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水循环教学案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2.5 水循环》word教案 (4)
水循环板书设计:2.5水循环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使海水淡化,扩大淡水来源。
教后感: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教案课题:主备某某:一、教学目标: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也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能用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三、教学方法:整体建构与科学探究方法四、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回归系统引导学生归纳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归纳所学的知识及对应用到的方法。
有疑问的质疑对学生进行评价,查漏补缺。
五、课后反思: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案内容:水循环编者:X超审稿:朱亚萍使用时间:2010.10某某________[教学目标]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也是能量转移过程。
2、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习过程]1.相关内容,并按要求完成课本图2-39与图2-40上相关填空。
适时训练:(1)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有的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这就是雨。
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冰山上的积雪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______,放热的物体能量______,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的转移。
完成右面的表格,填好物态变化名称和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
2.阅读课本“珍贵的水资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谈谈你对地球上水资源现状的认识。
3.水资源如此珍贵,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呢?发表一下你的见解吧。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2.5 水循环》word教案 (2)
水循环教学设想:本节教材充分挖掘导图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导图再认识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教材还设计了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总结图,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教材指出,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用这种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了解科学、技术、社会,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争论,在互动学习中,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明白节约用水时全人类的共同需求,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4.通过对水循环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的能力。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物质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热、放热情况。
难点:1.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
2.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教学突破:通过归纳、总结,学生看图、填空、讨论、自由发言等方式突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预习,归纳物质三态变化。
调查有关水资源的一些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上的水循环:变化时需要吸热或放家想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样才能是否得到很好的的翅膀让水资源更好地为人察以及在这堂课上和大家的交流么是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的几种形式,了解了生共同小结教学后记。
2_5 水循环 教案1
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2)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再理解,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通过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的渗透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
(3)通过设想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引发学生理解水资源,理解水的珍贵。
(2)使学生自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教学策略: 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用时要紧紧抓住物态变化的特征。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难点:科学推断出物质的三态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突破策略:通过对水的三态发生变化时总要伴随着吸热或放热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从而推断出一般规律。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设备、放像设备、水循环的示意图(学生准备)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我们地球上源源持续的水流从哪里来?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这段录像,也许你会恍然大悟!播放水循环的录像二.课堂教学:(一)理解水的循环认真观看录像,在轻音乐的伴奏下仿佛自己亲临其境,被陶醉了!观察水循环示意图仔细阅读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宏伟背景中,以此引入新课1.投影水循环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认真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完成对话框中的空格局部。
2.请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2)水在物态发生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如何?指导学生回顾、总结前几节探究活动和所学的内容思考、回答,并完成P44图2-40的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2.5水循环学案
A .轻柔的雪是 升华现象B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C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 .缥缈的雾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冰水 液化凝华凝固水蒸气冰 水 液化升华凝固水蒸气冰 水 汽化凝华熔化水蒸气冰 水汽化升华熔化2.5 水循环【自主学习】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1、陆地(包括江河湖泊、土壤、植物等)和海洋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要 热量。
2、高山积雪和冰也会 成为水蒸气,要 热量。
3、水蒸气升入高空后,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形成云, 要 热量。
冰晶变大,低于0℃时形成 ,高于0℃时冰晶 成雨,落向地面, 要 热量。
夏季,当小水滴遇到冷气流时 成小冰块,这就是雹,要 热量。
4、陆地上,冰雪 成水,汇入江河湖泊,要 热量。
5、地表水有的渗入地下成为 。
6、最后,大部分的水又流入 。
二、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 的转移,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 。
【课堂检测】( ).如图,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 B C D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冰”“雪”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汽化和液化 B .升华和凝华 C .凝固和凝华 D .凝固和液化( ).(多选)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
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热量液化形成的。
.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020年的春夏之间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冰雹“袭击”,冰雹的形成与高空中的小冰晶及气流温度等有关,其中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落地地面上的冰雹,会逐渐______并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2. 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3. 水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 通过水循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判断。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循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水循环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
2. 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
3. 讲解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利用地球仪,演示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4. 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水循环模型,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这两种径流的区别。
5. 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6. 例题讲解:出示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循环1. 定义和意义2. 蒸发和凝结3.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能量转化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水循环的意义在于维持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响着气候和地理环境。
2. 题目:请解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别。
答案:地表径流是指雨水直接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流,而地下径流是指雨水渗透到地下,经过地下水系统流动的水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
讨论
(4)取之不尽――燃料水
完成
2. 水为何珍贵?
物态
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覆盖着大量的水,但是淡水 变 化
资源只占总水量的 2.5%,大部分的水都是以深层地下淡水, 的 名
冰雪固态淡水等形式存在。比较容易开采利用的,与人类生 称 及
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的 11%、总水量的 吸 放
五、 布置 作业
作业:写一篇关于农村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 问题的一些办法.
板书 设计
第五节 水循环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都是属于物态变化。其中,熔化、汽 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吸热时物体能量增加
物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0.3%,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 热 情
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而与此同时,却存在着水资源严重 况 并
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情况。可见水是何其珍贵。
填入
3. 破坏水资源会带给人类哪些危害?
表中
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水资源的破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
可以引起动物、植物、人类的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一、 它们都是水。水不仅可以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成 并 听
复习 露、雾、霜等,那么,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教师
旧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小水滴的故事。(多媒体画面,动画,旁 讲述
引入 白)——小水滴的自述
(感
新课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
到好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不知不觉中,我的身 奇、疑
放热时物体能量减少 2、珍贵的水资源 (1)水对人类的贡献。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学案苏科版2、5水循环教学目标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也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系统。
3、使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的认识。
教学方法例举法、当堂训练法。
一、课前预习:1、通常情况下物质由、、三种状态,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变。
2、物态变化是指。
3、物态变化时总需要或,吸热时物体能量,放热时物体能量,表明物态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
4、我们所学习的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和,需要放热的是、和。
5、沸腾的条件:① ②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② 晶体凝固的条件:① ②二、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每天我们都会去关注天晴情况了解当天的晴阴雨雪,我们已经知道雨、雾、露、霜、雹等都是有水变化而来的。
那么你了解他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吗?任务一:认识水循环【合作探究】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物态变化①冰山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湖海;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地表水渗入地下汇入江河流向海洋。
②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
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有时云中的小水滴没有变成小冰晶而是直接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2、对于地球上的人和生物来说水资源对有哪些用途?3、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4、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括号里填上吸放热。
()固态液态气态()()()()()完成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述三种状态相互转变过程中,物质由左边一种状态变成右边一种状态都是(吸热/放热),物质由右边一种状态变成左边一种状态都是(吸热/放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5水循环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
3. 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意义及其主要环节。
难点: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道关于水循环过程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其学习效果。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就水循环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讨论,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水循环的定义、意义、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能量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列举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1.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在地球表面及其上空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对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调节气候、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学案(新版)苏科版【学习目标】1、探究自然界中雨、雪、霜、雾、露等天气现象。
2、能利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3、认识水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难点】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物态循环、位置变迁、能量转化特征。
【新课教学】活动一:认识水循环填写书图2-41和2-50相关空格,仔细观察并思考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
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进入,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通过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活动二:阅读课文51---52页“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完成下列问题:2、云:云是空气中的上升遇冷时,或形成的。
3、雨:雨是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重,下落到地面形成的。
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变大,在下落过程中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
4、冰雹的成因:夏天,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以下的高空时,便会成小冰珠;当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则再上升;如此上下翻滚,小冰珠就逐渐成为冰雹。
5、雪:雪是冬天空气中的急剧降温时,直接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6、雾: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7、露:露是夏季空气中的遇冷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的。
8、霜:霜是冬季空气中的遇冷成态的小冰晶形成的。
归纳总结:1、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形成;2、雨----云中小冰晶的熔化而成:3、雹---雨滴快速凝固成小冰珠形成;4、雪----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5、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6、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7、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形成。
活动三:阅读课文46—47页,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水是珍贵的资源?2、导致严重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导致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哪些?4、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三、课堂检测1、物质叫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教案3 苏科版
第五节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2.能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3.了解物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4.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物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2.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3.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一台.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各一个,冰块少许(共25组).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导入: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水循环”.好吗?首先,我们共同做个实验,请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杯口,再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提问:(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玻璃片上的水从哪儿来的?(3)水蒸气从哪儿来的?(4)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5)如果把烧杯放到冰箱中,会出现什么现象?(6)自然界中,有许多类似的现象,你能否说出一些?讲述: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霜、雪、雹等现象都是水不断的发生变化形成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图2—39,分析一下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将空格处填上.提问:(1)天空中的云是怎样形成的?认真听讲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答:看到冰熔化成水,玻璃下面有小水珠答: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答:水蒸气由水汽化而来的答:还会发现冰熔化、水汽化要吸热.玻璃片发热,说明水液化放热.答:水放热会凝固成冰,水蒸气放热可能凝华成霜. 讨论、回答认真听讲看图2—39,思考并填空讨论回答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混合而成的.冰、雪熔化成的水,天上下的雨水等.(2)地上的水从哪儿来的?(3)露、霜、雪、雹等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是否属于水循环?引导学生讨论:(1)在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水在这些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指导学生填图2—40.讲述: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都是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分析:从对以上实验和水循环的分析,我们发现:发生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也就是说,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练习:1、请填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河里的水结冰(2)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3)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4)秋天,花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上消失2、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零下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 ~10cm 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 ,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3、如果水循环中的某一过程停止,会出现什么情况?过渡:水循环使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水是生命的乳汁,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因此,水是我们的珍贵资源.请同学们阅读P46页上面,说出水对人类的贡献.启发:水还能为人类做些什么?思考:有人说:“水既然可以不断的进行循环,因此,人类不需要节阅读本章信息库P49.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填图2—40听讲、识记理解、识记讨论、回答(1)凝固放热(2)凝华放热(3)升华吸热(4)汽化吸热兴致较高,与老师一齐分析.答:雪的升华现象讨论、分析,发表各自的观点.阅读并说出水对人类的贡献,体会水对人类的重要性.讨论、分析分组讨论,进行争论,说出各自的理由.阅读,体会人类对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约用水.”请同学们分析这种说法对不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6页下面,说说人类对水污染的情况.讲述: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供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只占总水量的0.3%.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却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现象.长此下去,水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问:我们应如何节约用水呢?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并讨论说出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小结:本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水循环,知道了什么是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的几种形式,了解了物态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作业:写一篇关于农村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认真听讲,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讨论.阅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谈谈应如何节约用水. 思考并对这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板书设计:第五节水循环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 《2.5 水循环》学案
八年级物理《2.5 水循环》学案课题水循环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1主备学习目标(1)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3)通过对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难点:水资源缺乏的讲解及培育学生节水意识学生活动一、课前预习 (完成下列习题)1、地面上的水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成小水滴或为小冰晶。
2、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河里的水结冰_______,________。
(2)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_______,_______。
(3)秋天,花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消失。
______ ,_______。
二、学习新知识1、地球上的水循环活动28 认识水循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云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是怎样的?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提问:再水循环的过程中,发生哪些物态变化?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是放热还是吸热?请大家讨论并完成课本46页物态变化图。
总结:(1)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______。
(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
吸热的物体能量_____,放热的物体能量_____,也就是说,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_____的转移。
(3)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珍贵的水资源水能为人类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为何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设计一些关于水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该怎么做?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三、当堂达标题1、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A、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而降雨。
2.5水循环教案
学科物理使用时间年级八编号9§2.5 水循环1.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2.下列物态变化中,全部需要放热条件的是()A.汽化、熔化、升华B.液化、熔化、凝固C.液化、凝固、升华D.液化、凝固、凝华3.某种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增加了。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正在汽化B.该物质一定正在熔化C.该物质可能正在凝华D.物质只要发生变化,能量都会增加4.塔里木河等内河流的断水期变得越来越长,你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A.雪山上的雪越来越少B.人类无节制使用及破坏两岸植被C.河底出现了大漏洞D.雪山熔化的雪水从另外河道流走了5.目前很多城市内的河流逐渐变黑变臭,下述各原因中,不可能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A.生活垃圾污染B.工厂废水污染C.鱼儿太多污染D.河道被堵塞不通6.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我国西部地区,对农作物灌溉最适宜的方法是()A.浇灌B喷灌 C 滴灌 D 三种方式都可以7.云、雾、雨、冰、雪、霜、雹都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并在水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状态。
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地球表面。
江、河、湖、海中的水,潮湿的土壤,动、植物中的水分,时刻被_________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
冰山上的积雪,虽然温度远低于0℃,但也在缓慢地__________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进入大气后,有的_______形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形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__小冰晶。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小冰晶下落形成雪。
温度较高时冰晶还会________变成小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8.如图3-5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它们被上升的气流托起,这就形成了云。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尝试画水循环图。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个小组合作活动确立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思想。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去解释现象形成概念。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现阶段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明显提高,但是逻辑思维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不高。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根、茎的结构及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及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不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实验展示学习目标小组代表课前准备实验。
组长带领组员观察桌面装置,写下实验现象。
提出自己的猜测来解释现象。
活动2【活动】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实验:观察红墨水在芹菜中的运输路径。
引导学生通过横切和纵切等多种方式来观察红墨水走向。
学生展示过后出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路径图。
给出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输的。
用自己的话描述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过程。
并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水分的运输路径。
小组讨论解释课前实验出现的现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腾作用。
活动3【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1.视频资料:为什么树荫底下温度更低而湿度更高呢?2.介绍杏仁桉树;100多米高的树,水是如何运送到叶片上的呢?参照课本113页的内容,试着解释这些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拉力学生较难得出的点,适当点拨。
五、水循环(教案)
课题:第二章五、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道三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2.能用水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水循环现象。
3.初步了解水资源的危机和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4.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放热情况,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
器材:自制PPT课件,多媒体动画课件教学程序:引入新课:观看地球上水的循环动画。
思考1:云和雨是怎样形成的?活动一、认识水循环1.仔细观察图2-39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将对应的水的状态变化填入图中的空格.(见课本P46)观看水循环途径动画,了解海洋、海陆间、陆地水循环。
2.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时需要吸热或放热,请将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归纳1: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投影)归纳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__,放热的物体能量__。
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___.过渡:水循环的过程就是自我净化的过程。
通过水的循环我们可以得到源源不断地水源。
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水资源已经越来越紧缺。
活动二:阅读、讨论阅读:课本P48~P49<珍贵的水资源>,讨论:①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②水为何珍贵?投影③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多媒体展示④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⑤举出节约用水的例子。
二次备课:经典、易错题:1.写出下列各例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________ _________雪人在严冬中逐渐变小_________ __________钢铁炼成铁水吸热__________ __________水在严冬中结成冰__________ __________洒在桌面的水逐渐变干_________ __________初秋时的早晨大雾弥漫_________ __________冬季的北方房屋玻璃上的冰花_________ _________2.关于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不正确的说法是( )A.”云”是由地面上的水蒸气上升聚集而成的B.”云”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C.云中的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上就是雪,若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就形成了雨D.地上的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人江河3.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4.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2.5 水循环》word教案 (3)
升华(吸热)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冰 水 水蒸气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凝华(放热)课题 五、水循环自主空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态变化的规律,并能用水的三态变化揭示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水在生产、生活中的各项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水循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能力;经历调查“学校用水情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形成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通过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体验自主学习的愉悦,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放热情况难点: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教学流程[新课引入]水无处不在,地球上的江海湖河、冰山雪岭、云雨露霜……这些水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水循环。
[新课学习]观察教材P44“水循环示意图”,将对应的变化,填入图中空格,与学生一起认识水的循环。
一、认识水的循环像水一样,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就称作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时总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所以它变得越来越“自由”,能跑得远;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它变得越来越“无力”,跑不动了,所以说: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水的“化身”: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详见教材P51“信息库”)二、珍贵的水资源讨论:①水能为人类做什么?(教材P46图)饮用、发电、灌溉、航运、形成自然风光……②水为何珍贵?(教材P46 淡水资源)地球表面70%为水覆盖,其中97.5%为海水,不能直接被利用,淡水资源的主体分布在南北极的冰川,利用很少。
我们能大量利用的河水、湖水、地下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5《水循环》教学设计
第五节水循环
教学目标:
1.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
2.能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3.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
2.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3.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用具:
多媒体、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各一个,冰块少许(共8组)
教师活动媒体
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
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
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
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2、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家想想他的诗句是否科学?展示:
学生看图
片和老师
一起分析
图片内容
直观展示图片,激
发学生思考
由画面给学生一个
思维向上的刺激,
激发他们探究的兴
趣,点名课题确定
思考的方向。
二、探索新知:
首先,我们共同做个实验,请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杯口,再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
提问: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玻璃片上的水从哪儿来的?
(3)水蒸气从哪儿来的?(4)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5)如果把烧杯放到冰箱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2.5 水循环 教案
§2.5 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工作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代一种形式。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认识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珍贵水资源”的了解,增强节约用水、爱护水淘汰的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2)通过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体现自主学习的愉悦、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三态的变化规律、吸放热情况,对水资源的认识。
【难点】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的活动指导。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同学们,面黄奔腾的江河和浩瀚的海洋都是由——(水)组成的,皑皑的冰山雪岭是由——(冰)组成的,飘荡的白云是由——(水和冰晶)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水、冰雪、冰晶、水蒸气,他们都属于水的三态,他们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循环着,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系统——水循环。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认识水的循环【【(1)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规律?(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循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小结归纳】(板书)(1)水循环的方式:①陆地水循环;②海陆间水循环;③海洋间水循环。
(2)水循环的途径:①蒸发;②降雨;③水气输送;④径流;⑤蒸腾;⑥下渗。
【思考讨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1、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使物质发生转移。
物理初二上苏科版2.5水循环教案
物理初二上苏科版2.5水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2、明白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明白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3、明白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1、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放热情况;2、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
教学用具图片多媒体动画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云、雨、雪等图片〕云,形状各异;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雪,使大地“银装素裹”……尽管这些现象变化万千,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它们基本上水。
水不仅能够变成云、雨、雪,而且还能够化成露、雾、霜等,那么,水是如何变化的呢?学生观看图片并听教师讲述〔感到好奇、疑惑〕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小水滴的故事。
〔多媒体画面,动画,旁白〕——小水滴的自述“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爱到处旅行。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
哇!新的旅行又开始了……我们越升越高,高空的温度却越来越低,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凝固成特别小特别小的水珠,慢慢地我和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联成一朵朵千姿百态的云,风推着我们在空中飘,气温更低了,我感受身体变的重了许多,当风伯伯再也托不住我时,我和伙伴们一个个急速地下降。
不一会儿,我们就降落到了地面,给花草树木作了“甘霖”;而我却落到了小溪里。
我欢乐地顺着小溪直达河流,通过几天几夜的旅程,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等待着新的一次旅行的开始。
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了解小水滴的循环过程师:结合刚才小水滴的自述,请回答以下问题:〔1〕云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2〕雨和雪是怎么样形成的?〔3〕空气中的水蒸气来源要紧有哪些?师: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发生了那些物态变化?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放热依旧吸热?请大伙讨论完成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2.5 水循环
〘目标〙
(1)认识水循环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工作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 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重点〙物质三态的变化规律、吸放热情况,对水资源的认识。
【学习过程】
〘要点1〙 认识水循环
〖活动〗阅读书本44-47页和51-52页
〖分析〗(1)雪是水蒸气 形成的。
(2)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 成小冰晶。
(3)冰山上的积雪 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4)积雪 后变成水,汇成江河。
(5
〖总结〗
〘要点2〙 珍贵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阅读书本46-47页
〖分析〗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 、 和 、 它们仅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
能为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也只占地球上〖总结〗
【课堂达标】
类型一、水循环
〖例1〗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的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冰山上的冰以 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个地方,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云,云中的小水滴遇冷也会 成小冰晶,小冰晶长大后,便会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小水滴长大后,落到地面,这就是雨,雨再汇入江河、湖、海,再回到开头,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
类型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例2〗水资源主要是指 资源,虽然地球看起来是一个“水球”,但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却很少。
目前,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2) 。
【能力训练】
1.物质从转变成称做物态变化.其具体的形式有、、、
、和 .
2.物态变化的过程总伴随着的转移.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中吸热的是、、 .
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
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
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
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
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
5.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6.几个同学举出的几种凝华的产物,正确的是………………………………()
(1)霜 (2)雾 (3)露 (4)雪
A.(1)和(2) B.(2)和(3) C.(1)和(4) D.(2)和(4)
7.以下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A.积雪变成水汇入江河 B.植物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C.夏季,冰雹的形成 D.冰山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
8.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C.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1.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 )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13.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D.凝固、放热过程
1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5.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16.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
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1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1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
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
19.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
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
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
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这是我国科
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
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 D.①升华②凝华
2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2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22.冬天,有时在教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玻璃出汗”,关
于“玻璃出汗”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23.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湿衣服变干。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
2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舞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25.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
A.冰封的河面解冻
B.钢水浇铸成车轮
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
2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28.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应是()
29.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凇。
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汽化
30.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雾 B.霜 C.雪 D.冰雹
31.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32.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