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唠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 妈妈,请您听我说|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基本模板教学目标1、通过问卷调查,思考父母唠叨的主要原因和情感因素。
2、通过情景演绎,体验父母唠叨背后是亲子沟通的方式存在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积极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结合了心理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中第三章“沟通你我他”中“亲亲一家人”一课,从亲子沟通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唠叨”这个更小的切入点来展开,运用了美国教材《健康与幸福》中的十大生活技能之“运用沟通技能”,切实有效地在课堂中探讨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一种沟通技巧以改善亲子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析青春期的学生叛逆又敏感,渴望独立又还没有完全成熟。
但很多学生都已对父母的教育感到厌烦,觉得他们“唠叨”,因此而引起的逆反情绪和行为往往造成亲子沟通的断裂。
本课在中预年级实施,中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还未陷入僵化状态,但已开始有学生反应出不同程度地不满。
在此时,与他们探讨亲子沟通技术,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理解父母唠叨背后的原因,并应对亲子矛盾的产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学会一种沟通技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主动交流。
教学难点: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唠叨背后的情感因素和主要原因。
从不同角度,如自身没有做好,或者父母正面临各种压力而导致情绪起伏等方面分析,以更好地应对父母的唠叨,处理好亲子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视频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视频短片●举手示意家中父母是否唠叨●播放《小孩不笨》视频短片●导入主题:像片中两位主人公一样,深受父母唠叨的同学请举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课前电子书包问卷调查功能通过有趣的视频引起同学们内心对“父母的唠叨”的共鸣,激起话题和兴趣。
被爱着的,只是每个父母爱的方式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爸妈们的唠叨二、调查问卷,认识唠叨。
●同学们用电子书包做问卷调查。
1通过做的问卷调查的不同情况,阐述自己的理由。
《妈妈》教学设计
《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词汇。
2. 培养学生用简单句子描述家庭成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讲述故事传达感情和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成员的词汇。
2. 学习如何用简单句子描述家庭成员。
3. 学习如何通过讲述故事传达感情和情感。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描述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或一个关于家庭的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的数量和人物特征,并提问:“你认识这些人吗?你们家有多少个人?他们是谁?”3. 学生逐个回答,并复习家庭成员的词汇,如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等。
主体:1. 准备一系列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并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家庭成员。
2. 示范描述家庭成员,例如:“My mother is kind and loving. She is tall with long hair. She likes to cook delicious meals for our family.”3. 让学生尝试描述其他家庭成员,并提供帮助和反馈。
活动:1. 制作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轮流将自己描述的家庭成员展示给其他小组,并让其他小组猜猜他们是谁。
2. 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充当“家庭展示员”,其他小组通过听他们的描述猜猜他们展示的家庭成员是谁。
总结:1. 复习家庭成员的词汇,并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学到的家庭成员的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他们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感受。
拓展:1. 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妈妈的作文,并在班级内分享。
2. 让学生 Interview 自己的妈妈,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信息,然后用英语进行口头报道。
评价:1. 观察学生在描述家庭成员时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性。
3. 收集学生写作和口头报道的作品,评估他们对家庭成员的描述能力。
唠叨的妈妈作文四件经典事例一句话
唠叨的妈妈作文四件经典事例一句话
作文一
我的妈妈特别爱唠叨。
早上催我起床,说:“太阳都晒屁股啦,还不起床!”吃饭时唠叨:“多吃点蔬菜,别挑食!”写作业时在旁边念叨:“字写工整点,别马虎!”出门前又不停地嘱咐:“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事例一:早上妈妈像闹钟一样叫我起床,“快起来,上学要迟到啦!”
事例二:吃饭时妈妈一直说:“别光吃肉,多吃青菜身体好。
”
事例三:我写作业时,妈妈在一旁唠叨:“头抬高,坐端正!”
事例四:我准备出去玩,妈妈又开始了:“别跑太远,小心摔着!”
作文二
我有个唠叨的妈妈。
上学前,她会说:“检查书包,别忘带东西!”我看电视时,她讲:“少看会儿,对眼睛不好!”考试前叮嘱:“认真答题,别粗心!”生病时更是唠叨不停:“按时吃药,多喝水!”
事例一:上学前妈妈反复提醒:“红领巾带了没?课本都装好了吗?”
事例二:我看电视入迷,妈妈生气地说:“眼睛不要啦,赶紧关了!”
事例三:考试前妈妈鼓励我:“好好考,相信你能行!”
事例四:生病时妈妈唠叨着:“盖好被子,出出汗就好了。
”。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唠叨”和“爱”的相互关系;2.能够正确理解和回答妈妈的“唠叨”,并持续与妈妈的沟通;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理解力,增强家庭和谐气氛;4.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如何面对妈妈的唠叨以及感受妈妈之爱。
2.1 什么是“唠叨”?“唠叨”指的是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错误行为而反复提醒或警告。
2.2 “唠叨”和“爱”的关系“唠叨”看似是一种负面的行为,但它实际上是家长的一种爱的表现。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父母的“唠叨”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无论过程中困难或烦恼,都是为了孩子好。
因此,孩子们要正确理解妈妈的“唠叨”,感受妈妈之爱。
2.3 如何正确应对妈妈的“唠叨”?1.沉着冷静:不要对妈妈发脾气或作出过激的行为,要保持冷静;2.倾听妈妈:认真听取妈妈的话,了解妈妈的期望;3.表达自己:适度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保持沟通;4.改变行为:如果妈妈的唠叨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行为导致的,那么就要承认错误,改变自己的行为。
2.4 加强家庭和谐家庭是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和谐与否对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处理妈妈的“唠叨”时,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学会倾听和表达,拉近和家人的距离,加强家庭和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唠叨”和“爱”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3.2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回答妈妈的“唠叨”;•培养学生的锻炼自我调节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参与课堂,达到愉悦学习的目的。
4.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提问学生:“你们是否遇到过家长的唠叨?你们觉得家长唠叨是什么意思?”步骤二:学习“唠叨”的意思及其与“爱”之间的关系(15分钟)教师讲解“唠叨”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唠叨”与“爱”的密切关系。
“唠叨之歌”教学设计
唠叨之歌---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活动理念】:据调查,五年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对父母唠叨的发展和认识处于萌芽阶段,开始表现出来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影响着亲子关系。
通过团体辅导,利用团体动力,改变孩子对父母的唠叨的认知,从而改善应对唠叨的行为。
【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共同探讨应对唠叨的好办法。
【辅导年级】:五年级【课前准备】:课件记录单笔等材料【活动过程】:一、暖身游戏出示一张幸福的全家福照片。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很幸福。
一起来做个游戏,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和老师一起唱《当我们同在一起》,一边做动作,随着节奏加快,动作也加快。
二、听歌,引出唠叨1.从小到大,哪些事情中让你体会到父母对你的浓浓爱意?学生交流2.那么,父母为你所做的一些事情,有没有曾经让你感到过不舒服,甚至是厌烦的?一起来听一听一首歌《妈妈的唠叨之歌》(不显示歌名)3.这种情况在你家里出现过吗?出现的频率高吗?我们把父母对孩子同一句话或者差不多的一些事情重复来重复去地说,我们可以说成是父母的唠叨(板书唠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出本课的主题。
三、感受唠叨1.你父母的唠叨之歌在什么情况下会唱起来,具体怎么“唱”的呢?2.学生交流3.唠叨让很多同学觉得很烦,听到唠叨,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怎么表现的呢?选择自己经常经历的一个场景,我们一起来演一演,两两配对,一位演妈妈一位演你自己。
4.请一组同学上来表演,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表现,交流。
5.听着父母的唠叨,除了上面所说的感受,还会有怎么样的感受?还会怎么做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生活的细节,了解父母的唠叨的内容。
通过小品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唠叨,展现生活中自己真实的应对方式,为下面环节作铺垫。
四、体会唠叨背后的爱1.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同学有很多情绪和表现,这样做好吗?我们先来看一看爸爸妈妈为什么总喜欢唱这首唠叨之歌呢?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请同学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认真倾听唠叨之歌,听一听爸爸妈妈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填写表格)2.反馈交流,你对爸爸妈妈的“唠叨之歌”有了什么新看法?【设计意图】:通过反思父母唠叨背后的原因,了解父母的唠叨其实是父母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复习内容: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
复习重点:1、作文的写作技巧。
2、作文随堂训练。
复习过程:一、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这就是我》看范文,让学生找写作特色。
(范文一)老鼠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只小老鼠,大家都认识我吧?我知道你们都非常讨厌我,因为我专干那些偷偷摸摸的事,是你们人类的公敌。
我有一身光滑的毛,只是颜色不太好看,背上的毛是灰褐色的,腹毛是白色的。
小鼻子尖尖的,耳朵向前伸。
上颌门齿从侧面看,有个缺口,但我啃东西还是相当不错的哟。
别人都说我丑,可我觉得自己还是蛮漂亮的。
我的兄弟姐妹特别多,有的都进入大城市了。
告诉你,一对大家鼠夫妇在一年内连续繁殖,如果不计算死亡的个体,子孙后代可以达到3.5万只以上呢。
怎么样,数字够惊人的吧?总有一天,我们鼠类的数量会大大超过你们人类的。
我们鼠类的适应性特别强,无论是寒冷的高山上,还是干热的沙漠;无论是茂密的森林,还是广阔的草原;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我们都能安家落户。
我们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如褐家鼠常沿墙根、夹道行走,在这些地方形成鲜明的跑道。
我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呢?那要看在什么地方了。
如果在干燥食物丰富的地方,那我们就喜欢含水分多的食物;如果在含水分少的地方,那我们就喜欢干燥食物。
哎呀,我真是饶舌,怎么连这些都告诉你们了?还不是让你们更容易治我们吗?你们人类真是太坏了,老是跟我们过不去,还编造一些什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歇后语。
昨天,和我住在一起的三个弟弟妹妹都是被鼠夹夹死了,三个哥哥姐姐也都被老鼠药毒死了,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了。
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多找些朋友,加强繁殖,向人类复仇。
你们没有看见,它们死得有多惨!我知道你们为什么害我们,因为我们偷吃你们的粮食,咬坏了你们的衣服。
对吧?你们人类真是小心眼!我真希望有一天,你们人类不再追捕我们,而用改造遗传“基因”的方法,改造我们,使我们改恶从善。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母爱》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母爱》教学设
计及总结反思
了慈爱而坚强的母亲”。
是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而又最亲近的人。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智慧,给了我们幸福,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
古今中外有哪些以母爱为主题的主题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呢(学生举手回答)这些作品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但对母亲的真挚与深切的关爱却是同样的,母爱是人间第一情。
二、感受母爱
1.配乐诗朗诵:《永恒的妈妈》(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要求字正腔圆,饱含真情,节奏分明,
2.照片里的故事(背景音乐同上)
同学们刚才精彩的朗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人间最无私、最伟大的亲情,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母爱,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照片里的故事。
(1)《妈妈的手》、《感受母爱》(先后展示学生与母亲的合影、背景音乐同上)请两位学生
通过自己与母亲的合影讲述倾注着母亲无尽关爱的生活小事。
①请其他同学谈谈听完后的感受
②老师从选材的角度点评。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教学目标1.了解家长的爱与关心2.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消除误解与矛盾3.学会对待父母的唠叨的积极心态和方法教学内容课前热身1.导入“爱的传递”游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询问学生,你们是否经常遭遇父母的唠叨?如何面对?教学重点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1.积极倾听,在耐心的态度下,认真聆听与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
不要随意轻视父母的话语,更不能无视他们的苦心经营。
2.试着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立场和角度。
父母善意的批评和叮嘱都是基于对子女的关注和爱,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决策和选择。
3.有针对性的改进,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行为,让父母看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提升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积极对待父母的唠叨?1.引导学生找出父母唠叨的原因并了解他们的立场和角度。
2.从实际出发,督促学生及时改善自身表现。
3.加强孝道宣传,提升学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1.情境教学法,通过学生自身经历举例来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和解决问题。
2.多媒体互动教学,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如何和父母沟通、爱的传递。
引发学生思考且增强了解与实践的互动性。
3.采用PPT讲解法,突出重点,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
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简单介绍“爱的传递”游戏,要求学生和父母写一张纸条,表达对方对自己的爱意,然后将他们家长的纸条贴到墙上,学生们去找自己的父母的爱意,然后将自己的纸条放到墙上。
让学生在找到父母的爱意后,口诵对自己的感激之情。
2.引出话题:询问学生们是否经常和家长出现矛盾,收集学生们的问题和想法,并让学生们先行思考如何解决矛盾。
3.整合问题:把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分类、整理,教师提醒学生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处理家长的唠叨问题从自己做起,不论谁的过错,都要退一步海阔天空。
4.分组讨论:视课堂人数,适当分组。
巧对父母唠叨 (导学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通用版
巧对父母唠叨(导学案)1. 前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通常会对孩子有很多唠叨和指责,而这种行为却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巧妙地对待父母的唠叨,成为了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
本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巧对父母唠叨,使孩子们能更好地应对家庭教育中的各种挑战。
2. 什么是父母唠叨父母唠叨是指父母对孩子进行无意义的、冗长的、频繁的反复叮嘱、教育、责备或批评的行为。
父母唠叨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语言重复、说教性强,往往给孩子造成压力和困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3. 父母唠叨的负面影响父母唠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带来以下负面影响:3.1. 抑郁和焦虑经常受到父母唠叨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甚至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心理逐渐承受不了压力,导致抑郁和焦虑的情况。
3.2. 减少自主性随着父母唠叨的频率和言辞的严厉,孩子会逐渐失去主动性,变得越来越闭塞,不愿和人沟通,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缺乏自信和责任心。
3.3. 激化矛盾孩子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对父母产生反感,甚至采取逆反心理和行为,激化家庭矛盾,影响亲子关系。
4. 如何巧对父母唠叨面对父母的唠叨,孩子应该如何巧妙地应对呢?4.1. 预设模式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说教模式,我们可以根据父母的说教模式,预先设置好应对策略。
例如,当父母开始反复叮嘱时,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听父母说话上,同时点头表示同意,以示我们接收到了信息。
同时,我们可以选择暂时不做出回应,或者说出一些比较明确简洁的话,让父母知道我们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如“好的”、“我知道”等。
4.2. 深入沟通当父母对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指责或者批评时,我们可以为父母提供更多的背景和关于我们想法的详细信息,从而让他们了解我们的需求和想法。
同时,我们可以对于自己不同意的观点进行耐心、理性的解释,展现我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
《妈妈》教学设计
《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妈妈这个亲人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2. 通过学习妈妈的形象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尊重、爱护和感恩之心;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妈妈: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妈妈的日常生活和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2. 妈妈的形象描绘: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描绘妈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3. 表达对妈妈的感恩和爱:学生通过图片、口头描述和写作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并学习如何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妈妈的问题,例如“你喜欢你妈妈吗?为什么?”“妈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 看图片:给学生展示不同母亲照片,鼓励他们描述并讨论每个妈妈的形象特点。
主体活动:1. 观察和讨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妈妈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你妈妈平时做什么事情?”“她对你有什么期望?”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观点。
2. 描述妈妈的形象:通过词汇练习、模仿句子和小组讨论,教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描述妈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3. 表达对妈妈的感恩和爱:学生可以选择一张妈妈的照片,然后用英语写下几句话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我很感谢妈妈每天为我做饭”、“妈妈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困扰”。
延伸活动:1. 小组演讲: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妈妈的了解,进行小组演讲,分享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2. 写作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展他们对妈妈的描述,写一篇关于妈妈的短文。
教学评估: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妈妈日常生活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描述妈妈形象时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准确性。
3. 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表达对妈妈的感恩和爱的能力。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询问妈妈的一些问题,例如妈妈的兴趣爱好、她最喜欢的事情以及她对学生的期望。
学生需要在下一堂课时准备一份介绍妈妈的简短演讲。
教学资源准备:1. 妈妈的图片和照片,以展示不同妈妈的形象。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父母的唠叨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父母的唠叨一、课程目标1.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影响。
2.学会正确理解和回应父母的唠叨。
3.提升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放松心态,减少与家庭的矛盾。
二、教学内容1.父母的唠叨是因为关心2.父母的唠叨会带来什么影响3.如何正确理解和回应父母的唠叨4.如何提升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减少与家庭的矛盾三、教学步骤1. 父母的唠叨是因为关心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己家庭中的唠叨点和原因,随机抽取几组进行汇报。
2.课堂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唠叨是出于何种目的和关心。
3.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父母唠叨的原因,让学生充分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关爱的表现。
2. 父母的唠叨会带来什么影响1.分组讨论:如果一直听取父母的唠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2.学生回答并进行展示汇报,课堂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讲解过度聆听产生的负面影响:情绪上疲惫、不断被动地接受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无能或无法达到期望等等。
3.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母唠叨的正面意义。
3. 如何正确理解和回应父母的唠叨1.直接问清楚父母的意图2.如何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3.如何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4. 如何提升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减少与家庭的矛盾1.分组演练情境判断,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通过课堂示范,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化解家庭矛盾,以及情绪调整的方法。
3.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家庭自我评价和改进活动,提升学生认识到自身家庭矛盾的存在,并寻找改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小组讨论互动法3.角色扮演法4.多媒体教学法五、教学评价1.教学记录2.学生课堂回答、讨论、表达的质量3.情景模拟成果评价4.考试成绩评价六、教学反馈本次教学活动,主要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从多人角度开始分析父母的唠叨,随后侧重讲解了父母的唠叨会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回应父母的唠叨,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与家庭的矛盾。
2023年《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2
2023年《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2023年《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
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我的发现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二、日积月累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
教师相机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1、放手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处。
Mom knows best教学设计
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Section A 3a-3c Mom knows best一、教材分析1. 本节课的话题是: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is poem.2.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篇母爱的阅读课,掌握诗歌的阅读技巧,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感受诗歌的柔美情感。
二、学生分析1. 知识认知分析:本课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完Unit5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和Unit6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基础上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所以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语法项目。
但是本课时学生初次接触诗歌这种阅读题材,要让学生掌握通过诗歌这种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和抒发情感的阅读能力会有一定的难度。
2. 身心特点分析:九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通常忽略母爱,把母爱看作是一种负担,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已经长大,甚至期盼摆脱妈妈的唠叨和母爱。
而这篇文章主题是“妈妈最懂孩子”,传递了伟大的母爱。
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歌曲,视频和图片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让孩子感受、理解并接纳妈妈的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培养孩子学会爱妈妈爱他人,学会感恩。
三、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这篇诗歌中出现的重点句型“should be allowed to do”,学会运用重点词汇:tiny, cry, field, hug, lift, badly, awful, regret, poem短语:talk back, lift me up, be back by ten。
(知识目标)2. 通过文本,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利用图片和标题进行预测文章大意,掌握诗歌阅读技巧。
(技能目标)3. 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了解三段诗歌从不同的年龄段对母爱的理解,快速把握语篇的段落大意。
母亲的叨唠高三作文范文
母亲的叨唠高三作文范文母亲的叨唠高三作文范文1自从我记事以来,差不多每天都生活在妈妈的唠叨中。
吃饭时叫我不要掉饭,饭后要洗手,晚上又叫我早点睡觉,早上又啰啰嗦嗦地叫我起床,就连在听英语时,也要说上几句。
我讨厌的东西不多,可我最讨厌的就是老妈的唠叨。
早上我还没起床呢!老妈就扯着嗓门叫我起床,我假装没听见,睡着了。
可老妈早就知道了我的把戏,把我从床上揪了下来。
在听英语时,老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又唠叨一句“要大声读”之类的话。
我赶紧提高自己的声音,好把老妈的话盖住,直到老妈一不说话,我马上就放低了声音。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不用听老妈的唠叨。
不久,老妈出差一个星期。
哈哈,一回到家,没有了老妈的唠叨感到自在多了。
我马马虎虎地做完了作业,听完了英语,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开心的玩了起来。
把那些什么“别太晚睡觉呀”,“别看电脑太久呀”,“十点之前必须睡觉呀”之类的话全丢到九霄云外了。
我玩玩电脑,看看电视,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十二点钟,我困得实在不行了,就回到房间里,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一看,哇!快迟到了,已经是七点五十分了,走过去一定来不及了,我只好忍痛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打了一辆摩的飞快地往学校赶去。
我踩着铃声跑进了教室。
没想到我一进教室,同学们一见我的样子就都笑了起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同学赶紧借了我一面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模样——头发乱乱的,就像一个标准的“鸟窝”,眼睛边还有点黑,袜子一只黑一只白。
我自己看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赶紧借了他的梳子,把头发梳好了,才有点像正常人的样子。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赶紧把袜子换了,洗了个澡,可我依然把老妈经常说的中午要睡觉的事完全忘了,看了整整一个中午的电视。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的眼皮在不断地打架,挣扎,几个回合后,我的眼皮渐渐的合上了,睡着了。
结果,被老师当场发现,老师很很地批评了我。
哎,该死的睡意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上课的时候来。
放学了,我本以为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不一会儿,老师叫我到她的办公室去,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磨磨蹭蹭地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原来,因为我的作业没有写好,被老师挑出一大堆的错误,老师结合我课堂上的表现,要求我重新写作业。
妈妈的声音中班教案
妈妈的声音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妈妈的声音,培养对妈妈的感情。
2.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利用故事和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1.CD或音乐播放器2.妈妈的声音绘本4.彩色纸和彩色铅笔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热身歌曲:播放一首与妈妈相关的歌曲,如《妈妈好》。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让幼儿关注妈妈的重要性。
2.讲解活动:展示妈妈的声音绘本,一起浏览绘本图片并询问幼儿这些图片中是否有妈妈。
然后逐页讲解每一页的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妈妈的不同声音(如咕噜咕噜的笑声、轻柔的哄睡声等)。
3.观察活动:教师将多种声音录制在CD中,播放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幼儿试着猜测是妈妈的声音还是其他声音。
然后播放妈妈的声音,让幼儿再次确认并指出妈妈的声音。
这个活动可以重复数次,增加难度,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听力活动:5.创作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和彩色铅笔,然后告诉幼儿他们要画一张妈妈的脸,并向幼儿示范如何画出妈妈的笑脸。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记忆来完成这张画。
6.温故知新:教师让孩子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回答问题:“你最喜欢妈妈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孩子们展示他们对妈妈的喜欢和感激之情。
7.温馨结束:教师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唱歌,感受妈妈的爱。
拓展活动:1.利用绘本《小熊回家》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妈妈的声音来演绎故事。
2.制作一份录音带,包括妈妈的声音和幼儿喜欢的歌曲,幼儿可以在幼儿园或家中播放这份录音带,感受妈妈的陪伴。
教学反思:通过让幼儿参与听觉训练、观察活动和创作活动,本教案旨在增强幼儿对妈妈的关注和感情。
通过听妈妈的声音、观察妈妈的行为和创作妈妈的画作,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达对妈妈的爱。
同时,通过与家长一起唱歌和回答问题,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适度增减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Moan, Moan,Moan!》教学设计及反思
《Moan,Moan,Moan!》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陕旅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三年级起点)第八单元B部分Read the words部分的内容。
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
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情境创设,在故事中慢慢渗透字母组合oa的发音规则,让学生逐步掌握,并能听、读、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故事学习,逐步掌握字母组合oa的发音规则。
2.听懂、会读并能拼写单词moan,coat, slowcoach, road,toast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一听就明、一读就懂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理解并感恩妈妈的关心与爱。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懂,会读单词moan,coat, slowcoach, road, toast,并能根据字母组合oa的发音规则拼读、听写出其他单词。
教具准备课件,单词卡片教学过程Step1 Warming-up1.Greetings2.Sing a song“Bingo”.设计意图:轻松的歌曲可以减缓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同时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Step2 Presentation1.Play a game—Students choose their favourite number and try toread the words behind the number.设计意图:通过读单词这一小游戏复习五年级学过的字母o的发音特点。
并为后面故事内容做铺垫。
2.Watch a video, let students try to understand “moan”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视频《妈妈的唠叨》让学生的理解核心词“moan”。
3.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ory. Then have students listentwice, try to answer “Who always moans?” and find all the wordswith“-oa”.设计意图: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找出所有包含字母组合oa的单词,初步感知其发音规则。
妈妈的唠叨教学设计
《妈妈的唠叨》教学设计一、活动设计背景十一、二岁的孩子已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
而生活中,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有很多是四个长辈守着一个孩子,长辈们喜欢过度关心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训孩子。
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
孩子不爱听,发脾气,因而影响两代人的关系,甚至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是很重要,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
二、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共同探讨对待唠叨的好办法。
三、活动准备1、邀请本班家长委员会的几位妈妈参加2、50张信封和信纸3、若干白色和红色卡纸四、活动过程(一)听歌曲,引话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欣赏歌曲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支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 播放《妈妈之歌》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据一份儿童的心理问卷分析显示:90%以上的孩子认为妈妈太唠叨,也惹来不少孩子的厌烦。
同学们,你的妈妈爱唠叨吗她们唠叨时,你是怎样处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二)说唠叨,谈体会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经常在什么情况下唠叨吗他们经常喜欢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唠叨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畅谈)师结: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老师也体会到了大家的心情。
我们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他们把自己所有未圆的梦,未完成的事业都深深寄托在了我们身上。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再大也仍旧是孩子,我们就像父母心中的风筝,永远让他们牵挂。
引起的唠叨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组长做好记录。
哪个组愿意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师:虽然引起的唠叨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有下面几种情况:(请看大屏幕)(1)学习方面:作业拖拉,书写不认真,成绩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唠叨》教学设计
一、活动设计背景
十一、二岁的孩子已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
而生活中,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有很多是四个长辈守着一个孩子,长辈们喜欢过度关心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训孩子。
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
孩子不爱听,发脾气,因而影响两代人的关系,甚至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是很重要,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共同探讨对待唠叨的好办法。
三、活动准备
1、邀请本班家长委员会的几位妈妈参加
2、50张信封和信纸
3、若干白色和红色卡纸
四、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引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欣赏歌曲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支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 播放《妈妈之歌》视频)
师:同学们,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据一份儿童的心理问卷分析显示:90%以上的孩子认为妈妈太唠叨,也惹来不少孩子的厌烦。
同学们,你的妈妈爱唠叨吗她们唠叨时,你是怎样处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
(二)说唠叨,谈体会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经常在什么情况下唠叨吗他们经常喜欢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唠叨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畅谈)
师结: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老师也体会到了大家的心情。
我们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他们把自己所有未圆的梦,未完成的事业都深深寄托在了我们身上。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再大也仍旧是孩子,我们就像父母心中的风筝,永远让他们牵挂。
引起的唠叨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组长做好记录。
哪个组愿意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师:虽然引起的唠叨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有下面几种情况:(请看大屏幕)(1)学习方面:作业拖拉,书写不认真,成绩不理想。
(2)娱乐方面,无节制地玩电脑,看电视等。
(3)社交方面:外出玩耍不提前交待清楚,让父母担心。
(4)卫生方面:房间脏,乱。
(5)安全方面:行路安全,骑车安全,谨防陌生人等。
(6)饮食方面:挑食,暴饮暴食。
师:同学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你的父母是不是经常因为你某一方面做的不够好,才会一遍遍的叮咛嘱托,一次次的指点要求。
(三)家长说,悟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因为这样的一些小事唠叨吗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妈妈的真情告白。
(家长发言)
师:听了这些妈妈的真情诉说,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师:孩子们,我们从呱呱坠地的无知婴儿,到牙牙学语再到现在的青春少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辛勤养育和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
生活中,你从哪些细节中可以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结: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他们的关心是最真诚的,最无私的,也是最不求回报的。
(四)共探讨,想办法
师;有时就免不了会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一些摩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
商量一下:面对他们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办?
大家各想各的主意,来一个头脑风暴,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白纸上,然后在许多主意中挑选出最好的两条,用记号笔写在红色的纸上。
(五)、说方法:巧应对
1.把各小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两个好点子都贴在黑板上。
2.学生交流,勾出好的点子,问:这是谁的创意?
3.根据大家认同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方法,哪些方法比较合理有效呢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下,请看大屏幕。
安静聆听法转移注意法
换位思考法解释沟通法撒娇耍赖法
(六)爱妈妈表真情
师:唠叨是浓浓的关爱;唠叨是温暖的呵护;唠叨是母爱的重叠;唠叨是亲情的附加。
妈妈因为爱而唠叨,孩子因为感激而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让我们架起一座爱的桥梁,与妈妈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
愿大家都能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汲取营养,用自己最优秀的表现让妈妈放心,为妈妈的“唠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在同学们的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漂亮的信纸和信封,请你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送给妈妈,让妈妈们看到你们长大了。
(七)看视频,课小结
师:在今天班会即将接近尾声时,老师请大家来观看视频。
学生诗朗诵起(伴随歌声《感恩的心》:
妈妈的唠叨
——谨以此诗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妈妈
您知道吗
小时候我最不愿听
您的唠叨
上学时我最害怕听
您的唠叨
我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只为能逃离
您绵绵不绝的唠叨
长大后
当我也成了孩子的妈妈
我突然特别想
靠近您的身边
只为能再听一句
您的唠叨
无奈千山将您重重阻隔
只恨万水
带不走我深深的愁绪
这时候
我才明白
唠叨是一页页飘落的日历
是无情的岁月,把您的爱撕得这样琐碎唠叨是您一双粗糙的手
是无尽的操劳,把您的温柔碾成这般褶皱唠叨是您亲手为我酿的酒
放得越久滋味越醇厚
唠叨是您声声的召唤
为什么离得越是遥远,听得越是清晰
妈妈
我知道了
唠叨是朵美丽的浪花
鼓动的是您如水的爱
唠叨是一首深邃的诗
只有长大了才能读懂
唠叨是一支深情的歌
只要做了母亲就会
唠叨是那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只有失去时
才知道它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