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第2节 无机物 含答案 精品

第二节无机物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重点)2.概述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1.细胞中的物质分类(1)种类无机物和有机物。
(2)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
(3)细胞内的无机物含量最多的是水,其它无机物的含量不高,但十分重要。
2.水(1)含量一般为60%~90%,特殊情况下可能超过90%(如水母可达97%)。
(2)作用①作为溶剂。
水在生物体内溶有多种生物必需的溶质。
②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3)水对温度的调节①每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可以形成两个氢键,一个水分子可与4个水分子相连,这就是水分子的缔合。
②温度升高时,水分蒸发,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温度降低时,水分子间形成较多的氢键,释放大量的热。
[合作探讨]探讨1: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生命活动是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完成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水环境中进行。
探讨2:面粉中没有水,为什么虫子能生活在其中?提示:虫子代谢可以产生水供其生命活动的需要。
[思维升华]1.水的含量及分布规律(1)含量: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为85%~90%,特殊情况下可超过90%。
(2)分布规律①代谢旺盛的细胞或组织>代谢缓慢的细胞或组织;②幼嫩部位的细胞>衰老部位的细胞;③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④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2.水的作用(1)作为溶剂。
生物体中许多营养物质和废物都易溶于水,因此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2)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水在生物体内可以参加多种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
(3)为细胞生活提供液体环境。
(4)参与体温调节。
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快(甚至变成水蒸气),氢键断裂,氢键断裂时吸收大量的热,能降低体温;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释放较多的热量,使细胞内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答案整理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课本答案汇总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2问题探讨1、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裝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
2、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P4思考与讨论1、科学家获取证据的方法和获得的证据是:通过对人体进行解剖和观察,认识到器官是有第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的: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认识到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通过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认识到细胞的存在:用显微镜广泛观察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2、可信因为在科学研究中经常应用不完全归幼法,在进行归纳时不可能对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进行观察。
当然,在应用不完全归納法时也要保持警惕,因为可能存在例外的情况,这一結论实际上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的深入研究。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当然暗示着你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他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P6思考题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要有多个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都执行一定的功能,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生命活动,而一个分子或原子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功能。
P7思考与讨论1、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汇编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一、人类面临的问题:健康问题1、人类健康的杀手——癌症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2、传染病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又叫DNA诊断、分子诊断,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新技术。
2、基因治疗(1)基本原理:通过体内途径和体外途径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应用前景:已治愈一例患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但基因治疗不是万能的。
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一、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1、雷迪的实验:自然发生还未证实。
2、尼达姆的实验:微生物确实能自然发生。
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生命不会自然发生。
4、巴斯德的实验: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
二、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1、科学实验的步骤: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用科学的实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常用的科学方法有:(1)观察(2)测量(3)实验设计(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5)安全实验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C、O、H、N、S、P、Ca、Mg、K2、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3、基本元素:C、H、O、N4、主要元素;C、H、O、N、P、S5、最基本元素:C二、细胞中的无机分子1、水分子(1)含量: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3)功能: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参与细胞中的各种代谢作用。
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水还具有比热大和汽化热等特性,可成为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
C、水是一切细胞生活的环境。
2、无机盐(1)存在形式: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
(2)功能:a、参与构成细胞内复杂的化合物。
2018生物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1课时 生物科学和我们 含解析

归纳总结
1.癌症的增长原因及预防措施
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
发病率上升的癌症增长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癌症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预防措施: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传染病的类型、病原体和诊断方法
发病率较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 病死率较高: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 传染病 风等 病原体种类: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 诊断方法:基因诊断技术
2.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 染艾滋病病毒( ) A.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 的器械
解析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三种方式。A、B、C都不能传播,洗牙或补牙使用了病毒 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属于血液传播。 答案 D
活学活用
1.已知乙肝病人的细胞中含有乙肝病毒,据有关资料统计,80% 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的,这说明( ) A.乙肝病人一定成为肝癌患者 B.乙肝病毒可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癌变 C.乙肝病人一定长期误食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 D.乙肝病人一定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解析 已知乙肝病人的细胞中含有乙肝病毒,再结合题干 给出的信息“80%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 的”,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 B
二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
要解决我们遇到的与生物科学有关的问题,只有我们学习像 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才能实现。请阅读教材P4~5内容,回答 下列问题。 1.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时,所用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 科学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 析数据、安全实验等。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一教材用书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含答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自读教材·夯基础]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1.生产流感疫苗时,要先培养流感病毒.结合病毒的生活特性,请分析能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提示:不能。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营寄生生活,即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如活鸡胚。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
提示: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的生命活动需在活细胞中进行;二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是依赖单个细胞完成的;三是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是依赖多个细胞完成的.[跟随名师·解疑难]1.生物的类群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①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②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现象。
(2)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特别提醒](1)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完成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2)病毒的寄生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根据宿主细胞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自读教材·夯基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2)病毒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2.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判断](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病毒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3)松树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1.细菌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及高等植物是否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提示:不具有。
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结构层次,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是否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一教师用书 第1单元

第三节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1.认识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重点)2.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
(难点)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和特征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细菌、蓝藻以及支原体等。
3.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自然界中各种类型的植物、真菌、动物以及人类等。
[合作探讨]观察下图A 和B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探讨1:上图A 和B 分别属于什么细胞? 提示:图A 属于原核细胞,图B 属于真核细胞。
探讨2: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探讨3:现有11种生物:①大肠杆菌、②酵母菌、③肺炎双球菌、④支原体、⑤红藻、⑥蓝藻、⑦褐藻、⑧草履虫、⑨衣藻、⑩团藻、⑪变形虫。
属于原核生物的有哪些?属于真核生物的有哪些?提示: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①③④⑥,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②⑤⑦⑧⑨⑩⑪。
探讨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和物质上的统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都含有DNA和RNA等。
[思维升华]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1.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导学号:60150045】①颤藻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HIV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7N9流感病毒⑨肺炎双球菌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解析】2.图中1代表H7N9,2代表乳酸菌、3代表酵母菌、4代表原生动物,那么能正确反映真核、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 )【解析】H7N9属于病毒,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据此推知能正确反映真核、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D项。
【答案】 D1.实验原理(1)用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对大肠杆菌染色。
(2)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
2.实验流程(1)大肠杆菌涂片制作及观察涂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无菌水,用在酒精灯上灼烧过的接种环从菌面上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混合涂成均匀薄层↓干燥:自然干燥↓固定:标本向上,在微火上通过3~4次,进行固定↓染色: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1~2滴,染色1 min↓冲洗:斜置载玻片,用水轻轻冲去染液,至流水变清↓吸干:用吸水纸轻轻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干燥↓镜检: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绘图:(2)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酵母菌培养液,盖上盖玻片↓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绘图:[合作探讨]探讨1:观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时需要对细胞染色,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什么?提示: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和碘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师用书

贫血。
2.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原料之一,当镁缺少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五、旁栏思考题(课本P36)1.补充碘,预防大脖子病。
2.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有差别。
各种化合物的含量也不相同。
六、练习(课本P36)(一)基础题1.C(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细胞的含水量一般都在60%以上)2.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3.D(Pb是重金属,在体内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是有害的物质)(二)拓展题: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正是人体细胞所处液体环境的浓度,所以叫生理盐水。
当人体需要补充盐溶液或输入药物时,应输入生理盐水或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溶剂,以保证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章自我检测(课本P38)一、判断题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2.×(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质、蛋白质等,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4.√(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多种多样。
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蛋白质还有催化作用、运输作用、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免疫功能等。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5.×(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主要存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6.×(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脂的运输。
胆固醇含量过高才对生物体有害)画概念图完成下面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二、知识迁移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三、技能应用提示:20种氨基酸在形成肽链时可以有不同的序列,这是肽链形式多样的主要原因。
用数学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解释,假若一段只有20个氨基酸的肽链,那么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的肽链形式就有2020种之多。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①第1单元 第

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链|接1.元素的种类与含量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归纳如下:2.来源和存在形式(1)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得。
(2)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研究意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种类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含量上) 4.元素的生理功能(1)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K +可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微量元素B 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等。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深度思考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比例比较两图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占细胞鲜重和干重最多的元素相同吗?试从组成人体化合物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它们分别参与了哪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
提示(1)不同,占鲜重最多的是O,占干重最多的是C,因为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2)C、H、O、N、P、S。
C、H、O参与糖类、脂肪的组成,C、H、O、N等参与蛋白质的组成。
C、H、O、N、P参与核酸的组成。
【巧学助记】①记忆微量元素可利用口诀:铁锰碰新木桶(Fe、Mn、B、Zn、Mo、Cu)。
②大量元素: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即C(探)、O(洋)、H(亲)、N(丹)、S(留)、P(人)、Ca(盖)、Mg(美)、K(家)。
题|组|微|练题组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如图①表示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②表示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B.若图①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②中的bC.图②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D.若图①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解析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苏教版必修1)

•评价手册的使用建议: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1~2课时)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拉马克、达尔文、木村资生研究进化 理论的故事,及各理论的要点、差异相关证据。 (A) ②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理解学习生物科学需 要正确的方法。 (B) ③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概述科学思维的基 本过程。 (B)
★教学策略
•评价指南:其中的具体问题仍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以 一定的形式呈现并解决。 •继续探究: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说明用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科学 思维的能力。 •拓展视野:发展自主终生学习能力。
•评价手册的使用建议:
本册书的知识内容与必修1相比, 难度有很大的提高,课时也比较紧张, 而第一章所要体现的教学思想始终贯穿、 渗透在整个高中的生物教学中,而非一 节课、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有关进化 理论的知识教学在本书中又有专门解决 的章节,所以建议第一章的教学内容应 尽量用两课时完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A) 2.说出我国面临的粮食问题,并列出解决措施。(A) 3. 举例说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巨大贡献。 (A)
4. 尝试说出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A) 5.举例说出拉马克、达尔文、木村资生研究进化理论 的故事,及各理论的要点、差异相关证据。 (A) 6. 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B)
(三)与其他章的联系
本章是全书学习的灵魂,它浓缩了全本 书知识呈现的特点:即用大量的事实、图表、 图和图群来呈现一些重要的内容。在此章节 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积极思维、读图表、 图和图群,从中提取、分析、获取有效信息。 学习本章后,同学们可以初步理解科学思维 的一般过程,为后续章节中建立的各种模型 (如遗传规律、进化理论等)的理解奠定一 定的基础。
高中生物 第1章答案

第一章答案: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
1、施莱登和施旺
2、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①: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②:细胞水平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病毒,活细胞,寄生,核酸(DNA 或RNA),蛋白质
2、基本单位
3、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系统、个体、细胞
5、细胞
6、同种生物所有个体
7、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8、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低倍镜、视野中央2 转换器 3 光圈、反光镜、4 细准焦
螺旋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 大,暗,少。
小,亮,多。
2 有,长。
无,短。
3 物镜、目镜。
长度或宽度
三、细胞种类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染色体核糖体细胞壁
2、细胞核
3、细菌
4、真菌
5、有无细胞结构RNA 病毒、RNA 病毒、DNA 病毒。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文班学案及教材问题答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 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课前自主预习】1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__ 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 (有或没有)生命。
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__ 才能生活。
2. __________________ AIDS是由__________感染人体的___ 的引起的,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大多数人死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 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 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5.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_________ 、_ 8 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 。
生物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①第1单元 第

第0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考点一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知|识|链|接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1)组成元素:C 、H 、O 、N ,有的还含有P 、S 等。
(2)结构特点 ①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每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位置: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③氨基酸不同的决定因素:R 基的不同。
(3)种类:约20种。
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 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9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二肽的形成过程①过程a 名称: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
②物质b 名称:二肽。
③结构c 名称: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 —CO —(或—CO —NH —)。
④H 2O 中各元素的H 来自—COOH 和—NH 2,O 来自—COOH 。
⑤多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名称为多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的功能(连线)深度思考1.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 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2.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已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吗?提示 对分泌蛋白来说不具有,还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
3.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提示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题|组|微|练题组一氨基酸的种类与缩合反应1.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A.3、3、2 B.4、3、3C.2、2、2 D.3、4、2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把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挑选出来。
由于②没有羧基,④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它们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一教师用书 第1单元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1.掌握细胞器的基本形态结构与主要功能(重难点)。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重点)1.细胞的结构组成(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2)原生质体 活的动物细胞及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统称。
(3)原生质 活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称为原生质,它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1)双层膜结构: ①⎩⎪⎨⎪⎧名称:线粒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②⎩⎪⎨⎪⎧名称:叶绿体分布:植物细胞中功能: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 “能量转化车间”(2)单层膜结构: ①⎩⎪⎨⎪⎧名称:内质网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与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 关,也是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②⎩⎪⎨⎪⎧名称:高尔基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③⎩⎪⎨⎪⎧名称:溶酶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执行细胞内消化作用 ④⎩⎪⎨⎪⎧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 胞中,内含的液体叫细胞液功能:内含的物质可以形成一定的浓度, 与细胞的吸水有关(3)无膜结构: ①⎩⎪⎨⎪⎧名称:中心体分布: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功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②⎩⎪⎨⎪⎧名称:核糖体分布:动植物细胞,有的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的外表面, 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合作探讨]探讨1: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如根细胞。
探讨2: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举例说明。
提示: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些好氧性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分析授课时数分配建议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内容简介本章分为两节:“身边的生物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回顾了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
本章内容从前瞻性的角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以及如何进行生物科学的学习等问题。
本章主要的活动有:“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和“生命会自然发生吗”两个“积极思维”活动;“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诊断方法----基因诊断”的“放眼社会”活动;“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的“边做边学”活动。
内容地位“生物科学和我们”是本教科书第一章的内容。
教科书首先通过对癌症发病率和病因分析以及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些传染病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生物科学,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密切关系,着眼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本章第二节通过介绍科学家不断挑战“自然发生说”的生物学史实,强调了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强调了探究是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特点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发展。
生物科学发展迅猛,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列举生物科学发展中的某一方面,对其应用前景作出预测,并以辩证的思维对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的难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获取、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章第二节安排了生物科学发展的精彩片段回放、点评,可以让学生思考、领悟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体验科学家是如何不断地深入探究问题的过程,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
本章内容的本质为“绪论”,因而两节均无“关键词”,即无知识目标要求,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的进展,关注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本节地位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师用书(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申领书号主编:朱正威赵占良本册主编:谭永平编写人员:谭永平吴成军张怡包春莹林祖荣夏献平温青丁远毅胡学军马建兴陈保新胡玉林建春张锋王建春卢镇岳张洪军卢媛王天祥刘丹林青柳忠烈李霞徐捷解凯彬张前责任编辑:吴成军插图绘制:王俊宏号书领申│ 目录 │ 1致教师 (1)第1章 走近细胞 ……………………………………………………………………19 本章教材分析 …………………………………………………………………………………19 第1 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3 第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6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50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52 本章教材分析 …………………………………………………………………………………52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56 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72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88 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06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28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141)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43 本章教材分析 …………………………………………………………………………………143 第1 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147 第2 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165 第3 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82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197目 录申领书号2 │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生物学 必修1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98 本章教材分析 …………………………………………………………………………………198 第1 节 被动运输 ……………………………………………………………………………201 第2 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212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223)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25 本章教材分析 …………………………………………………………………………………225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230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256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268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290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320)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322 本章教材分析 ………………………………………………………………………………322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326 第2 节 细胞的分化 …………………………………………………………………………343 第3 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355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371申领书号│ 致教师 │ 1致教师《分子与细胞》是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第一个必修模块。
2018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含答案

一、健康问题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物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3.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
4.癌症发病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5.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
6.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
7.基因诊断技术能够对许多病原体进行诊断。
二、科学实验1.观察(1)概念:观察就是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
(2)要求:观察必须真实、准确。
2.测量(1)作用:能对被测量的对象用比较精确的数据加以表示。
(2)要求: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力求测量结果精确。
3.实验设计:巧妙地设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假设正确性的最佳途径。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1)数据收集:是指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
(2)分析数据: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如统计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独到见解的过程。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2)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女性乳腺癌等(×)(3)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4)为获得精确数据、除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外,还需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5)检验假设正确与否的最佳途径是科学测量(×)(6)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数据收集(√)2.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明显地降低癌症发病率()A.熬夜B.健康的生活方式C.多吃补药解析:选B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癌症发病率降低1/3。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坏血病B.狂犬病C.禽流感解析:选A坏血病是由于机体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不属于传染病;狂犬病和禽流感都是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学和我们1.了解人类的健康问题。
(重点)2.掌握科学实验的程序和方法。
(重、难点)1.生物科学(1)概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物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①生物科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
②生物科学对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如人口、能源、粮食、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禽流感、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2.癌症(1)发病现状①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
②发病率下降的癌症:主要是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
③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防治措施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癌症发病率降低1/3。
②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的治疗。
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就为防治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新的手段。
3.传染病(1)发病现状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
②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
(2)病因: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它们主要属于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
(3)可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诊断。
基因诊断可对防治疾病作出快速、灵敏的诊断。
[合作探讨]探讨1:致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示:(1)生物因素:主要指病毒致癌因子。
(2)物理因素: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3)化学因素: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等;有机物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尼古丁等。
探讨2: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癌症?提示:(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致癌因素。
(2)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探讨3:请从传染病发生所需要的三个重要环节谈谈如何控制传染病的大规模发生? 提示:①控制传染病:病人隔离等;②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环境卫生标准,设立检查站等;③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等。
[归纳拓展]1.癌细胞产生的机理:2.癌症治疗方法⎩⎪⎨⎪⎧ ①外科手术②放射疗法③化学疗法3.传染病特点有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B .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概率与年龄无关C .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相同D .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解析】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致癌因子;癌症并非传染病,接触癌症患者的人不会使细胞癌变的概率增加;细胞癌变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艾滋病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患癌症的概率远远大于正常人。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A.电离辐射B.X射线C.紫外线D.苯【解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但它们都是物理致癌因子。
苯是有机化合物,可以致癌,因此苯是化学致癌因子。
【答案】 D3.下列属于细菌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是( )A.糖尿病B.肺结核C.肺癌D.SARS【解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肺癌是由于细胞癌变所致;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答案】 B1.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时,所用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安全实验等。
2.对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解释(1)观察:就是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搜集信息,为提高灵敏度可以使用望远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必须真实、准确并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就是证据或者数据。
(2)测量:能对被测量对象用比较精确的数据加以表示;为力求精确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学习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保证测量精确的基础。
此外,记录测量结果时应使用标准计量单位。
(3)实验设计:假设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的推论。
假设也可能出错,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
巧妙地设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假设正确性的最佳途径。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数据收集。
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独到的见解的过程是在分析数据。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安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规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合作探讨]探讨1: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科学家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提示: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及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即做到安全实验。
探讨2:实验设计是科学实验的关键步骤,而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
请将实验中常见的对照类型归纳出来并作以简单解释。
提示:(1)空白对照:只对实验组处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2)自身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
(4)条件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条件处理。
[归纳拓展]生物实验的程序和基本过程(1)一般程序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具体内容1.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要将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使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
“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遵循的原则是( ) A.对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平行重复原则D.等量原则【解析】在这个实验中,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使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这就遵循了对照原则。
【答案】 A2.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
三个实验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落叶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落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三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其他的因素应该保持相同。
(2)前两个方案均是乙组为对照组,方案3是相互对照。
(3)方案3。
因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只有方案3保证了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有说服力1.据报道,某地某些不法商人将霉烂的粮食加工后廉价出售给一些建筑民工,经过工商、公安部门的联合调查,对上述地区进行了治理整顿。
霉烂的粮食不能食用的原因是其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是( )A.黄曲霉毒素B.二英C.尼古丁D.亚硝胺【答案】 A2.消除癌症是全世界科学家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下列防治癌症的措施,最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癌症的是( )A.给患有癌症的病人及时补充合适的营养B.用手术切除发生癌变的组织或器官C.将导致癌症的遗传物质加以改造,使之恢复正常D.采取多种手段,让癌症患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解析】癌症是由致癌因素引起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癌症应改造遗传物质,使其恢复正常。
【答案】 C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无需使用防护目镜、无需穿实验外套B.实验中试管口可以朝向自己但不能朝向他人C.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D.实验结束时,可随意将试管中的化学药品倒进水槽【解析】实验安全是一个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中,必须采取(用)安全设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一些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随意倒进水槽,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 C4.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解析】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通过一种或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也可借助于一些仪器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但要得到精确结果,必须进行测量。
【答案】 A5.下列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步骤是( )①得出结论②发现问题③实验④观察⑤提出假设A.②⑤③①④B.②⑤③④①C.④②⑤①③D.④②⑤③①【解析】生物科学实验的第一步是观察,观察后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提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 D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