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3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3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虚词的用法,识别偏正短语4、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应放在叙事的详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点只要稍作了解。

2、本文开头和结尾是学习的难点,二者对表达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导学生分析3、教法:用讲读、研讨法突出重点。

4、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社戏》。

(解题)社戏:“社”原指土地庙。

从前,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社戏》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

二.预习课文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见预习提示)2.根据课后练习一所提示的内容,快读课文。

再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顺序。

3.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1)课题为《社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

提问: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2)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开头写: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小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间、地点的转移,因此小说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布置作业:编写阅读提纲《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八组第二篇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

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学情分析: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组课文,学生通过近两学年的学习与积累,在字词学习与课文阅读理解等方面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
学生自读导语,明确学习要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单题目。
预习单
1.认读字词
《古诗三首》 : 芙蓉 洛阳 玉壶 雁 洗砚池 乾坤
《“诺曼底号”遇难记》 :行驶 凌晨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践行
《黄继光》 :战役 屡次 摧毁 冰雹 晕倒 胸膛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课题
单元先导课
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本单元课文。
3.感知本单元内容,交流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中人物的伟大品格
重点难点
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感知本单元内容,交流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中人物的伟大品格。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首次设计
二 次 备 课
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
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和品格,漫长的岁月中有很多人在时间的洪流里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他们高尚的品格如同珍珠一般,直至今日仍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去感受他们伟大的品格。
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卢纶
《墨梅》
王冕
《“诺曼底号”遇难记》
哈尔威船长
《黄继光》
黄继光
《挑山工》
挑山工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
1.学生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本单元生字词)
2.指导“雁、乾、坤 、窟、窿 ”的写法。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课件依次出示《“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的课文片段)

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教学标准进行的有序安排和组织,是确保学生有效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关键。

本文侧重于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制定,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成果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科目标;1.2 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知识点和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2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科思维;2.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3.1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机;3.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1 学习掌握本课时的重要知识和概念;1.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2.1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表达;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XX文章的主题与写作手法》,本节课讲解的是第一个主题《XX主题》。

2.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预热活动,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思考,如展示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步骤2:呈现新知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课件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请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并解释重要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步骤3: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一篇篇章或文章,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探究篇章或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步骤4:合理评价教师通过个人或小组展示的方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辨析和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

步骤5: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梳理学生的思路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单元任务先导课》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单元任务先导课》教案+教学反思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单元任务先导课》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任务先导课【教学目标】1.探讨“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的含义,梳理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单元“读书和串门”这一任务情境。

2.通过梳理已知阅读方法,了解本单元任务内容,形成“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阅读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并迁移应用“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1.出示“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杨绛)”2.学生交流感受3.朗读名言,深化感受(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3)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4.小结: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书本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不出门,便可环游整个宇宙。

二、了解单元1.过渡:这个单元的课文,能带我们做怎样的旅行呢?2.出示课文目录,快速浏览三篇课文,说说你能通过课文串门儿去到哪?3.学生自主浏览,汇报(1)《竹节人》:作家的童年(跨越时间)(2)《故宫博物院》: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跨越空间)(3)《宇宙生命之谜》:宇宙4.重点理解“串门宇宙”的意义(1)朗读古语:“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2)播放视频《施一公谈宇宙》(宇宙的历史很长,宇宙的范围很大)(3)小结: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宇宙都广阔得不可思议。

所以有个说法,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星星,其实是它几百年前的样子。

因为宇宙的广博,连光的传输都需要漫长的时光。

(4)串门宇宙,意味着跨越时空。

单元先导课教学设计

单元先导课教学设计
四、总结提升,实现迁移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评价学生闯关表现。
继续预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单元的生字词,大家还都记得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字词接力竞赛,看看哪一排的同学表现最优秀好不好?
2.同桌互相检查课后的生字,并组词。
3.出示字词,学生进行接力竞赛。
第三关课文内容知多少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描述了()和()时的情景,我们还认识了()、()、()等各民族的小朋友。体现出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之情。
2.《花的学校》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运用()的手法,写出了花孩子的()。
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而()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归类识记
1.出示生词
(1)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坪坝飘扬摔跤打扮洁白双臂照例练习
(3)绚丽多彩糊里糊涂鸦雀无声摇头晃脑一字不漏
(4)衣裳糊背包假装羊圈挨着
2.自主练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学法指导:查字典、归类法、理解词义法、联系上下文等。)
4.小组自查,教师适当点拨,依次过关。
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词语。
2.小组合作,采用多种方式识记词语。
3.教师进行指导,并随机抽查。
4.同桌互评识字情况,全会认的两颗星,会认大部分词语得一颗星。
第二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如《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三自然段;《花的学校》的一、六自然段。
小组抽查,集体抽查。
重点评价学生朗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朗读正确得一颗星,朗读正确流利得两颗星。
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单元先导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单元先导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

2.正确、流利地阅读本单元课文。

3.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4.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阅读本单元课文。

2.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1.播放歌曲《国家》。

2.引入课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曲《国家》唱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第七单元,家国情怀。

(板书:家国情怀)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出示单元学习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2.小结:这要求我们要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1.识字词(1)明确学习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意思、写好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

(2)出示预习单。

预习单①读一读:(读准字音,理解大意)崛起模范清晰赞叹疑惑训斥蓄须被迫租界纠缠邀请骚扰拒绝签订要求宁可妄想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明媚惩处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深居简出不堪其扰斩钉截铁②认一认:(注意读准字音并各组一个词)将宁要③写一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肃顾(3)小组长检查要求会认的生词,其他成员认真听,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检查要求会认的生词。

相机指导理解:深居简出: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5)同桌互评,订正错字。

指导书写:“醉”左边是“酉”不要写成“西”;“顾”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先导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先导课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会认“乃、熏”等3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会写“祭、乃”等30个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感。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爱国情怀的资料,交流资料。

【教学重点】1.认识本单元3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的词语。

2.明确单元主题,初步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明确主题1.课件出示艾青作品《我爱这土地》,请学生齐朗读,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2.补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爱国情怀。

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段。

(2)结合搜集的爱国情怀资料和相关注释,分享交流。

2.出示自主预习单,根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对照预习单交流展示,点拨提升。

1.正确认读生词:(1)圆明园之美:殿堂象征仿照漫游饱览境界宏伟博物馆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风景名胜奇珍异宝(2)圆明园之殇:毁灭搬运销毁罪证侵略者不可估量(3)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部分的词语: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4)语文园地·日积月累部分词语: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初步体会词语表达的情感不同)2.出示重点句段检查朗读情况:《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感知榜样的力量》教案

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感知榜样的力量》教案

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句,讲述课文内容。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重点】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句,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故事,通过阅读,去认识更多了不起的人物。

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

二、圈画生字,互学认读1.小组合作,借助拼音初步阅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圈画生字词。

3.小组合作,互教互学生字新词。

4.师生合作阅读课文。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课件集中出示本单元重点语句。

①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②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③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④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⑤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⑥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⑦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⑧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⑨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⑩多么幸福啊,1961 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2.学生自主阅读、同桌互助朗读。

3.关注句尾标点,理解句意,朗读句子。

4.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朗读。

四、梳理小结,巩固拓展1.再读课文,回答问题①在《大禹治水》一文中,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用()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②在《朱德的扁担》一文中,朱德跟战士们一块儿()。

他()着草鞋,()着斗笠,()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③在《难忘的泼水节》中,()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 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 教案
——《祖父的园子》
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梅花魂》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受
1.读下面的诗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阅读《祖父的园子》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园子中的一切都是(),这恰好体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3.《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作者由月亮想到了()、()、()()等往事和经历,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和()。
4.《梅花魂》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外祖父()、()、()、()()这五件事,从这五件事中,你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情感。
2.字词达标。
①熟读下列词语。(自读、指名读、分组读)
A.稚子玉磬耕耘篝火 萌动 澄澈 瑞士 点缀 腮边
B.胖乎乎 圆滚滚 凉飕飕
C.烟波浩渺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②你能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吗?(自读、同桌对读、齐读)
供耕织明晃晃燕园
③你能说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类型的词语吗?
圆滚滚(ABB)
描写风光的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
童年往事
童年情趣
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过渡:看,一个单元有这么多词语,看似毫无关联,只要你是学习的有心人,就一定会发现它们的共性,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分类识记。
3.句子达标。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导课位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导课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主备人:曹传艳 2010.9.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全班有44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集体备课先导课教案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第1课时 单元导读课 教案

第1课时 单元导读课 教案

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 读通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基本流利,明确单元主题。

2.借助图片,认识生字,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内容1.今天我们走进“识字”这一单元,一起去认识更多的字朋友吧。

2.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出示课文题目)。

谁能读出课文的题目?二、圈画生字,互学认读1.出示学习单:(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画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笔画出难读的句子。

2.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的要求,自读课文。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读后收获。

把自己圈画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同桌读不准的请你教教他吧。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哪些难读的句子、词语、多音字?我们一起来交流吧!出示句子:1.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2.什么张?弓长张。

3.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指名读短语、句子,指导读好多音字“降、长”的读音,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

教师指导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4.出示每课内容。

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好问句。

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借助图片,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1)《春夏秋冬》出示:四季的图片,读读课文。

谁能说说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2)《姓氏歌》文中介绍了几种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3)《小青蛙》你能分清“清、晴、请、情、睛”的读音了吗?试着给它们找个朋友吧。

(4)《猜字谜》猜字谜,很有趣,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四、梳理小结,巩固拓展读了本组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作业布置】制作本单元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板书设计】识字1.春夏秋冬2.姓氏歌3.小青蛙4.猜字谜。

六上第一单元单元先导课

六上第一单元单元先导课
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悠悠忽忽:文中形容神志恍惚。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随:依从。欲::指人六十岁。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格:格局。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按要求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借助《基础训练》“自学提示”部分,安排课前预习
检查基础训练自学提示
二、检查落实字词、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为主,
1.重点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清爽流淌唱和瀑布陡峭挺拔
身躯精致蕴含仪式侠客醉酒
恩泽犬吠静谧边缘音韵僻静
小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一课时
备课教师
任教班级
6.5
备课时间
2017.9.3
课题
第一单元单元先导课
课型
单元先导课
教学目标
1.课后生字、文中生字会认、会读、会写。词语能读会写,会运用到写作中。
2.熟读成诵《山中访友》的段落,及日积月累。
3.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大自然,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
五、初步探索课文
1.第1课课后题“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
2.第3课中“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思维导图
教后反思
小巷俏丽烘烤探索勤勉漫游
亲吻德高望重岁月悠悠津津乐道
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2.下列词语的解释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二单元单元先导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二单元单元先导课
4.《一个接一个》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5.《四个太阳》全文,重点每自然段第一句话。
五、质疑提问
各小组汇报不解决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六、汇报收获或感受
自由汇报读了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或感受。
作业设计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读得不熟练的句子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
教学反思
出示本单元四篇课文,教师领读一遍课文,明确本单元的主要篇目及大体内容。
二、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提示》的要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
三、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长带领下,采用喜欢的方式合作阅读每篇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四、朗读检查
集中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语段,采用多种形式检查朗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文章中的“挖井人”指的是谁?“不忘挖井人”又指谁?说说你从文章中那些地方读懂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三自然段
《我多想去看看》
1.男女生对读,整体感知。
2.文中作者多想去看看……
年级
一年级
单元
二单元
主备人
课题
单元先导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元内容。
2.通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说说读后的收获或感受。
4.自主学习本单元生字,交流难以识记的生字。
5.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6.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激发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先导课《七彩童年》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先导课《七彩童年》教案

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七彩童年【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

2.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3.读通本单元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4.交流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读通本单元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难点】读通本单元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导入:岁月的溪流缓缓流淌,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一点一点的足迹,写满了成长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七彩童年这一单元。

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课件出示第六单元导语,生自读导语(1)明确本单元的语文主题是什么?(2)导语提出的要求。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小结:这要求我们要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1.识字词。

(1)明确学习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的意思,写好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

(2)出示预习单。

①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②生自读生字词。

组内检查纠正生字读音。

③师检查点拨晋察冀柳絮扭身软鼓囊囊姥姥塞进呜哩哇啦糠皮枪栓劫难枪毙扒开尸首铅笔胳膊红绸敌人慌忙趁机捆绑安徽谜语嘴唇和尚吃荤倔强嘱咐沮丧情绪一声不吭嘹亮妨碍轮廓搓麻绳葵花祈求遗憾污迹雪屑④听写、纠错劫难铅笔胳膊绸子敌人慌忙趁机扒开尸首枪栓炕沿枪声敌人鬼脸防备芦花发愣课件出示“膊”“慌”,指导书写。

膊: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右上部的一点不要漏写。

慌:右边中间不要多写了一点。

⑤理解词语的意思。

扫荡:扫荡是一种军事行动。

荡平,彻底清除之意。

趔趄:由于某种原因,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轮廓: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2.知内容出示学习单:(1)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①《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件事,分别是、、、、、。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认音、读音技巧。

2.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并应用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识字、认音和读音技巧。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2.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与示范。

2.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3.个别辅导和问答互动。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材:《语文教材》第一册。

3.课堂练习和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上展示一些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课堂教学(30分钟)•首先,教师以示范的方式介绍新课内容。

将重点词语、句子标出,并教授学生正确的读音和意义。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跟读,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语文鉴赏能力。

3. 个别辅导(10分钟)•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和提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4. 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和分享。

•每个小组从课文中选取一段进行朗读,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堂练习和作业(15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境,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安排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单元预习 教案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单元预习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读书的快乐和好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读书的快乐和好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1.导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今中外,许多人都酷爱读书,在读书中成长。

他们有哪些读书经历,又有怎样的读书经验和感受呢?走进第八单元的课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2.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人文主题:读书明智。

明确单元训练目标:A.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B.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达,突出重点。

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明确要求(1)通读课文,圈画本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并提出本组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

2.自主学习。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1.字词达标出示闯关要求:①同桌轮流每人读一课词语,互相纠错。

②小组检查每人读一课,小组长帮助组员纠错。

③教师抽查学生读词。

易错难读字词:A.“是知也”的“知”,同“智”,智慧;B.“默而识之”的“识”读“zhì”,记住。

C.教诲某人卓越发酵水浒传万卷书天罡地煞D.多音字读音组词:传着卷差奔E.词语积累: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别出心裁心安理得呕心沥血风花雪月2.朗读达标①组内朗读、评价教师出示课文重点段落,小组成员分工朗读四篇课文。

部编版小写语文六年级上册主题备课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 教案

部编版小写语文六年级上册主题备课第1课时 单元先导课  教案

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草原》《丁香结》《花之歌》【课型】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会写20个生字,会认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法。

4.对文中所描写的场景有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近自然1.出示三组图片,询问学生对哪一组最感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某些体验想开去。

2.出示单元页,明确单元目标和单元要求。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初读课文,在文中标出生字词,做到准确熟练认读。

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做好标记。

2.画出你认为写的比较美的句子。

三、全班交流,点拨指导1.词语过关: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朗读,检查过关。

根据预习单逐一排查,将易读错的词语进行标注,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清鲜绿毯渲染勾勒迂回羞涩疾驰缀满朦胧笨拙参差单薄一簇花蕾愁怨苍穹冠冕赠与献祭摇曳旖旎琼浆鸣啭婆娑硕大蒙古包芬芳馥郁襟飘带舞2.朗读过关:交流《草原》《丁香结》《花之歌》中写的比较美的句子。

四、分组合作,赏析名句1.出示:《竹石》《墨梅》《落花生》作者写的是_____,表达了人也要__________的感情,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作者对草原风光、风土人情的描写,其实是为了抒发什么感情?3.丁香结呢?4.在花之歌中,作者想到的是?5.带着作者的这种体会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五、学法迁移,激发兴趣过渡:在所有文体之中,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因其语言言简义丰的特点,往往需要我们能从所读文字中想开去。

1.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朗读古诗,借助注释,小组交流你从诗中看到的景色。

2.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3.总结:当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一个个场景的时候,我们既折服于自然的美丽,也惊叹于作者的想象。

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背起你的行装,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单元先导课
【课型】单元先导课
【教学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0个字。

2.能利用偏旁归类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课文中的插画阅读。

背诵《赠汪伦》。

4.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5.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6.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7.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时,当你的朋友需要陪伴时你怎样做?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师范读,学生思考: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没有用自己的特长来帮助过对方?
2.学生欣赏教师配乐朗读《树和喜鹊》,思考:一棵树和一只喜鹊会怎样交谈?后来很多树和很多喜鹊,他们叽叽喳喳是在聊什么?
3.学生自由读《怎么都快乐》感悟文章的主题,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

(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

可采用迁移的学习方法。


4.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这类词,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

5.在朗读教学中,《小公鸡和小鸭子》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怎么都快乐》要指导体会儿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长带领下,采用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每篇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朗读检查。

集中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语段,采用各种形式检查朗读。

3.质疑提问。

各小组汇报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问题。

大家一起解决。

4.汇报收获或感受自由汇报读了本单元后的收获或感受。

四、拓展与达标
1.阅读图书《我们是朋友》单元。

2.说一说,读完这些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公鸡和小鸭子》
《树和喜鹊》
《怎么都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