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21世纪,机场将会驱动就业,驱动城市的发展,就好像高速铁路在20世纪、公路在19世纪和海港在18世纪的作用一样。
我们看看世界上的其他机场,比如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一开始是城市的一个机场,后来建成了机场的城市。
从各国的实践上来看,通常的情形是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的枢纽型机场所特有的要素集聚功能,各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资源向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汇集,使得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进而形成特定的区域。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个“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明确了将着力构建“五大机场群”,让机场群对接“临空经济带”,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因此临空经济区将成为首都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未来拉动顺义新城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一、首都机场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CAO:ZBAA,IATA:PEK),简称首都机场或北京机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京联外主要的国际机场,并且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地理位置处在顺义区,不过由朝阳区管辖。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两条4E级跑道、一条4F级跑道,以及旅客、货物处理设施。
是中国国内仅有的两座拥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
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取代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成为亚洲按飞机起降架次计算最为繁忙的机场。
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成为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全球排名第9位。
2021年,机场全球排名升至第8位,未来将会超越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且排名将有望升至第5位。
2021年,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7393、7170、4096万人次,首都机场客运能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至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步入世界十大机场行列。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布局研究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布局研究北京新机场建设对于完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新机场建设,北京提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新航城,培育促进首都及整个首都经济圈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
本文从分析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入手,研究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考虑、范围划定的原则、功能布局等,以期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参考。
一、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012年12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北京新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北京新机场从前期论证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北京新机场定位为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总体目标规划建设。
根据预测,2020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飞机起降量40万架次。
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国家重点工程,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对推动北京南北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首都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研究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金融、航空旅游、航空物流和依托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
同时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集聚区。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
临空经济是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性作用发挥的体现和载体,发展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依托航空运输要素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发展策略。
围绕新机场建设,北京提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新航城,培育促进北京地区特别是城市南部地区发展的新战略增长极。
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方案
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方案1. 引言临空港新城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多个城市相连,交通便利。
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提出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方案,包括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
2. 经济发展在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中,经济发展是核心目标之一。
我们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首先,建设临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和企业入驻,促进贸易便利化,培育外贸新业态。
其次,建设航空工业园区,引进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同时,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创新创业,加快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建设。
最后,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人居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是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进水环境治理,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其次,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同时,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低碳出行,减少车辆污染。
最后,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4. 基础设施健全基础设施是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的基础保障。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
首先,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
其次,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交车辆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同时,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堵塞。
最后,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速宽带网络覆盖,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5. 文化教育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还将注重文化教育发展。
我们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
首先,打造一批文化艺术中心和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地区经济圈建设,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根据《地区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等,制定本实施方案。
方案实施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总体形势(-)五年来示范区建设成效。
〃一核五区〃功能分区,〃一核〃即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五区〃即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临空保税区等5个功能片区。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创新驱动引领区〃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机场和临空产业提能升级,临空都市区建设步伐加快,临空经济引领示范效应逐渐凸显,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6亿元,较2017年翻一番,其中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四成,进出口总额达1513.8亿元,占全市总额近五分之一,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航空枢纽实力显著增强。
建成投用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新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68条、〃陆海新通道〃航线43条,国内外航线总数达375条,国际航线达106条。
推出〃中转〃、跨航站楼中转等产品,开通跨省长途线路48条。
2021年,实现旅客吞吐量3576.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四;实现货邮吞吐量47.7万吨,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位居西部第一。
临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一核五区〃产业空间加快构建,国货航分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西部航空生产基地、华夏航空维修基地一期、国航模拟机训练中心建成投用,国内外顶级物流企业聚集示范区,机场航空物流园、物流园、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建成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
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国际商务中心基本建成,〃智博会〃等展会品牌效应持续提升,拉动经济1000余亿元。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临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
它不仅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借鉴和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临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系统梳理临空经济的概念和特征,明确临空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剖析国际上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借鉴和建议。
本文还将展望临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临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临空经济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的发展概述临空经济,也被称为航空城经济或空港经济,是一种依托大型机场的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周边地区所形成的高端产业经济发展形态。
这种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在机场周边地区快速聚集和流动。
在全球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型机场逐渐成为全球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临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趋势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趋势临空经济区是指围绕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的经济开发区,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交通枢纽的位置优势,打造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繁荣。
临空经济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创新的产业布局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热点。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对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航空产业是临空经济区的核心产业临空经济区的核心产业之一是航空产业。
航空产业可分为航空器制造、航空器零部件制造、维修及保障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等多个环节。
在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中,航空器制造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整个临空经济区的产业链。
航空器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比较直接地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物流产业亦是临空经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临空经济区的另一个核心产业是物流产业。
临空经济区建立在机场、港口等重大交通枢纽上,具备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这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物流产业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临空经济区作为交通枢纽,可以提供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优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同时,临空经济区还可以依托优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带动物流服务的发展。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临空经济区的转型升级除了传统的航空和物流产业,临空经济区还应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包括电子商务、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领域。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电子商务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临空经济区与电子商务产业的结合,可以通过物流便利和市场优势,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临空经济区的转型升级。
此外,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支持产业,也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临空经济区可以依托先进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生物医药企业进驻,推动临空经济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临空经济区应注重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临空经济区作为一个集聚创新要素的地区,应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迅猛发展的特点。
北京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临空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京津冀地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临空区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航空交通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批工业集群。
在北京市“开门红”政策的推动下,临空区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临空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条件,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本文将从临空区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加快临空区的经济发展,探索如何发挥临空区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临空经济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针对临空区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临空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分析临空区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临空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理清临空区的产业结构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研究临空区的发展战略:综合多方面因素,如临空区的产业结构、区位条件、政策环境等,探讨如何加快临空区的发展步伐,实现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3. 制定临空区的发展规划:结合临空区的区位特点和产业结构,制定适合临空区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加快实现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4. 提出建议与对策:针对临空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符合临空区的实际情况的具体建议和对策,为临空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掌握临空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方向,为临空区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研究可为其他城市(区域)发展提供借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文献法、统计法、SWOT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政策环境、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适合临空区发展的策略和方针。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作者:葛春景郝珍珍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10期[摘要]在总结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基础上,辅以国外典型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园区产业集聚模式的适用范围、应用成效和发展趋势,提炼了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并从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推进临空产业规划;完善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路径[中图分类号]F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59-03[作者简介]葛春景(1980-),男,河北保定人,管理学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应急设施布局和应急管理,机场规划与建设;郝珍珍(1983-),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航空经济。
201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通过民航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这不仅明确了航空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而且将促进航空经济在全国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积极规划和建设临空经济区或航空港经济区,力求通过航空经济和以机场为核心产业集聚,带动区域产业优化发展,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由于各地的机场规模、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基础不尽相同,需要探索与各地区相匹配的临空经济产业集聚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临空经济区的概念临空经济区是以机场、保税区或航空产业园等为依托,利用交通枢纽便利条件,使生产要素在机场周围大规模配置,从而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的区域。
该区域通过集聚临空指向性强的产业,带动周边产业的调整,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联向外围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
临空经济是伴随航空运输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包含传统的航空运输业,而且包括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形成功能区区域组团、产业分工、功能互补的局面,带动区域经济向高级化演进。
建设临空经济核心区
区域 经济 发展 ,而且通过航线 网络和 业 。 此 外 , 还 包 括 旅 游 博 览 、 办 公
场是 临 空 经济 发展 的基 础 ,机 场 的 大
依据 国际机场 的空 间结构模 式 , 重要产业相协调 。
相 对配套 的文化 教育科研 机构。
小 以及 机 场 的 辐 射 范 围 决 定 了临 空 经 成 熟 的临 空 经 济 的发 展 ,将 吸 引 很 多 影响 临 空 经 济 的 总 量 和 增 长 速 度 ,机 这 就 需 要 有 相 应 的 文 化 教 育 和 科 研
建设临空经济核心区
口 熊长春 /文
目
嚣
5至 1 O公 里 内 , 或 1 5分 钟 车 程 可
达 范 围 内 。 主 要 是 利 用 机 场 的 交 通
不 少 机 场 周 边 地 区 已形 成 相 关 产 业 和 口岸 优 势 所 发 展 的 高 时 效 性 、 高
聚集区 ,成为特殊 经济发展 区域 ,即 附 加 值 的 相 关 产 业 , 如 资 金 和 技 术
同,在机 场周边 形成 经济发展 走廊 ,
形成 临 空型 制造 业 产业 集群 以及各 构 影 响 着 临 空 经 济 的 空 间 布 局 和 产 地 面交通越 畅通 ,机场的辐射能力就
I 经 济 发 展 越 有 动力 。此 外 , 临空 类 与 航 空 运 输 相 关 的 产 业 集 群 ,进 而 业构 成 ,而 临 空 经 济 的 发 展 会 促 进 区 越 强 , 形 成 以临 空 产 业 为 主 导 、各 种 产 业 有 域 经 济 的 发展 ,临 空 经 济 的 产 业 选 择 与 机 场功 能紧 密结 合 的地 面商 务设
临空经济区 典型经验
临空经济区典型经验标题:探索中国临空经济区: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区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区域发展形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
本文旨在通过评估典型的临空经济区发展经验,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为读者提供对临空经济区的全面了解。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背景、成功案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临空经济区的意义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经验总结,定义,发展背景,成功案例,未来展望一、定义临空经济区是指以航空、航天、航空制造等为核心产业的经济区域,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投资等手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形态。
临空经济区的出现,旨在以空间优势和产业支撑为引擎,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二、发展背景1. 国内外经验借鉴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得益于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借鉴。
美国的洛杉矶国际机场经济区,通过充分利用机场及其周边资源,形成了以航空物流、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其建设。
2017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临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支持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成功案例1. 北京临空经济区北京临空经济区作为我国最早的临空经济区之一,通过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金融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依托首都国际机场的便利交通和丰富资源,北京临空经济区成为了吸引外资和高端人才的重要区域。
2. 上海临空经济区上海临空经济区借助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资源优势,成功发展了航空制造、金融服务、商务中心等产业。
特别是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支持下,上海临空经济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并成为了中国航空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之一。
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一、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1.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显。
经济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交通工具单一等问题影响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制约了经济区的发展。
1.2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临空经济区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影响人们健康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临空经济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持其持续健康发展,但人才引进、培养和留住成为了阻碍经济区发展的问题。
缺乏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成为了制约经济区发展的瓶颈。
1.4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问题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技术创新环境不够成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议2.1 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应加大对临空经济区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完善地铁、公交、道路等交通设施,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2.2 推进绿色发展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广绿色出行和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3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应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留存力,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2.4 加强科技创新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临空经济区的竞争力。
2.5 加强政府协调和管理政府应加强对临空经济区的协调和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面对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临空经济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解决问题的措施,共同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健康发展。
2.6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临空经济区内存在着多个行业的企业,但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够紧密,缺乏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需要加强各产业间的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工作心得:关于发展临空经济的建议和思考
工作心得:关于发展临空经济的建议和思考临空经济是指依托大型机场,通过航空运输,在机场周边集聚相关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所形成的高端产业业态。
由于航空运输产品具有小、快、轻、灵等特点,时效性强、附加值高,特别适合电子、软件、芯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因而临空经济的发展,对高新技术和高端商务、旅游等产业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目前,国外临空经济已经占到高端服务业的70%,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如新加坡樟宜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及英国的希斯罗机场,临空经济已成为拉动城市高端服务经济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航空运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临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国内临空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1992年成立的西南空港经济区是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雏形。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增长,在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推动下,东南沿海地区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机场,借鉴国际临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开始我国临空产业实践,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成都、郑州、长沙,石家庄等中西部省会城市,也开始了临空产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目前已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成都、沈阳等8大枢纽机场为核心,从沿海到内地依次全面发展的态势。
2010年,29个省(区、市)与中国民航总局就临空经济建立了省部协调机制,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以上的机场所在地区全部规划了临空经济区。
随着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在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完善空港的枢纽功能、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级化、拉动就业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外向经济等方面愈来愈显出诸多优势。
如北京顺义、成都双流等8个临空经济区中,GDP年均增速高于所在城市8个百分点。
武汉天河临空经济区每年为武汉市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约1500个,就业密度是全市的3.1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美国、欧洲、南亚等83个机场直接通航,部分实现了全球采购、全球到达和全球辐射。
近几年,国内已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
临空经济发展报告
临空经济发展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个背景下,临空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本文将对临空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临空经济的概念及意义临空经济是指依托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机场的便利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各类综合性产业,打造航空物流中心、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发展临空经济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临空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岗位的增加。
比如,在航空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货运和配送工作,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临空经济还能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提高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通过引进外资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临空经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合作具有积极作用。
航空物流的发展将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世界经济格局。
二、全球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临空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个城市开展临空经济建设。
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临空经济发展最为成熟。
而在亚洲地区,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临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导的推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的临空经济正蓬勃发展。
例如,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都在加大对临空经济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园区。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并促使其在全球临空经济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虽然临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及趋势展望_胡赵征
[ 作者简介 ] 胡赵征,硕士,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院院长助理、临空新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李守旭,博士,研究员,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
5 2014 年第 11 期 第 30 卷
度快、流量大和网络广的优势,最大限 度地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推动区域 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发展,提升机场所 在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 着机场的运营和发展,临空经济区将聚 集大量高层次、高附加值的产业,给临 空经济区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带来产业结 构、城市空间结构及交通结构调整与升 级的机会。
随着枢纽机场的驱动辐射能力和产业类型影响因子空间布局组团圈层模式首都机场航空运输业现代服务现状产业基础影响广州临空经济区行政区划与现状产业基础影响滨海受市中心与地形影响偏侧模式香港空港城启德机场心与地形影响点轴线型拓展模式浦机场航空航天业总部经济中心与海港辐射影响昆明空港经济区中心与地形影响星形混合布局模式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具有科研机构信息和通生物医药新媒体产业通联系受中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业现状新能源汽车制造临空经济区发展历程发展阶段空间形态产业类型独立机场区航空服务业机场产业化区先进制造业航空物空港都市区先进制造业航空流业现代服务业居住和商业空港区紧邻空港区外围辐射区航空市镇群先进制造业航空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都市服务业居住商业和文化休闲业空港区紧邻空港区外辐射区临空经济影响区空间布局位置辐射半径范围业空间协同空港区空港区紧邻空港区km10km15km30km机场客货流及配套业务具有时间价值取向以柔性化方式生产企业在选择区位时自发聚集在机场周制造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带动业趋于成熟产业呈集作用加大区域经济一体群发展相应的临空区化发展阶段
0 引言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城市总是依托当时最 先进的交通方式而发展,而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决定 着城市的形态与前途。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 21 世纪, 当今国际经济正在创造一个以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全新
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的特征, 还取决于空港与中心城市的地面交通通达性 ! 中 心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周边区域环境等因素, 现实中的临 空经济空间结构并不会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结构, 而是会随 着地面 自 然条件和交通走廊以及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方
向而 发生 一些不 规则 的变化 "
2扇形结构模式 .
面 的保税功 能 , 进 而 可 向空港 自由贸 易区转型 "
销商 美 国孟 菲斯 集 团 (ep i Go p Ie : 一方 面是 Mmhs ru n)另 航空运 输 服务 产业 , 例 如各个机 场旁 边 的基地 航 空公 司 , 配餐公 司等 " 包括厦 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空城 的飞机 维修业 ! 西 安阎 良机场 航 空城 的航空产 业集群 ! 福 州 长乐 国 际机 场 航 空城 的航 空工业 等 , 我 国的许 多机 场 以此 作为 该地 区的
列车 只需4 小 时便 到了 巴黎 " 个
周边, 并形成 了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经济区域 " 这种被称 为 / 临空经济 0 的现象正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临空经济 是指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 依托于大型机场 ( 特 别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在其周边地 区发展起来, 由直接服务及依托于航空运输业的相关产业 和具有明显航空枢纽指 向性 ( 可充分利用航空运输优势和 便利)的有关产业组成, 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 是产业结构演变和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的产物 "
盈 亏 ! 自我 发展 和 自我约束 的市 场主 体 " 2 以机 场 ( . 企业 )为主 导 的发展 模 式
在 该模式 中机场 具有 特许经 营 和专 营权 " 机场 属 于城 市基础 设施 , 具 有准 公共产 品性 和区 域垄 断性 , 而 收 费的
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展方案
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展方向一、总论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就称之为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应,促使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从国内外实践看,临空经济区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6-20公里范围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范围内,以空港为核心,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与空港形成相互关联、相关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二、临空经济区内产业设置临空经济区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了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新经济现象。
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先导产业和相关产业。
先导产业如:运输业(客运、货运)、民航综合服务业;相关产业如: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临空经济区以机场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线向外发散式扩张,它具体存在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通常在以机场为中心,以10-15km为半径的范围内)。
临空经济产业具有特定的航空枢纽指向性,其发展需要利用航空枢纽丰富的航线资源和方便达到多个目的地的优势。
临空经济产业的从业人员和货物运输对于时间的要求高,需要利用航空运输的快速性优势。
由于航空运输的高成本,临空经济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重量必须具有高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的产品或服务要求送达或提供的时间越短,价格越高,所占的运输仓位数量越少,那么该产业的临空经济指向性就越强,对航空枢纽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按照与航空运输业务联系的紧密程度看,临空经济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类是服务于航空枢纽的产业,包括直接为机场设施、航空公司及其他驻机场机构提供服务的配套和后勤产业等,例如飞机6S店等。
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思考
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思考曹允春(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天津300300)摘要:我国发展临空经济的传统观点认为,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机场发展不了临空产业,但从国外机场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机场发展临空产业是其重要的非航战略,本文从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意义、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典范-荷兰史基浦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经验、机场临空产业的类型及空间布局、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方式、策略。
引言在我国发展临空经济传统观点认为,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拥有土地,机场在这方面主动性较弱,但国外机场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机场的临空产业发展是其重要的非航战略,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在2011年编制了首都机场集团的临空产业规划(首都机场集团十二五规划的子课题)、2012年编制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非航空产业的规划,深深了解到我国机场在发展临空产业方面存在观念、思路、措施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本文就机场发展临空产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意义1、延展航空运输的产业链,促使机场获得倍增效益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重要意义在于:延展航空运输的产业链,当机场的核心资源-- 客货运量增长时,使得延展的航空运输产业链环节产生倍增效应,机场效益获得最大增值。
在传统管理理念中,机场的非航产业空间范围主要在机场候机楼内,例如候机楼的商贸、餐饮、VIP 、广告等,在这种管理理念指导下,客货资源的潜在价值被大大降低,如果延展航空运输产业链从候机楼内到外,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航空运输产业链环节的倍增效应会随着客货量的增长而显著增长。
从世界机场业务发展进程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在传统运营阶段,即单一的运行保障,提供如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保安及消防等服务,机场主要依靠飞机起降费、旅客服务费等实现收入,资源处于自然分散状态;到了现代运营阶段,在传统运营阶段的基础上整合非航空业务,整合了航空公司、旅客、货主、雇员、当地居民及工商企业广泛的市场需求,直至对外提供专业咨询和有偿管理服务并实现扩张,部分机场朝临空产业、航空城方向拓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整合,如:荷兰史基浦机场、香港机场、阿联酋杰贝阿里机场等。
列举我国主要临空经济示范区
中国主要临空经济示范区1. 引言临空经济示范区是指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而设立的经济特区。
它们通常位于机场周边,以便利空中货物运输和旅客出行为基础,吸引企业和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在过去几年中积极发展临空经济示范区,下面将列举我国主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第一个临空经济示范区。
该区域建设于2008年奥运会之前,以提升北京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首都机场经济示范区是以航空产业为核心,涵盖了航空物流、商务、旅游等多个领域。
目前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航空交通和物流中心之一。
3.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是中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该枢纽集合了高铁、地铁、公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旅客出行和物流运输。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也发展了众多的商务、物流和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
4.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经济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经济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
该区域以航空产业为核心,涵盖了航空物流、商务、旅游等领域。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经济区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航空货运中心和物流园区,还发展了众多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5.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县,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
该示范区以天府国际机场为依托,发展了航空物流、商务、旅游等领域。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还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投资,推动了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6.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
该示范区以桃仙国际机场为核心,发展了航空物流、商务、旅游等领域。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经济示范区还积极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了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作者:刁红利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17期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师生教与学的平台建构研究”(Y201224997)资助。
作者简介:刁红利(1990-),女,河南商丘人,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临空经济、航空物流。
摘要: 20世纪后半叶,全球航空运输正在成为继海运、河运、铁路、公路之后的“第五冲击波”。
而依托大型机场,在机场周边集聚航空偏好型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我国为数不多发展比较成熟的临空经济区之一,在临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国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先行者,但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各层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向着国际空港城的目标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首都机场;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9031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分析本着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将机场建成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同步打造临空经济区:空港型工业园区——多业态产业园区——国际空港城。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大致可以把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1993-2002)、发展壮大期(2002-2011)、世界级空港城。
第一阶段(1993-2002):依托带动,渐近融入。
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
这一阶段机场第二次扩建,客、货运力明显提升,以机场为驱动力,发展主导产业。
提出“以外引外,以大引大”的招商策略,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成功吸引了松下通讯、村田电子、华普、空中客车等世界知名企业。
到2000年底,工业区累计入区企业700家,投产企业52家,其中国际著名跨国公司26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
200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出口创汇50亿元,税收4.2亿元。
第二阶段(2002-2011):互动协调,全面融入。
这一时期的指导思想是:空港国际化,全区空港化,发展融合化。
机场第三次扩建,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7867万人次,世界排名第二。
以机场扩建为驱动力,深入挖掘空港资源,空港经济的发展积极融入机场规划,将其建成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
以外向型出口加工业、现代加工制造业、航空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民航六大集团、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现代汽车制造基地、北京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且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中外客商入驻,如索尼爱立信,空客、宝洁、联帮快递等,投资总额达540亿元。
形成了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等四大产业集群,同时总部经济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2011年GDP产值770亿元,总收入800亿元,税收70亿元。
第三阶段:2012年临空经济区实现工业产值470亿元,总收入870亿元,出口供货额340亿元。
人均GDP增速全市排名第3,高于全市的增长水平。
临空经济区已成为顺义区和北京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总部经济和电子信息的集聚之地,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基地。
这一阶段以建设世界空港城为目标;以空港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争取到2020年,首都国际机场基本建成东北亚航空中心,影响力超过仁川、成田机场,用地规模达到60平方公里;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航空中心,用地规模达到130平方公里。
图1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2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从建成以来一直按照既定的目标高速前进,但是由于起步较早、缺乏成熟的经验借鉴又加上未来新机场所带来的威胁,致使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隐患。
归结起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2.1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各功能园区之间缺少有效协调首都国际机场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首都机场街道隶属于朝阳区,机场周边区域隶属于顺义区,顺义区内有多个功能组团且管理机构级别各异,如1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2个市级经济功能区、12个区级经济功能区,各级镇政府等。
多元化的行政利益主体,导致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其他区域在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存在政策不统一、规划衔接不畅等问题,效率大大降低,无法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最大化。
2.2 天竺综保区政策优势渐失,发展空间受限近几年,随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范围扩展,我国已经批复了34家在功能和政策方面一开始就与天竺综保区相差无异的综合保税区,而目前天竺综保区在政策方面已经停滞不前,比较优势渐失。
另外,由于海关总署的推广,综保区已经失去了区港一体化布局和监管方式的独有权。
同时,经过几年的建设,天竺综保区在硬件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的同时,伴随的后果就是一期土地基本用完,又加上二期土地规划进度缓慢,使得综保区发展空间极度受限,此外综保区目前没有直接的商务商业和生活设施配套区。
2.3 资源配置不平衡,统筹水平较低目前,顺义区内企业只有航材供应、航油供应、航空维修、运输销售代理类企业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它像适航、国际行业和管理组织、航空交易服务企业,航空研发制造、飞机回收处理、航空技术咨询、航空中介服务、航空保险企业等都特别紧缺。
以航空咨询类公司和国内行业协会为例,经过初步统计,目前在北京设立机构的主要有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17家,但主要分布在朝阳、西城及海淀区。
2013年6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亚太地区办事处设于北京,该办事处属于在国际航空领域具有高度配置能力的机构,但其并没有选址机场周边。
2.4 前期规划不够合理,优质土地资源匮乏2013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六环路以内设定为核心区,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外围的汽车基地、林河开发区、临空国际、杨镇汽车基地、赵全营C区、北方新辉印刷产业基地划定为临空经济的拓展区(北京临空经济区首次划定核心区);剩下的其他顺义地区则为辐射区。
但由于前期规划不够合理,几个重点功能组团规划范围内产业用地非常紧张。
而且区内企业多以加工制造类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且占地面积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的产业规划调整,将会耗费巨大的成本。
2.5 交通拥堵问题浮现,综合交通体系尚未形成机场周边的交通线路主要有公路、轻轨、铁路等,多样化的交通路线为旅客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避免局部交通堵塞问题。
北京临空经济区周边交通较差,轨道交通只有一条,且道路狭窄,时常堵车,尚未形成一个地面交通枢纽,影响了从机场到达市区的时间。
在首都机场年客流量8200万的情况下,机场快轨的年客运量只有800万,通过轨道交通到机场的比例还不到10%。
而国际上,这个比例一般都不低于30%,香港更是高达65%。
另外公交线路少,也为附近的居民出现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表1 机场交通线路图2 机场到达市区的时间对比 3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3.1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核心区临空经济统筹发展平台构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首先应从最根本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一个统筹临空经济区内各功能区块的决策管理机构,废弃开发主体分散的模式,对临空经济区内市级的、区级的以及乡镇的各开发区进行整合,然后再与机场协作,更好地融合发展。
进一步加强临空经济核心区对原空港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原有的天竺综合保税区与中关村产业园顺义园区五个经济功能区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搭建更为有效的临空经济统筹发展平台;围绕区域空港优势,突出发展首都的航空运输、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金融、商贸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五大产业。
今年一季度,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实现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86%。
3.2 加强培育基地航空公司的根植性,拉动临空产业发展机场本身只是一个用于飞机起降的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航空公司才使得机场有了客流和物流的汇聚作用,才能进一步拉动机场周围临空产业的发展。
建议加大对国航、国货航、海航根植性的培育,不但可以在两机场分工中取得更多的主动,还可以对星空联盟和寰宇一家两大联盟的外航成员起到连接和巩固作用。
(1)建立顺义区与基地航空公司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加深交流合作。
解决围绕国航、国货航总部的交通、餐饮问题。
如:开通空港工业区内部短途公交线路;开通连接空港工业区和航站楼的公交线路;围绕空港工业区开设中档餐饮业等。
(2)建议重点推进国航大学建设与发展。
国航大学现阶段虽仅服务于国航自身飞行员培训,但国航有意未来在模拟机设备数量允许的情况下,将国航大学的模拟机培训进行推广,加上国航的品牌号召力,该项目的推广必将给顺义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会对更多的航空人员产生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必然会对相关联的产业产生需求,如餐饮、娱乐、酒店等,从而拉动临空服务产业的发展。
3.3 促进天竺综保区向国际空港综合服务示范区转型发展促进天竺综保区向以保税功能为特色的国际空港综合服务示范区转型发展,重点建设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引领的国际采购分拨中心;以航空器材及IT产品为主体的保税维修中心;以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以高精端国际商品为特征的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以飞机租赁为突破口的离岸金融中心。
从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首都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尤其是国际货邮吞吐量的持续稳步增长。
3.4 引进航空相关服务业,完善航空产业链现阶段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完善的产业链是影响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
考虑首都国际机场周边现有的航空相关服务业类型,建议:(1)围绕中航材和国航航材(国航工程技术中心)开发航材采购贸易服务,并加快推进天竺综保区内航材分拨中心的建设,逐步打造成中国航材资源配置中心。
以中航工业为中心,积极拓展航材供应链上下游服务,重点发展通用航空飞行器配件产业。
(2)引进或投资与飞行急救相配套的医疗机构在机场周边落户,满足医疗救护飞行到达机场后的后续救治需求。
同时大力推广中国中医文化,打造国际医疗旅游新业态。
(3)以国际民航组织(ICAO)亚太地区办事处及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原安技中心)为核心,依托北京的人才储备优势,大力吸引行业组织、协会和航空类咨询机构入驻,形成中国民航业的硅谷。
3.5 围绕临空高科技建立两区联动机制,实现双赢由于新机场周边地区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决定两者的发展侧重点不同,积极筹措与新机场所在地区政府进行联动,形成临空经济对接机制,对顺义区内临空高科技企业进行“税收-能耗”,“占地-带动”等方面的分析,控制纳税少、能耗高的临空高科技产新项目入驻,将部分企业转移到新机场所在地,为顺义临空经济区发展腾出更多空间的同时,为新机场周边地区初期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