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
《茅盾的文学创作》课件
茅盾小说创作史
茅盾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其中包括早期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文学理念,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和呼唤社会正义。
茅盾小说风格特点
茅盾的小说作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茅盾小说代表作介绍
《子夜》
通过讲述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农民 生活的艰辛和他们的奋斗精神。
《茅盾的文学创作》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本课件将带你了解他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 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茅善普,湖北黄冈人。他是中国近现代作家、文化理论家、文学评论家,享 有“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之称。
影响茅盾创作的背景
茅盾的文学创作深受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和反封建运动。
《腰梁》
以民族英雄赵声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对抗 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春蚕》
通过描绘女工的生活,探讨了社会阶级和性 别的问题。
《坟》
通过描写一个农民对待坟墓的态度,表达了 对生命、死亡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茅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茅盾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后来的作家树立了榜样,并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批评观提出 了新的见解。
茅盾与“文学革命”运动的关系
茅盾是中国“文学革命”运动的旗帜人物之一,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了该运动的 发展。他的作品有力地反映了时代变革的呼声。
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分析
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分析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
他的作品有《子夜》、《春蚕》、《狂人日记》等,都曾经在文学史上占据过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除了他的文学作品外,他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
本文就将为大家详细阐述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
一、茅盾的人生观首先要说的是,茅盾的人生观可以总结为“人民至上”。
他在一生中都坚信着人民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利益和幸福是最应该被关注的。
这种人民至上的人生观表明了茅盾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家使命感。
他经常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人民的利益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借此来引导和启发读者,让他们更关注人民,更有爱心。
二、茅盾的文学思想茅盾的文学思想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
首先,茅盾反对艺术与现实世界分离的做法。
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倾向于直接地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素材。
他认为,文学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应该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一观点也被称为“同步论”,这是茅盾一直坚守的。
茅盾还特别注重描述社会的细节和现实的矛盾。
他希望通过细腻而深入的描写,揭示现实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刻的思考空间。
其次,茅盾主张“文学应当是爱的文学”,这表明茅盾非常注重情感的描写。
他认为艺术创造需要的是一种“热爱”,即创作者对所写的人物或者事物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爱。
他认为这种热爱是创造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能量和动力。
最后,茅盾的文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他认为文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茅盾认为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社会紧密相连,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他希望通过文学反映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而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总结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的人民至上的观念表明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文学思想也主张文学需要与现实相结合,反映社会的各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思想深入地挖掘茅盾的作品,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独特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动力。
当代的年轻人们需要学习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文学才华传递正能量,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茅 盾
3.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 3.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 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
结构方式。蛛网式的密集结构,宏大而严谨,适合表现 结构方式。蛛网式的密集结构,宏大而严谨,适合表现 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将纷纭复杂而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 义的生活现象通过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来, 全书 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 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 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 心理描写。不是静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写,而是在时 心理描写。不是静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写,而是在时 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里来进行细致、深 入的刻绘。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不断处在胜利 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 若定,时而急躁不安。毕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茅盾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 茅盾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 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 式: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 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这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 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这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 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社会剖析小说” “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的“社会科学家气质”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茅盾的“社会科学家气质”。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文学创作与30 年代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文学创作与30 年代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小说 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学术界对茅盾小说创作的争议。 学术界对茅盾小说创作的争议。 应将茅盾放到30 年代的历史环境中, 应将茅盾放到30 年代的历史环境中,并从文学史的角 度去评析其贡献与地位。 度去评析其贡献与地位。
茅盾文学作品叙事视角分析
茅盾小说叙事视角分析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的影响茅盾对长篇小说情有独钟,他以明快的社会科学武装自己,又研究了欧洲近代文学思潮的演进,加上在大革命旋涡里的一番经历,茅盾是立意要写时代精神,社会全局以及存在的尖锐矛盾和重大题材。
茅盾的这些构思,显然只有“长篇小说”能够容纳。
茅盾曾回顾说:“那时候,我觉得所有自己熟悉的题材都是恰配做长篇,无从减短似的。
”在他的长篇小说中主要全知叙事视角、限知叙事、全知和限知交替使用、纯客观叙事这四种叙事视角。
所谓叙事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和他所叙故事之间的关系。
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曾提出三种小说的叙事视角,即全知叙事、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
[1]中国传统小说家最常用的是全知叙事。
何谓全知叙事?它指的是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其作用有利于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透视与剖析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茅盾是左翼作家的领军人物,他始终坚持的是史诗性的宏大叙事之路,注重题材的重大性和时代性。
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而言,茅盾在将全知叙事运用到长篇小说里,均表现出在传承的特征。
茅盾先生历经“五四”与“五卅”革命运动,也感受过新旧文学的冲突。
换而言之,茅盾在进行创作时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养分,即用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里常用的全知叙事视角进行创作。
比如在《子夜》的开篇就是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场面将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矛盾逐一呈现出来。
当然《子夜》这一部小说并非全是用的全知视角进行叙事,始当中也运用其他叙事视角。
比如林佩瑶,在吴老太爷眼中她是妩媚妖冶而可怕的;在叙述者眼中,林佩瑶却是善解人意的。
作者交换运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将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从平面走向立体,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美感:其一、人物性格的全知叙事方式。
茅盾善于在激烈的时代矛盾中刻画人物。
在小说《虹》中,人物性格同样是在深刻的矛盾与张力之中得以丰满化。
论茅盾小说中的“城乡结构”(1927—1942)
论文摘要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被誉为“社会剖析派”作家,变革的中国社会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是他高度关注的问题。
他的小说创作可以说一直围绕“中国问题”而展开,这不仅表现为茅盾小说直接介入到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问题的辩论中,而且更深层次地表现在他始终围绕着“城市”和“乡村”两个空间结构展开思考,无论是对其小说的阶段性分析还是整体性把握,我们不难发现,某种特定的“城乡结构”始终存在,且随着茅盾对于时局思考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而渐趋成熟。
本文将1927年至1942年间茅盾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代表性小说的仔细解读,分析他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社会关系来构建其背后的“城市”和“乡村”结构,从而折射出茅盾不同阶段性地对中国现状的关注和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进而把握住他因个人际遇所造成思想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的不同回应。
本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和《虹》通过对大革命中小知识分子命运的描写,展露出他对“城市”与“乡村”结构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理解,进而将这一处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努力归于大革命的失败对茅盾思想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的分析,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茅盾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出发,有意识地在他的小说中构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进而将“中国问题”明确放置在“城乡结构”的框架中来理解;第三章讨论《霜叶红似二月花》,指出茅盾对乡绅阶层分化过程的高度关注,显示出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进入到更深层次,乡绅的堕落以及乡绅社会的崩溃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城乡结构”,一场新的革命不可避免,透过对这一趋势的掌握,茅盾反思了中国革命历史对乡绅阶层的态度,并分离出其中所蕴含的建设新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关键词:茅盾,城市,乡村,结构,小说ABSTRACTMao Dun has been hailed as a"social analysis school"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how to choice the road of the changing Chinese social,is his concern.His novels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around the"Chinese problem",thi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novels of Mao Dun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debate of social reality and historical issues,and deeper in he is always thinking around two space structure of the"city"and"village".Both the novel phase analysis and overall understanding,we discover that,a certain"Urban—Rural Structure"has always existed,and been matur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Marx doctrine of Mao Dun.and with Mao Dun for the consider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Marx doctrine and the maturity.In this paper,Mao Dun's novels of1927to1942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rough careful reading of each stage representative novels, analysis he is how to build its behind"city"and"village"structure by different background,characters,plot and the social relations,then reflects the Chinese status and the Chinese problem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Mao Dun’s attention.Finally,readers can hold he is how to rospond the problem Chinese road when personal experience has caused ideological changes.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Chapter One,analyze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at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revolution in Erosion and Rainbow,to reveal his consciousness or unconsciousness of"city"and "village"structure,give the credit to the influence by volution.Chapter Two,through the Midnight,Lin's store"and Rural Trilogy analysis,explain that In the impact of the Marx doctrine,he consciously constructs "Urban—Rural Structure"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in hisnovel,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problem in this structure.Chapter Three,employing the rural and urban structure thoug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quire class in leaves be red like February flower,the squire’s fall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 completely break the urban-rural structure of Chinese inherent,a new revolution is coming.By This,he reflected China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attitude towards of the gentry,and isolated the spirit it needs of the new society.Keywords:[Mao dun][urban][rural][structure][novel]目录绪论 (1)第一章大革命中的小知识分子—《蚀》与《虹》 (8)第一节小知识分子的徘徊 (9)第二节大革命历史现实的展现 (15)第三节幻灭后的精神苦闷 (20)第二章资本冲击下的城市与乡村—从《子夜》到《农村三部曲》26第一节世界资本下的城乡经济分布与革命力量 (27)第二节资本主义对农业经济的冲击 (34)第三节茅盾的理想 (38)第三章乡绅社会的变革--《霜叶红似二月花》 (44)第一节乡村经济的崩溃 (45)第二节乡绅的历史性分化 (50)第三节乡绅社会的解体及其变革 (57)结语 (63)参考文献 (66)后记 (69)绪论茅盾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尽管对他的评价有过争论,但其文学史地位并没有发生动摇,围绕着他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他生平资料的搜集和思想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作品的解读和分析。
茅盾文学作品叙事视角分析
茅盾小说叙事视角分析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的影响茅盾对长篇小说情有独钟,他以明快的社会科学武装自己,又研究了欧洲近代文学思潮的演进,加上在大革命旋涡里的一番经历,茅盾是立意要写时代精神,社会全局以及存在的尖锐矛盾和重大题材。
茅盾的这些构思,显然只有“长篇小说”能够容纳。
茅盾曾回顾说:“那时候,我觉得所有自己熟悉的题材都是恰配做长篇,无从减短似的。
”在他的长篇小说中主要全知叙事视角、限知叙事、全知和限知交替使用、纯客观叙事这四种叙事视角。
所谓叙事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和他所叙故事之间的关系。
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曾提出三种小说的叙事视角,即全知叙事、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
[1]中国传统小说家最常用的是全知叙事。
何谓全知叙事?它指的是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其作用有利于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透视与剖析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茅盾是左翼作家的领军人物,他始终坚持的是史诗性的宏大叙事之路,注重题材的重大性和时代性。
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而言,茅盾在将全知叙事运用到长篇小说里,均表现出在传承的特征。
茅盾先生历经“五四”与“五卅”革命运动,也感受过新旧文学的冲突。
换而言之,茅盾在进行创作时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养分,即用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里常用的全知叙事视角进行创作。
比如在《子夜》的开篇就是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场面将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矛盾逐一呈现出来。
当然《子夜》这一部小说并非全是用的全知视角进行叙事,始当中也运用其他叙事视角。
比如林佩瑶,在吴老太爷眼中她是妩媚妖冶而可怕的;在叙述者眼中,林佩瑶却是善解人意的。
作者交换运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将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从平面走向立体,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美感:其一、人物性格的全知叙事方式。
茅盾善于在激烈的时代矛盾中刻画人物。
在小说《虹》中,人物性格同样是在深刻的矛盾与张力之中得以丰满化。
关于茅盾文章的点评-解释说明
关于茅盾文章的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茅盾,原名沈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文学评论家、革命文化领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对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和地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他的作品和思想进行综合评述,旨在全面了解茅盾的文学贡献,并就其影响和地位进行评价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茅盾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文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和争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其文章进行点评,分别是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影响和地位。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茅盾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然后分析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包括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探讨茅盾的文学风格,包括他的写作特点和创作风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茅盾的文学贡献,并对其进行评价,以及展望茅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茅盾文章的全面分析和点评,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成就。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茅盾文章进行全面的点评,分析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对文学界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对茅盾的作品和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贡献,深刻领会其文学思想,同时对茅盾的评价和展望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对茅盾文章的点评,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促进对茅盾及其作品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也为茅盾的文学传世留下珍贵的文字记载。
2.正文2.1 茅盾的文学成就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茅盾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茅盾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家》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情节设置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善于通过小说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
茅盾(1892-1981),原名沈东鹏,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被称为“现代文学的探路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茅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文学批评思想的学者。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文论著作中。
他在“谈艺录”、“文学的方面”等多部文论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
茅盾提倡文学要以现实为基础,紧密联系人民生活,表现人民的生活、命运和斗争。
他认为文学应当是承载社会责任的文学,要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启发人们的思考。
茅盾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是真实、生动和感人。
他提倡文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真实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他强调文学语言要朴素自然,要符合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还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统一。
他认为文学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社会的反映和批判,应当贯穿审美的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担当。
茅盾反对空泛的艺术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必须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指引他们探求文学艺术的更高境界,使中国文学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茅盾的批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
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
茅盾,原名沈雁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文艺
理论家。
他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学革命的伟大先驱”。
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创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
他提倡文
学要以现实为依托,以人民为基础,以思想为灵魂。
茅盾认为文学应该深入生活,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力求表现人民的命运和情感,反映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他强调文学要有批判性和现实性,要以真实、鲜活、生动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文学形式上,茅盾提倡文学要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表现力,要积极吸收西方文
学的艺术成就,同时又要保持本土的文学传统和特色。
他倡导“文以载道”,即文学要承载着思想、观念和价值,要为社会提供启迪和反思。
茅盾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对语言、结构、风格的精心雕琢,力求达到文学的审美效果和表现力。
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还体现在他对文学人的角色和责任的思考上。
他认为文学
人应该立足于人民,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努力奋斗。
他强调文学人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关注民生问题,勇于揭露社会的弊病和不公,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总的来说,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是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人民性和批判性的文
学理念,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倡导和贡献。
他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茅盾的现代文学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茅盾: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第一节茅盾生平及小说创作一、茅盾生平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
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
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
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著名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
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
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3月,他又与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
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
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浓厚的政治色彩、高超的艺术成就,占据了现代文学史重要的一角。
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从《子夜》中吴荪甫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定式的矛盾交汇。
标签:茅盾;创作动机;心理定式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长期享有极高的称誉,曾被许多人看作是“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社会剖析小说”被尖锐批判为“主题先行”。
在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中也被排除在小说大师之外。
近年来,对于茅盾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甚至两极分化。
这里笔者想从创作动机和心理定式两方面,对茅盾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子夜》,做一些个人的解读。
一、个人和时代的需要形成了茅盾特有的创作动机所谓“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为满足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而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指出:动机就是“一种需要或欲望,它是和达到适当目的意向相联系的。
”茅盾的创作动机笔者认为可以从革命理想、时代需要以及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理性思维特点几个方面来认识。
1.革命理想与创作动机有人批评茅盾的创作“主题先行”,政治目的性太强。
笔者认为这与他所追求的革命理想是分不开的。
茅盾是我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是一位热衷于社会活动的革命家。
茅盾自己曾说对文学并不是那样的忠心不贰。
内心趣味更接近社会运动,并没有想要做小说,更不曾想到要做文艺评论家[1]。
可见,茅盾的最初理想并非是一个小说家,而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与革命家。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理想就必然使他的创作具有了较强的政治目的性。
使他在一开始创作时,就自觉地从社会革命角度来表现整个中国社会变动的人心与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蚀》真实地再现了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
茅盾论创作
茅盾论创作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雁冰,笔名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创作的小说、散文、戏剧、随笔等作品,在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茅盾对于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念。
一、文学创作与生活联系茅盾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人生的苦须与悲欢所塑造出来的。
他认为,文学创作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写出真实而鲜活的人物形象,才能使作品有感人之处,有生命力。
二、小说创作中的观念在小说创作方面,茅盾强调了几点观念。
首先是重视小说的结构和艺术技巧。
他认为,小说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的堆积,而是需要具备精心设计的结构,需要写法的烘托和互为补充的情节组合。
其次,茅盾对人物塑造也非常注重,他认为,只有深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人物形象,才能使小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茅盾也非常谨慎地处理小说的主题和意义,不轻易地借随意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通过人物的情感表达,通过故事的展开以及旁征博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三、文艺革命的重要性茅盾在文学创作中非常注重文艺革命的重要性。
他追求文学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反对艺术的空洞和虚无,追求积极进取、进步革命的文艺创作。
特别是在中国革命时期,茅盾和其他一些文学家一起,为推翻帝制和反对封建统治而明确地发出了文艺革命的号召。
在这个背景下,他发表了不少寓言式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塑造和结构的设计,充分地表现了革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四、文学创作要坚持平民的根本立场茅盾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平民的根本立场,他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亦即文学创作必须具备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他的小说题材广泛,既有农村题材,也有城市题材,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贴近群众,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总之,茅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对于文学创作和文艺革命的理念和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茅盾(1896-1981),原名沈雁冰,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晚清民初的一代文学大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理论与评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远。
茅盾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众多学者致力于茅盾研究,对其作品、文学思想、文学批评等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
在茅盾研究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新成果活跃着茅盾研究的学术前沿,为我们看待茅盾与其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希望能够对茅盾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有益讨论。
一、茅盾作品的多维解读茅盾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历史文化、现实社会、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
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茅盾作品时更加注重多维解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子夜》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
以往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上,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从心理学、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等不同角度对《子夜》进行解读,发现了不同的见解与价值,丰富了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茅盾个人文学思想的深入研究茅盾是一位文学理论家,其文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茅盾的文学思想主要被理解为现实主义、社会主义文学思想的具体表现,而在最新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茅盾个人文学思想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茅盾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著作的系统解读,学者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茅盾个人文学思想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其中的独特价值和核心观点,有助于深刻把握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三、茅盾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研究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茅盾研究的最新动态中,有学者开始更加关注茅盾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研究,试图通过解读茅盾与其他作家的文学关联,来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互文性和整体性。
茅盾论创作
茅盾论创作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以真实、生活化的描写风格和自身的社会关怀而著称。
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以及作品的社会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下面将从茅盾的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和文学创作的实践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茅盾的创作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启示。
茅盾追求真实和生活化的写作风格,他主张通过对社会和人物的观察来揭示社会的真相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常常通过描写故事中的普通人物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种真实的写作风格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次,茅盾的作品特点也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的作品常常以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们的经历和命运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茅盾的作品中,人物的塑造非常生动鲜活,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写得极为细致入微。
这种注重细节描写的手法可以启示我们在创作中注意人物形象的构建和个性的展示。
再次,茅盾的文学创作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茅盾在文学创作中积极追求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他尝试了不同的文体和题材,在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问题,又关注个人命运,既有思想性,又具有艺术性。
这种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茅盾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他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他用文学的方式来揭示社会问题并提出反思。
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来体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关注每个普通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成长。
这种社会关怀和思考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我们需要通过文学来反思社会问题并呼唤正义。
总之,茅盾的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和文学创作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注重真实、生活化的描写风格和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怀,这种写作风格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启示。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第一篇: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特色编辑创作题材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
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
如《蚀》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
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
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1]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茅盾也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大都市上海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而《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
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
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他的《农村三部曲》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农村里的三个小说,其中《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幅浓郁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形象的描画了帝国主义侵略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上产所带来的恐慌。
矛盾文学家作品
矛盾文学家作品【实用版】目录一、矛盾文学家简介二、矛盾文学家作品概述三、矛盾文学家代表作品分析四、矛盾文学家作品的影响正文一、矛盾文学家简介矛盾,原名茅盾,字子翔,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他出生于浙江桐乡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
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长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矛盾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新文学的开山鼻祖”。
二、矛盾文学家作品概述矛盾文学家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评论和翻译等。
他的创作主题广泛,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又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的揭示,也可以感受到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挣扎。
三、矛盾文学家代表作品分析1.《子夜》《子夜》是矛盾文学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小说以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民族工业的困境。
通过对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和事业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
2.《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矛盾文学家的另一部重要作品,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支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林海雪原中执行任务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战士们的英勇斗争,展现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信念。
四、矛盾文学家作品的影响矛盾文学家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还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矛盾文学家的部分作品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使得他的文学成果更加广泛地传播于世。
总之,矛盾文学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茅盾论创作
茅盾论创作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他的创作风格独特,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深受读者喜爱。
茅盾论创作,是他对自己写作经验和观点的总结与分享,对于我们理解茅盾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茅盾认为,创作是一种艺术,需要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将内心的世界展现给读者。
他强调创作应该坚持真实性和生活性,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感。
在茅盾看来,小说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反思,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示,是对人性的探索和表达。
因此,他的作品常常以真实的背景和真实的人物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茅盾在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和情节推进的结合。
他认为,情感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是作品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桥梁。
因此,他在作品中注重塑造人物的情感世界,通过描写他们的内心独白、行为举止和与他人的交流,展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思考感悟。
同时,他注重情节的推进,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设置,使故事发展紧凑有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茅盾的创作还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他认为,作为作家,应该敏锐地观察社会现象,批判现实中的不公和不义,为弱者发声。
茅盾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他们在现实的压力下,艰难求生,面对各种困境,但又不失乐观和坚韧。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茅盾试图让读者对社会现实产生思考,关注弱者的命运,呼吁社会关怀和改变。
茅盾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对于当代作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作为作家,应该敢于直面现实,用文字去记录和批判。
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用作品来宣传正义和关怀。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人物的情感世界来打动读者的心灵。
只有如此,我们的作品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受和思考。
茅盾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他的作品和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创作的本质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在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和互动关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茅盾的创作中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感性特点。
他深入民众生活,关注人物的情感经验,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描写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感。
例如,他的小说《子夜》、《春蚕》等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情感纠葛、痛苦和渴望等。
然而,茅盾的作品同样受到理性思考的影响。
他是一位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对于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倾向于运用理性思维来审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矛盾,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的小说《子夜》中关注了农民问题,《春蚕》则揭示了妇女地位的困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理性的思考。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茅盾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感性的描写赋予了他的作品情感力量和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投入故事中。
这种感性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其次,理性思考使茅盾能够深入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从而在作品中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理性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批判性和思考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思想交流。
总体而言,茅盾在创作中巧妙地结合了感性与理性,并使二者相互辅助、相互作用。
感性描写赋予了作品情感色彩和人性关怀,而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互动,
丰富了茅盾的创作,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思想深度,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浅析茅盾《林家铺子》的艺术构思和结构
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浅析茅盾《林家铺子》的艺术构思和结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浅析茅盾《林家铺子》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口山东理工大学石进明翻看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林家铺子)(1932),感到它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艺术构思上的跌宕起伏:和这种构思相一致,在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而又清晰、有意蕴。
如果我们把小说中反映的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比作大海,把“林家铺子”比作一只小船。
那么,林家铺子的整个倒闭过程。
就是一部交织着戏虐与挣扎、变幻着希望与失望的死海沉船史。
充满死亡魔力的大海有意无意地戏虐着那只拼命挣扎着的小船,它忽而被甩入失望的波谷.船主们慌不迭地往外舀着滂迸的海水:忽而好像又浮上希望的浪峰,可明水暗流仍不断地溅漏进船舱;就这样它时起时伏,随着那一渡未平一波又起、浪头浪尾紧紧相连的海潮.一步步地向那时代的浅滩飘去。
尽管船主拿出了看家本领,使尽了浑身解数,绕过了一座座暗礁,闻过了一个个漩涡,但是最后.那。
大波微澜”终于汇成一股穿空裂岸的巨涛.无情地将那尚有几分余力的小船横里抛向命运之神早就给它安排妥当了的去处,悄没声地,而那可怜的小船已在时代岸边的犬牙交错的峭壁上撞得粉粉碎了。
——所谓大波微澜.是指作品中所描写的当时国民党地方党老爷的敲诈勒索、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事的波及、同行的落井下石、商会会长的笑里藏刀。
还有钱庄的刁难和债主的催逼以及伴随上面一切而来的种种小麻烦。
作者正是把所有直接、间接地对林家铺子有影响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组成连发式的排炮。
一发接一发地向主人公林老板头上砸去。
林老板才从前一炮掀起的泥土中挣将出来.刚刚抖了抖身子。
缓上一口气。
后一炮又带着呼啸声飞来了。
这就造成了读者在读这部作品时一会儿把心提起来、为林老板的不幸而同情。
一会儿又把心放下去、为林老板的得手而庆幸的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效果。
那么,《林家铺子》构思上的跌宕起伏在作品中又是怎样具体表现的呢?我们且以小说第五章为例:在这一部分里.首先是写林家铺子在镇上倒闭的风潮中终于熬过了“凄凉的年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作者:王明红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5期摘要: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浓厚的政治色彩、高超的艺术成就,占据了现代文学史重要的一角。
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从《子夜》中吴荪甫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定式的矛盾交汇。
关键词:茅盾;创作动机;心理定式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47-02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长期享有极高的称誉,曾被许多人看作是“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社会剖析小说”被尖锐批判为“主题先行”。
在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中也被排除在小说大师之外。
近年来,对于茅盾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甚至两极分化。
这里笔者想从创作动机和心理定式两方面,对茅盾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子夜》,做一些个人的解读。
一、个人和时代的需要形成了茅盾特有的创作动机所谓“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为满足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而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指出:动机就是“一种需要或欲望,它是和达到适当目的意向相联系的。
”茅盾的创作动机笔者认为可以从革命理想、时代需要以及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理性思维特点几个方面来认识。
1.革命理想与创作动机有人批评茅盾的创作“主题先行”,政治目的性太强。
笔者认为这与他所追求的革命理想是分不开的。
茅盾是我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是一位热衷于社会活动的革命家。
茅盾自己曾说对文学并不是那样的忠心不贰。
内心趣味更接近社会运动,并没有想要做小说,更不曾想到要做文艺评论家[1]。
可见,茅盾的最初理想并非是一个小说家,而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与革命家。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理想就必然使他的创作具有了较强的政治目的性。
使他在一开始创作时,就自觉地从社会革命角度来表现整个中国社会变动的人心与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蚀》真实地再现了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
《虹》反映了中国“五四”至“五卅”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
《子夜》则是通过吴荪甫的终于买办化,说明在帝国主义压迫控制下,中国社会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2.时代需要与创作动机茅盾创作《子夜》前,中国曾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性质的大论战。
参加论战者大致有三种论点:第一,中国社会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工人、农民是革命的主力,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共产党手中;第二,中国社会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第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2]。
作为共产党人的茅盾,必然是站在第一种观点的立场上,为了宣传这一既定的政治主张,他创作了《子夜》,塑造了中国30年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吴荪甫。
作品中的吴荪甫,具有游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有刚毅果决办企业的魄力,精明强干,雄才大略,且经济实力雄厚。
但他在工人斗争日益高涨、农民暴动迭起、买办资本家的挟持下,最后也不得不破产出走。
吴荪甫的悲剧结局,应该说是茅盾的创作动机决定的,是茅盾对论战中后两种观点的驳斥。
他形象地告诉人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多么强大,多么顽强抗争的吴荪甫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理性思维与创作动机茅盾在从事文学创作前,是从事文学批评的。
对社会理性化的分析,深入的思考,使他对社会现实有清晰的认识,对社会政治事件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受到沉重的打击。
但他的理性使他拿起文学的武器继续他的革命事业。
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这样的社会现实,使茅盾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也促使他更加关注现实,从大处着眼,以政治的眼光审视眼前所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重大变故。
如:“4·12”反革命政变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记录和艺术概括的《蚀》三部曲。
并说“这表明书中所写的人和事正像日蚀月蚀一样是暂时的而光明则是长久的。
革命也是这样,挫折是暂时的最后的胜利是必然的。
”[3]《子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地描写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小说,比较深刻地描写了国内当时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
”[4]可见这些作品依靠理性分析呈现出了鲜明的纪实性特征。
也正是由于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中来塑造并解释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实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从而开创了新的小说模式———社会剖析小说[5]。
因此,笔者认为茅盾创作中表现出的政治倾向性,是历史、社会赋予他的创作特色,是无可厚非的。
二、文学家的精神气质形成的创作心理定式心理定式,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倾向。
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可能取决于作家本人特殊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他早年或当前的生活方式逐步构建的心理定势。
作家的这种特殊的心态,导致了他从本身特殊的角度出发,对外在客体作潜在的选择、取舍和艺术组合[6]。
苏联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在《社会心理学》中说:“定势始终是在具有一定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情境的条件下产生的。
”那么,茅盾的这种创作心理定式是怎样产生和体现的呢?笔者以为,虽然茅盾的创作动机是基于一个革命家的理想和理性,但是一个文学家所具有的创作理念,遵循的创作规律,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等等,经过长期积淀,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浸染在他的精神气质之中,这样的精神气质体现在他的创作中,自然而然会表现为一种创作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有时会与其创作动机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
1.创作理念积淀形成的心理定式茅盾主张在具体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应遵循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作家应该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应该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
提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语言艺术,交织着情感与理性。
”[7]他的这些文学主张和审美意识会自然渗透在他的创作中。
如《子夜》的创作虽然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但作为文学家真实再现生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还是体现在了作品之中。
如写吴荪甫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他的倔强、不服输、最后不惜抵押工厂、住宅,与赵伯韬决一死战,让我们读出了吴荪甫的民族气节,当然也读出了字里行间透出的对吴荪甫的赞赏之情,这似乎有违其作者创作的初衷。
不仅对吴荪甫如此,甚至对工贼屠维岳也如此。
按理,屠维岳是一工贼,他破坏和镇压工人运动,是与无产阶级革命者背道而驰的,茅盾对他应该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然而,细读《子夜》,却发现作品中似乎也流露出溢美之情,如屠维岳第一次面见吴荪甫时所表现的镇定与倔强,面对吴荪甫的咆哮和威压,屠维岳面不改色心不跳,不惜丢掉工作的勇气等等。
作品中对吴荪甫们的肯定、赞赏,我们似乎又可以清楚地读出:中国要强盛、要发展,就应该充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而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就非常需要吴荪甫这样的民族资本家。
这一内涵的表达与茅盾作为革命家的创作初衷可以说是相背离的。
由此也表明,茅盾在创作时,其创作动机和心理定式是相互冲突的,因而对吴荪甫命运的决定也是游移的:既想通过他的失败驳斥当时存在的错误思想意识,又希望吴荪甫之流能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找到他们的用武之地。
所以,当茅盾不得不按照革命家的政治意图写出吴荪甫的最后失败时,对其悲剧结局的描写,实则隐含有一种悲怆的意蕴。
2.生活体验赋予的心理定式茅盾主张,创作应该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写自己熟悉的题材。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学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远比革命者的形象更生动,留给读者的印象也更深刻。
他曾说:“左拉因为要做小说,才去体验人生;托尔斯泰则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
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可是到我自己来试做小说的时候,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
”[1]所以创作时,那些在生命中有体验的真实生活感受,也就自然而然真实而鲜活地呈现在作品中。
连那些对茅盾持否定态度的评论者都承认“茅盾最初避难时为谋生与宣泄而仓促写成的《蚀》三部曲中,就大量留存了这类格外真实鲜活触目惊心却不合革命理性的感性细节,阴差阳错地成了茅盾笔下最为恣意放纵、酣畅淋漓也最见真性情的一部作品”[8]。
总之,“作为文学家的茅盾,时时被革命家的茅盾的潜在的敏感和政治意趣所浸染,使他所积淀的政治生活不时地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9]但也许正是革命家理性的创作动机与文学家感性的心理定式矛盾的结合,才使茅盾的文学创作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生命力的经典。
参考文献:[1]茅盾.茅盾全集:19卷.从牯岭到东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茅盾.子夜·再来补充几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3]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J].新文学史料,1981(1).[4]吴娜,龚晨.文学要反映社会—赵遐秋谈《子夜》[N].光明日报,2013-09-24(9).[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郑群辉.文学创作动机管见[J].吉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7]茅盾.茅盾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8]徐明秀.现代性的恐惧与诱惑[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