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季羡林,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被誉为学界泰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的简介:季羡林, 字希逋, 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文学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9国语言, 即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20xx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 祖父季老苔, 父季嗣廉, 母赵氏, 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 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 1920xx年, 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 还是著名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 至今将过耄耋之年, 仍旧不能放下笔, 全出于董老师之赐, 我毕生难忘.1947年夏天, 季羡林回到第二故乡——济南. 季羡林在济南走亲访友, 应酬颇多, 惊动了王耀武. 他派人请季羡林去他的官邸赴宴, 表示欢迎他回山东工作. 王耀武还派人给季家送来了面粉、白糖等礼品, 他的车队惊动了二里长的佛山街,从此季家名声大振.作家卡片他的散文, 质朴而不失典雅, 率真而不乏睿智. 《夹竹桃》等文章便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 季羡林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贞的爱国者. 20xx年4月, 93岁的季羡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 孝顺父母, 尊重师长, 同伴和睦.季羡林的评价: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 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 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 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 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 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 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 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 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 传承精神, 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 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 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 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 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 敢说真话, 直抒己见, 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的学术成就:季羡林的学术研究,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8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 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 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 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 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 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 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并且吐火罗文在世界上仅有不到30人会翻译的《校注前言》, 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 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万余颂, 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 季羡林经过20xx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 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5、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 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 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作出了巨大贡献.6、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 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 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 约500余集, 800余册, 预计20xx年完成.7、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 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8、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 几十年笔耕不辍, 已有80余万字之多, 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他朴素, 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 如同野老话家常.季羡林抄书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 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 一天, 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 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 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 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 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 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 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一个礼拜后, 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 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 感到非常意外, 这根本不是一本书, 而是一叠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本借给你, 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 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 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 我怕万一被人损坏, 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 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 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 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 是可以一用的……学生一听, 异常震惊, 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 对于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 要将它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 要有多大的耐心、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个星期, 季羡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录任务.其实, 当初学生来借书的时候, 季羡林完全可以向他说清实情, 当场婉言拒绝, 学生也是一定能够理解的, 但季羡林却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实在令人感动、感叹!季羡林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大师, 同样在做人处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季羡林的简介和作品
季羡林的简介和作品一、简介季羡林(1911年-2009年),字仲寅,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
季羡林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
他先后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在国内外多所高校任教。
他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文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此外,他还担任过许多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的顾问或主席。
季羡林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致力于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
他提出了“开放式知识体系”的观点,认为要超越传统知识界限,吸收其他民族和国际文化的精华,才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季羡林还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家。
他积极参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建议,并亲自捐资助学。
此外,他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扶贫、环保等公益事业。
季羡林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杰出的社会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民教育家称号等。
他是中国知识界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主要作品季羡林以其丰富而深入的学术研究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他部分重要作品的简介:1.《中国哲学史》这是季羡林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性人物,并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该书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全面的考察,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2.《中国文化通论》这是季羡林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开放式知识体系”的观点,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吸收其他民族和国际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3.《季羡林自传》这是季羡林回顾自己一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
季羡林事例素材
季羡林事例素材素材名人——季羡林1.季羡林评价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是“感动中国”送给一位九旬老人的颁奖词,这位老人家是“国学大师”。
2.季羡林成就:现年98岁的季羡林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3.季羡林具体事迹:(1)朴实“提包者”:某年秋季,北大开学,燕园一片繁忙。
一名新生守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站在道旁发愁,他应该去系里报到,但找不到地方。
再说,带着这么多行李,也不方便寻找。
正在这时,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位清清瘦瘦的老人,光着脑袋,上身穿一件半旧的中山装,领口露出洗得泛黄的白衬衣,足蹬一双黑布鞋,显得比他家乡的人还要乡气,眉目却很舒朗、清亮,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他,似乎在问:你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吗?新生暗想:老人瞧着熟悉亲切,仿佛自家人一样,这年头儿谁有这份好脾气?莫不是——老校工?他壮着胆问了一句:“老师傅,您能帮我提点行李吗?我一人拿不动。
”老人愉快地答应了。
他先帮新生找到报到处,又帮他把行李送到宿舍,这才挥手作别。
数天后,在全校迎新大会上,这名新生却傻了眼。
他发现那天帮自己提行李的老人,此刻正坐在主席台上,原来他不是什么工友,正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2)谢绝剑桥大学聘约:二战前,古斯塔夫•哈隆教授向剑桥大学推荐季羡林任教,剑桥大学接受了他的推荐,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剑桥大学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理想地方。
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在灾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于不顾,那简直就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流。
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
季羡林事迹50字简介
季羡林事迹50字简介季羡林,现代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教育家和翻译家,是中国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于1912年,逝于2008年,享年96岁。
他在文化研究、语言学和教育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季羡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
他的学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儒家学说方面有独到的研究。
他的大部分著作和论文都以清晰明快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风格闻名。
季羡林坚持推崇古代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思想。
他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他通过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学术知识。
他的教课方式风趣幽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季羡林还是出色的翻译家,主要从事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他将中国古代文学带入了国际舞台,为世界各国读者提供了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机会。
他的翻译作品通俗易懂,极大地拓宽了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
除了学术研究和翻译工作,季羡林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教育改革。
他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外教育合作的发展。
他还担任多个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职位,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季羡林一生兢兢业业,不负韶华。
他通过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为人师表的风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他的事迹和学识将继续激励和启迪后人,成为一座永恒的学术灯塔。
总结起来,季羡林是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界的巨擘,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继承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1911.8.6~2009.7.11),男,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二十四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
他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
经典语录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季羡林散文精选内容简介
季羡林散文精选内容简介
季羡林,中国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和艺术评
论家,被誉为“文化泰斗”。
他的散文作品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风格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充满人文情怀。
季羡林散文精选包括:《一个受伤的中国人》、《悼念——毛泽东》、《人性的弱点》、《青年不知愁滋味》、《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三十年的沉思》等。
这些作品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
感受到季羡林对中国历史、文化、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其中,《一个受伤的中国人》表达了季羡林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
和问题的关切,呼吁中国人保持内心的善良和人性之美;《悼念——
毛泽东》文章中,季羡林深切悼念毛泽东逝世十周年,同时批评了毛
泽东晚年“文斗武斗”、屠杀冤狱等极左错误;《人性的弱点》则着
重探讨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引起人们深思;《青年不知愁滋味》
则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注和教育的呼吁。
总的来说,季羡林散文深刻把握当下社会、文化的现实,呼吁人
们保持人性、责任心、慈悲和关爱他人,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
是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季羡林故事
季羡林故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的故事一:爱国好学,堪称师表。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
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
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
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
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
他为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
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
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著名学者钱文忠说》:“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_名人故事
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详细]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唐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14.散文及杂文创作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及所获奖项获得的主要奖项有:1986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着作荣誉奖”。
1992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着二等奖。
1998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年《季羡林文集》(24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年专着《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着作奖”。
2000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年9月26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季羡林先生的品格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季羡林简介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我出生在辛亥革命年代,经历 过清朝、民国、军阀统治、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等时期。 作为“五朝元老”,我的一生见证了许多的历史,国内的、 国外的,但从未看到过像目前这么好的一个时代。 ——季羡林 季羡林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 北大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 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通英文、德文、梵文之一。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 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罗摩衍那》等。 先生还是散文高手,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他的学术研究范围涉及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 文、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 中亚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德国及 西方文学、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散文及杂文创作。
中国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8月6 日。山 东省清平县(现改归临清市)人。自幼就学于济南市,1930年毕 业于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 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的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格廷根大学 从著名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格 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交通断绝,无法回 国,即应聘在格廷根大学任教,并从著名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 火罗语(或称焉耆 -龟兹语)。1946年初夏返抵上海,应北京大 学之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 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 季羡林于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1978年起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9年起任中国南亚 学会会长,1980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 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1年任中国外语教学 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1983年被选为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1985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名誉会长等职。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东方学学者,印度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散文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英、德、法语言及文学。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
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历任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
多年致力于东方学,特别是印度学的研究、开拓工作,著述甚丰。
主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
在语言学领域,季羡林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和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均有开创意义;在文学方面,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散文作品有《季羡林散文集》等。
在李铮编的《季羡林年谱》中,有对这篇散文背景的介绍:1959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50周年研究大会。
所以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
而散文的前半部分,是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
这部分最为独特。
尤其是少年对月光下夹竹桃想象的那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读到此,我们不能不接受作者关于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判断了。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
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
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
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cym
主要译著 《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 (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 《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 《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 战前,剑桥大学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 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剑桥大学 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理想地方。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 在灾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于不顾,那简直就是 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 流。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 回国后,季羡林受到北大的优待,本已打消了去剑桥任教的 念头,可是面对中国图书馆梵文典籍空空如也的现状,他又感到 前途黯淡。剑桥大学丰富的藏书、优越的研究条件,令他向往不 已。最后,他决心回济南老家看看,再作决定。 • 当他迈进老家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家庭经济困难的 程度远比他想象中要严重很多,两个孩子瞪大眼睛望着陌生的父 亲.眼前的一切另他痛苦万分,流下了眼泪.悔恨、内疚、痛苦的 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立即作出决定:拒绝剑桥大学的聘请。 •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我立即忍痛决定,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 一个失掉天良的人,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必须承 担起来。”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 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
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 欲。一介布衣,言有物, 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 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 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
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 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 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怀念母亲》、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中国国学大师
翻译家季羡林
翻译家季羡林1生平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
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
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
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
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一
佛教史研究;
。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学
界
季 羡
泰林
斗
A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A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
A
大家还记得我刚介绍里说的:
季羡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
从事
研究的学者之一吗?
吐火罗语研究
A
谢谢大家
A
大学语文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 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 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 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 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四、写作背景
季羡林做学问扎实,也得到了胡适的赏识,二人经常就学 术问题相互探讨。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胡适是在1948年12月 ,北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仪式完毕后,胡适和大家辞别, 登上飞机,飞赴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为胡适之说几句话》体现了他 的学术勇气与人格良知。到了新世纪,季羡林更是多次提到胡 适对他的帮助,他还担任了《胡适全集》的主编,并为此写了一 万七千字的总序。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 《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 等书。
二、胡适简介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 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 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旧小说考证》 出版。胡适是新红学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 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
四、写作背景
民国时期,作为学生的季羡林,同大多数青年学生 一样,非常崇拜胡适。季羡林第一次见到胡适,是 1932年10月13日。那是听胡适关于“文化冲突” 的演讲。两人真正认识,源于陈寅恪的推荐。陈寅 恪将季羡林推荐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 然接受了这个三十岁出头、籍籍无名的留学生。
季羡林精选散文
季羡林精选散文一、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 - 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古代语言。
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佛教史、印度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二、季羡林散文的特点1. 情感真挚2. 文化底蕴深厚3. 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 他的散文语言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质朴、平实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
如“我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别的想望,我只想什么时候,能够再同我母亲住在一起,再有机会吃她亲手做的饭,看她为我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
”这样简单的语句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同时,他的文字又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修辞,让文章充满感染力。
- 内容简介:这篇散文写了季羡林先生的楼前有一方清塘,他想在塘中种荷花。
第一年、第二年荷花都没有长出来,但他没有灰心,到了第三年,荷叶终于“细弱的尖儿”冒了出来,后来荷叶蔓延,荷花盛开。
文章通过描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 艺术特色:文中对荷花生长过程的描写细致入微,如“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这种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惊喜,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象征着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 内容简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在季羡林的笔下却有着独特的意义。
文章以二月兰为线索,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亲人的离世、时代的变迁等。
二月兰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每年都会按时盛开,它见证了作者的悲欢离合。
作者通过对二月兰的描写,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 艺术特色: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将自己复杂的情感寄托于二月兰之上。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季羡林,1918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是中国现代学术界的泰斗之一,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国宝级人物”。
季羡林的家庭背景非常优越,他的父亲季振堂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名人,母亲则是清朝的宫廷歌妓。
季羡林从小受到了优良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注重,不仅让他学习古典文化,还让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并鼓励他学习外语。
季羡林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出色的学术才华。
他于1935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主修哲学,次修历史。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
1941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在不久后就因为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救亡运动而被逮捕,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季羡林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通过狱中的图书馆,继续学习外语和文化知识,并且开始进行翻译工作。
他翻译了很多西方的文化经典,如《圣经》、《唐吉坷德》等,成为了中国翻译界的佼佼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季羡林被释放,回到南京大学任教。
此后,他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并且创建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季氏文化研究所。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涉及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语言等多个领域。
他的学术成就非常显著,他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汉字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权威人物之一。
除了学术研究,季羡林还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务。
他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等职务,还曾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金紫荆星章等。
季羡林的著作也非常丰富,他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包括《中国文化史》、《汉字的故事》、《佛教文化史》、《道教文化史》等。
他的作品风格简练、深入浅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情缘 在德国哥廷根的日子里,季羡林饱受轰炸、饥饿、乡愁的煎熬,有家不能归, 有苦不能诉,一切的不幸与委曲,只能默默地往肚子里咽。但是,诚如《红楼梦》 中所云:“大不幸中却有大幸。”季羡林在哥廷根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件事情曾 给他带来过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快乐,这便是他与一位德国姑娘之间的一段爱情经 历。 在季羡林住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家叫迈耶的德国人家。迈耶为人憨厚朴实,迈 耶太太却生性活泼,能说会道,热情好客。他们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 小姐叫伊姆加德,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 一些,当时尚未嫁人,待字闺中。 迈耶家也像其他德国人一样,把多余的房间租给中国留学生住。恰好,季羡林 的好友田德望便是迈耶家的房客。季羡林常去田德望住处拜访,一来二去,便同 迈耶一家人熟悉了。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上下,年轻英俊,待人谦和有礼,正在 读博士学位,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 的年轻人。 季羡林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 打字机打成清稿。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适逢伊姆加德小姐能打 字,自己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在很长 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
季先生的散文写的都是他做学问和对人生的态度,他写一个懵懂孩童是 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蜕变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他写人生的 总总遭遇和老年时期与病魔斗争的的生活,不失坚韧、乐观与豁达宽容的 生活态度;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 让我们以之为镜,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年华 逝去,他服老却不叹老,他唯一希望就是多活许多年,多做许多事情。 季先生三辞“桂冠”,而我认为他实则当之无愧。无论他治学,还是为 人,都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 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 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 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 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 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 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 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800余册,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 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 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 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 老话家常。”
季老在《八十述怀》中写道:在这条十分漫长的路上, 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 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 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 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 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 自由自在身。显然,在季老这一路走来,确实是经历了太 多太多。季老觉得,在他走了这么长的路以后,他真的想 停下来休息片刻。 季老虽然是这样的说,但是,他还是向前看。他知道自 己已经八十的高龄了,前面的路就是再长也不会有多长了, 然而却依旧乐观。他记得鲁迅先生写的《过客》,记得一 个过客问:“那边,西边是什么地方?”老人说:“前面, 是坟”,可是小女孩却说:“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 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看它们的。”显然, 两者的心境是多么的不同。季老在结尾中叙述道:我知道, 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 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季老的叙 述恰恰是这个小女孩的心境,这也说明季老还是会继续自 己前进的脚步的,他不想思索那么多、不想在驻足间,让 时间白白地流逝,那样会使他更加的不安,觉得在自己的 日子里面没有做出有益的事情来,让自己甚是自责、愧疚。
在《留德十年》中的《麦耶一家》一文中,季老以温情 委婉的笔调,描述了先生留学德国时,同德国姑娘伊姆加 德之间一段隐约朦胧的恋情。他们一起打字,促膝谈心, 笑语温馨。时光飞逝50载后,先生感慨到“如果她还留在 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 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 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读来让 人唏嘘不已。
然而,在季老九十之际,写《九十述怀》时,写到:我写《八十述怀》时, 看到的是野百合多于坟墓,今天则是倒了一个个儿,坟墓多而野百合花少了。 读到这儿时候不觉让人一惊,难道季老觉得是离开的日子快要到来了吗?可 是接下来看到的话语让人为之喜悦,季老说:不管怎样,反正我是非走上前 去不可,不管是坟墓,还是野百合花,都不能阻挡我的步伐。还说已经越过 了冯友兰先生的“何止于米(米是八十八的意思)”,下一步就是“相期以 茶(茶是一百零八的意思)”,而且,还说到百岁的时候要写《百岁述怀》。 可是真的很遗憾,季老在九十八岁的那一年逝世了。 季老写《八十述怀》和《九十述怀》都是在勉励自己,勉励自己在余下的 日子里面,能够不虚度,能够有所收获。季老一生真的是别无所求,然而却 一样特别看重,那就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己”。在季老将近百年的生涯中, 他确实也是做到了,做了自己人生中应该做的事情。
季 羡 林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 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 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季羡林《八十述怀》
学术成就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 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 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 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 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 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 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 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 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 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 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 透”。
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 几篇很长的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1945年 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打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 情。除了打字季羡林去迈耶家外,后来,迈耶家凡有喜庆日子,招 待客人吃点心、吃茶什么的,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特别 是在伊姆加德生日那一天,季羡林是必不可少的客人。每逢季羡林 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 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一对异 国青年同时坠入了爱河。 但是,每当季羡林回到寓所,内心便充满矛盾与痛苦,因为他是 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 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他。最后,他终于决定,为了不伤 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 季羡林当年离开哥廷根后,伊姆加德就一直在等待他回来,虽然 再也没有得到季羡林的消息,但她依然执意地等待并终身未婚。这 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 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季羡林90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伊姆加德从哥廷根寄来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满头银发,端庄恬静地微笑着的老人,给季羡林一直牵挂也 愧疚的心,带来了温暖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