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辽宁省葫芦岛一中等五校2015至2016学年高二6月联考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辽宁省葫芦岛一中等五校2015至2016学年高二6月联考语文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高二6月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张丽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孙晓娅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古人尊重诗歌,并强调诗艺的极致一定要以创作主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追求、美好的品行为基石。

一部古代诗歌史,不仅是诗歌艺术发展史,还是诗人精神铸造史。

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首先的是培育和充实诗人的主体精神,使之不回避时代气象和日常生活,自觉于人类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自觉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自觉于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超越。

诗歌精神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几千年来,杰出的诗人立志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熔铸,从问道自由到深入现实两个维度唤醒读者的内在生命感悟,彰显刚正不阿的独立意志、理性批判的现实关怀和为国利民的肝胆赤诚,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

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高扬富有时代感、主体性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民胞物与①是中华民族究天人之际、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核心。

【月考试卷】辽宁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模块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月考试卷】辽宁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模块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命题:高一语文组校对:高一语文组考试时间:9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在心理学家看来,战争是人最重要的一个非物质的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人之所以喜欢打仗,是因为“人的内心深处有对仇恨和破坏的渴望”。

但在社会学家看来,战争是因为人口过剩,也就是马尔萨斯陷阱——战争起到了控制人口的作用。

人类没有肉食动物的天敌,只有战争才能把人口密度控制在饥荒水平线以下。

把战争的动机因此可归结为争夺稀少的资源,比如女人、土地、水源、财富、权力等。

这种说法确实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承认,中国历史之所以总是一治一乱的轮回,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通过战争来修正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平衡。

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能圆满解释20世纪最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

因为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人类已经成功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

军事历史学家约翰·基根指出,“过去两个世纪间,人类在改善物质生活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期待在基本上打败了疾病、匮乏和愚昧,并且减轻了体力劳动的艰辛后,能继续努力,最终也许能消灭战争。

”这时或许有必要重新回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的范畴。

即使战争不是感情引起的,总还同感情或多或少有关,而且关系的大小不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取决于敌对的利害关系的大小和久暂”;“火药的发明、火器的不断改进已经充分地表明,文明程度的提高丝毫没有妨碍或者改变战争概念所固有的消灭敌人的倾向”。

文明没有——也不可能制止战争,只会造出更先进的杀人方法。

正如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所言:“个人的野心、个人的恶意和个人的贪婪与战争的最终爆发并不相干。

这一切灾难的祸根在于我们的科学家开始创造出一个钢与铁、化学和电力的新世界,而忘却了人类的头脑比谚语中的乌龟还要缓慢,比出名的树懒还要懒惰。

”一个社会一旦达到了原始以上的文明水平,不愿打仗而宁肯做别的事情的人即随着经济资源的增加而增加,无论是种地还是制造,或者建筑、教书,以此获得与他人的交流。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6月联考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6月联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高二6月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孙晓娅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古人尊重诗歌,并强调诗艺的极致一定要以创作主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追求、美好的品行为基石。

一部古代诗歌史,不仅是诗歌艺术发展史,还是诗人精神铸造史。

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首先的是培育和充实诗人的主体精神,使之不回避时代气象和日常生活,自觉于人类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自觉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自觉于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超越。

诗歌精神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几千年来,杰出的诗人立志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熔铸,从问道自由到深入现实两个维度唤醒读者的内在生命感悟,彰显刚正不阿的独立意志、理性批判的现实关怀和为国利民的肝胆赤诚,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

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高扬富有时代感、主体性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民胞物与①是中华民族究天人之际、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核心。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考试试卷 语文 扫描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考试试卷 语文 扫描版含答案

2016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A、B两项说的是中国瓷器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项所述情况是伊斯兰世界的,同样不符合题意。

)2.D (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唐三彩中有异域商队的形象是因为丝绸之路提供了联系;C 项占20%的是整个海上贸易的收益)3.C (C项说法强加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3分)5.D (3分)(《论语》不是“六经”之一,应是《春秋》。

)6.A (3分)(名闻四方始弱冠之时。

强加因果。

)7.(10分)(1)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

曾巩事先筹划安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堪”“区处”“市里”各1分,句意2分)(2)曾巩让那些僧徒们互相推选住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俾”“推择”“识”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6分)运用拟人和想象,描写细腻,生动有趣;白鹭栖宿,窥视沙滩,映在沙上的身影轻轻晃动,用拟人手法写出动态;应该是有鱼虾进入它的梦境,想像合理有趣。

(总说2分,分说4分)9.(5分)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和乐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这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的,这首词全篇写景,没有一句抒情,但处处融情于景,寄意言外。

(3分,意思对即可)(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BC (5分)(选B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D、E不得分。

A项中“作者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陶柏蒙的挣扎和反思”概括不全面,还有细节描写等;D项中“作者对喂鸽子老人和陶柏蒙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笔墨”明显错误;E项中“没有任何关系”过于绝对。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三上·如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选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有删改)(1)第二段中详细列举“功课”内容的作用是什么?(2)请概括“富于考据癖的学者”所犯错误。

(3)作者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欣赏?2. (9分) (2020高二下·晋中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辽宁省葫芦岛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葫芦岛市八高中2015 –2016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实验班检测试题(科目:语文命题人:牛淼)答题时间:150 分钟总分数:150 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

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

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襄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期。

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大胆质疑。

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

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

但程朱理学又把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

两派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

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

王学的创立者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

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

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

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题二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题二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题(二)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

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

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

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

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 7 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

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

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

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

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

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

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

”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

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

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

”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语文联考试卷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如何看待“燕赵文化”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

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

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

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

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

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

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

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

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

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

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班级姓名考号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

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指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

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

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

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

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

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

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

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道家于此,贡献尤巨。

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

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他们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

高三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

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

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

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

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 7 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

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

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

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

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

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

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

‛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

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

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

‛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

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

精品:【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称谓的变迁和含义“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发现是在一件青铜器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它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

尊上面有铭文,铭文上面出现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中国”二字。

铭文中叙述了这样的大意: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

“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

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

“国”(繁体写成國)也是一个象形文字。

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

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

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

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

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

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

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

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更是全社会对古老中国智慧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展现。

例如,热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________的文学经典之门,通过现代化手段,在思想立意、文化内涵、节目形态等维度上既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鲜活的时代内涵、鲜亮的时代色彩,也让古老文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人们在经典诗词的________下一边重温古代文化的创新魅力,(),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添油助力。

应当说,不仅经典文本的意义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更在于其优美的词语。

《长歌行》里的惜时之意、《山高路远》中的乐观进取、《千字文》展现的人间百态、《乡愁》道出的家国_________、战歌《无衣》嘹亮唱响的军魂……优秀作品无一不是直抵人心,让荡气回肠的情感、波澜壮阔的胸怀、矢志不渝的信仰,一遍又一遍_________人们的灵魂,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注入更加充沛充实的文化元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气象万千带领眷恋荡涤B . 千姿百态带领眷恋激荡C . 气象万千引领眷念荡涤D . 千姿百态引领眷念激荡(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 . 使道德理念得以重塑,使思想得以潜移默化地开阔B . 一边重塑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C . 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又可以重塑道德理念D . 一边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重塑道德理念(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经典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词语,更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

B . 不仅经典文本的意义在于其优美的词语,更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

【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6月联考文数试题(原卷版)

【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6月联考文数试题(原卷版)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6月联考文数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试卷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计60分)1. 若集合{}{}2|4,,|4,M x x x R N x x Z =≤∈=≤∈,则MN =( )A .(0,2)B .{}0,2C .{}0,1,2D .{}0,2 2. 若复数z 满足1zi i=-,其中i 为虚数为单位,则z =( ) A.1i - B. 1i + C. 1i -- D. 1i -+ 3. 命题()()"1,,ln 1"x x x ∀∈-+∞+<的否定是( )A.()()1,,ln 1x x x ∃∉-+∞+≥B. ()()0001,,ln 1x x x ∀∉-+∞+<C.()()1,,ln 1x x x ∀∈-+∞+≥D. ()()0001,,ln 1x x x ∃∈-+∞+≥ 4.已知(2,4),(3,)a b m =-=-,若0a b a b +⋅=,则实数m =( ) A .32B .3C .6D .8 5.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147560,2,8,a a a a a >+=⋅=-则14710a a a a +++=( ) A .7- B .5- C .5 D .76,已知函数()cos()f x A x ωϕ=+的图像如图所示,2(),23f π=-则()6f π=( )A .23-B .12-C .12D .237. 已知函数(2)(2)()1()(2)3xf x x f x x +<⎧⎪=⎨≥⎪⎩,则3(1log 5)f -+的值为( )A .53 B .115 C .15 D .23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S 的值是( ) A .2 B .12-C .-3D .139.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2025020x y x y y --≤⎧⎪+-≥⎨⎪-≤⎩则11y z x +=+的范围是( )A. 1[,2]3B.11[,]22-C.13[,]22D. 35[,]2210. 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1),它的俯视图的直观图是矩形1111O A B C 如图(2),其中11116,2O A O C ==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64 B.96+ C .128 D . 9611. 已知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焦点为(,0)(0)F c c ->,以OF 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C 的渐近线于A,B ,O 三点,且()0AO AF OF +⋅=.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1x 和2x ,则以12,,2x x 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12.已知t 为常数,函数2()ln(1)f x x t x =++有两个极值点,a b ()a b <则( )A. 12ln 2()4f b -<B. 12ln 2()4f b ->C. 32ln 2()8f b +>D. 43ln 2()8f b +<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横线上.13. 如图是某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 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12,a a ,则12,a 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填12a a >,21a a >,12a a =).14. 已知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sin 2sin ,A C b ac ==,则cos B = .15. 数列{}n a 满足211233332n n na a a a -++++=,前n 项和为n S ,则n S = . 16.已知函数2324()21(0),()2(1)27f x ax ax a ag x bx bx bx b =-++>=-+->,则函数(())y g f x =的零点个数为 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2)cos cos 0c a B b A --=. (1)求角B 的大小;(2sin()6A C π+-的取值范围.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 60BAD ∠=,2AB PD ==,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棱PB 上一点. (1)证明:平面EAC ⊥平面PBD ;(2)若E 是线段PB 中点,求点B 到平面EDC 的距离.19.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分别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学生日均使用手机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将使用手机时间不低于80分钟的学生称为“手机迷”.(1)将频率视为概率,估计哪个年级的学生是“手机迷”的概率大?请说明理由.(2)在高一的抽查中,已知随机抽到的女生共有55名,其中10名为“手机迷”.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手机迷”与性别有关?说明理由。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二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四年一度的奥运赛场上,________的除了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成绩之外,还有令人________的各种技术,这也使奥运会成为一个新兴、新奇技术的展示平台。

数字媒体公司盖蒂专门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部门,负责拍摄360度照片。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盖蒂公司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度照片,那时,这一技术________。

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盖蒂的每位摄影师都拥有一个360度照相机。

盖蒂的首席执行官道恩·艾雷说:“我们处于VR技术变革之巅。

”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也________。

该公司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当然,这些只是体育科技产品的冰山一角。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令人侧目眼花缭乱呼之欲出首屈一指B . 引人瞩目眼花缭乱方兴未艾不遑多让C . 引人瞩目眼花耳热呼之欲出首屈一指D . 令人侧目眼花耳热方兴未艾不遑多让(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B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C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所有题为必答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上。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所有题为必答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上。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辽宁省五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卷.pdf

辽宁省五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卷.pdf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高二6月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张丽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晓娅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古人尊重诗歌,并强调诗艺的极致一定要以创作主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追求、美好的品行为基石。

一古代诗歌史,不仅是诗歌艺术发展史,还是诗人精神铸造史。

汉语诗歌精神,首先是培育和充实诗人的主体精神,使之不回避时代气象和日常生活,自觉于类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自觉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自觉于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超越。

年来,杰出的诗人立志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熔铸,从问道自由到深入现实两维度唤醒读者的内在生命感悟,彰显刚正不阿的独立意志、理性批判的关怀和为国利民的肝胆赤诚,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纽带。

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变延展。

华民族的精神产,高扬富有时代感、主性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而言,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民胞物与是中华民族究天人之际、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核心。

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对每一位当代诗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修辞技艺,而是来自自我突破——对影响的多元与焦虑,如何发出个性的声音,处理好现代性、当下时代和个体生命的关系,如何回应世界潮的涌,世界艺术的格局中完成对诗歌本体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张丽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孙晓娅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古人尊重诗歌,并强调诗艺的极致一定要以创作主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追求、美好的品行为基石。

一部古代诗歌史,不仅是诗歌艺术发展史,还是诗人精神铸造史。

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

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首先的是培育和充实诗人的主体精神,使之不回避时代气象和日常生活,自觉于人类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自觉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自觉于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超越。

诗歌精神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几千年来,杰出的诗人立志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熔铸,从问道自由到深入现实两个维度唤醒读者的内在生命感悟,彰显刚正不阿的独立意志、理性批判的现实关怀和为国利民的肝胆赤诚,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

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高扬富有时代感、主体性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民胞物与①是中华民族究天人之际、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核心。

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照,把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取向。

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

这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

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

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

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对每一位当代诗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修辞技艺,而是来自自我突破——面对影响的多元与焦虑,如何发出个性的声音,处理好现代性、当下时代和个体生命的关系,如何回应世界诗潮的波涌,在世界艺术的格局中完成对诗歌本体的提升。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注】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

泛指爱人、一切物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尊重诗歌,强调诗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追求、美好的品德行为是达到诗歌艺术的极致的基础。

B.诗歌精神与诗歌艺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诗歌精神在诗歌中得到释放与展现,而诗歌精神也滋养了诗歌艺术。

C.培育诗人的主体精神,使之关注时代和生活,自觉于价值追求与超越,是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的首要任务。

D.时代在发展,但诗歌精神不能因此而丢弃,诗歌创作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必须保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它具有主体特点与民族特色,与诗人的品性、修养及民族文化精神密切相关。

B.优秀诗歌作品的重要价值在于传承民族精神,唤醒读者的生命感悟,彰显独立意志、现实关怀和为国利民的情怀。

C.当代汉语诗歌应立足世界诗歌版图,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重拾创造力与求索精神,重建当代诗歌精神。

D.伟大的诗歌作品全都具备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并放射人性美的光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代在变迁,意识在变化,承担民族精神传承重要角色的诗歌创作,应以高扬富有时代感和主体性的民族精神为努力方向。

B.中华民族把对天地法象的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其核心是天人和谐,诗歌即是对这种文化的诗意抒发。

C.诗歌由于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因此,相比其他文学体裁,诗歌在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方面是最便捷直通的。

D.当代诗人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修辞技艺的长进而是自我突破,即如何发出个性的声音,回应世界诗潮,完成对诗歌本体的提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涯,字广津,其先本太原人,魏广阳侯冏之裔。

祖祚,武后时谏罢万象神宫知名;开元时,以大理司直驰传.决狱,所至仁平。

父晃,历左补阙、温州刺史。

涯博学,工属文。

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

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

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

元和初,会其甥皇甫湜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忤宰相,涯坐不避嫌,罢学士,再贬虢州司马,徙为袁州刺史。

宪宗思之,以兵部员外郎召,知制诰,再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封清源县男.。

涯文有雅思,永贞、元和间,训诰温丽,多所稿定。

帝以其孤进自树立,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

俄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循默不称职罢。

再迁吏部侍郎。

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时吐蕃寇边,西北骚然,又略雅州,涯调兵拒之。

上言:‚蜀有两道直捣贼腹,一繇龙川清川以抵松州,一繇绵州威蕃栅抵栖鸡城,皆虏险要地。

臣愿不爱金帛,使信臣持节.与北虏约曰:‘能发兵深入者,杀某人,取某地,受某赏。

’开怀以示之,所以要约谆熟异它日者,则匈奴之锐可出,西戎之力衰矣。

‛帝不报。

涯质状颀省,长上短下,动举详华。

性啬俭,不畜妓妾,恶卜祝及它方伎。

别墅有佳木流泉,居常书史自怡,使客贺若夷鼓琴娱宾。

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然涯年过七十,嗜权固位,偷合训等,不能絜去就,以至覆宗。

是时,十一族赀货悉为兵掠,而涯居永宁里,乃杨凭故第,财贮钜万,取之弥日不尽。

家书多与秘府侔,前世名书画,尝以厚货钩致,或私以官,凿垣纳之,重复秘固,若不可窥者。

至是为人破垣剔取奁轴金玉,而弃其书画于道。

籍田宅入于官。

昭宗天复初,大赦,明涯、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

(节选自《新唐书·王涯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B.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C.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D.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即传车,古代驿站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所乘坐的车马。

B.宏辞,即博学宏词,科举的名目,是考选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后授予官职。

C.男,爵位名,中国古代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男是第五等即最高等。

D.节,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涯学识广博,注意名节。

永贞、元和年间的诏令,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文思清丽,风格雅正。

因为他不结党,深得皇帝信任,众学士无人能比。

B.王涯为相,循默不称职。

他先后在宪宗、穆宗、文宗朝为官,宪宗在位时曾任宰相,因不发一言而被罢相。

C.王涯上疏,献制吐蕃之策。

他担任东川节度使时,针对吐蕃对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曾建议朝廷以回纥牵制吐蕃,穆宗因为吝惜钱财,没有答复。

D.王涯雅好典籍、书画。

他千方百计搜罗,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等到被诛,有人挖开墻壁,皆取其奁轴、金玉,弃书画于路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浯。

(10分)(l) 涯博学,工属文。

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

(2)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秋兴八首·其二①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大历元年(766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八月槎]《荆楚岁时纪》记载:“汉张骞使大夏,寻河源,八月乘槎到天河,经年而返。

”③[画省]代指杜甫曾供职的官府所在地。

8.首句“夔府孤城落日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5分)9.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对其艺术效果加以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正步刘建超郑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邻居梁正伯伯就带着郑志和儿子梁帅在门前的空地上,‚一二一、一二一‛地练习走正步。

郑志摇摆的小身躯、天真又认真的神态,常逗得两家大人欢笑。

梁正伯伯喜欢郑志,夸他能吃苦,将来会有出息。

对自己那个抹着鼻子哭泣的儿子梁帅,就多了一些训斥:‚瞧瞧你那窝囊样儿,走个正步都怕苦喊累哭鼻子,没出息!‛挨了批的梁帅,经常怂恿郑志偷个懒儿,他还到郑志的父亲那里去诉苦,说哥哥故意逞能,故意显摆,惹得父亲训斥自己。

郑志的父亲让郑志让着弟弟点儿,郑志听话答应了。

可一到走正步,他就雄赳赳气昂昂。

有一次,梁帅想要一辆‚凤凰‛牌山地车,便和郑志商量,让他练正步时收点儿劲,好让自己出出风头,老爸一高兴没准儿就把自行车给推回来了,郑志听后点头答应了。

谁知正步一走,郑志照样还是精气神不减,气得梁帅把嘴撅得老高。

买车的计划泡汤了,郑志挠着头皮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走正步就把啥都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