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内伤不可小视 严重可伤及好多器官

合集下载

【推荐】你知道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吗

【推荐】你知道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吗

你知道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吗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

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一、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

亦是诱发高血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如《淮南子。

原道训》曰: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

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二、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

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三、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

出现干咳、气短、。

情志对五脏的伤害讲解

情志对五脏的伤害讲解

3.《快乐的城堡》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一一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一一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 一个却看到了繁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

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繁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动物,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

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其实啊换一种积极心态看人生,你的人生会始终如同黎明一样充满希望。

忘掉能忘掉的,记住不能忘掉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古兰经》上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隐居几十年练就了移山大法” 一天,有人找到大师,请他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对着一座山念念有词,然后大声叫道:山过来,山过来!”可那座山仍岿然不动。

于是大师走向了那座山,说道: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吧。

”这就是移山大法”山不过来我过去,短短七个字道出睿智的人对待生活、对待困难的态度。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一个良好的心态。

聪明的人要学会适应,并在适应事物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改造环境,获得快乐,而不是自怨自艾, 悲观彷徨1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学习适应环境。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特点七情致病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直接伤及五脏: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七情内伤致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使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逆乱。

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等。

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刺激,虽能影响各个脏腑,然首先影响的是心(即神明之心)的功能,然后方能分别影响其他各脏腑之功能。

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另外,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情志的抑郁或亢奋失于调节,则又是情志疾病发生之关键。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临床见气逆作喘,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

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能利,故气缓矣。

”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医学教育网原创急,肺布叶举,布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而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至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

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亦会耗伤心神。

《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医学教,育网原创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中医七情内伤

中医七情内伤

中医七情内伤中医七情内伤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

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

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

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

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喜乐当适度。

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

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

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

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亦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

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

“忧”,指忧愁而沉郁。

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总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在我们中医称之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正常情况七情变化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

但是,一旦因内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过就会导致人得多种疾病。

首先来说七情太过会损伤相应之脏: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过度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1怒则气上、怒伤肝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善恐(容易受惊吓)、目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实则多怒、两胁少腹痛。

大怒常常致使肝气上逆,甚则血随气逆。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痛,面红固赤,急躁易怒;血随气逆则呕血,甚则昏厥卒倒;若肝气横逆犯脾,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

2喜则气缓、喜伤心“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就是《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一个落魄书生,几次考举人不中,在他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好消息,居然考中的举人!这个好消息让他乐极生悲,居然当时就乐疯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

过度喜乐,会使心气涣散或心神惮散。

轻者可见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而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

3思则气结、思伤脾心情不好时皮肤、内分泌等等一些病症都会出现。

《黄帝内经》中提到“思伤脾”,从中医角度讲,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影响内脏器官,导致人体气血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认为的病因,除了上篇说的六淫,还有以下原因,让我们一起看看,以避免生病!一、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是人对外界的正常生理反馈。

当出现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刺激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引发疾病。

七情异常直接影响内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这个伤的比较重了,会伤到内脏。

所以抑郁压力大的人很容易生各种的严重疾病。

(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情志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喜、怒、思、忧、恐,分别由心、肝、脾、肺、肾的五脏精气所化生.(二)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此外,心为五脏六腑的老大,又主神明,所以七情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又牵连其他脏腑。

总体来说七情伤心、肝、脾比较多。

2. 影响内脏气机情志会影响脏腑气机,造成紊乱。

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所以人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心态乐观的人,病好的快。

当人得知得了重疾后心态变化,疾病会迅速的恶话,都是这个原因。

二、饮食与劳逸失常(一)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饮食不节:吃多了、吃少了,饥一顿饱一顿,这都不行饮食不洁:比如不干净的生鱼片,夏季吃一堆小龙虾饮食偏嗜:偏热,如某些地方吃热粥,容易得食管癌,北方偏咸,容易得高血压。

(三)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1.过度劳累致病(最近流行996福报之说,又有戏称天天996,早晚ICU。

)3. 过度安逸致病(太闲了也不好,不过这个真算是富贵病吧,话说钱多事少离家近得活到底在哪?)三、痰饮痰饮,这个名字很怪异,痰还饮?其实这里面痰饮这个概念比较大,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引发其他病症,所以也是致病因素。

(一)痰饮的形成痰饮是合称,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所形成的,分为有形与无形。

有形的痰饮,是指能看见、听见、摸得到的痰或饮;其中黏稠的为痰;清稀的为饮。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

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情志:喜对应脏腑:心情志过激致病病机:“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

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或心包经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

内服中成药: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

情志:怒对应脏腑:肝情志过激致病病机:“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使得血液运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

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

可以自制枸杞梅菊饮,配制方法:枸杞15克、乌梅10克、菊花10克,开水泡服。

情志:忧对应脏腑:肺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愁忧、情绪抑郁导致肺气闭塞。

忧愁的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气机闭塞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肺气阻滞,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进而出现喘促咳嗽等症。

情志:思对应脏腑:脾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是指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思虑太过。

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则会有贫血、水肿、严重营养不良。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胃经腧穴可以强健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保证气血在经脉内正常运行。

尤其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疗效显著。

可用中成药:越鞠丸、参苓白术丸。

情志失衡如何影响人体五脏六腑

情志失衡如何影响人体五脏六腑

情志失衡如何影响人体五脏六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志的变化如同天气的阴晴,时而喜悦,时而忧愁,时而愤怒。

然而,您可能未曾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常的情志波动,如果失去平衡,会对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喜”。

适度的喜悦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气血调和。

但如果大喜过望,就可能会“伤心”。

比如说,突然中了巨额彩票,或者实现了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过度的兴奋可能会导致心气涣散,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大喜过度会扰乱心神,使得心无法正常地发挥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

接着是“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但经常发怒或者暴怒,对身体的损害可不小,首当其冲的就是肝脏。

怒则气上,当人愤怒时,肝气会急剧上升。

这就像给肝脏打了一针“兴奋剂”,使其疏泄功能失常。

长期如此,容易出现肝气郁结,表现为胸胁胀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

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肝火上炎,出现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症状。

“忧”这种情志,主要会影响到肺脏。

当一个人总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时,肺气就会被郁滞。

肺气宣降失常,就可能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而且,长期的忧愁还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使得外邪更容易侵入肺部,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思”则与脾脏密切相关。

过度的思考、忧虑会伤脾。

比如,学生在面临重大考试时,常常会因为过度紧张和思考而食欲不振。

这是因为脾主运化,过度的思虑会阻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气滞,出现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问题。

最后是“恐”。

恐惧过度最易伤肾。

当人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时,肾气会下泄,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精等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恐惧长期困扰会导致肾的封藏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以及整体的健康状况。

情志失衡对五脏六腑的影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例如,长期的肝气郁结可能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导致肝郁脾虚;而脾的虚弱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到肾的功能。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作者:24小时健康加油站发表时间:昨天13:37:28七情是内伤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一般情况下七情并不致病,而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突然或持久,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

喜与惊是心的情志的体现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当人喜乐、高兴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全身舒畅。

因为它能促使气血流畅,营卫通调,所以适度喜乐有益身心,是健康人正常的情志活动。

但是,如果过度喜乐,不仅无益,反而使心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

过分的喜,不仅伤心,而且能伤肺,因为心肺同属上焦。

惊即惊恐,是突然遇到意外之事而精神紧张的一种表现。

惊恐对心的影响最大,一般受惊,并不致于使心的功能紊乱。

但是,当人突然受到惊恐时,会使心神受伤,功能紊乱,所谓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惊慌失措,甚至神志错乱,发生痴呆之症,即所谓“惊则气乱”。

尤其是小儿脏腑娇嫩,心神怯弱,最易受惊。

小儿受惊,轻则惊悸、大哭大啼,严重时可出现“惊风”或“癫痫”等证。

怒是肝的情志的体现肝气宜疏泄、条达而不能抑郁,也不能过于愤怒。

若过度愤怒,就会伤肝,使肝的功能失常,导致肝气横逆、上冲,所谓“怒则气上”,症见面赤、头晕、胁痛、胸满、纳少。

严重时可导致血随气逆,蒙蔽清窍,引起昏厥。

愤怒不但能伤肝,而且能伤脾,因为肝病最易累及脾脏。

忧与悲是肺的情志的体现忧即忧愁,也就是心情愁闷不愉快。

当忧愁不解时,多感到肺气不舒,胸闷气短,颓丧懊恼,精神不振等,这是因为忧愁过度,损伤肺气的缘敌,即所谓“忧伤肺”。

这就是说,忧愁太过使气机不利,脉道闭塞,升降失常。

忧愁不仅伤肺,而且也能伤脾。

因为脾居中州,上焦心肺之气受伤,势必影响中焦。

悲即悲哀或悲痛。

悲哀太过,则意志消沉,导致肺气耗伤,所谓“悲伤肺”、“悲则气消”。

悲不仅伤肺,有时也伤心神,除了心肺同居上焦外,因为心主神志,一切情志变化等精神致病因素都有可能伤及心神。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它们是人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状态的正常反应。

然而,当这些情绪过度、持久或突然发生剧烈变化时,就可能导致身体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比如,“喜伤心”,过度的喜悦可能会使心气涣散,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怒伤肝”,暴怒会导致肝气上逆,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甚至吐血、昏厥等;“忧思伤脾”,长期的忧愁思虑会使脾气郁结,影响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悲伤肺”,过度的悲伤会损耗肺气,使人气短、咳嗽、乏力;“恐伤肾”,过度的恐惧会使肾气不固,出现遗尿、遗精、腰膝酸软等。

以“怒伤肝”为例,当一个人愤怒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肝气会迅速上冲,气血随之涌动。

这不仅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

肝气郁结久了,就可能会出现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问题。

同时,气血上冲还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再比如,“忧思伤脾”。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常常处于忧虑和思考过度的状态。

长期如此,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

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情志失调不仅会直接影响脏腑功能,还会通过影响气血的运行而导致疾病。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正常情况下,气血在经脉中运行通畅。

但当情志失调时,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

比如,愤怒会导致气血上冲,忧愁会使气血郁结,惊恐会使气血逆乱。

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在体内形成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会进一步阻塞经络,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冠心病、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

七情内伤 [解析“五行学说〞与“七情内伤〞(下)]

七情内伤 [解析“五行学说〞与“七情内伤〞(下)]

神、魂、魄、意、志)不宁而为病,故日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气乱,思则气结。这也是有确定的道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证明。 等点缀物品,来增加居室的喜庆气氛;也可做些好菜品尝庆贺;甚至也可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慨可使气横逆上冲,血随着气的逆势也会 以告知邻居们,让大家一起感受喜悦,这样的欢乐兴奋心情会持续而稳定,
向上涌。有成语叫“怒发冲冠〞、“怒气冲天〞,就很形象地道出了“怒 确定不会发生乐极生悲的憾事了。
则气上〞的情志表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气愤时面红耳赤,脖颈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会耗伤肺气,意志消沉。《黄帝内经
青筋怒胀;有的人气得头脑发昏,耳鸣如潮;还有的气得胸痛、呕血,甚 ・素问》认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七情内伤 [解析“五行学说〞与“七情内伤〞(下)]
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 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所以说,情志伤是直接伤及内脏,
二、以“七情内伤〞细说情志病原由
中医学说的“七 且不同的情志刺激所伤及的脏器也有所不同。
不解,惊恐损害神志等,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忍受程度, 的整体,从中医临床角度来看,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气血
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常可诱发失 失调为多见。这是因为,心主管血液,又藏神志;肝藏血液,又主管疏泄;
眠、眩晕、头痛、难过、胃痛等病症,甚至中风、癔病、精神病、肿瘤等。 脾主管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并且是气的升降功能活动枢纽,是气血化生

中医怎样认识内伤七情致病

中医怎样认识内伤七情致病

中医怎样认识内伤七情致病《儒林外史》里面有关于范进中举的故事,说他十年苦读一直没有考取功名,但是一朝中举居然发疯了,癫狂而不认识人。

这就应了中医讲到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

情志过度能够让人生病,即内伤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

中医认为正常来讲是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表现出的情绪,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导致生病。

但是假如情绪起伏太大,超过了心理承受范围,并且久久不能平息,就会导致气血紊乱。

假如病人在经历很大的心理起伏时候,病情会更加加重,甚至更为严重情况是假如病人患有高血压,加之心情非常恼怒,这时候可能血气上逆,导致突然昏迷,甚至半身不遂。

假如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经历非常大的心理波动时候,往往会伴有心绞痛、心肌梗塞,更为严重可能猝死。

七情中的“喜”,代表的是心情开心。

但是乐极也会生悲,对“心”也会有伤害。

中医的角度看“心主神明”,心是属于情绪活动的中枢;如果超常的开心。

会导致心神不宁,甚至情绪失控,头晕目眩,行为异常等情况发生。

“怒”是因为不能达到理想的愿望、遭受挫折而形成的紧张焦虑的情绪。

怒会导致肝气上逆,一般的症状表现为:头痛脑胀,面红耳赤,甚至昏厥倒下的可能。

“悲”指当失去亲人或者愿望破灭所产生的情绪。

过度悲伤,会导致肺气耗损,临床表现一般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少言寡语、气虚胸闷。

“恐”是指当遇到危险无法应对所产生的恐惧不安的心理。

恐惧会导致气不足,肾气失固等现象。

临床一般出现的症状为:骨痿以及大、小便失禁、遗精和滑精等。

“惊”指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而产生的非常害怕的感觉。

突然受惊会导致心神不安,猝然受惊会气机逆乱。

一般表现为心神不宁、惶恐不安、甚至神志不清。

“忧”和“思”指在遇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犹豫不决,思虑过重产生的复杂情绪。

这样会导致心脾郁滞,运化失职。

通常会有失眠多梦、精神不振、食少腹胀等症状。

七情一般会引发情志病,情志所带来对脏腑的伤害,也能够在互相之间产生影响,怒对肝造成伤害,悲胜怒;思虑过重伤脾,怒胜思;喜伤心,恐胜喜: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老中医:七情内伤如何致病?

老中医:七情内伤如何致病?

“七情内伤”会直接伤及内脏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

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因此,若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

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

《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

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七情五志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简称“七情”。

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情志活动又可概括为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

治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

七情活动变化,能反映和概括人的主要心理活动。

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如若人们没有七情表现,或缺乏其中的几种情感,或七情太过,都会导致情志剧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

七情怎样致病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也是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内经》很早就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里明确指出了喜怒忧思之情大多伤及内脏之气机。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明确定为“七情“,指出“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甚为病.能推而明之。

”七情也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中医学在“形神合一”整体观指导下,以五脏为中心,把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悲)、思、恐(惊)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

五脏藏有五神.即肝“在志为怒”藏魂,心“在志为喜”藏神,脾“在志为思”藏意.肺“在志为忧”藏魄,肾“在志为恐”藏志。

以七情、五志、五神与五脏相配应,用来说明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作为生理基础的,特别是以“心神”来概括和总统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可见.人的七情活动是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而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又要依赖五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

故而陈无择论述七情病机.说:“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晾伤胆,其气乱”。

尤其是中老年人.因“肾气虚哀”.身体逐渐哀老.五脏精气俱损.五脏缺乏藏神物质基础所养,易形成“五志薄弱”.容易患有七情所致的各种疾病。

人们常因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突发事件等逆境或变故,使之不能适应相互变化且无力调整波动的情绪.特别是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受到七情中某种情志过于强烈、持久、频繁的刺激.造成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经脉阻滞,容易发生多种心身疾病。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中医养生学认为,忧思伤脾,伤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得饮食。

”这是说,进餐时宜专心致志,心平气和,一切反常情绪都应尽力排除,如此才能有利于脾胃正常功能. 七情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化生之源。

所以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

七情内伤,扰及气血,可致气郁、气滞、血瘀、血虚等,造成脏腑亏虚、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与外感之邪形成内外合邪之势,导致人体气滞血瘀、痰凝毒结,形成癌瘤. 在现代紧张的社会环境中,人类会接触到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对人体会产生各种精神刺激,如果一个人的心境不协调,就很容易引起病变。

就像古时的“范进中举”,无论是过分忧愁还是喜悦,都会引起对身体机能的损害。

不仅“忧思伤脾”,“过极”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身。

我就我的理解说一下。

五行中“水”代表的是自然水,同时延伸到其他方面。

水具有寒气,在季节代表冬天,所以冬季的三月,是水最旺的阶段;冬季主收藏,中医认为人的肾脏就是收藏人有元气的,主精,所以水代表肾脏;肾精与骨同色,且具有“收敛”的特点,所以“骨”在人体属于水;骨有造血功能,是藏火于内,与《周易》坎卦的卦象非常相近,而坎代表水,所以骨属于水。

人的五官也分属五行,每一五官与不同器官联接。

如口与脾胃联接,脾胃属土,所以口属土。

鼻子子与肺连接,肺属金,所以鼻属金;眼接受光明,属于火;眉毛反映人的寿命,与肝的旺衰相应,属木;耳朵与人的大脑连接最密切,而大脑与肾的旺衰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耳通肾,所以耳属于水。

事实上人体中肾经也是通过耳朵的。

人有七情六欲。

发怒俗称发火,与木生火同类,火旺则消耗木气,肝属于木,所以怒与肝同类属木。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致病多见于情志病,如伤及内脏或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活动与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内脏精气虚衰,气血失和,均可引起七情失常,影响相应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1.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也有医家认为五志过极,皆可化火。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则气聚,思则气结。

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所以情志对人体气机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

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腎!中医称之为“五情外伤”,西医称之为“心身疾病”!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腎!中医称之为“五情外伤”,西医称之为“心身疾病”!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腎!中医称之为“五情外伤”,西医称之为“心身疾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腎。

”——《黄帝内经·素问》不良情绪致病,中医称之为“五情外伤”,西医称之为“心身疾病”!养五脏要与五情相当情志,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

五情即为喜、怒、思、忧、恐,分别与五脏的心、肝、脾、肺、腎相对应。

情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自己健康长寿的方法。

喜伤心“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

人的神志宜收、宜藏,最害怕涣散,无法集中和收敛。

突如其来的惊喜或暴喜,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

【病理表现】当人体受到强烈的刺激后,机体中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就会极度兴奋,体内腎上腺素等物质便会被大量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人的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

内服中成药可选用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

怒伤肝“盛怒”“暴怒”会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从而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

【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会使血液运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使其输布畅达,从而保持情志舒畅。

思伤脾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郁结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则会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

【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则会有贫血、水肿、严重营养不良。

脾伤会使气血生化乏源,从而引发心神失散等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情志内伤不可小视严重可伤及好多器官
导语: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

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那么在通常情况下
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

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那么在通常情况下情志内伤会伤到哪里呢?
情志内伤:
一是情志过亢而导致肝的疏泄太过,肝气有余,肝火上逆,表现为气血逆乱之证。

二是忧思抑郁,导致肝的疏泄不利,气机阻滞形成肝气郁结,表现为各种郁证。

三是悲哀、惊恐、思虑过度可损伤肝气,导致肝气虚而表现为肝魂不藏额相不用或饮气不行诸证。

情志证辨证:
(一)喜证
临床表现: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肢体疲软,脉缓等。

(二)怒证
临床表现: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或腹胀、泄泻,甚至呕血、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

(三)忧思证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表情淡漠,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悸,倦怠乏力,纳谷不馨,腹胀,脉沉弦等。

(四)悲恐证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