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火了,听听袁枚怎么说

合集下载

《苔》袁枚——精选推荐

《苔》袁枚——精选推荐

《苔》袁枚古诗词⽂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苔袁枚⽩⽇不到处,青春恰⾃来。

苔花如⽶⼩,也学牡丹开。

各有⼼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康震,今天我们⼀起来分享清代的⼤⽂学家袁枚的⼀⾸⼩诗——《苔》。

对,就是苔藓的苔,青苔的苔,我们先⼀起来感觉⼀下这⾸诗。

苔袁枚⽩⽇不到处,青春恰⾃来。

苔花如⽶⼩,也学牡丹开。

这⾸诗,可能很多朋友不⼀定很熟悉。

这⾸诗写得⾮常的平淡,⽂字也⾮常的简约。

我们⼀听,我们⼀读,我们就明⽩他在写什么。

在讲之前,我想我们还是⼀起来了解⼀下它的作者袁枚。

袁枚是清代⼈,字⼦才,号简斋,⼜号苍⼭居⼠、随园主⼈、随园⽼⼈等等。

他是钱塘⼈,也就是咱们今天的浙江杭州。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袁枚占据着⾮常重要的⼀个地位,他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个著名的诗⼈、散⽂家和⽂学评论家。

乾隆年间他考中了进⼠,被授予了翰林院庶吉⼠(庶吉⼠,亦称庶常。

其名称源⾃《书经·⽴政》篇中“庶常吉⼠”之意。

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的⼈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的重要来源之⼀。

)这样的职务。

这是个什么职务呢?这是皇帝的近⾂,说⽩了就是在皇帝⾝边⼯作,负责起草诏书,⼀般任期是三年。

后来他⼜在江苏的⼀些县,⽐如说溧⽔县、江宁县做过县令。

应该说,他做官啊,为政还是⾮常有⽅,⽽且勤政、有名声。

但是后来他⾃⼰感觉,做官⼉也有让他痛苦的地⽅,因为袁枚这个⼈啊,个性⽐较疏放,⽐较⾃由,所以他不愿意奉迎上级的官员。

特别是在做官的过程当中,有时候动辄得咎(动辄得咎。

辄:就;咎:怪罪,处分。

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

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出⾃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他⾃⼰的性格⼜是好旅游、好朋友、好花⽵泉⽯、好名⼈字画,这样的⼀种奔放的、⾃由的个性,跟这个做官有点格格不⼊。

袁枚的另一首《苔》:各有心情,随他暖凉

袁枚的另一首《苔》:各有心情,随他暖凉

袁枚的另一首《苔》:各有心情,随他暖凉
苔黄白古诗歌曲精选雅乐诗唱00:00/02:28 近日粗略浏览了袁枚小仓山诗集的目录,忽然发现袁大才子还有另一首同题诗《苔》: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写作时间比火了的那首稍迟,在诗集的二十一卷中,请看图首句心情当作兴致、情趣解,次句渠字同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渠即它,红叶当是枫叶。

各有各的兴致所在,这要随它爱暖还是爱凉。

青苔这样喜阴爱凉的,就会问向阳爱暖的红叶:什么东西是斜阳呢?在卷十九末有另外一首《老住》,也表达了类似意思:老住空山岁月更,闲思物理最分明。

青苔避日葵争日,同领春风各性情。

各有各的性情心情,避日也好,争日也好,同样都领受春风的眷顾。

正如火了的那首《苔》所表达的,青苔也有春天,即使生在白日不到处,青翠的春天也要来到。

卷二十三中有一首《古墙》,其中也提到苔:古墙庭院角,经岁树阴遮。

幽绝无人见,青苔作小花。

袁大才子似乎对苔情有独钟,幽绝无人见,他却悠然见。

青苔作小花不就是苔花如米小?这几首和苔有关的小诗,一起读读,正可以相互发明。

火也好,不火也好,它就在那里,读到就是缘。

青春正好,不如奋斗。

春晖正好,不如踏青。

远方虽好到不了,不如诗中游一遭。

《苔》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爆红

《苔》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爆红

《苔》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爆红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18期近段时间,随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

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

梁俊,原籍江西,后生活在重庆。

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

石门坎的孩子,80%是苗族,天生爱好唱歌。

在进山之前,梁俊就想到,预先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然后教孩子们唱。

他希望孩子们活在诗里,可以感受诗的美好。

在梁俊支教的第一学期,孩子们唱古诗的声音就响彻山间,在他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他教会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

多维解读1.尊重生命,勇于绽放只要绽放光华,无论“苔花”“牡丹”,都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首先在于它彰显了对人生的尊重。

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之中蕴含的渴望和伟大,太阳都照不到我,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我的青春、我的理想、我的精神,虽然我的花不大也不艳,但我自己依然欢乐地绽放,光彩一点儿都不输牡丹。

2.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袁枚的《苔》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今天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而在当代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3.勇于创新,激活传统“和诗以歌”,把古代诗词和当代音乐结合起来,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唱古典诗词,这是小诗《苔》以及《经典咏流传》节目大获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诗和歌结合,让诗歌回到生活,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不仅让诗歌流传,也让歌词更有文化。

4.强化美育,精神扶贫通过主题的拓展性深耕,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起来,打通了和当下大众的生命体验,从而引发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袁枚没有想到在21世纪一个叫梁俊的老师发现了《苔》这首诗的美,发现这首诗里体现的生命价值,他用新时代的生命感悟为这首诗加上了“坚韧怒放”“平凡而卓越”的注脚。

2023届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写作:“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23届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写作:“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写作:“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文材料《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个乡村支教的老师,带着乡下的孩子们,用一把吉他,以歌的形式,唱出了一曲婉转动听的《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一夜4000万播放量,堪称制霸网络。

此诗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人心?请就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佳作展台——如米小花,亦可自成芳华孙永焱袁枚在诗中曾写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是的,苔花,就像生活中的我们,满天星汉,你我都是平凡的那一颗,茫茫人海,你我都是平凡的那一个,但如米小花,亦可自成芳华,我们依然可以拥有一个完满的生命,亦可留取满地清香。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曾经坦言:“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

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诚如斯语,你的出生环境,你的父母,你的天资都不是你可以决定的,但是你未来的样子,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取决于你自己。

我们不能决定太阳何时升起,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何时起床——即使你如苔花一样平凡,也可以通过努力绽放属于你的光彩。

一位作家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的确,有一些人,他们平凡,但他们在燃烧自己,使自己光芒万丈。

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雷海为不也是平凡的外卖小哥中的一员吗?但他的世界里,不仅有眼前的苟且,也有诗和远方,他用诗词点亮了他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一段传奇。

是的,再平凡的花朵,都有寻求绽放的梦想,再卑微的青草,也有破土而出的愿望;再平凡生命,都有去追寻不平凡的人生的权利。

如米小花,亦可自成芳华。

正如诗人余秀华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所谈到的:“人们把我看做农妇,但当他们读到我的诗,我用知识告诉他们,人忠于现在,做好每天的工作,明天失去生命也不太遗憾。

”残疾的外表下余秀华并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背景而自卑,她以自己的才华奋斗出数十万读者的奇迹。

《苔》两首与才子袁枚

《苔》两首与才子袁枚

《苔》两首与才子袁枚
前不久借助中央电视台的一期栏目火了袁枚的一首小诗《苔》,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首组诗,共有两首:《苔》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青苔足够微小,它生存在阴凉潮湿之处。

即便如此诗人却觉得它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无梦想不青春,诗人就想告诉人们苔的青
春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那些上层人士和天才而存在的,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样可以展示出真正的自我。

小编更喜欢的是《苔》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比第一首的鸡汤味要淡许多,你追求暖阳,我独喜阴凉,不去盲从、立足自身方能挥洒自如。

“从众为众,不从方立。

立之有骨,自己为骨”即是这个道理。

苔清袁枚的古诗解析

苔清袁枚的古诗解析

苔清袁枚的古诗解析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小诗《苔》。

袁枚一生,从事笔耕,为生计而奔波,足迹遍布江浙一带。

然而,他始终没有登上显赫的高位。

他曾自称为“平凡的文人”,并把“平凡”
作为他的诗的题目。

尽管如此,他的影响却日益扩大,成为清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白日不到处”,是苔的生长环境。

“青春恰自来”,是苔的
生命旺盛。

这一句中,袁枚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苔藓赋予了生命,并以其为第一人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自信、自豪和绽放。

下一句“苔花如米小”,仍然是苔的写照。

虽然它的存在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生命力的确是旺盛的。

最后一句“亦学牡
丹开”,则是以幽默的笔调,写出了它的执拗、韧性和对美好
的追求。

这首小诗,虽然字数极少,但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我们也要不断努力、坚
持追求;即使我们的存在被人们所忽视,但我们仍然要有自信、坚持自我、追求自我。

袁枚《苔》诗词赏析及译文

袁枚《苔》诗词赏析及译文

袁枚《苔》诗词赏析及译文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也学一作:亦)
赏析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
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
看到这个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不过苔藓却
长出绿意来,体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
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
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

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
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不过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
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有的!。

苔花盛开是生命意识的觉醒

苔花盛开是生命意识的觉醒

苔花盛开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作者:胡印斌来源:《民生周刊》2018年第04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这个春节火了。

在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节目中,乡村教师粱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这首诗。

粱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2013年,粱俊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支教。

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里学生传唱。

至于为啥选择《苔》,也与梁老师的经历有关:“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而言,《苔》所咏唱的,不仅仅是个体的信心、生命的希望、未来的畅想,也是真实的人生处境。

他们生活的匮乏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物质层面的贫困之外,精神层面的单调往往更令人难熬。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精神世界往往也缺乏足够的丰富和充盈、爱与关切。

不仅如此,当亮闪闪的物质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主要依凭时,必然会对贫弱者产生强大的挤压与折磨。

呈现在现實路径上,也会产生两个向度的延展:要么被压垮,成为从外到里的卑微者,缺乏自信,没有底气,随波逐流;要么有心抵制,却因缺乏内在力量的支撑,而难以实现正常的社会流动。

很多外来力量的救助,多集中在物质层面。

事实上,这种救助也是必须的。

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能够上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要件。

但与此同时,或许可以多一些精神帮扶,多一些思想层面的救济。

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可上,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读书求学是一项基本权利;不仅要给予山里孩子们更好的生活条件,还要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幸福、生命的尊严终究是要靠自己去争取。

这实际上是一种内生的力量,是一种生命觉醒的意识,是个体生命固有的沛然之气。

充塞于天地之间,氤氲于人情物理。

往往一经触动,就会在瞬间被点燃,进而郁郁勃勃,成为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不灭火焰。

袁枚的诗词《苔》赏析

袁枚的诗词《苔》赏析

袁枚的诗词《苔》赏析《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赏析一、生命在于绽放。

正如诗中所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就算是白天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花也依旧楚楚盛开。

花之为花,或者说苔花之为苔花的意义就在于盛开极致绽放,正如人生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绽放,尤其是青春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恰如花的盛开时节。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青春时期及之前,人的生命就是不断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绽放自己的过程,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的交往之中,不断的建构自己价值取向,审美倾向,凸显生命的底色,颜色。

二、生命无轻微。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虽然长得卑微的如米这么小,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依然能够像牡丹花意义,极致的盛开。

苔花如米小是苔花的自然生长状态,自然生命属性,然而,它如牡丹花般盛开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诗人最后两句用了两个很特殊的词“如”和“学”。

咋一看,以为是对苔花的不懈,殊不知,诗人真正想说的是对苔花的褒扬。

也许苔花永远也不能像牡丹花那般绚烂的盛开,但是,苔花自有苔花的美,苔花的美在于精致,(在我看来)在于或许在别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敢于绽放的精神。

三、青春的意义在于尽情的绽放自己,在于勇于超越自我的自然属性,追求生命的内在超越,活出生命的精神属性。

细细品来,味从中来。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乾隆四年(1739),24岁的袁枚参加朝廷科考,得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相助,得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1743年-1745年)、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乾隆十四年(1749),父亲去世,袁枚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乾隆三十八年(1773)诏求遗书,将所藏书传抄罕见者皆献于清廷,并作有《散书记》以纪。

也说袁枚的《苔》

也说袁枚的《苔》

也说袁枚的《苔》作者:郑朝晖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8年第03期春节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综艺节目,其中一个节目是一群小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演唱了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下子这首诗成了网上的热搜。

其实在《苔》这个总题目下,袁枚一共写了两首诗,除了孩子们唱的这一首,还有“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这两首诗,如果只从“其一”看,当然有赞美苔花自信、自强的意思。

但是如果结合了两首诗一起读,情感上就不那么简单了—说老实话,我以前并没有读过袁枚的这一组诗,但是在以往的“郑老师读诗”里,我曾经提到要格外关注诗词中的“虚词”,所以,一读之下总觉得袁枚所说似乎并没有那么单纯。

首先是“恰”字,很是刺眼,这里的“恰”,当然是作“恰好”“正当”讲的,但是如果结合“白日不到处”来看,这个“恰”字里面就有某种“恨恨”的意思在了。

青春自来,这是生命的规律,但是最需要阳光照耀的“青青的春色”,恰恰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到来了,所谓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了最美好的事情,这足以让人神伤啊。

而后两句中的“也”字,则意味深长,一方面“也”字体现出的执拗,和白日不到的严酷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充满张力的矛盾,另一方面,诗人也想指出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苔花虽然如米粒一般微小,但它一样是一朵花啊!所以在这个“也”字里我们似乎能够读出同情甚至哀婉的意思来。

因为大家一致都在赞美这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的疑虑也就只能放在心里了。

不过,这种执拗的想法,让我还是作了一番探究,而探究的结果,则是发现了袁枚的这首同题的诗“其二”。

这首诗大意是,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也因此青苔和红叶各有自己不同的心情。

青苔问红叶,究竟什么是“斜阳”啊?—这基本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

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读之令人悯然。

如果我们将这两首诗联系起来理解,则应该能够感受到诗人对青苔的悲悯之心大概是大于对苔花自强不息的赞美的。

谈袁枚《苔》

谈袁枚《苔》

文艺评论刘 杰央视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自开播以来,迅速走红。

许多不为人知的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传唱度很高。

其中有一首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听后很是感触,在感动于这种执着精神的同时,脑海中也浮现出袁枚的形象。

乍一看,这首诗好像是在歌咏苔花虽小,却照开不误的倔强和不屈。

而一旦细读,就不那么经得起推敲了,虽然我之前也没读过此诗,只通过一些作品对袁枚有一些了解,但袁枚其人的经历还是略晓的,故而我觉得这首诗的情感不像表面上传唱的那样简单。

首先,诗歌里的“学”字就很有学问。

我们都知道,牡丹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是地位的代表。

而苔花,是不知名的,是默默无闻的典型。

如果作者真的是要歌咏苔花的高尚情操,那么这个“学”字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不是说“学”不可以,而是“学”的对象和这一自身的动作就决定了这个“学”更大程度上是“模仿”,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动作和过程,完成向某一个层次的过渡,最终达到像牡丹这样吸引人的目的,或是获得别人像对牡丹一样的关注。

不管怎样,当这种形态出现的时候,对全诗高品格的影响自然也就出现了。

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说袁枚的《苔》的第二首:“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诗歌的大概意思就是由于生长地方的不同,大家对阳光的感受也就完全不一样,青苔就问红叶,到底被阳光照射是一种什么感觉啊?在这首诗中,青苔对阳光应该是很向往的,同在蓝天下,为什么自己对阳光就不能平等享有呢?可见苔花对红叶能受到阳光照顾是很在意的。

同样是生活在阳光下的牡丹,苔花肯定也是很羡慕的。

两首诗联合起来,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对某种微妙东西的向往是要超过对苔花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的。

又回到第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阳光没法照到的地方,是我的天然属性让我在成长。

很显然,这其中夹杂着对“白日”偏爱的不满,阳光啊,你不是那样神通广大,处处留有你的影踪吗?为什么你就不能对我有一点点的照顾呢?诗歌中的“恰”字,说得也很有深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苔花的心中才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屈,是苔原本的生命力属性在推动它向前。

诗歌短评——《苔》

诗歌短评——《苔》

诗歌短评——《苔》
诗人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为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作品赏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本是一个连太阳都无法照耀到的地方,可苔藓却生长得绿油油的,显现出自己活力四射的青春。

这青春从何而来?“青春恰自来”,啊…原来是苔藓自己靠着顽强的生命力生发创造出来的!
“苔花如米小”,苔花虽然只有米粒般大小。

“也学牡丹开”这既是一种谦逊,也是一种自豪!苔如此细小卑微,自然不能和高贵的牡丹相提并论,可是牡丹是在别人的精心栽培下开花的,而苔完全是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争得和牡丹一样绽放的权利!。

苔 袁枚 诗歌鉴赏

苔 袁枚 诗歌鉴赏

苔袁枚诗歌鉴赏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其中,袁枚的《苔》是他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以及简要鉴赏: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悍,充满了哲理。

袁枚用这四句诗,赞颂了苔藓虽生长在阴暗潮湿、阳光难以照射到的地方,但仍然努力绽放,仿佛它也懂得如何像牡丹一样盛开,展示出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白日不到处”描绘了苔藓所处的环境,暗喻了社会底层人民或那些不被重视的角落。

第二句“青春恰自来”则表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即尽管条件艰苦,青春活力依然存在,生命依然可以蓬勃发展。

第三句“苔花如米小”继续描绘苔藓的外貌特征,用“如米小”形容苔花的渺小,突出其平凡微不足道的特点。

第四句“亦学牡丹开”则富含深意,表面上是说苔花模仿牡丹开放,实则隐喻即便是最卑微的生命也有追求美好和向往光明的权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默默生长,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
的精神。

整首诗以苔藓为切入点,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赞扬,以及对生命无论处境如何都应自强不息的肯定。

《苔》的古诗意思

《苔》的古诗意思

《苔》的古诗意思
这首诗,就像一颗隐藏在角落里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它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全诗是这样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你想想,“白日不到处”,这不就好比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阳光都照不进去,多阴暗啊!可即便如此,“青春恰自来”,苔藓的青春照样蓬勃而来,难道不是很神奇吗?这就好像是一个在困境中依然充满希望的人,不管环境多么糟糕,内心的活力始终都在。

再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那么小,小得像米粒一样,可它却有着跟牡丹一样绽放的勇气和决心!这难道不让人感动吗?这就好比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虽然没有优越的条件,却有着远大的梦想和追求,勇敢地去展现自己的光芒。

在我看来,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无论自身条件多么有限,都要有勇气和信念去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美好。

就算是小小的苔花,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野百合也有春天——《苔》赏析

野百合也有春天——《苔》赏析

野百合也有春天——《苔》赏析
《苔》
文|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作者袁枚(1716-1797),是清代著名作家和诗人,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其《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等作品脍炙人口。

这首诗的亮点自然是后两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稍有诗文情趣和人文情怀者,当能体会到它的妙处。

《苔》诗,便想到一首《春日即事》诗:
金针刺破窗儿纸,引入梅花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瓣上东墙。

作者翠妃,是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的妃子。

因为这首诗,这个佚名女子的故事才流传于世,引得世人追慕,叹惋。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瓣上东墙”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形象地说就是“野百合也有春天”。

往高处讲,它们传递的是这样一种信念:世上所有人,不论是高第贵胄,还是贫家小子,都有向上和向善的本能,都有追求和展示美好的权利;而且,具有此种特性和精神的,不仅是人类,也包括尘世间一切生物——动物、植物,哪怕是无名小草,哪怕是最土气、最不起眼的苔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的平凡后面是才子的骄傲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的平凡后面是才子的骄傲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的平凡后面是才子的骄傲最近有一首小诗特别风光,就是清朝大才子袁枚的绝句《苔》,这首诗就如同诗中写的苔花一样,默默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开放了那么久,终有一天被人看到它美丽的青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苔》,平凡的美丽后面,藏的是才子的骄傲这首小诗我也很喜欢,作者用及其平淡的话语赞颂了一个及其平凡的生命,无论多么卑微,春天来的时候,我也有我自己的美丽,虽渺小但从不自卑,牡丹虽有国色,未必如苔花这样拥有一份安静而平淡的生活。

想的再多一点,可以联想到古人“入仕”与“归隐”的生活,苏东坡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中说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看看袁枚的生平,这首诗何尝不是作者的自喻呢?袁枚享年81岁,23岁时在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是清代乾嘉年间三大著名文学家之一。

他四十三岁即辞官隐居,在南京随园著书立说,招生授徒,女弟子尤多,在当时影响很大。

他传世了几千首诗,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学诗的人无不读《随园诗话》。

二、拗体五绝与救拗方法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仄起仄收的句式:仄仄平平仄,但是在唐诗里经常能够看到第三个平、第四个平写成了仄,出现两种拗体句,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前者最有名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后者最有名的是:向晚意不适。

对句救拗的方式是平平仄仄平改为:平平平仄平,例如:春风吹又生,驱车登古原。

袁枚的这首小诗的首句和“向晚意不适”一样,是五连仄:白日不到处。

白,是常见的入声字,入声字都是仄声。

《苔》的第二句是:青春恰自来,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没有用传统的救拗方式。

除了第二句的“恰”字没有救拗以外,其他的平仄、黏连、押韵都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不过绝句是否是符合格律并不重要,诗本来就有古体和近体之分,无需专门为了一个字的平仄而害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朝诗人袁枚一首名为《苔》的小诗。

最近,这首诗被(贵州偏远山区)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舞台上演绎后,一夜之间便火了。

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歌声,让亿万国人落泪。

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为何能瞬间让人记住?为何频频惹人泪目?梁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在他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有绽放出来的时刻。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如何放大生命的价值却有无数的方式。

大千世界,有人生如夏花,有人嫩如小草;有人含着金钥匙,有人一路被放逐。

我们无从选择如何起步,但是可以调整奔跑的姿势、掌握加速的时机、激发冲刺的力量。

生命的魅力正是如此,没有谁生来高贵,没有谁总是如泰山重、一直似鸿毛轻,只要能绽放光华,便是最美的人间图景。

还有无数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做着不知名的事情,而他们却用自己的选择和坚持,点亮了生命的微光,照亮了生活的大道。

如此,平凡之人不都小如苔花却又艳压牡丹吗?生命从来不怕平凡,但惧平庸;人生从来不拒艳丽,但耻空放。

你可能只是一位清洁工人,挥动的扫帚让城市更美丽,寒风中也有人会送来一碗热粥;你可能只是一名交通警察,不管是岗位上的值守还是应急时的逆行,没有人会忘记万家灯火背后的负重前行;你可能只是志愿者群体的一员,除了制服、袖标、职责外,不会多么起眼,但关键时刻的驰援与陪伴,总能像热浪一样暖化人心;你可能只是为生活而奔忙的务工人员,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心血都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希望、都构成了社会建设大厦的基座……你是无数个可能中的一种,劳动者、拼搏者、奉献者、梦想家,身份虽有异同、年龄纵有差距,只要不小瞧自己、不畏难生活,就能赢得出彩。

(逆着人流,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而冲向灾害中心的解放军和消防员战士)。

袁枚的苔古诗赏析

袁枚的苔古诗赏析


袁枚〔清代〕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译文
万物各自有特性,随它是爱暖或是贪凉。

青苔就会好奇问红叶,世上什么东西叫夕阳?
注释
苔:苔藓。

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

渠:第三人称,他,它。

此泛指各种生物。

斜阳:夕阳。

这首咏物诗生动地表现了青苔生长的特性,咏叹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种种限制,表达了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表现出了同情与悲悯。

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因此才有青苔对红叶的发问。

这其实就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

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读之令人悯然。

诗写得富于情趣,饶有意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火了,听听袁枚怎么说章黄国学祝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苔》火了,听听袁枚怎么说文|张聪大家好,我叫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因为我写的《随园诗话》实在出名,所以人们更熟悉我“随园老人”这个号。

听说我的小诗《苔》在我身后二百二十年忽然被一位支教老师和一群山里孩子给唱火了,有人问我怎么想,我能怎么想!诗写得这么好,不火也难呀!我曾经打趣蔡芷衫的诗是“打油诗”——蔡(菜)子嘛,不打油做什么!(《随园诗话》卷十二)老夫姓袁,袁(原)子的诗啊,当然会具有一种核爆炸般的威力啦!哈哈哈!(这个笑话好像有点冷)有人以为《苔》这样的小诗是一挥而就,很容易写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我虽然一贯标举性灵,但在创作过程中却是地地道道的“苦吟派”——你们不要笑,我知道你们肯定也是不信,所以早早备下《随园诗话》为证:'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

常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卷一)《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

”余爱其言(这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表扬我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

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工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工夫。

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

(卷八)怎么样?吟得辛苦不辛苦?苦吟,不一定非像陈后山似的,作诗的时候大被子蒙头,呻吟不已(《却扫编》),像老夫这样一面“以众色成文,以兼采为味”(裴松之语),一面又把文字往平淡清浅了改,也算一种辛苦吟诗的功夫了,很像白居易,写了诗拿去向不识字的老妪请教——哦,对了,所以后人也有拿我比白乐天的(李雨村《寄怀瓯北》:“袁赵妣唐白与刘,蒋于长庆仅元侔。

”),当然,这都是别人说,我自己还是要低调。

记得当年有位汪孝廉拿诗来给我看,我说你这诗别人都读不懂呀!汪孝廉说:“我的诗得五百年后才有人读得懂。

”——可笑,这样一味晦涩的诗,想流传五天都困难,还说什么五百年呢。

你看,二百多年过去了,被人们传唱火了的还是我清浅易解的小诗《苔》吧?额,忘了,低调,低调!当然,这首诗能火,一面是我自己确实写的不错,另一方面也在于演唱者和听众对这首诗别有会解。

当年我曾极力称赏外甥王健庵咏落花两句诗——“看他已逐东流去,却又因风倒转来”,有人就质疑我,道:“这话连小孩都说得出,有啥可称赏的?”我说——在甥作诗时未必果有此意,而读诗者不可不会心独远也。

不然,《诗》称“如切如磋”,与“贫而无谄”何干?《诗》称“巧笑倩兮”,与“绘事后素”何干?圣人许子夏、子贡“可与言诗”,正为此也。

(卷十五)这话今天也可以反过来用在我身上,我写《苔》时,并没有寄托太多深意在里面,只是觉得它好玩。

可是梁俊老师和乌蒙山里的孩子们却用他们的生活为这首小诗加了新的注脚,激发起了文字中潜在的意义,使这首诗忽然间成了一首言志之诗。

这其实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诗这东西,值得和大家聊一聊。

在你们所生活的那个可以把文化当买卖做的时代里,诗,恐怕算是件稀罕物了。

严沧浪说过,诗是“不涉理路,不落言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小我五十六岁的西洋人诺瓦里斯(Novalis)也说过:诗就是诗,与修辞学有天壤之别。

说的好!这个“天壤之别”到底别在何处呢?我想是别在人的性灵情味之中。

诗以道性情。

性情有薄厚,诗境有浅深。

性情厚者,词浅而意深;性情薄者,词深而意浅。

(卷八引朱筠语)我且举一个例子给你们看:“吾乡有贩鬻者,不甚识字,而强学词曲,《哭母》云:“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语虽俚,闻者动色。

(卷八)”“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你们说说看,从这几句话里能找出什么高明的写法?而这文字里面的情味又是每个读了的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凡作诗,写景易,写情难。

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卷六)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

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朋友、弟妹、夫妻、儿女间,何在不一往情深耶?(卷十四)我不是说那贩鬻村氓的话就是好诗。

诗是还是要雅的,但起码可以说这是好的诗料,未经琢磨的璞石,这平淡无奇的话语里有诗意存焉。

我自己就常常把匹夫匹妇的有真情真趣的土话、粗话改写成诗句——譬如,一个在随园挑粪的粗人,看到梅花开了,脱口而出:“梅树有一身花啦!”我受这话的启发,写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两句诗;另一次是有一位僧人送我出门,说:“梅花开得正好,可惜你带不走啊!”于是我又写了“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

(卷二)少陵云:“多师是我师。

”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我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

(卷二)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

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虽李杜复生,必为低首者。

此诗之所以为大也。

(卷三)怎么扯到这里来了呢?我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诗,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东西。

诗意、性灵是我们心中本来具足的,一经天机凑合就能够被闪现出来。

可惜,很多人并不在意它们,或把它们像牛山之木一样,刀砍斧锯,糟蹋没了。

摧折自己的性灵还不紧要,如果回过头去再摧折小孩子的性灵,那就罪过了。

老学究论诗,必有一副门面语:“作文章,必曰有关系;论诗学,必曰须含蓄。

此店铺招牌,无关货之美恶。

”(卷七)所谓“门面语”者,指的就是那些僵化的写作方法、写作原理。

把教这个当作教诗,就太南辕北辙了。

天底下有谁会为了学习某种写作方法而去读诗;为了践行某种写作原理而去写诗呢?对于诗的感悟与理解,本来就不是一件能“教”的东西,“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架不住有人占据讲席,一面漠视孩子本有的性灵,一面又要把门面语拿过来硬教、尬教,当作度人金针似的硬塞给孩子,史侃所谓“以头巾语汩没其性灵”指的就是这个。

(参见《江州笔谈》)还有些人,慑于古代文豪的名头,非淘换些与孩子的心性、生活毫无关系的诗作,要他们背诵。

孩子小小年纪就必须“哀民生之多艰”,或者“铁马冰河入梦来”,其实留在脑子里的都是些大话空话。

把本来有趣的事情搞得索然无味——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

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裁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

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

(卷一)圣人说:“温柔敦厚,诗教也。

”我们让小孩子去读诗,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学着说漂亮话,而是为了让他们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先学着在身边的种种事物上用心思。

一蔬一笋也好,野蓼山葵也好,孩子能够关注到它们,试着去感受它们、体会它们,不要走马观花地过日子,能在平凡的生活里面多一些驻足、多一些徘徊,就很好了。

我有一位不曾谋过面的前辈,叫做高凤翰,曾做过四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儿童诗效徐文长体》),在诗前的小序里他讲到自己作诗的经过,就很有意思,说:他在“南州客况无聊”,每天和一群小孩子嬉闹玩耍。

有一次,一个孩子对他说:“你这个老呆子天天埋头作诗,我们都听不懂,能不能以我们嬉戏玩耍的事为题写几首诗,且令人人都懂?”高凤翰一口气写了四首,“才一朗吟,而童子辈已哗然竞笑矣。

”高凤翰先生这四首诗写的如何?依照我的标准,算是好诗——“诗能令人笑者必佳。

”(卷十五),何况是令孩子“哗然竞笑”呢!可见这诗是入了孩子的心了。

高老先生的诗为什么能入孩子的心?头一样,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是小孩子们熟识的,没有那么多的典故、名物需要解释,都是孩子们日常的见闻,只是因平时粗心贪玩不曾注意。

忽然被诗人的妙语点化,当然会引起孩子们内心的共鸣。

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

(卷十二)我们给孩子选诗,也要选择这样的诗——平易近人、饶有趣味。

我的体会,能让诗歌入心,往往离不开“此诗”与“此景”或“此情”刹那间的相遇。

“余幼居杭州葵巷,十七岁而迁居。

五十六岁从白下归,重经旧庐。

记幼时游跃之场,极为宽展,而此时观之,则湫隘已甚,不知向者何以居之恬然也。

偶读陈处士古渔诗曰:“老经旧地都嫌小,昼忆儿时似觉长”乃实获我心矣。

(卷十)余尝畜一鹤,偶过池堤甚窄,鹤故意张翅拦之,颇为所窘。

后读陆甥诗云:“境仄鹤妨人去路,窗虚云搅雨来天。

”方赏其词工。

(卷四)”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从古人的诗作里读出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那这诗一定会长久地印在他们的心里!除了诗作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相关,高老先生的这几首诗还有一个特点——不装!(他心追手摹的徐文长的儿童诗更好,更不装)“王阳明先生云: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

若带假面佝偻,而装须髯,便令人生憎也。

”(卷三)在孩子面前既不假面佝偻,也不“老莱子彩衣娱亲”似的假装天真,而是修辞立诚,认认真真地和他们分享自己读诗的感受、写诗的乐趣,或者像在乌蒙山支教的梁俊老师们那样,弹起琴来,把自己心中的无限感兴唱给孩子们听,都是极好的诗教。

说到这里,我倒想起自己小时候读书时的情形了:我是跟着姑母长大的,那时候学《尚书》,学到那些诘屈聱牙的篇章时,死活背不下来,姑母就在旁边一面浣衣盥面一面和我一起背(卷十二)这个场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我想,乌蒙山里的孩子不会忘记和梁俊老师一起唱诗的一幕幕。

小我十三岁的西洋人莱辛有一句话:“我们近代人在许多方面都自信远比古人优越,因为我们把古人的羊肠小径改成了康庄大道,尽管这些较直捷也较平稳的康庄大道穿到荒野里去时,终于又要变成小路。

”(《拉奥孔》序言)大路是不会通向每个人的心底的,只有小路,才是通往我们内心深处的路。

而诗歌,就是照着我们寻路的灯。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点亮这灯,和孩子一起,劈开荆棘丛莽去寻找那屈曲蜿蜒的小路。

哈哈,也不枉我们写出过这样多的好诗!【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