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设计
月之故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月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2. 探讨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3. 学习月球的观测和探测技术。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月球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月球的照片,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月球是什么?
- 月球与地球之间有什么关系?
- 你知道关于月球的一些有趣事实吗?
二、探究月球(30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究月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
2.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全班讨论月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三、观测和探测月球(30分钟)
1. 介绍不同的观测和探测月球的技术,如望远镜观测、月球探测器等。
2. 展示一些有关探测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种观测或探测月球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报告。
四、拓展延伸(20分钟)
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 组织观看一些关于月球的纪录片或科普视频,拓宽学生对月球的认知。
3.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些与月球相关的模型或实验,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思考。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并回答一些有关月球的问题。
2. 对于学生的参与和贡献,给予肯定和评价。
3. 提醒学生继续保持对宇宙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索。
最新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月之故乡》教案.docx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请学生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
二、导语:这首《半个月亮爬上》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和月亮有关的主题一般有哪些?赞美思乡仲秋月饼八月十五,三、歌曲新授: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这一天在外的亲人要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过节,因为仲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团聚。
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之故乡》。
(二)、学习歌曲:1 欣赏歌曲《月之故乡》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中速稍慢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思乡情。
2 再次倾听歌曲,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ⅠⅡ(1—24小节)(25—29小节)A B C(1—8小节)(9—16小节)(17—24小节) (25—28小节)(29—32小节)3 看谱子学习附点节奏大切分节奏。
念节奏。
4/4 Ⅹ·ⅩⅩⅩⅩ︱Ⅹ—Ⅹ—4/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 再次倾听《月之故乡》,哼唱歌曲。
设想自己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海外游子,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 学习歌曲6 巩固歌曲旋律,有情感地进行演唱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完整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2)、请学生跟课件伴奏完整试唱歌曲。
3)、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辅导。
4)、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欣赏歌曲《思乡曲》同是思乡有什么异同?四、欣赏经典老歌《弯弯的月亮》请学生欣赏音乐——《弯弯的月亮》,教师根据课件为学生做简单讲解(对比两首歌曲在情绪和表达感情上的区别)。
五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视频。
说出感受六唱一唱试一试同学背诵关于“月亮”这一主题的古诗,也可自己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
本环节设计意图:①音乐与文学学科相结合;②实施寓教于乐策略;③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月之故乡教案(片段)学段: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重量、特点等;2. 学习描写月亮的诗词;3. 提高学生感受诗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注意力。
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描绘月亮的诗句;2. 学生辨析学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2.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描绘月亮。
教学准备:1. 面向学生讲解部分月亮的基本知识的PPT;2. 与月亮相关的诗句复制件;3. 学生字典。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T:同学们,你们了解月亮吗?请回答: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有多重?学生回答。
教师用PPT展示月亮的形状、大小、重量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在观看中加深对月亮的了解。
2. 学习诗词(15分钟)T: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1页,我们一起学习描写月亮的诗句。
请同学们仔细听读第一首诗。
T: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
通篇主要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使诗句充满了怀旧、感伤的情绪。
3. 分析诗句(15分钟)T: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些诗句,回答以下问题:1)有哪些词语是描写月亮的?2)你觉得最难理解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字典查找并理解所提到的生词和词组。
第二课时:1. 领读(10分钟)T:同学们,我们一起来领读这些诗词。
T:现在请大家回答:描写月亮的诗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为什么使用这些手法?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使诗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2. 情感表达(15分钟)T:请大家回答:你们在阅读这些诗句时,有什么感触?你们认为这些诗句传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月亮的情感。
音乐月之故乡教案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长城的相关信息。
2.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4.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
2.辨别弦乐合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3.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高》片段)
音乐月之故乡教案
【篇一:《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
教
案
学生姓名:霍少冲
系(部):音乐系
年级:2010级
专业:音乐学
班级:二班
学号:100734206
《月之故乡》教案
课题:月之故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2、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们这一课学习和深刻了解《月之故乡》这首歌曲,同时同学们也都参与了即兴创编的创编过程,我觉得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拿一些熟悉的歌曲像今天的课一样为歌词编配旋律,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即兴创编能力有所提高。
【篇二:郭店一中2016届九年级音乐教案:月之故乡】
《月之故乡》
一、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_《月之故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月之故乡》教学设计《月亮与思乡诗》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望月怀乡为主题设计“月之故乡”,积极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品味诗意、感悟诗情,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诗歌的文学体验更为厚实,带领学生走进怀乡文化,感受怀乡情怀。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通过自我感悟等方法,明白诗歌大意。
3.通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4.感受诗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意、品诗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制作课件。
【教学评价】针对本节课我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的观察量表,如下说明:(1)比例可以在观察结束后,集中计算。
(2)要点记录要随堂描述学生的具体表现或典型行为填表说明:1.是否有效一栏,如果“是”就用“√”表示,“否”就用“×”表示。
2.要点记录一栏,一是记录教师提问的指令是否清晰,二是记录教师提问的类型,如机械问答型、引发思考型、追问型等等。
在记录方法上,可以用序号法,如用①表示指令清晰,用②表示指令不清晰;用A表示机械问答型,用B表示引发思考型,用C表示追问型等等。
3.改进意见一栏,写上对无效问题的改进方法,或者直接叙述改进后的问题。
4.结果分析一栏,主要包括结果统计,原因分析和整体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情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文学殿堂中,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悠长,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
而与思乡有关的诗词犹如一朵朵淡淡的小花,绽放于每一个游子的心上,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你能背诵其中的几首吗?2.学生回忆并背诵有关月的诗句。
3.师生合作掌握有关月亮的诗句。
引到课题,看到月亮就想到故乡。
【设计意图】对以前内容进行复习、回忆;在师生合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识“月之故乡”1.听写有关诗句,引导学生填空。
7《月之故乡》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月之故乡》。
教材分析:
《月之故乡》为初二音乐课第三单元内容,这个单元所有的欣赏曲目全是围绕着“台湾当归”的主题展开,总体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台湾同胞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月之故乡》的调式结构及台湾的风光历史等知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并且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难点: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长城的相关信息。
月之故乡口才教案
月之故乡口才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从中感受浓浓的思乡情。
2、能用朗诵、演唱来表现《月之故乡》。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234|5-|i50|i50|5432|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张老师您好。
二、吟诵古诗《静夜思》
孩子们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谁来说一说诗意是什么?(思乡)
是啊!在外漂泊的游子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月之故乡》。
三、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吟诵歌词,体会意境。
3、复听歌曲,体会4拍子的节奏。
4、跟琴逐句学唱歌曲。
5、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形式演唱歌曲。
四、小小音乐会
1、将学生按兴趣分成朗诵组、演唱组、乐器组。
2、各兴趣组分别到舞台表演。
3、赏识评价。
五、小结
孩子们回去把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和思念。
人教课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3、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临时变音#4的音准。
2、尾音的四拍时值。
3、旋律中5、6小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
教学媒体:二胡、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聆听、示范、提问、比较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请学生欣赏flash: 《八月十五月儿明》。
二、导语:这是一首古老的童谣,唱的是在八月十五,爷爷为我打月饼,我为爷爷唱歌谣,赞颂了我和爷爷之间真挚的亲情。
三、歌曲新授:(一)、过渡:1、提到八月十五大家都知道,这一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谁来说一说我们在中秋节这一天都做些什么?(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2、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打开课件首页,了解中秋的有关知识)。
3、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团聚。
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之故乡》。
(二)、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初步学习歌曲旋律1、师打开课件——表演歌曲,学生欣赏、感受flash 音乐——《月之故乡》。
(设想自己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海外游子,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2、请学生用语言表述歌曲的情绪……(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月之故乡》(师打开课件——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看歌篇,轻声随音乐哼唱。
找出乐句间的异同点,突破难点1、完整听歌曲,试分析歌曲结构。
2、找出歌曲旋律和歌词之间的异同。
3、师总结歌曲结构。
巩固歌曲旋律,有情感地进行演唱1、师有感情地范唱完整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2、请学生跟课件伴奏完整试唱歌曲。
月之故乡教案设计(一)
月之故乡教案设计(一)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素材为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月之故乡》。
本文讲述了胡杨树与月亮的故事,寓意深刻,是一篇适合阅读的经典课文。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涵义;2.理解课文情节和文化寓意;3.能够口头或书面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情节和寓意;2.了解文化背景;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简化句子;2.掌握阅读技巧。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呈现让学生们看一张沙漠中胡杨树的图片,讨论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的生存之道。
引导学生根据生存原理想象胡杨树与月亮之间的相处之道,为后续的阅读打好基础。
2. 阅读课文1.先进行整篇故事的朗读。
2.请学生按照顺序、分段逐段地朗读,要求读音准确、抑扬顿挫鲜明。
3.教师解释生僻词汇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3. 理解课文1.针对课文中出现的胡杨树、沙漠、月亮等词汇,引导学生归纳出关键词语,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珍惜时光等方面的思想。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或书面表述自己的理解。
4.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和阅读相关故事和文献,探究沙漠地区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5. 课后作业请学生背诵文章中的核心语句,并在课外写一篇关于珍惜时光的作文,同时也需要回答有关胡杨树和月亮的相关问题。
六、教具准备1.胡杨树图片;2.课文教材。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与思考,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寓意,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学效果明显。
八、教学拓展若想进一步拓展教学效果,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班级合作:让学生合作完成一张描绘沙漠和胡杨树的图片,并在图片旁添加课文相关语句和象征意义进行注释。
2.模仿写作:学生可以模仿课文风格,采用生动的描写、华丽的修辞,写出自己关于“月亮之乡”的故事。
大学月之故乡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增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
2. 学会运用描写手法,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故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
2. 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故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故乡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故乡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地理三个方面了解故乡。
a. 历史方面:介绍故乡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b. 文化方面:介绍故乡的民俗风情、特色美食、传统节日等。
c. 地理方面:介绍故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教师讲解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乡,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我的故乡”为主题,撰写一篇作文。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修改作文。
四、课堂展示1.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作文。
2. 全班同学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故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描写手法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的水平。
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1、准确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月之故乡》这首歌。
2、让同学们体会到家的“温暖”,以及对台湾同胞早日
回归祖国怀抱的期盼。
教学重点:圆润、富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教学难点:1、临时变音#4的音准。
2、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掌握。
3、歌唱方法的初步掌握。
教学媒体:钢琴、扫描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启发、讲授、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首先我会提问学生们“一提到月亮大家会想到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我的暗示引出我们小家庭的温暖以台湾同胞迫切希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渴望,继而引出并聆听这首代表着思乡情思的《月之故乡》这首歌。
二、学唱环节:1、通过写节奏图示的方法,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这首歌比较复杂的两个节奏型: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通过大二度do和re 的音高感觉,找到mi和#fa演唱效果。
3、教同学们唱歌时吸气的位置和发声的位置
4、歌曲演唱时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之后,自己指挥带着同学们一起齐唱。
三、歌曲纠正处理:在同学们唱完这首歌之后,我会指出学生们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演唱时音乐上的问题和情感上的问题,并给大家纠正这些问题,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带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重新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四、课堂延伸: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找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学会演唱,并要求同学们感受月亮代表的蕴意。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
教案名称:《月之故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月之故乡》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借助小说,了解日本社会的某些方面,并能够对比中日两国的文化、生活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介绍。
2. 小说中反应的日本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内容。
3. 中日文化比较。
教学方法:
1. 阅读课堂交流。
2. 小组讨论。
3. 课堂演讲。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介绍
1. 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读完小说。
2. 在学生读过小说后,鼓励他们自己去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3. 鼓励学生在分析时,注意小说反映的具体社会背景。
第二节课:小说中反应的日本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内容
1. 分组,让学生讨论小说中反映的日本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内容。
2. 让不同小组之间交流和分享,为了更好的交流和理解,建议
在交流时,可以穿插中日文化比较的内容。
第三节课:中日文化比较
1. 通过对比中日文化,引导学生发现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和相似之处。
2. 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讨论某一具体的
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并在课后,由小组代表集中展示。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2. 学生对日本社会的某些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3. 通过中日文化比较,学生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了更好的理解,并更加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月之故乡声乐教案
月之故乡声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2、帮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通过声乐训练,改善学生的发声方法,增强歌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用恰当的声音和情感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呼吸控制、音准和节奏。
2、教学难点(1)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如“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中的“月亮”两字,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气息支持和发声技巧。
(2)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强弱变化和情感起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音乐要素和演唱技巧。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发声技巧和歌曲演唱。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歌曲音频、视频等资料。
2、钢琴:伴奏使用。
3、乐谱:打印《月之故乡》的乐谱,分发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中秋佳节人们团圆的视频,营造出温馨、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这个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当你远离家乡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思考思乡之情。
2、歌曲介绍(5 分钟)(1)向学生介绍歌曲《月之故乡》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简单讲解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等。
3、聆听歌曲(5 分钟)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4、学唱歌曲(20 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2)重点练习高音部分,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3)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如“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这一句,“天上”要唱得强一些,“水里”要唱得弱一些,以表现出层次感。
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月之故乡》
一、发声练习曲
1.连音练习 i
io
i
练习目的:这是一条由掩盖的母音(i)过渡到开放的母音(io)的练习曲,保 持声音的顺畅自然。 练习要求:音域在五度以内,旋律进行比较平稳,开始唱时,音与音之间的连接 应缓慢地进行,以便新母音形成时,可以保持声音的顺畅自然。 练习方法: (1)“衣”音的位置较其他母音为高。这对于发展过渡音之间的空隙最窄,嘴只 是略微张开,这样,音往上升时,实际上驱使音波触及共鸣器官上方较软的部分, 一种柔和掩盖的声音效果便得以产生,又不至于过多用力在声带部分。 (2)唱过渡音时舌头要放低,缓慢放松。必须把新的母音(io)安排在恰当的 位置,每一个新母音和前一个母音一样,声音是在同样的位置上发出来的。 (3)尽量考虑在哼鸣的位置去唱出每一个母音,而且为了声音进行的轻巧方便,三、歌曲学习与来自唱 《月之故乡》 1.作品简析:
这首歌是高师一年级声乐教材.音城:u 度 C5-1).是由上、下两个乐段组成的 二段体歌曲。江阳辙。适合男女各声部演唱.调性选择:高青部 F 调、中音部 D 调、低音部 5B 调。这是一首思乡曲,因此,整首歌曲的基调应是深沉、怀念。 2.艺术处理:
这首歌旋律上的特点:起,承、转、合四句,其旋律起句最高,之后一句比 一句低。唱时声音要非常连贯、柔和,每个字的音型尽量唱得大小一样。不因旋 律呈下降式声音位置也下降,而应始终保持高位里,并保持声区、音色、音量的 统一。吸气要深—在腹部及腰带四周,用横隔膜控制呼吸;呼气要均匀、平德、 流畅—喉咙始终保持如半打哈欠状,声音有波动(V}hrato)。 3.演唱要求:
教案四
教学内容: 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歌曲 《月之故乡》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 .通过发声训练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月之故乡》,体验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2. 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 具: 钢琴 教学过程: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资料1.1(月之故乡)教学设计doc资料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资料1.1(月之故乡)教学设计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课件1.1(月之故乡)教学设计课题《月之故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欣赏《月之故乡》.2.音乐知识: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进行曲旳艺术特点.3.思考练习:创编简单旳进行曲乐句过程与方法欣赏、讲解、讨论、思考、师生协作、生生协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月亮旳过去、现在和将来,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旳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月之故乡》,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祖国统一旳熏陶.2.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了解进行曲旳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欣赏、演示、讲授、练习、讨论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件二乐段每小节击二次,由助于表现旋律自由摸进,推向第一个高潮.第三乐段“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两句具有抒情色彩旳乐句轻轻拍腿,后面再拍手.教师提问:杂哪个乐句上变换了动作?整首作品变换了几次?学生们通过参与于欣赏,能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感受、分析此首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了解旋律发展旳基本手法重复、摸进等.二、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旳《拉德茨基进行曲》(多媒体辅助教学,看演出录象让学生感受它旳进行曲风格)学生听后和《月之故乡》进行比较,说出风格上有什么不同?问题:哪首更庄严有力?更富有勇往直前旳英雄气概?哪首轻松活泼?带有舞曲风格?三、思考与练习1.写出进行曲中常用旳节奏型.X —;X.X ;X XX ;X X X ;XXX XX ;2.按2/4拍要求创编四小节节奏谱,要求每个同学有自己旳独创性. 跟教师做击掌练习体验新曲旳音乐节奏特点比较并说出自己旳感受学生创编,教师总结互相协作,共同练习非常有兴致。
《月之故乡》教学设计
《月之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累积词语,掌控“家醅、偏爱、炖焖、一马当先、顾名思义”等词的读音与词义。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介绍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奔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1.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体会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诗意,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
2、领会文章在工细的文字中奔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方法1.朗诵教学法。
2.合作品读法。
3.指点品酒法。
教学课型美文赏析课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春节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刚刚过去的年春节还准确地回到我们的脑海中,也许我们的耳畔还回响着春节的鞭炮声,也许我们还沉醉在在与亲朋好友的相约时光中……那么存有哪位大胆的同学能够说我们——他在春节里最喜欢的一件事或场景,恳请用一句话述说。
(本设计旨在培育学生大胆参予课堂讲话的勇气,也在锻炼身体学生的朗读讲话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在为深入细致认知与体会课文意蕴而搞铺垫。
)师评说学生发言,并巧妙导入正题。
那么,今天我们来听听一位八旬老人是怎样叙说她童年时在春节里最爱干的事。
让我们共同走进琦君的《春酒》。
(投影课题)二、作家概述以课件投影为主。
三、检查复习,正音释词。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重在字词点滴积累,数量要少而精,尽量以书本注释与练习中列举为要,若在朗读中遇到不明字音,师则在黑板上随时明确更正。
(多媒体表明)家醅(pēi) 炮制(páo) 挑剔(tī) 枸杞子(gǒu qǐ zǐ)一马当先:登陆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率先垂范。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非常简单的方法办事。
月之故乡教案声乐
月之故乡教案声乐
《月之故乡教案声乐》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月之故乡”的声乐教案哈。
你想想,那月亮挂在天上,多神秘多美丽呀!咱们要通过声乐把对月亮、对故乡的那种情感给唱出来。
首先呢,咱得让学生们感受一下月亮的魅力。
可以带他们晚上出去看看月亮,让他们自己先体会体会那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然后告诉他们,咱们要用歌声把这种感觉传达出来。
唱歌的时候,那声音可不能干巴巴的,得有感情呀!就好像你在跟月亮对话一样。
比如说唱到“天上一个月亮”的时候,声音就得轻柔一点,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个挂在天上的月亮。
还有哦,表情也很重要呢!唱的时候得面带微笑,就好像你看到故乡就在眼前一样,满心欢喜。
然后就是气息啦,可别唱着唱着就喘不上气了。
要像那缓缓流淌的小溪一样,气息平稳而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呀,我还会给学生们讲一些关于月亮和故乡的小故事,让他们更能理解那种情感。
比如说嫦娥奔月呀,或者是小时候在故乡和小伙伴们一起赏月的趣事。
哎呀,想象一下,一群可爱的学生们,用他们美妙的歌声,唱出对月之故乡的热爱和思念,那场面得多温馨呀!
总之呢,教这个“月之故乡教案声乐”呀,就是要让学生们用歌声把对月亮和故乡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既能学到声乐技巧,又能感受到浓浓的情感。
到最后呀,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像那明亮的月亮一样,在声乐的道路上闪闪发光哟!哈哈,这就是我对月之故乡教案声乐的一些想法啦,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篇一:7《月之故乡》教案教学内容:《台湾当归谣》1.学唱《月之故乡》。
教材分析:《月之故乡》为初二音乐课第三单元内容,这个单元所有的欣赏曲目全是围绕着“台湾当归”的主题展开,总体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台湾同胞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月之故乡》的调式结构及台湾的风光历史等知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并且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月之故乡》教学难点:歌唱的发声和吐字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长城的相关信息。
《台湾当归谣》第三单元《台湾当归谣》篇二:郭店一中2016届九年级音乐教案:月之故乡《月之故乡》一、教学目标1.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 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3. 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4. 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二、教学重、难点1.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
2. 辨别弦乐合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3. 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
(《月儿高》片段)2. 教师提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琵琶独奏等。
3. 师:古往今来,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吟唱的对象。
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
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月亮的赞歌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一单元《月亮颂》。
月之故乡初中教案
月之故乡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月之故乡》。
2. 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之故乡》的PPT或黑板。
2. 相关背景资料的PPT或黑板。
3. 参考译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月亮,引发学生对月亮和故乡的思考。
2. 提问:你们对故乡有什么印象?有没有思念故乡的时候?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课文《月之故乡》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分析课文内容,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我的故乡”为主题,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推荐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然后通过朗读课文、分析内容和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解和背诵《月之故乡》。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练习与巩固环节,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和写作练习,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培养了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1.学唱《月之故乡》。
教材分析:
《月之故乡》为初二音乐课第三单元内容,这个单元所有的欣赏曲目全是围绕着“台湾当归”的主题展开,总体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台湾同胞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月之故乡》的调式结构及台湾的风光历史等知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并且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难点: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长城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