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名解整理18级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病生名词解释---------------------------------------------------------------------------------------------------------------------------------------------------1.疾病(disease)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出现自稳调节紊乱和异常生命活动。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3.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4.病因(etiology agents)作用于机体能引起疾病(具有决定性)并赋予疾病某些特征(具有特异性)的因素。
5.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能有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导致胎儿出生时就患有某种疾病。
6.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决定或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或转归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7.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强病因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8.发病学(pathogenesis)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病因去除后,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正常,形态结构完全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机体自稳功能恢复正常。
10.死亡(death)死亡是机体生命的终结,其标志是心跳,自主呼吸永久停止。
11.脑死亡(brain death)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同时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停止。
病生名词解释 (10个名解考9个,本科需记住英文)
病生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2.疾病:(disease)是在疾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又称病理过程。
是指不同器官系统的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4.脑死亡(brain death):是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5.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又称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6.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又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7.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水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成比例的丢失,此时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又称低容量性正钠血症。
8.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患者肾排水功能降低,或再输入大量水,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9.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病理过程。
10.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由于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的体液酸碱度稳态破坏。
11.缺氧(hypoxia):由于机体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而引起的机体代谢、功能、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病生名解
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Stressor:应激原,任何导致应激反应的不良刺激。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 mmol/L,血钠高于150 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Hyp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脱水,亦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指血清钠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并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的水钠代谢紊乱。
Paradoxical alkaline urine:反常性碱性尿,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中钾离子移入细胞内,细胞内氢离子移出细胞外,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但由于细胞内氢离子降低,使肾脏远曲小管细胞氢离子的排泌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反常性碱性尿。
anion gap(AG):阴离子间隙,指血浆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正常机体血浆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总量相等,均为151 mmol/L,从而维持电荷平衡。
BE (base excess) :碱剩余,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时所需酸或碱的量(mmol/L)。
若用酸滴定,使血液pH达7.4,则表示被测血液的碱过多,BE用正值表示;若用碱滴定,说胆被测血液的碱缺失,BE用负值表示。
Hemic hypoxia:血液性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时外呼吸功能正常,PaO2及血氧饱和度正常。
Fever: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
Endogenous pyrogen(EP):内生致热原,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G protein: G蛋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病生名解汇总
针灸学重点笔记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病生名解
病生重要概念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代谢改变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研究对象:疾病(即患病机体);研究角度:机能、代谢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均可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Health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isease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Hypoxia 缺氧:当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时,机体发生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血氧分压:物理状态下,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血氧容量:为100ml血液中的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Oxygen content, CO2血氧含量:指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
Cyanosis 发绀(紫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Edema 水肿: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
Hydrops 积水:过多液体在体腔内积聚Hypokalemia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Hyperkalemia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acid-base balance 酸碱平衡:生理情况下,机体能自觉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过程。
acid-base disturbance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由于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的过程。
Anion gap,AG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
病生1.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通过细胞内复杂的级联信号转导,进而调节胞内蛋白质的活性或基因表达,使细胞发生相应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2.细胞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3.膜受体一般为跨膜糖蛋白,具有膜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
4.核受体本质上为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其配体为脂溶性分子。
5.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将细胞信号通过受体或类似物质将信号导入细胞内并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象、活性或功能变化,从而实现调控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6.受体下调当体内配体持续升高时,配体-受体复合物可被细胞内化,内化后配体及部分受体被降解,部分受体返回胞膜重新利用,可致自身受体数量减少,称为受体下调。
7.受体上调持续高浓度的配体与受体结合,除可引起自身受体下调外,还可引起其他受体明显增多,称为受体上调。
8.受体增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增强称为受体增敏。
9.受体减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衰退称为受体减敏。
10.老化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
11.衰老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
12.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3.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4.脑死亡人类个体死亡的判断标准。
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为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15.植物状态/植物人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主观意识丧失,但患者仍保留皮层下中枢功能的一种状态,仍保持自主呼吸功能。
病生 名解
第二章疾病概论基本概念:1.健康(health):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稳态调节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向健康和疾病转化。
表现为在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呈低下状态。
4.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并决定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5.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6.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疾病的条件中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7.死亡(death):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各器官组织并非同时死亡。
8.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9.遗传性因素:是指生殖细胞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异常,而且异常遗传物质可传给子代。
10.遗传易感性:指某些遗传性因素可以提高个体对病因的敏感性,而使个体及其家族成员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
如精神分裂症、肥胖、糖尿病和肿瘤等。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基本概念:1.脱水(dehydration):指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的病理过程。
2.水肿(edema):是指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3.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因水摄入过多或排出减少而致过多低渗性液体在细胞内外积聚。
4.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的病理过程。
5.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的病理过程。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基本概念:1.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体液pH值维持相对稳定性的状态。
2.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病生明解
病生(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状态时人体生命活动的异常改变,特别是生理与生化功能上的异常改变及其发生机制,阐明疾病发生本质的科学。
基本病理过程或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
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
死亡(death):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死亡的标志—脑死亡(Brain Death)。
水肿(edema):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当给肾排水功能低下或ADH分泌过多的患者输入多的水分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血钠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3.5mmol/L。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5.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以血浆[HCO3-] 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南京医科大学《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DYQ~)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动脉血CO2分压: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33—46mmHg,平均值为40mmHg,反映是否是呼吸性酸碱紊乱,代偿后代谢性酸碱紊乱。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为38度,血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
正常范围为22—27mmHg,平均值为24mmHg.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呼吸性酸碱紊乱的肾代偿。
实际碳酸氢盐(AB):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aCO2、温度、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守护系和代谢两方面影响。
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平均值48mmHg,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碱剩余(BE):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 /L);用酸滴定,碱过多,正值。
用碱滴定,酸过多,负值。
反映代谢性因素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的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是造成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血氧分压: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
正常人动脉氧分压100mmHg,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做工,静脉血氧分压为40mmHg,主要取决于组织摄氧和用氧能力。
血氧容量:标准条件下,即38度,氧分压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40mmHg的条件下,1 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最大的携氧量,取决于Hb的质和量。
正常值约为血氧含量:为100ml血液中的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Hb中的氧和溶解在血浆中的氧量,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反映了组织的摄氧能力,正常时约为5ml/dl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0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 2,,两者的关系可用氧合Hb解离曲线表示。
病生 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出现多种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这一病理过程叫~。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有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随病情恶化,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致残存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进而发生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包括代谢废物和读物的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称为~。
氮质血症(azotemia):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NPN含量显著增高,称~。
矫枉失衡学说(trade-off hypothesis):指机体产生的某种代偿机制,在发挥维持某种溶质平衡的适应性反应的同时,对其他系统产生有害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可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
肝功能不全晚期一般称为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最终均发生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指在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指肝硬变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病生名解
AAPP:急性期反应蛋白,感染,烧伤等应激原可诱导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如体温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担平衡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等。
这些蛋白即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由急性肺(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竭B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标准碳酸氢盐(SB):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和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多尿:成人尿量>2000ml/24hC肠源性发绀:因进食导致大量HB氧化而引起的高铁HB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酸减少,以及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经过肺的调节后,若[HCO3-]/[H2CO3]的比值接近于20:1,则pH进入正常范围,AB和SB在原发性降低的基础上呈现AB=SB,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低氧血症: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等渗性脱水: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低渗性脱水:是指机体失钠多余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低张性缺氧: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O2低于8KPa(60 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病生名词解释
aquaporins(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定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低渗性脱水,机体失钠多于失水的状态,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280mmol/L,血钠浓度低于130 mmol/L。
反常性碱性尿:酸中毒时尿液一般呈酸性,但在高血钾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或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钠、钾离子交换增强,导致肾泌氢离子减少,尿液呈碱性。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Hyperkalemia:血清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Paradoxical acidic urine:碱中毒时尿液一般呈碱性,但在缺钾等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时,在远曲小管因钠、钾离子交换减弱,导致肾泌氢离子增多,尿液呈酸性。
Acid-base disturbance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而产生PH异常的情况。
Mixed acid-base disturbance:指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失衡同时存在。
盐水反应性碱中毒:指因胃液丢失和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导致细胞外液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并伴有低血钾和低血氯,用盐水治疗后可通过扩容、补氯去掉维持因素,纠正的碱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种肾小管排酸或重吸收碱性物质障碍而产生的酸中毒。
包括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能力降低,使HCO3-大量随尿丢失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RTA-Ⅰ型)。
因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障碍,使酸在体内蓄积,导致血浆进行性下降(RTA-Ⅱ型)等。
Contraction alkalosis:浓缩性碱中毒指体内HCO3-总量没有增加,但因细胞外液量减少,血浆HCO3-因浓缩而浓度增高的代谢性碱中毒。
主要见于脱水或大量使用利尿剂。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除HCL以外的固定酸增加。
病理学名词解释(综合版最全版)
1.病理学47.肺褐色硬化89.非典型性增生132.Barrett 食管2.适应48.槟榔肝90.原位癌(133.早期胃癌3.亚致死性损伤49.混合血栓91.肾胚胎瘤134.革囊胃4.萎缩50.延续性血栓92.癌基因135.CEA5.肥大51.层状血栓93.病毒癌基因136.胞浆疏松化6.增生52.再通94.原癌基因137.气球样变性7.化生53.静脉石95.隐性癌基因138.嗜酸性变8.变性54.交叉性栓塞96.分子*** 139.嗜酸性小体9.细胞水肿55.逆行性栓塞97.端粒(140.点状坏死10.脂肪变56.白色梗死98.促癌物141.碎片状坏死11.虎斑心57.红色梗死99.致AS性脂蛋白表型142.桥接坏死12.心肌脂肪浸润58.炎症100.脂纹143.毛玻璃样肝细胞13.玻璃样变59.变质101.纤维斑块144.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14.淀粉样变60.渗出102.粥样斑块性红色肝萎缩15.粘液样变性61.速发短暂反应103.AS性固缩肾145.假小叶16.病理性色素沉着62.穿胞作用104.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146.小肝癌17.脂褐素63.速发持续反应105.恶化性稳定型心绞痛147.髓外造血18.病理性钙化64.迟发延续反应106.自发型变异型心绞痛148.淋巴样肿瘤19.营养不良性钙化65.趋化作用(Prinzmetal变异心绞149.R-S 细胞20.转移性钙化66.吞噬作用痛)150.镜影细胞21.坏死67.炎症介质107.Liddle 综合症151.霍奇金细胞22.核固缩68.细胞因子(cytokine)108.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152.陷窝细胞23.核碎裂和化学因子109.833+B细胞同种抗体153. “爆米花”细胞24.核溶解69.类白血病反应110.风湿细胞154.细胞期25.凝固性坏死70.完全愈复111.风湿小体155.Burkitt 淋巴瘤26.十酪性坏死71.渗出性炎112.疣状赘生物156.满天星现象27.坏疽72 .假膜性炎113.疣状心内膜炎157.髓样肿瘤28.液化性坏死73.蜂窝织炎114.McCallum 斑158.绿色瘤29.纤维素性样坏死74.肉芽肿115.绒毛心159.Ph1染色体30.糜烂75.肿瘤的异质化116.Roth 点160.类白血病反应31.窦道76.直接曼延117.Osler 小结161.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2.空洞77.转移(118.Fiedler 心肌炎ngerhans 细胞33.机化78.Krukenberg 瘤119.肺腺泡163.Heymann 肾炎34.包裹79.肿瘤的分级120 .肺肉质变164.大红肾35.凋亡80.肿瘤的分期121.硅结节16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36.凋亡小体81.异位内分泌肿瘤122.胸膜斑166.新月体37.修复82.副肿瘤综合症123.石棉小体167.大白肾38.创伤性神经瘤83.交界性肿瘤12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68.嫌色细胞癌39.细胞外基质84.癌肉瘤12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169.纳博特囊肿40.肉芽组织 5.角化珠征170.真性糜烂41.瘢痕疙瘩87.实性癌(solid 126.疣状癌171.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2.创伤愈合carcinoma):或称单纯癌127.瘢痕癌172.微灶浸润型鳞状细胞43. 一期愈合86.粘液癌(mucoid 128.燕麦细胞癌癌44.二期愈合carcinoma):又称为胶样129.假幽门腺化生173.子宫腺肌病45.纤维性骨痂癌130.肠上皮化生174.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6.心力衰竭细胞88.癌前病变131.疣状胃炎175.葡萄胎177.Call-Exner 小体176.绒毛膜癌178.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23.间变性肿瘤179.硬化性腺病224.肿瘤的演进180.小叶原位癌225.癌脐181.APUD 细胞,APUD 瘤226.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82.Simond 综合征227.心肌纤维化183.Sheehan 综合征228.高血压脑病184.纤维性甲状腺炎229.细支气管185.许特尔细胞瘤230.呼吸性细支气管186.砂粒体231.小气道187.嗜铬细胞瘤232.慢性阻塞性肺病188.沃-弗233.慢性支气管炎189.卫星现象234.肺气肿190.噬神经细胞现象235.继发性颗粒固缩肾191.鬼影细胞236.VonHippel-Lindan(VHL )病192.PrP 病237.腹膜假粘液瘤193.缺血性脑病238.迟发性神经原死亡194.层状坏死239.软脑膜癌病195.Verocay 小体240.老年斑196.神经原纤维缠结241.含铁血黄素197.Hirano 小体198.结核结节199.原发综合征200.开放性愈合201.结核瘤 1.: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202.干性结核性胸膜炎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名词解释病生
名词解释病生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病生名词解释(整理)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指各种病因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actual bicarbonate / AB (实际碳酸氢盐):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根浓度acute phase protein (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应激原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称为~,属分泌型蛋白质acute phase response (急性期反应):是指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衰.AICD (激活诱导的c死亡):发生在c激活以后的T淋巴c死亡,可见于HIV感染的CD4+淋巴c,激活后不但不增殖,反而凋亡allergy (变态反应):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刺激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抑制组织c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anion gap/AG (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apoptoisis body (凋亡小体):凋亡c胞膜皱缩间隔,分隔包裹胞浆,形成泡状胶体,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apoptosis (c凋亡):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c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c死亡,又称为程序性c 死亡(PCD)apoptotive index (凋亡指数):发生凋亡的c核数/100个c核的百分比AQP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c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个体能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azotemia (氮质血症):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base excess / BE (碱剩余):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basic pathological pricess (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病理变化brain death (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死亡,它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budding (出芽):c凋亡时,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c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buffer base / BB (缓冲碱):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calcium overload (钙超载):指再灌注时,再灌注区域c内钙离子大量积聚的现象cardiac asthma (心性哮喘):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哮鸣音cardiogenic shock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心率紊乱而导致的休克,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室纤颤等CARS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和感染易感性↑的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Caspases: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英文的缩写形式,是一组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即凋亡过程所必须的蛋白酶cause of disease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c信号转导):胞膜或胞内R接受胞外信号分子刺激,通过激活c 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的活性,导致特定的生物效应的过程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c信号转导系统):该系统由R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份(如离子通道和CAM)以及c内的信号转导系统组成choonic renal failure (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单位损害,以致残存的有机能的肾单位终于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因而出现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的综合征chromosome margination (染色质边集):指c凋亡晚期核质高度浓缩融合成团,染色质集中分布在核膜的边缘,呈新月或马蹄形circulatory hypoxia (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量↓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CO2 (血氧含量):100ml血液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CO2max (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complete rehabilitation (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condi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疾病发生的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mutation (组成型激活突变):指某些信号转导蛋白在突变后获得了自身激活持续性的能力cross-talk (交叉对话):指不同信息分子和不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互调节cyanosis (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deactivative mutation (失活性突变):指基因突变使信号转导蛋白功能↓或丧失,使靶c对特定信号不敏感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死腔样通气):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使V/Q比↑,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使肺死腔气量↑.dehydration fever (脱水热):由于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而引起的体温↑,常见于小儿deleterious network hypothesis (恶性网络假说):在c凋亡的发生中,因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损伤三种机制常常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构成一个网络格架,故称~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种致病因子作用下,以血液凝固性障碍(血液由高凝转入低凝状态)为特征的病理过程diffusion impairment (弥散障碍):呼吸膜两侧的气体交换障碍,由肺泡面积减小,或肺泡膜厚度↑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ominant negative mutant (显性复性突变体):有些信号转导蛋白突变后不仅自身无功能,还能抑制或阻断野生型信号转导蛋白的作用edema (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endogenous nuclease DNase (核酸内切酶):在c凋亡过程中执行染色质DNA切割任务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存在于c核内,正常无活性,多数DNase/Ca+/Mg2+↑其活性,Zn2+抑制其活性,由c内信号转导系统激活endogenous pyrogen (内生致热原):产EPc被发热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的具有致热性的物质enterogenous syanosis (肠源性发绀):因进食引起的血红蛋白氧化造成的高铁血红蛋白症exogenous pyrogen (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假n递质):脑内的苯乙醇胺和氢苯乙醇胺的化学机构和真性n递质NA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其生物学效应极低.FDP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水解作用下所形成的多肽片断fever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解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fever activators (发热激活物):产EPc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的物质frank edema (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functional shunt (功能行分流):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使V/Q比↓,使血红蛋白氧合不足,类似动-静短路.gene disease (基因病):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全身适应综合征):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的发生,称为~GPCR (G蛋白耦联R):指各种与G蛋白耦联并经其进行信号转导的膜R统称,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由单一肽链7次穿越c膜,构成7次跨膜R。
病生名解——精选推荐
病⽣名解1、病理⽣理学( pathophysiology ):是⼀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度,阐明疾病发⽣、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2、基本病理过程:简称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中都可以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发热、⽔肿等。
1.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 infirmity ),⽽且应该是躯体、⼼理及社会适应⽅⾯所处的⼀种完好( complete well-being )状态。
2、亚健康状态:即第三状态,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约1/3 以上的⼈群处于这种状态。
3、疾病:指机体在⼀定原因作⽤下,⾃稳调节机制发⽣紊乱⽽出现的异常⽣命活动过程。
4、⾃稳态: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然和社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稳调节下的⾃稳态。
5、病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6、诱因:那些能够促进和加强某⼀疾病原因作⽤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 )。
7、条件:指在病因作⽤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完全康复:⼜叫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的躯体、精神和⼼理状态与⾃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重新达到平衡。
9、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发病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已经基本消失,但功能、代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
1.体液:机体中各种有机物和⽆机物⼤多以⽔为溶剂形成的溶液称为体液。
2.电解质:体液中的各种⽆机盐,⼀些低分⼦有机物以离⼦状态溶于体液中。
3.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胃肠液、汗液、尿液、脑脊液、关节囊液等属细胞外液的特殊部分,形成过程中需消耗能量,约占体重的2%。
4.胶体渗透压:⾎浆中蛋⽩质所产⽣的渗透压。
5.晶体渗透压:⾎浆中除蛋⽩质以外的物质即晶体物质所产⽣的渗透压。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反常性碱性尿酸中毒时尿液一般呈酸性,但在高血钾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亦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之为反常性碱性尿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热限: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致热原(pyrogen)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
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在热应激原或其他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
劣性应激(distress)是指由于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引起病理变化,称之为劣性应激。
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
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相关疾病是指如果应激作为重要条件或诱因在某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作用,通常称之为应激相关疾病。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给动物静脉内注射小剂量内毒素,间隔24小时给同一动物静脉内再次注射内毒素时,由于该动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已处于封闭状态,致使该系统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并无法使微内毒素灭活而引起DIC。
病生名词解释(最终版)
病生---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亚健康: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3.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5.脱水(各型):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高渗性脱水: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6.水肿(包括显隐性):显性水肿: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留有凹陷。
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7.水中毒: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当给处在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即出现水中毒。
8.积水:体腔内过多液体积聚称为积水。
9.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常同时有机体总钾含量缺乏。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
10.代酸: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
代碱: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呼酸:是指因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的血液中pH下降。
呼碱:是指因通气过度,使血浆中PaCO2原发性升高而导致的血液中pH升高。
1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名词解释是我按照老师上课要求的内容来整理的。
不知道考试是不是全在这里出,所以仅供参考。
注:考卷上给的是英文。
第一章绪论1、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基本病理过程。
可在多种器官或系统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如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等。
第二章疾病概论1、Health: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infirmity),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健康包含健壮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2、Sub-health:亚健康。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Disease:疾病。
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Spectrum of disease:疾病谱。
根据特定地区特定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或危害程度对疾病进行的排序。
5、Causes:病因。
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易感性。
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
7、Condition:条件。
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
8、Precipitating factor:诱因。
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9、Risk factor:危险因素。
促进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10、Pathogenesis:发病学。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11、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
由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12、Complete recovery:完全康复。
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3、Incomplete recovery:不完全康复。
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此时,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并未完全恢复,有些可留有后遗症(sequelae)。
14、Death:死亡。
生命活动过程的必然结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5、Brain death:脑死亡。
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Body fluid:体液。
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细胞组织内外。
2、Hyp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
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3、Hyper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脱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4、Isotonic dehydration:等渗性脱水。
水钠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5、Water intoxication:水中毒。
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故又称之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
6、Edema: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7、Hydrops:积水。
若水肿发生于体腔内,则为积水。
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脑积水等。
8、Dehydration fever:脱水热。
婴幼儿水钠平衡和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出现脱水情况时,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会导致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
9、Pitting edema:凹陷性水肿,又称显性水肿(frank edema)。
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
10、Recessive edema:隐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患者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
11、Paradoxical acidic urine:反常性酸性尿。
低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发生反常性酸性尿。
其发生机制是:①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此时细胞内液K+外出,而细胞内液H +內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增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
12、Paradoxical alkaline urine:反常性碱性尿。
高血钾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并出现反常性碱性尿。
其发生机制是:①高血钾症时,细胞外液K+升高,此时细胞外液K+内移,而细胞内液H+外出,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降低,造成肾小管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加强,尿排K+增多,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PaCO2:动脉血CO2分压。
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2、Standard bicarbonate:标准碳酸氢盐。
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
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3、Actual bicarbonate:实际碳酸氢盐。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的影响。
4、Buffer base:缓冲碱。
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通常以氧饱和的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测定,平均值为48mmol/L。
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5、Base excess:碱剩余。
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
若用酸滴定,BE用正值表示;若用碱滴定,BE用负值表示。
正常值范围为-3.0~+3.0mmol/L,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6、Anion gap:阴离子间隙。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的差值,即AG=UA-UC。
该值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和HCO3-)的差算出。
波动范围是(12±2)mmol/L。
7、Metabolic acidosis:代谢性酸中毒。
是固定酸增多和(或)HCO3-丢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8、Metabolic alkalosis:代谢性碱中毒。
是细胞外液碱增多和(或)H+丢失引起的pH升高,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9、Respiratory acidosis:呼吸性酸中毒。
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10、Respiratory alkalosis:呼吸性碱中毒。
肺通气过度引起的PaCO2降低、pH升高,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11、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七章缺氧1、Hypoxia:缺氧。
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2、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血氧分压。
又称血氧张力(oxygen tension),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其高低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和肺通气与弥散功能。
3、Oxygen binding capacity:血氧容量。
在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为38℃时,在体外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氧量,即Hb充分氧合后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液中Hb的含量及其与O2结合的能力。
4、Oxygen content:血氧含量。
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量,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5、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简称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氧合Hb 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
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与血液pH、温度、CO2分压及红细胞内2,3-DPG含量有关。
6、P50:血红蛋白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反映Hb与氧的亲和力。
7、Hypotonic hypoxia:低张性缺氧。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8、Hemic hypoxia: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
9、Circulatory hypoxia:循环性缺氧。
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 hypoxia)。
10、Histogenous hypoxia:组织性缺氧。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氧利用障碍,引起ATP生成减少引起的缺氧。
11、Cyanosis:发绀。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可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12、Enterogenous cyanosis:肠源性发绀。
亚硝酸盐、过氯酸盐及磺胺衍生物等氧化剂可使血红素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达到1.5g/dl时,皮肤、黏膜可出现青紫颜色,称为肠源性发绀。
第八章发热1、fever: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的0.5%。
2、Hyperthermia:过热。
是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