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趣,紫泥风华——紫砂壶“绞泥竹鼓”创作浅谈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绞泥装饰

垠 的大漠风情 , 这种装饰 花纹 、 图案 非常融 洽, 泥色 配备 简 单 和谐 、无论从 直观表 象上还是 意态 内涵 上都给人 一种
鲜艳、 柔和 、 清晰 、 秀气 、 灵动 的美 感 。绞泥 的特点是 寓 藻 饰 于 自然 之 中。 用质 朴 的泥色变 化起 到浮 雕 、 贴 塑完 全不
三友 壶》 , 竹、 梅 和松用米 黄 、 紫、 褐、 墨绿 等不 同颜色 的泥
如果把握得好 , 紫砂绞 泥壶一 经窑火 那魔幻般 的变化 , 不 同 的绞 泥 形式 获取不 同的创 意 效果 , 除此 之 外还 有 其 晓。 绞 泥带来 的艺术 效果 总是 另人震撼 它 的处 理方 法 。紫 砂绞泥 的运用 使紫砂 壶产 生魔 幻般 的 将越发 显得神奇迷人 。 这也 让紫砂 壶兼顾 了实用 与审美 , 紫砂 壶 的价格 不单 装饰效 果 , 在 图案 和题材 创意 的设 计上 强调 自然 天成 , 使 的 , 更体现在其 内在艺术价值之上 。 画 面产生似 与不 似之 间的抽象效 果 ,它是 紫砂装 饰 中唯 体现在其功能性上 ,
一
与 泥料成 型同步进行 的一种技法 。
这种装饰 的特 点是寓藻饰 于 自然 之 中, 用质朴 的泥色 变化起 到浮雕 、 贴塑完 全不 同的视觉效果 , 把握摩 挲平 滑 、
3 结 语
紫砂 壶 的装饰历 经几百 年 的发 展 、 演 进与传 承创 新 ,
润泽 , 给人多姿 、 多彩 的感 觉 。绞泥 的制作要 求是 自然 、 贴
1 前 言
料 成型, 呈现出泥色装饰 的魅力 。 绞泥 , 是 源 于唐 代瓷 器 绞胎手 法 的紫 砂新 工 艺, 唐 代
论紫砂壶《鼓竹》的造型设计和艺术魅力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鼓竹》壶就是采用了紫砂仿生 花器的手法,把鼓和竹子的形态融合起来,用不同颜色 的紫砂泥料捏塑的手法演绎,使其在充分表现出紫砂艺 术的造型之美的同时,更加地凸显出其中的文化内涵, 带给我们别样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此壶壶身为竹子 的剖立面形态,又形似一面鼓,上面的纹理和细节刻绘 惟妙惟肖,非常的精致和到位,又具有实用性和把玩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竹子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 种植物了。从它的外形姿态上来看,挺拔屹立,修长有 节,外直中空,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是文人 雅士和普通农家都非常喜欢的类型,从它的精神内涵来 看,竹子是“四君子”之一,又是“岁寒三友”的重要 组成,尤其是在江南地域,竹子成为了书法、绘画的重 要题材,无论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还是 “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礼赞,竹文化已经在江南根深蒂 固,尤其贯穿于紫砂艺人的精神和理念之中,我的这件 紫砂作品《鼓竹》壶从外形入手,内化为精神,在充分 表现紫砂造型艺术的同时,更是把鼓舞人心的寓意和拔 节向上的精神传递给我们,希望大家在使用此壶的时 候,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一片赤诚之心。
论紫砂壶“竹韵提梁”的设计创作和文化意蕴

-2021军&4月第54卷第2期45论紫砂壶“竹韵提梁”的设计创作和文化意蕴杨伟倩(宜兴214221)摘要在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妙手生花之下,一件件仿生而成的紫砂花器宛如大自然的生动再现,感受紫砂艺术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竹韵提梁壶”,在设计的构思和创意方面也是匠心独运,四周竹子的形态郁郁葱葱,充满了勃勃生机,点缀其上的竹叶也是把竹子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的那种感觉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提梁的设计又把竹子高耸入云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能够把身边非常熟悉的竹子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制作展示给广大壶友,这不仅仅能够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实用功能,更重要的还能够把江南味道传递得更加广泛,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关键词紫砂壶;竹韵提梁;设计创作;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有许许多多令人拍手叫绝的艺术表现形式,诸如书法绘画、陶瓷捏塑等等,紫砂艺术尽管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但是其中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包罗万象,真正地做到了蕴含丰富、技艺超群,紫砂壶不仅仅可以作为实用的饮茶利器,更是我们紫砂艺人表达自己思想理念和情感的寄托,让广大的壶友也在欣赏之中能够引起心灵的共鸣。
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之下,我们国人在长期的文化浸淫中形成了低调内敛、不事张扬的性格特征,相较于陶瓷的色彩明艳,紫砂质朴的材质和色泽更多地可以凸显出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于是在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妙手生花之下,一件件仿生而成的紫砂花器宛如大自然的生动再现,让我们在欣赏紫砂艺术造型的同时,仿佛穿梭在营造出来的自然氛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在其中尽情地享受生活,感受紫砂艺术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1紫砂壶“竹韵提梁”的设计创作紫砂“竹韵提梁壶”(见图1)采用了比较复杂的竹器花货造型设计,再加上提梁的工艺,使得整体看起来高挺隽永,充满了艺术的设计气息和浓浓的人文韵味。
浅谈对紫砂绞泥装饰的认识

浅谈对紫砂绞泥装饰的认识作者:崔玲玲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紫砂,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词,一个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词汇,一个凝聚了几代人汗水和心血的词语,一抔令万千爱茶之人神魂颠倒的泥。
泥色芬香,令几代人为之颠倒。
在宜兴这片充满着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紫砂孕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壶之人,蕴育了数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紫砂的创作离不开在这片土地上兢兢业业探求紫砂真理的制壶艺人,关于紫砂壶的创作,有的人甚至付出了毕生的心力,令紫砂在国内外发光发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紫砂;绞泥;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25-01绞泥,是源于唐代瓷器绞胎手法的紫砂新工艺,唐代绞胎工艺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
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煅烧成新颖瓷器,秒钟为绞胎和绞胎瓷器。
紫砂泥的绞泥比起瓷土的绞胎,在材质上更具打操作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紫砂陶的纹泥表现手法,最早见于明、清紫砂实物,如今被挖掘出来,是古为今用借鉴传统。
绞泥的装饰关键是泥色协调、对应准确。
事先要参将要取得的色彩效果有一个预想,配制出适当的泥色,分层黏合,有意扭曲变化,然后,割出泥处,平整加工后方可成为成型的泥条、泥片。
绞泥作为紫砂装饰的一种手法,近年来在紫砂壶制作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推崇。
由于紫砂泥本身所具有的五色泥特性造就了绞泥的特有魅力。
绞坭博采五色之长,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揉和,挤压,形成色调柔美,充满自然情趣的画面,恰似云绞、水波纹,编织纹等自然纹路,在紫砂壶体上表现作者的装饰意图,虚实相生,充满东方文化气韵,正因为如此,绞泥紫砂壶是颇受客商青睐的。
绞泥装饰能引发广泛联想,充满诗意和灵性。
绞泥融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体,充分表现了绞坭的丰富表现力和亦真亦幻的意象之美,或如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或如变幻莫测的天际流云,或如鬼斧神工的奇异灵石,或如广润无限的大漠风情,无论从直观表象还是从意态内涵上看,绞泥变幻莫测表象和蕴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诗意的联想,吕尧臣大师的绞泥作品《天际壶》画面单纯雅致,混沌柔美,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评曰:敦实的圆柱形壶体为咖啡色,壶把和壶嘴粗壮,壶身下端用五色绞泥成水流波浪曲线,上部大片空白,不着帆影,只见天际碧空,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摘要】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竹作为常见的造型元素,在紫砂壶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方式、不同风格壶中竹的表现、配以其他元素的竹形象等方面,探讨了竹在紫砂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结合竹文化对紫砂壶的影响以及竹形象与壶型的匹配关系,阐释了竹在紫砂壶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总结了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示了竹在紫砂壶艺术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紫砂壶艺术中竹形象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艺术、竹、象征意义、造型技巧、风格、元素、文化影响、壶型匹配、意义、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紫砂壶艺术的价值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使其成为艺术家们展现创意和技艺的重要载体。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可以用来冲泡茶水,更是一种陶瓷艺术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挑选泥料、制作坯胎、雕刻纹样等,这些工艺都显示出制作者的匠心和技艺。
而紫砂壶的形态多样,风格各异,从简约的造型到复杂的雕刻,无不展现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功力。
除了作为工艺品和艺术品外,紫砂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由于紫砂壶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市场价值较高,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爱好者。
一件精美的紫砂壶不仅可以提升茶具品质,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竹在紫砂壶中的象征意义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赋予高洁、不屈、节操的品质,因此在紫砂壶中常常用竹作为造型元素,以传达这些正面的寓意。
竹在紫砂壶中的象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竹象征着君子之风。
壶中日月源自然岁寒三友蕴风骨——“绞泥松竹梅套壶”创作谈

壶中日月源自然岁寒三友蕴风骨——“绞泥松竹梅套壶”创作谈 吴小琴(宜兴 214221)摘要一套“绞泥松竹梅套壶”演绎着自然界的万千风情,更表达着冰清玉洁、傲 霜砺雪的精神风貌:竹有节气,松不畏艰险,梅超凡脱俗。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
壶因茶而生,茶因水而润。
一个“茶”字,道尽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人在草木间。
一把壶演绎出最中国的生活方式:一年四季、一日三餐、 一壶一茶。
关键词自然;绞泥;点线面1松竹W 岁寒三友几千年的窑火生生不息,燃烧出举世无双的紫玉金砂,巍巍黄龙山,孕育出陶都独有的五色砂土。
上天厚爱陶都,一坯砂土承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素心素面的紫砂壶,于文人墨客笔下化为素雅高古的传统文化,表达着最中国的修身养性符号。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江南分明的四季,适合植物的生长:南山竹海摇曳,骊山红梅 幽香,林场松柏挺拔。
这是令人向往的宜兴,宜人宜居;“阳羡西来溪水长,晴云飘渺练生光”,这是明代 文徽明笔下的田园宜兴,如诗如画;“宜兴人的山水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在里面,那种散淡、随和、生命的气息弥漫在山水和人们的心里”,这是著名作家王 蒙眼中的诗意宜兴,如痴如醉。
宜兴的青山绿水让作为紫砂艺人的我们,于盛世潜心 创意紫玉金砂,让手中的泥土 化为心水的作品。
一套“绞泥松竹梅套壶”(见图1),演绎着自然界的万千风情,更表达 着冰清玉洁、傲霜历雪的精神风貌:竹有节气,松不畏艰险,梅超凡脱俗。
图1绞泥松竹梅套壶2点线面——自然天成为了创作这组套壶,我经常观察植物的生长,进行拍摄、写真……找出最能表现他们精神面貌和风 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泥料的选择上,我追求典雅大气的风格,注重适当留白,在传承传统造型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圆润的壶身源于传统造型,在岁月的变迁 里,经典的造型历经时光的洗练,更加令人陶醉;壶嘴微微上扬,舒适大气;耳形的壶把,强调实用性,方便饮者拿捏。
在紫砂壶的任何创意里,实用性和传统 一样,永远不能忽视,一味求新求异的紫砂壶造型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经不起市场的鉴赏。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紫砂壶和竹器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其造型多样且独特。
本文将对紫砂壶和竹器的造型进行探析,探讨其创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紫砂壶的造型创作紫砂壶是中国独特的陶瓷器,以泥胎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
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方形、圆形,也有现代的流线型、动物形态等。
紫砂壶的最大特点是“形似器、器似形”,即形态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紫砂壶的造型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态:古代文人喜爱以诗文题字作为壶身,形似秀丽的女子或贤者。
这种形态既有装饰性,又能体现主人的品位和文化素养。
2.动物形态:紫砂壶常见的动物形态有龙、虎、马等,这些动物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贵和勇壮。
壶身上的雕刻细节将动物的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寓意着好运和祝福。
3.自然形态:紫砂壶也可以仿生自然中的花草、山水等形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种造型常见于文人雅士之家,用以表现审美情趣和文化的精髓。
二、竹器的造型创作竹器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非常独特,常用的造型创作方法主要有削、拆、切、弯、缝、编等。
竹器的造型多种多样,包括筐、篮、箱、椅、凳、笔筒、香囊等。
竹器的造型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性:竹器的造型首先要符合实用性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竹篮的造型需要承载物品并方便携带,椅子的造型需要舒适稳固。
竹器的造型也注重人体工程学,以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2.工艺性:竹器的造型也具有一定的工艺性,通过切割、编织等方法,将竹材变为各种形状,展现出艺术家的匠心独具。
竹器的造型常常参考自然界的形态,如竹叶、藤蔓等,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3.装饰性:竹器的造型也注重装饰性,通过削、切、彩绘等方法,将竹器表面装饰得绚丽多彩,增加观赏价值。
装饰的方式包括纹样、彩绘、雕刻等,充分展现了竹材的美感和艺术性。
紫砂壶和竹器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其造型多样且独特。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珍品,其艺术魅力源自于对各种形象的塑造和表现。
竹作为紫砂壶中常见的造型元素,承载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艺术内涵。
竹在紫砂壶中的造型特点独特而明显,具有清新俊秀的外表和优雅的曲线。
不同作品中的竹形象表现手法各异,但都展现了对竹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竹形象的塑造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内涵,并且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来源。
通过对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重要的艺术意义和文化内涵。
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传承和展示。
【关键词】紫砂壶、竹、塑造、造型特点、象征意义、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创作灵感、艺术内涵、重要性、论文、文章、结论等。
1. 引言1.1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技艺一直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具,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品。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雅致,被誉为“陶瓷之花”,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细腻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设计等方面。
每一个紫砂壶都是匠人们用心血与智慧创作的结晶,其制作过程复杂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而紫砂壶的纹饰则多样丰富,有的以花鸟虫鱼为题材,有的以人物故事为主题,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从简约雅致的小巧壶身到雕刻精美的龙凤纹饰,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艺术的追求。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在于其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彰显个性和品味的艺术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相信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将会继续发光发热,成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 7卷 第 1期 2 0 1 4年 0 2月
江
苏
陶
瓷
J i a n g s u C e r a mi c s
Vo 1 . 4 7 , N o . 1 F e b r u a r y , 2 01 4
自然情趣 , 紫 泥风 华
— —
紫 砂壶 “ 绞泥 竹鼓 ” 创作 浅谈
恰 到好 处 地 在 紫 砂 壶 上 表 现 出 作 者 的 表 达 意 图 ,充 分 体 现 出
紫砂 古 朴 典 雅 的审 美 情 趣 。顾 名 思 义 “ 绞 泥竹 鼓 壶 ” 便 是 采 用
了 绞 泥这 一 装 饰 技 巧 ,选 取 壶 身 双 线 竹 鼓 中 间所 形 成 的 留 白 区域为平 台, 以红 、 黄、 棕、 褐 四色 为 基 调 , 提 梁 如 同 树 纹 的 纹 络。 逼真 、 具象 , 这 些 看 似没 有规 则 的 纹 络 , 好 似 融 入 了 天 地 之
1 竹节造型 , 趣 自天成
历 代 紫 砂 艺 人 通 过 细 心 观 察 研 究 和 创 作 实 践 ,吸 收 中 国
的绞 泥 装 饰 显 然 与 整体 造 型风 格 相 辅 相 成 , 自然 情 趣 荡 漾 其
中. 让 人 心醉 . 真 正 表 现 出返 璞 归真 的意 境 。
传统文化 的艺术特点 , 总结 出了几何形体 、 自然形体和筋纹形 体 三大造型体 系 , 而 自然形体 ( 俗称“ 花货” ) 则是 三大造型体
仿 佛 由一 节 粗 壮 的竹 子 截 段 而 成 型 , 双 线 竹 鼓 缓 和顺 畅 , 在 壶 身 上形 成 较 大 的空 间 比例 ; 壶 底 圈足 , 达 到 抬 高 壶 身 的视 觉 效
果, 具有空灵感 ; 壶嘴短而弯 , 由三 段 竹 节 组 成 , 壶 把 则 由五 段
享受和心灵品位。 紫 砂 壶 的创 作 亦 追 求 其 内 在 的 气场 魅 力 。 它 既来 c a于 制 壶 艺 人 自身 的 艺 术修 养 和 文 化 品 位 。也 来 自于 造 型、 装 饰 的 完美 衬 托 , 以 及 意 象 和 意境 的精 妙 搭 配 。 设 计 制作 的 这 把 “ 绞泥竹鼓 ” ( 见图 1 ) 紫 砂 壶 便 是 自然 与 人 文 结 合 的作 品 。该 壶 从 大 自然 悠 悠 的 竹 韵 和 美 轮 美 奂 的树
系 中最 生 动有 趣 的 。它 以直 接 模 拟 自然 界 固有 的 物或 人 来 作
为 造 型 的基 本形 态 , 并通过适度的夸张和巧妙的塑造 , 实 现 其 “ 源 于 自然 而 高 于 自然 ” 的艺术效果 , 深受人们 的喜爱 . 如“ 梅
3 竹子文化 , 品味内涵
上 苍 赋 予 陶都 宜 兴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 资 源 , 这里素有“ 竹 的
杨 瑶芬
( 宜兴 2 1 4 2 2 1 )
摘 要 紫 砂 文化 博 大 精 深 , 其造型装饰更 是精美绝伦 , 它们交相辉 映 , 推 动 了紫 砂 壶 艺 的发 展 进 程 。 大 自然 和 生 活 为 紫 砂 壶 的创 作 提 供 了最 直 接 的题 材 和 灵 感 , 结 合 丰 富 的造 型装 饰 , 壶 艺 境 界 可 谓风 华 无 限。 本 文将 从 对 绞 泥 装 饰 的 探 究 以及 对 竹 文 化 的 诠 释 等 方 面 , 具 体 谈 一谈 紫 砂 壶 “ 绞 泥 竹 鼓” 的创 作 。
色, 将 大 树 之 灵 韵 吸 附 在 了 艺术 形象 上 , 气势恢宏 、 触动人心 ,
仿 佛 将 人 们 带 进 了 一 片 原 始 森林 , 古 木葱茏 , 心随景 动 , 那 一
图 1 绞 泥竹 鼓 壶
道 道 树 纹 如 同定 格 的 画 面 , 将 生 动 的 自然 聚焦 在 了其 中 。 壶中
2 绞泥装饰 , 返璞归真
绞 泥 工 艺 是 紫砂 壶装 饰 技 法 中极 有 气 派 的 一 种 ,它 是 运 用 两 种 或 两 种 以上 不 同 色 彩 的 紫砂 泥条 . 按设计要求叠放 、 镶
嵌。 再切成 多色 拍 打 成
片、 成型 。 绞 泥 装 饰 中 所 形 成 的色 调 对 比强 烈 的 不 规 则 线 条 ,
纹 中 提取 创 作 灵 感 , 将 两 者 的形 象 特 质 附着 于壶 体 之 上 . 呈 现 出一 派 自然 森 林 的清 新 气 息 , 带给人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 在 具体 设 计 上 。 又 充 分 结合 花 塑器 造 型 和 绞 泥装 饰 的 特 点 , 优 化 外形性能 , 烘托 主旨 , 从 而 升华 出 其 内在 的竹 文 化 意 蕴 , 使 人
海洋 ” 之称 , 而 竹 文 化 又 在 无 形 之 中渗 透 到 了紫 砂 艺 术 的创 作
中. 丰 富 了紫 砂 壶 的 品 位 与 内涵 。 竹 子 在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中 具 有 广泛 的象 征 意 义 ,竹 子 四季 常 青 象 征 着 顽 强 的生 命 、青 春 永
回味悠长。
竹节组成 , 盖顶桥钮亦 由四段竹节组成 , 嘴、 把、 钮风格一 致 , 以 大 自然竹 子 的形 象 入 壶 , 惟 妙惟 肖 , 尤 其 是 各 自所 呈 转 折 之 处 恰 由竹鼓 线 巧妙 完 成 ,显 得 毫 无 雕 琢 尴 尬 之 感 , 自然 而 天 成 。整 壶 造 型设 计 精 巧 、 线条流畅、 比例 精 准 、 舒展大方 , 营 造 出竹 林 悠 然 的气 息 。 带 给 人 身 临 其 境 的感 觉 。
关 键 词 紫 砂 壶 ; 绞泥装 饰; 竹 文化
宜 兴 紫 砂 壶艺 薪火 相 传 。 历经数百年的演绎 , 已 经形 成 了
较 为 完 整 的 艺 术 格 局 。 紫砂 壶 形 美 、 质优、 韵深 、 实用 . 是 中 华 文 化 的一 朵 奇 葩 , 被 冠 以 国粹 艺 术 之 称 , 带 给人 们极 佳 的 视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