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常考十篇短文文言文
小升初语文常考10篇文言文知识详解+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常考10篇文言文知识详解+练习题—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未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符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古文题目(一)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 )(2)吾为将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小升初古文题目(二) 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 ) (2)乃诣长史蔺仁基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小升初古文题目(三) 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小升初古文题目(四) 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
庆初未之觉也。
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④之。
”曰:“爇而不能燃也。
小升初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必背课文
【文言名篇】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
——《司马光》【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寓意】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善于观察、勇于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亦揭示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2.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寓意】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的侥幸成功而放弃持久的努力,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3.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xián)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精卫填海》【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寓意】这篇短文讲述炎帝之女溺亡于东海,化为神鸟精卫决心填平大海。
象征人类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
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边李》【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学会用智慧和判断力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复习之阅读理解专项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复习之阅读理解专项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故:②去人近:③及日中: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
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原因是:。
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原因是:。
4.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造成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射大地,中午太阳射大地。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出自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是的知音,从“”一句可以看出。
(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弦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善:①擅长、长于;②良好;③善良,慈善;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嘎子和老钟叔①老钟叔是地区队的侦察排长,名叫钟亮。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③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渭南文集》)【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③间:偶尔。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俯仰四顾.无非书者()(2)未尝不与书俱.()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子女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句子“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中“笑”的含义是怎样的?(2)为什么说陆游的书房是“书巢”?(用文中语句回答)4.本文主要体现了陆游()A.酷爱读书B.喜爱建筑C.不拘小节D.乐观幽默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无非都是书。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叹息,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变化,也都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当时的情形。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屋子,进到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容人也笑着说:“它确实像鸟窝啊!”1.(1)看(2)一起2.B3.(1)自嘲。
(2)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4.A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魏收改武学文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小升初常考的文言文60篇,附答案.doc
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 ②认为与众不同 2 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 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 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
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 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
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 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 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 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 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
3.生儿子。
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 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 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 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
11、崔景偁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 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 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
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 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专题10 小古文阅读-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重庆专版)(原卷版)
专题10 小古文阅读(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2·重庆·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①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③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注释】①大姓:大户人家,有钱的人。
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③佣:雇佣。
④大学:大学问家。
1.给下列加点字或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邻居有烛而不逮.。
( )A.抓住。
B.达到,及。
C.捉,捕。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A.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他成了大学问家。
B.主人感到很惊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后他成为大学问家。
C.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拿出钱给他买书,直到读完大学。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匡衡/勤学/而无烛B.衡/乃穿壁/引/其光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3.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衡乃穿璧引其光”是想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个故事。
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请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
2.(2021·重庆云阳·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鲤鱼跳龙门龙门山,在河东①界。
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
黄河自②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③之。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④七十二。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⑤,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实。
(本故事出自《三秦记》)注释:①[河东]黄河以东②[自]从③[赴]到④[过]超过⑤[之]刚登上龙门的鲤鱼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初.登龙门_________(2)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_________(3)天火自后烧.其尾________2.根据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及本文注释,推想下列词句的意思。
(精品)小升初常考古文4【精】
1、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等。
宣王死,愍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齐宣王使人吹竽使:让·必三百人必:一定要·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请求·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之:代词指处士为王吹竽这件事·廪食以数百人等廪食:廪,粮食仓库,给他的待遇很高。
等:一样·愍王立立:继位·好一一听之好:喜欢一一:一个一个。
之:代词,指吹竽。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
宣王很高兴,给他的待遇和官仓供养的好几百乐手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愍王继位。
愍王也很喜欢听吹竽,但是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的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寓意】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和氏献璧------《韩非子·和氏》【原文】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注释】·宝玉而题之以石而:却题:说成之:代词,它,指宝玉。
以:用。
·贞士而名之以诳名:说成之:代词:他,指贞士。
诳:骗子。
·此吾所以悲也此:这是所以:之所以......的原因。
【译文】明明是宝石,却被说成了石头。
明明是忠贞的人,却被说成了骗子。
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啊!【含义】表现忠贞之人受人误解的痛苦。
3.井底之蛙------《庄子·秋水》【原文】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lào),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倾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注释】·夫千里之远夫: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无实际意义。
之:的。
·不足以举其大足:足够,以:用来。
举:穷尽。
其:代词,它的。
·千仞之高仞:长度单位。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
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
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耳:罢了。
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俱乘船避难________③后贼追至________④携拯如初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完整)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
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 南湖区)文言文阅读。
狐假虎威①(节选)虎求②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战国策》,题目为后人所加。
假,凭借。
②〔求〕寻求,寻找。
③〔无敢〕不敢。
④〔长〕做首领,统领。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走”的意思是。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 。
(2)读短文,根据故事的发展完成填空。
→狐曰无敢食→→→虎以为畏狐2.(2022 宁波)猴弈西蕃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
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②去。
猴即下树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
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③,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或言,杨靖善弈。
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猴前。
靖请以盘盛桃。
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有删改)【注释】①西蕃:我国西部偏远的地方。
②遁:消失。
③上诏:皇帝下诏书。
(1)古文中的“之”有多种释义。
下列句中的“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填序号)之:①到、去。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相当于现代汉语组词“的”。
A.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___________B.遍国中莫之胜___________C.诏释出,之猴前___________(2)回忆语文书中的《学弈》,比较《猴弈》,完成表格。
题目老师最终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用原文填写)《猴弈》老猴《学弈》另一人___(3)通过“猴弈”和“学弈”两个事例,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的观点是:___ 。
3.(2022 闽侯县)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完成(1)﹣(4)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父善游》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父善游》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们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之一。
本知识店铺整理了《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父善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Download tips: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test questions in Xiaoshengchu. This knowledge shop has compiled the documents,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to everyone.《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u)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引:带着,抱着。
故:缘故 ;善:擅长;岂:难道 ;遽急:立即。
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
任,对待。
任物:对待事物。
悖:违反常理,错误。
【翻译】有个人经过江边,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
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孩子的父亲即使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含义】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世无良猫》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世无良猫》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们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之一。
本知识店铺整理了《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世无良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Download tips: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test questions in Xiaoshengchu. This knowledge shop has compiled the documents,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to everyone.《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餍以腥膏,眠以毡罽。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逐之,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注释】恶:厌恶。
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
餍:饱食。
以:用腥膏:鱼和肥肉。
毡蘮(jì):毡子和毯子且:既……又……率:大都。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猖狂。
畜:养。
以为:认为。
天下无良猫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翻译】有个人十分讨厌老鼠,倾家荡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食那只猫,用棉垫毯子做猫窝。
猫吃的又饱睡的又舒服,大都不去捕鼠了,有的时候猫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猖狂!这个人十分的恐慌,把它赶走了,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啊!是没有好猫吗?是那个人不会养猫。
【启示】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
猫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环境过于安分,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
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全是他一手造成,给人以深思启示。
对人太过迁就会适得其反。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
文言文寓言故事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寓意】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
不能自圆其说。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3、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最新小升初文言文精选36篇(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讲)(1篇)司马光砸缸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离开)(2)破之(击破)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于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曹冲称像、瓦特发明蒸汽机(2篇)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1)、常嬉为墓间之事,(游戏、戏耍)(2)、为贾人街卖之事,(商人)(3)、其舍近墓(靠近)(4)、遂迁居市旁(于是)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孟母三迁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4、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3篇)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制止)(2)遂烹彘也(于是)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小升初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
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F【注释】舍:家。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3、《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干枯。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
徒,只是。
益:好处。
4、《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孟轲论》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孟轲论》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们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之一。
本知识店铺整理了《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孟轲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Download tips: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test questions in Xiaoshengchu. This knowledge shop has compiled the documents,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to everyone.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孟轲论孟轲论苏轼盖尝求之于六经【1】,至于《诗》与《春秋》之际,而后知圣人之道,始终本末,各有条理。
夫正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
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贼,而足以为孝矣。
天下固知有兄弟也,兄弟不相夺,而足以为悌矣。
孝悌足而王道备。
此固非有深远而难见,勤苦而难行者也。
故《诗》之为教也,使人歌舞佚乐,无所不至,要在于不失正焉而已矣。
《春秋》力争于毫厘之间,而深明乎疑似之际,截然其有所必不可为也。
不观于《诗》,无以见王道之易。
不观于《春秋》,无以知王政之难。
自孔子没,诸子各以所闻著书,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无有统要,若孟子,可谓深于《诗》而长于《春秋》者矣。
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
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
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2】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3】之也。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
是皆穿窬之类也。
”惟其不为穿窬也,而义至于不可胜用。
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未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符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⑤使:让。
引:拉。
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
⑦起:赶起。
⑧发:跑出来。
⑨交:交错。
⑩鹄(hú):天鹅。
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
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
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
注,附着。
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⒂置:放。
【参考译文】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
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
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
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
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
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阅读理解】1.解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翻译: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
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次非杀蛟—【原文】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
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
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
④中流:江中心。
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⑥舟人:驾船人,水手。
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⑦尝:曾经。
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
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
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
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
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
”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
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1.解释:①于:在;②反:同“返”,回,归;③全:保全;④复:又。
2.翻译: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大脖子病人—【原文】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其:那里的。
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④异:奇怪。
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
”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阅读理解】1.解释:①其:代词,那里的;②辄:就;③异:奇怪;④然:这样。
2.翻译: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高阳应造屋—【原文】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五别类》)【注释】①室家:房屋,房舍。
②匠:古代专指木工。
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
④涂:泥。
⑤挠(náo):弯曲。
⑥败:毁坏。
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
缘,顺着,按照。
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⑧益:更加,越发。
⑨枯:干。
⑩劲:坚固有力。
⑾任:担负。
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
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
”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
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
”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
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阅读理解】1.解释:①为:造;②以:用;③善:好;④益:更加。
2.翻译: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竭泽而渔—【原文】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注释】①竭:使…干涸。
②渔:捕鱼。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⑤薮(sǒu):指野草。
⑥田:通“畋”,打猎【文言知识】释“竭”: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
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
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阅读理解】1.解释: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
2.翻译: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功名—【原文】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
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
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
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阅读理解】1.解释:①则:那么;②盛:茂盛;③所以:……的原因;④令:让,叫。
2.翻译: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目贵明—【原文】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注释】①贵:以……为贵。
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
)③聪:听力好。
④智:思维敏捷。
⑤辐辏:车轮的辐条。
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
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