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该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渐完成并得以延续,成为几乎各个朝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核心原则是考试选拔人才。
制度设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考试,从中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科举制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的考试:乡试、院试和殿试。
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层考试,由县级官员负责组织和监考。
参加乡试的考生需要在本县范围内比试,并通过成绩等进行初步筛选。
乡试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层次的院试。
院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层考试,由地方官员负责组织和监考。
院试的内容主要是文化科目,如经史、诗词等。
通过院试的考生可以进入殿试的选拔范围。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层考试,由朝廷负责组织和选拔。
殿试的内容较为综合,主要包括政策与论述、策问和诗词等。
殿试通过的考生将被选拔为官员,享受相应的待遇和权力。
科举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降低了贪污腐败的可能性。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了盛行的读书文化。
此外,科举制度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晋升途径,增强了社会团结和稳定。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科举制度对于农民等社会底层人士来说,参加考试的门槛较高,参与的机会较少,导致社会流动性不足。
此外,科举制度的实行也限制了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一些新的观念和思想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实践。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包括保证公正性、促进教育发展和提供社会晋升途径等。
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和限制政治和社会变革等。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其文化传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和唐朝时期,当时的政府希望通过选拔人才来加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2. 科举制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最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后来逐渐演变为乡试和殿试两个阶段。
二、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义、诗词和文章。
只要通过乡试,就有资格参加会试。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者参加的第二次考试,是一个面试的形式。
考官会针对考生的才学、品德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只要通过会试,就有资格参加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写作,并进行现场答辩。
考官根据考生的表现来评判其能力和水平。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及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流动性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贫寒出身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官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这对于当时社会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人才选拔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使国家能够得到一批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官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腐败和人身主义的发生。
3.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传承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一方面,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经典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知识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权和不公平,只有富贵之家才更容易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礼部侍郎或 钦差大臣 举人 贡士 乡试次年
三月,杏榜 会元 - -
返回
殿试
皇宫 (宫殿)
皇帝 贡士 进士 会试同年四 月,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返回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 “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 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 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 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林书院等。
(√)
返回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
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
的称举人。
(× )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
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
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与教育相关的内容
返回
(1) 古 代 学 校 有 “ 庠 (xiá n g )”“ 序 ”“ 太 学 ” 。 “ 庠 ” 和
“序”是地方学校。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
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自隋唐时期开始,历经多个朝代,直到清末才逐渐被废除。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影响以及意义。
一、起源与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文帝为了打破门阀世族对政权的垄断,采取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措施。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
在唐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此后,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沿用了科举制度,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变化。
二、主要内容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环节。
童试是初步筛选,通过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是在各地举行的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通过者称为贡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称为进士。
其中,殿试成绩是决定考生最终排名的主要依据。
三、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促进了社会流动。
其次,科举制度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和客观,有利于社会公正和稳定。
此外,科举制度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推动了教育普及和提高国民素质。
四、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科举制度强调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才能的提高。
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社会公正和稳定,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文化认同。
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但它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却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直到1905年清朝废止为止,共有1300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是为了选拔具有才学的官员,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帝国的稳定。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是与科举成绩有关的,通过考取功名,一个人可以从平民阶层进入士人阶级,有机会成为高级官员甚至能上升到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生在家乡的乡试中进行文化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在会试中进行文化和政治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在殿试中进行文化、政治和答辩的考核。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被授予功名,获得官职。
这种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考试,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考试的内容通常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深入思考。
科举考试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和发展自身才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众多杰出文人的名字,如欧阳修、苏轼、王阳明等。
其次,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有才学的官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科举制度使得大批人才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不再仅仅依靠出身或财富,这为王朝和朝廷增加了许多能干的官员。
这些官员在政治决策、行政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导致了文官的垄断。
由于科举制度只考察文化才能,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经验的重要性,因此官员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偏颇的政策决策。
其次,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时往往注重文化和政治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导致了官僚主义和体制僵化。
最后,科举制度依赖于考试系统,这种形式的选拔容易产生腐败和偏袒,有时甚至让考官和考生之间发生勾结和利益交换,从而败坏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发展和运行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
此制度为后来的文官选拔提供了基础,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推行科举制度时,希望通过此制度来选拔人才,以强化政府的统治能力。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古代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参加考试者所在的州县进行的,在考试中更换了试官,实行了笔试和策论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会试中进行对策和论文的撰写,只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后的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试能力。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选入进士榜。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选拔人才的机会。
与西方国家的世袭制度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的学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由此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素材,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严重的书呆子倾向。
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学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更加忠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 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 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 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 场所。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解元
2-10名为亚元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元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 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 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明清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 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 为准。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 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 “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 项目 考场主源自人院试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隋朝: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为科举制创立之始。
二、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
3.考试方法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录取方法: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三、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兴起于隋朝,延续了一千余年,直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通过出身或权势来决定官员的任免。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官员和文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乡级考场进行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儒家经典)、策问(议论文)、诗文和书法四项。
考试通过者进入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主要考察文章的文采和修辞。
会试通过者进入殿试,殿试是在皇家考场进行的,考察文笔和政治思想。
殿试通过者则有机会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性和平等性。
尽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但科举制度仍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上升为官僚阶层的捷径。
因此,科举制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且相对公正的官员来源,也为农民子弟和庶民子弟提供了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博学多才的官员和文人。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广泛学习文史哲等学科,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经典文化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文采和才华。
这种培养出来的官员和文人常常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以文化修养为基础进行治理和创作。
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科举制度注重的是文人才能,对于实际才能和实践经验不予重视。
这导致一些文弱书生被选拔为官员,缺乏实际施政能力。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主义。
科举考试给官员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有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往往重视权谋和阿谀奉承,而不顾民生。
再者,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异质思想的压抑,导致一些新思想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总的来说,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制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方式,并且培养了一批具有卓越才华和文化修养的官员和文人。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不足,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完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截搭题: 截取句子的头尾、尾头,或者一章与另一章的头尾,隔章 的头尾,甚至在《四书》中各取一句等。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 荐举 考试 • 古今中外,莫不如斯。 • 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 • 因此,隋唐以后: • 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
• 武则天 ——首创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 • 科举招纳人才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到了唐代后期, “牛李党争” • 宋太祖——录取的进士一律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关——殿试。 • 名次由皇帝亲定。自此进士都是“天子门生”。科考分三级:解试( 州试)、省试(礼部举行)和殿试。 • 自此,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一直延续到1905年9月2日科举被废。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三)对试卷的规定
• • • • • • • • 出题:保密出题,密印密封,当场开封。 糊名:考生试卷填写履历的部分翻折封盖,加盖 骑缝章,这一过程叫做“糊名”或“弥封”。 誊录:誊录用红笔钞录原卷一份,供阅卷官评阅,称“朱卷”。 对读:将“朱卷”与原卷(墨卷)核对,准确无误,原卷封存。 阅卷: 〇 △ 、 ︱ ×(圈、尖、点、直、叉)五等。 文曰:清真雅正 雍容华贵 当行出色 逼真大家等 诗曰:清 新 妍 叶 可等 (乾隆朝兆惠不知如何阅卷,高宗曰看前人如何画圈即可。) 放榜:“朱卷”与“墨卷”相核,书写姓名与名次(乡试)。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得科举制度一、隋朝:科举制得诞生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得),始置进士科,为科举制创立之始。
二、唐代科举制得实施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就是学校出身得曰“生徒”;二就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得“乡贡”;三就是皇帝亲自选中得考生"制举"。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得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就是考场得意思。
唐代科举考试得程序就是:乡试(州、县得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得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唐代,考试得科目分常科与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得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得考试称制科。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
3、考试方法唐代科举考试得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录取方法: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得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三、宋代科举制得发展宋代得科举放宽了录取得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得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就是由各州举行得取解试,一级就是礼部举行得省试。
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得最高一级得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与殿试得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度【科举】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从隋代一直沿用至明清。
《诗话二则推敲》中“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的一种选官形式。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选官形式。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童生试与生员】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中“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 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套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经过唐、宋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科举令”和“科第令”,但当时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
直到唐朝初年,才出现了更加完整的科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
明经考试是选拔学识渊博的官员,进士考试则是选拔具有政治才能和才华出众的官员。
这两个科目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被后来的宋代以及明清时期所继承和发展。
在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目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选拔出身世家门第普通士子的一级考试,会试则是选拔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而殿试则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最终考试,选拔最为优秀的士子。
这样的层层选拔过程,旨在选拔出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逐渐增多,考试内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
此时的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社会上升渠道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士子提供了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二、科举制度的评价和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赋予了广大士子一种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古代社会,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没有科举制度的存在,士子们只能坚守在自己的阶级中,无法有所突破。
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使得社会上升的可能性不再仅限于出身。
其次,科举制度提倡了儒家思想和文化。
科举考试注重经典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对经典的诠释和运用来考察士子的学识和才华。
这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强调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使得儒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
再次,科举制度对于政府的运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官员,使政府能够得到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 状元:约600人
明 清 科 举 制 度 示 意 图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二)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 • 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 (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 • 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
韩国恢复科举考试图
2006年10月1日,韩国老人参加Gwageo考试
韩 国 首 尔 恢 复 科 举 考 试 图
贡院旧照片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南京贡院旧照
贡院与号舍图 顺天贡院模型 两位考生在号舍中
• 左图:模拟考试情景 • 右图:考箱和考篮
陈独秀《实庵自传》(ຫໍສະໝຸດ 京考场)到了八月初七日,我们要进考场了。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 、烧饭的锅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气力,若不是大哥代我领试卷,我便 会在人丛中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了二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 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 ,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老以尝过 “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 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容易打扫干净,坐进 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 睡。一条号内,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的公共厕所,考场的特别名词叫 做“屎号”。……如果不幸坐位编在“屎号”,三天饱尝异味,还要被人 家议论是干了亏心事的果报。
丹 陛 维 呈 作 迥 非 光 栋 材 柳 绿 桢 小 居 漫 到 协 用 百 栖 天 雅 耻 卉 蝉 是 篇 为 先 露 桐 椽 大 浥 当 表 成 三 集 瑞 堪 霄 凤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该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时期,并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效地实现了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选拔人才。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世袭、举荐和考试等方式进行。
这些方式多少存在一些弊端,如偏袒贵族、腐败现象严重等。
为了打破这种固有的不公平现象,隋文帝在587年建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科举制度的核心原则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考试合格的人才可以晋升为官员,并享有相应的待遇和尊荣。
这一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轮考试,也是最广大的选拔层面。
考生需要在本地考点进行举行的乡试中脱颖而出。
乡试主要考察文化素养、文学才能和基本知识。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的考生进入的第二轮考试,是高层次、高标准的选拔环节。
会试主要考察候选人的政治思想、文学才能、才学修养和政务能力。
3. 殿试:殿试是最后一轮的考试环节,也是最高层次的选拔标准。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最终的官员人选。
殿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治国理政、伦理道德、政治忠诚和领导能力。
三、科举制度的优点科举制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正公平:科举制度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效避免了贵族世袭和权势寻租的问题,保证了选拔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 培养人才:科举制度注重培养官员的才能和修养,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3. 提升社会地位:通过科举制度,普通百姓也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考试,脱离原来的贫困生活,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流动,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套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实施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其影响力广泛并持久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1. 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汉朝,但真正成为规范制度是在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被称为"功名之路"。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法两个部分,选拔文官和武官。
此后,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高峰。
2.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过程科举考试对考生有着严格的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经义、诗词、论语等,考试形式包括策论和会试。
策论是由考生根据题目写出策略和政策的文章,以考察其才智和智慧。
会试是在考场上模拟领导和管理情境,以考察其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公正的选拔制度,使得社会阶层更为开放。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干,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为了应对考试,人们普遍重视学术,各地开设了很多书院,这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以功名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一些人追逐功名地返璞归真,注重修身养性。
4. 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终结尽管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社会流动的机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科举制度依靠严格的考试,容易导致应试教育。
一些学者只注重应付考试,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的运作成本高,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问题。
最终,在清朝末年,社会变革的压力迫使科举制度被废除,给予了新政府实施其他选拔和教育制度的空间。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选拔,提供了社会流动的机会,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问题,例如应试教育和贪污腐败。
最终,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新的选拔和教育制度铺平了道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文化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文化大家知道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选官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古代科举制度【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股取士弊端越来越严重,1905年科举制度 被废除.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国家取士,远法 前代,进士之科, 得人为盛。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矣---唐太宗 (天下有才之士都 被我掌控了)
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 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参 与政治,更加公平公 正。 “不论出身贵贱,无 须州郡推荐”,让底 层的人有参与政治的 机会,有利于缓解矛 盾. 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 学的良好风气。
完善科举制的 皇帝们
唐太宗:进士科 考中第一名的称 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 设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在宋代发展:
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 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宋太宗在位21年, 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 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 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 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 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实行糊名、誊录 制度,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 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 作弊。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 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做官吏幕僚
3、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D.忽视实际性学问,降低了官员文化素质 4、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 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 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 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明清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八股文 明代开始将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八股文规定 成专为应试的文体,它把知识分子的思想 束缚在程朱理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 埋头于四书、五经,写空洞的八股文,其 他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
科举制度(禁)锢智慧,(败)坏学术,滋 (长)游手(好闲),“为中国蔽锢文明之大 根源。”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古代史卷)
zuǎn
举制正式创立标志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隋朝文官俑
科举制度基本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 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为士 人入仕开辟出一条新途径。被以后的 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 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 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明清科举考试程序 童试(府、县试): 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 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 乡试: 乡试又称大比,中者称举人。8月中旬举行, 又称秋闱,在省署举行。 会试: 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春闱。由 礼部主持,又称礼闱。地点在京城。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 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名次。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 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 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 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 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 国文官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 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 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发展 唐朝科举制度
分科考试
基本特征
择优录取 进士科 常 分类 制 科 明经科
举“非常之人”
常科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其 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 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 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 要独立思考。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 十少进士”之说。进士及第虽难,但及 第后易于飞黄腾达。 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 吏都可应试。皇帝特诏举行考试,目的 是为了选拔特殊的人才。制举不常举行, 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小结
科举制的创立: 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唐代: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科举制的发展
宋代:扩大考试规模 明清:完善科举考试程序,八股取士 公平公正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读书求学良好风气的养成 对世界也有影响 明清八股取士僵化思想
科举制的影响
课堂检测
1、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李世民
古代科举制度
江苏省运河中学
焦文娟
学习要求:
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正制弊端严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2)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创立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 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 优敏,文才秀美”一条, 或即进士科之始。
破题 承题 起讲
股者,对偶也。每股中均须一正一反, 或一实一虚,或一深一浅排偶论述。 所有内容必须本 《四书集注》,代圣人 立言,不可以己见发挥。只有最后大结 时可用己见,但只可言前朝,且只能三 四句。
八 股 文 程 式
入手 起股
正 反
中股
正 反
后股
正 反
束股
正 反
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