等症状。
预 防 血 吸 虫 病
1958年,人民领袖毛泽东读到《人民日 报》上报道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 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送 瘟神》的壮丽诗篇。
毛泽东《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4.侏儒型:极少见
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骨瘦如柴 腹大如鼓
晚期血吸虫病
侏 儒 型
治疗
病原治疗:吡喹酮
急性:120mg/kg,6d服;
慢性:60mg/kg,2d服;
晚期:40~60mg/kg,2d服
对症治疗
预 防
因时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
主,安全用水、粪便管理为 附的综合措施。
谢谢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血吸虫病患者 81万人,晚期病人2.6万人。
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而得名,但日本1977年 后未发现人畜感染及阳性钉螺。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急 性 慢 性 晚 期 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
异 位 寄 生
肺型血吸虫病 脑型血吸虫病 其他:胃、胆囊、肾等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 2-3 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约占70% 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能亢进 2.腹水型:约占25% 腹水可长期在中等量以下 3.结肠肉芽肿型:
病程3~6年以上,亦有10年者。 腹痛,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时有血便、黏液脓 血便等。左下触及肿块,纤维结肠镜下见息肉等病变。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感染的人、畜
二.传播途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流行病学-流行情况
全球76个国家流行,6亿人受威胁,约2亿人受到感染。
流行区分布于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于中国、菲律宾、印尼。
我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省、市、自治区。只有
临床表现
(一)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40天左右(2w~3m)
l.发热
• • •
•
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相关 热型以间歇型最常见,多无显著的毒血症症状 重型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等.相对缓脉亦 多见、故易误诊为伤寒。 发热期限短者仅2周,大多数为1个月左右,重型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
1/3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 肿大等。 3.腹部症状 1/2有腹痛、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仅 10% 有脓血便。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有腹 水形成。 4. 其它 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临床表现
(二)慢性血吸虫病
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病原学
能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六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马来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病原学
病原学
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无盖,其一侧有 一小刺,排出时已发育至毛蚴阶段
生 活 史
中间寄主-钉螺
在我国,湖北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 ) 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概 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 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病变主要由虫卵所引起,主要病变部位在肝 脏与结肠;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 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病人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巨脾与腹水等症状。
预 防 血 吸 虫 病
1958年,人民领袖毛泽东读到《人民日 报》上报道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 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送 瘟神》的壮丽诗篇。
毛泽东《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4.侏儒型:极少见
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骨瘦如柴 腹大如鼓
晚期血吸虫病
侏 儒 型
治疗
病原治疗:吡喹酮
急性:120mg/kg,6d服;
慢性:60mg/kg,2d服;
晚期:40~60mg/kg,2d服
对症治疗
预 防
因时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
主,安全用水、粪便管理为 附的综合措施。
谢谢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血吸虫病患者 81万人,晚期病人2.6万人。
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而得名,但日本1977年 后未发现人畜感染及阳性钉螺。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急 性 慢 性 晚 期 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
异 位 寄 生
肺型血吸虫病 脑型血吸虫病 其他:胃、胆囊、肾等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 2-3 次稀便; 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肿大 。 主要体征:肝脾大,肝左叶大明显
临床表现
(三)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约占70% 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能亢进 2.腹水型:约占25% 腹水可长期在中等量以下 3.结肠肉芽肿型:
病程3~6年以上,亦有10年者。 腹痛,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时有血便、黏液脓 血便等。左下触及肿块,纤维结肠镜下见息肉等病变。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感染的人、畜
二.传播途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流行病学-流行情况
全球76个国家流行,6亿人受威胁,约2亿人受到感染。
流行区分布于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于中国、菲律宾、印尼。
我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省、市、自治区。只有
临床表现
(一)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40天左右(2w~3m)
l.发热
• • •
•
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相关 热型以间歇型最常见,多无显著的毒血症症状 重型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等.相对缓脉亦 多见、故易误诊为伤寒。 发热期限短者仅2周,大多数为1个月左右,重型 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