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考与模式选择(一)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一、前言

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作为互联网经济基础的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伴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智慧物流需要掌握自动化物流流程、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目前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于传统的物流行业,并不能够满足未来物流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因此,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要以培养能够操作智能化技术,能处理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物流行业人才为目标。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或相关课程,是为了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物流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促使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复杂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技能与知识要求。然而,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国家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层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教学上,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如果学生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很难脚踏实地,难以对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

第一章

一、选择或填空

1、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2、思维的能动性表现为思维的创新性.

3、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

4、阿奎那是中世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天使博士”.

5、奥卡姆被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士"“奥卡姆剃刀”。

6、发散性思维是产生创新思想的主要思维方式。

7、思维的创新是创新活动的核心。

8、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核心。

9、知识结构通常有专才和通才之分.

10、创新思维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

1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

12、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两大类:真实命题、价值命题。

13、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最早系统论述了思维方法,《方法论》.

14、思维领域中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思维方法的创新。

15、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是对方法的理论层次的分类。

16、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演绎法是一切方法的基础。

17、柏拉图在《斐多篇》中的一名名言是:思维必须与其自身一致,而我们所有的确信都必须保持一致。

18、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方法.

19、对命题的整个分析自始自终都是以命题为单元进行的,在此意义上,这一逻辑学分支被称为“命题逻辑”。

20、三段论有效性的判定方法,比较常用的是“规则法”。

21、演绎推理也被称作是必然性推理,保真性推理。衡量这种推理的标准是有效性.

22、模拟法可以分为三类:实质同构法、形式同构法、功能类比法.

1

23、科学的目标和人类追求知识的目标是一致的确良,就是试图发现普遍的真理。

24、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关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然阅读速度要 比逐词逐句的阅读速度快得多 , 而且有效地提高 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 2)视幅扩大法 :视幅Leabharlann Baidu指眼睛每停顿 次能清晰地感知文字 的范 围。视幅其实包 括两个方面 :一是注视点 ,即眼停瞬间眼睛 实际注视的 目标 ;二是识别幅 ,即指眼睛注 视焦 点 词 的 同 时 所 能 吸 收 左 右 两 边 的 范 围。 每次看清的语言单位应该是意群而不是分散 的单 词。在快速阅读时 ,同学们的视线不应 该是 逐 词 地 进 行 自左 向右 移 动 ,而 应 该 是 从 个 意 群 跳 到 另 一 个 意 群 。 在 平 时 的 阅 读 训 练中 ,同学们应该将视幅范 围扩大 ,这样视 幅范 围越 大 , 阅读 的速 度 当 然就 越 快 。
一 一
【 摘 要】 职业技 术 学院是 以职业为 导 体化 的教学条件。如何实施教学一体化,笔 向 ,以职业技 能教育和职 业素质培养为核 心 者 认为 应 从 以下 几个 方 面进 行 :

内容 , 以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为 培 养 目标 。 关 于理 论 和 实 践 一 体 化 教 学 的 模 式 ,笔 者 结 合 职 业 教 育 特 点 、 对 象及 “ 教 、 学 、做 ” 一 体 化 教 育 模 式 的 内涵 ,提 出 “ 教 、 学 、做 ” 体 化 的 几 点 意见 和 建 议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模式的思考

践 教学 体系 , 一直 是 困扰各 高 职 院校 的一大难 题 , 也 是需 解决 的现实 问题 。


思 想 政治 理 论 课 实 践教 学 具 有 自身独 特 价
值 和 功 能
维 能力 , 养学 生 的团 队精神 , 培 增强 学生 的历 史使 命 感 和社会 责 任感 。这 类课 程对 于培 养学 生 的创新 精 神 和实 践能 力 , 对于 丰 富学生 的精 神生 活 、 扩展学 生 的知 识视 野 和促 进 他 们 的 全 面发 展 , 有 不 可 替 代 具
第2 5卷 第 1 期
Vo . 5 № 12 1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RN L O AN VO A I N OL E E OU A F YA C T O AL C L G
21 0 1年 3月
Ma c 0 1 rh2 1
高 职 院 校 思 想 政 治理 i 实 跬 教 学 青 效 模 式 昀 思 考 仑课
李 霓
雅安 职 业技 术 学院 四 川省 雨城 区 6 5 0 2 00
近年来 , 着职 业教 育 的大 发展 , 职教育 也 呈 随 高 现 出大 发展 的 繁荣 趋 势 。根 据 ( 0 8年 全 国教 育 事 20
过 实践 环 节 , 道 德 理论 知 识 内化 为 个 体 自觉 的道 将 德要 求 , 外化 为 自觉 的道德 行 为 。因此 , 并 只有 通 过

制度变迁供求理论视角下我国银保合作模式选择思考

制度变迁供求理论视角下我国银保合作模式选择思考

对银 行 、 险和证券行业的改革 , 国形成 了金 融混业经 保 我 营体制。随着监管 的放松 , 四大 国有 银行纷 纷进入 其他
我 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起 步于 19 95年 , 2O 到 0O 年 国内开始出现了银保 合作热 , 多家保 险公司 和银行建
银 行 的经 营领域 以及房 地产 、 券 等非传 统银 行业 务。 证
还是低 级的协议联盟 , 存在 着保 险的产品 以及销 售方式 过于单一 , 代理手 续 费高, 售误 导。建 立专业性 的 销
银 行 保 险公 司以及 非 金 融 控 股 的“ +1合 作模 式 , 现 阶 段 我 国金 融 制度 需 求 的 必然 选 择 。 1 ' ’ 是
[ 关键词 ]制度 变迁供求理论 ; 银保合作 ; 融控 股 金 [ 中图分类号]F 3 . 80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28 (00 0 —03 0 02 802 1 )2 18— 2
团 等金 融 控 股 公 司 。
制度变迁供求理论假 说源 于制度经 济学 , 该学说 认
为制度也是一种商品 , 它与其他商品一样 , 同时存 在着需 求、 供给 与均衡的 问题 , 任何一种制度变迁都必须 有相应 的制度供 给与制度需求 , 强调制 度变迁 背后 的制度供 给 和制度需求 因素 。我 国金 融分 业经 营也 是 一种 制度 安 排,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趋 势背景下 , 我国金融分业经 营制 度是否 制约着金融业 的发展 , 尤其 是近年 来我 国的银 保 合作 出现很多问题 , 是否说 明我 国金 融分 业经营 制度供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一)

作者: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哲学梁作民教授

一、走进创新思维时代

1、经济领域:市场竞争显智慧

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智慧和创新才能派上用场。即使在传统社会,一旦社会竞争激烈起来,"谋士"和"点子"也会大走红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从经济发展史的过程来看,企业竞争的重点不断发生转折,并且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竞争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它们重点进行的是物质领域的竞争,争原料、争设备、争市场。在第二阶段,企业看到了"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企业有了人才就能迅速发展。于是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许多大公司使尽一切方法延揽人才。在第三阶段,企业认识到"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型的,另一种是智囊型的;于是,智慧型人才在市场上成为竞争热点,咨询、策划、顾问之类也成了时髦的行当。

2、社会领域:信息饱和与知识爆炸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根据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的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未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

但是我们这些在传统社会生活习惯了的动物,对于世界的变化往往感觉迟钝,对于那些致命的威胁习焉不察,不能及时地变革与创新,以致错失良机,甚至一败涂地。

3、个人领域:有智者事竟成

纵观人的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想后干"。因此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思维上的守旧与创新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的体制下,个人是淹没在群体之中的,因而个人没什么能动性,也无法进行创新。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群体一致"便成了至上的原则,由此产生的思维观念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群体是真正的实体,个体只是其中的附属物,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东西。个体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体。群体的价值远在个体之上,因而代表群体的少数个体,其价值也远在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个体之上,二者不应等量齐观。第二,个体与个体之间应尽量减少差异和差距,不管是能力、品行,还是收入、衣着,都应整齐划一,不分彼此,借以保持群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果有人敢于"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出风头",那就难以逃脱受排斥、被铲平的厄运。

构建混合式学生党支部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构建混合式学生党支部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从宏观上说, 高校党组织设置有不同的模式, 而对于学
( 班级式党支部 四)
生党支部的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主要有以下模式 :
( 独立式党支部 一)
将党支部建立在班上, 成立班级党支部。班级式党支部 可以缓解传统的学生党支部中时间不易协调等矛盾, 也有利 于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20 年起, 03 全国高校党建会议多次 提出了“ 支部建在班上” 的要求。20 年, 04 中共 中央、 国务院 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见》即中央 l 号文件 中明确指出, 6 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
V o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1 8, 4
Au . 0 0 g 2 1
构建混合式学生党支部模式 的理论思考 与实践路径
蒋春兰
( 田 学院 组 织部 , 建 莆 田 3 10 ) 莆 福 5 1 0
摘 要 : 立式 党 支 部 、 级式 党 支部 、 业 式 党 支 部 、 支 部 建 在 班 上 是 当前 高 校 党 组 织 设 置 的 主要 模 式 , 克 服 固有 缺 陷 , 者 独 年 专 党 为 笔
班上”“ ,学生 中正 式党员 达 3 以上 的班级 , 人 应及 时成 立学 生党支部” 。党支部建 在班上 , 高校 学 生党 建工作 的理 论 是 与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 是对中 国共产党建 党理论 的继 承与发

权变理论与管理方式的选择

权变理论与管理方式的选择

权变理论与管理方式的选择

在现实的组织管理中,权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由于环境的变

化和未知因素的介入,管理者需要在不断调整中找到平衡点。权变理

论提供了一种管理策略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

中做出决策。本文将探讨权变理论的概念、原则以及权变管理方式的

选择。

一、权变理论的概念

权变理论,也称为变通理论或适应理论,是由斯滕伯格(Charles H. Stentorbeek)于1967年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在不确定性和变化环境下,管理者需要采取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措施来达到预期目标。

权变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环境的不确定性:指的是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竞争态势等。管理者要

根据环境的不确定性来调整和变化管理方式。

2. 管理目标的调整:权变理论认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者需

要灵活地调整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学会在不同的

环境中制定和调整目标,以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3. 精益求精的思维模式:权变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创

新思维,在变化和不确定性中保持敏捷的状态。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

助管理者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权变管理方式的选择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权变管理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权变管理方式:

1. 就地解决问题:即在问题出现的地方就地解决,避免将问题升级到更高层次。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 团队协商决策:管理者可以通过团队的协商来解决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经验,制定出更好的决策。

数字经济:理论解释与现实思考参考答案

数字经济:理论解释与现实思考参考答案

数字经济:理论解释与现实思考参考答案

1

下列选项中,关于改变世界的三个苹果,描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5 分]

A 亚当的苹果开启欲望与情感

B 牛顿的苹果开启计算与网络

C 图灵的苹果开启理性与科技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A

2

下列选项中,关于平台对消费者的负向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5 分]

A 无法选择到自己真实想要的商品

B 容易受到平台的控制

C 产生选择困境

D 损害消费者权益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B

3

下列选项中,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5 分]

A 数字经济既包括生产力的概念,也包括数字生产关系的概念

B 数字经济包括网络、数据,不包括人工智能

C 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形态,而形成了更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B

4

下列选项中,关于数据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5 分]

A 一次生产,无限次使用,边际成本为零

B 一次生产,一次使用,边际成本为零

C 边际报酬递增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B

5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 单选题:5 分]

A 新产业

B 新商业模式

C 数据资源

D 业态创新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C

6

()渗透于生产价值链全过程。

[ 单选题:5 分]

A 信息技术

B 企业创新

C 生产效能

D 营销服务

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A

7

下列选项中,关于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描述不正确的是()。

理论建构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理论建构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理论建构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引言

理论建构是学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成为理论建构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探讨理论建构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学者们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指导。

理论建构的基本概念

理论建构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从观察、实验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一种对问题的解释和描述的系统性知识框架。理论建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理或规律,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和问题。

理论建构的发展模式

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学者们通常会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理论建构发展模式。

一、归纳-演绎模式

归纳-演绎模式是指通过对具体观察和实证事实的归纳,得出一般原理或规律,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将这些原理或规律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这种模式常用于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出一般理论,并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方法进行扩展和验证。

二、理论启发模式

理论启发模式是指通过对已有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寻找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在这个模式下,学者们会对已有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以弥补和超越已有的研究成果。

三、实证归纳模式

实证归纳模式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实证研究,从具体事实中得出一般

规律或结论。在这个模式下,学者们通常采用实证方法,通过对大样本和多样本的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数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四、建构主义模式

建构主义模式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主体性建构,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论和知识

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doc

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doc

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审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紧密结合,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执行审计实务。因此,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审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将审计学理论教学提到重要位置。但在教学过程中,从事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感觉审计学难教,尤其是审计学基础理论部分;而学生普遍反映审计学难学,难以准确把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没能形成基本的审计思路,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从事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教师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审计学理论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审计学理论内容概念多且分散

与其他会计类专业课程比较,审计学基本理论概念多,如独立性、管理层认定、合理保证、审计证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等,有些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如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同时又分散在不同的章节,看似零星分散、不系统,没有逻辑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审计的了解不多,难以与生活经历相联系,理解不透彻、不到位,无法准确把握其内涵、形成审计逻辑思路。

(二)审计学理论内容具有综合性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学科是指着眼于特定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或将多学科的知识运用其中而形成的学科。审计学理论内容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抽样审计涉及统计学、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运用计算机科学等。同时,还涉及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税法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审计学理论内容涉及面广,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提高了学习和教学的难度。

东北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理论与思考题

东北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理论与思考题

1. 试说明资产评估价值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1)资产评估结论的多样性:

1. 同类、同种或同样的非同一资产可能存在不同评估结论

2. 同一资产可能存在不同的评估结论

(2)原因:

1. 合理差异:产生于评估人员对资产的未来收益及折现率预期上的差异,由于评估人员及其所掌握的信息所造成的误差,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情况。

2. 超出合理区间的差异:

因环境或条件所限,存在使用方式和利用程度上的差异:被评估对象的使用方式,以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式为准,或根据评估条件设定资产的使用方式,它们不一定是相等的。

^

面对不同细分市场,如正常交易市场或拍卖市场,市场条件存在差异。

同一市场中交易条件的差异:面对不同交易主体,不同交易动机,不同交易时限和交易方式。市场主体差异指交易主体的数量,或称为市场活跃程度,越活跃资产可以实现的价值就可能越高。交易动机是参与交易的当事人的交易意愿。交易时间约束包括了展示时间、了解市场信息时间、讨价还价及决策的时间。交易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交易,单个交易或批量交易等。

2. 试举例说明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对评估技术应用的影响。

(1)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包括:预期收益原则、供求原则、贡献原则、替代原则、评估时点原则

(2)市场定价原理和市场规则在资产价值评估手段中的集中体现形成了资产评估技术思路,而资产评估具体技术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实现评估技术思路的工具和手段。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应用在资产评估中,确立了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而为了实现技术思路,产生了具体评估方法。

比如替代原则说明了投资者在购置某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现行市价。以此为思路产生了资产评估的市场途径。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来估测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思路。而为了实现市场途径,产生了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等具体评估方法。

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直播电商理论、方法与实训》

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直播电商理论、方法与实训》
7
第1章【关键术语】参考答案
(4)联合国《电子签名示范法》:是联合国国际贸 易法委员会we2lc0o0m2e年to u1s月e t2he4s日e P通ow过erP的oin,t te关mp于late电s, 子New签名的 定义、要求、签名人Co和nte认nt证des服ign务, 10提ye供ars者ex及pe签rien名ce信赖 方的行为和义务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子签名的定义、电子签名的要求、签名人和认 证服务提供者及签名信赖方的行为和义务等规范。
8
第1章【复习思考题】
1.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2.如何理解直播电商的本质? 3.直播电商的特征是什么? 4.直播电商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5.试简述直播电商的产业链构成? 6.如何区分 3 个不同的直播派系?
9
第1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是什么:网络直播的发展经 历了 3 个w阶elc段om:e to u第se t1hes阶e P段ow是erP以oin娱t te乐mp为late主s, 的New秀场模
《直播电商理论、方法与实训》
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第1章【名词解释】
• 秀场模式; • 互动模式; • 带货模式; • KOL; • IP; • 公域流量; • 私域流量。
2
第1章【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秀场w模elc式om:e t以o u才se 艺thes表e P演ow为erP主oin、t te聊mp天lat为es,辅Ne,w 其内 容早期以唱歌、跳舞C等ont形ent式de为sign主, 1,0 y后ear期s e发xpe展rie为nce脱口 秀等表演方式,以六间房 、9185 等直播平台为代 表。其因起步时间较早,是网络直播最早发 展的类 型,运营模式相对成熟。

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

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

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

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S-OPT)是一种综合的思考模式,它提倡人们把思考和决策分成两个独立的步骤。它旨在帮助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时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预防误判或判断失误,从而减少整个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本文旨在讨论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S-OPT)。

一、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具体内容

1、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是什么

单一态度模式双重过程理论(S-OPT)指的是采取一种单一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决策的理论。在这一理论形式之下,人们将思考和决策分成两个步骤,以确保人们在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能够基于客观的了解以及正确的分析处理而不是假定或误解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2、S-OPT的主要特点

S-OPT有三个主要特点:

(1)它提倡分析决策: S-OPT强调要先定义一个问题,然后采取一种单一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决策;

(2)它强调多角度思考:S-OPT鼓励人们从多个不同的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握事物的全貌;

(3)它提倡目标导向思考:S-OPT要求人们在做出决断前,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以便更容易把握事物的关键点。

二、S-OPT应用场景

S-OPT可以应用于商业、研究、管理、教育等领域。在商业案例分析中,把S-OPT技术用于市场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在做出重要决定时进行精细化分析;在研究领域,用S-OPT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方法论问题,能够以最精准的方式把握因果关系;在管理领域,S-OPT可以用于组织决策,有助于改善决策的执行效率,减少因误判而产生的损失。

在教育领域,S-OPT可以用于帮助学习者进行综合思维模式的建构,锻炼出系统的分析处理能力,加深对待问题的深刻思考,有助于提高思维素质。

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理论思考

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理论思考

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理论思考语言与文学在语文课中应不应该、能不能够统一整合在一起,文学该不该单独设科,这些问题讨论起来比较复杂,牵扯到一些很复杂的理论问题。我们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说起。

一、语言与文化:“背景”与“领域”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过这样的概括: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条件。第一、二种观点比较普通,也被人们广为接受;第三种观点比较特殊,值得我们注意。斯特劳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观点:“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①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可以理解为文化的产物或组成部分,还可以理解为文化的一个基础、一个条件,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产物”的观点强调的是文化对语言的决定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的观点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从属关系,那么,“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条件”的观点强调的则是文化对语

言的依赖性,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美国人类学家本杰明·沃尔夫也提出了与列维·斯特劳斯相同的观点,他使用的概念要比斯特劳斯更富有启发性,作出的论证也更为充分。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背景”,他说:“语言现象对于讲这种语言的人带有很大的背景性质,它不受自然逻辑阐释者那种审慎的意识和控制的影响。由此,当一个自然逻辑学家或其他人在表达推理、逻辑以及正确思考的准则时,他往往只是默守纯粹语法事实之陈规,而这种语法事实打上了他自己的母语或语系的背景烙印,绝非普遍适用于所有语言,也根本不能成为推理的一般原则。”②这就是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陈规”,即既定规则。沃尔夫的“背景”理论,恰好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条件”的具体内涵的揭示,它回答了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条件”,即:因为语言是一切文化类型生长和发展的“共有知识背景”。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手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是指城市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能

化管理,更体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宜居性和创新能力。本文将从理论和战略的角度来

谈谈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和选择。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首先要明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特征。智慧城市是基于信息技

术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连接城市各个要素,包括交通、环境、能源、

治理等,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和优化资源的分配。智慧城市的特征包括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城市服务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在理论思考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的各个要素进行

有机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运行。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考虑城市

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城市品质

的提升。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创新。传统城市规划和管理

往往局限于静态的思维模式,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系统化和动态

化的方式来进行规划和管理。这就要求智慧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

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需要关注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不能

只满足于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更要注重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城市

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通过创新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思考与模式选择(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住宅的选择开始从解决住房基本需要转向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亲近大自然、追求清洁安静的住宅环境是这一时期住宅选择的方向,这也是郊区住宅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我国住宅郊区化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发展最快。从这些城市来看,目前的郊区住宅主要有这样三种类型:一是政府为照顾低收入者而兴建的经济适用房;二是大型成片社区,主要是面对城市高级白领;三是高档别墅,居住者常是城市或当地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小群体。这三种住宅以大都市不同阶层居民作为主要客源,都比较好地利用了郊区土地成本低、环境优美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些郊区化住宅又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邻里单位是由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于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间组织方式。它以一个小学的合理规划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大约居住1000户),以四周的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内设必要公用设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以功能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挤、恶劣的居住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斯坦因的雷德朋街坊模式、苏联的居住小区模式是邻里单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不论是20世纪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抑或6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邻里单位模式及以之为原型的小区模式,都是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小区模式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而忽略或舍弃了与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做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区理论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基础上,它强调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以小区的服务半径设定规模、以交通干道划分空间范围的方式,被从人的认知范围和规模划分范围的方式所代替。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而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劳动密集型生产被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所代替,为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空间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他城市职能混合布局。至此,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外大城市中出现了混合居住区、居住综合体、整体式小区等,在居住空间中融入了多种城市职能,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等,同时将多种功能进行了立体化组织。

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模式选择

1、居住小区规模

以往我国的居住空间的建设规模通常在10hm2以上,通过对入选《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萃》和《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试点丛书-规划设计篇》中的城市居住小区进行统计,在总计的44个小区中,用地规模在10hm2以上的小区占到总数的81.81%.中国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路网结构划定的,城市路网的间距限定了住宅区的用地边界。现代城市路网间距一般为400m左右,由此形成城市住宅区用地单元规模一般为十几公顷。这种以交通干道划定范围是依据邻里单位模式的结果。

城郊住宅区域的设计相对自由。城郊住宅选址城市边缘地带,大多距离城市中心10~20km,车时15~30分钟,周围有便捷的交通与城市连接。这些小区地形开阔,适合做低密度住宅,小区容积率一般为0.2~0.8,低容积率低密度是小区的最大特征和促进城郊住宅发展的巨大动力。伴随低密度住宅而出现的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独立别墅、联体别墅和多层住宅。其中联体别墅又称Townhouse,每户面积150~200m2,是介乎于公寓和别墅的中间形态,虽不如独立别墅豪华但价格不如其昂贵,也有独门独院、私家花园,故私密性和舒适性远高于城市公寓,受到市场的青睐。

人类一直是以天赋的能力认知世界的,自古以来直至功能主义占统治地位之前,人类构筑环境也一直以自身的尺度为标准,为了使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物化反映,依照社区理论将居住空间组织形式向邻里模式回归,依据人的尺度而不是汽车交通的需求、依据人控制环境的范围和认知能力作为限定居住空间规模的依据是必要的。

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区规模就必须了解人的认知能力。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的视力能力在超过130~140m就无法分辨其他人的轮廓、衣服、年龄、性别等,由此在传统街区中通常将130~140m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F·吉伯德指出文雅的城市空间范围不应大于137m,亚历山大也指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不超过274m(即面积在50hm2左右)。因此,可以判定以人的尺度确立的理想的居住小区规模应小于5hm2.同济大学周俭等学者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研究提出,我国居住小区规模应该是不超过150m的空间范围或4hm2的用地规模,其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