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社交焦虑与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社交焦虑与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陆润豪吴茜彭晓雪董婧朱智徐慰
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07期
摘要以314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显示:(1)自尊与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三者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可以直接预测其自杀意念,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其自杀意念。
关键词自尊;自杀意念;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小学高年级学生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8.07.002
1 引言
自杀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我国,自杀是青壮年人群中的首位死因(李春秀,刘涛,徐晶,边亚栋,毛晓东,褚成静,2012),且低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李建军,2007)。
人民网(2011)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一,有15.23%的中小学生认真考虑过自杀想法,且有5.85%的学生计划过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位列第一(40.3%),14岁(22.7%)、11和13岁(13.6%)次之。
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好是处于小学高年级,处于生理急速发展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青春期早期,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杀问题亟待关注。
自杀行为由许多因素造成,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测源对于改善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策略非常重要。
自杀意念是指思想或意念中出现死亡、自杀或严重的自我伤害的内容,包括对自杀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Reynolds, 1988)。
作为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早期的心理活动,自杀意念尽管与自杀行为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对自杀意念进行干预无疑是预防自杀死亡的重要手段(Deykin & Buka,1994)。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整体性的积极评价(Leary & Baumeister,2000),在个体身心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Mann, Hosman, Schaalma和De Vries(2004)的研究认为,自尊对心理健康有着广泛的预测作用,自尊较低的人通常更容易存在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包括社交问题、学习问题以及自杀等极端行为问题等等,该观点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例如,在社交问题上,有研究发现,自尊是预测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的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低自尊青少年拥有更多的社交焦虑(Ritter, Ertel, Beil, Steffens, &
Stangier, 2013)。
Wu等人(2016)在中国的中小学被试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在学习问题上,许韵旖(2016)发现自尊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
在极端行为问题上,较多研究发现自尊可以直接或间接预测自杀意念(陈冲,洪月慧,杨思,2010;De Man & Gutiérrez,2002)。
从直接关系看,低自尊是自杀意念产生的风险因素,较低自尊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Li, Zhang, Li, Li, & Ye, 2012; Marcenko,Fishman, & Friedman, 1999)。
从间接关系来看,自尊与抑郁、孤独等内化问题的出现密不可分(Orth, Robins, Meier, & Conger, 2016; Sowislo & Orth, 2013),而抑郁和孤独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Mazza, 2000; Stewart, Lam, Beston, & Chung,1999),有抑郁和孤独症状的个体明显会伴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不断增加的风险。
社交焦虑是指当个体暴露在某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时,持续性地出现被众人审视的恐惧和痛苦,并害怕自己会出现令人出丑的行为(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3)。
Weeks, Coplan和Kingsbury(2009)认为,社交焦虑通常出现在儿童期,因此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关注是很有必要的。
社交焦虑对儿童有着较多负面影响,较高的社交焦虑会增加儿童形成不良习惯的风险(Henry, Jamner, & Whalen, 2012),如果对此不进行有效干预,儿童很容易形成社交焦虑障碍,从而会增大儿童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Davidson, Wingate, Grant,Judah, & Mills, 2011)。
学习价值怀疑感指学生对于学习是否有用的认识,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价值的判断(井军弟,2013)。
研究显示,较低的学习动机和较差的学习成绩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学习价值怀疑感(Waldrip, Cox, Deed, Dorman, Edwards, Farrelly, Yager, 2014)。
由于自尊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许韵旖,2016),这提示我们自尊可能也是学习价值怀疑感的反向预测源。
另外,有学者探索了伴随高学习价值怀疑感出现的负面心理状况,Midgley, Arunkumar和Urdan(1996)以及梁九清和王淑敏(2010)等人均发现学习价值怀疑感和学业自我妨碍有着较强的正相关,而较高的学业自我妨碍会导致抑郁和焦虑等与自杀有关的消极情绪(唐日新,胡燕,舒曼,2009)。
因此,较高的学习价值怀疑感很有可能也是引起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潜在因素。
综上所述,根据Mann等人(2004)的观点以及已有实证研究,自尊能够预测自杀意念,同时也可以预测个人的社交问题和学习问题,而我们尚不清楚社交和学习问题是否同样是自杀意念的预测源。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学龄儿童期,学习是其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他们对于学习是否有价值的态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及其学习情况。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交范围逐渐扩大,能否健康地进行社会交往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假设:第一,自尊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具有直接联系;第二,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上述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某小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被试进行施测。
选取五、六年级各四个班级,共发放问卷325份,得到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为96.6%。
其中,五年级学生为149人,六年级学生165人;男生180人,女生134人。
2.2 研究工具
2.2.1 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1965)编制,汪向东,王希林和马弘(1999)修订的自尊量表来测量被试的自尊水平。
该量表包含10个项目,采用四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
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
2.2.2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采用马弘修订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马弘,1993)来评估儿童社交焦虑。
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按0~2三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交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
2.2.3 学习价值怀疑量表
采用Psykey心理应用系统中的学习价值怀疑量表测量学生的学习价值怀疑感。
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采取五级评分,总分越高,对学习价值的怀疑感就越强。
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
2.2.4 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量表
采用王学志等(2011)修订的中文版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 PANSI)。
该量表包括积极自杀意念和消极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共14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最终得分越高即自杀意念程度越高。
本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
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由三名经过训练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
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并考虑到自杀这一较为敏感的问题,在问卷中附有学校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和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为避免问卷法可能带来的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本研究首先从程序方面进行控制,在收集数据时采用匿名方式,并告知被试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
在数据分析时,采用周浩和龙立荣(2004)推荐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进
行检验。
采用SPSS 21.0,将各问卷所有项目作为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所有条目,析出的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率为22.20%,小于40%,表明所获得的数据没有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尊、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的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中自尊、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等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女生在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社交焦虑得分高于男生。
而在自尊得分上,六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
3.3 社交焦虑与学习价值怀疑感在自尊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
3.3.1 量表的项目打包
为防止多个项目造成潜在变量的膨胀测量误差,采用平衡取向中的单因子法(卞冉,车宏生,杨辉,2007)分别对自尊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学习价值怀疑感量表进行打包处理。
首先将这三个量表分别打成三个项目包,接着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把载荷最高的三个项目按载荷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放到三个包中作为锚定项目;然后反方向依次加入次高项目进行平衡,按此规则依次排列,直到所有题目都被平衡分配。
该方法通过平衡各项目包内项目的因子载荷和方差,可缩小项目包间的差距。
打包后的观测变量以每个包内项目的总分代替。
3.3.2 多重中介作用模型检验和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构建模型,假设自尊对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均有预测作用,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均对自杀意念有预测作用。
对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检验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自尊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
首先以自尊作为预测变量,自杀意念作为结果变量建立模型1,结果显示模型1的拟合情况一般(见表3),但自尊到自杀意念的路径系数达到显著(β=-0.86,p
3.3.3 中介效应作用检验
采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来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显著,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II类错误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统计功效(方杰,张敏强,邱皓政,2012)。
在本研究的中介效应分析中,重复取样为5000次,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设置为95%,若路径系数95%的置信区间没有包括0,这就说明中介效应是显著的(Preacher & Hayes,2008)。
由表4可知,两条路径系数95%的置信区间都不包括0,说明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4 讨论
4.1 自尊、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以及自杀意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
本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六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这与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呈上升趋势的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魏运华,1998)。
六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是人们在情感上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的主观评价。
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其自尊水平的提高。
此外,随着高年级学生文化知识、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交范围的扩大,他们会更渴望自己得到他人的重视和接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他们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在社交焦虑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Jose, Wilkins, & Spendelow, 2012)。
根据Leary和Kowalski(1990)的印象管理模型来看,女生较高的社交焦虑可能是由于她们相比男生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会使其更偏好于对自己是否会在人前出现出丑行为有提前的预判,从而导致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状况。
4.2 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自尊与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三者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了自尊水平越高的儿童,其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水平都越低;而社交焦虑或学习价值怀疑感越高,其自杀意念也会越高。
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解释自尊与自杀意念关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自尊可以直接负向预测个体的自杀意念,这支持了过去的实证研究(Waldvogel,Rueter, & Oberg, 2008)。
研究表明,自尊可以有效减少个体的抑郁(Sowislo & Orth,2013),从而降低个体的自杀意念(Mazza, 2000)。
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心理缓冲器的功能,它能够弱化对生活的无望感(Chioqueta & Stiles,2007),从而可以有效遏制自杀意念的出现。
本研究同时发现,自尊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的中介作用来预测自杀意念。
自尊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焦虑,这和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徐云,刘堂荣,2015)。
由于自尊具有人际关系属性,在个体的社会融合中起着社会晴雨表(sociometer hypothesis)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使人获得群体归属感(Leary & Baumeister,2000)。
当个体自尊水平较低时,其在群体中的归属感会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其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
有研究考察过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以及自杀意念的关系,发现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对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都有预防和改善效果(Dean & Lin, 1977)。
在小学阶段,同伴是小学生满足社会需要、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Mota & Matos, 2013)。
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个体赢得同伴的认可与接纳、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的重要因素。
显然,社交焦虑是阻碍儿童人际关系特别是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较高社交焦虑的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更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意念(Gallagher, Prinstein, Simon, & Spirito, 2014)。
有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有效减少其考试焦虑和学习困难等问题的出现(Wachelka & Katz, 1999)。
这佐证了本研究发现的自尊与学习价值怀疑感存在负向关系的结果。
相关研究指出,高自尊水平的学生通常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逄宇,佟月华,田录梅,2011),而低自尊水平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通常较高(李茂平,陈瑜,2013)。
较差的学习成绩与较高的学习倦怠会导致低自尊水平的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价值怀疑感,并使其对未来失去信心,这反过来又会更进一步使其学习困难更为严重。
而此前研究发现,具有学习困难的儿童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均会显著高于学习正常的儿童(Bender,Rosenkrans, & Crane, 1999)。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模型。
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直接预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也能通过以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为中介间接预测其自杀意念。
4.3 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揭示了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尊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杀意念的作用机制。
在实践意义上,本研究的结果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在学业知识传授以外,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其自我意识水平特别是自尊心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感,从而降低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可能产生的自杀意念。
其次,老师要格外关注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问题或对学习没有兴趣和意义感的学生,尝试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并且对学习的意义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最后,心理学专业人士需要更加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生命教育讲座,对于已经存在自杀意念的学生,则需要尽快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心理干预,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和生命安全。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仅选取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交和学习两方面来考察其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但实际上学生的不良情绪、经历的生活事件、家长的教养方式等都有可能在其中起到作用,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他重要变量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可能性。
其次,本研究被试选取的范围局限于南京市的某所小学且被试数量有限,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推广有一定影响,今后研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该作用存在的证据。
最后,本研究采用的横断设计无法得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今后的研究可以尝试采用纵向追踪或聚合交叉设计的方法,进一步探寻自尊对自杀意念的作用机制。
5 结论
(1)六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2)自尊与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三者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学习价值怀疑感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可以直接预测其自杀意念,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其自杀意念,社交焦虑和学习价值怀疑感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卞冉,车宏生,阳辉(2007). 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 15(3), 567-576.
陈冲,洪月慧,杨思(2010). 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90-191.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1.
井军弟(2013). 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价值怀疑感调查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学理论,(20), 251-252.
李春秀,刘涛,徐晶,边亚栋,毛晓东,褚成静(2012). 自杀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9), 1439-1440.
李建军(2007).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茂平,陈瑜(2013). 小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校园心理, 11(3), 166-168.
梁九清,王淑敏(2010). 中学生学习价值怀疑自我效能和学业自我妨碍关系.中国学校卫生, 31(10), 1183-1184.
马弘(1993).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7, 216-217.
逄宇,佟月华,田录梅(2011). 自尊和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3), 327-330.
人民网(2011).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人民网, 2011-03-17,取自http:///nc/GB/14169010.html
唐日新,胡燕,舒曼(2009). 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学探新, 29(4), 72-7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定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王学志,宫火良,康晓然,刘雯雯,董晓静,马彦锋(2011). 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应用的信效度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8), 964-966.
魏运华(1998). 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与人格建构.社会心理科学,(1), 8-14.
徐云,刘堂荣(2015). 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10), 1597-1600.
许韵旖(2016).家庭环境、自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
周浩,龙立荣(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 12(6),942-95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
Bender, W. N., Rosenkrans, C. B., & Crane, M. K. (1999). Stress, depression,and suicide amo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ssessing the risk.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2(2), 143-156.
Chioqueta, A. P., & Stiles, T. C.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buffers, hopelessne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dentification of protective factors.Crisis, 28(2), 67-73.
Davidson, C. L., Wingate, L. R., Grant, D. M., Judah, M. R., & Mills, A. C. (2011). Interpersonal suicide risk and ideation: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 30(8), 842-855.
Dean, A., & Lin, N. (1977). The stress-buffer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65(6),403-417.
De Man, A. F., & Gutiérrez, B. I.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suicidal ideation with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s moderator.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34(4), 235-238.
Deykin, E. Y., & Buka, S. L. (1994).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s among chemically dependent adolescents.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4), 634-639.
Gallagher, M., Prinstein, M. J., Simon, V., & Spirito, A. (2014).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clinical sample of early adolescents: Examining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as longitudinal mediator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2(6), 871-883.
Henry, S. L., Jamner, L. D., & Whalen, C. K. (2012). I (should) need a cigarette: Adolescent social anxiety and cigarette smoking.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3(3), 383-393.
Jose, P. E., Wilkins, H., & Spendelow, J. S. (2012). Does social anxiety predict rumination and co-rumination among adolescent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41(1), 86-91.
Leary, M. R., & Baumeister, R. F. (2000).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elf-esteem:Sociometer theory. In M. P. 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 1-6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eary, M. R., & Kowalski, R. M. (1990).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1), 34-47.
Li, D., Zhang, W., Li, X., Li, N., & Ye, B. (2012). Gratitude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1), 55-66.
Mann, M. M., Hosman, C. M., Schaalma, H. P., & De Vries, N. K. (2004). Self-esteem in a broad-spectrum approach for mental health promotion.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9(4), 357-372.
Marcenko, M. O., Fishman, G., & Friedman, J. (1999). Reexamining 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pplied to a diverse population.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1), 121-138.
Mazza, J. J.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atology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school-based adolescent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0(2),91-103.
Midgley, C., Arunkumar, R., & Urdan, T. C. (1996). Adolescents use of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8(3), 423-434.
Mota, C. P., & Matos, P. M. (2013). Peer attachment, coping, and self-esteem in institutionalized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kills.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8(1), 87-100.
Orth, U., Robins, R. W., Meier, L. L., & Conger, R. D. (2016). Refining the vulnerability model of low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genuin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0(1), 133-149.
Preacher, K. J., & Hayes, A. F. (2008). 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40(3), 879-891.
Reynolds, W. M. (1988).Suicidal ideation questionnaire (SIQ):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Ritter, V., Ertel, C., Beil, K., Steffens, M. C., & Stangier, U. (2013). In the presence of social threat: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7(6), 1101-1109.
Rosenberg, M. (1965).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owislo, J. F., & Orth, U. (2013).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1), 213-240.
Stewart, S. M., Lam, T. H., Betson, C., & Chung, S. F. (1999). Suicide ide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pressed mood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9(3), 227-240.
Wachelka, D., & Katz, R. C. (1999). Reducing test anxiety and improving academic self-esteem i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0(3), 191-198.
龙源期刊网
Waldrip, B., Cox, P., Deed, C., Dorman, J., Edwards, D., Farrelly, C.,... & Yager, Z. (2014). Student perceptions of personalised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with regional secondary students.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17(3), 355-370.
Waldvogel, J. L., Rueter, M., & Oberg, C. N. (2008). Adolescent suicid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Current Problems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Health Care, 38(4), 110-125.
Weeks, M., Coplan, R. J., & Kingsbury, A. (2009). The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ly appearing social anxiety in young children.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3(7), 965-972.
Wu, Y. L., Zhao, X., Li, Y. F., Ding, X. X., Yang, H. Y., Bi, P., & Sun,Y. H. (2016). Th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among Chinese children.Psychiatry Research, 240, 103-109.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lf-awareness, self-este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mental health.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between adolescent suicide and self-esteem were still very limited.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 of cluster sampling with 314 five and six grade pupil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high-grade pupils and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oubt learning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Self-estee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doubt learning value and suicide ideation. Social anxiety and doubt learning valu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suicide ideation. (2) Self-esteem negatively predicted suicide ideation directly. Meanwhile, social anxiety and doubt learning value played the partial mediating ro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high-grade pupil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elf-esteem and help children with peer interaction problems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al work to guide them grow up healthily and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self-esteem; suicide ideation; social anxiety; doubt learning value; high-grade pup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