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高三历史复习 隋唐(一)教案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复习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一)二、教学目的要求: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认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一)复习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二是民族融合加强。
教师强调:不能简单认为这一时期是我国的黑暗倒退时期:因为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封建经济尤其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民族融合加强。
科技文化成就斐然。
(二)阅读课本引言部分,思考:为什么说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2分)(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2)经济:空前繁荣;(3)民族关系:边疆各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密切。
(4)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5)文化: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三)知识提问(8分)(1)隋朝的建立者(杨坚),起讫时间(581—618)。
唐朝的建立者(高祖李渊),建立时间(618)。
(2)阅读《隋朝疆域图》,回答:从这幅图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隋朝的建设;台湾——流求;朝鲜半岛;民族关系)(3)隋朝的建设项目。
从南到北说出大运河的四段名称;从洛阳城的兴建提取有效信息。
(经济繁荣,技术先进;徭役沉重)从隋朝广设仓库你有何感想?(农业发展,农民遭受剥削)如何评价隋朝的建设?(巩固统一;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沉重负担。
)(4)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评价一位皇帝的政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人物是谁?我们为什么肯定武则天?(四)重点阐释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和意义。
(3分)提问分析统一的一般方法。
(人心所向、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及英雄人物的贡献)要求学生具体回答。
提问统一的历史意义(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并从中得出认识。
如何富庶的隋朝为何短暂而亡?暴政为什么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为什么封建社会会出现暴政现象?(4分)暴政是指统治者的行为超出了当时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学案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案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知识梳理班别座号姓名一、发展的原因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疆域辽阔。
2、边疆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祖国的边疆。
3、交通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4、中央王朝统治者推选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机构,加强管理,使汉族和边疆民族]交往空前频繁。
二、突厥1、崛起,分裂。
2、唐与东西突厥的关系(1)与东突厥:时,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灭亡。
设立管辖。
(2)与西突厥:A、唐太宗时:B、唐高宗时:C、武则天时:三、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的兴起和发展: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设立,唐玄宗册封为。
四、靺鞨1、靺鞨的发展:2、唐与黑水靺鞨的关系:3、唐与粟末靺鞨的关系:五、南诏1、南诏的发展:2、与唐的关系:六、吐蕃1、吐蕃的发展:2、唐与吐蕃的关系:唐太宗将嫁给;唐中宗将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穆宗时吐蕃与唐,史称。
七、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1、2、3、4、5、练习巩固1.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独爱之如一”,对这一政策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统治者认识到民族平等B.李唐皇族有少数民族血统C.有利于维护唐朝的统治稳定D.各民族关系一直非常和睦2.《武侠》2009年02月《开唐》:“邓远公眯起眼,一字字照着那纸上念道:‘边庭之事,国之重务也……自高昌授首以来,西胡归心。
然异种之人,多有翻覆……今朝廷特置西州重镇,以备边防,专敕武德以来,天下流死亡匿之徒,往戍西州……’念毕笑道:‘李世民这小儿却也有些本事。
’”文中“西州重镇”是指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瀚海都督府3.《乐府杂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居。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赞颂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图》:“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中外历史纲要上)
3、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
考点梳理
1、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劳动力、技术: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自然条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③社会环境: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策:南方统治者鼓励开垦荒田;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2、表现: ①农 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技术得到改进。 ②手工业:南方手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③商 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出现草市)。 3、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②促进江南开发与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③促进了南方科技(如数学)和 文学艺术(如田园诗、书法)的发展;④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环境问题。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 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 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80 317
十六国 376
东晋
前秦 439 北魏
西魏 北周
宋 —— 齐 —— 梁 —— 陈
420
589
隋 朝
220—589(共370年)
1、政治:政权更迭;南北对峙;专制皇权衰落、士族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 2、经济:北方战乱,经济破坏;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开发(使得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 经济基础); 庄园经济、寺庙经济盛行; 3、民族:北方民族内迁,中原汉族南迁,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加强,为隋唐统一思想奠基); 4、文化:三教并行;科技领先。
2.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东汉时,江南地区的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的四石
提高到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
第4讲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教学案--2022届高三统编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空定位】【阶段特征】隋唐(581—907年)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在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封建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文化辉煌灿烂,科技领先世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典型特点。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科举制创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
(2)经济上:生产工具改进,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封建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展;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收税到按资产收税。
(3)对外关系: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陆海丝绸之路空前繁荣,隋唐先进的物质文化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极大的影响。
(4)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5)文化上: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佛教繁荣、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落实备考基础】一、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与统一的局面隋朝的建设兴建仓库;兴建洛阳;开通大运河隋朝的灭亡618 年,隋朝灭亡(1)唐朝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朝前期的统治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①概况少数民族概况突厥(西北)建立与分裂: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灭亡: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高三历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2)旧人教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第2课时[导入新课]之一:叙述式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唐朝与突厥、回纥的友好关系。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总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具体的表现是:第一,北方和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起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第二,交通发达,便于中原和边疆的往来,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三,中央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是,先后征服了东、西突厥,并在当地利用原少数民族首领,实行有效管辖。
唐朝与回纥的关系是极其友好的,也通过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对该地实行了有效管辖。
后来回纥西迁,成为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祖先。
隋唐时期,在我国边疆地区兴起的少数民族除了突厥和回纥,还有靺鞨、南诏和吐蕃。
今天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唐朝与靺鞨、南诏和吐蕃的关系。
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唐朝与突厥、回纥的友好关系。
大家回忆一下,然后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发展关系图。
[生]突厥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师]突厥和回纥都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也在逐渐地发展、强大起来。
这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靺鞨。
[板书]四、靺鞨和渤海国[教师讲述]靺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主要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以鱼牧为生。
靺鞨有许多部,7世纪中期,居于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今黑龙江)部和生活在粟米水(今松花江)的粟末部逐渐强大起来。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个部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 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
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
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高三历史PPT教学课件: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靺
黑水靺鞨 都督府
鞨
粟末靺鞨
渤海郡
大祚荣
吐蕃的统一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和长庆会盟
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B、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 C、加强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D、成为汉藏友谊的历史佳话
人教版(旧)高中历史 高三年级适用
武 安 一 中
隋唐统一 李
多民族国
春 英
家的发展 制
作
唐朝时边疆民族分布 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从回纥到回鹘 靺鞨和渤海国 南诏的崛起 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回纥 突厥
吐蕃唐Biblioteka 靺鞨南诏突(突
厥
6 世 隋初
厥
纪
汗中
期
国)
东突厥 西突厥
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吐 ( 松 政治
蕃 王
6
2赞
9 年
干
军事
朝 ) 布 文化
突厥
回纥
靺鞨
吐蕃
唐
和亲
南诏
唐处理 民族关系
的方式
《吐蕃赞普图》
云
南
大
理
崇
圣
寺
南诏王出行图
三 塔
渤海上京龙泉府寺院中的石灯塔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唐太宗 武则天
安西都护府 都督府
北庭都护府
东突厥 西突厥
回 纥 归附唐朝 回纥汗国
(7世纪初() 东突厥灭亡后)(8世纪中期) 翰海都督府 怀仁可汗
回鹘
瓦解
(8世纪后期)(九世纪中期) 和亲
下列对回纥族的表述, 正确的是 ①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②9世纪中期回纥汗国瓦解 ③曾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④经唐朝批准改名为回鹃
专题03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专题03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过关】1.(2023·湖南师大附中三模·3)《隋书》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高祖又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记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这反映出当时()A.全国人口大幅增长B.土地兼并情况严重C.社会治理能力提升D.三教并行局面稳定2.(2023·河北保定二模·3)下表为四朝门下省诸局情况表朝代门下省诸局梁公车太官太医骅骝厩北齐主衣尚食尚药殿中斋帅领左右隋文帝御府尚食尚药殿内城门符玺隋炀帝符玺(注:隋炀帝时,六局仅留符玺局,其余都被移出门下省,另外组成殿内省负责皇帝生活起居。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的论题是()A.中央机构趋向专门化B.古代社会生活进步C.士族的社会地位降低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3.(2023·山东中学联盟考前押题·3)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该群体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 A.寒门子弟B.南方士人C.少数民族D.世家大族4.(2023·福建泉州五模·3)唐代两税法实行“量出为入”原则,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再把总税额分摊给各个地方。
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税收标准,而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征收。
这表明两税法旨在()A.确保财政收入B.减轻地主负担C.消除地方割据D.强化人身控制5.(2023·重庆八中5月全真模拟·3)下图是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泥塑戴帷帽骑马仕女俑。
女子头戴帷帽、垂网掩面,服饰华美,神情娴雅,握缰前行,有学者分析它可能展示的是女子骑马春游的画面。
由此可推知唐朝()A.女性地位提高B.社会风气开放C.民族交融频繁D.尚武精神盛行6.(2023·河北三模·3)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知识网络】朝的首领以官职;归还颉利可汗家属,赐其良田美宅。
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
设安西都护府,辖高昌故地。
高宗:大破而亡西突厥。
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
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9世纪中期汗国瓦解,西迁 渊源: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渔猎、放牧为生。
7世纪中期后黑水和粟末两部8世纪前期正式划入唐版图,唐设黑水都督府,任期首领做都督。
7世纪末建政权。
开元初,受唐为渤海郡王,辖忽汗州,加授忽汗 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他仿唐设官府,建严密军事组织,制定酷法,令人创制吐蕃文字。
,史称“长庆会盟”。
[课堂练习]1.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和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时,中原汉族政权分别是A .东汉和唐朝B .西汉和唐朝C .东汉和隋朝D .西汉和隋朝①西迁至今新疆的——维吾尔族的祖先。
②西迁至今甘肃的——裕固族的祖先。
③还有的西迁至中亚。
2.下列各少数民族中,其首领未接受唐朝册封的是A.东突厥B.粟末靺鞨C.回纥D.南诏3.唐太宗和汉武帝相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点,不包括A.发动正义反击战争B.加强行政管理C.比较注重经济交往D.推行册封制度4.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最重要贡献是A.发展了吐蕃的经济文化B.实现了唐蕃间长久和平C.加速了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D.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团结友谊5.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当皇帝”,下列史实符合此论断的是①开元盛世②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③推行册封制④与南诏、吐蕃发动战争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6.唐朝政府在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A.黑水靺鞨B.南诏C.回纥D.吐蕃7.关于下列民族的由来,连线不正确的是A.吐蕃——藏族B.回鹘——维吾尔和裕固族C.南诏——白族和彝族D.靺鞨——蒙古族8.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B.封皮罗阁为云南王C.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D.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9.唐朝疆域四至,不准确的一项是A.东至大海B.南及南海C.西达咸海D.东北至外兴安岭10.安史之乱期间,出兵帮助唐朝平叛的少数民族是A.南诏B.回纥C.吐蕃D.突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人教版高三历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学重点1.唐朝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
2.唐政府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的积极作用。
2.正确认识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3.正确认识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地图:《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唐朝后期边疆各族形势》。
3.投影图表:《唐朝前期的疆域简图》。
教学方法1.图表法: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可制作一些图表。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
3.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堂构思本节主要叙述唐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五个少数民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详略得当,切忌平均用力。
并注意多开展双边活动,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2.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可适当制作一些图表,帮助学生记忆。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之一:提问讲述式导入[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我们知道,唐朝前期号称盛世。
请大家说说唐朝盛世的表现。
[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国力强盛。
[师]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同时,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
本节内容,就讲述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少数民族以及唐朝和他们的关系。
之二:叙述式导入[师]通过以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虽然隋朝是极其短暂的,但是它的统一却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的隋唐时代》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隋唐时代的基本历史背景,掌握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兴衰过程,认识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2.掌握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贞观之治等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学习并运用历史地图、年表等工具,提高对历史时间、空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制作一张关于隋唐时期的思维导图,涵盖本节课所学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3.搜集与隋唐时期相关的历史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4.结合所学,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感想。
5.家长辅助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了解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进行家庭分享,培养孩子的历史兴趣。
3.创设情境教学,如角色扮演、历史剧表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重视课堂小结,通过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5.强化课后作业的针对性,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后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6.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通过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题04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专题04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真题来源】2023年湖北卷【真题题文】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 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 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 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 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
据本题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
”“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充分地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自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边境的民族地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排除D项。
故选A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命题方向】以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言论和唐代对边远诸族的赋役政策等材料为依托,正确地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得分要点】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管理机构(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高三历史教案:《隋唐时期》
高三历史教案:《隋唐时期》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总体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始于581年隋朝建立,止于907年唐朝灭亡,历时320余年。
政治特征: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唐朝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确立完善,完成了从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
经济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封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赋税政策实现了从租调制、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转变。
民族特征:隋唐时期加强了与边疆各族的联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外交特征:隋唐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上海陆交通发达,与亚、非、欧各国的往来增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特征:隋唐文化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科学技术处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是高考的相对热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开元之治“,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重点分析统一的原因;对“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重点掌握大运河的河段、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对“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主要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对比秦、隋灭亡的共同点;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主要掌握唐太宗的统治思想与统治措施;对“武则天的统治“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标准进行评价;对“开元之治“主要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统治措施。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两税法,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府兵制与募兵制,是08、09年高考的新增考点。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引言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较为完整地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和政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来探讨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政治发展隋唐时期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统一。
在隋炀帝的统一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继续巩固统一,并建立起健全的政治制度。
唐太宗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有效。
此外,唐太宗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修建大运河、完善盐铁专卖制度等,进一步巩固了统一政权。
文化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唐朝时期,文人骚客辈出,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在唐朝盛世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也非常重要,这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经济发展隋唐时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隋朝建造了大运河,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通商和航运线路,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唐朝进一步发展了隋朝留下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更加频繁,陆续开辟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各种产业的兴起,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结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上的统一使得国家政权更加稳定,文化的繁荣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与多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隋唐统一是短暂的,但其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李约翰. 隋唐统一中国[J]. 史学月刊, 1988, 3.•王充奇. 隋唐盛世的国家意识突现及其历史作用[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3.。
第六节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均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2.唐朝疆域辽阔。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所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引导学生分析本节引言,掌握其基本线索:①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A.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等先后建立了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B.隋唐交通的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频繁,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化的发展。
.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管理,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
②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讲授新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突厥汗国的建立①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阿尔泰一带;②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望风归附。
2.突厥的经济生活①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②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③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高中历史《隋唐的统一》教案
高中历史(隋唐的统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客观描述隋唐统一的过程,了解隋朝时期的成绩建树。
2.通过展示史料并进行小组商量隋朝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的统一有利于政治经济的开展,从而加深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隋朝灭亡的原因。
(难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并提出问题:此诗中的“河〞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此河指的是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
教师追问: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此运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成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隋统一的过程教师讲述:我们都了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那是谁结束了这一局面,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思考并答复下列问题: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教师强调: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为后来隋唐盛世奠定了根底。
(二)隋朝的各项建设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第二段,提问:隋朝建立后都有哪些成绩学生分析总结:隋朝时期在长安、洛阳设粮仓;隋炀帝时期修建洛阳城和大运河。
教师总结:隋朝初期建设颇多,其中大运河最为著名。
教师展示(隋唐大运河示意图)并让学生思考: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都流经哪些地方,沟通了哪些水系学生答复: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分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教师展示史料,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商量并提问:修建这条大运河有什么好处呢小组代表答复:隋朝开通大运河能够强化南北方的政治经济联系,稳固国家统一。
教师总结:运河的开通能够沟通南北方经济交流,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也有所开展,从而有利于稳固国家统一,同时也为我们也留下了明媚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4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旧人教版高三)历史:4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旧人教版高三)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东突厥和西突厥与唐的关系;回纥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与唐的关系;南诏的崛起及与唐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与唐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2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关系的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3唐朝疆域辽阔。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教学要点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突厥汗国的建立2突厥的经济生活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二、从回纥到回鹘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3回鹘汗国的瓦解及民族西迁三、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族的生活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四、南诏的崛起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吐蕃的统一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3唐蕃战争与长庆会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评价唐朝民族关系时和教具两时教学过程一、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突厥的崛起和衰落”一目,1突厥汗国的建立。
732年建立的《阙特勤碑》中,突厥可汗自称“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突厥与回纥同源,属于铁勒的一支。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
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
木杆可汗在位时,辖境“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海”;可汗牙帐设在于都斤山。
突厥汗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它制定了官制、兵制和刑法。
2突厥的经济生活。
教材概述了三个方面:第一,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于此,其中以羊、马为主。
祭祀鬼神、婚丧庆吊、往来酬答,均以羊、马作为牺牲和礼品。
88年,突厥部落首领一次贡马达万匹,羊2万只,驼、牛各00头。
可见其畜牧业的发达。
第二,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
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
《周书•突厥传》记载的兵器有弓矢、鸣镝、甲、刀剑及“金镞箭”“金狼头”等。
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前苏联考古学家从突厥墓葬中发掘的大量文物,说明突厥锻冶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第三,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
88年,都蓝可汗遣使隋朝,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关市,进行贸易,隋文帝下诏准许。
唐初,突厥与唐朝虽屡有战争,但彼此间的互市并没有断绝。
与突厥互市,内地得到牛马,促进了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27年,唐玄宗曾开发西受降城与突厥互市。
突厥以大批的牲畜交换唐朝的大宗布帛、绢缯等,马的输入,对中原地区马种的改良和养马技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81年,突厥佗钵可汗死,汗室内讧,形成沙钵略、阿波、达头等可汗并立局面。
82年,沙钵略率诸路可汗兵马进攻隋朝。
83年隋出兵反击,沙钵略败走。
达头、阿波等联合进攻沙钵略,形成独立的西突厥,突厥由此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应着重讲清以下两个问题: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拥兵百余万。
颉利可汗不断向南进扰,劫掠财物、人口。
唐初有人向高祖李渊建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
李世民反对,力主积极防御并进行反击的准备。
629年,唐朝政权稳定,关中丰收,而东突厥内部颉利与突利二可汗之间矛盾重重,又遇连年雪灾,牲畜冻死,人民忍饥挨饿。
唐朝反攻东突厥的政治条已经具备,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分六路进攻东突厥。
第二年,颉利遁走,遣使佯言请和。
李靖乘胜追击,生擒颉利可汗,俘众十余万,东突厥灭亡。
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建议,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安置十多万内附突厥人。
又在原先颉利可汗所统辖的地区置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
其余约万家入居长安,其首领皆拜将军、中郎将,其中五品以上的高官达百余人。
对颉利可汗,也归还其家属,赐以良田美宅,授予右卫大将军职衔。
讲到此处,教师可引一条资料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即李渊在唐太宗宴请大臣的宴席上说过“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反映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指出: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有利于突厥的发展。
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李渊在宫廷宴席上看到颉利可汗即兴起舞,南越首领冯智戴咏诗,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它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
②唐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西突厥射匮可汗继位,他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至西海,玉门关以西的一些地方政权都服属于他。
618年,射匮死后,其弟继位称统叶护可汗。
他把汗庭迁到石国北面的千泉,授西域各国以颉利发的称号,向各国征税。
阿史那贺鲁可汗时,亦屡次进扰西域各国。
西突厥由于称霸西域,奴役当地各少数民族,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威胁着唐朝。
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管辖,保护中西商路,唐朝与西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第一步先取西域天山南路诸国——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削弱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
第二步,6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西突厥。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
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
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三、“从回纥到回鹘”一目,教材着重讲述了以下三个问题: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①回纥的强大。
回纥是铁勒诸部之一。
隋代到唐朝初年,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臣属于突厥汗国。
因不堪忍受突厥贵族的奴役和压迫,回纥一再进行反抗。
627年,回纥人民在其首领菩萨领导下大败东突厥,声震北方。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受薛延陀控制。
回纥协助唐朝击败薛延陀以后,尽据其地,唐朝在那里广置羁縻州,并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以其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回纥日益兴盛。
②回纥汗国的建立。
744年,回纥联合后突厥统治下的其他各部灭后突厥,不久尽有其地,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骨力裴罗遂统一漠北,建立起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强大的回纥汗国,建牙帐于乌德山。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①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
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可汗接受了唐政府册封。
“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77年,葛勒可汗遣子叶护率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762年,回纥第三代可汗牟羽可汗助唐讨平史朝义。
自78年唐肃宗将亲生幼女宁国公主嫁与回纥葛勒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嫁给其可汗,足见唐朝与回纥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
回纥与唐朝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战事。
②回纥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回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大足羊和骆驼。
游牧民族的单一经济,使交换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回纥与唐朝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其交换有“贡赐”与“互市”两种形式。
贡赐是回纥以朝贡方式向唐进献马匹、毛皮等土特产,唐廷则赐予绢帛等中原物品,这是特殊形式的商业贸易。
互市,以绢马互市和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
马绢交易每年以马数万匹易绢数万匹,可见规模之大。
利用互市、朝贡等方式居于中原的回纥人还经营高利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到8世纪时,原来逐水草而居的回纥人,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立城市、宫室,逐渐定居下来。
前苏联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回纥汗国建造的。
例如色楞格河畔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合剌巴剌合孙城等。
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合剌巴剌合孙城遗址的规模、建筑风格及许多装饰物具有鲜明的唐朝特点。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也影响到回纥,摩尼教由中原传到回纥并被其定为国教。
回纥还采用了唐开元历。
长安、洛阳的汉人喜穿回纥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3回鹘汗国瓦解及民族西迁。
788年,回纥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
9世纪中期,回鹘瘟疫流行,又遇暴风雪,羊马死亡很多,民众流离失所。
840年,居住西北的黠戛斯10万骑兵进攻回鹘牙帐,杀死可汗、宰相,掠其财物,回鹘汗国瓦解。
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移,有的西迁西州、龟兹,在高昌建立高昌回鹘汗国,后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改称“畏兀儿”,这一支就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这一支是今裕固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哈剌汗国。
四、“靺鞨和渤海国”一目,教材叙述了以下三个问题:1靺鞨族的生活。
靺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
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和白山七大部落。
唐朝初年靺鞨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
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北的黑水部最强大。
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覆土,群聚而居。
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
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有猪数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