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简介
性情中人苏曼殊
人物性情中人苏曼殊沈淦苏曼殊,1884年出生,1918年去世,只活了三十五岁。
其实,苏曼殊短暂的一生兼有多重角色:即使算不上革命家,也堪称革命者;他又是一位看破红尘的出家人。
他能诗擅画,是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还是一个激进的反日志士。
欲杀康有为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人,曾就读于旅日华侨在横滨创办的大同学校,与兴中会会员冯自由同学。
1902年,冯自由等留日学生发起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邀请苏曼殊参加,曼殊就这样成为清末革命党中的一员。
1903年,经冯介绍,苏曼殊前往香港找到了另一个兴中会会员陈闻绍。
这陈闻绍号少白,也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党人,他于1895年春与孙中山在香港共同创办了兴中会香港分会;1899年,又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并协助孙中山发动庚子惠州起义,与孙中山、尤列、杨鹤龄并称为“兴中会四大寇”。
当苏曼殊拿着冯自由的介绍信来到中国日报社时,陈少白接待了他,却发现他语言迟钝,“讷讷不能出诸口”,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问他为什么从日本来到香港,苏曼殊说:俄国进兵东三省,强迫清廷签订新的丧权辱国条约。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群情激愤,组织拒俄义勇队,每天进行操练,随时准备开赴东北前线。
可是,正当运动蓬勃发展时,清廷密令驻日本公使勾结日本政府,强令学生解散拒俄义勇队,使运动受到很大挫折。
自己也不得不离开日本,返回国内。
于是,苏曼殊就在报馆住了几个月。
可是,他除了吃饭时与同席者略微点点头外,很少和人说话。
报馆的人见他这样孤僻,对他也人物很少理会。
忽然有一天,苏曼殊找到陈少白,说是要借他的手枪用一用。
陈少白吃了一惊,问他干什么,他说要去枪杀康有为。
原来,前几年维新派有个湖南老乡唐才常,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兴中会合作,并联络长江沿岸的哥老会,组织自立军,准备于长江中下游各地同时起义,拥护光绪帝当政,却因事情泄露而遭到清廷镇压,唐才常亦被捕杀。
而湖南、湖北哥老会的首领杨洪钧与李云彪也因此而被迫流落香港,贫病交迫。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出自清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赏析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
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
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
人间草木太匆匆-苏曼殊与李叔同(精)
人间草木太匆匆——苏曼殊与李叔同(2008-05-09 00:56:24) 标签:杂谈 90年前的5月,一个俗名叫苏曼殊的和尚死了;几乎同时,另一个著名的和尚出家了。
他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后来被尊为十一世祖的弘一法师;也是在这个月的15日,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
活着,大凡有三种状态,是为伦理人生、审美人生、宗教人生。
比照来看,鲁迅可以算作伦理人生的典范,苏曼殊则是审美人生的例子,而李叔同在后半生体验了宗教人生的况味。
苏曼殊1918年5月2日逝于广慈医院,4月30日时蒋介石曾亲自去看望过他,而5月4日给他治丧的则是汪精卫。
一个文人,一个“和尚”,何以得到如此看觑?这与苏曼殊传奇的人生,落拓的个性密不可分。
苏曼殊是一个缺乏现实感、自我诗化的人。
去过很多地方,但却不属于任何地方;做过很多事情,结果却是“一事无成”;认识很多朋友,却终身没有同道…… 苏曼殊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30年的生命里,一如断鸿零雁,日本、香山、斯里兰卡、印尼、杭州、芜湖、上海、苏州、香港、长沙、泰国、新加坡……他在逃离,直到生命的终结。
没有谁知道他想止歇在怎样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永远在寻找母亲的行走的姿态,是失重的人生,是对生命意义极限性体验的放纵。
苏曼殊告别人世的日子里,李叔同在做什么呢?他在准备给学生考试,他想好了,等待考试一结束,他也将遁入空门。
人世有生活、生死两种境界,40岁以前,人在最世俗的生活中,40岁以后,就应该具有生死的眼界了。
李叔同愿意出家,愿意活着跨跃生死。
李叔同是一个绝情的人,非其绝情,不能舍家,不能弃妇别雏,不能得大自在。
他的三重境界便是弃绝、持戒、圆觉。
由缘而生、因缘而灭的人生、精神贵族的安详,使得享年63的弘一法师得其所哉。
舍才能得,舍不得就不得。
活着跨跃生死的出家,在苏曼殊和李叔同不同的轨迹面前,划出了审美人生和宗教人生非终极却深刻的两个方向…… 又是一个63年过去了,两个轮回也只是转瞬的事情。
苏曼殊名词解释
苏曼殊,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他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僧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的诗歌和散文创作成就卓越,被誉为“近代诗僧第一”。
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近代文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曼殊生于广东香山,年幼时随母亲到日本横滨,13岁时回国。
由于家庭的管束极严,他在成年后仍然保持了童真和纯朴的性格。
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在多个国家游历,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和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苏曼殊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他的诗歌内容涉及爱情、人生、社会等多个方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新诗的先驱之一。
除了诗歌创作,苏曼殊还擅长绘画和翻译。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富有诗意。
他的翻译作品涵盖了英、法、日等多种语言,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曼殊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成就对中国近代文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的人格魅力也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总之,苏曼殊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将继续影响着我们。
苏曼殊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对中国近代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曼殊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简练、明快为特点,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新诗的先驱之一。
李叔同,苏曼殊:同时代的诗画情僧,私下交情如何呢?
李叔同,苏曼殊:同时代的诗画情僧,私下交情如何呢?前两天写了同时代的诗画情僧苏曼殊和李叔同,纵观他们的人生,两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苏曼殊将早年的初恋故事写成小说,是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的鼻祖。
留学日本期间,与一位日本弹筝女一见如故。
李叔同十八岁新婚时将兄长赠予的娶妻钱用于购买钢琴,学习音乐和作曲。
留学日本时与一位日本模特产生感情。
都是早年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后看破红尘,皈依佛门。
创作上多才多艺,诗画音艺,无一不精,都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佛学家。
他们都著作等身,佛性高深。
还有最相似的一点,他们两位都积极参加革命。
早年都曾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还都是革命文化团体南社的革命活动家。
又都在革命果实被窃取后深感理想破灭,黯然皈依到宗教的世界。
(二)如此相似的两人,私交如何呢?李叔同和苏曼殊有一共同好友:南社的发起人柳亚子。
柳亚子曾写过一篇文章,南社同事向苏曼殊求画时,将其哄骗到一间提供了朱古力、牛肉等食物的房间。
苏曼殊被反锁于房间内,一边吃一边构思,画成了著名的《汾堤吊梦图》。
而这个房间,正是李叔同的画室。
李叔同看到《汾堤吊梦图》后,立即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报纸上,与自己的英文书法作品同刊同版。
两件书画作品被当时的文人雅士盛赞为南社“双绝”。
由此可见,两人私底下作为同事是很熟悉的。
在艺术上的互相欣赏,使得两人更可能是知己。
(三)尽管二人是同时代的诗僧、画僧、革命僧,但艺术风格大相径庭。
苏曼殊浪漫奔放,李叔同沉默内敛。
陈祥耀有一篇评价对比两位高僧的文学作品,其中老人就是李叔同,晚年号“晚晴老人”。
“说水,曼殊的使我想起春波的嫩绿,老人的使我想起秋潭的空碧;说花,曼殊的使我想起带着清明烟雨楼角的梨树,老人的使我想起夏日清池中的莲蕊;曼殊的较有浓烈的感情,较有动人的丰韵,较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论文学的,也较为偏取这一种。
老人的绮艳诗,慢慢地想收敛于芳洁的一途,想洗净到司空表圣所说的'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一途,就诗的'品'言,我们或许还更有取于老人的。
苏曼殊—诗歌翻译第一人
Leave battles to the Turkish hordes,
And shed the blood of Scio's vine ! Hark ! rising to the ignoble call ---
嗟尔俘虏馀,酹(lèi )酒颜何恧(nǜ )?
——苏曼殊 吾哓哓(xiāo)兮终徒然! 已矣兮何言! 且为君兮弹别曲, 注美酒兮盈尊! 姑坐视突厥之跋扈兮, 听其宰割吾胞与兮, 君不闻门外之箫鼓兮, 且赴此贝凯之舞兮! ——胡适
轮迦王表彰佛诞生处碑文》、小说《娑罗海 滨遁形记》
中国文学作品——《燕子笺》
主张 “不译介媚俗之作”
讴歌自由民主的进步诗人, 如拜伦、雪莱 彭 斯、歌德等,
原则 “ 按文切理, 语无增饰;陈义徘恻, 事辞相
称。” “传诗之美” 既不主张死板而不识变通的硬
译死译, 也提倡完全脱离原作, 并提出译诗要译出原诗的 “ 美” 和“情思”
The Isles of Greece 《哀希腊》 (第九段)——自小说《唐璜》 In vain -- in vain: strike other chords; Fill high the cup with Samian wine !
徒劳复徒劳,我且调别曲.
注满杯中酒,我血胜醹(rú )渌(lù ). 不与突厥争,此胡本游牧.
诗歌翻译特点三:译诗与作诗的特点紧密
《题师梨集》——“ 谁赠师梨一曲歌? 可怜心事正磋跄。琅玕欲报从何报? 梦里依稀认眼波。” 短短四句便有两句为问句, 更显诗人的心情。
Roll on, thou deep and dark blue Ocean--roll! Ten thousand fleets sweep over thee in vain; Man marks the earth with ruin--his control (The Ocean, Byron) 谁能乘跷? 履涉狂波? 藐诸苍生, 其奈公何? (《赞大海》 第二节)
诗人苏曼殊到底是怎么死的
诗人苏曼殊到底是怎么死的苏曼殊怎么死的?苏曼殊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就病逝了,如此年轻又有着众多才华的他结果却去世,那么,苏曼殊怎么死的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苏曼殊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苏曼殊怎么死的1918年的春天,苏曼殊病逝于上海宝隆医院,他的死因却是因为无节制的饮食而导致的肠胃病。
在他住院的期间,医生对他的饮食十分严格,不准抽烟,不准吃甜食。
但是几天下来,苏曼殊无法忍受,于是就跑出了医院,到了街上开始肆无忌惮地狂吃,结果导致肠胃病加重。
在他死之后,从他的病床下面,还能找出许多糖果纸。
苏曼殊一生都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他的饮食也非常不规律,他想到什么就吃什么,尤其喜爱吃甜的食物,这可能跟他从小就喜欢吃糖就一定的关系。
蜜枣也是苏曼殊非常喜欢吃的食物,有人向他索要画作,屡次遭到了苏曼殊的拒绝,得知他喜爱吃蜜枣之后,就买了蜜枣送上,果然方法奏效,苏曼殊送给他一幅画。
苏曼殊生性放浪不羁,在饮食方面也是这样,经常一下子就吃好几笼汤包,还有好几碗面。
还有一次竟然生吃活鲤鱼,这样的吃法导致他几天卧床不起,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饮食。
在日本的时候,他曾经在空闲之余就区寻找冰店,目的就是想要吃冰。
他的朋友曾经记载说苏曼殊体质较弱,但是饮食却亢奋,曾经在日本,一天吃冰五六斤,一天接着一天。
所以,他常常腹泻,这跟过度吃冰有着很大的关系。
苏曼殊简介先来看一下苏曼殊基本的简介。
苏曼殊,原名名戬,字子谷,学名为元瑛,法名为博经,法号为曼殊,近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是广东人。
苏曼殊出生在日本的横滨,父亲是广州人,母亲则是日本人。
下面来具体看看苏曼殊的简介。
苏曼殊曾经在日本横滨大学学习,在日本还加入了留学生所组织的青年会,第二年加入了拒俄义勇军,同一年苏曼殊选择了回国,在苏州一所中学中任教。
1903年,苏曼殊在广东的惠州选择削发为僧,后来来到了上海,与上海的一些革命志士进行了结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小品。
光绪三十年,苏曼殊去到了许多国家,学习了梵文。
苏曼殊简介及主要作品_著名作家_文化名人
苏曼殊简介及主要作品_著名作家_文化名人篇一:苏曼殊简介1884年1岁10月9日(光绪十年甲申八月二十一日)生于日本横滨,始名宗之助,一改名苏戬,学名子谷,亦名元瑛、玄瑛。
一生随意起名,因而名号极多,“曼殊”是他从大同学校学习时开始使用的字。
父亲苏杰生,时年39岁,广东省香山县恭常都沥溪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沥溪村)人。
时任横滨英商万隆茶行任买办。
生母河合叶子,年19,日本神奈川县逗子樱山村人。
生育曼殊不到三月即离苏家而去。
义母河合仙,苏杰生之妾,河合叶子之姐,年36,居横滨。
嫡母黄氏,年36,香山人,居沥溪故宅。
庶母大陈氏,年17,居横滨。
1885年2岁住横滨云绪町,由河合仙抚育,体弱,幼年因病几死。
1886年3岁居横滨。
嫡母黄氏抵横滨。
与苏杰生、大陈氏同住山下町。
1887年4岁居横滨。
河合叶子接曼殊去东京小住。
曼殊伏地绘狮子。
1888年5岁居横滨。
由苏家认领,起名亚戬,排行三,称三郎,仍由河合仙抚养。
1889年6岁随黄氏返沥溪老家。
1890年7岁在沥溪,入乡塾。
业师苏若泉,清举人。
1891年8岁在乡塾就读,庶母小陈氏嫁入苏家。
1892年9岁在乡塾就读,习国学冬,苏杰生经营失败,携两陈氏归原籍,河合仙留居日本。
1893年10岁在乡塾就读。
1894年11岁在乡塾就读。
1895年12岁苏杰生去上海,曼殊在乡塾就读,大病,被置诸柴房,几死。
新会慧龙寺赞初大师携其至广州六榕市出家,因偷食五香鸽子肉犯戒被逐。
1896年13岁冬,随姑父姑母赴沪,与苏杰生及大陈氏同居,习中西文,受教于西班牙罗弼·庒湘博士。
1897年14岁在上海随庒湘习英文。
祖父病逝,苏杰生返乡。
1898年15岁初春,随表兄林紫垣赴日,在横滨就读于华侨主办的大同学校。
与同学冯自由、郑贯一等相善。
1899年16岁在大同学校学习。
间作画。
曾随河合仙去逗子樱山村,与一日本少女相恋,失恋后,返回广州,在蒲涧寺出家。
复返横滨,重入大同学校。
1900年17岁在大同学校学习,升入甲级。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意思-赏析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意思|赏析作者:佚名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
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
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喻百助,说她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子,其肌肤又如雪似玉;亲持红叶索题诗是指百助对他诗才的爱戴和一片深情,此处用红叶题诗的典故也暗示了百助有向他求婚的经历。
然而,诗人已经出家为僧了,心中苦衷不能尽道,虽然钟情百助,也只好对这美妙动人的少女加以婉拒了。
诗的最后两句正透露出诗人的矛盾:泪本是有情之物,诗人偏把泪说成是无情;相逢是爱的开始,但却留下了恨的遗憾。
诗人模仿唐人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改未嫁为未剃,一方面说明他内心深处真爱百助,另一方面又蕴含了无限的无奈与哀婉。
第二首诗则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
春雨楼头尺八箫首先创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迷蒙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着《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
春雨既指现实中的春景又指箫声所吹曲名,一语双关。
何时归看浙江潮?既指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思念,亦可指他挂念着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则点出诗人自身的僧家身份,又暗含有诗人的凄楚身世。
踏过樱花第几桥!则道出了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
清末民初文坛奇才苏曼殊
舍身救国的行为,抒写了自己反帝反清的锐气和决心,激昂慷
慨,苍凉悲壮,令人兴发。另如《为玉鸾女弟绘扇》、《吴门依
易生韵》等亦属此类。曼殊诗中最为人传诵的是爱情诗。这些诗
虽仍未脱出男痴女怨的窠臼,但却表现出他对爱情的大胆和纯
真。如:“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袈裟点点疑樱
离上海赴香港,郁郁不欢,便由香港抵惠州,在惠龙古寺削发为
僧。不到半年时间,他又过不惯僧人清苦生活,偷了已故师兄的
度牒,自称“博经”,自命法号“曼殊”,仍返香港。他听说保
皇党活动猖獗,拟暗杀康有为,为陈少白阻止。1904年,南游暹
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学习梵文。在以后的
几年中,他往返于上海、杭州、南京、芜湖、长沙和日本等处,
曾在南京陆军小学、芜湖皖江中学、长沙明德中学任教,还曾在
日本同盟会机关刊《民报》社任编辑,结识章太炎、刘师培等。
在这期间,他还以较多的时间从事著作、翻译和绘画活动。1909
年8月,刘师培变节,投靠清廷。有人怀疑曼殊参与其事。为避
嫌疑,曼殊再度南游,到新加坡、爪哇等地。1911年,武昌起
义,曼殊闻讯,大喜,即典衣卖书,急谋归国。次年2月返上
瓣,半是脂痕半泪痕。”“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属题诗;
还卿一缽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曼殊诗中也有歌吟风光的
明丽秀美和生活的和谐喜悦的。如《过蒲田》:“柳阴深处马蹄
骄,无际银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 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羸马
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写得诗中有画,意趣盎然。但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原文、赏析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出自近现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原文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
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创作背景:。
难却情缘——苏曼殊的爱情经历
难却情缘——苏曼殊的情爱经历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令万千读者仰慕的奇才。
他集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于一身,其清颖秀丽之诗、潇洒俊逸之文、清高绝俗之画、缠绵悱恻之小说,令多少人为之倾倒。
尤其是他创作的恋情小说《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以惆怅、感伤、忧郁之情细腻地叙述了一个个使人梦萦情牵的爱情故事。
因而有人谓其开鸳鸯蝴蝶派之先河。
他就是一代才子苏曼殊。
一、难忘初恋苏曼殊,1884年出生在日本横滨。
其父在日本经商,纳日本下女而生曼殊。
5岁那年,曼殊随父归国,返故乡广东省香山县的一个小镇。
该镇地处山坳。
山上松竹遍植,苍翠横空,风景优美。
故乡的童年生活虽然给曼殊带来了欢快、欣慰,然而由于其复杂的身世,则时常遭到乡邻和家族的歧视、白眼和冷语。
童年的曼殊过早地感受了世态的炎凉,长期压抑的心理逐步形成他孤僻的个性。
13岁那年,他即自投佛门,后因偷吃鸽肉,杀生犯戒,被逐出寺。
15岁时,曼殊随表兄东渡日本寻母。
次年,其养母河合仙带曼殊至他的出生地,距横滨不远的逗子樱山村。
不料此举却发生了一件对曼殊以后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初恋。
樱山村河合氏家面临小溪。
小溪清流萦回,水光潋滟,景色宜人。
曼殊在此享受天伦,心情怡然。
距河合家一溪之隔住一菊子姑娘,颜似桃花,娇好可入。
丽人居处与曼殊卧室望衡对宇,遗憾的是近在咫尺却宛若天涯,日日相望却形同陌路。
曼殊此时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求开始在心中萌动。
他时常为邻里倩影所牵念,热切地盼望着爱情的降临,却又得不到一表情怀的机会。
日复一日的精神折磨,使他变得焦躁不安,神志纷乱。
忽有一日,一只信鸽落在曼殊窗前,鸽足用红线系有一纸,曼殊随即打开,竟是一片丹霞诗笺,上有菊子姑娘手书诗一首:“青阳启佳时,白日丽旸谷。
新碧映郊垌,芳蕤缀林木。
轻露养篁荣,和风送芳馥。
密叶结重荫,繁华绕四屋。
万红皆专与,嗟我守茕独。
历史趣闻苏曼殊是谁?近代作家、诗人苏曼殊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苏曼殊是谁?近代作家、诗人苏曼殊生平简介导语: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
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
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其父苏杰生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
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
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其父苏杰生为日本横滨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国茶行的买办。
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同居,生下了苏曼殊。
苏曼殊的母亲叫亚仙(柳亚子说姓河合,但似乎没有证据)。
苏曼殊十一岁被带回到广东老家,就读于私塾。
由于其带有异族血统,在家族内备受排斥和虐待。
有人说,曼殊十三岁就到新会慧龙寺出家做和尚,但后来又被家人找回,但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十五岁时,家道中落,曼殊随表兄再赴日本,在横滨华侨设立的大同学校就读。
该校分甲乙两级,甲级所授为中英文二科,乙级所授为中文一科。
当时冯自由在甲级,苏曼殊属乙级,与冯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识。
1901年经亲属林氏赞助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一年后因林氏赞助终止而停学。
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许各省自费优秀学生改当公费生,曼殊遂经横滨侨胞推举,转学与振武学校(由东京成城学校改制而来)。
曾有人说其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实不可考。
此时他开始醉心于佛理。
在日本期间,还结识了陈独秀、章士钊、廖仲恺和何香凝等留学生,并先后参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如青年会、兴中会等。
1903年,俄国侵占东三省,苏曼殊所在青年会组织拒俄义勇队,后迁至香港。
当时苏杰生在家乡已经为苏曼殊订下亲事,赶到香港想劝其完婚,苏曼殊避而不见。
在革命同志陈少白的劝说下勉强返乡,但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
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1]
1903年苏曼殊留学日本,曾在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成城学校等处就读,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在日本期间,参加过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倾向于民主革命。
学成后回国,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
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
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
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
从此出入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
好事者又冠以大师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误以为僧,群举与太虚、弘一等法师相提并论,实为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
虽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2]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成就
他的诗作现存约百首,苏曼殊
苏曼殊
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
然而在苏曼殊诗歌创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风格与后期迥异的作品,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与一般诗歌有区别。
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蒲田》、《淀江道中口占》等。
[3]
除诗歌外,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
此外,苏曼殊自己也从事小说的创作,从1912年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
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
苏曼殊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实际是其内心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
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