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浅谈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浅谈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并强调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作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职业教育發展、创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采用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

而我国传统的师徒学习方式也有这种含义,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计划经济模式下,一些行业和企业兴办的技工学校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深受欢迎的技术工人。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存在的脱节,改善了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之间的矛盾,使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是中职学校通过这种途径更好更直接地为企业服务,从而实现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目的;再次,学校的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的用人需要,为学生就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80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90年代后大批普通中学改为职业学校。

随着《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3年随着学校改制,三所职业中学并入我校,我校从一个近千人的技工学校,发展成上万人的职业学校,在现行职业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步显现:职业教育的课程系统化,双师型教师、设备资源、生产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学校缺乏真实的工作现场环境,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其发展状况及功能发挥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现将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论述如下:一、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全面落实。

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但农村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仍处于弱势边缘地位,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重打工型培训,轻创业型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计划”的“四重四轻”现象。

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配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2.专业设置不合理,产教结合效益低。

绝大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调研,一哄而上,紧紧瞄准市场上急需的专业培训,忽视了传统专业的教学。

另外,不能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教研结合率低下。

3.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更新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也随之不断更新,导致本来就不够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结构更加失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严重影响到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开展。

4.招生困难,生源不足。

受就业压力以及片面的人才观、择业观的影响,家长、学生、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社会就业观念陈旧,“重普高、轻职教,重升学、轻技能”的观念依然存在,群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

尽管学校每年想方设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招生宣传动员,但效果不甚明显,招生规模过小,生源不足成为严重阻力,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浅谈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教学对象已今非昔比,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将应用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在实际岗位上的应用做贡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当代教学对象实际情况我国的近代职业教育兴起于19世纪中期,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

最近这10多年是职业教育研究的转型期:学者们在面对大量具体问题展开研究的同时也致力于解决或缓和职业教育在现实社会所遇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致力于构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将空洞的理论与当代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职业学校是很多孩子改变命运的良好途径,因为职业学校(包含中专和各类技校)可以解决户口和工作问题。

寒窗苦读数十载,父母的血汗耗之殆尽,大多数学生图的就是那个能在不久的将来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的“铁饭碗”,因此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在中考报志愿的时候宁肯选择职业学校早早就业,也不愿意冒险再读三年去挤那希望渺茫的高考独木桥。

那个年代这类学校录取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成绩良好的初中毕业生。

他们基础知识扎实,道德品质良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心地单纯,奉师长为神明,不易受不良思想的污染。

对他们的教育是比较轻松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于1998年前后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大中专院校的包分配制度,打破了国人心目中的“铁饭碗”。

没有了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职业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专院校也开始实施逐年递增的扩招制度,上大学的几率越来越大,人们又发起了对形形色色象牙塔的冲击。

这样一来,神州大地上各类中专和职业院校从原本受人追捧的“香饽饽”变成了鲜有问津的“鸡肋骨”。

从此,众职业学校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报考分数也一降再降,学校教师,工作人员甚至领导不辞辛苦地到各地作宣传,大张旗鼓地宣扬新的优惠政策,但以往火爆的招生报名场面却不再重现。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院的数控基地为例 ,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 无论 是基地 的规模还是教学设备 的先进性 ,都不能满足 培养应有型人才的要求 。
2 、观 念偏 差 是高 职教 育发 展滞 缓 的重要 因素
从 职业 教育 角度 看 ,现 阶段 部分 高职 院校 培 养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 ,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 型人才 的意识逐步升温 ,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 的高 中毕业 生 的无 奈选 择 。高职 招 生录取 在本科 之 后 ,招收的生源较差 ,人们把高职教育看成 “ 低层
实 践 能力 , “ 双师 型 ”教师 队伍会 不 断扩 大 。 5 、与行 业 、企 业互 利共 生 的运 行 机 制 尚未 真
正 形成
地 、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等方面存 在问题。
高等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对教学设备
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 ,资金来源不足 ,尤其 政府投入不够 ,制约了高职教育 目 的实现。以我 标
的人才与行业 、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 ,与行业 、
企 业 结合 不 紧密 ;高职 院 校 的功 能 定 位不 够 科 学 , 以就 业 为导 向 、 以能力 为 本位 的 目标 取 向不 明显 。
从行业 、企业角度看 ,行业 、企业参与和举办高职
20 年第 3 总第 18 08 期( 0 期)
教育的必备条件 , 也是实施 “ 双证制”教学最重要
的硬件资源保证。加强校企合作 ,是整个实训基地
运行 和提 高效 益 的重 要保 证 。学校 与企 业 之 间的合
作 ,学校可利用企业 的场地设备作 为校外实训基 地 ,利用企业的技术人员作 为学校实训指导 的人力
资源 ,利 用企 业 的产 品作 为学 校 的实训 项 目。这样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雏形。

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读大学,而不是职业学校,这就造成了现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后劲。

2.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组成(1)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至四年,培养目标是初、中、高级技术工人。

(2)职业高级中学: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

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3)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

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其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的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

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生的现实状况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来看,并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表现,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首先,学生入学的门槛降低。

由于生源逐年减少,学生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不高。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考、高考这条路,完全不考虑个人情况以及就业状况。

而中职类学校就业情况相对较好,却无人问津。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

2 . 职教资源整合后 ,要对这一地 区的所有职业 学校 实行统筹管理 ,对待 民办职校也要一视 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 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 , 培训职校教师,减免职校贫困生的相关费用 。职业 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 的路
子 ,推行企业订单 ,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 单模式 ,增强学校的 自身活 力 ,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 ,而应适应社会和专 业发展 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 、实用性 ,才 能实现技能人才 的 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 3 . 严格务实的管理 ,为学生创造优 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 、升 学提供 良好 的条件 ,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 自身特 点,积极进行 教学 改革 ,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 直接参 与学校招生 ,培 养全 过程 ,在培养 目标、人才规格 、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 方面 发 挥更大作用 。以就业 为导向, 采取 灵活 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 “ 学分制 ”, 为不 同学 习水平者 、半工半读者 、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只要 实 现了 “ 管理有方 、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 目标,就会得 到社 会 的赞誉和肯 定,就会改变学校上 门求生源到学生家长找关系、走后门上职 业 学校 的局面 。 4 . 各级政府要进一 步加 强财 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硬件建 设经 费的逐 年
增长。积极有效 的经 费投入 ,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师待遇的改善, 有利 于这支本来就 不稳定 的队伍 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
展。
诚 然,中等职业教育 是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发展职业 教育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 径,也是进行人 力资源开发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 求 , 更 是扩 宽就 业 渠 道 ,促 进 劳 动 就 业 的重 要 举 措 。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循的。( ) 1 大力发展产学合作 教育模式; ) ( 产学结合应得到立法支 2
持;3 产学结合应寻求多方面 的援 助:4 产学结合应联 系国情 、 () () 省
情、 市情 , 用 多 种 形 式 , 采 因地 制 宜 , 拘 一 格 。 不
破 解 目前 职教发展的三大 困境 的“ 救世 良方 ” 于产学结合 的 在


本文 阐述 了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所面临的困境 , 分
强职业教育 , 在产业教育 方面 国家补助 1 , / 开创 了 国库补助制度 , 3 这就使得高等 职业教 育的设施设备得到 了极 大的整顿和补充 。同 时 ,产业教育振兴法 》 《 还规定 , 如果地方政府 能采取措施振兴 产业 教育 , 国家予以奖励。这一规定也大大地激励 了地方性高职院校的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 出了重要贡献 ; 顺应 了人 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
的强烈需求。随着我 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 创新型 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 的不断提高 , 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 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遭遇 到了困境 。 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三大困境:
办学条件、 育人模式和就业水平 。
办学条件 主要 是指办学经费 不足 、 办学 场地 不足, 别是急需 特 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不 足的困难 ; 育人模式主要是指培养出来的人员
类型、 水平 、 质量与社会需求规格 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高水平

双师型教师 比较匮乏 , 特别是符合应用 型人才 目标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 并被实践 证明行之有效的教育 、 教学模式还没有 全面推广 ; 业水平 即毕业 就
单位进行工学交替 , 但其 培养的计 划常常是两 年半或三年 的。美 国

浅谈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

(二)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作为公共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促进农民工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 把开展农民就业培训作为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大力培养现代专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第三产业合格劳动力。创新农民培训思路,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快培训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先培训后输出,把农民培训与提高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与扩大劳务输出结合起来,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规模,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农村儿童和青少年都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 着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在对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中,要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结合。不仅进行二、三产业方面的就业培训,还要进行“种养”等“一产”方面的培训。不仅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还要为农业发展服务;不仅要培训转移技能,还要培训发展种养的先进技术。 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和教育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发挥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龙头作用,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推广、培训机构资源,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继续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依托高等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发挥教育在培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农村职业学校可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命 ,在 我 国加 快 推 进 社 会 注 意 现 代 化 建 设 及 本科 ,应 用 技 术 和 操 作 技 能 又 不 强 ,致 使 伍 。要 构 建 这 支 队 伍 ,应 突 出 三 类 师资 群
进 程 中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职 业 教 育 的 这 类 学 校 既 无 规 格 又 无 特 色 。应 该 明 确 它 体 :一 是 创 建 一 支 能 适 应 职 业 教 育 面 临 巨
中 ,提 取 教 育 发 展 的 信 息 ,促进 系统 内部 专 施 、努 力 提 升 他 们 的 业 务 水 平 、工 作 素 质 ,
1 专业设 置立足区域经济 。准确定位
业 课 程 的 更 新 发 展 ,从 而 进 一 步 提 高教 育 不 断 深 化 制 度 改 革 力 度 ,提 升 从 事 职 业 道
同时 ,职 业 教 育 要 顺 应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 力 ,善 于 将 技 术 意 图 或 工 程 图 纸 转 化 为 物 营 、善 管 理 的 复 合 型 师资 群 体 。拥有 一 支 高
培 养 区 域 特 色 主 导 产 业 的 战 略 需 要 。职 业 质 实 体 ,并 能 在 生 产 现 场 进 行 技 术 应 用 指 素 质 的 “双 师 型 ”教 师 队 伍 ,是 全 面 提 高 职
育 才 能 开 创 出 一 番 新 局 面 。我 认 为 职 业 教 中 ,让 学 生 潜 移 默 化 地 感受 知识 ,做 到 内化 培 养 职 业 道 德 教 育工 作 队 伍 ,要 不断 选 拔 、
育 的 发 展 主 要 从 以 下 三 方 面 考 虑 。
于 心 、外 化 为 行 。从 社 会 生 产 的 发 展 变 革 培 养 、充 实职 业 道 德 教 育 队伍 ,采 取 切 实 措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问题以及寻求改革、发展途径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校市场需求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十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十几年,目睹了本校及周边其他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兴衰,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大多存在如下问题: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1.由于重文凭轻技能思想的影响和高校扩招的冲击,使得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倾向普通高中,造成了普高热、五年制高职热,中等职业学校则大受冷落。

2.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比较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忽视了办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等问题,影响了自身形象,使人们不太看好职中,导致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二、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与市场需求有所错位发展职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所以职校所设置的专业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然而有些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虽然是热门专业,但并不是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甚至是市场需求已达到饱和的专业。

相反,有些专业市场前景很好,甚至这些专业人才是市场需求量大的紧缺型人才,但是由于报学这些专业的人数不多,学校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些专业要么学校根本不开设,要么虽然开设了也不太重视,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从而出现了就业率虽高,但学生返回要求重新择业情况也较多的状况。

三、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理论与实践有所脱离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但一方面,由于受重文凭轻技能思想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证书上,过分强调文化课、理论课的重要,而实践技能培训却很少提及。

浅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浅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浅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劳动力市场也越来越成熟。

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个茁壮成长的领域。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将继续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体系化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一个规范化、体系化的阶段。

国家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标准。

在教育机构、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等环节都加强了管理和监督,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话语权,还增强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二、多元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将着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当前,要求职业教育突破专业限制,开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科,加强各企业行业和大专院校的联系,深入挖掘产教融合的潜力,增加实训环节,扩张全球化合作。

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

三、产教融合产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国家将促进产教融合,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强教育和行业的对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共赢。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有用技能型人才,并使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生源的改变,要求教育机构、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都要随之改变。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提升和发展,不断有高素质的师资人员涌现。

政府将在师资培养方面加强投入,通过招聘、鼓励多途径成长的教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水平,为行业储备新的教育人才。

总之,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深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将不断向好。

要充分发挥行业的优势和特点,在完善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也应该注意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引进更多的教育专家和行业精英,实现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浅谈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国家要把 发展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促进就业 的战略 举措 ,要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与培训双支柱体系,积极开展
职 业 技 能 培训 。我 们 要 完 善 现 有 的 职业 教 育 培 训 制度 :一 是 扩 大 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 ;二是再 就业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 ・ 理论研究 岫 E T R NS 广 MoER E 1 N E R D PI
CU T RE LU
浅谈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曹乃 申
( 河石 油职 业技 术 学院 ,辽 宁 盘锦 14 2 ) 辽 2 10
摘要 :发展 职业教 育,是提 高劳动者素质 ,培养 大量应 用人 劳动力技 能的需求上 ,凡是高学历水平或者是具有 高技能 的技师
中,对高级技术 应用 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就 高学历和技能 比,技
能 对 企 业 的 作用 更重 要 。
二 、 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
我国高职教 育存在有两种负面影响 :其一 ,高职教育的定位
不准 ,它给人一种错觉 ,似乎是大专层 次的 “ 职业教育 ” ,是普 免 、半工 半读 、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对农村贫困家庭 、城镇低 通高 等教 育的 压缩品或 附属 品 ,人们 往往将 高职看作 是生源 分 收入家庭 和选学涉农专业的中职学 生减免学费 ,逐步建立职业学 流 ,缓解升学压 力的 “ 权宜之计” ,是 “ 二流教育” 。其二 ,高职 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4 .大力 推进就业准入制度 。全 面推行 “ 双证 书”制度 ,对 教育 的特色不明 ,没有实践特色和地方 特色 ,具体表现在 :首先 它照搬职业教育 ,片面强调职业性和适 应性 ;其次照搬普通高等 职业 院校参加 中级技能鉴定的学生 免除理论考核 。进一步完善职 教育 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又降低其标准 ,在教育性质 、内容 、方 业资格证 书制度 ,为毕业 生创 造 良好 的就业环境 。 5 .大力加强 职业教 育师资 队伍建设 。抓 好教师 队伍建设 , 法 、培养途径等方面缺乏反映特定人才需求 的特色。 是办好职业教育 的关键。要把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 三、 业教育迎来转 机 职 从某种意义上 ,企业用人观的转变对 职业 院校就业率 的走高 和 中 青年 骨干 教 师 培 养 摆 在 更 加 突 出 的位 置 。通 过 制 度 创 新 ,开 起到 了重要 的推 动作用 。越来越多 的用人 单位有了 “ 用人成本 ” 辟具有 丰富实践经 验的企 事业单位 人员进入职业 院校 的绿 色通 的意识 ,这种成本不但包括给员工的薪酬待遇 ,还包括培训他们 道 ,从企 事业单位招聘或选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经培训取得教师 所 花 费 的 成 本 。 而对 于某 些 岗位 来 说 ,录用 职 校 生 比录 用 本 科 生 资格后担 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鼓励行业企业 的能工巧 可 以花费更少的用人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 。企业挑选人才 匠到职业 院校兼职 ,促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6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是培 从看 “ 学历”到看 “ 学力”的转变带来 了职校生 的高就业率。 养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的根本保障。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特点 ,应 以 四 、 业 教 育 的 良好 前景 职 1 .职业教育是对传统 唯学历论的一种挑 战和警示 。人才需 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为 目标 ,按照行业发展 、技 术 要 由社会选择与认可。由此而来的 ,高校 的专业设置 ,不 能以 自 进步的要求 ,全面统筹规划,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建设方案。 7 .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 院校教育教学。适应 职业 教育发 我 为中心 ,一定 要以社会需 求为 中心 ,授课 内容也要 转 向实用 性 。在国家整体教育 布局 中,职业 教育 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的态 展的需要 ,要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 向,以提高人才培养 势越来越突出 ,应当成为发展重点。相应 的 ,我们的家长和学生 质量为根本 目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 培养工作水平评价制度 ,建立 报 考 大 学 时 ,为 了 学 到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的 本 领 ,也 可 以积 极 选 择 职 和完善评 价指标体 系。 高等 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三大社会责任 :一是提高 国民素质 业教育类学院。

浅谈与分析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

浅谈与分析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

浅谈与分析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怎么样,选择职业教育是不是真的好?可能很多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还是很模糊的,或者说是认为职业教育就比不上普通教育,其实这个观念是时候改一改了。

国家都在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特别是今年开始,以后蓝领的地位和白领相当,甚至更高!话不多说,我们具体来分析下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一、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分为中职学校和中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分为高职、大专、应用型本科、技师学院。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先说招生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必须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技工学校可以招收社会学生。

在过去,国家不限制普高招生的时候,职业学校是很难招生的,经常发生抢生源大战,因为家长固有思想觉得没出息的孩子才念职校,造成了每年只有极少数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学校。

举个例子,我有次给一个中考只考了200多分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说让孩子上职校吧,这个成绩上了高中也很难考上大学,家长很坚决的说我家孩子考200分也要上高中。

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限制普高招生数量,上职业学校不用交学费,书免费,住宿免费,这让我们职业学校迎来了春天,不夸张的说,近几年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数量在显著增加。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说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学校培养的就是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技能培训,比如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等。

诚然,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实习指导教师匮乏,教学设施落后于社会发展,但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职业教育人一代代的努力下,这些不足正逐渐被缩小。

就业率也许很多人会说有水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技术型人才确实是我国现在的紧缺型人才,所以如果学生动手能力上有天赋就学习职业教育吧。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2 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
德 国举 世 闻 名 的 “ 元 制 ” 业 教 育 体 双 职 系是 一 种 企业 实 践 技 能培 训 和 学 校理 论 学 习相 结 合 的教 育 模式 。 德 国 , 乎不 存在 在 几 “ 高 热 、 学 历热 ” 德 国 学 生 初 中毕 业 普 “ , 后 ,6 7 %以上 都直 接 进 入企 业和 职 业学 校接 受“ 元制” 双 职业 教 育培 训 , 只有 2 % 学生 4 的 接 受 普 通 教 育 , 国 法 律 赋 予 职 业 教 育 证 德 书 与 普 通 学 历 证 书 同 等 的 地 位 。 国的 职 德 业 教 育 之 所 以 做 的 怎 么好 , 部 分 归 功 于 大
Ab ta t Un e t k v c t o a e u a i n r i i g o t e s c a it s r c : d ra e o a i n l d c to t a n n f r h o i ls mo e n z to d i e u d e s f d r i a i n r v h n r d o milo s o hi h li n f g -q a iy u lt wo ke s r r
a d s v rl e s f n e e a t n o milo s f h g l kil d r f s i n l t s l n o i h y s le p o e s o a s a k. Ho v r v c to a e u a i n s h d c t o s s il he w e k s i we e . o a i n l d c to i t e e u a i n i t l t a e t ln i k, a d o n n w t e o c p o e u a i n l h l s p y n e lyme t o s r i s h d v lp e t o vo a i n l d c to h c n e t f d c to a p io o h a d mp o n c n t a n t e e e o m n f c to a e u a n, vo a i n l i c to a e u a i n s lo a e wi h d c to i a s f c d t ma y e t a d i f c li s I o d r o d p t t e e d o s c a d v l p n s o l b b l r m n t s s n d f i u t e 。 n r e t a a t o h n e s f o i l e e o me t h u d e od f o t x e i n e f d a e o n r e i t e he e p r e c o a v nc d c u t i s n h w o l a d a n mb r f s c e s u mo e s o r mo e Ch n S a i d v l p nt f r d n h s a u e o u c s f l d l t p o t i a’ r p d e e o me o h g e vo a i na e u a i n i o d r t i p o e t e t u t r o h g e e u a i n n ihr c to l d c to n r e o m r v h s r c u e f i h r d c t o i Ch n i a.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及普通高中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及普通高中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及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陈丹1,姜苹2(1.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昆明市第十中学,云南昆明650011)[摘要]“职业生涯”的提出和发展由来已久,被逐渐重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在高中教学中启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

针对高中教学过程中缺乏职业规划教育这一问题,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和文件,旨在不断革新教育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中教育;职业规划[作者简介]陈丹(1997—),女,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生物教育研究;姜苹(1968—),女,理学学士,昆明市第十中学校党委书记,特级教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6-0173-04[收稿日期]2020-05-19一、“职业生涯”的提出和发展美国学者帕森于1908年创办了职业指导局,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并于次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阐述了如何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人职匹配,奠定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石,是职业指导的开端。

金斯伯格等学者于1951年出版了《职业选择》,认为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与人的身心发展保持一致。

舒伯于1953年提出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着眼点个人发展,还需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统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形成。

中国职业生涯理论起源于民国时期,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急需新式人才,职业指导从外国“舶来”引入中国。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6年在《教育与职业》刊物上出版了《职业指导》。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组织择业演讲,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开创了中国就业指导先河。

邹恩润于1923年编译了《职业指导》,是中国职业指导开创性的论著。

1930~1949年间,民族危机、抗日战争、国内战争,职业指导在战火纷争的大环境中隐退。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中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种技能的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等职业教育可以缓解地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助于各地方培养本土人才,减少人才流失,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1.2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一些现状值得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中等职业教育和实际经济需求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

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没有跟上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毕业生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难以顺利就业。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产业实践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适应当前的职业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还需要不断改善和完善,需要加强与实际经济需求的对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拓展与企业合作的渠道,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 正文2.1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实际经济需求的对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实际经济需求的对接,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实际经济需求紧密对接,以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

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 是我 国中 也
第二 ,实施办法 》明确 了省辖市 、 《
重点扩权 县( 教育局 的职责 。一是省 市) 辖市 、 点扩权县 ( ) 育局 在审查 、 重 市 教 备案新设专业时 , 应对照地方 中等职业
校 专 业 设 置 和 专 业 建 设 情 况 进 行 一 次 检 查 指 导
学发 展 . 更加注 重 以人 为本 . 更加 注重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 加 注 重 统 筹 兼 更
顾. 更加注 重保 障和改 善民生 . 进社 促
会 公 平 正 义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 解 决 当 是
革创新为动力 . 协调 中等职业教育 向内 涵发展 其次 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 可持
《 施办法》 规定 , 辖市 、 实 还 省 重
点 扩 权 县 ( ) 育 局 每 年 1月 3 日 市 教 0
划 二是市 、 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应将调
整 后 的教 学 计 划 报 省 辖 市 、 点 扩 权 县 重 ( ) 育 局备 案 , 属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报 市 教 省
前 将 本 地 区 中 等 职 业 学 校专 业设 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 《 国家 中长期教育
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0  ̄2 2 2 1 0 0年 ) 》
都 强 调 要 大 力 发 展 职业 教 育 . 职 业 教 对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战略地位 诚
如邓 小 平 同 志 提 出 的 “ 们 要 实 现 现 代 我
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 去。发展科 学技术 , 不抓教育不行 ” 中等职业教育 作为整个教育发展 的战略突破 口. 到 得
素质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 。

浅谈中国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

浅谈中国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

浅谈中国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中国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就意味着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为主,但在新经济时代,这些技能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各行各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不仅需要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更新。

新经济形势下,各行各业的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随之更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授课、背诵为主要方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敏感度和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新经济时代,很多传统行业逐渐没落,而新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培养与新经济相适应的人才。

职业教育还要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制定适合新经济时代需求的培养计划和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经济形势下,人才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只有不断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在新经济时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
师 德 建 设
n o H a _ — v i e l _ n a rd U o tn
浅谈 中等职 业教育 的发展 与教 师职 业道德
袁 奎
( 南省冷 水江有 色技校 湖 南冷水 江 湖
4 5 0 1 0 ) 7
摘 要 : 文对 中等职 业学校 目前所 处的现 状进 行 了分析 , 阐述 了 中 等 职 业 学校 要 想 在 改 革 的 浪 潮 中 求 生 存 、 谋 发 展 ,就 必 须 加 强 本 教 师职 业道德 建 设 的必 要性 。 关 键 词 : 等职 业 学校 市 场 经济 师德 建设 中 中图分类 号 : G8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7 5 2 O )6 c-O 2 -0 1 7 —9 9 ( 0 9 0 () 2 1 1
3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现代道德意

对创新意 义 、创新价 值的认识 和体验 , 引导 学 生形成创 新意识 , 形成 一套培养 创新素 质的教 育策略。三是 知识 教学要体现激活、构建、开 放性 意识 , 利用现代 化教学手 段促使知 识在学 生头 脑中处 于活动 状态。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 识, 建立开 放性 的动态知识结构 , 培养社 会适应 能力和 创新 能力。四是 强化 创造性思维 。根据 学生 思维 的特 点和不 同的教学 的内容 , 采取 灵 活 多变的教学方式 , 学生 丰富的想象力 , 展开 培 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 能力。五是重 视个性 与社会 的和谐发展 。教师在 培养 学生鲜 明的个性 的同 时, 还应注意 培养学生 的社会认知 能力和社会 交往能 力。 33 . 参与意识 参与意识是指把参与公共事务 当着 自己的 权利 和义 务 , 表现 出一种 强 烈的社 会责 任感 。 中等职 业学校教 师应该从 自身角度 出发 , 利用 自身优 势 , 在社 会经济 、技 术、文化等各 方面 的变革浪潮 中把握 机会 , 发挥 重要作用 。教师 必须 与时代同步 , 打破 传统的知识结 构 , 不断更 新 、充实 自己, 以主动 、积 极的姿态 投入 社会 实践 生活, 不断 完善 自我 , 引导学生树立时 才能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即要 求 所 培 养 的 劳 动 者 既 有 扎 实 的 职业 技 能 基础 ,又有适应 转岗、换岗的能力 。根据 这 要 求 ,观 代 职 业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应 是 具 有 较 强 的市 场 意 识 、 创 业 意 识 、现 代 意 识 、敬 业精神 ,以及具有综合职业 能力和全面素质 的现代实用人才。 职 业 教 育 教 学质 量 的现 代 化 ,就 是 要 更 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 目的与培养 目标 , 改变 管理 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胆 吸收和借鉴 国 内外 职业 教 育先 进 的教 学 思 想 、教学 观 念 、 教 学 模 式 和 教学 方 法 。 改 变 学 科 本 位 的教 学 模式 ,实行能力本位教 学 ,以社会和产业组 织 的 需 求 为 导 向 ,从 劳 动 力 市 场 分 析 和 职 业 岗 位 分 析 人 手 ,合 理 设 置 专 业 ,开 发 新 的课 程 体 系 ,加 强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和 全 面 素 质 的 培 养 。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面 向 市 场 、 面 向经 济设 置专业 ,做到专业设置与 当地产 业结构 调整 和主导产业发展相 适应。以 “ 供 应 ” 为 目标 ,社 会 需 要什 么 人 才 就 开 办 什 么 专 业 。 课程设置要 突出岗位实际需要与综合 素质提 高 的需 要 ,不 要 一 味 强 调 系 统 性 ,教 学 内容 要 有 地 方 性 和 时代 性 ,要 体 现 现 代 教 育 思 想 和现 代 经 济思 想 的点 。 三 、 人 的 现 代 化 是 职 业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归 宿 人的现代化是职业教 育现代化 的归宿。 社会 的现代化首先是人 的现代化。只有国民 在 心 理 、思 想 、态 度 和行 为 上 都 经 历 了 一 场 向现 代 化 的 转 变 ,形 成 了现 代 化 人 格 , 这 样 的社会才能称 作是 真正的现代社会 。职业 教 育是培养人 的活动,发展 职业教育可 以增 加 社 会 的 受 教 育 机会 , 这对 个 人 而 言 ,拓 展 了 受 教 育 者 自我 发 展 的 渠 道 ,对 社 会 而 言 ,则 是 提 高 全 体 国 民 的现 代 化 心 理 素 质 的重 要 手 段 。职 业 教 育 对 加 速 人 的 现 代 化 的 作 用 主 要 在 于 为 个 人 得 到 职 业 满 足 和 获得 成 就 创 造 条 件 。职业教育 的健康发展 ,能有效提 高人的 职业能力 ,使其 更好地胜任所从事 的职业 ; 能提高人 的应 变能力 ,使其适应现代职业 的 变 化 ;能 提 高 人 的社 会 化 程 度 ,使 其 与 现 代 社会 所 认 同 的价 值 观相 协 调 。 四 、 管 理 现 代 化 是 职 业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关 键 管理现代化是职业教 育现代化 的关键 。 职业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 中体 现在职业教育 办 学体 制 和 运 行 机 制 的 现代 化 上 。 我 国 职 业 教 育办 学体制的现代化 ,就是指职业 教育要 放 弃 传 统 的 单 一 政 府 办 职 业 学 校 的 体 制 ,而 应 以企 业 为 主 ,形 成 企 业 、政 府 、社 会 和 个 人 共 同参 与 的 多 元 办 学 体 制 。实 施 办 学 多 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张玉兰
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03期
摘要:结合职业教育目前的情况,从专业设置立足区域经济、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学结合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03-01
自古以来,中国受学历至上的影响很深,所以用人单位的门槛就越来越高,导致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才”产生。

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给正陷入困境的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契机。

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创新机制,加快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才能开创出一番新局面。

我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专业设置立足区域经济,准确定位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上岗、就业,以岗位知识为度,企业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操作原理及理论知识和很强的操作技能。

同时,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培养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的战略需要。

职业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特色。

比如许昌市是我国重要的电力电子装备行业生产基地,许昌市的电力电子装备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基础支点之一,审视许昌未来发展的格局与需求,围绕许昌特色主导产业,比如我们新小区地处中原电气谷附近,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依托,开设实用又有吸引力的电力相关专业,借此打开生源和就业渠道,吸引本区及周边区县,尤其是有丰富生源潜力的农村青年报读我们学校。

2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
促进生产力的转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表现。

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不具备实际生产、操作、管理、经营、服务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与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课程设置和专业调配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单纯的课堂授课转变为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教学。

“90后”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长期以来被冠以“差等生”的学生,自尊心饱受伤害、学习兴趣不浓的实际状况,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关爱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以鼓励为主。

在教学中,应广泛使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概念、知识融入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从社会生产的发展变革中,提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才。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理论水平不及本科,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又不强,致使这类学校既无规格又无特色。

应该明确它的质量就是突出培养的人才具有的技术应用能力他们不仅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这便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所在。

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过程。

职业教育既指向职业性就业,又指向教育性发展;既要实现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又要实现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

反思我国职业教育,我们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全面认识职业学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内涵和构成要素,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身心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专业教学不仅要围绕培养目标,也需要有素质拓展,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洞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摒弃实用主义价值观,转变单纯的“技术教育”的片面认识和做法,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防止和纠正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全面发展后劲的人。

适应国际竞争条件下人才素质新要求。

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仪式、遵纪守法意识。

3 注重教师队伍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职业教育要有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应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并加快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选拔、培养、充实职业道德教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素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力度,提升从事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从实践上将取决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构建这支队伍,应突出三类师资群体:一是创建一支能适应职业教育面临巨大冲击与变革的权威型群体;二是创建一支能适应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双师型”师资群体;三是创建一支能适应面向教育市场、面向社会需求的懂教育、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师资群体。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职教发展能力的关键。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总之,产业结合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的产物,他将有助于改变高职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但我们仍需注意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成功实施产学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卢元锴.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2] 张大钧,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