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第24课 大道之行也

合集下载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4课(大道之行也)文本素材(两篇)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4课(大道之行也)文本素材(两篇)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4课(大道之行也)文本素材(两篇)《礼记》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假设断假设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闻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那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出自《大道之行也》的成语1、成语天下为公发音tiānxiàwéigōng解释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例如《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万古千秋业,~器。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近义词】:天下一家【反义词】:天下为家【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2、成语老有所终发音lǎoyǒusuǒzhōng解释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出处《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例如《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成语鳏(矜)寡孤独发音guānguǎgūdú解释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

第24课《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归纳(人教新课标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归纳(人教新课标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归纳(人教新课标初二上)doc初中语文«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礼»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往常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咨询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文言知识归纳【实词】1.通假字(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推举。

(2)矜、寡、孤、独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1)女有归子女出嫁。

现指"回"、"还"。

(2)外户而不闭门。

现指"窗户"。

3.词类活用(1)亲其亲,子其子名词用做动词,以……为亲,以……为子。

4.一词多义(1)寡:①矜、寡、孤老而无夫的人。

②寡人国君或皇帝的自称。

(2)修:①讲信修睦培养。

②修狭者为之长。

③重修岳阳楼修建。

【虚词】.1.而:(1)谋闭而不兴连词,用在主谓之间,表连接,不译。

(2)黑质而白章连词,连接并列的两个词之间,不译。

(3)徐而察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表修饰,不译。

【成语出处】1.天下为公原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路不拾遗原句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夜不闭户原句为:故外户而不闭。

二、明白得课文内容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明白得和认识?文中"大道"确实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那么,其治理的成效确实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能够明白得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时期。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大道之行也(基础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大道之行也(基础版) 新人教版
3.给选文加标点。在“ ”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课堂提高☆
【答案】
•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把握,学
生可根据句子意思标出标点。
☆课堂提高☆
4.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 社会的看法。
☆课堂提高☆
• 【答案】4.(仅作参考)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 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 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 到“夜不闭户”,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 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 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 心的把握,学生应在准确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加以 概括。
③mù 和睦
④ f èn 职业
⑤zhǎng 成长
⑥w ù 憎恶
☆课堂探讨☆
积累文言词语,重点虚词; 会翻译重点语句。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
古文阅读是中考必考内容,自2015年起,古文阅读从课内正式转 为课外古文阅读,但是大部分词语、句子的考点还是来源于课内 古文。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常见的解词法有:单音节双译法;组词法。 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连词成句的翻译规律;增补法;直译法; 意义法。
☆课堂提高☆
灵活运用哟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
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

八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24《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24《大道之行也》

示例1:支持。 学校通过盛大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 倡。
示例2:反对。 下拜磕头,形式大于内容。日常小事也能体现 真情,多陪陪父母,帮助做家务,培养孝心,从点滴做起比较好。 (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mù 和睦,关系友好 wù 憎恶
jǔ 通“举”,选拔 fèn 职业,职守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外户而不闭
C
叫作,称作 认为……小,轻视
/
/
(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
不一致。理由: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仁 义而言,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而自己所说的“道德”是包 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24、《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选自儒家经典之一《礼记》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二、原文译文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知抚育自己的子女,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要使老年人能老有所养,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三、重点词语1、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行:施行。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4、为:是,表判断.5、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7、独:单独.8、亲:意动用法,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二个亲,父母。

10、终:终老,终其天年.11、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14、男有分: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专题28《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8《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9、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最后为第三层,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构想。[6]
二、排偶句式的运用
文章的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理解性默写
行文思路
此文的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共可分为三层。
(1)从开头到“讲信修睦”为第一层,它是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2)从“故人不独亲其亲”到“不必为己”句,为第二层,此处为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最后为第三层,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构想。
主旨归纳
《大道之行也》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
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课大道之行也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课大道之行也

比比谁读得准
天下为公 wéi 选贤与能 jǔ 讲信修睦 mù 矜 “矜”通“鳏”guān 男有分 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丢掉标点也能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不出生也不必为己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 (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私藏
1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 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12、外户而不闭 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13、是故谋闭而不兴 奸邪之谋 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孙中山先生手迹
大《礼记道》 之行也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 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 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 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的篇名,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 答问的著作。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
《论语》 、《孟子》。
1.读准 2.读通 3.成诵
乱,指造反;贼,指害人。 作:兴起
通译全文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 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 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 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 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 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 到供养。
然而,那是一个中华道统大失落的可悲年代。
孔子一生的遭遇便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孔子35岁 时,鲁国斗鸡引发战乱,移居齐国。齐国大夫想害他, 又返回鲁国。看到鲁君沉溺于美女舞乐三日不上朝,愤 然去了卫国。卫君听信谗言用兵骚扰他,只好去陈国。 路上误被复仇民众围困了五天,又回到卫。卫君爱美色 胜过爱德行,孔子失望而去。在宋国,司马想害他。逃 到郑国,郑国人称他是丧家狗。到了陈国,正赶上晋、 楚、吴轮番地攻打,便感叹说,还是回老家吧。路过蒲 邑,孔子被一伙叛军拘留,立了一个假誓才解脱。要去 赵国,听说赵君刚刚杀了两个义人,就胆怯了。孔子迁 到蔡国,不久蔡君被大夫们谋杀。楚国请孔子去,陈、 蔡两国的大夫们派兵把他堵在荒野,没吃没喝,孔子凄 楚吟诗:“不是犀牛,不是老虎,为何落在旷野中?” 楚君想封地给孔子,怕他坐大,又打消了念头。落魄的 孔子终归故里,鲁国却一直不用他。孔子晚年说:天下 无道已很久了,我行道的希望也破灭了。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大道之行也》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大道之行也》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大道之行也》重点文言知识一、重要字词1.选【贤】与【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2.讲信【修】睦培养3.【寡】老而无夫4.【孤】幼而无父5.【独】老而无子6.【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7.男有【分】 fèn 职分,职守8.货【恶】其弃于地/力【恶】其不出于身 wù,厌恶、憎恶8.【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8.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9.【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户:门10.行(1)大道之【行】也施行(2)复前【行】走11.为(1)天下【为】公是(2)【为】人五做,这里指雕刻12.闭(1)谋【闭】而不兴闭塞(2)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二、通假字1.选贤【与】能同“举”,推举2.【矜】、寡、孤、独同“鳏”,老而无妻三、古今异义1.女有【归】 <古>女子出嫁 <今>返回、归还、属于等义2.【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财物 <今>货物或商品(词义缩小)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伤害 <今>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转移)四、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五、理解性背诵及翻译1.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1)政权(含社会财富)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天下为公。

【译】天下是公共的。

(2)社会管理者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贤与能。

【译】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3)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讲信修睦。

【译】(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生活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A.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社会亲如一家(与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知识点: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知识点: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知识点: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1、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二、字词句的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wéi)公,选贤与(jǔ)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⑥,女有归⑦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⑧;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⑨是故谋闭而不兴⑩,盗窃乱贼而不作⑾,故外户⑿而不闭,是谓大同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⑦〔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⑧〔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⑩〔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兴,发生⑾〔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⑿〔外户〕泛指大门⒀〔闭〕关闭(大门)⒁〔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三、课文理解1、“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3、“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知识点:大道之行也,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本语文学习知识点学习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24课大道之行也.doc

人教版本语文学习知识点学习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24课大道之行也.doc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一、要点字1.以下加点字注音。

与jǔ能睦mù男有分fènwù其弃于地点:注意多音字“与”“分”“”的音。

2.解下边加点的。

人不独其。

:以⋯⋯。

男有分,女有。

分:分,指、守。

:女子出嫁。

其弃于地。

:憎。

偷窃乱而不作。

乱:造反。

作:起。

3.找出下边句中的通假字并解。

与能,信修睦。

与通解:拔二、要点句子背知清1.用原文填空。

“大道之行”详细表在天下公、与能、信修睦三方面。

希望全社会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其,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壮有所用,幼有所。

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

希望人人都能安居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

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量才录用的句子是其弃于地也,不用藏于已,力其不出于身也,不用己。

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道德崇高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究诚信。

培育友善。

点拨:要点理解“与”“信”“修”等词语。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不仅仅供养自己的父亲母亲,不仅仅抚养自己的儿女。

点拨:要点理解“亲”的意思。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点拨:要点理解“分”“归”等词语。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用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用为己。

关于财货,人们仇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必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民众之事全力以赴,而不必定为白己谋私利。

点拨:要点理解“恶”“弃”等词语。

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偷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点拨:要点理解“兴”“乱”“贼”“作”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单、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用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用为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
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 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 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 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中 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因受到社会的 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 2、怎样实现和谐社会?(关爱他人、节俭奉献、 守信和睦)
• 3、怎样实现大同社会?(如果回答“大道之行”——什 么人、怎么做)(提问并让学生翻译)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 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 • 老师小结:只有权利属于人民,由德才兼备的人来代替人 民使用权利,社会风气良好,才是大同社会。 • 4、大同社会实现后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 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 “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
• 一、 导入 •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 源记》,桃花源里的人民生活怎么样? (幸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其实在陶渊明之前已经有人对社会提出了 构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道之行也》, 理解一下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贤人关于人 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 • • • •
• (四)课堂小结 • 向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大 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社会 蓝图。在那里,人们幸福的生活着。尽管 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 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 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让我们齐心 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而加倍努力吧! • (五)作业设计:背诵、完成书后练习。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二) 词类活用:
(三)一词多义:
(四)古今异义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
(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中考语文总复习《大道之行也》

中考语文总复习《大道之行也》

中考一轮——文言文八上——《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了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21教育网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闭:杜绝。

兴: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大道之行也》是西汉儒家学者假借孔子名义撰写的经典,表达了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的感情。

【重点问题】1、“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

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2、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教案《大道之行也》原文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鳏同:矜)翻译: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教案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初步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进而感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这是一篇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

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

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

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
法、意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四)古今异义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
(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读: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第24课大道之行也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jǔ能睦mù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
点拨:注意多音字"与""分""恶"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2)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3)货恶其弃于地。

恶:憎恶。

(4)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作:兴起。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解释为:选拔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

(2)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

(4)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点拨:重点理解"与""信""修"等词语。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点拨:重点理解"亲"(第-个"亲"意思足"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的意思。

(3)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点拨:重点理解"分""归"等词语。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白己谋私利。

点拨:重点理解"恶""弃"等词语。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点拨:重点理解"兴""乱""贼""作"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这部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共49篇。

其中"礼运"部分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人名)答问的著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