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常识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2型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来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宣教内容的一些建议:1. 饮食管理:- 控制饮食热量,遵循适当的饮食计划。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 限制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摄入。

- 分食多餐,控制饥饿感,避免暴饮暴食。

- 限制饮酒,特别是甜酒和啤酒。

2. 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遵循适度的锻炼计划。

-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等。

- 进行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和屈膝腿举等,以提高肌肉强度。

- 确保运动前和运动期间的血糖监测,以避免低血糖。

3. 药物治疗:-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

- 定期测量血糖,确保药物的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适当的使用方法。

4. 血糖监测:- 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血糖仪的方法。

- 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好血糖监测的频率。

- 记录和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以便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5. 肥胖管理:- 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

- 采取健康的减重计划,包括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 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和医生,以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

6. 心理支持:- 寻求心理支持,以应对糖尿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和压力。

- 参加糖尿病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如何管理和控制糖尿病。

这些教育宣教内容旨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重要的是,患者应该与医疗保健团队密切合作,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什么是II型糖尿病?

什么是II型糖尿病?

什么是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8.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统计,2013全球糖尿病在20-79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3%)
易感人群: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糖尿病足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治愈率:0%
常用药品:抗饥消渴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
温馨提示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糖病护理常识

糖病护理常识

糖病护理常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佳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科学的护理,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介绍糖病护理的常识。

一、饮食护理1. 控制饮食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体力活动程度确定每日所需热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2. 合理安排三餐:每日摄入的食物应均衡分配到早餐、午餐和晚餐,不宜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3.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引起血糖升高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限制摄入精制面粉、白米饭、糖果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还有助于预防便秘等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可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二、运动护理1. 选择适当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 控制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血糖过低。

3. 随身携带血糖监测设备:运动前、中和后,糖尿病患者应随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运动强度或补充碳水化合物。

三、药物治疗1. 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并按照剂量服用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

2. 定期检测血糖和其他生化指标: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部分降血糖药物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患者应密切关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四、日常护理1.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肾功能、视力、血压等检查,以及常规的尿常规检查和心电图。

2.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3. 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定期检查足部有无溃疡、破损等问题,并注意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磨损和感染。

t2dm医学名词解释

t2dm医学名词解释

t2dm医学名词解释
T2DM,即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差,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90-95%。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是主要的病理机制。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激素,其功能是促使细胞摄取和利用体内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然而,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正常控制,并导致高血糖状态的持续存在。

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家族史以及某些基因变异。

病症主要表现为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和伤口愈合缓慢等。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注射胰岛素。

饮食控制包括限制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可以包括口服药物,如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以及胰岛素注射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增加体力活动和保持适当的体重也对改善2型糖尿病的症状和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尽管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都是重要的管理策略。

如果出现糖尿病相关的症状或有相关家族史,应尽早咨询医生,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和早期干预,以便尽早控制疾病的发展。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是维持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以下是对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100毫克/分升(mg/dl)或3.9-6.0毫摩尔/升(mmol/L)之间。

如果空腹血糖持续高于126毫克/分升(7.0毫摩尔/升),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餐后血糖应控制在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持续高于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可能提示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高于9%,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无明显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尿常规检查中酮体阴性,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5.无严重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总的来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患者应保持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长期的健康状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2 型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标准,旨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一、2 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与诊断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健康体检、机会性筛查(如门诊就诊、家庭访视等)等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 2 型糖尿病患者。

高危人群包括年龄≥40 岁、超重或肥胖(BMI≥24kg/m² 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等。

诊断 2 型糖尿病通常依据血糖检测结果。

如果患者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典型症状,需要在另一天复查核实。

1、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风险等因素,确定随访频率。

血糖控制良好且无并发症的患者,每年至少提供 4 次面对面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增加随访次数,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2、随访内容(1)测量血糖、血压、体重等基本指标,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情况。

(2)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如视力模糊、足部麻木、皮肤感染等,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血糖监测方法、足部护理等。

(5)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体检每年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 1 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一、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代谢紊乱。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至关重要。

二、健康教育指导内容1. 饮食指导在控制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议患者应当控制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选择低GI指数的食物,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患者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合理搭配各类食物,避免单一性的饮食结构。

2. 运动指导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量。

患者还应当避免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3. 用药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用量和时间安排,并定期监测血糖值,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心理健康指导2型糖尿病的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面对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5. 定期复查和评估2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评估,包括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疾病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三、总结回顾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涉及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指导和协助。

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方法,改善疾病的控制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时,我认为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2型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2型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2型糖尿病有哪些特点1.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由于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血糖无法进入细胞进行能量转化,导致血液中的糖分积聚过多。

这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视力模糊、疲劳、多尿和口渴等。

2.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

当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时,就会导致血糖上升。

3.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80%的人存在肥胖或超重现象。

这是因为多余的体重增加了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

脂肪组织释放出一种称为脂肪因子的物质,这些物质干扰了胰岛素的功能。

4.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与高血压有关。

这是因为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损害血管系统,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5.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

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进展缓慢: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症状进展较为缓慢。

人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由于血糖水平逐渐升高,症状可能开始出现。

这包括口渴、多尿、疲劳、模糊视力、感染和愈合缓慢。

7.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如果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的成员,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较高。

然而,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也对患病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8.生活方式因素:饮食和运动习惯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高糖、高脂和高盐饮食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相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

9.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和管理,可能导致许多慢性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和下肢溃疡等。

总的来说,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

及时的早期识别、控制血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定期监测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这种疾病,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导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病既可以遗传,也可以由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至2024年,全球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的防治水平,中国糖尿病学会制定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该指南提供了2型糖尿病的基本概念、预防、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全面指导。

一、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缺乏,导致血糖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二、糖尿病的预防1.饮食调控:推荐采用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尽量少摄入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

2.体育锻炼: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3.保持正常体重: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4.控制血压:合理控制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戒烟限酒:控制吸烟和饮酒的行为,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三、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1.糖尿病的诊断:根据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随机血糖等指标,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糖尿病的诊断。

2.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3.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的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

4.血脂调节:针对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调节血脂水平。

5.实施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治疗、体育锻炼等。

结语: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提供了全面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导,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防、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病患者还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防治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接受正确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饮食控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尽可能减少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2. 运动锻炼: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益于控制血糖,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

4. 血糖监测:患者应经常检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合理心态:患者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避免因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

以上是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希望广大患者和家属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二型糖尿病。

- 1 -。

糖尿病常识科普

糖尿病常识科普

糖尿病常识科普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增长了4倍。

为了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从定义、分类、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科普。

一、定义糖尿病是指机体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症,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机制,糖尿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2.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期发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3.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患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在孕后期出现,但在分娩后会恢复正常。

三、病因糖尿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对于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此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四、症状糖尿病的症状会因类型和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感染性皮肤病、反复发作的外阴瘙痒等特殊症状。

五、预防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定期运动、减少糖分和脂肪摄入、戒烟限酒等都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六、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疏导等。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日益增多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常识,人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高二生物糖尿病知识点

高二生物糖尿病知识点

高二生物糖尿病知识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高二生物学科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糖尿病时,应该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异常而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期,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产生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异常。

2. 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

长期不加控制的糖尿病会引发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3. 糖尿病的诊断和检查糖尿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

这些指标的异常值可以提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来了解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4. 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膳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定期监测等方面。

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总能量摄入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食物等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面。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也对控制疾病有帮助。

5.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确饮食习惯、适量的体力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重、不过度饮酒和避免吸烟都能够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应注意避免长期处于高压、高糖、高脂肪环境,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二生物学科学生应该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增加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学习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为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针对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指导:教育患者关于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合理分配脂肪和蛋白质,以及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教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平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等。

2. 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和力量训练。

教育患者关于运动对血糖控制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锻炼,注意身体反应。

3. 血糖监测: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器,掌握血糖监测的时机和频率,并解释血糖值的含义。

教育患者如何根据血糖值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4. 药物管理:解释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选项,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如服药时间、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5. 健康管理:强调定期体检和随访的重要性,以及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合作。

提醒患者注意并管理其他慢性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6.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与糖尿病相关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鼓励患者与支持团体或社区资源联系,互相分享经验和支持。

这些健康教育内容旨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
疾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应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制,并与医疗保健团队密切合作。

糖尿病6个知识点总结

糖尿病6个知识点总结

糖尿病6个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症,通常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妊娠糖尿病则是指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症,通常在怀孕后期出现,可能会影响母婴的健康。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包括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症、胰岛素分泌异常症等。

了解糖尿病的分类有助于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制定,也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

知识点二:糖尿病的病因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缘亲属中发病风险高于一般人群,家族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不良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和肥胖等都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3. 生活方式因素: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的饮食结构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缺乏运动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 其他因素:压力、药物、感染等也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

了解糖尿病的病因有助于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知识点三: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口渴、皮肤感染、生殖器感染等。

其中,多饮多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饮水量明显增加,尿量也明显增加。

而且,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皮肤、口腔和生殖器的感染是比较常见的。

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知识点四:糖尿病的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饮食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饮食要均衡,主食以杂粮、粗杂粮为主,减少单调、高油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的摄入。

同时,要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以保证身体各种营养的需要。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与预防指南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与预防指南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与预防指南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

根据IDF统计,全球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14亿,位居全球首位。

2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的防控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指南旨在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本指南编写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充分考虑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注重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2 糖尿病分类糖尿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型糖尿病(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胰岛素相对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糖尿病等。

2.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1 糖尿病病因1)遗传因素: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年龄、生活方式、营养状况等。

3)自身免疫因素: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2.2 糖尿病发病机制1)胰岛素分泌不足:T1DM和部分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

2)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

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2)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2 糖尿病诊断1)空腹血糖:≥7.0 mmol/L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3)随机血糖:≥11.1 mmol/L,且有典型糖尿病症状4. 糖尿病的治疗与干预4.1 糖尿病治疗原则1)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重等。

糖尿病常识科普

糖尿病常识科普

糖尿病常识科普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点是高血糖。

尽管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对于此病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常识,以便提高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负责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而导致的。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较为常见,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的。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发生在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上2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问题。

二、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可以是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的类型中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症状:1. 频尿和多尿: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滤清器过滤过多的葡萄糖,使得尿液中的糖分增加,进而导致频尿和多尿。

2. 口渴和口干:高血糖会导致脱水,使人感到口渴和口干。

患者经常会渴望饮水,但喝水后口干的感觉并不减轻。

3. 体重下降:一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后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

这是因为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开始代谢脂肪和肌肉来获得能量。

4. 疲倦和乏力:由于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患者常常感到疲倦和乏力。

5. 视力模糊:高血糖会引起眼部水肿,导致视力模糊或模糊。

这些只是糖尿病症状中的一部分,有时候症状可能很微弱,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的不适感。

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三、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虽然糖尿病不能完全预防,但是采取一些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或者防止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1. 注意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多食用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和低脂奶制品。

2型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2型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2型糖尿病的健康宣教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潜在患者来说,及时接受健康宣教,了解病情、控制风险因素、遵医嘱用药,对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2型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内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一、了解糖尿病首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岛素的抵抗性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同时,2型糖尿病也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二、饮食调理在饮食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过量的糖分和淀粉。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豆类和坚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此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健康脂肪,并保持饮食均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

同时,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四、药物治疗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和运动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需要辅助药物治疗。

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但是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也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良反应。

五、定期监测最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定期接受专业医生的随访和指导,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之一。

总之,2型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疾病知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对我们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糖尿病的定义、症状、风险因素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的慢性疾病。

根据病因和特点,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等。

2.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以及创伤难愈等。

如果您发现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3.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年龄、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健康管理。

4.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

建议糖尿病患者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品,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5. 合理运动的益处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和增强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但在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控制运动强度。

6. 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对于一些无法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但这些治疗方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合理用药和胰岛素注射。

7. 注意并发症防范长期不控制糖尿病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积极进行病情管理。

结语: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基本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定期进行检查以及注意并发症的防范都是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型糖尿病护理观察要点

二型糖尿病护理观察要点

二型糖尿病护理观察要点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观察。

以下是二型糖尿病护理观察要点:1.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2. 饮食管理: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摄入情况,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

3. 运动指导: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4. 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监测药物的剂量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5.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协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6. 并发症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的并发症。

7.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提高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以上是对二型糖尿病护理观察的要点,对患者的日常管理和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二型糖尿病的护理观察中,定期观察患者的体重和血压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体重和血压可以有效减轻病情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口渴、多尿、疲劳、视力减退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在护理观察中,家庭成员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餐、适量锻炼等。

此外,家人应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以便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或紧急状况。

除此之外,护理观察也包括对患者的教育指导。

通过教育,患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有细致而周到的教育指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也会逐渐提高,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二型糖尿病的护理观察非常复杂而且细致入微,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也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积极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类型及基本常识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

病因的异质性,导致临床上的多样性。

从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10%。

多数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40岁以上,但较少。

基本病变是胰岛B细胞被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地破坏。

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需依赖注射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有生命危险。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总数的80—90%。

多数发病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有些病人是在健康查体时发现的。

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居多。

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素自身抗体及胰岛细胞抗体。

遗传性较显著。

在未获得适当治疗时,偶尔出现尿酮体阳性,但无酮症倾向。

不依赖注射胰岛素生存。

3、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多起病于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的青年。

非洲及南亚国家屡有报告。

上述三个临床类型是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组报告所公布的。

该报告同时指出,在一些非欧洲人群中,约有20—30%的糖尿病病人难于分型,介乎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之间,需要长期观察。

什么是1型糖尿病什么是1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以往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以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

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

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

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在发病后不久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1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样的健康和寿命。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什么是2型糖尿病?什么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发病率近年也有升高的趋势。

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缓和,有的患者甚至自觉十分健康,仅在体检中发现。

此型患者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但在必要时也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原因?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明显,机制也更为复杂、对此有人提出了“节约基因”的假说,认为为了适应饥寒交迫的生活环境,在贫困国家以及富裕国家中的贫困民族居民的体内逐渐产生了一种“节约基因”,使人在能得到食品的时候,善于把热量集攒起来,以备荒年,结果在发生饥荒之时,有这种基因的人就容易得以存活。

由于适者生存的道理,久而久之,贫困国家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多半具有这种基因。

在贫困时期,“节约基因”是一件好事,使个体得以生存,使种族得以延续。

但到了不愁温饱的时候,“节约基因”又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使人体容易发胖,产生高血压和出现血脂异常,且容易得糖尿病。

特别是生活模式发生剧变之时,遗传基因的变化赶不上生活水平的变化,使2型糖尿病爆发性流行,这就是糖尿病遗传因素的意义。

导致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

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这些都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诱因。

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最后是血糖升高,变成糖尿病病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

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2型糖尿病的特点第一个特点,2型糖尿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以中老年人为多。

多次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都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起,患病率逐渐增加,到老年期达到高峰。

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相对来说,还是十分少见的。

第二个特点是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也就是说与1型糖尿病相比,不那么来势汹汹。

2型糖尿病病人症状不明显,不见得每个患者都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的表现,多数人也没有显著的消瘦,当然体力和体重不同程度地下降还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个特点就是患者往往不需要靠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

也就是说,患者不打胰岛素也不至于很快就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所以,2型糖尿病原来又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病人有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多数是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是因为发生了急性并发症或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较重,而不像1型糖尿病病人那样是为了维持生命。

浅谈糖尿病的类型及防治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

胰岛素由人体胰脏中的胰腺分泌,胰岛素能使血中的葡萄糖顺利进入人的各器官组织的细胞中,为它们提供能量。

因此正常人血糖浓度虽然随进餐有所波动,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使这种波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而如果缺少胰岛素或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工作时,就会使血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提供能量,血糖因此会升高并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特征表现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异常升高及尿中有尿糖。

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则会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糖尿病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只能产生少量或者不能产生胰岛素。

这类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在儿童和青年人中多发。

在中国糖尿病人中,此型仅占一小部分。

这类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5%,又称为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此型糖尿病患者均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以供身体之需,或者是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久而久之,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眼睛、肾脏、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等。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妇女妊娠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

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可发生糖尿病,有近35%的妊娠妇女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征象,这些妇女可能会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

注重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糖尿病的预防非常关键,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糖尿病的知识,从而了解更多的防治措施。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

其含义为: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加,常有口渴、口干而饮水量增加,常有饥饿感而饭量明显增加,与之相伴的是体重明显减轻。

但是,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患了糖尿病,所以应该定期检测血糖,以便及时预防和治疗。

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需要关注,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要少吃,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

患者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不要认为能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控制了饮食,再加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

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

心理调节。

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是有积极作用的。

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影响胰岛素分泌,促使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非药物疗法,即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可以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再计算出每日应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饮食中可加入大量纤维素,一日热量摄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还有就是勤做操、慢跑以及减肥对控制糖尿病都有很大帮助。

二是在非药物疗法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的药物疗法。

1型糖尿病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注射液。

胰岛素分短效及长效两种,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常用的有两大类,一是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糖适平等),此类药品可以有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糖作用;二是双胍类(降糖片、降糖灵),其主要通过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糖利用,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2型糖尿病人大多要服用降糖药,可先选一种,调整适合剂量,疗效不满意时可加用双胍类、磺脲类或胰岛素,这样有可能将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内,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糖尿病患者可以辨证选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其主要功用是通过益气、生津、止渴等调理、治疗消渴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