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试论刍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
试论刍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试论刍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金融中心则是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中心更是一个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象征,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国际形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必要性1.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为当地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金融中心也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2.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金融中心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城市经济的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金融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化金融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3.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中心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志性建筑,它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专业人才和金融机构入驻,提高城市的国际化和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中心也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1.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的金融中心大多建设在一线城市,虽然有些二线城市也开始建设,但由于核心竞争力不足,在吸引金融机构和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2.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成熟的金融市场为支撑,但很多地区的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
3.经济转型难度较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建设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之一,但目前国内许多地区经济仍然依赖于传统产业,转型难度较大,使得金融中心建设时无法很好地推行。
4.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撑,但目前很多地区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也难以配合金融中心的建设。
5.人才匮乏区域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IT人才等高端人才,但目前很多地区还存在人才流失和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保证金融中心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之欧阳数创编
武汉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一、城市简介1(一)经济产值1(二)产业结构1(三)人口数量2(四)城市标签2二、发展规划3三、战略新兴产业规划8四、投资重点区域12(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2(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四)东部新城组群17(五)西南新城组群18(六)西部新城组群20(七)北部新城组群21一、城市简介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大武汉、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
(一)经济产值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是巨大的,武汉各区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再继续。
武汉在2016年全国城市GDP排名里的第9名,经济总值高达1.19万亿元。
2005~2015年这十年间,武汉的GDP增幅达到了387%,大多数年份的增速超过现有一线城市。
预计到2018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二)产业结构2016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上年的3.3∶45.7∶51.0调整为3.3∶43.9∶52.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31.60亿元,增长2.8%,快于第二产业投资15.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446.11亿元,增长12.6%。
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9.0%、17.0%、19.0%。
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人口数量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及下辖各市统计局数据整理,2016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076.62万人,比上年增加15.85万人;户籍人口833.84万人,增加4.57万人,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
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的总结报告,并提出了十四五规划的工作思路。
对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三五规划总结在十三五规划中,人民银行始终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本要求,加大对金融监管的力度,加强机构改革,推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促进金融业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为了稳定经济运行,人民银行在调整货币政策时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
通过控制公开市场操作、稳定利率、精准调节流动性等手段,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此外,人民银行还加强了对货币政策的调控,同时完善了中国的银行市场体系,提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2.加强金融监管。
针对金融风险隐患,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金融监管的力度。
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改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领域的风险隐患,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促进金融业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中,人民银行积极推进金融业发展。
主要包括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完善支付清算体系等方面。
人民银行还支持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二、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根据十三五规划总结,在未来的五年内,人民银行将继续秉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坚持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基本方针,促进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
具体工作思路如下:1.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人民银行将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管理,保持坚持稳健、中性的工作态度,适度拓宽流动性空间,有效平衡市场的流动性需求。
2.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十四五规划时期,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金融监管能力,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具体包括深度挖掘金融风险隐患,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等。
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范文)(精选3篇)
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范文)(精选3篇)1. 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旨在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推动金融创新和开放。
下面是该规划的主要内容。
首先,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通过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鼓励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服务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大对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培育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精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再次,推动金融创新和开放。
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推动跨境金融业务发展,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
加强对外金融合作,推动我国金融业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
最后,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
加大对金融乱象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强化金融机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处置金融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创新和开放,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
这将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 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3年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首先,该规划提出了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措施。
通过加大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金融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进程。
同时,加强金融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防范金融科技风险。
其次,规划强调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金融强县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业在加快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XX”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县银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根据《XX省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加快XX县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我县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银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县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坚持转变银行业发展方式,坚持创新服务手段,坚持深化改革,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社会形象、监管效能全面提高,有力支撑和保障了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截至“十二五”末,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达X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X亿元,增长X%;各项贷款余额达X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X亿元,增长X%;盈利额达X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X亿元,增长X%。
(二)改革成效日益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力度,全县X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全部完成,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邮储银行XX县分行成立,新业务逐步开展;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基本确立,运行机制初步形成;首家农村商业银行—XX农商行成功组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组织体系更趋健全XX股份制商业银行成功引进;XX村镇银行挂牌开业。
我县银行业机构体系更加健全,行业竞争活力不断增强。
全县新增营业网点机构X个,县域金融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四)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全县银行业合规意识明显增强,合规执行力不断提升,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
截至“十二五”末,全县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较“十一五”末减少X亿元,下降X%;不良贷款率较“十一五”末下降X 个百分点,降幅为X%。
城县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持续提升,其他各项监管指标全部达标;农村法人机构历年亏损和财务损失挂帐基本消化,资本充足率持续提升,资不抵债现象全部解决。
金融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22-2023年
金融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22-2023年1. 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金融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涵盖2022年至2023年的时间段。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我们将推动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2. 目标2.1 实现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和普及。
2.2 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少金融风险。
2.3 加强金融监管和市场监察,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2.4 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5 加强金融对外开放,推动金融国际化进程。
2.6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策略3.1 制定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支持智能金融、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2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金融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3.3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和监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3.4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5 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金融欺诈和非法金融活动。
3.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
3.7 培育绿色金融市场,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
4. 措施4.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发展,提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4.2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优化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4.3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金融风险评估和监测。
4.4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
4.5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4.6 增加金融对外开放的措施,吸引外资进入金融市场。
4.7 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和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和应用。
5. 结束语金融事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纲要旨在指导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促进金融业的良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推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践创新驱动和开放驱动“双轮”驱动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5年,东湖开发区企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6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8.0%,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22.4亿元。
在科技部发布的115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中,东湖开发区2013和2014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三,较2010年前进两位。
(二)主导产业跃上新台阶,企业实力快速提升。
“十二五”时期,东湖开发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加速涌现、“瞪羚企业”快速成长、领军企业不断壮大。
截至2015年底为止,全区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
(三)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东湖开发区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青桐”系列创新创业计划。
5年来,东湖开发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造能力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居第二位,排位前进2位。
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获得重大实质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四)科技新城功能不断完善,“两型”社会建设卓有成效。
“十二五”期间,东湖开发区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累计编制各类规划126项,城建投入从2010年的123.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92亿元。
5年来,科技新城建设全面推进,未来城、综合保税区、智能制造园拔地而起,八大产业园区竞相发展,对外对内交通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东湖开发区实现由单一的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科技新城的完美蝶变。
市金融业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打算
市金融业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打算市金融业在十三五规划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市金融业十三五规划总结中,可以看出市金融业在规模扩张、创新能力提升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首先,在十三五规划中,市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其次,市金融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业务不断涌现。
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市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了市民和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最后,市金融业在风险防控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高。
市金融业坚决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在市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中,将继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其次,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新兴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再次,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也将注重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普惠性,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和金融教育,进一步缩小金融服务的“数字鸿沟”。
总之,市金融业在十三五规划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金融规模扩张、创新能力提升和风险防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十四五规划中,市金融业将继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普惠性。
市金融业在十三五规划的总结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融规模扩张方面,市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市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市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2.14•【字号】武农〔2017〕21号•【施行日期】2017.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市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各区农委(扶贫办),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核心作用,实现贫困村(户)稳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三乡工程”促脱贫为抓手,科学制定到村到户扶持措施,进一步增强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贫困村(户)资产资源基础,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实行差异化布局,避免产业低效同质;坚持以贫困村(户)增收为目标,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特色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户)实现全覆盖,建成适合贫困地区发展实际的产业体系,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产业增收门道,贫困村有一项持久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271个贫困村如期脱贫。
到2020年,确保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减,促进产业扶贫项目提质、增效。
二、选准主导产业(一)发展高效种植业。
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加快名特新品种的引进、改良、培育。
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连片规模种植,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特色产品品质。
采取“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村(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村(户)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格局。
丘陵山地以果茶、食用菌为主,平原湖区以瓜果、优质水生菜等鲜嫩作物和优质稻为主。
(责任单位:各区农委(扶贫办),委种植业处、科教处、产业化处、质监处,市经管局、市农技中心、武汉农检中心) (二)发展生态养殖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银发〔2017〕140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
知
正文: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
《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银发〔2017〕140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需要,人民银行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附件: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结束——。
“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濮阳开展“一创双优”,加快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攻坚时期。
这一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业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动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业的支撑带动和服务保障功能,从整体上提升金融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我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以来金融业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金融系统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增强金融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金融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地方金融实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中介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发展成就1.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分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分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法人机构6家,村镇银行3家。
全市信贷市场稳步发展,支持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
截至2014年10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60亿元,比2010年底即“十一五”期末增长80%;各项贷款余额达455.37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96.62%。
全市拥有证券分公司1家,营业部4家,开户总数达到8.63万户,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32万户。
保险业发展迅猛,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主体机构达到31家,其中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7家。
“十二五”以来新增保险主体6家,多家保险公司在县乡增设了分支机构。
截止到2014年9月份,当年累计保费收入33.4亿元,其中寿险26.7亿元,财险6.7亿元。
截止到2013年底,保险密度3.41%,保险深度998.62元/人,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四名。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7.06•【字号】武政办〔2022〕91号•【施行日期】2022.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7月6日武汉市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推动武汉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金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根据我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聚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高金融意识,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推动金融规模再上台阶,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实力,推进金融创新取得新突破,促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二)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
到2024年,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进一步增强各区、各部门和单位的金融意识;建强金融工作干部队伍,充实金融工作力量,提高金融工作水平;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丰富金融业态和市场主体;力争完成各项金融指标,推动金融市场规模再上台阶。
2.具体指标。
根据2021年目标完成情况,结合2022年绩效目标,制定三年主要指标如下:二、主要任务(一)持续做大金融市场总体规模1.做大金融总量,提高存贷款及金融业增加值。
扩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效落地,合理增加我市地方法人银行信贷规模、专项信贷规模,积极争取在汉银行总行、区域总部在贷款额度、定价方面给予我市支持。
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关于“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现将“十二五”全市金融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十三五”期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一、“十二五”工作总结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全市金融工作通过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开拓了金融工作新局面,实现了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金融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总的发展趋势是总量在增加,发展速度在加快。
2011年-2015年7月,存款较2010年末净增423.5亿元,贷款较2010年末净增434.4亿元,存贷款增幅分别达到87.7%、154%,年平均增速高达13.4%、20.5%。
存贷款增量绝对值和增长比例均实现高基数下的快速增长。
同时,近五年来(2010年-2015年7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分别为58.4%、54.7%、55.4%、66.4%、71.9%、79.05%,由2010年的58.4%升至目前的79.05%,提高了20.65个百分点,存贷比基本保持了稳步攀升的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保险证券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市保险证券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一是截止目前,全市新增7家保险机构,机构总数已发展到26家,保险业服务范围逐步由城镇向农村地区拓展,安华、安盟、人保财险等三家公司率先开展农险业务,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全口径保费收入可实现26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13.3亿元,增幅104.7%。
二是近五年来,新增5家证券公司,共设立7家证券营业部,证券从业人员近100人,截至2015年7月末,累计开立资金账户52215户,营业收入达到6236.57万元,证券机构数量和业务总量规模逐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市区范围内业务的全覆盖。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龙源期刊网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作者:
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7年第08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信息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强调,“十三五”时期金融业要全面支持深化改革,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推动创新普惠发展,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并围绕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推进信息技术发展各项工作。
《规划》确立了“十三五”期间金融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持续驱动金融创新、金融业标准化战略全面深化实施、金融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金融信息技术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规划》围绕上述发展目标,从“夯实基础、强化安全、支持创新、深化标准、提升治理”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夯实金融服务基石;二是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增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是推动新技术应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四是深化金融标准化战略,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五是优化金融信息技术治理体系,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规划》从“组织协调、配套政策,宣贯实施、评估指导,前瞻研究、动态调整,队伍支撑、投入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以推动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摘编自人民银行网站)。
十三五规划评估总结报告汇编(14篇)
十三五规划评估总结报告汇编(14篇)1. 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重点评估了十三五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情况,发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等建议。
2.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等建议。
3.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制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优化城市化布局等建议。
4. 精准扶贫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建立健全扶贫政策体系、落实精准帮扶、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等建议。
5.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交通运输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推动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元化发展等建议。
6. 能源发展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本报告还提出了加强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创新能源科技等建议。
7. 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评估了十三五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在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强化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15•【字号】鄂政发〔2016〕33号•【施行日期】2016.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6〕3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7月15日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促进全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编制《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湖北金融业“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湖北省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呈现总量不断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金融成为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主导产业,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和“五个湖北”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金融总量快速增加。
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50亿元,是2010年的2.94倍。
201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5.5万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346亿元,贷款余额2951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和2.01倍,基本实现了翻番,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87家,比2010年新增14家,总市值达到11092.03亿元,较2010年增长116%,境外上市公司18家,全省证券化率为37.5%;“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02家、托管企业1635家;全省保险业完成原保险保费收入958亿元,是2010年的1.91倍,保险深度3.24%,保险密度1638元/人。
金融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金融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初稿)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12月目录一、专业建设与发展回顾 (4)(一)主要成绩 (5)(二)问题与不足 (9)二、面临的形势与环境 (10)(一)需求侧分析 (10)(二)供应侧分析 (11)三、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基本原则 (13)(三)目标定位 (14)四、战略举措与重点任务 (14)(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5)(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6)(三)打造专业优势特色 (17)(四)推进教研团队建设 (18)(五)强化教学平台建设 (19)(六)提升科研成果层次与水平 (20)(七)探索开展国际化办学 (21)五、保障措施 (22)(一)加强组织领导 (22)(二)加大资金投入 (22)(三)强化制度约束 (23)(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3)附表1 (24)附表2 (26)为明确“十三五”期间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升金融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进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科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及《经济管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与发展回顾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本科专业源自经济学专业的“金融投资”方向,2007年起正式批准单设专业并独立招生。
过去8年间,本专业累计招收本科学生941人,年均招收118人。
尽管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极为旺盛,但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文件精神,本专业从2011年起开始控制本科生招收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市金融工作局二〇一六年目录一、武汉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3)(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回顾 (3)(二)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6)(三)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总体目标 (9)(四)具体目标 (10)三、主要任务 (11)(一)深化改革,构建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 (11)(二)促进融合,打造现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3)(三)夯实基础,提升金融机构的集聚度 (15)(四)鼓励创新,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 (16)(五)积极探索,推进保险示范区建设 (18)(六)兼收并蓄,培育金融新业态 (19)(七)立足实际,推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2)(八)合理布局,优化金融业空间结构 (23)(九)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25)(十)强化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26)四、保障措施 (27)(一)健全机制,强化金融工作组织领导 (27)(二)创新体制,助力金融人才资源聚集 (27)(三)互利共赢,加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 (28)(四)互联互通,强化金融集聚设施支撑 (29)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为加快武汉市金融业在“十三五”时期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国家九部委《武汉市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方案》,《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武汉市金融业发展现状(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回顾“十二五”时期,武汉金融业经受了国内外经济波动的考验,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2015年,武汉市金融业增加值837.49亿元,同比增长19.71%,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5.0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393.1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135.31亿元,各项总量指标均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
自CFC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2008年首次发布以来,武汉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2015年在全国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2,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1。
2、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突破。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印发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银发〔2015〕225号),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5年底,武汉市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67.87亿元,推出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板”、“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为武汉市打造智力资本集聚区、建设科技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力支撑。
3、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2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3家;法人证券公司2家,分公司24家;法人期货公司2家,分公司3家;证券基金管理分公司2家;法人保险公司3家,省级分公司71家;小额贷款公司110家;其他类金融机构1000多家。
在武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33家。
4、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61家。
“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47家,居全国城市第5位,新三板的“武汉板块”已经形成。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802家,“科技板”公司215家,挂牌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和股权累计融资189.84亿元。
推进各类交易场所规范发展,新增民商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3家要素市场,东湖大数据、长江众筹(筹)、长江大数据(筹)等5家交易所集中挂牌。
5、保险业取得迅猛发展。
武汉保险示范区建设被写入国家相关文件,示范区建设已经从地方意志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武汉市共实现保险保费收入324.57亿元,同比增长22.15%。
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07.95亿元,同比增长15.01%;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16.6亿元,同比增长26.05%。
6、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信用武汉”建设稳步推进,企业、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信用社区创建试点逐步扩大,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连续13年被评为“湖北省金融信用市”。
完善了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资信评估、信用评级、律师、会计及各类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务。
防范和打击了非法集资与非法证券活动,建立和实施了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预警机制,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虽然武汉金融业完成了“十二五”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金融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武汉市GDP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已进入前8位,同期的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在全国排名10位左右。
二是金融机构总部不多。
武汉市金融机构体系中大部分是分支机构,全国性、区域性总部机构较少,总部占全部机构总数仅有10%左右。
三是缺乏全国性金融市场,并且区域性金融市场还有待加强。
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武汉征信系统已初步建成,但数据不全,系统分割,开放性不够,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尚需进一步规范发展。
(二)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立足当前形势,展望未来五年,武汉金融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武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从而为武汉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2、“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城市,“十三五”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武汉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也为武汉金融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3、国家战略聚焦武汉。
继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城市”等战略,近年来,国家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国家九部委出台《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武汉被纳入《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及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城市。
武汉作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之地,肩负着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任。
国家战略在效应上叠加,时间上延续,为提升武汉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战略地位和作用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三)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以及国内其他城市金融竞争力的逐步增强,武汉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1、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面临持续性下行压力。
具体表现为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企业综合成本呈上升趋势,必将影响武汉金融业发展速度。
2、区域金融风险逐渐累积。
长期以来,金融业粗放式增长所积累的矛盾与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逐渐积累,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等金融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与金融监管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3、城市间的金融业竞争加剧。
在全国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众多城市纷纷将金融中心建设列为重点发展目标,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武汉市金融业必须锐意进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要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金融创新与改革的全过程,立足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定位,按照国家战略布局要求,深化金融改革与发展,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
通过创新融资工具,强化资金“供给侧”管理,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领先发展原则。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必须坚持金融领先发展原则,让金融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活水”和源泉。
金融机制创新原则。
深入推动武汉金融业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创新对金融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以创新促进武汉市金融业跨越式发展。
金融协调共享原则。
促进武汉金融业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结构协调发展,坚持金融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增进城乡居民获得感。
金融安全运行原则。
坚持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并重,完善区域金融监管机制,保障区域金融安全稳定运行。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末,全面建成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和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1、建成中部区域金融中心。
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形成金融机构的聚集区;构建区域性金融市场,形成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手段多样、资源配置高效的中心区;建设金融创新的试验区,实现从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的跨越;构建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金融教育培训中心;推进金融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一心、两核、资本谷”的空间结构。
2、建成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
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打造资本特区,全面落实创谷建设计划,探索股权资本化、智力资本化,构建科技金融创新的优良环境和灵活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发展,形成科技投融资机构和人才聚集、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中心。
3、建成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以大型金融机构后台项目为核心,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专业园区为基础,形成国内一流水平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和应急响应中心。
(四)具体目标金融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到2020年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争取占GDP比重为10%,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8%。
银行业总体经营规模稳步提升。
到2020年末,银行业资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29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22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到2020年末,争取证券业交易规模达到10万亿,上市新三板企业数量为500家,社会融资规模争取达到5000亿,特色金融市场建设突破发展。
到2020年末,争取在区域性票据市场、资本要素市场等区域性特色金融市场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在1—2个重点领域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金融市场。
保险业务和保险机构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