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推进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中心城市。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徐州市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努力打造宜居环境,营造和谐社会。

下面将详细介绍徐州市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

徐州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近年来,徐州市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加大保护力度,积极保护和修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水源保护力度,推动水源地环境整治和保护,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

通过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徐州市加强城市绿化,不断厚植绿色优势。

在城市建设中,徐州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化力度,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城市公园和园林景观。

推广植树造林活动,引进各类绿色植物,打造“绿色长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徐州市不断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各类植被的种植,使城市拥有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徐州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努力建设宜居环境。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徐州市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市政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打造宜居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配套服务。

徐州市不断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和提升,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在城市建设中,徐州市注重推动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治理城市环境问题,提升城市的环境面貌,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与此加大人文关怀力度,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市民文明礼貌,增强文明意识,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摘要】徐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城市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却面临挑战。

为此,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方法。

研究发现,采取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引入多样化植被和生态景观,推行生态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徐州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策略和评价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这些研究成果对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建设方法、研究、现状分析、探讨、实施策略、效果评价、可行性、建议、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徐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徐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绿化,但在实际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绿地利用率不高、绿化覆盖不均衡、绿化设施缺乏统一规划等。

为了提升徐州市的城市生态绿化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进行改造和建设。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现有生态绿化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改造和建设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和覆盖面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抗灾能力,改善人居环境。

研究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城市生态绿化领域的发展。

对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2 研究目的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深入分析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现状,探讨可行的改造和建设方法,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探讨适合徐州市的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

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徐州的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的改造和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将围绕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方法展开研究。

一、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现状分析1. 绿化覆盖率不足:根据徐州市城市绿化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徐州市城区绿地面积不足5%,绿化覆盖率偏低,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态需求。

2. 生态空间碎片化: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分布分散,片断化严重,难以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3. 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大量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4. 生态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环境遭受着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影响,环境质量下降,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改造和建设方法研究1. 建立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体系:结合徐州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城市生态绿化空间规划,明确城市绿地布局、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位置和范围,构建城市绿化的整体格局。

2.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通过加大城市绿地建设投入,提高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注重城市绿地质量和功能的提升,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健身需求,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优化和提升。

3. 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廊道化规划和建设工作,构建城市内部和周边的生态廊道网络,形成连续的生态走廊,促进植物和动物的迁移和繁衍,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的城市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城市绿地和绿化设施的养护和维护工作,加大城市绿地保护力度,维护城市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

5.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加强对城市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也是一座工业强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徐州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徐州市政府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的规划。

本文将从SWOT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一、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徐州地处华东经济发展带的中心地带,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产业基础雄厚:徐州是一座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技术力量,为生态绿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3.政府支持力度大:徐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增加对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的投入,从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面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社会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市民对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

二、劣势1.资源环境约束:由于徐州地区的资源环境受限,如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给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局限。

2.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扩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城市生态绿化建设面临着土地利用、生态空间保护等一系列难题。

3.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徐州的城市生态绿化管理体制和机制还存在不足,协调性和灵活性不足,难以适应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需求。

四、挑战1.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资源环境约束,徐州的生态环境治理难度较大,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面临着种种挑战。

2.城市绿化标准不高:目前徐州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绿化标准不高,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和标准化。

3.生态绿化建设资金短缺: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资金短缺是一大挑战,需要寻找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

综合分析,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在地理位置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政府支持力度大、社会意识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劣势,同时也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智能科技应用、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等机会和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城市绿化标准不高、生态绿化建设资金短缺等挑战。

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赵洁;范文国【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1【摘要】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Xuzhou to build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Xuzhou has got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including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better improvement of the citizen's livelihood quality.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for Xuzhou,such a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environmental qualit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se problems,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such as driv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enhan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是徐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徐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城市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经济发展质量、节能减排、环境质量和产城融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可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产城深度融合等方面促进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总页数】4页(P13-16)【作者】赵洁;范文国【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相关文献】1.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J], 陈宏伟2.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J], 陈宏伟;;3.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J], 赵洁;范文国;4.天津“十二五”期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J], 王玉佩;5.天津“十二五”期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建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徐州绿色建筑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徐州亟需制定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建筑方案,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徐州可以优化建筑设计,采用环保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绿色建筑材料则具有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徐州应优先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如利用再生木材、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涂料、采用可降解的隔热材料等。

其次,徐州可以通过节能措施实现绿色建筑。

建筑的能耗是一个重要问题,而绿色建筑可以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徐州可以在建筑中使用给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回收利用,以减少用水量。

同时,还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的主要能源来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

此外,建筑的屋顶也可以安装绿色屋顶,提供空气净化和保温的功能。

再次,徐州可以加强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质量管理。

室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影响巨大,因此,徐州应该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措施,如增加自然采光、改善通风系统等,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徐州还可以在建筑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氧气和美丽的环境。

最后,徐州可以建立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以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进行认证,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环保性。

这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还能提高建筑设计师和业主的环保意识。

总之,徐州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应该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环保材料、实施节能措施、管理室内和室外环境质量,徐州可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有助于评估一个项目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对于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以下是其SWOT分析。

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徐州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交通便利,靠近苏北地区和沿海城市,有利于吸引投资和支持绿化建设。

2. 政府支持:徐州市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供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3. 自然资源丰富:徐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植被,这为城市生态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 环境意识提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徐州市居民对于绿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城市生态绿化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劣势:1. 资金限制: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徐州市的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该项目的全部需求。

2. 技术和人才不足:徐州市的相关技术和人才在城市生态绿化领域相对较少,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这对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障碍。

3. 绿化规划不完善:目前徐州市的绿化规划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方案。

威胁:1. 环境污染: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可能会对城市生态绿化的建设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城市扩张:徐州市的城市扩张可能导致农田和森林的破坏,限制城市生态绿化的空间和资源。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干旱等可能会对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造成破坏,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具有地理位置优势、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资金限制、技术和人才不足、绿化规划不完善等劣势。

政策支持、产业转型需求和国际合作机会等机会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环境污染、城市扩张和自然灾害等威胁需要在项目实施中加以防范和解决。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

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SWOT分析徐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得到了大力发展。

下面是对徐州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进行SWOT分析的内容:一、优势(Strengths)1.地理优势:徐州市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生态绿化的发展。

2.政府支持:徐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

4.意识提升:徐州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认可度也在增加。

二、劣势(Weaknesses)1.投资不足:目前徐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仍然较少,限制了项目的规模和效果。

2.规划不科学:由于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一些地区的生态绿化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无法充分利用资源。

3.管理不到位:一些绿化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导致植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养护。

4.缺乏专业技术:一些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项目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制约了工作进展和效果。

三、机会(Opportunities)3.国际交流合作:徐州市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领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建设水平。

4.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应用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四、威胁(Threats)1.人口压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生态绿化用地的减少。

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徐州市面临更多极端天气情况,对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带来挑战。

3.资金紧张: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资金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制约工作进展。

4.人才短缺:城市生态绿化综合体系建设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徐州市在这方面的供给还不足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1期2018年2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 36,No. 1Feb. ,2018文章编号:2095-4298(2018)01-0013-04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赵洁,范文国(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是徐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 面,徐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城市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经济发展质量、节能减 排、环境质量和产城融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可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产城深 度融合等方面促进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关键词:徐州市;生态宜居城市;绿色转型;生态文明;产城融合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2095-4298. 2018. 01. 004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in XuzhouZhao Jie, Fan Wenguo(Institute of Iluaihai Development Research,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9 »Jiangsu »China)Abstract: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Xuzhou to build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Xuzhou has got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including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better improvement of the citizen?s livelihood qual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for Xuzhou, such a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such as driv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enhan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Key words:Xuzhou City;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green transform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dustry-city inte­gration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也是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近年来,徐州坚定践 行生态文明理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苏北提出 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宜业宜居的美 丽家园,积极争创苏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退建还山、退渔还湖、退港还湖和 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等工程为徐州增添了上百个 湖泊、湿地和景观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不足,深人 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 议,这对加快徐州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引领苏北乃 至淮海经济区的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等均具有重要 意义.1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生态城市是指融合自然与人类活动、具有良好 生态特征的人类居住区,突出强调城市发展建设、人 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的协调.联合国在1996年的第二 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宜居城 市的概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居条件良好,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适宜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对生 态、宜居理念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1].从 “生态城市”转变为“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从实现 经济、社会和自然和谐统一,到更注重居住环境和人 文环境的过程,促使城市以和谐健康的方式实现可 持续发展.近年来,徐州市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城市 功能布局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并于2017年底成功人收稿日期:2017-10-18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16XW R01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筒介:赵洁,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11^1:和21130@_131^.6(11^〇1.14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围“全国文明城市”,为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 了有利条件.1.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徐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徐州市 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位居江苏省前3名.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808. 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加8.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 值分别为542. 89亿元、2 513. 85亿元和2 751. 78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9%,8. 7%和9.1%.徐州 经济在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区域结构等 方面均取得明显转型成效,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重要承载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3 : 43. 3 : 47. 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4. 1个百分点.可见,第三 产业的增长速度与结构占比居三次产业中首位,但 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及结构占比差距并不大.另 外,2016年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 177. 46亿 元,比上年增长16. 7%.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发展 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资源依赖型与高耗能产业正逐 渐转型,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1.2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徐州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为建设生态宜居 城市提供了硬件保障.近年来,徐州大力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市,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建 设“美丽徐州”,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 畅、城更靓”行动计划,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大气治 理、水质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2016年,徐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5. 0%,较往年相比有显著提升.城市水生态建设方面,徐州 市先后对故黄河、奎河、丁万河、三八河等市区主要 河流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工程,目前已成功创 建22个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徐州的潘安湖综 合整治项目是全国首创的“采煤塌陷地复垦综合整 治”新模式.几年来,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已为徐州增 添了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2007年和2010 年,徐州两次推行“进军荒山行动通过实施“地更 绿”行动计划,截至2016年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 30. 1%,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 8%.构建“一 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格局,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成 果人人共享的目标.2016年,徐州市成功人选首批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2016 年中国人居环境奖.1.3城市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全面推 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居民基本权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民生质量的明显 改善.城乡居民收人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28 421元,较上年增加2 202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15 274元,比上年增加 1 292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16年城乡基本 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7. 5%和97. 1%,较上年分别提高0. 5和0. 4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百 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6. 37台和13. 7台,比上 年分别增加3. 17台和4台;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分别为17 255元和11 059元,比上年分别增 加1 112元和1 187元.2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2.1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徐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位于全省第5,但是 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6 845元,是全省平 均水平的70. 1%.产业结构仍然偏重,2016年徐州 服务业增加值为2 7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47. 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 结构也明显偏重,2016年徐州市重工业产值占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6. 2%.目前,徐州仍以劳 动、资本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和资源型工业为主.产 业层次偏低,2016年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6. 7%,比全省平均水 平低4.8个百分点.从2006年到2016年,徐州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以标准煤计)从1. 4 t下降至0.65 t,其均值是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 59倍.2.2节能减排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既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能源消耗和环 境影响的主角[2].徐州原是煤炭老工业基地,煤耗量 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据统计,2013年徐州市原 煤消耗总量达5 200万t,占全省消耗总量的18%,煤烟型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徐州空气质量;徐州机 动车保有量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市汽车保 有量大幅度上升,尾气排放量增长较快,给城市的环 境带来一定压力,制约了徐州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 善;工业企业排放方面,徐州市部分废气排放企业还 存在治污设施不达标、运行不正常现象.另外,施工 造成的扬尘污染也是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一个因 素.城区建筑工地面积大、数量多,部分工地防尘抑 尘措施不落实,导致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露天烧烤整 治不彻底,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存在死灰复燃现象[3]_2.3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方面,“十二五”期间,徐州市环境质量第1期赵洁,等: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15有所提升,PM2.5,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