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
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研究和实践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那么,教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呢?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这就如同航行中的船只需要有清晰的目的地一样。
研究问题应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真实困惑和需求,例如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普遍理解困难,或者某种教学方法在特定课程中的效果不佳。
目标则要具体、可衡量,比如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在某一学科测试中的平均分,或者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为了确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和目标,教师需要对日常教学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反思。
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记录下那些频繁出现的问题或突出的现象。
课后,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测试成绩等数据,发现潜在的研究方向。
有了问题和目标,接下来就要进行相关的文献研究。
这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通过查阅学术期刊、教育书籍、研究报告等,了解前人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这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还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在阅读文献时,教师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而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评价。
思考研究方法的合理性、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同时,将所读的文献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将其中的有益成果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收集和分析数据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数据可以是定量的,如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时间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记录等。
在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
数据分析需要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或内容分析方法。
对于定量数据,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对于定性数据,则要进行编码、分类和归纳。
通过分析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验证研究假设,回答研究问题。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策略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策略一、引言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相互配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结合两者的策略。
二、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研究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教师教育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三、教学实践的价值1. 可以检验理论教学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场,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验证之前所学的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教育情况。
2. 可以提升教学经验通过实践,教师能够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联系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五、如何结合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1. 不断学习更新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关注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2. 建立课题组合作教师可以与同事一起组建课题组,合作开展教育研究,通过研究结果指导实际教学。
同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
3. 建立学校-大学合作机制学校和大学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教育研究项目,让研究成果更好地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六、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挑战1. 资源不足教育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这在一些学校和地区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解决好资源不足的问题。
2. 教师培训不重视一些地方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教师没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
七、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策略1. 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开展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工作,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2. 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增加教师的专业素养。
八、成功案例分析本节通过介绍几个成功案例,阐述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好处和可行性。
九、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1. 利用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获取和分享教育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研究与实践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教育研究与实践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一种科学活动。
而将教育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则是实现教育研究价值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教育研究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
其中涵盖的内容包括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有效利用研究成果的方法及对教学实践的影响等。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它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教育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特点,挖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育研究还可以帮助教育者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研究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教育研究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研究需要借助实践的基础,从实践中获取研究数据和素材,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同时,实践也需要借助研究的结果,以科学化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教育研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关系。
三、有效利用研究成果的方法为了将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下方法可以得到落实。
1. 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教育研究者应积极与教育实践者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并为其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2. 加强教育研究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教育研究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因此,教育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理解,参与教学实践并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教育研究人员之间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了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方案
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方案导言: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方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能够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教学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教育实践活动还有助于教师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学校、听课、观摩教学、交流研讨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学校了解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模式,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听课和观摩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三、教学研究方案的制定步骤制定教学研究方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系统地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实施研究并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分享研究成果等。
制定教学研究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并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教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教学研究方案是教师深入研究和改进教学的有力工具。
研究方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同时,研究方案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科发展,为学校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五、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方案的关系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学研究方案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素材,为教学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基础;而教学研究方案则可以对教师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估,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六、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方案的应用领域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学研究方案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教育阶段。
不同学科和教育阶段的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和制定教学研究方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
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教学研究和课堂实践是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教学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课堂实践则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教学研究和课堂实践的结合,以及该结合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研究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和策略。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教学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
通过将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实践并观察学生的反应,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教学研究和课堂实践的结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学研究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课堂实践是教育改革的检验和实施过程,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改善和完善教育体系。
例如,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在课堂实践中应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推动教育改革朝着更科学、更公正的方向发展。
最后,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对教师个人和职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专家。
同时,课堂实践是教师实践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平台,可以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能力。
例如,通过教学研究中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中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和职业的发展。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是教育工作者们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实践探索,教师可以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实践与探索为主线,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教学研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教师的实践探索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和推动者,他们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具体来说,他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与探索:1.1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反复实践,教师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使之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探索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教师应通过实践来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3 实践课堂管理策略课堂管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设立明确的纪律规范、采用激励机制等方式来提高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教学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教学研究实践的几个方面意义:2.1 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2.2 促进课程创新与改革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可以推动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通过实践探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2.3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
教师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之一,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是其发展的关键。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师可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问题,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以下是关于教师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的一些思考。
一、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实践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
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教师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课题,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
同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需要进行详尽的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论。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三、实践和研究相辅相成教师的实践和课题研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实践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可以指导实践的改进和提高。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发现很多教学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研究的对象。
而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实践和研究的互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教师需关注实践和研究之间的平衡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二者之间的平衡。
过多追求实践会使教师的教学变得固化和机械,缺乏创新和思考。
而过多追求研究则有可能使教师脱离实践,陷入理论的泥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在实践和研究之间取得平衡,既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又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和理论的掌握。
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结合
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结合在教育领域,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结合被认为是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实践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面对学生进行的具体教育活动,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
而教学研究则是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进和创新。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相辅相成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实践是教学研究的基础与来源,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才能积累经验,感知问题,为教学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教学研究又反过来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情感需求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然后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教学实践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而教学研究则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实践、探索教学规律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推动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落实和深化,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如何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1.建立教学研究机制:学校可以建立教学研究小组或课题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2.推行分享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3.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将实践问题反馈到研究中,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结合,是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地实践探索、理论创新,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效果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效果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保障,而优秀的教师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培养更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产生并得到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教师教育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教师教育研究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教育研究还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和知识交流,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共同体。
首先,教师教育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教师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研究了解到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教育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教育研究,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例如,有些学生对视觉教学更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最后,教师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教育研究还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研讨会、研究小组等形式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资源和案例,从而推动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二、教学实践对教师教育研究的促进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
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对课堂的观察和反思,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案例和数据支持。
首先,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了现实情境的研究对象。
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是作为教师的必修课。
教学研究是为了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更好,教学实践的结果将直接反馈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是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最近我在编写实训校本教材时,仔细研究了一些国外的教学方法,尤其对德国的“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印象深刻。
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经行规划,非常有参考价值。
尤其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这六步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高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但是普遍性的学习习惯不够好,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引导,足够的资讯是必不可少,相当于知识的提纲,技能的操作指南,会让后续的学习更易达成。
计划和决策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尽肯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实施,尽可能找到关键词,用关系图等描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实施阶段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指导。
检查和评价是鼓励和纠偏的阶段。
注重岗位职业性和规范性的培养。
具体实施时,注意环节细化,每一步都有引导与提示,就像学习单片机一样,细化到每次的选择只是判断是0还是1,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达成教学目的,而且学生参与性会更好些。
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教学研究是指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数据和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和过程。
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并将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教学水平。
一、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次,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和总结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研究还能够推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能够积累更多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和研究素材,促进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或者目标,例如某个特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或者某个学习障碍的解决办法等。
其次,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再次,分析和解读研究数据。
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检验和验证自己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研究的案例分析以某校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该教师决定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确定研究目标,即通过提供实际问题解决的数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理论知识。
其次,教师采用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信息。
教师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师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引言:教师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学科研究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如何将学科研究融入教学实践、以及教师个人成长与学科研究的联系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学科研究对教学实践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学科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科研究,教师能够深入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提高对学科的理解和熟悉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此外,学科研究还能够拓展教师的思维方式,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将学科研究融入教学实践的方法和策略1. 教师团队合作:搭建学科研究平台,组建学科教研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推动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团队合作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分享研究成果,并相互监督,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 学术交流与研讨: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借鉴他人的经验与观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3. 教师培训与进修:通过参加学科培训班、进修课程等方式,提高自身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互动关系学科研究和教学实践是相互促进、互相催化的。
学科研究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实践则为学科研究提供实证验证的机会,指导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选择。
学科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互动关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师学科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学科研究的深入进行,不仅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有益,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教师的学科研究成果可以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学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师个人成长与学科研究的联系教师个人成长与学科研究密不可分,学科研究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
学科研究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深化对学科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育领域中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如何在教育领域中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为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育领域中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一、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探索和解决的一种行为。
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选择研究主题教师应选择符合自身专业背景和兴趣的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可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并且带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搜集和分析数据教学研究需要搜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支持研究结论。
教师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观察记录、学生作业等多种方式来搜集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3.验证研究结论教学研究的结果需要经过验证才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对比实验等方式来验证研究结论,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实践探索实践探索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改进的一种行为。
实践探索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1.尝试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具、小组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经常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意见,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与同行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这样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互相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搜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验证研究结论。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学科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方法。
一、学科教学的实践学科教学的实践是指教师将学科知识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过程。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学科教学实践方法:1.项目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学科知识。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或写作比赛,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实地考察:学科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学科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理现象和地貌的形成过程。
3.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知识的探索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难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二、学科教学的研究学科教学的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进行研究和改进。
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学科教学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课堂、收集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改进。
2.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来研究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问题所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和优点。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教学假设的研究方法。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方案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方案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教育实践是指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过程;而教学研究则是指教师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回答,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全面的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方案。
一、教师教育实践在教师教育实践方面,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教育需要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教育实践应该围绕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展开,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培训,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其次是反思和反思。
教师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最后是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教育观念。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将自身的经验和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指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
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包括教学设计、评价和反馈等方面。
在教学研究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评价的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最后是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的过程。
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
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教学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和总结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教学研究中,实践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方法和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实践指导的意义与目的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是指在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指导,帮助教师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指导的主要目的包括:1.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实践指导可以帮助教师将研究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应对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教学问题。
2. 促进教育实践的创新。
通过实践指导,教师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创新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3. 培养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指导可以帮助教师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践指导的方法实践指导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践指导方法:1. 实地观摩: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授课活动,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观摩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实际教学案例,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
2.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了解不同情境下的教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反思讨论: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反思讨论活动,让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互相启发与借鉴。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4. 师徒合作:教师可以与资深教师建立师徒关系,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与指导,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指导。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三、实践指导的应用实践指导在教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
以下是几个实践指导的应用案例:1. 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指导,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理论研究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教学理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言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为宗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理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对教学理论的需求日益增加,教学理论的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 意义(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论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理论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更加合理、高效。
(3)促进教育改革:教学理论的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1. 国外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国外教学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教学目标与内容: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3)教学评价与反思:研究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2. 国内教学理论研究现状我国教学理论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
(2)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者们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的研究:关注教学评价的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四、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中的实践与实证研究
教学中的实践与实证研究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实践与实证研究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践与实证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本文将从实践与实证研究的定义、意义以及应用层面进行论述。
实践与实证研究指的是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研究和验证的过程。
通过实证研究,教师可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了解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与实证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行动。
实践与实证研究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研究实践,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辅导。
其次,实践与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研究和验证,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最后,实践与实证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学的最佳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实证研究可以应用于多个层面。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例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比较不同策略的教学效果,从而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学生评价方面,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进而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此外,在评估教学成果方面,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教学中的实践与实证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与实证研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与实证研究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创新方案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创新方案概述: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定义与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创新方案等方面展开进行讨论。
一、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定义与意义教师教育实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反思和总结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则是指教师基于对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反思,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活动。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并帮助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师教育实践的时间有限,教师们常常忙于教学工作,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仔细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活动。
其次,教师们对于教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了解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
再次,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们对于参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积极性较低。
最后,现有的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机构和平台存在互补性不强,缺乏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机制。
三、创新方案之一:“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培养计划”为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建立“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培养计划”。
该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为教师提供灵活的时间安排,鼓励他们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组织针对教师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他们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建立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加强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机构与平台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四、创新方案之二:“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交流平台”建立一个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交流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该平台可以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平台可以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发布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线下平台可以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研讨会、研究组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促进教师们进行深入的教育思考与研究。
教师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方案
教师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多样性,每位教师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
因此,教师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方案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的设定教师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深入调研和研究,找到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
教育实践方案的目标是系统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课题的选择选择适合的课题是教师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方案成功的关键。
根据学校、教师团队的需求和特点,可以选择与课程改革、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育培训等相关的课题。
四、调研与分析在选择课题之后,进行调研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五、问题的深化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化。
通过查阅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将问题与理论联系起来,找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能途径。
六、解决方案的制定在深化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估方式。
通过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七、实施与调整实施教育实践方案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一步。
教师需要根据制定的方案具体实施,并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
根据实际效果,教师可以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的效果。
八、实践的验证实践验证是教师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方案的重要环节。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
九、经验的总结与分享在实践验证之后,教师应该对整个教育实践方案进行经验总结。
教师可以思考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以促进教育实践的共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如何写文献综述? •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英文 名为review. •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方面。所谓综是指作者必须对 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 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 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 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 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1、听
听课时首先必须做到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一要听授课教师的授课语 言,如对问题的提出与阐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讲解,对学生的引 导与评价等,其中特别要“洗耳恭听”的是课的导入、情景的创设、 问题的设计以及不同问题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二要听学生的课堂发言, 如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能不能提出有见解的 新问题,与同学交流时是否善于表达,语言是否流畅等。
• (1)历史发展:按“纵”的方式即按时间顺序,简述该 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和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 (2)现状评述:按“横”的方式重点论述当前国内外的 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还未解决, 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 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 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 的发展趋势。 •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 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 3、阅读和整理文献:按综述的主题要求,对文献进行整 理和分类,使之条理化和系列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 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 自己的观点。 • 4、撰写论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 写出初稿,带”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四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 • 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即必须有最 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 3、综述的文献应尽可能齐全; •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 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评价和估价,并引出重要结论。 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有肉的好 文章。
.
•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 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 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 绍给读者,因此,它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它包括以下内容:(1)对问题进行 定义;(2)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 (3)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 (4)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等。 • 其组织形式是按逻辑关系而不是按研究进程来组织的。
二、重视环节的完整性 • 为了避免听课中的“高耗低效”现象,必须做好可课前的相关准备: 一)认真浏览听课的内容,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做一些粗浅的 思考;二)了解授课教师及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三)带全有关用品 和资料;四)做好心理准备,要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听好课。五)做 好课后交流。 三、正确把握听课要领[1]
•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质化评课可归纳如下:“一看面, 二看线,三看点,四看辅助线”[1]。
• “一看面”,即课的整体效果。主要看课堂是否把握住学科体系,
是否在学科体系中展开教学;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 的结构与安排是否合理,课堂教学节奏是否和谐;看课的目标达成度, 即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
.
•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 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 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 绍给读者,因此,它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它包括以下内容:(1)对问题进行 定义;(2)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 (3)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 (4)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等。 • 其组织形式是按逻辑关系而不是按研究进程来组织的。
二文献综述的书写格式
• 其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 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 献四部分,前三部分是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综述的基础。 • 1、前言:又称引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是将读者导入论文主题 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 使作者对主题有个初步的印象。约200-300字。 •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 得明白透彻可分若干小标题分述。其综述方式灵活多样,无固定模式。 可按年代、按问题、按不同论点、按发展阶段等;但不管以何种方式, 都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内容。综述篇幅 可长可短,正常为3000-5000字,大的可以使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 的专著,参考文献可达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 文献数篇。
如何写文献综述?
•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英文 名为review. •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方面。所谓综是指作者必须对 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 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 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 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 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二文献综述的书写格式
• 其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 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 献四部分,前三部分是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综述的基础。 • 1、前言:又称引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是将读者导入论文主题 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 使作者对主题有个初步的印象。约200-300字。 •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 得明白透彻可分若干小标题分述。其综述方式灵活多样,无固定模式。 可按年代、按问题、按不同论点、按发展阶段等;但不管以何种方式, 都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内容。综述篇幅 可长可短,正常为3000-5000字,大的可以使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 的专著,参考文献可达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 文献数篇。
• 3、总结:又称小结或结论,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这部 分可以根据主体的论述提出几条言简意赅的意见或建议; 也可对主体部分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 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 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是越多越好。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 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 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二)评析教学
• 教学评析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初步分析与评估,包括点评与总评两部 分: • 点评是指在听课的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及时评析,与课堂实录 一一对应。点评既可以是对教师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的评议,也可以 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或存在问题的分析;既可以针对教学中 某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与思考,也可以是受特殊场景或偶发事件启发所 产生的灵感和顿悟。点评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式,也无须面面俱到, 但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影响听课的连续性。 • 总评应对整节课作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分别归纳出其成功之处或不 足所在,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 “三看点”,即课堂教学的亮点、创新点、个性能够有特 色。可以是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有特色,也可以是师生教与 学认知的碰撞点、课的延伸点的绝妙处理,还可以是教师 教学的个性特色,他人难于模仿雷同的,不能是大家差不 多的。 • “四看辅助线”,即教学的辅助与服务。考量教学设施、 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情况、多媒体的合理利用情况、作业 的布置与反馈情况、教师对学生学生学习的帮助、方法的 指导。 •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303(11):9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 1、选题: • (1)选题必须有创新、有实用性; • (2)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 泛泛而谈。 • (3)可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 作者从事的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虽与作者的 专业关系不大,但是作者乐于探索或即将探索的主题;或 是科技情报工作者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 2、搜集文献: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要求搜集的文献越 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 书查阅文献,也可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方法。
2、看
听课时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一)看教师对课标的把握 和对教材的领悟是否准确到位;二)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 安排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三)看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切 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四) 看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基本功,看教师是否充满激情,能否振奋学 生,看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有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五)看教师的 应变能力,即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 其次,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一)看学生的学习愿 望和探究愿望是否被激发;二)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是主动 还是被动,是多数还是少数;三)看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善于 合作、乐于交流、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并大胆发表意见;四)看师生关 系是否融洽,师生活动是否积极高效等。
第六章 化学教学评课技能
• 第一节 听课技能: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1]
• 作为化学教师应学习和掌握的听课机能: • 一、注意观察的全面性 • 不能狭隘地理解听课就是“听”。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 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授的时间明显减少, 而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成分大大增加。因 此,听课时既要认真地听,又要仔细地看,还要用心去体验,用手去 记录。另一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化学的 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常常取决于实验教学的成败。 因此。实验教学的情况必然成为听课者所关注的焦点,听课不仅要听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做实验,还要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同 时还要思考实验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要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 用,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