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1

合集下载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备作业)-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4)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备作业)-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4)

专题二宋词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纶.巾(lún)樯.橹(qiánɡ)卷.起(juǎn)B.萧瑟.(sè) 料峭.(qiào) 蓑.衣(suō)樯.橹(lú)C.还酹.(lèi) 狼狈.(bèi) 沧.桑(cānɡ)吟啸.(xiào)D.绚.丽(xuàn) 珠玑.(jī) 公瑾.(jǐn)华发.(fā)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温暖C.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3.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4.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少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把店名起得怪怪的,如把理发店称为“发新社”、“高等发院”,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B.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是真实,二是及时。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随时深入生活,如果事情已成明日..黄花..,再作报道往往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

C.最近包头中院审结的万里大造林案,罪犯诈骗所得资金之巨,受骗人群范围之广,案件影响之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最新]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

[最新]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

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练】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课内巩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垒.(lěi)吟啸.(xiào) 衰.落(shuāi) 怀瑾握瑜.(yú)B.华.山(huá) 涤纶.(lún) 谪.居(zhé) 羽扇纶.巾C.间.隔(jiàn) 蓑.衣(suō) 应和.(hè) 狼狈.为奸(bèi)D.萧瑟.(sè) 刹.那(chà) 书卷.(juàn) 料峭.春风(qiào)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放荡不羁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D.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5.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

6.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2019最新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5 苏轼词两首(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考试专用)

2019最新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5 苏轼词两首(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考试专用)

5 苏轼词两首(课时1)1.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_,号_________,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开________一派,为______________之一。

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

传世书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文体知识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3.创作背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屡遭贬谪。

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

现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评价:“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了。

”4.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故垒()酹()狼狈()何妨()吟啸()樯橹()萧瑟()一蓑烟雨()5.指出下列词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并解释意思.(1)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2)羽扇①纶巾②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灰①飞烟②灭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同行皆狼狈()______________(5)竹杖①芒鞋轻胜马②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1.子瞻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豪放唐宋八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宋四家《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4.lěi lèi bèi fang yín qiáng/lǔ sè suō5.(1)名词作状语,向东。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学完高中语文课文《苏轼词两首》后,及时地做好课后练习十分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课后练习。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题1.根据要求背诵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

描写赤壁之战中周喻形象的诗句是。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

”东坡为之叹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一时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

(3)樯橹灰飞烟灭。

(4)一尊还酹江月。

(5)料峭春风吹酒醒。

(6)回首向来萧瑟处。

答:3.说说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正确1/ 5的项是( )(1)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即“人们传说是”,言下之意,当年周瑜在赤壁兵败曹操的历史故事,广为人民传颂,为下片描写周瑜埋下伏笔。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四个字是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概括,一个“画”字强化了豪杰人物活动的背景,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同时也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意。

)(3)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作者正值从沙湖买田归来,脑子里装的全是购置家业一事,所以对外界天候的变化竟然全无察觉。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即不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诗人开篇即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表明他对骤然而至的风雨所抱的态度。

)4.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项是( )(1)怒潮卷霜雪,天堑无涯。

(这个诗句描写了钱塘江水势汹猛,江面辽阔。

)(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个句子诗人采用了借代和对比的描写方法。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沦.陷轮.流伦.理道德羽扇纶.巾B.墙.壁蔷.薇不稼不穑.帆樯.如林C.俊俏.讥诮.刀剑出鞘.春寒料峭.D.木槿.觐.见怀瑾.握瑜谦虚谨.慎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尽,风流人物淘:冲刷B.樯橹灰飞烟.灭烟:像烟一样C.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写“小乔初嫁”,意在以美人衬英雄,赞颂周瑜年少得志。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5.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① 。

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环境可以影响心境,② 。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高一语文四课后强化作业: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含答案

高一语文四课后强化作业: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公瑾.(jǐn)樯橹.(lǔ)羽扇纶.(lún)巾B.酹.(lèi)江月雄姿.(zī) 早生华(huā)发C.狼狈.(bèi)已而.(ér) 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料峭.(qiào)一蓑.(shuāi)烟雨【答案】C(A。

纶:ɡuān;B。

华:huá;D.蓑:s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答案】D(A.姣—娇;B。

涛—淘;C。

川-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詹姆斯邦德带领着英国女皇“从天而降”,给了全世界一个大的惊喜;“憨豆”先生更是镇定自若地用一个手指向我们展示了英国式的幽默。

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伦敦奥运开幕式则是另辟蹊径。

....,熬过一冬的人们惊喜地注视着大地B.江河解冻,春意阑珊....上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黄莺的鸣唱尤其让他们心醉。

C.今年中秋之夜的月亮分外明亮,面对碧玉盘中一轮珠圆玉...润.的明月,我们这群求学异乡的学子也不禁乡情悠悠,思绪翩翩。

D.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尤其需要集中精力,上下其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答案】 A (A项,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B项,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

阑珊,指将尽,将衰。

不合情境;C项,珠圆玉润: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对象不对;D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感情色彩不对。

)4.下列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_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

_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5课苏轼词两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解析:根据前后语境可知,“其中尺度的把握”是中心,“其中”指代前文中的“画家们既要……又要……”,故排除C、D两项,A项逻辑关系颠倒,故排除,所以选B。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B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起强调词语的特殊含义的作用,在语境中,该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是现实中的跪地,而是指一些画家固守于完美的绘画准则。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3分)1. (2分) (2017高三·衢州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剽悍(piāo)黄芪(qí)白炽灯(zhì)量体裁衣(liàng)B . 豺狼(chái)整饬(chì)桃花坞(wù)正当防卫(dàng)C . 尽管(jǐn)怂恿(sóng)铊元素(tā)戛然而止(jiá)D . 囟门(xìn)楔子(qì)金箍棒(gū)潜移默化(qián)2.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 .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 .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C . 夫人之相与(交往)D .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4. (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为借代用法的几项是()A . 终岁不闻丝竹声B . 举酒欲饮无管弦C . 足下蹑丝履D . 君当作磐石5. (2分)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答案 D解析任:听任,任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 B.千古风流C.多情....应笑我 D.同行皆狼狈答案 D解析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C项古义:多愁善感。

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3.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 B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答案 D解析李煜应属婉约词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

(时间:30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巩固与语言运用(3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同“花”,花白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解析:选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活用现象。

3.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解析:选A。

A项是豪放派,其余三项均为婉约派。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解析:选B。

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拍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019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练习(含解析)

2019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练习(含解析)

第5课苏轼词两首你从北宋走来,带着风雨,挟着你的诗文;你从古代走来,携着沧桑,印着你的超然。

你让后人景仰,让后人敬慕,你的为人、你的诗文、你的品行,亦将永恒后世。

你用豁达乐观的态度化解掉人生路途中的坎坷磨难,你用如椽大笔写出了千古第一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你用豪情抒发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

美字体诗酒文章,峨眉山前高山仰止;书画辞赋,赤壁矶下景行行止.赏美文喜欢苏东坡(节选)方方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1 苏轼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沦.陷轮.流伦.理道德羽扇纶.巾B.墙.壁蔷.薇不稼不穑.帆樯.如林C.俊俏.讥诮.刀剑出鞘.春寒料峭.D.木槿.觐.见怀瑾.握瑜谦虚谨.慎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尽,风流人物淘:冲刷B.樯橹灰飞烟.灭烟:像烟一样C.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写“小乔初嫁”,意在以美人衬英雄,赞颂周瑜年少得志。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5.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① 。

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环境可以影响心境,② 。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

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③ ,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答:①②③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

组成前后呼应的三组排比句。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道风景;,是一道风景;,是一道风景。

可是你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惊涛拍岸的雄浑,,,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

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①叶梦得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限,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族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③。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

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③穷发:指遥远的北方,词中指金人的后方。

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答:9.这两首词有诸多相似之处,请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其相似点。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东。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

②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縠,绉纱。

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从作者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11.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①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13.这首词在抒情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参考答案与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C【解析】A项,“羽扇纶巾”中的“纶”读“guān”,其余均读“lún”;C项,“不稼不穑”中的“穑”读“sè”,其余读均“qiáng”;C项,均读“qiào”;D项,“觐见”中的“觐”读“jìn”,其余均读“jǐn”。

2.D【解析】任:任由,听任。

3.D【解析】“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杰出的;今义:轻浮放荡等;C项,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4.B【解析】“浪淘尽”三字,没有蕴含“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这是为下文“怀古”作铺垫,以表明自己对古人的追怀。

5.D【解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理解不正确。

词句表现了苏轼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淡然处世的态度。

6.①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②心境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③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解析】通观整个文段,谈论的是应该像苏轼那样面对人生的风雨,第①处应填入一个过渡句,由前两句话过渡到“心晴”“心雨”。

第②处应与前句构成辩证的分析,强调心境的重要。

第③处要紧承前面的比喻。

7.参考示例:东风裁柳,碧如丝绦小荷初露,涓涓清泉没有东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你有抵御艰难的柔韧你有碧澈的心灵【解析】要引用或化用古人的写景诗句,要注意所给语句前后的照应关系。

二、拓展阅读答案:8.这几句诗运用乱石、惊涛、江岸等意象,集中写出了赤壁雄奇壮观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壮美的画面,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倾心动魄的奇险境界,表达了作者豪迈奋发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境。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从意象入手,概括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根据景物特点结合内容分析意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9.①都抒发了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

两首词写景壮阔,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②都抒发了岁月日增、功业无成的感慨。

叶词中,作者写了自己“空有千茎雪”的感叹;苏词中,作者也有“早生华发”之叹。

③都抒发了虽处逆境而又豁达乐观的豪迈之情。

叶词中,作者虽然“空有千茎雪”,但依然希望能够直捣敌方老巢;苏词中,作者虽然贬谪黄州,但依然能够“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一道比较型题目,解答该题,要根据两首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其共同点。

一首诗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立足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两首词的上片都有写景,这些景物描写的特点都十分雄奇壮阔,是对眼前大好河山的一种赞美;苏词的下片的“的早生华发”与叶词上片的“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都写出了词人年华空逝、功业无成的感慨;苏词“一樽还酹江月”、叶词“一笑吞穷发”都体现了人生逆境中的豁达豪迈之情,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10.CE【解析】C项中“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

E项中“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词人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

11.①上片叙述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人世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令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理趣。

②下片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既是写的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

【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楚“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意思,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本词是如何做到情景结合的。

本词写景的句子有二:一是“倚杖听江声”,一是“夜阑风静縠纹平”。

“倚杖听江声”是词人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后的所为,体现了苏轼旷达超脱的情怀;“夜阑风静縠纹平”写的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其心态的一种体现,表达了其对对宁静安谧境界的一种追求以及对自由和超脱的渴望。

答案:12.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

【解析】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

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

1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

全词通过对风叶、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要注意首先明确抒情手法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首词写了很多景物,很显然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后要写明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