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翻译视角下《庄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庄子》之“庄周梦蝶”英译本的对比

《庄子》之“庄周梦蝶”英译本的对比

语言文学研究《庄子》之“庄周梦蝶%英译本的对比於丹丹(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楚雄675000)摘要:《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以《庄子•齐物论》中的寓O&庄周梦蝶”为例,对比分析其两个英译本——汪榕培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指出值得商榷之处,并对今后的《庄子》寓言的英译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庄周梦蝶英译对比《庄子》百家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儒、道、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庄子》一书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千姿百态的寓言、汪洋恣肆的文学语言、浪漫主义的手法及现实主义的描写而为世人瞩目,成为我国典籍文库中的珍宝。

这部文献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CNKI)上《庄子》研究的文,现国学者大学、文化视角及语言学视角等方面对《庄子》英译进行研究。

本文以《庄子》寓言中的“庄”为例,对其个£本——华兹生1968年版和汪榕培1999年版的不同语言风格和,对今后的《庄子》研究一。

一、《庄子》及“庄周梦蝶”庄子(369—公元前286),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子道家学派的主代人。

的代《庄子》(“”)三篇,、外篇和个部,子的“道”家哲学思想。

在文中,《庄子》为有文学价值,以寓言代哲学的,、的手法代的,的,而是者、、永的寓言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戴俊霞,2013:189)。

在《庄子》的众寓言中,能引人共鸣为吟咏的要数“庄”。

在这寓言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妙的文笔,通过对中变为蝴蝶和醒蝴复为的事件进描述与探讨,人可能确切的区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的。

故事虽然短小,但融入了庄子诗哲学的精义,成为庄子诗哲学的代。

“庄”原文如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2周也。

俄然觉,566然周也。

不2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5必有分矣。

翻译规范理论角度下英译《庄子》研究

翻译规范理论角度下英译《庄子》研究

翻译规范理论角度下英译《庄子》研究作者:李思梦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4期天津外国语大学【摘要】《庄子》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国粹,英译《庄子》当然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赵彦春的翻译版本具有很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得到学界广泛好评。

本文拟从翻译规范角度评析赵彦春译本,探讨翻译过程,及影响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键词】翻译规范角度英译《庄子》引言吉迪恩·图里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建立了描写翻译理论。

他探讨了如何接受目的语文化背景条件和特点以及如何研究文化交际下的翻译规范。

《庄子》是道家的经典之作。

在众多译本中,赵译本是其中最不凡、最值得研究的译本之一。

在深刻研究原著基础之上,赵实现了其学术之价值,文学之魅力。

本论文目的在于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来研究英译《庄子》,以此更好地理解翻译理论及《庄子》的深刻含义。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图里认为,翻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超越了源文本、语言之间的系统差异,处于文化的层面。

规范处于规则和特性之间。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受限于两种规范:初步规范和操作规范。

初步规范包括翻译策略和翻译政策;操作规范是影响翻译过程的实际抉择。

在初步规范和操作规范之外,图里还提出了首要规范,它决定了一个译者翻译某篇作品的整体走向。

二、翻译规范角度下英译《庄子》研究在中国,《庄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且已传播到世界一些国家。

庄子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段,如重复、隐喻、矛盾、顶针等方式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到这本书中,同时他也阐述了对“道”的理解。

翻译规范对翻译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预先规范、操作规范以及首要规范三方面来看英译《庄子》。

1.预先规范。

预先规范是选择文本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源文本是如何进入到目标文本的。

预先规范包括译本的翻译政策和翻译方向的选择。

《庄子》因包含许多蕴含中国经典哲学和文学的次回合表达而有其特殊性。

因此,译者需十分谨慎和缜密来处理源文本。

基于视域差的《庄子》英译本解释度分析

基于视域差的《庄子》英译本解释度分析
中 不 同 的次 文 化 . 不 同的读者 . 不 同 的语 言 和 不 同 的 翻译 方 向

新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 庄子》 英 译 本 研 究 的 中期 研 究 成 果 ,
编号: 2 01 2 QNA0 5
视 域 差 是 与 翻 译 过 程 密 切 相 关 的 各 个 因 素 的 视 域 之 间 所 存 在 的 差 异 翻译 过 程 所 涉 及 的 因 素 主要 是 译者 、 原 文本 、 目标 语 语 言 和 文 化 、 目标 语 读 者 。译 者
与 源 语 文 本 之 间 的 视域 差直 接 影 响翻 译 的 “ 理 想解 释 度” . 译 者 与 源 语 文 本 的 视域 差 则 影 响 翻译 中的 “ 实 际 解释度” 而 译 者 和 源 语 文 化 之 间 的 视域 差 与译 者 和 目 的语 文 化 之 间 的视 域 差 是 导 致 实 际解 释 度 偏 离 理
的意义 . 在 译 文 中保 存 原 文 的 文 学 特 点 , 在 直 译 不 能 够传 递 原 文 的 思想 时 。 采 用 意译 的方 法 。在 这 种 原 则
的指 导 下 . 源 语 文 本 与 目标 语 的视 域 差 就 较 小 。 译 文
就 具 有 较 高 的 解 释 度
若夫乘天地之正 . 而御 六 气 之 辨 , 以游 无 穷者 。 彼
安 徽文学
ANHUI W ENXUE 文
基于视域 差的 庄 子 译本解释度分析
袁 赞
( 周 口师 范学院 )
摘 要 : 本文选取《 庄子》 的 三 个 英 译 本— — 汪 榕 培 的
学 研

以及 译 者 与 目的 语 文 化 间 的视 域 差 其 中 目的 语 文 化

《庄子》三个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庄子》三个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庄子》三个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不仅在中国哲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对世界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其思想深邃、语言精湛,多次被翻译成英文,而各个版本的翻译中存在着很大区别,这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本文选取了三个英译本,通过对三位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1.探究三位译者翻译《庄子》时所采取的主体性翻译策略与方法,比较其差异及原因;2.研究三位译者的文化背景、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其对《庄子》翻译结果的影响;3.通过对三个版本的对比研究,揭示其对于《庄子》整体的阐释能力以及突显的重点和特色;4.总结研究成果,得出一个更全面完整的《庄子》内容及翻译的结论。

三、研究内容1.三个英译本的主要译者及翻译特点分析本文将选取三个英译本,分别是:Waley版、Watson版、Ziporyn 版。

详细分析每个版本的译者背景,译者研究《庄子》的不同侧重点和翻译思路等情况。

2.主体性翻译策略分析在比较三个英译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译者的主体性翻译策略,找出其区别和原因,并对其对翻译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3.文化背景、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对翻译结果的影响研究各个版本的译者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并分析其如何影响《庄子》的译文,进而归纳每个版本的特色和不足之处。

4.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通过对三个英译本的对比,比较其所阐释的重点和特色,展现《庄子》更为全面和多元的内涵及表达方式。

四、研究方法1.文本分析法本文将使用文本分析法,详细分析和比较三个英译本中的具体文本内容,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为后续的主体性研究提供数据和依据。

2.史料法本文将对三个版本的译者进行史料调查,了解其文化背景、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等情况,以及他们翻译《庄子》的经验和思路。

3.比较研究法本文将采用比较研究法,对三个英译本中所阐释的主要思想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出每个版本译者的重点和特色。

《庄子》英译本评析

《庄子》英译本评析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王建荣(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摘要:本文就Watson《庄子》英译本展开评析,从哲学思想的传递,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语言风格的去留等角度,探讨该译本较为妥贴得体的处理方式和可供译者借鉴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庄子》;Watson英译本;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风格1. 引言《庄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哲学经典和文学瑰宝,不断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将它介绍给世界各国读者欣赏。

就英译本而言,全译本、选译本就有十几种。

第一部全英译本Chuang Tzu: Mystic, Moralist, and Social Reformer由英国十九世纪著名汉学家Herbert A. Giles完成。

该译本过分自由,与原意有较大出入,维多利亚时代的语言风格读来也显冗长乏味。

1891年,牛津大学出版了James Legge的The Writings of Kwang-Kau全译本。

译者深厚的中文经典研究功力赋予该译本一定的权威,只是译文不免过分拘泥于原文,几近逐字翻译。

国内常见的是冯友兰的译本,只包括内篇。

该译本加入了晋人郭象的注疏,很好地传达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其他一些译本在此不一一列举。

尽管这些译本各有千秋,其中最受好评的总少不了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庄子全译》),1968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Burton Watson还翻译过《韩非子》、《墨子》和《荀子》选译本。

翻译家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1984)。

翻译《庄子》,不仅语义上要求传达原文复杂博大的思想体系,文体上还要体现原文自由不羁的浪漫风格。

Watson的《庄子全译》版本运用通顺流畅的现代英语,忠实贴切地传达了原文哲学内容,较好地处理了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同时译者在保存《庄子》原文独到的语言风格方面,又颇有办法,不仅有诗化的语言、各种语音修辞手段,还适度起用口头语言以实现人物对话的听觉效果。

《庄子》的英译及其对英语世界的影响

《庄子》的英译及其对英语世界的影响

语言新探《庄子》的英译及其对英语世界的影响庄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摘要:庄周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而《庄子》的英译版本也越来越多,如今其英译版本全译、选译已达二十余种,这些译介对英语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英译;影响庄子(公元前369一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人。

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庄子并称为“老庄”。

The Zhuangzi,a text from the 3rd century BCE,derives its name from its purported author Zhuang Zhou 莊周who early historical sources say fl ourished between about 350 and 300 BCE.”[1]《庄子》被奉为道家的经典之作,大致可以概括为“人道为本”,“万物齐一”,“自然无为”和“逍遥而游”四个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目前中外的全译本、选译本已达二十余种。

此文将列举《庄子》的各种英译版本,总结概括别人对英译本的研究,讨论并分析各英译本对英语世界产生的影响,希冀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并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典籍翻译,投身于典籍翻译事业之中。

一、《庄子》的英译及其研究(一)《庄子》的英译版本1.国外英译西方人对《庄子》最初的接受,是因其所负载的哲学、宗教、伦理等思想。

1881-1910年间“英国的传教士们掀起了《庄子》英译的第一个高潮,希望通过译本来观察中国的文明程度和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6]于是1881年,英国汉学家巴尔福第一个将《庄子》译成英文,命名为《南华真经: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

试论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的《庄子》哲学关键词英译

试论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的《庄子》哲学关键词英译

试论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的《庄子》哲学关键词英译吕新兵【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和理解源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在此基础上,翻译的认知识解理论受到研究者关注.在理论分析上,翻译的"识解性"被用于阐述翻译的主客观性表现形式,以此可以进一步解释译文语言产生的成因.采用认知识解理论对《庄子》英译进行分析,特别是运用认知识解理论的四个因素来解释译者在翻译哲学关键词时体现的差异,为典籍英译涉及的哲学概念和文化因素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considers"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as the resource of concep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the construal of translation is used to explain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of translation which can further study the cause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Using cognitive construal theory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Chuang Chou, especially adopting the four elements of construal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translators in translating philosophical key words which not only is contribute to construal translation but also offer a new field for research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and cultural methods when translating classical masterpieces.【期刊名称】《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认知;识解;翻译;主客观性;《庄子》【作者】吕新兵【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庄子》是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作品,是庄子思想的主要载体,也是先秦道家学派集大成之作。

《庄子》英译研究

《庄子》英译研究
29.Ling Yutang The Wisdom of Laotse 1958
30.Liu Wu chi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1966
15.Allin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1989
16.Birch Cyril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from early tmies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1965
19.Cleary Thomas The Taoist Classics:The Collected Translation of Thomas Cleary 2003
20.De Bary.William Theodore.Bloom Irene.Chan,Wing-tsit,Adler,Joseph,Lufrano,Richard John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1999
6.罗志野读《庄子》新译 1998(10)
7.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2)
8.肖聿王尔德眼中的庄子
9.004(2)
10.姚小平Logos与"道"--中西古代语言哲学观同异谈 1992(01)
21.Fong Yeou lan Precis d'histoire de laphilosophie Chinoise 1985
22.Fung Yu lan Chuang-Tzu:A New Selected Translation with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Kuo Hsiang 1989

《庄子》中外译本的比较研究

《庄子》中外译本的比较研究

《庄子》中外译本的比较研究作者:刘曲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1期刘曲,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作者简介】汪榕培英译版《庄子》封面华兹生英译版《庄子》封面汪榕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翻译家,对道家著作、中国古典诗歌和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和研究有着突出的成就和造诣。

汪译《庄子》体现了译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虚实兼顾、潇洒飘逸的译文风格。

汪译本的最突出特点即是博采众家之长融而化之为流畅的英语,进而再现原文的真实意境。

译者不拘泥于局部的“忠实”,而是在宏观上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忠实。

美国学者华兹生是当今英语世界极具影响力的翻译家和汉学家。

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汉语的翻译工作中,《庄子菁华》是其最富盛名的译作,也体现了译者极高的翻译水平和独到的翻译思想。

在华兹生看来,庄子使用的虽然是散文,但却处处体现着诗人的风韵。

因此,在翻译《庄子》时,译者一反在翻译其他诸子文章时惯用的意译手法,谨慎地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文的词句特征和行文风格,力图更真实地传递原文的思想精髓。

一、《庄子》两英译本之微观探析《庄子》体现了我国道教的哲学精髓,而这精髓最首要的体现在对“道”的翻译上。

从选词的角度,汪译的“道”采用直译手法使用了“Tao”这个词,并由此使外国读者真正地了解了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及“道”的宗旨,接受了“Tao”及由此所传递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另外,为了不破坏译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译者在单纯的直译不能表达原语的全部内涵时,采用了解释性的译法,增加了名次替代、句式转换和意群重组等手段,使译文一气呵成,使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以更饱满而完整的内涵展现在译语读者的面前。

华兹生也非常重视译文的可读性,在处理专有名词或历史引语作隐喻的句子时,译者在文中添加了可使意义更明确的背景信息,避免使用脚注。

从用词角度,华译本使用了流畅的现代英语,其中甚至用了不少口语词和俚语,还用了不少成对词,使译文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

《庄子》英译对比分析

《庄子》英译对比分析

《庄子》英译对比分析作者:杜雯雯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0期【摘要】该文选取理雅各和翟里斯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对比,参照赖斯《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性》,尝试围绕理解、语体、句法,指出典籍英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庄子》对比分析典籍英译翻译原则【Abstract】This paper ha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egge’s and Giles’s.C entering upon the degree of comprehension,style and grammar,according to Reiss’s book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Key words】Zhuangtzu; Comparative study;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庄子》是一部具有哲学、文学、宗教色彩的中国文化典籍。

该文选取理雅各和翟里斯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对比,围绕理解、语体、句法,指出译者做出的选择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莱斯提出,文本可以分为三大类:“注重内容的”文本,“注重形式的”文本和“注重吁请的”文本。

《庄子》作为一部中国文化典籍,该类文本注重用语言的适当形式来表达情感和语言的美学功能。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在翻译中译者的理解总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东西文化差距导致英汉语言差异,且《庄子》年代久远,这种时空双重差异导致其英译困难重重。

其文字晦涩,风格多变,这就要求译者要宏观把握上下文,在力求让译本易懂的同时,保证行文流畅。

在《天道》中“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理雅各译:But those ideas are a sequence of something else;… 意有所随意思是“意义自有其所指向之处”。

描写翻译学下《庄子》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描写翻译学下《庄子》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作者: 庄少霜[1]
作者机构: [1]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版物刊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111-114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 描写翻译学;《庄子》翻译;概念隐喻;翻译规范
摘要: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庄子》是继《道德经》之后另一部伟大的道家思想著作。

本文借当代描写翻译学框架,通过比较研究《庄子》的两个译本,即汪榕培和梅维恒在概念隐喻翻译上的差异,探讨图里的翻译规范从译者的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三个层面对《庄子》一书翻译的影响。

旨在帮助译者认识不同文化中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对典籍翻译和隐喻翻译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奇书。

它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献,是百家争鸣中,唯一一部着重谈论文学艺术和认识论问题的作品,也是第一部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的、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崇高追求。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年代里,翻译这部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章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老子的评述。

从词汇角度看,本章所采用的基本词汇多为与本章所讨论的思想有密切关系的专业性词汇。

如“实在”( reality),指事物存在的客观实在状态;“非”( falsity)指与本真相违背的假象;“取”( take)则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行动或是接受别人行动的意思;“真知”( truth)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问题;“清”( purity)则指心灵纯洁;“本末”( root and梢)指事物的根本和枝节,即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形”( form)和“神”( spirit)指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即事物的形式和内容;“通”( universality)则指“万物一齐俱往”的意思;“为”( doing)指“成”或“合”的意思;“归”( returning)指落叶归根;“后”( after)指死后。

从全文内容来看,有的词汇使用较多,如“哲学”( philosophical thought),“清静”( being blissful),“自由”( being free),“朴素”( being primitive),“虚静”( being idle),“无己”( being without oneself)等,从中可以看出译者还是较好地掌握了词汇的含义及用法,用语准确规范。

而另一些词汇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译者比较高的文学修养,而且增强了句子的文学色彩。

例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段话用的“而”和“其”在原文中都是代词,译文译成了连词,但是我们却感觉到这里的“而”和“其”在使用上恰到好处,把它们译成副词“像”似乎更加妥帖,同时在语义上,“而”更能表达出这段话所蕴涵的哲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句子显得平实,而且能给人一种稳定和亲切的感觉。

诠释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古籍英译论析——以英译《庄子》为例

诠释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古籍英译论析——以英译《庄子》为例

诠释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古籍英译论析——以英译《庄子》为例刘泽林,丁延海【摘要】摘要:从诠释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古籍的英译现状,指出译者容易忽略对原文本哲学精神、文本结构、修辞手法的诠释,遗失了原文的民族个性,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以《庄子》的英译为例,结合具体的古籍英译实例,对英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重视对哲学精神、文本结构、修辞手法的诠释,不仅能揭示翻译中理解的复杂性和整体性,也对译本的整个面貌产生综合的、决定性的影响,既能彰显译本个性,又能更加准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0)008【总页数】3【关键词】古籍翻译;诠释理论;哲学精神;文本结构;修辞手法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曾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当代,要做好对外文化交流,让汉语走上世界,增强在全球人文领域的影响力,要让世界能够看懂中国古籍,那么古籍翻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诠释经典的传统,如,儒家思想的学术发展史就是儒家典籍的诠释史。

就翻译的性质而言,语言学和哲学都认为翻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诠释。

从诠释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译介和传播,事关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关于诠释理论诠释理论是对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诸种理论中有关解释、理解等问题的方法论、技术范畴的统称,亦称“诠释学”“释义学”“阐释学”[1]。

它主张通过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强调忠实客观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是在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学流派。

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诠释的问题,以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奥古斯丁和卡西昂、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20世纪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对传统诠释理论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促使诠释理论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并发展成为哲学诠释学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描写翻译学下《庄子》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描写翻译学下《庄子》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描写翻译学下《庄子》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作者:王艳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2期摘要:《庄子》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著作,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庄子》的英译本主要有汪榕培译本和梅维恒译本,二者各有特点,皆是翻译学中的典范。

本文首先对描写翻译学、概念隐喻翻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翻译规范的三个方面——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来对《庄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描写翻译学;《庄子》译本;概念隐喻翻译一、描写翻译学方法描写翻译学方法是由约翰·麦克法兰于1953年在杜伦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翻译的模式”中提出的。

著名翻译学家吉蒂昂·图里指出描写翻译学的研究目标是探索翻译行为的规律和趋势,即翻译规范。

(一)描写翻译学的研究内容描写翻译是先对翻译文本进行研究,然后尝试确定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中,什么样的规范对文本产生了影响。

它是相对于规定性翻译学而言的。

也就是说,描写翻译学并不是去限制翻译的手段和方法,而是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翻译的进程。

描写翻译学侧重的是实现了的对等,而不是理想过程中的对等,其采用的是回顾视角,而不是前瞻视角。

翻译是通过分析和对比两种不同的语言,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所以翻译离不开文本对比。

不同的语言在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区别和差异导致语言的表达无法完全一致,不能盲目追求与其他语言完全一致的表达。

文本的翻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绝对的优劣对错。

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语言转换,才是描写翻译学所追求的目标,翻译不要求原文与译文的语言表达完全一致,而是应该在整体意义上、上下文对接上都表达出了原文要表达的含义。

(二)翻译规范翻译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文与译本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语言差异,当然也和译者的个人喜好、个人风格有关系。

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翻译出完全不同的译文。

描写翻译学以翻译规范为研究目的,翻译要符合特定的语境和背景,并且受到原文所用语言和译文所用语言的约束。

文化翻译观下《庄子》英译本翻译研究

文化翻译观下《庄子》英译本翻译研究

A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Chuang-tz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作者: 张林影;樊月圆
作者机构: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9-13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翻译;文化翻译观;《庄子》;理雅各
摘要:�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

迄今为止,《庄子》译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

1891年,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出版了自己的《庄子》英译本。

理雅各的译本忠实原著,广受西方世界好评。

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曾提出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而非单纯的语言转换。

译者需要做的是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

运用苏珊的文化翻译观分析研究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旨在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借鉴。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

watson《庄子》英译本评析多年来国内外的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注意到《庄子》这部古老而又厚重的作品,认为它有着深厚的哲理内涵,值得从各个角度去加以解读,尤其是对于哲学、美学、文学等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挖掘。

笔者曾经读过几种英译本的《庄子》,但感觉都不太理想。

作为一名学者,特别是从事古代典籍翻译工作的学者,最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介绍给世界,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喜欢中国文化。

这些年来我国与国外的出版机构合作,陆续出版了几种汉译英《庄子》英文版。

第一种是杨伯峻先生主持翻译的,共四卷十册,已经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大都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对应物,即使是英语国家也并非如此。

即使在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庄子》也难以挤身文学殿堂。

有鉴于此,我们考虑将国外最新的庄子研究成果翻译介绍到国内,以促进中国的庄学研究走向深入,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学者watson(于子肃)的《庄子:他的宇宙》。

这是一部与《庄子》有关的、以介绍《庄子》及庄学为目的的、包括注释、译文和评论三部分内容的丛书,由十一本图书组成,自2004年问世以来已陆续出齐。

全书分上下两篇,每一卷还包含一个附录。

作者在开篇谈到了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的编写在方法上将采用庄子所创立的独特体系;在格式上也以这个体系为基础,力求具体地体现出庄子的特色。

在翻译这部丛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考了这位学者的有关著作,然后在译文准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逐字逐句地进行了翻译。

与其他的翻译著作相比,我们在翻译本书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词汇不知道如何表达,也缺少恰当的例证,因此,原文中常有错误。

在此,我们特地把原书的序言和书末的译者说明奉献给读者,诚望读者能给予批评指正。

翻译规范视角下《庄子》英译探析

翻译规范视角下《庄子》英译探析

翻译规范视角下《庄子》英译探析
吕新兵
【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5(031)006
【摘要】汪榕培英译版《庄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学术界一致好评.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是研究翻译的新视角,分为译前规范、首要规范和操作规范3个具体规范.通过对汪榕培英译《庄子》的翻译规范分析,探讨译本背后的翻译过程和社会文化因素,从而揭示翻译规范对于译本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译本学术价值.
【总页数】5页(P72-76)
【作者】吕新兵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狼图腾》英译本探析 [J], 管月;张白桦
2.翻译规范论视角下儿童绘本的英译探析 [J], 刘冲亚
3.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青衣》英译本探析 [J], 曹茜茜
4.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狼图腾》英译本探析 [J], 管月;张白桦
5.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青衣》英译本探析 [J], 曹茜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庄子》汪译本反义词英译探析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庄子》汪译本反义词英译探析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庄子》汪译本反义词英译探析
罗欢
【期刊名称】《现代语言学》
【年(卷),期】2024(12)2
【摘要】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典籍翻译也欣欣向荣。

目前国内外对庄子的研究热度日渐高涨,但对《庄子》反义词的翻译研究却寥寥无几。

在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的指导下探究汪榕培译本对《庄子》四种反义词,包括A而不B式(A 和B为反义词)、反义对文(反义词处于相对位置上)、反义连文(反义词并列出现)和语境反义词的翻译,发现汪译本与《庄子》内容及风格一致,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中国典籍翻译具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6页(P1000-1005)
【作者】罗欢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绵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庄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以林语堂和华兹生译本为例2.生态翻译学理论视域下《庄子》英译本的对比研究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诗词翻译探析4.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论语》理雅各英译本探析5.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红楼梦》中植物名英译探析——基于杨宪益与霍克斯译本的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逍遥游 ( 《 逍遥 游 》 )
汪 译 : Wa n d e r i n g i n Ab s o l u t e F r e e d o m
者都 尽量 用地道 的英 文表达 原文 的意 思,汪 、林采 用异 化 的策 略为 主,梅 恒用 归化为主 ,三 位译者 在 可能 的情 况 下 努力再 现 原文 的修 辞 效果 ,但 是一 些修辞 因为语 言 的差异 无 法再现 。
述 了 以阐 释 学 为基 础 的翻 译 活 动 的 四个 步 骤 : 信 赖~ 入
侵一 吸收一 补偿 。第一步 是信赖 ,即相 信原 文是有 意义 的。 ( S t e i n e r ,2 0 0 1 )为 了获取 想要 的东西 ,译者 必须通 过 “ 暴 力 ”侵入 到原 本中 。第三 步是 吸收 ,从原本 那里 抢到 的东
进行 比较 ,分 析他们 不 同的翻 译特 色 ,并作 出 了一些关于翻译 的 阐释 学的 思考 。
关键词 :《 庄子》 ;பைடு நூலகம்坦 纳 ;阐释 学 ;翻译
《 庄 子 》是 我 国古 代散 文 的经 典之 作 ,反 映 出庄子 的 哲 学思想 ,在 诸子散 文 中别具 风格 。本文 根据斯 坦纳 的阐 释 学翻译 理论 ,对汪 格培 教授 ,林语 堂和美 国著 名汉 学家 梅恒 的三个 英译本 进行 比较 ,找 出不 同的翻 译特色 。
( 二)入侵 层面 的三译 本比较 三 、小结
通 过对 《 庄子 》三 个译本 的 比较 ,我 们发 现 ,三 位作 者 首先 都是基 于对 原文 的信任 而展开 翻译 的;在 入侵 的环 节 ,译 者根据 自己的理解 对原 文重新 作 了解 释 ,汪榕 培教
所谓 入 侵 ,实际 上 正是 由于 原始 的信 任 往 遭遇 抵 抗 ,
在吸收和补偿的环节三位译者都尽量用地道的英文表达原文的意思汪林采用异化的策略为主梅恒用归化为主三位译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努力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但是一些修辞因为语言的差异无法再现

阐释学翻译视角下 《 庄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曹兆银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 学校

要 :本 文根据 斯坦 纳的 阐释 学翻译 理论 ,对汪 榕培教授 ,林语 堂和 美 国著 名汉 学家梅 恒的 三个 《 庄 子》英译 本
( 一)信任层 面 的三 译本 比较
闲 闲 是 指广 博 , 间 间是 指 条 理 简 明, 炎炎 是 旺 盛 之 意 ,詹詹 是多 言之 意。汪 榕培 教授在 英语 中选择 与原文形
从 《 庄子 》 原文 本的选 择 上看 ,汪榕培 教授 选 择 了郭 容 词意义相 近 的两个 形容 词连用 。林译 使用 了单个 的形 容 庆藩的 《 庄 子集 释 》 。林语 堂 在序 言 中提 到他 的 译文 是根 词 ,但是注 意 押韵 ,保 留了原文 的声 音效果 。梅译 也是用 据H e r b e r t A. Gi l e s 的译 本 翻 译 的 ,( 林 语 堂 ,1 9 5 4 )梅 恒 单个形 容词 译 出,没有体 现叠字 的修辞 效果 。 采 用 的是 陈鼓 应 的 《 庄 子今 注 今释 》 ,他 的翻 译 目的在 于 把 《 庄子 》介绍 给美 国大众 。( Ma i r ,1 9 9 4 )

阐释学翻译模式
斯坦纳在 1 9 7 5年 出版 的 《 通 天 塔 之后 》 中,详 细 阐
林译:G r e a t is w d o mi s g ne e r o u s ; p e t t y is w d o mi s c o n t e n t i o u s .
Gr e a t s p e e c hi si mp a s s i o n e d ,s ma l l s p e e c hc a n t a n k e r o s. u
梅 译 :C a r e f r e e W a n d e i r n g
林译 :A H a p p y E x c u r s i o n
“ 逍 遥 游 ”是 《 庄 子 》开 篇 的题 目,这是 庄 子所 描 绘 的一 种 理 想 状 态 ,悠 然 自得, 无拘 无 束 。汪 教 授 的译 文

例: “ 大 知 闲 闲, 小 知 间 间 : 大 言 炎 炎 , 小 言 詹 詹 ”(《 齐 物论 》)
汪 译 :Me no f g r e a t wi t s a r eo p e n a n db r o a d - mi n d e d ; me no f
s ma l l wi t sa r em e  ̄ r l a n dme i t c u l o u s . Me no fg r e a t e l o q u nc e e s p e a k it w ha r r o g nc a e ; me n o f s ma l l e l o q u e n c e s pe a kw it ho u t ap o nt i .
西 ,必须通过 消化 ,贴 上译者 的标签 。第 四步 是补 偿 。
梅 译 :G r e a t k n o w l e d g e i s e x p a n s i v e ;
S ma l l k n o wl e d g e i s c r a mp e d .
r e G a t s p e e c h bl a z e s b il r l i a n t l y ; Sma l l s p e e c h i s me r e g a r r u l o u s n e s s .
二 、阐释学翻译视角下 《 庄子》三译本 比较
给 译 者造成 巨大 的障碍 , 难 以接 近 原文 真正 的含义 。正 是 授 和梅恒 的译 本意 思把握 准确 ,而林 语堂在 一些 字词 的理 这种抵 抗才 催生 出了侵入 这 一过程 。在 理解 的过 程 中,译 解 有误 ,出现 误译 的现象 ;在吸 收和 补偿 的环节 ,三位 译 者 打破原 文外 壳 ,抽 出原文 精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