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常识

合集下载

带您了解糖尿病的护理科普小常识

带您了解糖尿病的护理科普小常识

带您了解糖尿病的护理科普小常识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要想使血糖得到控制,除了重视科学治疗外,还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全面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将带您了解与糖尿病有关的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糖为主要标志。就目前来看,糖尿病的病因没有明确的界定,可由遗产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引起。疾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此外还有皮肤感染、乏力、视力变化等症状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可合并多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积极治疗。临床治疗糖尿病以药物为主,包括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等。为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还要在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

二、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健康教育

要想保证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形式多样,比如:发放知识宣传手册、社区宣传、播放视频动画、面对面讲解、设立问题咨询处等,向患者科普糖尿病病因、症状表现、容易合并的并发症等知识,不断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心理疏导

因为糖尿病可伴随患者终身,再加上疾病进展时身体发生的变化,使得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等,此时要给予重视,鼓励患者主诉,耐心倾听,安抚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另外,家属要理解、支持、关心患者,陪伴其左右,不要使患者产生不安感,闲暇之余应带领患者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使其放松身心,缓解负面情绪。

糖尿病常识科普

糖尿病常识科普
陆家胜
糖尿病常识科普
1
1.糖尿病的概述 2.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3.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4.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常识科普
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 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 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
糖尿病常识科普
3
+促进糖原合成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抑制糖异生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最后几口不吃,避免热量过多, 少食肥甘厚味,多吃粗粮青菜, 少喝酒,不吸烟
加强体育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
心理应激增多: 放松点儿
保持平常心,避免应激
可用降压药、调脂药、降黏药,
在必要的时候: 药用点儿
甚至降糖药和减肥药
糖尿病常识科普
14
教育
运动 药物
监测 饮食
糖尿病常识科普
15
+ 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 + 平衡膳食:主食占50-60%,脂肪<30%,
糖尿病常识科普
25
五 糖尿病监测
项目 血脂、尿蛋白、肝肾功 视力、眼底、心电图 足背动脉、HbA1c 体重、血糖、血压、尿常规
初访 月访 季访 年访





√√
√√√√
糖尿病常识科普
26
空腹(早餐前) 早餐后两小时 午餐前 午餐后两小时 晚餐前 晚餐后两小时 睡前 夜间

糖尿病基本常识

糖尿病基本常识

糖尿病基本常识

糖尿病

血糖

一、定义:

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61mmol/L称为低血糖,我们拿到的血液生化检查报告中一般写着:葡萄糖,或者Glu。

二、正常血糖

1,空腹血糖正常值: 全血血糖为3.9~6.1 mmol/L, 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

2、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

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三、高血糖

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就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

四、血糖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就是指一个食物能够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的高;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血糖比较低。

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只要一半的食物从高血糖生成指数替换成低血糖生成指数,就能获得显著改善血糖的效果。

五、糖尿病饮食疗法的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是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是一个衡量各种食物对血糖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指标。糖尿病

医学常识小百科

医学常识小百科

医学常识小百科

本文主要介绍医学常识小百科,具体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感冒?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冒的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等。大多数感冒通常在几天到两周内自行痊愈,但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二、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病变等严重疾病。高血压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因此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三、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长期糖尿病可导致眼、肾、神经等器官受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合理用药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四、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处于平衡状态,能够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效率。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求心理支持和专业帮助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五、什么是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感染疾病。疫苗通常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和类毒素疫苗等。疫苗接种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个人情况进行,包括新生儿、儿童、成人和特殊人群。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麻疹、流感、乙肝等。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定义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 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患者常伴 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 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 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
.I型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数量少或遭到破坏,导 • 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的被称为1型糖尿病。 •
• 常用药品
• 糖尿病患者常用药有: • (1) 磺脲类药,如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 等,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对有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疗效较好。 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合用,效果较好。 • (2)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降糖灵,适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 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单用磺胺类药物 效果不好,可以联用双胍类药物;需要减肥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主要是降低 餐后高血糖,缓解高胰岛素血症。 • (4) 胰岛素,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可以防治急性并发 症,纠正代谢紊乱,提高抵抗力,改善营养等。
1、避免接触对胰岛β细胞有损害的化学物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四氧嘧啶、 链脲 佐菌素等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 2、新生儿及婴儿早期不吃牛奶:新近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 喂食牛奶者ⅰ型糖尿病 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 刺激儿童产生抗牛血清抗体有关。据推测抗牛血清抗体 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β细胞表面 蛋白起抗原抗体 反应,可诱发ⅰ型糖尿病。 3、积极预防并治疗病毒感染:有人在新发ⅰ 型糖尿病患者血中检测出柯萨基b4病 毒、腮腺炎 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的抗体,或者从死者胰岛中分离出上述病毒, 提示某些病毒感 染可 触发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的八忌

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的八忌

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的八忌

治疗糖尿病有“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专家称,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治疗是关键,病情监测是保证,糖尿病教育是根本。由于糖尿病的治疗较为复杂,而且与患者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须留意以下几大禁忌:

一忌:一曝十寒,跌宕起伏。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空腹、餐后血糖的情况要清清楚楚,所以定期测血糖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不少患者平时不定期监测,服药由随意加量或减量,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内分泌科专家说,长期如此,身体总处于应激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必然受损,并发症来得更早,危害更大。患者要学会监控血糖,避免血糖跌宕起伏,同时要把糖尿病治疗融入生活中,并养成“有度”饮食、运动和用药的习惯。

二忌:两败俱伤,人财两空。

临床上糖尿病治疗有四大误区:⑴过度治疗:血糖降了,胰岛功能没了——大剂量促敏药物刺激,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⑵不及时治疗:药用了但血糖未达标——瞎折腾;⑶偏颇治疗:血糖降了,肝肾功能损害了——用药时没注意药物的副作用;⑷迷信:广告、偏方和秘方——疗效危害两不知。

专家提醒,糖尿病用药不当,容易导致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都不获益。

三忌: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频繁更替医院,频繁更换医生,不停更换药物”,这对病情的控制没有任何好处。专家提醒,目前对于糖尿病没有能根治的奇药,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疗效和局限性,对于糖尿病,医生和病人必须互动和默契才能达到理想治疗状态。

四忌:四体不勤,事倍功半。

有部分患者特别信赖药物治疗而忽略运动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糖尿病运动疗法却是最简单且事半功倍的方法。研究表明,餐后运动

2型糖尿病6个亚型分类标准

2型糖尿病6个亚型分类标准

2型糖尿病6个亚型分类标准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合并急慢性并发症、合并肥胖或超重、合并血脂异常和合并高血压等。根据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2型糖尿病可以分为以下六个亚型:

1.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这类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较高,需要使用药物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来控制血糖。2. 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无法有效地利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类患者通常有肥胖或超重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如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

3. 合并急慢性并发症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除了血糖控制不佳外,还可能合并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治疗相关的并发症。4. 合并肥胖或超重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通常有肥胖或超重的问题,身体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不佳。这类患者需要采取措施来减轻体重,如饮食控制、增加运动等。

5. 合并血脂异常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可能同时患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这些血脂异常也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这类患者需要同时治疗血脂异常,如使用降脂药物等。

6. 合并高血压型糖尿病

这种亚型的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同时采取措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戒烟、限制饮酒等。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15篇)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我院20xx年11月08日在双龙村村委会旁,为广大百姓进行一次“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活动。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

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

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

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

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

糖尿病科普小常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的是以血糖慢性升高为主

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合并免疫、遗传、抵抗以及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当前临床上将糖尿病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1

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后者比较常见,症状表现有体重下降、多尿、多食、多饮以及乏力等。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胰岛细胞功能障碍是比较重要的一

个因素,可减少胰岛素分泌,并且合并作用缺陷。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高血糖代谢紊乱,损伤多器官功能,严重的情况下,还会

诱发诸多并发症如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两种,分别是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具

体如下:(1)可控因素,包括环境、药物、轻体力活动、高热量饮食、抑郁、

肥胖、超重、代谢综合征以及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损伤);(2)不可控因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巨大胎儿生产史、妊娠糖尿病、早产、宫内发育迟缓、遗传倾向、家族史、种族以及年龄等。

1.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3.1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当前临床上运用较多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通

常服用时间为饭前15min,其与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相

似性,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能够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但是与磺脲类胰岛素

促分泌剂不同,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具有半衰期短、起效快的特点,在进餐后可

以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也能调整用药时间至餐前即可。

关于糖尿病——之糖尿病的类型及症状

关于糖尿病——之糖尿病的类型及症状

关于糖尿病——之糖尿病的类型及症状

关于糖尿病——之糖尿病的类型及症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同时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5-10%,我国的平均患病率已达3%,有些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患病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已位居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网站推广糖尿病糖尿病其相关治疗也引起了高度重视。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运动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三种。三种方法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的特性,已经逐渐被广大糖尿病患者接受。

我身边的朋友患糖尿病的也越来越多,早就想坐下来好好总结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常识,包括糖尿病分类、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危害、用药注意、饮食禁忌等放在博客上,以方便朋友们上来查看,对照着自身病情更好地关爱自己,今天终于成行了。希望我的举手之劳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朋友早日恢复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糖中葡萄糖浓度而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糖尿病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1.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2.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Ⅱ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

糖尿病常识科普PPT课件

糖尿病常识科普PPT课件
等不适宜口服用药患者 消瘦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 症或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大手术等 应激状态
患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有经济条件者
-
24
三五防糖法
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按时定时进餐 适当锻炼 情绪稳定 经常监测血和尿糖 锻炼的时间也宜固定,尤其对1型糖尿病。 应监测血糖谱、尿糖、尿酮体。
体力活动减少: 勤动点儿
加强体育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
心理应激增多: 放松点儿 在必要的时候: 药用点儿
保持平常心,避免应激
可用降压药、调脂药、降黏药,
甚至降糖药和减肥药
-
14
三五防糖法
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
百度文库
教育
运动 药物
监测 饮食
-
15
三五防糖法
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
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 平衡膳食:主食占50-60%,脂肪<30%, 蛋白质10-20%; 食物要多样化 多饮水,少喝酒 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促进糖原合成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抑制糖异生
-
4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的症状
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 加,但有个体差异。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 食和体重下降。

2023糖尿病必知常识(全文)

2023糖尿病必知常识(全文)

2023糖尿病必知常识(全文)

生活中很多人知道糖尿病,但对糖尿病的知识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下面小编总结了28条有关糖尿病的必知常识,帮助广大糖友了解糖尿病,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疗的作用。

01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45岁及以上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更高,45岁以上的人,应每3年进行1次糖尿病筛查。

没有典型症状时,如果空腹血糖指标超过126毫克/分升,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后达到200毫克/分升,则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都必须注射胰岛素。

不吃早饭会使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21%β

女性腰围在88.9厘米以上或男性腰围在101.6厘米以上时,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升高。

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会增加患病概率。

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会使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每天睡觉时间超过9小时,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

暴饮暴食会增加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包括糖尿病。

重度肥胖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如糖尿病。

02、糖尿病的危害

It'saTit1e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更虚弱、尿液糖分高和神经系统损伤。

高血糖会产生视网膜病变,甚至引发失明,而且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患青光眼的概率高40%,患白内障的概率高60%(糖尿病患者有在年轻时就存在患上白内障的风险)。糖尿病人每年都要进行眼科检查,如果眼部已经发生了病变则应该增加检查次数。

糖尿病患者患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是血糖正常人群的2倍,前驱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的风险提高了30%o

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5倍,但是可以通过自身护理来降低发病风险。

2型糖尿病人平均寿命77岁怎么办

2型糖尿病人平均寿命77岁怎么办

2型糖尿病人平均寿命77岁怎么办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为77岁,这一数据引起了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和担忧。那么,面对这一现状,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认识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不足。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如心脏、血管、肾脏、视网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寿命的措施

1. 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 预防并发症

2型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损害。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至关重要。患者应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心情愉悦,减少stress。

4. 定期体检

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眼底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

5. 遵医嘱用药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等。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疾病控制,增加并发症风险。

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

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

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血糖控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血糖标准则是评估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介绍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患者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包括饮水)后测得的血糖值。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在3.9-6.1mmol/L之间。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之间为良好,超过7.0mmol/L则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2.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患者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应在3.9-7.8mmol/L之间。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之间为良好,超过10.0mmol/L则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3.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指患者在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值,无论是否进食。正常情况下,随机血糖应在3.9-11.1mmol/L之间。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随机血糖控制在4.4-11.1mmol/L之间为良好,超过11.1mmol/L则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4.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在4-6%之间。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7%之间为良好,超过7%则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5. 血糖标准的重要性。

血糖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标准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措施,保持血糖在良好水平。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要加强糖尿病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医疗的相关服务也逐渐重视起来。护理人员除了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治疗,而且要加

强糖尿病患者对基本防护措施的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生活方式的注

意事项都要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糖尿病的健康宣教有哪些方面。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之所以被人们熟知,因为它是一种发展较慢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的疾病,患者多会

出现各种有关代谢类的问题,比如血糖升高、泌尿系统破坏等。患者也会有明显的消瘦迹象,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开始病变,影响其他正常的器官功能,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糖尿病的健康宣传就十分有必要。

二、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1、饮食的健康宣传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饮食是最需要患者注意的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饮食

对于这种疾病的重要性,这一方面的健康宣传必不可少。规律的饮食是最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饮食的控制来减缓血糖的升高,减轻患者的症状。在日常的饮食方面,患者要有固

定的时间去用餐,以免破坏血糖水平。每天必不可少的是进行血糖检测,观察自身体重的变化。具体的饮食禁忌有:拒绝食用高糖食品,每日摄入的热量要保证适当。一般的主食可以为

米饭、面食,这些都含有丰富的无机盐以及各类维生素,对患者身体有益;拒绝食用高脂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蛋黄等。少量食用水果,某些水果的含糖量特别高,可以用蔬菜来代替水果,营养价值也会变得相对较高。

2、了解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传,一定少不了让患者清楚需要服用的药物,让患者对药物的机理进

糖尿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史上最通俗易懂的糖尿病科普来啦!

糖尿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史上最通俗易懂的糖尿病科普来啦!

糖尿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史上最通俗易懂的糖尿病科普来啦!

2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 611430

3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还会引发其他的并

发症,因此为了我们自身健康,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理,那么关于糖尿

病的一些常识大家清楚吗?得糖尿病是身体哪里出问题了呢?

一、糖尿病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呢?

首先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方面出现了相关的问题,主要是胰岛素不够用,

出现了缺乏或者是不足的问题,这些情况都会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出现抵抗就是说胰岛素在身体里面还是有的,并不是不足,但是却没有发挥出它本身的作用,甚至有一些胰岛素的数值不

但不低,而且还高出正常的标准,但是血糖还是非常的高,这种情况就叫做胰岛

素抵抗。对于一型糖尿病来说,主要的问题还是胰岛素不足。对于二型的糖尿病

来说,往往是这两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既有胰岛素不足,又有胰岛素

出现抵抗的情况。同时这两种情况都是具有遗传性的,所以很多家族往往有遗传

糖尿病的特点,尤其是二型的糖尿病,遗传性比一型的糖尿病的遗传性要更高一些。根据相关的研究,一型糖尿病在遗传因素当中占比50%,二型糖尿病因为遗

传作用占比60%,因此从遗传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病的几率还是很大的。除此

之外,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像一型的糖尿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之外,还

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现在研究的成果,能看出一型糖尿病受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是感染和毒物两个方面。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感染,在早期并没有什么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类型及基本常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类型?

糖尿病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病因的异质性,导致临床上的多样性。从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10%。多数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40岁以上,但较少。基本病变是胰岛B细胞被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地破坏。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需依赖注射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有生命危险。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总数的80—90%。多数发病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有些病人是在健康查体时发现的。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居多。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素自身抗体及胰岛细胞抗体。遗传性较显著。在未获得适当治疗时,偶尔出现尿酮体阳性,但无酮症倾向。不依赖注射胰岛素生存。

3、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多起病于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的青年。非洲及南亚国家屡有报告。

上述三个临床类型是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组报告所公布的。该报告同时指出,在一些非欧洲人群中,约有20—30%的糖尿病病人难于分型,介乎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之间,需要长期观察。

什么是1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以往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以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

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

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在发病后不久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1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样的健康和寿命。

1型糖尿病的病因?

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

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什么是2型糖尿病?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发病率近年也有升高的趋势。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缓和,有的患者甚至自觉十分健康,仅在体检中发现。此型患者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

的分泌,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但在必要时也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原因?

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明显,机制也更为复杂、对此有人提出了“节约基因”的假说,认为为了适应饥寒交迫的生活环境,在贫困国家以及富裕国家中的贫困民族居民的体内逐渐产生了一种“节约基因”,使人在能得到食品的时候,善于把热量集攒起来,以备荒年,结果在发生饥荒之时,有这种基因的人就容易得以存活。由于适者生存的道理,久而久之,贫困国家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多半具有这种基因。

在贫困时期,“节约基因”是一件好事,使个体得以生存,使种族得以延续。但到了不愁温饱的时候,“节约基因”又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使人体容易发胖,产生高血压和出现血脂异常,且容易得糖尿病。特别是生活模式发生剧变之时,遗传基因的变化赶不上生活水平的变化,使2型糖尿病爆发性流行,这就是糖尿病遗传因素的意义。

导致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这些都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诱因。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最后是血糖升高,变成糖尿病病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2型糖尿病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2型糖尿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以中老年人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