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学案 七体

合集下载

《命若琴弦》导学案

《命若琴弦》导学案

命若琴弦【学习目标】学习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

领悟传达出的人生哲理。

第一课时【预习内容】1 、资料积累(1)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多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追溯背景《命若琴弦》创作于1985年,当时正处于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迭起的时候,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现代派小说、实验小说以及新写实小说纷纷粉墨登场,作品大多关注现实生活,注重从平凡的生活出提炼有意义的事物。

1985年是当代文学的创作与评论均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这两类“新的、更切近于八十年代中国体验”的作品,以不同以前的思想模式、变革的叙述方式和艺术形态,使小说走出文革的阴影,面对正在裂变的世界、中国社会和人的生存方式。

此时,史铁生亦在创作道路上作出选择,那是一条“寻根”与“先锋”结合的独特的路。

“寻根”的取向,主要体现在精神追求和主题意向方面,而“先锋”的特征则表现在艺术方法上。

《命若琴弦》即是他想要突破自己的另一种尝试。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语言也很朴素,作品的整个重心都在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之上。

作者巧妙地将哲学思考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3)相关知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回答》《命若琴弦》《佛像》练习

《回答》《命若琴弦》《佛像》练习

《回答》练习1,分析《回答》的精神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人格形象。

答:(1)怀疑、理性和批判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2)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战斗精神和青年战士勇敢不屈的人格力量。

2,谈谈这首诗意象创造的特点。

答:(1)鲜明、独特和坚实;(2)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3)通过意象表达感情。

3,为什么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答:这是诗人的荒诞而又丑恶的历史与现实的冷峻概括,也体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勇敢的战斗豪情与牺牲精神。

《命若琴弦》练习1、你觉得小说的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是否会影响这篇作品的价值?答:可以组织学生简单讨论,确定故事是否可信。

然后明确:故事的真实与否并不影响作品的意义,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篇哲理小说,其情节合理合情,但并不特别追求细节。

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这个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阐述人生的一个道理。

2、小说结尾处,老者为什么要告诉徒弟说他记错了师父的遗言?答:因为老人要将希望传给少年,所以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安慰他,给他以战胜困难、继续生存、看到光明的希望。

3、结合全文,探讨作品结尾一段的象征意义。

答:整个故事表示的是人与命运博斗的主题,歌颂了不甘于为命运所播弄、勇于与逆境相抗争的顽强精神。

结尾一段,写两人孤独但顽强的背影,体现的是他们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是对人类精神的赞颂。

《佛像和我们》练习1.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哪一本不是熊秉明先生在雕塑领域的著作?A.《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译抄》B.《回归的塑造》C.《中国书法理论体系》D.《展览会的观念》答:C(2)熊秉明先生的父亲熊庆来是当时著名的()。

A.文学家B.书法家C.雕刻家D.数学家答:D2.填空题(1)熊秉明先生2002年曾在北京举办“老年书法班”讲座,为时一周,主题是“”。

答:书法与人生的终极关怀。

(2)本文选自《》。

答:看蒙娜丽莎看3.简答题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要想欣赏佛像,应当排除哪三种成见?答:首先要排除宗教成见。

大学语文第三节《命若琴弦》

大学语文第三节《命若琴弦》


义。生命的残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和
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命若琴弦》
人 (六)艺术分析
1.叙述朴素 文 语言自然质朴,极少直接抒情的文字,作者的情感态度
隐藏的故事背后。 2.结构清晰 理 作品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人物少,故事简单, 首位对应。 3.感情真挚 想 描写细致深切,比如小瞎子爱情萌芽的朦胧和甜蜜,爱 情失去之后的绝望和痛苦,老瞎子对光明和信念的极度 渴望,希望破灭之后的伤心和无助,以及两代人之间相 依为命的深厚感情,都表现得真挚感人。

代文学的创作与评论均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 “寻根小说”和
“先锋小说”这两类“新的、更切近于八十年代中国体验”的作
品,以不同以前的思想模式、变革的叙述方式和艺术形态,使小

说走出文革的阴影,面对正在裂变的世界、中国社会和人的生存
方式。此时,史铁生亦在创作道路上作出选择,那是一条“寻根”
与“先锋”结合的独特的路。

个人都是残疾的。站在这个角度上,才能读懂这个带有寓言性质
的两个瞎子的故事,才能看到人存在的本质困境,才能看到信仰
的力量与意义。(鲁迅的散文《过客》)

《命若琴弦》
人 (二)作者简介
1.作者生平

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命若琴弦》
人 (3)对生命意义和生命轮回的探求

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史铁生的答案是目的要虚设意义在过程。在
读史铁生之时,常会使我们想到加缪。加缪认为荒谬是人与世界之间

高中语文_高中语文《命若琴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高中语文《命若琴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命若琴弦》一、导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大家觉得生命像什么?……如果生命像一根琴弦,又赋予了生命什么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小说《命若琴弦》,来聆听史铁生先生的心声。

二、学习目标通过品味小说的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生命的哲理。

三、整体感知读懂一篇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这篇小说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呢?下面先来交流小说的故事梗概。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每人一把三弦琴,以说书为生。

老瞎子为了重见光明,50年里用心弹断1000根琴弦,可是打开琴槽,却发现珍藏了50年的药方竟然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为了让小瞎子好好活下去,老瞎子没有把真相告诉他,他郑重地把那张白纸封进了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得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

四、对话文本老瞎子和小瞎子的人生紧紧地和琴弦拴在了一起,命若琴弦,在课文中有没有点题的句子呢?明确:咱的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的。

P55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P70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P71三句一样的话——点题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我们就此为分界线把小说分成三个部分,“如命一般”的琴弦在老瞎子和小瞎子的生命中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找出相关的语句(紧扣琴弦),反复诵读,仔细品味人物的内心感受,写下你的理解。

五、对话文本(一)咱的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的。

P551”——三弦子是瞎子的命,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要紧紧地抓在手里,不仅仅是生存的手艺,也是重见光明的药方引子。

内心是充实踏实的。

2、“我就没听您说过,”小瞎子把“有”字说得重。

你爹让你跟了我来,是为让你弹好三弦子,学会说书。

”“可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

”——在老瞎子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三弦琴,是他们生存的手艺,会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3——对于老瞎子来说,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活着的唯一追求。

4、老瞎子再也没做声,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搭在膝盖上,两颗骨头一样的眼珠对着苍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

山东日照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案:《中国现当代小说》()第二单元4命若琴弦

山东日照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案:《中国现当代小说》()第二单元4命若琴弦

山东日照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案:《中国现当代小说》()第二单元4命若琴弦【课题】«中国现当代小说»〔选修〕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6【课时】一课时【使用日期】5月14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阅读小说,把握小说的脉络,概括小说内容。

2.能力培养:探究小说主题,领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的理解,懂得珍惜以及追求过程的价值。

【定标自学】【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9〕,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假设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201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史铁生作品精彩语段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

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

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

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表达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欣赏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案1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欣赏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案1

命若琴弦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

1.解题关键字命若琴弦,脆弱还是坚强;生存——由目的走向过程的救赎之路;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

2.内容提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朴素,结构清晰。

故事的中心人物试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

老瞎子从师傅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服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

为了这个目的,老瞎子走过了50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

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他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

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

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目的虽然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二、作者生平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5万元)。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最备受瞩目的是他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四、作者作品1.主要作品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命若琴弦》最新精品学案练习题

《命若琴弦》最新精品学案练习题

4 命若琴弦[内容简介]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朴素,结构清晰。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

老瞎子从师父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服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

为了这个目标,老瞎子走过了五十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

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了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

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

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基础落实]1.给加点字注音①躜.动(zuān) ②呛.人(qiàng) ③野羊坳.(ào) ④恓.惶(xī) ⑤戛.然而止(jiá) ⑥摩挲.(suō) ⑦炽.热(chì) ⑧孱.弱(chán) ⑨⎩⎪⎨⎪⎧狼藉.(jí)慰藉.(jiè) ⑩⎩⎪⎨⎪⎧剥.蚀(bō)剥.皮(bāo ) ⑪⎩⎪⎨⎪⎧熨.贴(yù)熨.斗(yùn ) ⑫⎩⎪⎨⎪⎧隽.永(juàn )隽.秀(jùn ) ⑬⎩⎪⎨⎪⎧服帖.(tiē)请帖.(tiě)碑帖.(tiè) ⑭⎩⎪⎨⎪⎧宿.命(sù)星宿.(xiù)住一宿.(xiǔ) 2.解释词语①心猿意马:形容人的心思散乱流荡,如猿、马难以控制。

②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__③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多用以指声音。

④百孔千疮:比喻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

⑤摩挲:用手抚摩。

⑥恓惶:形容惊慌烦恼。

⑦孱弱:(身体)瘦弱。

⑧嶙峋:形容人消瘦露骨。

3.词语辨析(1)保障·保证辨析:“保障”多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是指担保,担保做到,或作名词,作为担保的事物。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南昌市第二中学邱慧教材分析《命若琴弦》是高中语文读本2里的史铁生的一篇中篇小说。

故事以一对以说唱为生的瞎子师徒为中心。

老瞎子从师傅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取出药房再服下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

为了这个目的,老瞎子走过了50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

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他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

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

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作品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语言自然质朴,描写细致深切,比如小瞎子爱情萌芽的朦胧和甜蜜,爱情失去之后的绝望和痛苦,老瞎子对光明和信念的极度渴望,希望破灭之后的伤心和无助,以及两代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都表现得真挚感人。

更为重要的是史铁生以一个寓言式的小说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这一千根琴弦就是老瞎子的灯塔,指引着他不断突围,不断追求生命的目标,找寻生命的意义。

生命本是残缺,人生本是虚无,但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就为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命若琴弦》里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一样,在经历了无尽的绝望和折磨之后,最终还是继续上路,继续说书卖唱了,生命也在这两代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体现出别味的深沉与厚重。

教学目标A. 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及人物的细节描写2、学会长文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B. 过程与方法3、掌握对话阅读、自主朗读、共鸣朗读等阅读方法4、结合作者史铁生来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深意C. 情感态度价值观5、结合自身经历仔细体会文章想要传递的深刻内涵,学会珍惜,追求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议论语句,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难点:将作者、文章、自己结合起来体会文章所透露的对生命过程的无限追求。

命若琴弦学案版

命若琴弦学案版

《命若琴弦》导学案“也许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从此我们就走在了路上。

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

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越过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

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走得走得如此地不同。

”——俞敏洪《走在路上》[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完成导学案上题目,做好重点、难点、疑点标记,准备讨论。

A层同学完成导学案上所有内容。

B层同学、C层同学努力完成所有内容,预习案必须完成。

2、小组讨论课堂过程中的题目,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

【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3、学习深入挖掘小说主题的方法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

换言之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那么,应当怎样去理解和概括小说的主题呢?1、从创作意图理解小说主题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成为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

这就给了我们一把解读的钥匙,让我们能很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含义。

2、从题材中去挖掘主题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

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

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命若琴弦 导学案

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命若琴弦 导学案

《命若琴弦》导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领悟本文所传达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共鸣。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让学生掌握对话阅读、自主朗读、共鸣朗读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理解本文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珍惜拥有,追求过程的完满。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议论语句,感知文章深刻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体验“生命的精髓在于过程”。

导学基础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沟壑()躜()动呛()人打岔()灵柩()铿()锵话茬()狗吠()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B.在汶川大地震中,有那么一群普通人,他们在那最危急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的良知,用鲜血甚至生命呵护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铸就了伟大的师魂!C.今年台风频繁“光顾”我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容易形成气旋,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二是因为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升高,气压偏强,导致台风西行,频频在我国沿海登陆。

D.在新形势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4 命若琴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4 命若琴弦

4 命若琴弦[内容简介]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朴素,结构清晰。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

老瞎子从师父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服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

为了这个目标,老瞎子走过了五十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

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了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

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

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基础落实]1.给加点字注音①躜动(zuān) ②呛人(qiàng)③野羊坳(ào) ④恓惶(xī)⑤戛然而止(jiá) ⑥摩挲(suō)⑦炽热(chì) ⑧孱弱(chán)⑨ ⑩{狼藉(jí)慰藉(jiè)){剥蚀(b ō)剥皮(b āo ))⑪⑫{熨贴(yù)熨斗(yùn )){隽永(juàn )隽秀(jùn ))⑬ ⑭{服帖(ti ē)请帖(ti ě)碑帖(tiè)){宿命(sù)星宿(xiù)住一宿(xi ǔ))2.解释词语①心猿意马:形容人的心思散乱流荡,如猿、马难以控制。

②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__③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多用以指声音。

④百孔千疮:比喻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

⑤摩挲:用手抚摩。

⑥恓惶:形容惊慌烦恼。

⑦孱弱:(身体)瘦弱。

⑧嶙峋:形容人消瘦露骨。

3.词语辨析(1)保障·保证辨析:“保障”多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是指担保,担保做到,或作名词,作为担保的事物。

两者都有“保护,使不受破坏之意”,“保证”适用的范围更广一些。

例句:①《兰州晚报》报道,兰州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疏导有预案,保证车辆双向通行,________行人过街。

高中语文_命若琴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命若琴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品读解读文本中的重要语句,归纳文本主旨2、通过熟读文本、了解作者生平和结合自身实际,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大屏幕展示)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他用他战斗的一生告诉我们,是生命,哪怕是残缺的生命,也一定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板书题目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教师导语,对史铁生及他的小说有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利用华语文学对史铁生的授奖词让学生对史铁生有发自内心的敬仰,从而对本篇小说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二)学法指导:1、由于篇幅较长,学会扫读。

快速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开头至P67“兰秀儿并不躲”),勾画重要的外貌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相关语句。

2、细读文章的后半部分(从P67“就是这天晚上”至结尾),熟悉文本的上下文语境,勾画能揭示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

设计意图:因为本篇小说特别长,即使学生已经预习了一节课,但对于文本的主要内容并未完全的掌握,所以,教师要强调两种不同的读法,以期好钢用在刀刃上,迅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三)预习成果展示:(5分钟)1、故事围绕着和两个人物展开2、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写和3、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写和4、文章的最后,主要写教师活动:聆听点拨纠正学生的回答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聆听同学的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4个小问题,快速理清小说的情节和小说的基本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环节打下基础。

)(四)品读文本:(15分钟)细读相关段落,找出相关语句,并对其品读和解读,把握老瞎子寻药前后的心理变化A、老瞎子寻药前的心理:1、老瞎子寻药前的心理是——(用词语概括)2、细读相关段落,找出相关语句,并对其品读和解读。

要求:有序(1找2读3鉴赏)有理(抓住关键词,分析头头是道)有文采(语言流畅有表现力)示例:P56:“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案6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案6

命若琴弦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领悟本文所传达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共鸣。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让学生掌握对话阅读、自主朗读、共鸣朗读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理解本文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珍惜拥有,追求过程的完满。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议论语句,感知文章深刻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体验“生命的精髓在于过程”。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的深层内涵。

对话法:让学生在对话中得到情感的流露,教师要适宜点拨。

开拓法: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导向课外,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瞎子是看不见东西的,没有光明,没有希望,他看不见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看不见世间的一切,甚至连他自己长成什么样子,他也无从知晓,同学们,请你们全体闭上眼睛,当五分钟的瞎子,思考问题:我是瞎子,我该如何去描绘我未来的前途,我还有追求吗?我还会努力去执着生命的精髓吗?组织准备:以同桌两个人为单位,互相进行述说。

随后,再请二至三个同学谈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瞎子”的身份去思索人生,为体验文本奠定感情基础,从而能够引起课堂的共鸣。

课件展示------介绍史铁生及其经历。

(明确: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

后因为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于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生命聚焦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睿智的哲理。

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苦难,但是他表达的却是开怀和明朗。

他丰满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昏暗的内心。

史铁生一直追求着人为之人的价值和意义,用人类关怀的博大精神,阐释生命最真的本质。

2.4 命若琴弦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鲁人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

2.4 命若琴弦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鲁人选修 中国现当代小说

命若琴弦一、设计理念1、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究和拓展,让学生深入阅读、自主阅读,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2、挖掘学生的潜能,以点拨为支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思路1、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安排学生预习,解决疑难字词。

2、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要求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探究文本信息的能力;在研习文本的环节中,培养学生品读细节的能力,体味人生哲理;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感悟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多元交流,感悟生命历程。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深处,学会分析小说中的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朗读、对话阅读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理解文本内涵,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前进的目标,追求生命过程的充实。

教学重点:赏析文本细节,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体验生命过程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略读中探究文本信息,精读中品味文中细节与哲理,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的深层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展示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解决方式:学生自由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名言警句对生命进行初步感知。

【幻灯片】谈一谈:生命1、导入新课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的。

但是,有的人却把自己的生命系在了细细的琴弦上。

这就不免让我们产生了疑问:细细的琴弦如何承载起生命的重量?今天,让我们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中来寻找答案。

【幻灯片】命若琴弦史铁生2、文本阅读(1)初读感知,梳理情节。

【幻灯片】读一读: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解决方式:学生相互补充,完成故事复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情节,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2)再读文本,品味细节。

【品一品】文中相关的细节描写①老瞎子刚刚弹断1000根琴弦时的心情如何?请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说说你的理解。

2.4 命若琴弦 教案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 鲁人选修

2.4 命若琴弦 教案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文讲解1.课文分析(1)人物形象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聊聊数语,勾勒出两个主人公生存的困境老瞎子:依照师父给的妙方,以为认真弹断1000根琴弦之后就能看到世界。

可惜希望破灭,那个支撑他一辈子的药方居然是一张白纸!“他只是不想动弹,吸引这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

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的曲子。

老瞎子的心弦断了。

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也是空的。

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

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衰老。

”——支撑生命的信念轰然倒塌,目的本来没有小瞎子:涉世未深,经历了爱情的萌芽与幻灭,绝望之际从老瞎子那里继承了看世界的希望,但需要弹断的琴弦也从1000根变成了1200根。

“小瞎子正跌到在雪地里,一动也不动,想那么等死。

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

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也无力反抗。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是一千二。

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

‟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因为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所以慈悲(2)艺术特色A、叙述朴素、结构清晰、感情真挚作品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语言自然质朴,描写细致深切,比如小瞎子爱情萌芽的朦胧和甜蜜,爱情失去之后的绝望和痛苦,老瞎子对光明和信念的极度渴望,希望破灭之后的伤心和无助,以及两代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都表现得真挚感人。

《命若琴弦》教案

《命若琴弦》教案

《命若琴弦》教案第一篇:《命若琴弦》教案《命若琴弦》教案课型:讲读课教学类型:综合训练型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力求达到共鸣。

2.分析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曾经有个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就是史铁生,他曾经荣获“2002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在授奖词中高度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下面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一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经历过插队等一系列动荡,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因病至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年。

1998年疾病再次袭来,他几乎失去肾脏。

他曾想过自杀,但最终找到了文学之路来解放自己。

现在他一周要做三次透析,但他仍坚持写作,哪怕一天只写几行。

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篇力作《命若琴弦》。

一、阅读课文,整理故事情节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们是干什么的?明确:瞎子师徒,弹琴说书。

2.他们在哪里弹琴说书?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明确:在一片荒凉、偏僻的大山里。

住在破败不堪的小庙里。

1 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3.为什么生活环境恶劣,整天奔忙劳碌,瞎子师徒却很快乐呢?他们兴致勃勃地翻山越岭、弹琴说书的动力是什么?明确:奋斗目标。

老瞎子的师傅在他的琴槽里放了一张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取出药方去抓治好眼睛的药。

小瞎子喜欢一个叫兰秀儿的女孩,对感情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4.他们的目标实现没有?明确:没有。

老瞎子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药方是一张白纸。

兰秀儿嫁到了山外,小瞎子失恋了。

二、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整理思路,回答:1.老瞎子的人生:(1)老瞎子生来看不见,人生处于困境,但他有一个奋斗目标,因此过得充实和快乐。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学设计2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鲁人选修 命若琴弦 教学设计2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培养学生速读、研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和2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约2课时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检查预习略。

二、导入新课阿炳是我国音乐史上伟大的艺术大师,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双目失明的痛苦,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最美丽的音符,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史铁生的脚步一起走进盲人的内心世界。

三、整体感知1.介绍史铁生及其经历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

后因为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于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生命聚焦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睿智的哲理。

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苦难,但是他表达的却是开怀和明朗。

他丰满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昏暗的内心。

史铁生一直追求着人为之人的价值和意义,用人类关怀的博大精神,阐释生命最真的本质。

本文曾被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

2.展示幻灯片并播放盲艺人相关录像。

3.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基本内容。

提示: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他们以说唱为生。

老瞎子从师傅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服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

为了这个目的,老瞎子走过了50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

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他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

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

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1、从夏天到冬天,老瞎子和小瞎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2、当他的希望破灭之后,为什么还要给小瞎子设置一个更难以达到的目标(1200根琴弦)?这岂不是让小瞎子陷入了更绝望的境地?3、你认为老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鉴赏区11班惠雅婧李孟娜原文:莽莽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赏析:文章的开头就描述了一个苍凉的场景,一个简洁的开头,宿命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小说。

这就是对人生状态非常直观非常形象非常有哲理的概括性描述。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进一步烘托气氛,写两人孤独但顽强的背影,体现的是他们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是对人类精神的赞颂。

生活继续,一代一代盲人在这个虚幻目标激励下走向生命的终点,升华主题。

原文: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

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

荒草丛中随时会飞出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

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

赏析: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具有空旷、荒芜的特点,渲染了一种原始、苍茫、夏季的热烈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卑微渺小的身份,突出一老一小生活得艰辛、贫困,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

赏析:渲染了空旷、沉寂、毫无生气的氛围,烘托了老瞎子希望破灭、万念俱灰的悲凉心境。

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原文:怎么是一千二,师父?’‘是一千二。

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

’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赏析:琴弦有了变化,由八百—一千—一千二,这是三代瞎子人生轨迹目标传递的过程,琴弦意味着瞎子的生命。

那一张白纸撑起一个一个的生命,让苦命的琴弦弹出希望,弹出向往,弹出阳光。

所以一个美丽的谎言才能代代流传。

人生必须有目的,希望给人力量,是活下去的原动力。

有了希望人生才能充实丰富多彩。

原文: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赏析: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

心弦一也需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目的本来就是没有的,人的一辈子就是要被一个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这是老瞎子用一辈子心血领悟出的生命精髓。

读后感琴弦与人生11班丁子豪读《命若琴弦》便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里面有两个选组孤苦的流浪生活。

小瞎子与兰秀之间纯洁的友谊与简单的爱情。

小瞎子失恋后的悲痛以及老瞎子留给小瞎子的希望,最后师徒二人继续前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就像作者史铁生所说的: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

他借老瞎子之口告诉读者:“人的命就像这琴弦,弹好了就够了。

”同时作者还说目的虽然是虚设的,可非的又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这就是我们同情他们两个不幸的人,一句“干嘛咱们是瞎子!”就表达了小瞎子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令人怜悯和心痛。

而老瞎子在在极度痛苦之中顿悟了,他明白了一千根只是他师父给他虚设的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则将希望在三代瞎子之间传递。

至于小瞎子与兰秀儿之间的友谊与爱情就像泡沫一样,纯洁易破,这也是小瞎子人生中的一个悲剧,可是,他获得了师傅给他的希望,继续为着那个虚设的目的,踏上征程。

而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设一个目的呢?琴弦,即命11班刘天雨语言平实,无华丽辞藻,史铁生就是这样将两个瞎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对于他们来说,琴弦,就是生命。

第一遍读这篇文章,我所体会到的只是两个瞎子生活的艰苦,人生的不济,从他们身上也反映出了这个世界的确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从一生下来就没有得到上帝的眷顾。

再读《命若琴弦》,我才发现原来老瞎子与小瞎子走过的路与他们前辈的道路是极为相似的,老瞎子踩着老老瞎子的脚印,而小瞎子又踩着老瞎子的脚印,其实这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段一样的环境描写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只是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罢了。

他们的生活从这一方面来说是极为可悲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的日子又是幸福的。

师徒二人,一老一少,每人拿着一把三弦琴,四处流浪,至少他们的生活被一把三弦琴拉紧了,至少他们的生活还有目标,充满着希望。

人生便是这样,只有时刻记得自己的目标,才能坚定不移地向前,心中充满希望,生活也便有了动力。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虽然故事的后半部分确有些悲情,老瞎子在得知那张支撑他一辈子的“药方”只是张白纸之后,内心的希望在这一刻破灭。

小瞎子在得知兰秀儿远嫁之后,伤痛欲绝,跌倒在雪地中等死。

就这样,师徒二人在命运不公的宣判下,感到无力反抗。

还好,老瞎子就像他师父那样,为了给他的徒弟带去生的希望,在悲痛中,试着学会振作起来。

结局是悲凉的却也充满了温馨,为了让徒弟不失希望,不失生活的动力,想自己的师父那样,老瞎子又将“药引子”抬高了200根滩段的琴弦,为的只是让小瞎子这一生,不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而这时老瞎子也明白了师父对他的一片苦心。

但颇具戏剧性的是,当年老老瞎子没有想到他的徒弟能比他多弹了200根琴弦,老瞎子也不相信小瞎子能弹够1200根,也许多年后,小瞎子比他师父更强的追求光明的欲望,会让这“药引子”再次抬高也说不定。

因为,他对光明实在太渴望了。

故事到这里其实并未结束,这只是有一个轮回。

琴弦,即命!附:史铁生作品创作阶段(1)第一阶段:1979-1982年主要作品:《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和《白色的纸帆》。

这个阶段的小说受契诃夫小说的影响比较明显,把一些极有个性特征而又琐琐碎碎的小人物凝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用极具匠心的构思和极浓重的情绪渲染来拓展叙事空间。

(2)第二阶段:1983-1986年主要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整篇小说像是一首悠扬的牧歌,背景是秋山的色彩:红的小灌木叶子,黄的杜梨树叶子,珊瑚珠似的小酸枣,蓝蒙蒙的野山花。

有牧笛从那秋色中透出来。

在这篇作品里,铁生调动出所有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使画面凸现出那种色彩凝滞的效果,让那信天游的动人旋律在这凝滞的效果中游动。

这个作品最终有极强的回声效果:当一切都淡化成一缕缕轻烟消散的时候,只剩下信天游在空旷的天幕上飘荡。

而它的回声,又极像是一颗心脏在缓缓而有力地跳跃。

这一阶段的创作,史铁生基本都以情感作为构思的契机,炽热真挚的情感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这一阶段,他还写作了多篇情感丰富的散文,如《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

这一阶段他的关注点基本是对人性的思考,于是作品基本上都笼罩了一种很丰富的人格的光彩。

(3)第三阶段:1987-1990年主要作品:《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和《小说三篇》。

《礼拜日》试图追求局部碎片拼贴成整体的那种效果。

这里的主体是一连串的错位:天奇与晓堃;这个男人与那个女人;母亲与未成年的女儿;看蚂蚁的孩子;养鸟老人坐在大树根上,树不知哪里去了,鸟笼挂在旁边的小树上;还有那找不到的太平桥。

一切都在错位中显示一种不协调的协调。

这种错位是成千上万的人痴迷地在找上帝藏起的东西的题意的充分显现。

文章丰富的语流意味着多种多样的层次在语流中得到了组织,意味着语流中那些混浊的泡沫的渐渐散失。

好像有些东西沉淀了下来,一颗本来呻吟着痛苦的心也就一下子变得静了。

这一阶段,铁生在对人生痛苦感受思索的基础上,产生了豁然开朗一般的宗教感悟。

这种超脱使他无法再去追究具体的呻吟与具体的情感纠结。

他沉湎于那种橙黄色的境界之中,反复追寻那种穿透雾境对人生进行探究与把握的乐趣。

他进入那种境界的宁静带来的那种可贵的纯净。

象有水仙花在漫漫寒夜开始悄悄绽开六片白色的花瓣,象有一团团紫色的阳光开始在清雾中洇开,它恰恰又使他这一阶段的作品达到了一个一般人不易达到的境地。

(4)第四阶段:1990年至2010年主要作品:《务虚笔记》《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

随着坐轮椅的时间增长,离开自由行动的日子越远,史铁生的小说越变得抽象。

思想的涵量增加,故事则渐渐不象形现实,比如《命若琴弦》,比如《毒药》,再比如《务虚笔记》。

这些与具体人和事疏淡了关系的小说,显现出他逐渐脱离外部的生活,而进入内心。

在《务虚笔记》之前,那些寓言性质的小说,因篇幅多比较短小,寓意也比较有限,所以,虚拟的条件就比较容易贯彻到底,使其自圆其说。

《我的丁一之旅》是借一颗行魂陪多情郎丁一寻找夏娃的旅程。

作者将“我”拆成三个人,以“我”、史铁生、丁一三位一体同时或交叉出现,多个线索同时进行,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写到肉身和灵魂的对话。

讲故事是一门手艺活,而史铁生并不把一门手艺看得过分重要,他只是力图以一种美学的立场,尝试突破小说文体传统的局限性,展现了人类对内心的追寻过程。

这个阶段的史铁生,大多在病榻上度过,每个星期都要有三天在医院做透析。

他二十多年轮椅生涯上积累下来的对生命的体悟,在这个阶段发挥到了极至。

相关评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