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 情感支持和互助,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康复心理学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 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心理干预措施、生活
调整建议等。
评估与诊断工具
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症状自评量 表、生活质量问卷等,对患者的心理 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应激的来源
总结词
应激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作、家庭、学习和环境等方面。
详细描述
工作应激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工作压力大等;家庭应激可能来 自于家庭关系紧张、夫妻矛盾、子女教育等问题;学习应激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 、考试焦虑等;环境应激则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环境变化。
应激的反应过程
总结词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总结: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应激、预防和治疗心 身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应激与心身疾病,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及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手段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心 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推进应激与心身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THANKS
感谢看
总结词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 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详细描述
心身疾病强调心理因素与躯体健康的 紧密关联,心理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 生理机制影响身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
心身疾病的类型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营养缺额、感觉剥夺、内分泌紊乱、
血液改变。
C:心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 Holmes 生活事件量表提示: LCU
LCU>300:2年内重大疾病
LCU 150-300:来年50%患病
LCU<150:健康平安
(2)中介:认知评价 不同个体对同一事件,由于各自经历、 与之利益关系、理解能力及态度等不同, 因此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3)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反应 A:积极——警觉性提高 注意集中 调整动机 攻击、愤怒
五、应激的意义
应激是一切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 需的;是机体固有的,具有保护性和适应 性功能的防卫反应。正是由于应激反应, 机体提高了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运动、 战斗或逃跑。一定程度的应激对于正常的 适应性行为的发展是必需的。如果引起应 激反应的因素持续存在,或过于强烈,引 起应激反应过剧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疾 病。(心身疾病)
4、防治中的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四个时期作相应心理治疗。
同时可进行松驰疗法、音乐治疗、生物
反馈、太极、气功。A型行为模式的修正。
溃疡病的心理问题
1、实验表明:
受惊——胃液分泌抑制
愉快——胃液分泌增多
胃运动↑,血管充盈↑
悲伤、自责、沮丧——分泌↓ 胃粘膜苍白
焦虑——分泌↑、运动↑、血管充盈↑
情绪通过植物神经影响胃的分泌及运
心绞痛
血管神经性水肿
哮喘性喘息
支气管哮喘 冠心病 糖尿病 十二指肠溃疡
原发性高血压
胃溃疡
甲亢
过敏性结肠
神经性皮炎
肥胖症
风湿性关节炎
紧张性头痛
溃疡性结肠炎
荨麻疹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冠心病
是一常见疾病。通常在病因上理解为: 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等。但它是典型心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抵御就会持续下去,必须的适应能 力可能耗尽最后出现崩溃。
2019/8/21
13
“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2019/8/21
14
GAS模型应用:健身
2019/8/21
15
拉扎勒斯—应激认知评价
拉扎勒斯提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 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 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2019/8/21
夫妻之间
亲子之间
37
家庭暴力受害人群
2019/8/21
38
家庭暴力的形式
2019/8/21
39
网络调查:超54%的人经历过家暴
2019/8/21
40
家暴后,他们的选择是?
2019/8/21
41
2019/8/21
4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 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 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 至协助加害人。
次级评价
对自己控制状况或处理伤害、威胁、挑 战的能力形成了自我的印象。此时会思 考三个问题, I.“什么样的选择最可行?” II.“我可以用哪些策略来减轻压力?” III.“有效吗?”
2019/8/21
19
初次评价的有压力的结果:
I. 伤害(harm):为已经造成的心理损伤; 生气、厌恶、失望或悲伤。
2019/8/21
27
应激系统模型
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各因素之间是互动的 因素之间动态的发展平衡 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 人格特征是核心因素
2019/8/21
基 本 特 征
28
01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
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并可引起应对反应、 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 能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二) 生活事件
1、生活事件:指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造成心理应激进而损伤躯体健康 的主要刺激物。
• • 生活事件致病机制,仅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 Holmes编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用以折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程度,从CU一年 累计超过300,来年有80%的人将会患病。
2、常见应激源
• 按生活事件的属性分类
二、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又称心理生理障碍 (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 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目前公认心身疾病按器官系统分类:
• • • • • • • • •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等。 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内分泌代谢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 泌尿与生殖系统:遗尿病,经前紧张综合症等。 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等。 其它:癫痫、口腔炎等
应激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都是逃离应激源的行为。前者指已接触到了 应激源后;后者尚未接触应激源之前所采取的行为。 退化与依赖:前者遭受挫折进使用幼儿期的方式应对环境 变化的行为,前者主要依靠别人关心照顾完成本应自己应 该做的事情。 敌对手攻击:前者内心有攻击的欲望,表现漫骂,后者以 攻击方式作出反应。 失幼与自怜:前者为一种无能为力,后者为自我可怜,自 我惋惜情绪。 物质滥用:个体习惯使用一些物质应对心理冲突。
(四)应激中介过程(中间因素)
1、认知评价

认知评估:过遭遇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等可 以危害情况作出做计。对生活事件认知评价过 程分为:

(优选)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

(优选)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

后 应
了一些异常珍贵的“泰坦尼克号”遗物,包括一张

世上仅存4张的“泰坦尼克号”船票,一只停在“泰

坦尼克号”沉没时刻的金表。

原来莉莲一直都没忘却那场不幸的沉船灾难,她将 “泰坦尼克号”悲剧给她带来的丧亲之痛向世人隐 瞒了94年。
2、临床表现和特征 (1)创伤性体验反复发作。 (2)持续的回避。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中国心理学会具有国际资格认证的专业创伤治疗师只有33人
灾后心里救援口诀一
大灾后,寻帮助;先躯体,后心理; 多鼓励,缓压力;对现实,寻生机。 有些人,会焦虑;不安全,扰情绪; 多数人,会自愈;过一月,要寻医。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 易上火,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 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求治疗,别耽搁;求医处,心理科。
PTSD(“灾难症候群”)
惊吓期(失魂落魄) 恢复期(后怕) 康复期
一般来讲,PTSD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但少数病人持 续多年不愈成为持久的心理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
及时、必要
301事件
(四)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
1、概念(记忆) 在生活环境改变或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下,
共同特点
1)精神症状与心理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2)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水平、生活
态度与信念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3)严重程度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标准。
二、重大应激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一)应激相关障碍分类(重点记忆)
1、急性应激障碍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适应障碍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康复心理学第八章,主要讲述应激与心身疾病的相关知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应激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应激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

2. 掌握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3. 学会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难点: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应激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以及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激与心身疾病1. 应激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2. 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3. 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应激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

2. 请阐述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3. 请列举两种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情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案例、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掌握了应对策略和心理干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深入了解康复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应激的定义: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挑战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了解应激的定义对于理解其与心身疾病的关系至关重要。

2. 应激的分类:应激可以分为良性应激和恶性应激。

良性应激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并应对的压力,而恶性应激则是指超出个体应对能力的压力。

2024版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2024版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与家人、朋友、同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情感支持和理 解。
寻求专业帮助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和支持。
参与社区活动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会支持网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应激分类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可 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根据个 体的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应激和 消极应激。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
应激源
指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性、心理性、社 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
应激反应
指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理、 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包括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人 本取向治疗。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选择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情绪稳定剂。
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
制定
评估患者需求,设定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执行
确保训练计划可行性,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06
预防策略及建议
减少或消除应激源策略
识别并减少环境中的应激源
01
通过改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减少噪音、过度刺激等不利
因素,降低应激水平。
调整个人期望和目标
02
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
的期望带来的压力。
改变对应激源的看法
03
通过认知重构,改变对应激源的负面看法,以更积极、乐观的
态度面对挑战。
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建议
学习放松技巧

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ppt课件

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ppt课件

(4)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 变所造成的刺激或情境。
6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四章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应激源? 1)一名女性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癌; 2)上述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 3)该女性远离家乡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常感到难以适应; 4)在患病之前,该女性的丈夫患病去世。
1、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自变量
2、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因变量
3、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中间变量
4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二)过程:
第四章
输入
环境需求 应激源
中介
反应
结果
察觉与 认知评 价
心理性 生理性 行为性
适应 适应不良
5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四章
第四章
二、应对(coping) (一)概念:又称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是指个体为消除或减轻应激源对自身造成的压力和影 响,保持心理平衡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或措施。 (二)分类:
1、情绪集中性应对
(1)心理防御机制
(2)重新评价情境
(3)减轻紧张
15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8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四章
3、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个体因为应 激源所致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hychosomatic respons).
急性反应
慢性反应
9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四章
焦虑(anxiety)
恐惧(fear)
应 情绪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唐山大地震破坏性极大 ,二十年后仍有2%幸存者 存在PTSD症状 • 75%幸存者,尤其是地震纪
念日之前和纪念活动时,如电 视、报纸消息都会引起他们强 烈的创伤性体验,产生“触景 生情式”的精神痛苦。激惹性 增高,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 难于入睡或易惊醒。也极力避 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 活动或场所,情感麻木,与人 疏远,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 减少等。
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周围的压力。
3、应激的心理反应 焦虑、恐惧、抑郁、愤 怒
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 物质滥激反应
(二)认知性应激反应
(三)行为性应激反应
4、应激相关障碍
概 念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指一 组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 障碍。
坦尼克号”悲剧中最后一个拥有灾难记忆的幸存者 ,终生未婚的她在2006年离开了人世。 • 在过去94年中,莉莲拒绝和任何人谈论那场夺去她 父亲和3个哥哥生命的沉船悲剧,直到莉莲去世后, 她的亲戚才从她家中办公桌内的一个鞋盒中,发现 了一些异常珍贵的“泰坦尼克号”遗物,包括一张 世上仅存4张的“泰坦尼克号”船票,一只停在“泰 坦尼克号”沉没时刻的金表。 创 伤 后 应 激 障 碍
灾后心里救援口诀二
• • • • • • • • 不信谣,不传话;心平静,少害怕; 环境改,多适应;安置处,多说话。 少埋怨,相互帮;有矛盾,化解它。 小朋友,要保护;多解释,可以哭; 看电视,要节制;过多看,情绪差; 爱岗位,干好活;以行动,帮祖国; 没组织,不赴川;只帮忙,不添乱; 鼓勇气,树信心;中国人,震不跨!
• 9月11日恐怖袭击之后,有 42.2万美国人患上了PTSD。
七成印尼海啸灾民心伤难平
• 印尼政府召开的旨在 解决海啸(Tsunami )灾 民心理问题的研讨会 上发布报告说,尽管 海啸已经过去了整整 100天,但仍然有70 %的印尼灾民受到心 理问题的困扰。
中国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PTSD发生率 18.48%,孤儿为23%。
第一部分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第一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心理康复
•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1、应激(stress): (1)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1936年,Selye.H (2)作用于某一物体并会导致它产生张力或出现状 态改变的力量。
2、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1、概念(记忆) 个体在遭遇一场的重大应激后延迟性出现 并持续性存在的精神障碍,应激源通常是 非常强烈的,这种应激可以是个人的,也 可以是对整个社会的,症状出现于创伤发 生后的3个月内。
案例:“泰坦尼克”幸存女童痛苦94年 终生未 嫁 • 美国马萨诸塞州99岁老太太莉莲·艾斯普朗德是“泰
精神障碍发病率比普通 城市高10倍!
5.12汶川大地震
受灾44万平方公里,死亡8万余人,受灾人数1000万。 15%-20%需要接受援助(200万人),5%需要长期援助。
中国心理学会具有国际资格认证的专业创伤治疗师只有33人
灾后心里救援口诀一
• • • • • • • • • 大灾后,寻帮助;先躯体,后心理; 多鼓励,缓压力;对现实,寻生机。 有些人,会焦虑;不安全,扰情绪; 多数人,会自愈;过一月,要寻医。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 易上火,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 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求治疗,别耽搁;求医处,心理科。
PTSD(“灾难症候群”)
• 惊吓期(失魂落魄) • 恢复期(后怕) • 康复期
• 一般来讲,PTSD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但少数病人持 续多年不愈成为持久的心理障碍。
• 心理危机干预
• 及时、必要
301事件
(四)适应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 1、概念(记忆) 在生活环境改变或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下,出现 的反应性情绪障碍同时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 碍。

(二)急性应激障碍
1、概念: 在遭受躯体或心理严重的创伤 性应激后,出现的短暂精神障碍,常在几 天至1周内恢复,一般不超过1个月。
2、主要临床表现(重点)
(1)意识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发现有定 向障碍,言语紊乱,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能力,动作杂乱 而无目的性。
(2)精神运动性抑制:对外界刺激缺少反应,情感迟钝, 有时出现类似木僵或亚木僵的状态。 (3)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不 协调性精神运动型兴奋,言行紊乱,无目的型。
• 原来莉莲一直都没忘却那场不幸的沉船灾难,她将 “泰坦尼克号”悲剧给她带来的丧亲之痛向世人隐 瞒了94年。
2、临床表现和特征 (1)创伤性体验反复发作。 (2)持续的回避。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3、创伤后应激障碍
流行病学 一般群体的患病率为1-14%; 高危人群的患病率为3%-58%;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青年人; 女性发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
急性应激障碍案例
• 男性,20岁,大学一年级,与坠楼者同班,班干部,事 件发生后参与辨认死者身份。来自于城市家庭,家庭四位 成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 在跳楼事件发生后感觉心理压力比较大,情绪不稳定, 死者坠地后的情景场面经常不由自主地闯入脑海,一些念 头也经常在脑子中出现,如:我不会象他那样,我要对父 母负责等。这些情景和念头有时挥之不去,驱之不尽,非 常痛苦。晚上失眠,白天上课注意力不能象过去一样集中 ,莫名其妙地心烦。学习也没有了兴趣,对自己不满意。 每次去上课路过事件发生地点时,心情非常地不舒服、心 烦加重,所以总是绕道走。
共同特点
1)精神症状与心理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2)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水平、生活 态度与信念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3)严重程度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标准。
二、重大应激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一)应激相关障碍分类(重点记忆 )
1、急性应激障碍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适应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