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兴趣。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认识到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

历史课堂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传承人类文明,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1. 历史课程内容单一化和教学方法传统化:很多初中历史课堂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教学为主,缺乏互动和合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足。

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内容,缺乏对历史故事的生动讲解和讨论,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力相对较低。

2. 学生历史意识淡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和认识度逐渐下降,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所减弱。

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对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难以理解。

3. 缺乏个性化教学和多元评价方式:学校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往往采取统一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辅导,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验到的困难和挫折增加,影响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 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不足: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导致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系统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支持,使得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难以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正文2.1 教师角色和方法的思考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一、背景和目标本学期我负责教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通过对这个学期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二、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我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提问。

我尝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我力求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具有实际意义。

我注重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方面,我积极利用教材、课件、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我还引入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评估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反思。

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活动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知识。

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七、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本学期的反思结果,我计划在下学期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研究兴趣的引导和激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八、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反思,我认识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下学期的教学改进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推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研读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我对其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1. 教学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化。

不仅覆盖了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还充分考虑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国际交往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世界历史的演变。

2. 强调历史思维和创新意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设计了许多启发性问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多角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强调历史的启示和价值观培养: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历史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4. 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也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综上所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推行是对传统历史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

它提供了更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调了历史的启示和价值观培养,并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些都为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中生。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反思和总结,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历史意识、创设情境教学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等。

一、启发学生思考能力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

我还鼓励学生阅读各类历史文献、资料和历史小说,提升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并培养对过去人和事的尊重和理解。

我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感受历史的底蕴和文化传承。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增强历史意识的培养。

三、创设情境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通过设计案例、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的决策。

例如,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会组织学生分角色模拟参与,并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个国家历史地位和战争的原因。

四、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中学历史教学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

我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网络资料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还注重文献和资料的搜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参考材料,引导他们开展独立研究。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总体而言,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历史意识、创设情境教学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等方面。

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 , 历史学作为一 门修身和认知社会 的 脱节。试想这种南辕北 辙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怎 历史教学的发展 , 增强人们学 习历史的意识。
学科 , 其知识价值 和社会价值 的重要性长期 得 能培养 学生 的唯物史 观和发奋 进取 的求知 意
不到应有的重视 。历史教学对提高 国民素质和 识 呢 ? 推动 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 意义 ,这是不 重要作 用 , 者和探究交流的合作 者。
关键词 : 中科学 教师 探究教学 初
点 的容器内放入稀盐酸 ,再放进 一个鸡蛋 , 快 产生氧气 , 更适合实验室操作 。 一些优秀 的学
学生们会看到 鸡蛋最初 在容器底部, 生 又在此基础上建立 了新的研究课 题:添加多 做到学生探究兴趣 的引导者 、 问题 情境的创设 观察现象 。 《 并且鸡蛋上逐渐附着大量气泡 , 随着气泡增多。 少二氧化锰 比较合适》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 《
当然 , 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 任重而道远 。作 为一名普通 的中学历史教师还需要在实践 中不
第三 , 从历史学科 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理 念 断探索 , 掌握学生 的认 知心理 , 扬长避短 , 发挥
实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 , 甚至轻视历史 上 ,距 离素质教 育和学 生的要求 还有 较大差 历史 的教育功能 , 使学生得到 良好的理论修养 。
教学。 日 终 为升学而苦读的学生当然不会为这 距 。 长期 以来 , 在传统的教学模 式下 , 我们 比较 增强 民族 自豪感 和 自 信心 , 树立远大的理想 , 培
样一 个看起来 无关紧要 的科 目而花 费太多 的 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 ;在论及教学 方法时 , 养高尚情操 , 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 的人。
初中科学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读《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读《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读《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该文档是一本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手册,探讨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读完这本手册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感受和思考:
1. 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手册强调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历史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日期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 增强历史素养的培养
手册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素养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基本了解,对历史文化的欣赏和理解,以及对历史价值观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和探索历史,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

3.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手册提倡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可以与许多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文学、艺术等。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4. 融入现代技术手段
手册还提到了融入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资源等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富有活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

总而言之,读完《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让我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多元化教学内容并融入现代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5页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5页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随着江苏省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步伐也越来越快,从体系到内容变化都相当大,从以前的通史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专题模式,对学生而言突破通史构建专题学习难度有所增加。

另外高考模式变化也很大,历史作为第一选修要求没降低,试题设计也在重视书本的基础上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大部分题目都从新情境和新材料入手,或者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切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思考作答则需要学生用多元化的角度,结合多种史观,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现实中这样的模式下我们历史教学课时较之老模式却大大减少。

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一名一线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变得更迫切了。

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不易操作却又有待积极尝试和推广的长期工程,在此,就如何提高历史有效教学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重视课前的预习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预习不能流于形式或者老师只是每节课结束时都简单一说,而应该通过多种办法布置好任务。

比如,要求他们必须查课文中的资料哪怕是翻字典查一个历史名词;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原创些小题目哪怕只是几道选择题,布置时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也可以分组分配不同任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可以说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视教学内容机动选择运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布置任务而根本不检查,一定要让学生把他们的预习成果大胆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创新意识,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下一课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有兴致学历史。

二、把握好课堂节奏此模式下要求我们的课堂在快节奏中加大教学容量,这就要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时间也得更加紧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课时不足了,但历史包罗万象,我们的内容很饱满,分到每节课似乎容量都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不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

中学历史教学若干方面的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若干方面的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若干方面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一课。

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质量是历史老师的工作和职责。

怎样才能搞好历史教学呢?就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培养兴趣是学好历史教学的前提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

你要对历史课有兴趣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不要抱着一种如果不考历史我才不去学的心理。

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你有了兴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兴趣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

潇洒的教态,标准风趣的语言,甚至教师的长相、风度、穿着打扮、习惯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教师深信不疑,对教师的教风、教态、教法、语言等产生了好感,对你所教的课程就会有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产生厌倦心理。

其次,是因材施教。

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兴趣但不求甚解;有的只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有兴趣;有的则对分数有兴趣,只从考高分出发。

我们就根据这些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不同的教育,提高其认识和兴趣。

再者,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

历史课本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有许多很吸引人的历史故事、传奇人物、精美建筑、珍贵文物,讲课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克服单调乏味的讲述,变历史知识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生动画卷。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

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

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

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当前的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只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其次,当前的历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围绕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少引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较低,缺乏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因此,我们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如通过历史影视作品、历史考古实践等方式,使得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兴趣。

另外,当前的历史教学过于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而忽视了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而忽视了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较为肤浅,缺乏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们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注重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热爱历史。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历史是一门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科目,深受大部分学生的喜欢。

但同时历史又是一门考试科目。

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保持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保证学生在历史这个科目上可以取得较好成绩,这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我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1.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备课方面下功夫关于历史课来说,不仅要让学生开心、喜欢,更要让学生在整个历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既提高历史科考试的应试能力,又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而这一切如何实现,关键是要看学生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是否在主动地学习,如果这一切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被老师高压之下学习的,那就使历史课堂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活力。

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该教学活动可不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会学、方便学、乐于学,从而为整个堂课的效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还有另外一个关键,那就是是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因此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可以遵循以下几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要做到全面。

既备学情,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二步骤是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

能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

第三步骤是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初中的历史考查以开卷考的形式出现,因此知识点的落实也很重要,平时要引导学生做好课本笔记和将课本的知识点划出,主要是黑体字部分。

2.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历史学科中的许多课文的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学科。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思考历史,并将历史与当下生活联系起来。

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文并茂的教材、历史文物的展示、历史人物的故事等,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历史事件、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的愿望。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历史知识游戏、历史猜谜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他们的兴趣和亲近感。

要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做些文章,创造出活泼、生动、富有魅力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二、注重历史教育的实践性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

历史教育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文献的研读、历史实物的观赏、历史遗迹的参观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文化、参观历史博物馆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古代建筑、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并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可以观察真实的历史实物,体验历史风情,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实践性的历史教育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历史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对历史学科进行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案例的讲解、历史事件的讨论、历史问题的引导、历史文献的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

中学历史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怀,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基本理念办法道育渗透随着新课改紧锣密鼓的开展,中学历史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远远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无法实现。

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却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存在哪些具体的问题1.教师未能真正适应新课标教科书的特点。

旧人教版的课本,在内容上比较详细,历史线索比较清晰,但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历史课程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

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1.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

2.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

3.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想法及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想法及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想法及对策“读史使人明智”,随着新世纪新课程的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想:一、感悟方面:(一)语言关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构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

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史教 师值 得重 视 和思考 的问题 。笔 者试 从从 以下 几 点进行 尝试 ,收 程度 ,而且要求其以 自身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 到较好 的效 果 。 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 ,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历史教育 。具体来 坚持灌输与疏导 的统一 说 ,教师 通过 良好 友 善 的言行 加强 同学 生 的沟通 交 流 ,能够 获得 学
教育教学探讨 i
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林鸿坤+
( 福建省 安溪梧桐 中学 ,福建 安溪 3 6 2 0 2 )
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 语讲解 、传授 ,从而对别人进行有效的教育。言是一种情感、志 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被动接受教师的 向 、行 为 的流露 和外 延 。行则 是 言 的表现 、反 映 。言 是有 声 的 ,行 授课内容 ,缺乏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方式 是无声的 ,这种有声和无声的结合 ,就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行为作 单一、刻板。当前 ,如何坚持 “ 以人为本”开展历史教学 ,提高学 用 、榜 样作 用 、导 向作 用 。历史 教学 工作 具有 实 践性 特点 ,它 不 仅 生学 习 的主动 性 和积极 性 ,实 现师 生 良性互 动 、教学 相 长是 每个 历 要 求 教师 通过 正面 宣传 教育 来提 高学 生学 习历 史 的思 想认 识 和重 视
扬 、鼓 励 为主 ,以批 评教 育 为辅 。 崇 尚 自由 ,不 易 听从教 师 的尊 尊教 诲 ,采取 循循 善诱 的方法 实施 历 史教 学往 往发 挥不 了实质 的作 用 。也就 是说 ,开展 历史 教学 教 育工 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强 调实 践是 认识 的起 点 ,也 是认 识 的归 宿 ,是 作要 坚持 说理 和 约束相 结 合 ,坚持 教育 与 管理 相结 合 ,坚 持德 治与 全部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充分体现在作为 法治相结合 ,既要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 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 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坚持认识 和实 又要 适 时地运 用学 校 的规章 制度 约束 学生 的行 为 。 践的辩证关系即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时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也要开展 五 ,坚持矛盾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的统一 课外 教育 。一 方 面 ,可 以结合 教学 内容 开设 学 习小 组讨 论课 ,为学 矛 盾 普遍 性和 特殊 性 的辩 证关 系原 理 ,要 求教 师善 于 把握 共性 生搭建 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通过设置命题启发学生 自主探 和个性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遇到 讨学 习 ,有利 于 引导 学生 主动 参 与教 学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同 的学 习 难题 。在 历 史 教 学 过程 中 ,学 生 遇 到 的 学 习 困难 往 往 具 有 时又 能 检验 学生 的学 习成 果 。另一 方 面 ,可 以利用 周末 或寒 暑 假带 共性,但有时又各有特点。因此 ,教师既要认识学生遇到的普遍难 领学 生参 观 名胜 古迹 或开 展小 组调 查访 问 ,这 有利 于 拓展 学生 的视 题 ,也 要掌 握某 些 学生 碰到 的特 殊 困难 ,并 针对 不 同质 的矛盾 ,安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改革已经推行几年,老师们的培训一轮一轮也已进行了好几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这里谈谈自己对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大改革力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了,新课程已逐步在摈弃过去旧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有许多老师已逐渐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了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开始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原来满堂灌内容逐渐少了,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改革出现了一些成效,但是笔者认为,广大西部地区历史学科教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大改革力度。

笔者曾参加过几次新课程培训,听过几位优秀老师的讲课,让我感触较深的是,南方地区与西北历史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地区的差距,笔者发现,所在地区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的模式还很浓重。

听了南北方两位老师的课,北方学校老师授课模式称为问题教学法,知识面很广,课堂知识容量大,运用多媒体展示的信息也多,学生接触的知识点很多,但全部接受显然有点吃力,而南方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模式为“学习三步曲”,即了解—理解—见解。

始终推动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主题突出,师生关系融洽。

相比之下,西北地区的历史学科老师应该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摈弃旧理念、旧思想,进一步加大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二、正确对待学科处境,摆正自己的心态。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课在中学各学科中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常常不被重视,将它视为“副课”,因此就出现了这种局面,历史课由语文、生物等学科老师兼任,甚至还有理科老师上历史课的现象。

历史课成为其它重要学科的补充课,学校开会时不时占去历史课,往往出现同一个课一两个班完不成的现象。

这是因为历史课多排在最后一节,过去中考未列入考试科目,到初三曾一度不开设历史课。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遗产,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长期以来被传承下来,对于今天的人们,历史的意义仍然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后,进而分析它们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只有通过了解历史的真相,学生才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二、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现在的学生背景多元化,学校对于学生的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个性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对此的回应,教师也需要灵活应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些符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教育资源,使得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有益的弥补和提升。

在历史课程在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提高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创建激发学生热情的教学气氛历史课程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历史知识本身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教师采用一些活跃课堂气氛形势的创新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添加一些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历史知识在生动的场景下被阐述,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对历史的认识。

另外,利用小组探究、辩论等策略探讨历史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

这种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内容的课堂气氛,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与现实生活的链接很多人认为历史无法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历史不仅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历史中有许多事件、故事与当代发生的事件、故事相似,这为学生提供了解析当今历史和形势的可能。

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理解历史的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认识历史、掌握和借鉴历史经验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开展历史教育需要关注上述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使命感、责任感以及成就感等。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5篇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5篇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5篇初一历史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位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初一历史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初一历史教学反思篇1一、本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我以春秋战国这段错综复杂的史实为蓝本,进行了科学宏观设计。

首先我利用大屏幕展示并介绍《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时,为学生形象直观掌握本节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成语典故较多的特点,让学生课前积极收集本课的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老马识途、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收集课外资料的好习惯,也积累了文学素养。

同时也通过学生们上网查阅资料,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尤其对于乡下刚刚步入我们三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3.我让学生讲授”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通过同学们了解故事中的越王勾践的曲折的人生经历,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讲成语退避三舍时,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的战略思想,从而引发学生了解21世纪我国“钢铁长城”取得辉煌成绩,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5.在讲齐桓公、晋文公的改革时,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人才的道理,从而刻苦学习。

6.在讲“战国七雄”时,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的《战国形势图》讲述,在增强教学直观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地理空间分布的记忆,也使学生明确不但“文史不分家”,而且,“史地也不分家”。

7.在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时,利用图加缩字记忆法,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8.在讨论“由春秋纷争到战国七雄,说明了什么问题?并联系现实说明有什么意义?”时。

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几点思考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实现认知目标,还要实现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

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内容。

下面着重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需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而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标志。

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初中生正处于其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均尚待养成,了解、认知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品格,可以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并保持学生学史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通过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史的方法要想达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标,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学法指导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要及时。

下面归纳几种学法。

1.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应培养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设计表格的方法。

4.整理提纲。

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重点难点,对所有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提炼,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简明的提纲,既能养成归纳概括能力,又能提高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体会教学效果
中学历史教育是目前中学整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就这一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我认为,搞好历史教学除了要具备工作热情、态度端正、作风严谨等必备因素外,着重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历史学事件多、头绪杂,很容易混淆。

这就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涉及到某些重大事件时,有时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有趣的话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如讲到“五•四”运动时,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

例如,当时大学生如何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还我青岛”;如何激愤地放火焚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

这里还能加上我国早期共产党人李子州的故事。

李子州当时在北京上大学,他作为五•四学生邻袖之一,也参加了焚烧曹家楼的行动,由于与警察发生冲突,头部受了重伤,但从此却奠定了他以后的革命生涯。

因为李子州是我们陕北人,讲起来学生感到亲切。

这样,通过一些具体细节的讲述,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五•四”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意义的理解。

再比如讲到抗日战争时,就可以引用在当时很著名的一幅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上联是三个国家名,下联是我国的三个城市名,但整幅对联却包含了中国打败日本后,国民党政府从临时陪都重庆重新返回南京的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引用对联,可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性与生动性并重。

这主要涉及到如何引导学生加强记忆。

比如,记历史大事年表向来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们仔细推敲,自己找出一些规律,通过寻找捷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采取隔年的记忆法,如隔10年的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194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等,还有隔100年的,如在世界历史上,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日本颁布《帝国宪法》等。

对于其它类似的比较难记的历史事件,也要想办法找规律。

如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名字很难记,怎么记呢?可以编成一句话:“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成。

”一夏是大夏国,二赵是前赵、后赵,三秦是前秦、后秦、西秦,四燕是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最后还有一个成国,这样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这样会给历史教学增色不少,并且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最后,教师应注意教学语言运用,需要严肃与简练相得益彰。

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

严肃,指要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实事求是,教师不能凭自己的想象捕风捉影而任意发挥。

同时,也不能太严肃,语言生涩枯燥,动不动就板起面孔教训人。

简练,则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流利清楚,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废话,而要言简意赅、语短情长。

严肃与简练两方面结合得好,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站稳三尺讲台。

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讲一户人家里的大儿子死了,别人来吊祭时,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怎样的纪念,如何痛惜的话,但并无深切的苦痛,而老母亲大叫一声“我的儿呀!”然后昏死了过去。

正因为这种感情是真的,所以就有份量。

话不在多而在精,历史教学也是这样,把问题讲清、讲透、讲明白,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定边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