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权力_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_张丽平

合集下载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引言: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如何有效激励管理层为企业的长期利益而努力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公司采用了股权激励计划来激发管理层的表现和动力。

然而,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涉及到管理层权力以及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这些因素都会对计划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管理层在公司中具有重要的权力和影响力,这些权力可能对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管理层权力的分配可能会影响股权激励计划中的权益分配。

管理层往往会争取更多的股权和激励机会,以增加自己的收益。

因此,在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应该考虑到管理层的权力分配,并合理设置激励机制,使得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其次,管理层权力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股权激励计划的失效。

一些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权力干预公司的业务决策,从而获得不当的收益。

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会减弱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甚至对公司的发展造成损害。

因此,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应该设定明确的约束机制,防止管理层滥用权力。

二、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也是影响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会主义动机是指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不道德行为,比如虚报公司业绩、操纵股价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声誉,还可能导致股权激励计划的失效。

因此,在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

首先,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应该设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

通过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可以使管理层的业绩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动机的发生。

其次,应该设定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如果激励机制过于短期导向,可能会刺激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短视行为。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引言: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吸引和留住杰出的管理人才,股权激励计划(equity incentive plan)日益成为一种常见的激励方法。

然而,为了确保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和管理层对公司的利益真正忠诚,设计一个合适的股权激励计划至关重要。

此外,对管理层权力和机会主义动机的了解也对合理设计股权激励计划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管理层权力与机会主义动机管理层是企业决策和执行的中枢,其行为对公司业绩和利益具有巨大影响。

然而,管理层权力的不对称特征可能会引发机会主义动机,即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管理层可能偏离了公司利益的追求。

首先,管理层权力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

由于管理层在获取公司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可能倾向于隐藏一些对他们有利或不利的信息,并通过操纵信息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比如,他们可能隐瞒真实业绩等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和操纵股价。

这种行为会给公司和股东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管理层权力的不对称性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调。

在掌握资源分配的决策权的情况下,管理层可能将资源用于符合他们个人利益的项目,而不是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公司战略方向偏离、资源的过度浪费或集中在某些个人利益项目上。

最后,管理层权力的不对称性还可能导致道德风险。

管理层可能会滥用权力,干扰公司的正常运营,例如行使个人偏好,追求私人利益。

这可能包括身心费用激增、疏忽职责、甚至欺诈行为。

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害。

二、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为了纠正管理层权力产生的机会主义动机,提高管理层对公司利益的忠诚度,设计合适的股权激励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股权激励计划应该与公司长期业绩和利益相挂钩。

一个正确的设计将激励管理层在股东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紧密相连。

这种挂钩是通过为管理层提供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形式来实现的。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

第10期总第252期2012年10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No.10Vol.252Oct.2012收稿日期:2012-04-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度背景、资本投资与公司价值”(7096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化进程、终极人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11XGL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度背景、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NCET-08-09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治理环境、大股东控制与股权融资成本”(09YJA630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市场化进程、控股股东控制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10YJA630015)作者简介:杨兴全(1969-),男,甘肃古浪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张丽平(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吴昊旻(1977-),男,河北卢龙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杨兴全1,2,张丽平1,吴昊旻1(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2.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管理学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管理学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管理学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提出“消极的X理论”和“积极的Y理论”观点的学者是()(A)亚伯拉罕.马斯洛(B)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C)大卫.麦克利兰(D)道格拉斯.麦格雷戈2、我国一个十几年的规划属于______A.执行性决策B.战术决策C.业务决策D.战略决策3、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矛盾的选择。

一方面的优点正好是另一方面的局限要求,所以,管理者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这是管理的______A.适度原理B.人本原理C.系统原理D.效益原理4、中国经济2035计划属于______计划。

A.长期B.战术C.中期D.作业5、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控制的是______A.库存控制B.标杆控制C.比率分析D.经营审计6、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创立的,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的是()(A)质量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目标管理(D)作业管理7、组织变革的原因来自于()(A)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B)组织成员的更迭(C)组织目标的调整(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8、某企业激励各级员工通过多种途径向高层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该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是______A.平行沟通B.斜向沟通C.下行沟通D.上行沟通9、电视广告采用的沟通方式一般是______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C.非语言沟通D.非正式沟通10、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发现,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的领导方式是______A.高关怀—高定规B.高关怀—低定规C.低关怀—高定规D.低关怀—低定规11、以工作轮换和实习作为常用形式的培训是______A.导入培训B.在职培训C.离岗培训D.职前培训12、当必须对重大事件或紧急事件进行迅速处理时,可采用的策略是______A.回避B.迁就C.强制D.合作13、人力资源的特晒包括()(A)能动性(B)时效性(C)再生性(D)组织性14、俗语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

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

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一、本文概述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管理层的决策和战略眼光。

管理层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旨在通过提供奖励和惩罚来引导管理层的行为,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然而,随着激励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复杂,管理层可能会因为过度追求短期利益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这不仅可能损害企业的短期财务表现,还可能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开始探讨如何平衡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的长期价值,以避免出现损害企业利益的过度投资行为。

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大背景下,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的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希望揭示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过度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逻辑,也为企业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激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研究意义与目的在当前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和投资行为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层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旨在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和市场价值。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理层激励可能引发过度投资等不理性行为,进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因此,深入探究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激励机制以及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讨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如何作用于企业价值。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不同激励方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分析过度投资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探讨其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在风险;结合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管理层激励机制、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以及提升企业价值的策略建议。

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

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

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作者:章细贞张欣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对它的抑制作用。

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

具体来说,公司治理因素中的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债权人和政府的干预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行业竞争强度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控制幻觉;公司治理;企业过度投资;委托代理;认知纠偏效应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015−08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对过度投资的经典解释是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

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不持有或持有少量股份的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并不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

管理者通过建造“企业帝国”,以谋取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各种利益,如报酬与声望的提高等。

代理理论揭示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基本原因,但该视角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决策的另一影响因素,即管理者的认知偏差。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相比普通员工,过度自信在企业管理者中表现尤为明显[1−2]。

当管理者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成功概率时,可能制定错误的投资决策。

因此,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可能也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但对于如何消除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投资行为异化这一视角的研究成果还很鲜见。

由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那么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可以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拟从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就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进行研究。

管理层激励政策

管理层激励政策

管理层激励政策管理层激励政策是指企业为了激发管理层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出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使管理层成员更加投入工作,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激励政策的重要性、主要形式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励政策的重要性激励政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其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合理的激励政策能够有效地调动管理层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同时,良好的激励政策也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激励政策的主要形式1. 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管理层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根据管理层成员的贡献和绩效,给予相应的薪资激励,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权等。

此外,还可以设立股权激励计划,使管理层成员能够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2. 晋升机制: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是激励管理层成员的另一重要手段。

通过明确的晋升条件和晋升路径,使管理层成员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晋升机制也可以帮助企业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保证管理团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培训和发展:管理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因此,企业应该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管理层成员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和发展,管理层成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工作表现,从而获得更好的激励和回报。

三、激励政策实施中的注意事项1. 公平公正:激励政策应该公平公正,避免一些特定的管理层成员获得过多的激励,导致其他人员的不满和动摇。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根据个人的贡献和绩效给予相应的激励,确保激励政策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2. 长期激励:激励政策应该具有长期性,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利益驱动。

企业可以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使管理层成员有持续的激励动力,积极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管理者权力_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_张丽平

管理者权力_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_张丽平

收稿日期:2012-03-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6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GL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08-09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630103);石河子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作者简介:张丽平(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杨兴全(1969-),男,甘肃古浪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管理者权力、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张丽平,杨兴全(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以2004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权力角度考察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管理者权力和国有性质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管理层激励;管理者权力;过度投资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0-0107-06Managerial Power ,Management Incentive and Over -investmentZHANG Li -ping ,YANG Xing -q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Abstract :This paper exams how management incentives influence over -inve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ial pow-er by the data from 2004to 2009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Result shows that both monetary and stock incen-tives can attenuate over -investment ,but the managerial power and state -owned shareholder will weaken this effect ,and in state -owned companies ,the managerial power has stronger inhibiting effect to management incentive.Key words :management incentive ;managerial power ;over -investment一、引言作为减轻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薪酬契约是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最优契约理论认为,有效的激励契约能够激励管理层以股东利益最大化行事[1],将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挂钩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和企业价值

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和企业价值

统计与管理 二○一六·一企业管理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上市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以及过度投资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过度投资对管理层未来的货币薪酬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的市场价值的影响。

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管理层货币薪酬过低时,管理层过度投资的倾向加大,而过度投资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

当对管理层实施诸如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时,过度投资行为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关键词:过度投资 货币薪酬 企业价值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6.01.052一、引言及文献综述投资效率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非效率投资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

其中,过度投资是指接受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项目。

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和企业价值赵国青 黄 建冲突在投资领域的反应之一就是管理者会选择一些有利于自身而非有益于股东的项目进行过度投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管理层激励机制是股东与管理层代理冲突的有效方法。

合理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旨在使管理层与治理层的利益趋向一致,减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后果不仅局限于对管理层的影响,其对企业价值的损害已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Datta 等研究发现,给予高管股票期权有助于抑制其在并购决策中过度投资;杨兴全等发现,货币薪酬,未预期货币薪酬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三者均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相反,张周等发现管理层持股并未对过度投资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二、实证分析(一)模型(二)数据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了2008~2013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A 股的数据。

然后剔除了金融股和数据不全的股票。

最后经过处理我们得到了558家在2008~2013年间拥有所有数据的上市A 股公司数据。

(三)来源:CSMAR 变量描述及变量定义:INV 投资OVERINV 过度投资PAY 管理层货币薪酬ABN_COMP 管理层异常货币薪酬DUM_COMP 管理层异常货币薪酬虚拟变量STOCK 管理层持股水平MEDSTOCK 管理层持股水平虚拟变量Q 托宾Q 值SIZE 公司规模LEV 资产负债率DIR 独董比例FIRST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RET股票回报率ROA 总资产收益率CASH 现金持有量IA 无形资产AGE 公司上市年限YEAR年度虚拟变量(四)实证结果通过对第一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我们得到企业过度投资OVERINV 数据(如果回归结果的残差为正值,就将OVERINV 取值为残值;否则,OVERINV 取0)。

管理者层级差异、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

管理者层级差异、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

管理者层级差异、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作者:张敏李延喜冯宝军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摘要将管理者划分为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管人员三个层级,以2005年~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研究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支出和并购决策均具有显著影响,而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仅对公司投资支出及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还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相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而言,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及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不受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影响。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决策;实际控制人中图分类号 F203.9;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12-0019-07一、引言管理者过度自信被认为是解释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因素,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对公司财务决策的收益与风险产生认知偏差,使管理者相信公司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财务决策[1]。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CEO(国内可以称为总经理、总裁等)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证实,CEO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投资过度[2]。

我国学者则主要借鉴国外学者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情境下总经理、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国内学者从不同层级进行研究得出的成果与国外学者针对CEO过度自信的研究大体一致。

在欧美上市公司中,由于股权较为分散,公司控制权主要掌握在CEO的手中,CEO在公司决策中起主导作用[3],因此,CEO过度自信可能是欧美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最好解释。

然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并且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多由政府指派或委任,董事长作为控股股东的代表掌握着一定的控制权,对公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融资约束和股权激励的作用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融资约束和股权激励的作用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对风险和收益的错误评估,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 融资约束的存在会限制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影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 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融资约束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资决策。 在股权激励的作用下,管理者可能会更加倾向于过度自信,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和投资决策。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冒险,认为自己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从而在股权激励方面更 加激进。
YOUR LOGO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20XX
Part One Part Four
Part Two Part Five
Part Three Part Six
倾向于高估自身能力和创新项目的成功率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低估风险,导致在创新投资中过于冒险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过度依赖自身经验和直觉,忽视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反应迟钝,导致创新投资决策失误
应对融资约束的措施: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 融资渠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自身信 用评级等方式来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更好地 支持企业的创新投资活动。
融资约束的定义: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或融资难度增加 的情况。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可能会减少对创新项目的投入, 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股权激励能够将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 益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使管理者更 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股权激励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加谨慎地对待 企业创新投资,避免因过度自信而导致的 投资过度或不足问题。
股权激励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对管理者过度 自信进行调节,使企业创新投资更加科学 合理。
添加标题
降低代理成本:通过股权激励,将管理者的利益与 公司的长期发展相结合,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 企业的创新投资能力。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两市上市煤炭企业为例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两市上市煤炭企业为例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两市上市煤炭企业为例摘要:目前,上市公司竞争激烈。

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效率是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研究影响投资效率水平因素中,管理层权力是重要因素。

基于煤炭行业上市企业数量有限,本文将选取在沪深两市全部上市的39企业为例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与相关说明。

关键词:煤炭企业;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投资效率;一、引言“代理矛盾”普遍存在于上市企业中,其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公司经理一方面可能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追求个人目标,突出个人业绩,进行过度投资。

另一方面,高层管理者为了最大限度的巩固自己在企业决策当中所拥有的发言权,在面对企业扩张、项目投资时会表现出过分谨慎的现象,该行为会导致存在于公司中的闲置现金流利用率低下,甚至会产生浪费。

本文决定研究有关于投资效率与管理层权力之间的联系,管理层权力怎样影响投资效率,影响有多大。

从而帮助企业提升投资效率。

二、文献综述博伊德(1994)提出管理者薪酬与董事独立性有一定相关性;杰森(1976)指出,当管理层与董事间的利益发现冲突时,管理层通常从自身利益出发,把公司闲置的现金流投进现金流量负的项目中。

博格斯·特莱斯(2006)研究发现,高管们普遍利用权力实现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辛清泉(2007)研究显示,国有企业当中高层报酬与其投资策略关系密切,高管薪酬高低会间接影响到公司的投资战略。

卢锐(2008)研究表明,公司治理与高管权利关系密切,高层管理者通常会通过相关手段来促使自己获取更多收益。

杰森(1986)认为在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时,由于高层与董事之间利益不统一,会增加管理成本。

爱维安(2005)指出投资绩效越高,其公司的欠债比例越低。

三、研究假设综上所述,研究管理层权力的因素有很多,做出以下假设:1、独立董事比例与投资效率呈负相关;2、二职合一(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与投资效率呈正相关;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效率呈正相关。

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经济管理115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陈天顺 长沙理工大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每年巨大数额的投资量不禁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高投资是否意味着高效率?学者们研究发现,代理冲突导致总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最终利益和目标不一致。

一方面,管理层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或者薪酬待遇而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投资一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造成过度投资;另一方面,管理层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出于维护个人的声誉及口碑,选择放弃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造成投资不足。

在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者直接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政策,甚至当高管兼两职兼任也担任董事长时,他们能够直接决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管理层权力肯定能够影响投资效率。

本文将分析管理层权力如何影响投资效率。

关键词:管理层权力;投资效率;高管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115-01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特有制度和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大量资金的投入带来了飞速发展的30年。

但是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强调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追求增长质量,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这引起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因此投资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论是投资不足或是投资过度,在这个效率至上的年代都将退出市场的激烈竞争。

因此找到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因素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在一个企业中,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我国实施了国企放权让利的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完成了管理层权力的逐步形成及扩大,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十九大的召开强调的不再是量的发展而是质的发展。

本文基于这一特殊国情和历史背景,将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就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给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在国外学者的早期研究中,已经发现了管理者和投资效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管理层权力_内部控制与过度投资_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_干胜道1_胡明霞1_2

管理层权力_内部控制与过度投资_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_干胜道1_胡明霞1_2
5 6 7 8 9 10 13 14 15 16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内部控制与过度投资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中, 投资项目的边际价值是决定企业投资的唯一因素。然而, 由于市场摩 擦的存在, 使得公司投资往往背离这一原则, 进行非效率投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 过度投资主要 是由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冲突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冲突引起的。由于外 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影响市场的有效性, 进而导致 企业投资偏离最优水平。道德风险会引发两类代理问题的产生。Jensen 认为, 当企业存在大量自由现 金流量时, 管理者倾向于扩大企业规模以达到最大化私人收益的目的, 进而在公司投资决策中将企业规 [ ] 管理者偏好通过扩张企业规 模扩张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由于管理者薪酬往往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模来增加个人薪酬和在职消费、 削弱来自权益资本的控制, 从而增强自身权力、 降低企业被敌意接管的 可能性, 达到增强管理者工作保障的目的。为了满足管理者扩张企业规模的需求, 他们往往通过种种机 制来构建“ 经理帝国” , 而不是为了追求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构建“ 经理帝国” 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扩大企业规模, 从而导致过度投资。这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 冲突引发的过度投资。在转型经济背景下,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典型的集中型所有权结构、 投资者法律保 护薄弱、 大多数国有上市公司呈现“ 一股独大” 局面、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较高, 加之管理层与大股 ” 行 Tunneling ) 东关系密切, 造成大股东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具有超强控制权, 从而助长了其“ 掏空( 为。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度较高时, 大股东只需支付较低的成本便能独享较高的控制权私有收益, 此时大股东“ 掏空” 行为更严重。“ 掏空” 行为在公司投资决策中通常表现为大股东投资于净现值为负 的项目, 扩大企业的控制性资源, 构建“ 企业帝国” , 侵害小股东利益。Johnson 等认为, 公司倾向于以高 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大股东的资产, 或投资于能使大股东享受协同效应的投资项目, 从而导致过度投 · 41·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分析——基于不同股权结构视角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分析——基于不同股权结构视角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分析——基于不同股权结
构视角
吴燕萍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5)2
【摘要】以委托代理、自由现金流和激励理论为基础,对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增强了管理层激励和过度投资的相关性,而国有控股的企业,国有控股会对管理层激励与企业过度投资的负相关程度相较于民营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削弱,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于经济性和管利性指标的考核和民营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来说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折价效应;股权越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激励政策与过度投资行为的负相关程度增强。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吴燕萍
【作者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F832.51
【相关文献】
1.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不同市场环境的分析视角
2.企业管理层上下级逆向年龄关系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以企业过度投资为视角
3.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不同产品市场竞争度视角4.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不同市场环境的分析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

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

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摘要】本文针对国内外管理层激励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从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出发,探索和验证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和投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该相关性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权力投资效率一、引言我国早期普遍存在由于激励不足导致的“ 59 岁”现象,近年来,国家政府加大了对管理层薪酬管理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那么目前我国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是否已到位?除了显性的货币薪酬和管理层持股两个方面管理层激励外,较少受到关注的管理层在职消费这种隐形的激励作用又如何?管理层权力又会如何影响管理层激励作用?二、相关文献研究结论(一)货币薪酬与投资效率Baber (1996)、Kang (1996 )、辛清泉(2006)等学者认为货币薪酬可以提高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的行为。

而简建辉,余忠福等( 2011)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同公司的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Grundy 与Li(2010)实证结果发现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投资水平无关。

(二)股权激励与投资效率Broussard(2004)、Kang(2006)、刘昌国(2006)、唐雪松,周晓苏等(2007)、蔡吉甫(2009)等认为股权激励可以把管理层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Hadlock (1998)、Ryan 和Wiggins(2002)、Grundy 和Li(2010 )认为高管的股权激励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加剧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

(三)在职消费与投资效率卢锐、魏明海等(2008)研究发现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而是与企业业绩负相关。

李焰等(2010)从员工工资传导机制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Jense(n 1986)认为经理存在构建企业帝国的强烈动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可控制的资源增加,从而增加管理层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3-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6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GL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08-09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630103);石河子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作者简介:张丽平(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杨兴全(1969-),男,甘肃古浪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管理者权力、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张丽平,杨兴全(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以2004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权力角度考察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管理者权力和国有性质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管理层激励;管理者权力;过度投资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0-0107-06Managerial Power ,Management Incentive and Over -investmentZHANG Li -ping ,YANG Xing -q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Abstract :This paper exams how management incentives influence over -inve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ial pow-er by the data from 2004to 2009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Result shows that both monetary and stock incen-tives can attenuate over -investment ,but the managerial power and state -owned shareholder will weaken this effect ,and in state -owned companies ,the managerial power has stronger inhibiting effect to management incentive.Key words :management incentive ;managerial power ;over -investment一、引言作为减轻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薪酬契约是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最优契约理论认为,有效的激励契约能够激励管理层以股东利益最大化行事[1],将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挂钩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此,对于管理层激励效应的研究,学者们多是检验管理者报酬和经营业绩的相关性。

魏刚[2]和李增泉[3]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薪酬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张俊瑞[4]的研究发现,高管的“报酬—绩效薪酬”关系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基本形成。

辛清泉和谭伟强[5]的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业绩的敏感性逐渐增强。

雷光勇等[6]对股改前后会计业绩与经理薪酬敏感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改后经理行为对会计业绩敏感性增强。

然而这种直接检验薪酬补偿与经营业绩相关性的方法,忽视了受管理层激励影响的高管行为的中介作用,管理层的投资行为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是连接管理层激励和公司业绩的“中间桥梁”,辛清泉等[7]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检验了经理薪酬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

随着对管理层激励问题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管理者权力在契约设计中的作用。

Bebchuk 和Fried [8]提出了管理者权力理论,认为管理者权力会对管理层薪酬契约造成影响,使其偏离最优契约状态。

国内学者王克敏和王志超[9]、吕长江和赵宇恒[10]、卢锐等[11]、吴育辉和吴世农[12]以及权小锋等[13]从管理层权力角度开展了薪酬激励的研究。

投资行为是管理层激励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中间桥梁”,然而现有研究并未结合公司的资本投资行为检验管理层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有效性的影响。

管理层激励是否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如果管理层激励具有这种治理效应,其是否又受到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管理者权力的影响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性质是否有关?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以2004 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管理者权力角度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都具有抑制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而管理者权力阻碍了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权力的这种负面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严重。

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根据“管理层激励→管理层行为→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本文将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激励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中间桥梁”———资本投资行为,影响管理层激励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管理者权力置于同一框架下展开研究,无疑是对我国现有相关研究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第二,从管理者权力角度,结合公司投资行为检验管理层激励的治理效应,对管理层激励补偿机制的设计和提高投资效率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代理人的管理层能够通过控制更多的资源而获取高额的私人收益,使得管理层一般具有过度投资倾向,这种管理层追求投资规模的扩大而非投资效率提高的行为被称为“经理帝国主义”[14],为了减轻管理层追求私人收益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股东必须寻找治理机制,迫使管理者交出自由现金流而不是过度投资。

作为减轻委托代理问题的天然机制[15],管理层激励直接影响着管理层的行为和决策,设计良好的激励补偿契约应当具有缓解管理者自利行为引发的代理问题的作用[1]。

对管理层而言,基于公司绩效的激励越强,为了取得更好的激励补偿,管理层将更加关心公司经营与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减少损害公司价值的过度投资行为;反之,如果管理层付出的努力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管理层就可能卸责,反映到投资行为上就是为追求管理层私人收益而进行扩大规模的过度投资,损害公司价值。

然而,Bebchuk和Fried[8]研究认为,不同于最优契约理论的描述,实践中,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使得管理层激励并非完全有效。

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公司控制权的有效制衡,有效缓解代理冲突,一旦高管控制权增加,将打破公司股东、高管与外部监督者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必然会造成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使高管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生败德行为。

首先,管理者的权力越大,其对公司决策的影响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为取得私人收益而进行过度投资的动机,尽管过度投资损害公司价值将最终降低管理层获得的基于业绩的薪酬水平,但追求过度投资带来的控制权私人收益会远远大于薪酬水平降低带来的损失。

第二,从管理者取得收益的形式来看,除了货币薪酬、持股额收益等显性收益,还有如在职消费、过度扩张等带来的隐性收益,管理者权力的增大拓宽了管理者利用所拥有的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方式和渠道,其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私人收益的能力提高,即管理层可能不必完全依赖激励补偿契约获取报酬,这样减弱了管理层激励的效应。

第三,管理层薪酬本身就是代理问题的产物,管理者的控制权在制定其报酬契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激励契约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成为管理者进行利益寻租的过程,高管的权力越大,他们在薪酬中寻租的能力就越强[8]。

因此,权力较大的管理者能够依靠自身的权力影响或设计激励契约,这显然会降低旨在激励管理者为提升公司价值而努力工作的管理层激励效应。

吕长江和赵宇恒[10]以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权力强大的管理者通过自己设计激励组合,同时实现了权力收益和高货币性补偿。

第四,权力强大的管理者倾向于通过盈余操纵业绩获取绩效薪酬,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实现了预期的激励效应。

权小锋等[13]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权力的增强,管理层薪酬与操纵性业绩的敏感性越高。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管理者权力导致的过度投资动机与管理层激励机制失灵的双重作用抑制了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因此,提出:假设1:管理层激励具有抑制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但管理者权力又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

就国有企业而言,一方面,政府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实施严格的管制政策,通过将高管的收入水平与职工工资水平挂钩的措施保持国企员工收入的平均主义,薪酬的管制导致管理者激励补偿整体偏低,这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激励制度无法与非国有企业基于市场的激励契约相比拟,损害了国企管理者的积极性,限制了管理层激励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行政干预的存在及多任务性,使得政府的诸多公共治理目标都依赖上市公司得以实现,这模糊了公司业绩与管理者才能之间的因果关系[16],这样,相比于私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才能和努力程度难以从激励中得到相应补偿,反映在公司投资决策上,终极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将弱化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

从管理者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来讲,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虽然国有股东掌握了公司的多数股权和控制权,但国有股东并不是国有企业真正的所有者,而作为国有企业真正所有者的国家又不具备人格化,因此造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其公司控制权往往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进一步强化了管理者权力,使得政府部门难以有效控制和监督管理层行为;此外,与私有产权相比,外部的监管力量和法律约束更难以限制政府权力。

一般来说,来自外部的监督越弱的情况下,管理者权力越大,其利用权力进行的寻租行为越易于实现,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权小锋和吴世农[17]的研究表明,随着CEO权力的增大,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性越高,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引入不同股权性质进行分析后发现,CEO权力对经营业绩波动性的影响在国有性质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基于此,提出:假设2:上市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的同时,还强化了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阻碍作用。

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中国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4 2009年为样本,对样本进行筛选的原则如下:剔除金融业的上市公司;对于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进行剔除;对于本文使用的主要连续变量,对处于0 1%和99% 100%之间的极端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以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