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透视晚清的图像文化消费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的书画艺术与市场状况分析

明清时期的书画艺术与市场状况分析

明清时期的书画艺术与市场状况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画家,例如文征明、唐伯虎、张大千等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艺术市场也相当活跃,促进了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一、明清时期的书画艺术明清时期,尤以文学艺术兴盛,书画艺术也是如此。

之前的元明时期,书画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明清时期则形成了一个文学画派,书画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在书法艺术方面,明清时期的书法比较注重写意,不拘泥于笔画的形式,强调心理的感受。

例如文征明的“心画”、“意境松下”等作品,旨在使书法能够表达情感,给予人们以深刻的感受。

清代的书法家如董其昌以传统中的楷书、草书、隶书为蓝本,不拘泥于传统,努力消除笔墨的繁琐,以达到自己的艺术性要求。

在绘画艺术方面,文学画派以文人书画为主,乐于创造新的画境,表达文学上的思想感情。

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闲逸轻浅的写意画、反映人物生活习性的写生画和极具写实和技法的工笔画等各有特色。

例如文征明的山水画表现了诗人的优美情感,“蚕室桥图”描绘了主人公文人的雅致生活,张大千的山水画则集文学画派和写意画之长,注重丰富的色彩和纤细的笔触,使画面效果更为细腻生动。

此外,清代书画家石涛也因其沉着刚毅的气魄,深化了文学画派的创新和传统的贯通,形成了石涛画风。

二、明清时期的艺术市场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经济活动更加繁荣,文化人物也随之增多,书画艺术市场蓬勃发展。

书法、绘画、印刷等艺术品成为名贵的交换之物,不断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

艺术市场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发达的商业媒介和资本市场逐渐成为交易的主导方式。

特别是在江南和福建等地,艺术市场更加繁荣,形成了一些商业活动场所,比如潘安市、鋈琳街等艺术品交易中心,成为实际上的购买、销售和交易平台。

书画艺术家善用市场机会,形成了自己的家族“艺术品产业链”,例如明代的文征明,或清代的石涛等等,他们不仅创作艺术品,还在销售、市场营销、物资运输等方面积极参与,开创了书画家与市场之间的深入合作。

清末民初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消费观念的变迁

清末民初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消费观念的变迁

清末民初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消费观念的变迁作者:王志强来源:《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09期摘要:清末民初,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生活习俗传入中国。

不论是百姓日用中呈现的崇洋媚物,还是突破伦理约束下的僭越趋新,消费观念下尚奢去俭的风尚,都除旧布新,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引领民众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关键词: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消费观念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杂糅了新与旧、东方与西方、传统与近代等对立因素,国民的思想与意识处在一个躁动的时期、敏感的时代,呈现出崇洋媚物、僭越趋新、尚奢去俭的时代特色,并充分体现在这一时期的设计之中。

一、崇洋媚物,日用器物变化下生活方式的变革清末民初,大量的外来商品涌入,外形新奇、功能优越的各类“洋货”受到大众的青睐和追捧。

“一种文化对于异质文化的吸收,往往首先开始于最表层的生活习尚层次……随着近代文明的渗入,中国人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激发了追求、模仿人类进步生活方式的心理,有意无意地用这种新的生活模式改造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而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由于受到西俗的强烈影响,这些变革显现出的一大特色就是趋新与洋化。

”[1]毋庸置疑,最先吹响冲锋号角的是西方的日常器物即洋货。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入品。

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者,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

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

洗衣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

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大时刻,钟表始盛行。

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朱漆;光(光绪)、宣(宣统)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晚清北京画报与女性社会生活管窥

晚清北京画报与女性社会生活管窥

究查考(栏目编辑:苗盛林)画报,指以刊登和传播照片、图画为主的期刊或报纸,突出特征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晚清时期,画报在中国各地兴盛一时,因具备直观易懂的优点被知识分子视为规范社会秩序的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在历史书写中少见踪影的女性,也通过画报走向公共舆论空间。

画报对女性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评价,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变革时代的社会性别秩序、人伦思想的认知。

一、晚清北京画报的基本特征相比于上海、天津等较早开发的通商口岸城市,晚清时期北京画报的发展起步较晚。

北京第一份画报是1902年由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

据陈平原、韩丛耀等学者的统计及笔者搜寻,此后又有约24种画报相继出版,分别是《北京画报》《开通画报》《星期画报》《时事画报》《益森画报》《日新画报》《菊侪绘图女报》《浅说日日新闻画报》《北京白话画图日报》《北京日日画报》《中实画报》《绘图五日报》《醒群画报》《北京当日画报》《两日画报》《北京正俗画报》《神州画报》《燕都时事画报》《北京醒世画报》《新铭画报》《开通画报(新)》《菊侪画报》《顺天画报》《(北京)浅说画报》。

[1]这些画报散佚严重,页数不一,目前仅可观察大致面貌。

画报栏目多由演说、图画新闻、讽字讽画、谜语或读者来函、公告等栏目构成,特征鲜明,少数还设有小说、新谐文、掌故、百科知识栏目。

形式上,图画主要应用白描技法绘制而成,或占据半页、单页,或横跨双页,选取单一场景,大多描绘人物,少数描绘风景、花鸟和其他动植物;文字部分用印刷体、楷书或行书书写,不追求排版整齐,风格随意,字数在300—400余字之间,安放在画面的留白部分,语言风格为白话文,通俗易懂且掺杂北京方言土语。

内容方面,演说是编者关于时事的即时点评,长短不一;图画新闻,描述北京及天津、上海、广州、杭州等个别外地城市中,街头巷尾、室内室外的奇闻轶事,是画报的主体,也是画报主要的标志和卖点;讽字讽画是画报编者、投稿人对官场黑暗、时弊的讽刺,与图画新闻的画面风格类似,只是内容类型不同;谜语或读者来稿等文化类栏目,是唯一有读者直接参与进而形成编读往来的栏目;诸多画报几乎不设广告栏,以内容取胜、专注销量创收,个别画报如《北京画报》在封底刊登定价和公告。

透视消费文化规训的误区——以电视影响为例

透视消费文化规训的误区——以电视影响为例
中 圈 分 类 号 :Gl 2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1 (0 2 1 o 1 — 2 6 1 6 3 2 1 )O 一 o 6 0

电 视 的一面 :伴随着显示器变得越来越 真
人 ,它 已经不是 显示器 而 我们追究消费文化规训以电视为例 。作为消费文化的一个重 大 、越来越清晰 ( 们也真就追 求这些) 要代表 ,电视已经成为传播最广泛、受众最多的领军传媒。电视 成为导 引生活的类似神龛一样 的权 威了。 相 当程度上支配了都市生活的话语权 。电视通过活动画面来进行 电视娱乐的 “ 毒副作用”在于 ,电视语 言实际上营造 了一种 表 现 ,实际上形 成了一种人类 文化的 “ 第二现实 ” 。英 国文化学 编码一 让人能够逐 渐放弃思考 ,最终甚至会丧 失反思的能 力。 者麦克卢汉指 出,电视跟其他传媒如报纸 、杂志不 同,电视 自身 就如野外的蜥蜴 ,它的进食必须要经过潜行 、攻 击、撕裂等一系 比它传送 的内容更能影响受众 。因为其他 媒体都有一套特殊 的语 列行动 。这里意义在于如果不能发挥 自己的猎食能力与优 势 ,进 言编码体系 ,因而实际是在选择不同的读者 ,分别面 向不 同的读 食 就不会进 行 。相反 ,由于看 电视 的被 动性 ,实际上 存在一 种
限 ,通过将 人口中不 同阶层 结合 为一体 ,电视创造 了一种单一的 人的智商 。由于被动性 看电视不会给 人带来智 力和 体力的挑战 , 观众 ,一个文化 的活动场所”n J 。所以对于理解 能力有限 的青少 这直接导致了电视 观众接受过程 中的盲从 。人们在 电视消费中就 容 易放弃 自己的能力优势和德性 ,边吃 麦当劳边看足球赛也不需 年来 说 ,电视 成为了某种玩 “ 玩具”一样的文化消费。

刍议晚清市井题材外销画的文化意义

刍议晚清市井题材外销画的文化意义
视觉 艺术 理论研究
新视 觉艺术
2 O 1 35

刍议 晚清 市井题材外销 画的文化意义
戴 璐 ( 南广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1 7 2 )
[ 摘 要】 作为 清朝 中晚期西方绘 画东渐 中国的过程 中的重 要组成 , 南方通 商 口岸 的外销 艺术具有 其不 可忽视 的史 学意义 。 而 市井 题材 的 外销 画是外 销艺 术 中足 以反 映 清朝 中晚 期 的社 会现 象和 中西 交流进 程 的一 个独特 题材 。 多年 来 对外 销 画的关 注 已经
都有 着 匠作 的娴熟 , 不可否认 的是 , 匠 以以 西画语言 绘制 中国风情的 外销画家 , 并将 原来西方 作形态 的描 绘上 , 画家 的市场 取而 代之 。 反之 , 市井题 材 的外 销画又 促使 气十足 的画作还 是会在 比例关系 、 背景烘托 等方面 有着 西方 社会从 民间生活 百态对 中国有所 了解 , 并 使绘制外 缺失 , 因此 画面显 得单 调 平板 。 但从 活 动时 间于 1 9 世 纪

很大 程度地 被提 升 , 但 其美 术价值 和文 化意 义仍 尚未 引起 足够 的重视 , 本文 旨在分 析这 类题材 外销 画 的文 化意义 , 亦 是对绘 画 东渐模 式 的一 个探 究和 补充 。
【 关键词] 市井 ; 外销 画 ; 商 品化 ; 西画 东渐
l 8 世纪 上 半 叶 , 以 广 州 为 中心 的 南 方 I : 1 岸 地 区 出 此外 , 绢、 叶和诸 如象 牙 、 扇面 、 鼻烟 壶等 工艺 品也是 绘 现 了由中 国画工 执笔 , 以西方 技法 和材 料绘 制 , 并以输 画 的材 质 ; 油 画除 了使 用价格 昂贵的进 口油 画布 和颜料 往 欧洲 市场 为 目的 的一 类绘 画 , 被称 作“ 外 销 画” 。 十九 之外 , 玻 璃 的使用 也拓 展 了材料影 响 。 这 些绘 画材料 的 世 纪3 0 年 代至6 0 年代, 随 着五 大 口岸 的开 放 , 外销 画 的 出现和 使用 , “ 丰富 了西画技术语 言的尝试 空 间” , 也 同 创作 和买卖 十分兴 盛 , 创 作题材 E t 趋 多样 , 除记述 典礼 、 时为 市井 题材 外销 画的 创作提 供 了更 多的表述 媒 介和 海事 等重大事 件 、 描 绘屋舍街 景 、 各色人物 、 花 卉乌兽之 方式 。 比如油 画 、 玻璃 画 , 更适 合 宏大 的商港 风景 、 开 埠 外, 还 有一 类题 材包 涵 了南方 地 区的市 井行 当、 风 俗风 船舶 的题 材表 现 , 而水 粉 画、 水 彩画 则常 常 多见于 包括 貌、 人 物活 动在 内的 客观 内容 。 笔者 先 期 曾作过 市井题 市井行 当题材在 内的广泛题材 。 材创 作和接受 群体 的相关研究 , 而本 文将从三 方面对 市

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变化

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变化

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变化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在中国后来的历史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国家并没有能够彻底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但是经济和社会的一些变化还是十分显著的。

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封闭向开放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开始逐渐增加。

这个时期,由于不同的地理、气候和文化条件,在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是不同的,但是总体来看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农业方面,晚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棉花、油料、茶叶、蔬菜、水果等副食品产量增长缓慢。

农村人口增长迅速,耕地再分割和粮食减产成为社会危机。

同时,由于流民的增多以及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工业方面,晚清时期中国工业生产水平较低,主要生产天然布、纸、瓷器、铜器、绸缎、木材等轻工业产品和一些特产。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很多中国的制造业被西方国家抢走了。

比较尴尬的是,虽然西方列强的贸易带来了大量的西方商品和新技术,但中国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得益处。

晚清时期社会的变化晚清时期社会存在着一些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官员、地主、商人等传统的势力逐渐被新兴的资本阶级所代替。

这个时期,中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许多新富豪诞生,他们依靠商业经营和起步的工业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第二,新思潮的兴起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

在晚清时期,一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念和观点,并把这些思想观点和观念传播到各个领域,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小康的中产阶层和贫富差距的分裂成了最为显著的两个特点。

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些劳动者处于低端收入,被压迫的地位。

性别意识、物质想象与跨文化传播——从晚清外销画的女性形象说起

性别意识、物质想象与跨文化传播——从晚清外销画的女性形象说起

行符号化灭绝,不是根本杜绝女性的出现,就是将
多元的表达方式,女性题材外销画不仅被广泛应用
其塑造为刻板的角色。” ⑩ 其他一些研究,譬如弗兰
于不同的建筑物、装饰品、家具等,还深深地改变
兹瓦对美国期刊的研究,哈马丹对马来西亚女性期
着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并且为中国的艺术创
刊的研究都得出相似结论:女性在媒介中被边缘
当然就在人的意识中有明确的高下之分,这也便奠
定了礼制被“俗”化或称为“世界化”的基础。世
人对“礼”的认识,未必都是返本追始,去寻找那
最初的敬爱之意,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礼”所表
现出来的地位的差等性来认识和判断世界的。其
图三
《19 世纪通草水彩官员女眷图》
中,对“礼器”的规定由于视觉的直观,成为等级
《19 世纪通草水彩官员女眷图》(图三) 画中的
意识最为鲜明的根据。在“作器”的过程中,天然
奢侈物品如价钱昂贵精美的家具,花瓶里插着的象



征着富贵的牡丹,花瓶象征平安,白色瓷盘上的南
质料属性上的差异被人为地加强了 。
“物应该如何”在文震亨的 《长物志》 沿着截然
瓜则代表着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荣华富有、生命
相反的两极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在文震亨所处时代
块,极为珍贵豪华。画里面一位女士穿着传统古老
的“云肩”的设计和纹样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
传统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云肩广泛应用于深受
欢迎的婚礼服装上。清代广东人将孔雀毛织物作为
索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学者霍尔从社会的穿
分析了女性题材外销画如何“再现”了中国女性形

关系的叙事 。不同国家、民族的自我想象与自我认
居装饰精美,充满了异国风情,令西方人对中国上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 ——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一)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 ——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一)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一)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这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库。

正因如此,近年学界颇有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

尽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尚未大批面世,但不难感觉到春潮正在涌动。

伴随着晚清社会研究的急剧升温、大众文化研究的迅速推进,以及图文互释阅读趣味的逐渐形成,《点石斋画报》必将普遍站立在下个世纪的近代中国研究者的书架上,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研究思路可能迥异前人,可对于这批文化史料的价值之确认,我想,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作为晚清西学东渐大潮中的标志性事件,《点石斋画报》的创办,涉及诸多至关重要的领域。

首先,它开启了图文并茂因而可能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这既是传播新知的大好途径,又是体现平民趣味的绝妙场所,日后大有发展余地。

其次,“画报”之兼及“新闻”与“美术”,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前者为我们保留了晚清社会的诸面相,后者则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美术的嬗变。

再次,“画报”之兼及图文,二者之间,既可能若合符节,也可能存在不小的缝隙,而正是这些缝隙,让我们对晚清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最后,那些并非无关紧要的图中之文,对于我们理解晚清报刊文体的变化,同样也不无意义。

至于百年来诸多文人学者对此“遗迹”之追摹、怀念与凭吊,则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晚清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新闻与石印百年后重谈《点石斋画报》,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是否还将其作为“中国最早的画报”看待。

对于三十年代以前的国人来说,这俨然已成定论。

可史家的介入,使得问题复杂化了。

争“第一”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这涉及到对于“中国的画报”特色的理解,以及诠释《点石斋画报》之策略,故不敢轻易放过。

1920年上海《时报》出版《图画周刊》,此后,石印画报逐渐被淘汰,中国画报进入了萨空了所说的“铜版时代”。

读《晚清上海现代性:寓居城市的建筑空间、性别和视觉文化(1853-98)》有感

读《晚清上海现代性:寓居城市的建筑空间、性别和视觉文化(1853-98)》有感

临 时 性 。 临 时 性是 指 在 晚清 上海 人 与城 市 间 的一 种特 殊状 态 。 作 者谨 慎地 选择 了城 市的 寓居 者 ( so J 。盯n e r ) 作为体验和使 用空间的主体 , 此外还 有 与寓居 者发生关联 的女性 — 妓 女 (co u r te s an )。 值
得一提 的是 , 作者使用的是 So j ou r n e 「 ( 寓居者 ) 而非 经常 出现 的 i m m i r a g n t ( 移民 )。 寓居强调了一种个体
供 了独特的视角 。
( 著 者信 息 : 梁允 翔 (s a m 。 I 丫 e .L i an g ) 纽约 州立 大学 宾汉 顿分 校 艺术 史博 士 , 同济 大 学建 筑历 史硕 士 。 现 在美 国犹他 谷 大学 ( U ta h v l a e y u n i ve r s t y ) 任 教 , 此 前曾 在美 国麻省 理工 学院 、 英 国 曼彻 i 斯特 大学 和广 州 大学 任教 。)
的 、 不稳 定的状 态 。 寓居者与城市之 间的关系 、 寓居
作者在其后 章节展开分析女的住所成 为寓居者 临时的 “ 家 ”, 这几 种关系都具有临时性和不稳定性 。 因而在 寓居者 、 妓女和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 的 、关于 “家 、
画作为视觉艺术的出现 , 事实上这些文字和绘 画正是
空间 ) 展 开论述 。 作者 在第三章 到第 六章 的分析 中 ,
空间 ( 如住宅 、 酒馆 、 书场 、 烟馆 、 马路 ) 或者行 为
( 如街市巡 游 、 乘坐马车和黄包车等 ), 都是一个个 日 常生活的片段 , 是城市寓居者参 与体验 的片段 。 作者
的里弄空 间的出现 和使 用如何体现 出不同于传统的社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读书笔记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读书笔记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读书笔记版本介绍作者: 黄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5-12-01页数: 351定价: 2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309048346作者介绍男,1954年生。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闻与传播思想、大众媒介与社会主要成果:《新闻传播学》、《媒介是谁:对大众传媒社会定位的探寻》、《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等论著三十多篇。

2005年底,黄旦教授代表性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界评价我国对西方传播或大众传播研究的了解,基本是从"受众"和"效果"开始。

关于传播者研究虽然也有一些零星介绍,但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尚付阙如。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为作者历经多年而成,不仅弥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堪称是一本力作。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全书文献资料扎实,论证有力,逻辑性强。

吸取众家之长而不乏自己见解,忠实解读原意而又常能给人新的启发。

内容概要我国对西方传播或大众传播研究的了解,基本是从“受众”和“效果”开始。

关于传播者研究虽然也有一些零星介绍,但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尚付阙如。

本书为作者历经多年而成,不仅弥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堪称是一本力作。

该书通过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实践以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选择新闻专业主义为一个统一视角,来透视有关传播者的研究及其思想,从而使原本散落在不同层面上的东西,有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纵向上贯通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趋势;在横向上,则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和广度。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第九章 视觉素养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第九章 视觉素养
第五,从影像的传播语境予以解读,比如“新闻照片和拍摄地的历 史、文化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新闻照片其实就是文化照 片”。
第三节 视觉素养教育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理论层面,如果把视觉视为一种语言,则视觉素养教育的理论框 架可比拟语言文字的语言学的部分。不过,视觉不同于语言文字, 它自身有特殊之处,比如就形式来说可以分成四种:
第四,视觉自身有独特的认知方式、解读方式和表达方式,是需要 加强研究的,也是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解释的。
第五,在现代社会,图像传播和文字传播、语言传播具有同等重要 的意义。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如果没有经过视觉素养教育和训 练,那么也是一种“文盲”。
第六,教育工作者、画家、视觉设计人员、传播工作者、媒体从 业人员、摄影工作者、视觉人类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视 觉专家等更应当加强自身的视觉素养,并将自身的视觉素养带入 工作之中,从而在总体上提高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视觉素养水平。
●视觉素养是指使用视觉来达到以下目的:交流、思考、学习、 建构意义、创造性表达及审美享受。
●在视觉素养的背景下,视觉可能是用眼睛看到的(可见)、在头 脑中的(内心)。
●在视觉素养的背景下,可见的视觉可能包括人造物体、自然物 体、事件、行动、经典的图像、流行的符号、非语言符号、数字 符号等。
●在视觉素养的背景下,心理视觉包括图形图像、任何非语言图 像。
●肢体语言,使用手势和身体动作进行非语言交流。 ●物体语言,使用物体进行非语言交流。 ●符号和符号语言,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非语言交流。 ●抽象语言,使用色彩、光影、运动的线条和流动、元素并列、 透视等来交流。
因此,视觉素养的理论来源必然是多元的,本书所讨论的视觉认知、 视觉表征、视觉修辞、视觉美学、视觉叙事,都可以成为视觉素 养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根据教育对象和目标的不同,援引适当的 理论,构建理论模型。

晚清照片为什么吓人

晚清照片为什么吓人

晚清照片为什么吓人
晚清照片为什么吓人呢?
第一、照相技术的问题。

清朝时期,照相机才刚刚出现,是很原始的机子,哪里有现在这么方便,一点就行。

就是三十年前的老相机,120型135型的胶卷机子,照个相也很麻烦的。

关键要对焦,调整半天才照一张。

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的相机,绝对非常麻烦,人都等瞌睡了才照了张像。

更何况对于角度、光线各方面的选择和把握,都不一定能照出好的人像照片。

更何况只是黑白照,只能出现对比和轮廓。

第二、化妆的问题。

那时候的化妆品有限,哪里像现在这样丰富。

修眉呢,打眼影呢,涂口红呢,加上是彩色照片,看起来个个鲜艳。

一百多年前,那最多收拾整齐点,头发抹得光一些。

第三、心理的问题。

照相机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感觉是妖术,是摄人魂魄的。

心理上是恐惧的害怕的,所以即使是愿意照相,也是担心的,惴惴不安的。

所以,在表情上总是很别扭,照出来不好看。

第四、现实的问题。

大家通常认为,嫔妃应该都是很漂亮的。

其实不然,特别是清朝的选妃制度。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

讲究的是门第出身,“并非以色选爱升”。

一是范围狭小,二不是以美色为主。

这样,难看的嫔妃就很正常了。

至于名妓,美艳的老早就被买走成妾,或养为外室了。

更何况,古代的名妓,大多以歌舞琴棋诗词等出门,妓院如同现在的酒吧,主要是消遣玩耍。

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性行为分析

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性行为分析

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性行为分析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中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如大制作的电影、畅销书、流行音乐、期刊杂志、主题公圆等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就备受消费者的追捧。

这种从众行为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和对文化产品了解的信息不对称。

但从消费的心理成本、文化消费的体验、经历、消费中的文化资本积累几个方面来看,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行为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文化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一种难以避免的历史现象。

标签:大众文化消费从众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而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手段、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各种文化形态。

如电影、电视剧、畅销书、流行音乐、时尚服装、期刊杂志、电子游戏等。

它们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们在文化消费中的趋同性倾向。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1.受传媒影响巨大传媒以的各种诱人的形式告诉人们应该吃什么,穿什么,抽什么烟,去什么地方渡假,看什么样的演出,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品位。

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深深依赖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服务,而且常常从众于大众文化提供的消费时尚、消费导向。

所以,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子游戏……凡是影响巨大或炒作厉害的,无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

2.二八效应严重在成熟商业运营模式运作下的文化产品往往能赢得大量的消费者和巨额利润。

以动漫业为例:米老鼠一年就能为迪斯尼赚下58亿美元的收入;《变形金刚》成为风靡20年的“印钞机”;日本的机器猫也是40年不老的招财猫。

相比之下,当年迈向美国的中国动画片《三个和尚》、《鹿铃》,同样为中国孩子津津乐道的《黑猫警长》、《葫芦娃》,因运作不力,十多年前已音信全无。

枯燥的数字背后显示了消费者趋同行为下明显的经济效应。

其他文化领域也莫不如此,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形成了典型的二八效应。

清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与社会进步

清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与社会进步

清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与社会进步清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它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经历了从盛极而衰到走向覆灭的过程。

然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清朝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变迁和社会进步,这些变迁和进步都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清代文化变迁1、思想文化中的百花齐放在清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方面,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颇有文化修养,他们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乾隆皇帝,他在位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得非常迅速。

另一方面,清代文化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诸如“史学派”、“经世派”、“学案派”等学术流派都成为了清代文化思想的代表。

这些思想的出现,以及皇帝主持的各种学术活动,使得清代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2、文化产业大迈步清代文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

大量的书籍、图画、诗歌、戏剧等文化产物都在清代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其中,戏曲这一文化艺术形态最为发达。

清代的戏曲艺术家有很高的审美标准和表演技巧,他们不断强化表演技巧,在歌唱、舞蹈、表演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改变,从而使得清代戏曲艺术更加魅力十足。

3、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清代社会中不仅存在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还兴起了各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和理论学说。

其中,东陵书院、梨园子弟学堂、琉璃塔、单元诗、女楷等都代表了清代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

这些文化艺术形态的出现,可以说是清代文化思想的丰富和多样性的象征。

二、清代社会进步1、科技水平的提升在清代,中国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技创新在中国社会中成为了一个热点,不断涌现出新的发明和创新。

协和医院、钟表制造工艺、海外开矿等领域都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地理探险的发展清代时期,地理探险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民间和专业人士都对全国各地的自然地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他们发现并描述了很多中国的自然美景,也为当代人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

中外美术史清朝时期艺术

中外美术史清朝时期艺术


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自此之后多遭列强入侵, 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 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 的维新派推动戊戌变法,因慈禧干涉导致变法失败。 1900年的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 益侵略中国,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 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 制。



2.讲究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山水环绕等风水理念。 3.按照天圆地方、天三地四及三和四倍数的8和9的 数字运用体现建筑的规格及主人的等级。 4.按照君君臣臣,长幼有序等思想,以尊者居中, 一般为中轴对称式。 5.道教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思想,建筑与自然高 度和谐。

6. 中国古代 的匠师在建筑 装饰中最因为 木料不能经久, 所以,中国建 筑很早就采用 在木材上涂漆 和桐油的办法, 以保护木质和 加固木构件用 榫卯结合的关 接,同时增加 美观,达到实 用、坚固与美 观相结合。

静宜园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 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 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 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 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 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 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 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 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 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特点
1.皇城居中,形成放射状道路; 2.方格网为基础,但横向支路 为主(胡同) 3.主路与胡同形成“鱼骨”结 构。

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

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
羽毛 、 洋 漳绒 、 洋羽 纱 、 洋 被 、 洋 毯 、 洋 毡 、 洋 手 巾、 洋花 边、 洋 钮扣 、 洋 针、 洋 线 、 洋 伞、 洋 灯 、 洋 纸 、 洋 钉 、 洋 画、 洋笔 、 洋 墨水 、 洋 颜料 、 洋 皮 箱筐 、 洋 磁 、 洋牙 粉 、 洋胰 、 洋 火、 洋 油 , 其 零星 莫 可指 名者 亦黔 。 此用 物之 凡 为 我害者 也 。 此外更 有 电 气灯 、 自来 水、 照 相玻璃 、 大 小镜 片 、 铅 、 铜 、 铁 、 锡 、 煤 斤、 马 口 铁 、 洋 木 器、 洋 钟 表、 日规、 寒 暑 表 , 一 切玩好 奇淫
即使 是购 买能力 十分 有限 的农 民 , 只 要稍有 余力 , 也要置 办一 套洋 布衣 服 , 以备在 公 共 正 式
场 合穿 用 。 他们 虽 然在 平时 劳动时 仍穿着自制的 土 布 , “ 然其他 或祭祀 , 或应 酬 , 或往 稠人
广 众 之 中, 皆穿洋 布细密光 泽者 , 以 为外 观美丽 ” 。 ② 他 们为 的是在亲朋 面前显 得体面 , 不
性 需求 之外 , 还有大 量 因 社会 生活 而 产生 的社会性 需求 。 一 些洋货 精巧 、 美 观 、 新 奇的特 点 ,
适 合 于社 会交 往和社 会生 活 中的 心 理 需 求 , 所 以 吸 引 了人们购买 使用 , 形成 了流行洋 货 、 乃 至祟 尚洋货 之风 。 道 光 、 咸 丰年 间 , 就 有人记述 说 , 当 时的风 气是 : “ 凡物 之极贵 重者 , 皆
作者 : 李 长 莉 , 女 , 1 9 5 8年 生 , 中国社 会科 学院 近 代史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
韦伯 的研究 揭示 了 西欧 民族 文化 精神 与近 代 资本 主 义 产生 之 间的联 系 ` 随着近代化 迅速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在晚清时期,教会读物在传播西方文化与宗教信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读物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利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来传达教义和故事情节。

本文将以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为例,探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价值。

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图像叙事研究类型,重点分析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手法及其表现出的文化内涵。

选定故事背景晚清教会读物的故事背景大多发生在清朝晚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西学东渐,西方宗教和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图像叙事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视觉元素传达教义和故事情节。

构建故事情节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中,情节的构建至关重要。

以《圣经》故事为例,图像叙事通过以下四个阶段构建故事情节:开头:利用图像展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如《圣经》中描述的古代以色列地区,以及该地区的人物形象。

发展:通过一系列图像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以色列民族的形成、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等经典场景。

高潮:利用图像传达《圣经》中的关键事件,如上帝与人类的对话、耶稣的受难与复活等。

结尾:通过图像展示故事的结局和教导的寓意。

刻画人物形象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生动。

以《圣经》中摩西的形象为例,通过刻画他的领袖气质、坚定的信仰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使读者感受到摩西这一角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同时,通过描绘他与其他人物的交流,如与以色列人民的对话、与埃及法老的对抗等,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历史使命感。

呈现图像叙事在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中,图像的构成和色彩搭配都是呈现图像叙事的关键。

例如,在描绘《圣经》故事中的场景时,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性元素,如云彩、光环、荆棘等,来表现神圣、荣耀的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极具特点,鲜艳的色彩与暗淡的色彩相互对比,突显了故事情节的张弛有度。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不仅展示了西方宗教和文化的表现方式,也展现了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融合。

这些图像构成和色彩搭配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对龙、凤、狮子等传统元素的运用,以及红、黄、蓝、绿等传统色彩的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受众角度透视晚清的图像文化消费作者:李艳平摘要:《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份时事新闻画报,从它的受众情况、受众人数、画报的发行量和受众反应等方面来考察《点石斋画报》作为一种图像消费文化与晚清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密切的关系,图像已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

这对今天的新闻传媒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点石斋画报》受众,图像,文化消费一、受众情况中国传统的大众传播是通过民间的士绅——就像是公众舆论的喉舌来传递的,这容易使同一见解和情感在省与省之间和地区与地区之间传播起来。

有效的传播媒介往往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间接受众)的结合,但是官府在最初是蔑视报纸的,认为报人知识浅薄,声色货利,是愚蠢谬妄的“舌人”。

在《申报》开创最初几年,因传统官僚文化的封闭性与报纸的公开性特征格格不入,总体来说官僚阶层并不认同《申报》。

光绪初年左宗棠在给友人信中非议上海记者为“江浙无赖文人,以报馆为末路”,且当时“并不以左之诋斥为非者,盖社会普遍心理……故每一报社之主笔、访员,皆为不名誉之职业,不仅官场仇视之,即社会亦以搬弄是非轻薄之,宜文襄之因事大肆讥评也”。

显然,近代大众媒介在传统社会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洋务运动后,先是一些洋务派官员较重视《申报》,如郭嵩焘、李鸿章等大员。

这使《申报》渐渐为朝野官员士绅和处在文化中心的市民所注意、所接纳。

但更喜欢看阅报纸的是学界与工商农界之稍能读报者,他们往往视报纸为消遣之谈资,不过是更喜看盗娼审案之类新闻,并不经意于中外大事。

《申报》也指出“华人之争先快睹者,惟是资为谈助,藉遣睡魔,往往视同小说、闲书,不甚措意”。

《申报》给寻常市井生活带来了新鲜而有趣、有活力的内容,并且价格低廉,取阅方便,每店每月只花十文钱即可得到“广见闻、学文墨”的益处,店主自然乐意购阅。

可事实上,《申报》的用词并不十分浅显,常用典故僻词,没有良好的识字能力者,是不宜顺利阅读《申报》的。

据罗斯基的研究,1880年清代平均识字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普通民众主要是能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消息,大多数民众是不知晓新闻的。

一个清国的劳工曾说,念过两年书的人就能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消息。

《点石斋画报》在此时问世,恰是填补了《申报》的空白,即便是中外大事,识字不多的市井细民也得以从《点石斋画报》中来了解。

“现今画报盛行,宜家置一编,塾置一册”——之所以如此自信,乃是识字不多者也能读画报。

所谓“不特士夫宜阅,商贾亦何不可阅?不特乡愚宜阅,妇女亦何不可阅?”强调的重点在“乡愚”、“妇女”与“商贾”。

这个阅读阶层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的阅读重点是市井新闻和商情生活、奇闻怪谈等信息。

《点石斋画报》对庞大的市民阶层而言,具有消闲娱乐和生活指南的双重功能。

其作用由此而彰显:直观易懂的图本形式使懵懂市民视野渐开,时局之变,中外之交涉,外国之新奇事物,渐入民间,使普通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申报》的成功在于它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一种通俗文化媒介,使中国人从文化心理和文化认同上完全接受了它。

在此基础上,《点石斋画报》作为《申报》新闻报道功能的图像化延伸从一开始就包含着读者“先睹为快”的关注新闻的要求。

自它创刊时起,就比较注重迎合市民的文化消费品味,内容编排、图像形式、文字风格都注意到通俗性与可视性。

最初,《申报》的主要读者在商界中。

《申报》在《论本报之销路》一文中谈及这个问题,文中说:“余尝闻之售报人言,皆谓阅报之人市肆最多。

我等亦曾询诸店肆友君等,何以众皆喜阅《申报》?肆人应曰:《申报》文理不求高深,但欲浅显,令各人一阅而即知之。

购一《申报》,全店传观,多则数十人,少则十数人,能识字即能阅。

既可多知务,又可学演文墨,故自《申报》创设后,每店日费十余文,可以有益众友徒,亦何乐而不为哉?”为了便于商人阅读,《申报》设计的版面恰好与一般商店柜台一样大小,所以报纸的销行以商家为多。

而比《申报》所声称的更进一步,《点石斋画报》则“下而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之倾谈”、“内而螓首蛾眉,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则可推测《点石斋画报》所拟想的受众范围更广泛。

二、受众人数由于没有直接的数据证据,对于当时的受众人数不宜作过高的估计,只能依据相关资料作一个大致的估略。

由于《点石斋画报》随《申报》发行,以《申报》的订阅人数为参照来估测《点石斋画报》的受众人数。

郑翔贵在《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一书中写道:“若以苏州为例推测,19世纪80年代,苏州人口为100万,全国城市人口为2500万计。

这样,看《申报》者约2500户。

”可见订阅报刊的家庭是非常有限的,加上各商行、店铺、学校及其它公众阅览机构等的读者,它的受众也应在数万人。

上文提到的对《申报》很欣赏的晚清官员郭嵩焘,他在英国期间还订阅了该报,是《申报》的忠实读者。

瓦格纳提到很有可能翰林院也订阅该报。

那么至少官府机构里的官员也是《申报》的若干读者。

即使到19世纪90年代初,《申报》日销量达2万份,“上海各士绅无不按日购阅”,受众也不会超过20余万,只有发生令人瞩目的中外战争大事时,识字者才会争相传阅《申报》,几乎无人不看,“阅者俱以先睹为快”,讯息情形,“早已远近皆知”,这时《申报》的传阅率是相当高的,间接受众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只有这个时候,《点石斋画报》的受众规模才能达到《申报》的受众规模。

由此也可推断,《点石斋画报》的受众人数可以从迅速扩展的《申报》读者群中争取,几乎与《申报》相当。

或者略广一些,它包括了譬如女性市民和儿童等爱看图像的受众群体。

当时《申报》的读者分布表明,在上海的日销量占36%,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发行量合占39.5%。

可见,《申报》读者的3/4以上分布在华东的三省一市。

“……每逢江浙乡试发榜时,编辑部彻夜译电,而次日报纸的销数,也可比较平日增三分之一”。

报纸为营业计,必须迎合社会心理,故不惜靡金钱耗精神以争之。

清末《申报》的信息覆盖面超出本地范围,1897年日销量为七八千份,在通商口岸城市设立批发处,长江各埠均赶早班轮船装运,邻近城镇读者可以当天见报。

“每日将近万份……阅者则草茅之士闾阎之人居多”,《申报》之前无论新旧报纸都从未拥有过如此多的平民读者。

《点石斋画报》在当时自然就“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大众画报”了。

三、画报的发行《点石斋画报》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石印技术印刷,不但画面保持原作的程度高,而且印刷速度快、成本低,每期售价只有五分,远远便宜于1877年从英国进口的每份售价高达一角的《瀛寰画报》,这也是画报营销广泛的主要原因。

《点石斋画报》问世以后,风行一时,在全国各地设了近二十个分销点,流行各省,供不应求。

第195号《点石斋画报》(1889年8月)所刊《点石斋各省分庄售书告白》中,开列了一系列省市地名,既售书也售画报。

各地所设销售点计有:北京琉璃厂、金陵东牌楼、苏州玄妙观、杭州青云街、湖北三道街、汉口黄陂街、长沙府正街、福州鼓楼前、重庆陕西街、成都省学道街、南昌贡院前、济南贡院前、太原贡院前、西安贡院前、贵阳贡院前、昆明贡院前、南宁贡院前、兰州贡院前等等,当日盛况可见一斑。

《点石斋画报》印数一般为三五千册,最高数字达月发行“万五千”册,有王韬给盛宣怀的手扎为证:“《淞隐漫录》已盈十二卷,主者意将告止。

因画报阅者渐少,月不满万五千册”。

可见之前是超出这个数字的。

更有甚者,《点石斋画报》在停刊多年以后,所出旧画报还一再重印,很有销路。

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在1910年、1911年两次重印,当时一则广告写道:“去年本公司预约重印……一售即罄。

如东瀛美术馆订购十部,及京师诸明公之函购在后者,均无以应,深以为歉然”。

总之,以1884年至1989年间的《申报》的发行量为参照可以推测《点石斋画报》的大致发行量;申报馆主为每号画报出版而撰写的文字可看作发行量的一个侧面证明;《点石斋画报》创刊两年后的招商广告《画报招登告白启》可看作画报发行量标志。

也有数据表明天津社会上爱读画报的,都买上海的画报,所以在天津画报没有出世之前,天津的报摊上,充满了上海的各种画报,这也可见画报在天津是怎样的需要。

《申报》为了增加销量和可读性所作的一系列的新闻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增加了用图像的形式报导新闻的《点石斋画报》。

改革获得成功的表现即是报纸销量由初创时600份增至6000~7000份,成为全国的一家大报,其副刊《点石斋画报》自然也营销日广。

《点石斋画报》所取得的综合阅读效果与阅读报纸的效果不同,故大受读者欢迎。

《申报》1884年发表一篇文章说:“今《点石斋以画报》问世,佥谓中土人情不习乎此,未必如日报之畅行。

乃月余以来购者纷纷,后卷嗣出前卷已空,由后补前,司石司墨干日辄数易手犹不暇给。

噫,是殆风气之渐开,而人之善变欤?不然,何其速也!”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说:“我们看上海出版的《申报》,并不迟慢,昨天上午所出的报,今天下午三四点钟,苏州已可看到了”。

在当时这样的发行速度确实不算迟慢了。

四、受众反应对于受众反应的调查,似乎已无法返回到遥远的晚清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

最容易做的是依靠零星的一些旁证数据来考察当时读者反应情况。

《点石斋画报》发行三年后,《申江百咏》有诗吟曰:“一事新闻一页图,双钩精细费功夫。

丹青确有传神笔,中外情形着手摹”。

注文随即指实说:“又有画报,大半采取《申报》中可绘图者,一事一页,描写入神,用石印刊行”。

显然,《点石斋画报》已为读者接纳并赋诗赞美之了。

《京华百二竹枝词》中夸得更是明白:“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最出群。

纵是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

”即便是识字或不识字的女性市民群体,看了《点石斋画报》也会对大致的局势有个概论,逢人也有新奇的事情可以用来聊天。

女性市民群体是最可能的画报读者,或许图像对于女性市民群体来说是最易接受的形式。

她们本身即使识文断字对图像也是感兴趣的。

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九死一生”回到家里:“只见我姊姊拿着一本书看,我走近看时,却画的是画,翻过书面一看,始知是《点石斋画报》。

便问哪里来的。

姊姊道:“刚才一个小孩子拿来卖的,还有两张报纸呢。

”说罢,递了报纸给我。

我便拿了报纸,到我自己的卧房里去看”。

在这里,选择了图像形式的是女性市民读者。

画报在渗透下层社会进入深闺方面,确实占有优势。

女性读者毫不犹豫的将文字形式的报纸给了她的弟弟,将图像形式的画报留给自己。

画报和读者的真实关系成为了再现当时上海生活场景的道具或典型符号。

画报对这类读者来说,意味着属于个人空间的媒体形式,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由阅读,在家里阅读已经完全进入读者的私人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画报成为个性化的媒介载体,无限的张扬人的个性,这使画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小说的情节虽然是作者的艺术虚构,但那个年代的背景却是写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