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教案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归纳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工具书,互联网资源认读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古代少年的聪明机智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感受家庭亲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把检测预习内容在早读课上解决一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在《世说新语》中被编入“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意思。本文主要记述陈纪和来客的一段对话,第一节交代了对话的由来。对话以责备客“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纪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陈纪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适时点拨,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但是在其中也有不足之处,问题的设置缺乏新意,这也促使我在下次的教学设计中找更好的突破点,可谓教学相长。
观看课件,了解谢道韫。
通过对于才女谢道韫身世的了解,激发其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
2.夯实基础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
1.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教案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香醇馥郁亲情水丝丝缕缕绕心柔——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的真挚动人感情。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个单元紧承上一单元的继续训练朗读技能,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通过教师示范感染、学生反复练习、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从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本简析:本单元四篇课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上初中不久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切近、平易。

《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两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世说新语>二则》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也能让人感受到魏晋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

主题丛书《亲情如水》的文章主题与课本一致,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到很好的补充解读,而且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会浓浓的亲情,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学生对亲情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情感、思维、意志、性格等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所以学生在成长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像让自己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报答之心,让生活中多些理解和宽容等都是学生应该深入思考的,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学习,这种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为人生成长奠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不同文章的不同的抒情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和品味细节、词语的情味、调动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赏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6 散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过去,一只递给未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新课导入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

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示范教案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示范教案

25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理解人物的性格。

3.学习古人的智慧,感受诚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理解人物的性格。

难点:感受诚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大家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教师画树的简笔画,树干上的枝杈上面用来写人名,几个直线就可完成此棵树)学生答:树。

教师: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学到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

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

(板书课题)导入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有关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

先看聪明女孩子谢道韫的故事《咏雪》。

推进新课第一课时(研读《咏雪》)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把握朗读的语气。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二、深读课文,质疑探究1.用自己的话概述《咏雪》的内容。

明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2.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怎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1)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下聚会。

(2)从“欣然”“大笑乐”等词可以看出。

3.面对主讲人“白雪纷纷何所似”的问题,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人的答案?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一是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是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明确: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示范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示范教案(第1课时)

25 《世说新语》两则总体设计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两则短文都是记叙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咏雪》记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次家庭聚会,谢道韫以絮喻雪,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元方七岁时,直言责父友的故事。

两则故事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语言文字虽是文言,但浅显易懂,辞意隽永,读者会在作者客观的叙述中,感受到少年的智慧美,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理解、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词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疏通文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做守信、明礼、尊重他人的人。

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为人之道。

突破方法:在学习前三篇文言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朗读课文,共同评析,同时贯穿朗读方法的指导,以达到诵读时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恰当的目标。

疏通文意时,重在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并利用制作学习卡片的形式,强化学生积累的意识,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用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从而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最终明确为人之道。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

2.卡片式积累法: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言词语,明晰各种文言现象。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六篇】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六篇】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

⼩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第⼆单元语⽂教案【六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我的⽼师第⼀课时学习⽬标:1.学习本⽂围绕中⼼多⾓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的写作⽅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法。

2.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3.体会作者在⽂中蕴含的“依恋、思念⽼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学习难点: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学习过程:⼀、⾃主学习(⼀)知识准备 1.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笔名红杨树。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集《谁是最可爱的⼈》,长篇⼩说《东⽅》等。

2.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物 起因 经过 结果(⼆)预习指导速读课⽂,按记叙⽂的六要素归纳课⽂内容。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

⿊痣榆钱教鞭狡猾海鸥模仿军阀援助劝慰焚 2.理解下列词语。

⼼清如⽔:援助:劝慰:莫⼤:迷迷糊糊:纠纷:⼆、合作探究(⼀)学始于疑蔡⽼师在“我”的记忆⾥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写的?“美丽”是从什么⽅⾯写的?(⼆)质疑探究探究点1:⽂章结构问题1: 本⽂记叙了有关蔡⽼师的哪⼏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问题2: 这⼏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这⼏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问题3: 课⽂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三、达标测评第⼆课时学习⽬标:1.学习本⽂围绕中⼼多⾓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的写作⽅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法。

2.通过⼩组合作、探讨的⽅式,品味本⽂的语⾔风格,揣摩⽂章的语句。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磁带),学生仿读。

(范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范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师:)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朗读一下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 (例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案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案
3.着重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对于菊花的理解,来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从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可以看出“我”已经驱走了心头的阴霾,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正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正象征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纯洁高尚、深沉无私、感人至深的母爱。借景抒情是指让感情依附于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它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学习
导入: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3.儿子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这一片深切怀念之情的?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1)母亲细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
(2)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②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1.圈划、朗读有关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表现母亲的爱是体贴入微的、无私的、伟大的爱。
过程与方法:1.了解母亲的爱,是通过几件小事表现出来的。
2.深刻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课时:2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

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二、教学目标:1.揣摩合适的朗读语气,在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2.学习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三、教学过程: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1.播放课文录音,师生静心聆听。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明确: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3.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课文写了四件事: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目标导学二:探究人物形象1.文中的“我”双腿瘫痪后,脾气怎样?体现在哪里?明确:脾气暴怒无常。

表现为: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③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慈爱,宽容,细心,善良,乐观,坚强,睿智,无私。

目标导学三:品味伟大母爱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教案-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教案-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教案第二单元综合教案【单元导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写了母亲、养母、老师和著名的科学家。

他们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

他们或竭尽全力抚育儿女,或把残疾儿童引入智慧之门,或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这几篇写人的文章,都着眼于表现人物的特点,但写法各有不同。

有的致力于表现人物感情世界的变化;有的注意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侧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有的则试图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学习这些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写人要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刻画人物特点;初步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如通过外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及性格特点;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等。

【口语交际】小记者采访——身边熟悉的师长一、学习重点1.通过采访,懂得怎样和师长交谈。

2.学会记录对方说话的要点。

二、口语交际指导1.向师长提问要有礼貌。

2.注意围绕中心相机提出问题,力求把采访引向深入。

3.听师长介绍,注意记录谈话要点。

4.用普通话,口齿要清楚。

三、口语交际范例例如:采访商场经理。

1.明确采访目的——商场经营宗旨、状况,了解人们的消费水平。

2.制订采访计划——分组进行,选择能说会道、有组织能力和一定写作能力同学担任。

3.设计好所提问题。

做好记录。

如:①你们商场都经营什么商品?效益怎么样?②你们商场经营的宗旨是什么?有什么特色服务?③你是如何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商场的?有些什么赏罚措施?④人们喜欢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如果遇到刁蛮顾客要求退货怎么办?4.注意礼貌用语,采访开始结束时对经理表示感谢等。

【口语交际练习】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人生旅途中,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岁月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伴随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是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写着一个大字——值!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境,向父母诉说一些真话一片真情。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7套) 人教版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7套) 人教版3

金色花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法指导: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学习散文诗首先离不开“读”。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诗的节奏、重音、语音语调。

再在读诗的基础上,品析诗歌。

品析时要从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

导入课文:分享自己母子间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早晨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一边喝着奶一边摸着旁边妈妈的耳朵说:”妈妈,你生日的时候我要送你一双粉红色的高跟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他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从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母子间的温情,从而引出课文.)初读感知: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嗅()罗摩衍那()匿笑()祷告()沐浴()花瓣()2、听读诗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诗?3、这首诗写了什么事?4、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诗中的“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研讨品析:领悟诗情:再读诗歌,想一想,诗中流露除了怎样的情感?(在诗歌中,诗人常常会借用意象,构设意境来抒发情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学案第二单元把握要旨,关注人生1.理想2.短文两篇3.人生寓言4.我的信念5.《论语》十则兴趣情境导引语文老师推荐两首诗:《山泉戒》(刘国正)、《小溪流的歌》(流沙河)。

师: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生1:前者是写一道山泉发誓要奔入大海,但是中途贪图享乐和安逸,很快就腐烂干涸;后一首诗写一条小溪流不为安逸和享乐所动,终于汇入大海,成就了光辉人生。

师:概括得很好。

只要把这两首诗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请大家想一想、议一议。

生2: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

生3:不能被安逸享乐的生活绊住前进的脚步。

生4:要有坚定的信念。

生5:人生理想的实现要有坚定的信念辅助。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和理想、信念有关的,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学习这几篇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个高尚的人,是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执著地奋斗不息的。

阅读这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益处的。

从阅读方法来讲,要重视搜集处理信息,要善于从若干材料中迅速把握要旨,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难点互动探索生:老师,预习的时候我们发现,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仍然是和人生这一话题有关的。

师:对啊,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不过,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选材和立意上看与上单元几篇文章不同,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生:我觉得两个单元的选文立足点有很大不同,前一单元更多的是引导我们去感悟人生和生命,本单元则更多地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本单元要难一些。

师:就选文来看,本单元的文章确实要比上一个单元更理性化一些,更侧重于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谈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

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正像《理想》中所说的,“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2017年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2017年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学内容:《秋天的怀念》教学时间: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侯课(提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端正坐姿、做好上课准备)二、出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3、感悟课文伟大母爱的中心思想情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将不理解的字词和感受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标记。

预设:瘫痪憔悴淡雅脾气整宿深沉砸碎敏感高洁捶打诀别烂漫暴怒无常絮絮叨叨泼泼洒洒①指名读,你发现竖着的每组词有什么规律?②每组词都可以读出一个画面,一个情节,一个故事。

请带着想象读出来。

③结合上面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自学检测:六、后教: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瘫痪(tānhuàn) 暴怒(bàonù) 沉寂(chénjì) 捶打(chuídǎ)憔悴(qiáocuì) 央求(yāngqiú) 神色(shénsè) 敏感(mǐngǎn)诀别(juébié) 淡雅(dànyǎ) 深沉(shēnchén) 烂漫(lànmàn)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 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2、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朗读要求)3、划分课文结构:第一段:(1-6)叙述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我”,并鼓励“我”好好活下去的经过。

第二段:(7)“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活下去。

4、主旨归纳: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午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
介绍分析人物的方法 分析《散步》中人物形象
学生活动
体会 分别圈点勾
补充
三、 四、
讨论并展示
勾画《散步》一文中景物描写, 与前一单元写景文中景物描写 进行比较,体会写法的不同, 并谈一谈本文景物描写的作 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 块……生命 。
通过初春景色的描绘,表 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使人感 到生命的召唤,暗示母亲熬过 严冬,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同 时为散步做垫底。景物描写, 烘托散步心情, 设置散步背景。 深化中心。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
勾画,分析 讨论,从内 容、启示、 情感等方面 进行分析。
板书 设计
课时
2、本文营造了儿女对父母孝心 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 敬老的美德。 3、本语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 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4、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 慨。 5、本文蕴含着 “人生无处不在 选择”的感悟。 分析人物的方法: 1、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侧而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4、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母亲: 顺从 善解人意 儿子: 活泼可爱 聪慧机灵 妻子: 贤惠 我: 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心情; 四、展示人物性格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弄、捶打、絮叨、诀别、戚、
利用多媒
分歧、取决、一霎、粼粼、各
体课件检
得其所、蒂、梗、匿笑、菡萏、

攲斜、沐浴、祷告、姊妹、徘
徊、荫蔽
2、掌握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情感、文章结构、主旨。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分析]本单元以人生为话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让我们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体味人生的真谛。

本单元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短文两篇》是短而美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

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注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这五篇课文内容上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

第一篇《理想》具有总起的性质,接着的《行道树》、《第一次真好》、《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对于《理想》一课来说,都具有举例性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感受具体形象的同时充实对哲理的认识。

读了《理想》,更容易感受到行道树的形象、白兔的形象、落难王子的形象,反过来又可以具体地理解《理想》中的种种哲言睿语。

再看《我的信念》,一个实实在在的楷模便展现在面前,我们自然要从《〈论语〉十则》中去探讨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关注周围人们的语文生活,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文文字使用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单元教学目标]1、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2、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意,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深入思索,要求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优秀品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4、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语文”,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6我的老师一、学习目标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二、学习重点目标1、2、3三、学法指导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有人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和帮助呢?那位老师使你终身难忘呢?你们也许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如何?现在来读一读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

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富有真情实感。

㈠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⒊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⒋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研讨=㈠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一定也不少。

回想一下,哪位老师的哪一件事、哪个举动让你从中感受到了关爱,产生爱戴之情,说出来,让同学听听。

今天就来学习《我的老师》,魏巍笔下的“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就是公正型、朋友型、艺术家型的老师。

㈡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作者简介: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

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⒉本文一共写了七件小事。

A、蔡老师假装发怒;B、老师教我们跳舞;C、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D、老师教我们读诗;E、我们看老师写字;F、老师为我们排除小纠纷;G、我梦中寻找老师。

㈢整体感知:找一找。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详写:略写:作用:⒉讨论:这七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㈣部分探索:品一品。

⒈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⒉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⒊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7课题 再塑生命的人 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阅读及重点语句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及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阅读及重点语句分析法。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流程集体设计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三、尝试练习。

四、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五、课外迁移。

导语: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板书文题、作者)1、疏解下列词语:企盼:迁徙():繁衍():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学生聆听,整体感知企盼:盼望。

迁徙(xǐ):迁移。

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期期艾艾(ài):形容口吃。

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

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不可名状:期期艾艾(ài):2、我所知道的有关海伦凯勒的事迹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阅读课文,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1)(2)(3)2、迅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标划出能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

合作研讨细节把握、重点研读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1.读选文,把握文章,结合课外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对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2.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课文第三部分师生的回答中,有几个探讨什么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写几句话。

3、刚才我们一起见证了成功的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再塑生命”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介绍作者知识A、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

B、莎莉文老师“我”认识、了解大自然。

C、莎莉文老师逐步引导“我”认识“爱”。

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1.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2.“爱是花的香味吗?”——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也不想玩了。

”——有了爱,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

4.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有爱心、耐心。

板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认识具体事物的文字走进大自然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出色的教育艺术家)海伦•凯勒:大雾中的航船新奇、喜悦美妙的感觉线条穿梭心灵(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课后反思4、从这些因素中,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拓展1:生活中许多残疾人克服自身残疾刻画出完美的人生,你都知道哪些?拓展2:通过这些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同学们,是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爱,确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可以发挥非凡的潜力,可以能人所不能。

唱响爱的颂歌,会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阔。

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8《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成都航天中学许咏秋【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感受“我”在叙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的优秀品质。

3.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2、3【学习方法】默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建议】 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资料。

课堂学习一、预习反馈3.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齐读三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

4.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了解作者生平及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明确:温斯顿•邱吉尔,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

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BBC 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节选自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以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之后写成的自传,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5.默读成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我”早年生活的哪几件事?明确:入学考试;学习英语;征兵考试;军旅生涯。

6.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进一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的情感与态度。

明确:主要事件具体内容“我”的情感和态度“我”与考试主考官总是考“我”不喜欢、不知道的东西“我”苦恼而无奈,但坚持参加考试入学考试“我”在交白卷的情形下被独具慧眼的校长威尔博士录取备受煎熬,侥幸被录取,尊敬校长学习英语在差班里更好地掌握了英语这门母语热爱祖国,强烈的自豪感征兵考试“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幸运,才能得以施展军旅生涯“我”玩普通玩具锡兵的同时,成就了“我”的从军志向谦逊,很高的军事天赋三、品味语句,体会风格7.第一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明确:因为萤火虫虽然弱小却能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萤火虫在西方还有冒险精神等类似表意,将自己比作萤火虫,体现了作者勇于冒险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的自信。

8.第二段“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一句话中,作者为什么说考试是“冷漠的领地”?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明确:因为主考官考的总是丘吉尔最不喜欢的科目、不知道的内容,题目也总是难题、偏题(至少对于小丘吉尔来说),使得他“场场考试,场场失败”,所以说考试是“冷漠的领地”,非常幽默。

9.第五段“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作者为什么会首先让孩子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学习拉丁语?明确: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一个人必须热爱祖国,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

“聪明”的孩子学拉丁语,是相对于自己的“笨”而言,有调侃的意味。

10.第七段“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

这非常重要!”一句话中,邱吉尔为什么不许他的弟弟杰克发展炮兵?这表现了邱吉尔的什么?明确:如果让弟弟发展炮兵,自己在兵力上就会处于劣势,这表现了邱吉尔的军事天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