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 学生姓名:

• 所在院系:学院

• 专业:

• 学号:

• 任课教师:

• 年月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

———XX学院大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人际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18—29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均分最高,大学生正处于这阶段,我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调查,社会调查对象(样本)确定为XX学院的大学生。调查活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为了能更顺利地完成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任务。一方面,我通过互联网发放一部分问卷(面向大学生的在线调查),再将反馈数据整合;另一方面,我又打印了一部分的调查问卷,在学校中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格式如下:

第1题:您的性别

1.男

2.女

第2题:您的年级:

1.大一

2.大二

4,大四

第3题:您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1.是

2.否

第4题: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

1.是

2.否

第5题:您的学习成绩状况?

1.很好

2.较好

3.一般

第6题:您的家庭结构:

1.单亲家庭

2.双亲家庭

第7题:与一群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到很不自在?

1.同意

2.不同意

3.不清楚

第8题:在与一位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到轻松?

1.同意

2.不同意

3.不清楚

第9题:在必须同老师或上司谈话时,我感到紧张?

1.同意

2.不同意

3.不清楚

第10题:在求职面试时我会紧张的?

1.同意

2.不同意

3.不清楚

第11题:一般而言,我是一个害羞的人?

1.是

2.否

3.不清楚

第12题:你总是能和周围人和谐相处?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3题:你喜欢与人来往,结交朋友?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4题:当你需要朋友时总能找到朋友?

2.否

3.不确定

第15题:你时常感觉到有人围着你但没人关心你?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6题:,尽管自己知道这没什么要紧的,但还是担心人家怎么看我?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7题:你时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8题:感觉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或缺的人?

1.是

2.否

3.不确定

第19题:你时常关心身边的人吗?

1.是

2.不是

3.不确定

第20题:对你的社交做一个评价

1:很好

2,较好

3,马马虎虎

4,不擅长社交

研究意义及背景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即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失性的需要,否则,将使人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这就是人际交往。交往焦虑表现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方面。社交回避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是不同的,它的反面是“不回避”,而不是社交参与,是一种主观的行为;社交苦恼指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种情感反应。

内--外向的概念[1]首先是荣格于1913年在他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他称为定势。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内部世界,叫内向;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叫外向。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境。荣格认为,纯粹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倾向于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中间型。“内外向程度”是指一个人表现出多大的外向倾向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故人们把人际交往当作一项重大的事情来规划,但中国的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即将步入复杂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他们事业的成功、婚姻的幸福、人缘的良好,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当中学生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他们从青年前期(14、15岁—17、18岁)向青年中期(17、18岁—24、25岁)过渡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是积极还是不积极,他们进入社会的步伐都不会改变。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在儿童发育期存在的情况不太显著,然而到了青春期就有了显著增长的趋势。

大学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附,试图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地生活,然而在他们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比较中,总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方面想进入社会,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也没有社会经验,这些都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惑和困扰,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人际交往,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大学阶段的社会交往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显示,约有16%左右的大学生报告有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痛苦。

调查数据分析

(1).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在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自卑感。

(2).内外向程度与交往焦虑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越外向的人表现出越低的交往焦虑。

(3).不同年级在社交回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尤为严重。

结果表明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在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自卑感。这与金艳、张翔等人的研究一致。为什么大学生会存在这么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呢?我们认为当前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产生交往焦虑主要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时期,改革给高等教育、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然而,随着外来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学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给大学生们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也同样巨大。他们一方面有着完全成熟的身体和充分发展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却因为仍在求学期间,对父母、对社会还保持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一方面雄心勃勃,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缺乏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思想极其活跃,渴望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却又缺乏社会经验,社交技巧不足。

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基本呈正态分布,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存在年级差异:大二时社交焦虑水平最高,大三时最低,大四时又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在社交回避上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与大一存在差异,大而尤其严重。究其原因可能是:首先,时间上的差异。大二和大三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习任务重,学习知识点多,尤其使专业知识学习的集中时期。所以大二就没有大一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社会交往,社交回避的问题比大一的严重。其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