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第二十二章 靶向制剂ppt课件
药剂学培训教材(PPT104页)

药物递送系统: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 药物配伍变化及相互作用等。
剂
学
① 提高制剂的生产技术水平
是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
2、防止对医药品的污染和低质量医
Pharmaceutics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不同会对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药物晶型、药物粒子大小的不同,也可 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6.靶向作用 7.改变药物作用性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药剂学的任务
❖药剂学的宗旨: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 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新药研究
改造的老药
完全创新药物
10~15年
2-3年
5000 万美元
4/5
10亿美元 1/5000
基础理论
➢ 主要内容:指药物制剂的配制理论。 ➢ 研究意义:
① 提高制剂的生产技术水平 ② 对于制备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 顺应性好的制剂十分重要 ③ 完善和丰富剂型设计的原理 ④ 开发新剂型、新制剂和新型给药系统 ⑤ 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新剂型、新制剂和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技术和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GPhCaPrm(aGcoeoudticC●slinical Practice)
到1959年,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的每月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
新型药用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10年前我国老药简单改剂成新药成风,致使低水平的“四类” 新药泛滥。
混悬型:混悬●剂、合剂、洗剂
制剂新技术 缓释、控释制剂 靶向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药剂学课件 靶向制剂

第十二章 靶向制剂
二、靶向制剂的研究动态 TDDS的研究是本世纪后期医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领域。
将药物通过与单克隆抗体交联,或对药物进行不影响疗效的化 学结构修饰等方法制成具有靶向作用的前体药物是目前TDDS的 重要研究思路。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补充人体缺失基因或关闭异 常基因的新疗法,对于恶性肿瘤、先天性遗传病、艾滋病、糖 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具有重大价值。研究携带治疗基因
第十二章 靶向制剂
胆碱 (choline)+ 磷 脂 酸 → 磷 脂 酰 胆 碱 (phosphati- dylcholine) 又称 卵磷脂 (lecithin)
乙醇胺(ethanolamine)+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 dylethanolamine)
(PE)又称脑磷脂(cephain) 丝氨酸(serine)+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甘油(glycerol)+磷脂酸→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 肌醇(inositol)+磷脂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合成磷脂: 二 棕 榈 酰 - DL-α 磷 脂 酰 胆 碱 ( Synthetic dipalmitoyl-DLα -phosphatidyl choline 简称DPPC)、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等。
第十二章 靶向制剂
(三)靶向性评价
药物制剂的靶向性可由以下三个参数来衡量:
(1)相对摄取率re re=(AUCi)p/(AUCi)s 式中,AUCi-由浓度-时间曲线求得的第I个 器官或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脚注p和s-药 物制剂和药物溶液。 re>1,有靶向性; re≤1,无靶向性。
人卫药剂学第七 制剂设计PPT课件

第26页/共40页
4.固有溶出速率 ➢ 固有溶出速率(intrinsic dissolution rate)--药物从固体表面进入溶出介质的速度。 ➢ 当固定固体表面积保持不变,所测得的单位面积的溶出速率即为固有溶出速率。 ➢ 测定方法--将200mg的原料药压成一个直径为1.3cm的圆片,在溶出介质中以一定的转速旋转,测定溶出
进入制剂开发后,关键: 根据临床用药的需求设计适宜的给药 途径和剂型。 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后,主要内容: 进一步设计和筛选合理的处方和工艺。 QbD:Quality by Design
5
第5页/共40页
• 制剂设计新理念-质量源于设计 ➢ QbD:Quality by Design ➢ 强调通过设计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即药品从研发开始就考虑最终产品的质量,在处方设计,工艺路线设计,
和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越来越重要,形成了专门的学科,即粉体学。
32
第32页/共40页
三、稳定性和配伍研究
(一)药用化合物的稳定性 • 在有效期内保持稳定 • 在溶液中---可在不同pH值条件考察降解情况,估算出最适pH值,并决定是否需要抗氧剂或是需要避光保
存 • 固态--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降解情况 • 光敏性药物--可放置在强光下以测定光敏性
4
第4页/共40页
• 创新药物发现与开发过程中的药剂学相关研究:
发现 靶点
确认 靶点
高通量 优化先导 确定候选 临床前 筛选 化合物 化合物 研究
临床 研究
上市后 研究
化合物库的先导化合候物选化合物的处方和制剂确定上市 改良制剂/仿 成药性评价成药性优处化方前研究 工艺 剂型和处方 制产品研究
开始制剂设计
7
第7页/共40页
靶向制剂概述 ppt课件

ppt课件
36
被动靶向制剂的体内靶向性 TODDS 分类介绍
除粒径外,微粒表面的性质 如 荷电性 疏水性 表面张力等 对药物的体内分布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表面带负电荷的微粒已被肝脏摄取; 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已被肺摄取。
ppt课件
37
(二)主动靶向制剂
TODDS 分类介绍
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 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
ppt课件
50
二、TODDS的作用特点
原因分析
因此,将药物制成TODDS,即 能特异性的到达靶区 提高药效 降低毒副作用
ppt课件
51
TODDS 优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 运送到靶区, 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度 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ppt课件
27
分类介绍
⑴被动靶向制剂; ⑵主动靶向制剂; ⑶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ppt课件
TODDS
28
(一)被动靶向制剂
TODDS 分类介绍
是采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材料等 作为载体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 制成各种类型的、 可被不同器官(组织、细胞)阻留或摄取的 胶体或混悬微粒制剂。
⑶ 第三级指到达靶细胞内的特定的细胞器(例如溶
酶体)。
ppt课件
10
2. 从靶向传递机理分类,TDDS大体可分为三类: ⑴被动靶向制剂; ⑵主动靶向制剂; ⑶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TODDS
ppt课件
11
靶向制剂的设计
1 被动靶向 即自然靶向,药物以微粒给药系统为载体 (microparticles drug delivery systems)
靶向制剂

磷脂的结构和相变温度
磷脂 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相变温度(℃) -1.1 23.5 41.4 55.1
② 电性:脂质体表面电性与其包封率、稳定
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有关。
酸性脂质,荷负电,如: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等
含碱基(胺基)脂质体,荷正电,如十八胺的脂质体
模拟膜的研究
制剂的可控释放Biblioteka 体内的靶向给药 基因的载体,提高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磷脂+添加剂
⑴磷脂
结构:
亲水基团: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
疏水基团:两条较长的烃基疏水链
磷脂
Polar Head Groups
Three carbon glycero
⑵添加剂:胆固醇 结构:a.两亲物质 b.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亲油性较亲水性强
4. 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 脂质体可提高药物体内、外的稳定性
三、脂质体的制备
1、薄膜分散法(film dispersion method)
磷脂、胆固醇、脂溶性药物+氯仿→溶解→ 旋转蒸发成薄膜→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水溶性药物)→ 搅拌→成品
例: 放线菌素D 脂质体 取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胆固醇(9:1:10)溶于氯仿,减
不含离子的脂质体,电中性。
二、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磷脂和胆固醇形成的“人工生物膜”易被机体消化分解
1.磷脂类
a.天然磷脂:卵磷脂、豆磷脂、脑磷脂 b.合成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 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等 2.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成为“流动性 缓冲剂” a.低于相变温度时,可使膜减少有序排列,增加流动性 b.高于相变温度时,可增加膜有序排列,减少流动性
靶向制剂PPT课件

19
4.制备方法
❖ 薄膜分散法 ❖ 逆向蒸发法 ❖ 冷冻干燥法 ❖ 注入法 ❖ 超声波分散法
放线菌素D 脂质体
取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胆固醇(9:1:10)溶
于氯仿,减压蒸去氯仿使在器壁上形成膜, 将含有放线菌素D的磷酸盐缓冲液加入上述容 器内,在振荡器上混合均匀,超声处理1h形 成0.3-1um的单室脂质体,放置30min后,将 此混悬液通过Sephadex G-50层析柱,收集脂 质体,除去未包入脂质体内的放线菌素D,即 得含放线菌素D脂质体
7
二、靶向给药系统概述
➢ 2.靶向制剂特点
降低给药剂量
降低了毒性(LD50)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靶向制剂特点
靶向制剂设计复 杂,难于大规模 生长。
提高疗效
提高药物的有效性 (ED50)。
机体的复杂性 使设计的难度 较高。
提高DDS
载体无毒 生物降解
控制释药
✓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药剂学项目中, 靶向制剂占25项,占总数的48.1%,可见我国对靶向制剂研究的 重视。
4
一、靶向药物的发展史
❖ 靶向药物近30年历程
1997
1
2019
FDA批准的第一个 靶向肿瘤药物 Rituxan(利妥昔单 抗)开启了肿瘤治 疗的新时代
100多种靶向抗肿瘤 药物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得的 超微型球状载体。
分类: 小单室脂质体(SUV):粒径约<200nm 大单室脂质体(LUV):粒径在0.2~lµm 多室脂质体 (MLV):粒径在1~5µ m
16
脂质体透射电镜图
17
2.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磷脂+添加剂 ⑴磷脂 结构: 亲水基团: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 疏水基团:两条较长的烃基疏水链
药剂学基础课件——固体制剂(人卫版)

三、 Noyes-Whitney方程
❖Noyes-Whitney方程:
❖溶出速度:dc/dt = K S(CS-C)
❖ K是溶出速率常数,S是表面积,CS扩散层中药物的浓度,C为某时 刻的药物浓度。
❖ 溶出快------吸收快
三、 Noyes-Whitney方程
dc/dt = K SCS
❖ dc/dt
❖ 粘膜及眼用散剂 极细粉
❖ 内服散中含不溶或难溶药物 细粉
❖ 不适宜粉碎成细颗粒的药物:①苦味和有刺 激性的药物,②易溶于水的药物,③容易糊 化的中药材
2、粉碎机理 ❖ 塑性变形、弹性变形, ❖ 冲击力、压缩力、剪切力、弯曲力、研
磨力(综合作用), ❖ 脆性物质、纤维状物质, ❖ 粗粉碎、细粉碎,
固体制剂-1
❖散剂(第二章)
❖ 颗粒剂(第二章)
❖
胶囊剂(第二章)
❖
片剂(第六章)
第一节 概述
❖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 特点: 1、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生产 成本相对低 2、制备过程具有相同的单元 3、大多为胃肠道给药,具有溶出、吸收过程
一、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 药物
固体的粉碎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 力破碎成适宜程度的颗粒或细粉的 操作。粉碎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粒 径,增加比表面积(m2/m3或 m2/kg)。一般而言,当颗粒形状 一定时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其大小成 反比,即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 通常把粉碎前粒度D与粉碎后粒度d 之比称为粉碎度或粉碎比(n)。
n D d
❖ 实际上多数粉碎过程是上述的几种力综合 作用的结果。一种物料,在大粒径时主要 表现为弹性行为,小粒径时则主要表现为 塑性行为,因此粉碎较大颗粒时,粒径受 粉碎装置的特性以及外力的施加方式的影 响较大;粉碎细粒时,粒径受物质本身性 质的影响较大。
(完整版)人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第⼀章绪论1.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 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的剂型,并能批量⽣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医疗卫⽣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调节药物作⽤速度,靶向作⽤,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学科⼯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分⼦材料学⽣物药剂学药物动⼒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产、检验、供应和使⽤的依据第⼆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产、运输、贮藏、周转,直⾄临床应⽤前的⼀系列过程中发⽣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溶剂的种类(⼀)⽔溶剂是最常⽤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体组织在⽣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溶液(⼆)⾮⽔溶剂在⽔中难溶,选择适量的⾮⽔溶剂,可以增⼤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醇、2.⼆氧戊环类3.醚类⽢油。
4.酰胺类⼆甲基⼄酰胺、能与⽔混合,易溶于⼄醇中。
5.酯类油酸⼄酯。
6.植物油类如⾖油、⽟⽶油、芝⿇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甲基亚砜,能与⽔、⼄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它反映溶剂分⼦的极性⼤⼩。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同种分⼦间的内聚能,也是表⽰分⼦极性⼤⼩的⼀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极性越⼤。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克数来表⽰,亦可⽤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迟释制剂共26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迟释制剂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液体制剂共99页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9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液体制剂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靶向制剂--精品医学课件

靶向制剂的设计
• 是指表面经修饰后的药物微粒给药系统, 不被单核吞噬系统识别
PEG化
靶向制剂的设计
• 是指表面经修饰后的药物微粒给药系统, • 其上连接有特殊的配体或抗体, • 使其能够与靶细胞的受体或抗原结合;
• 前体药物在特定的靶部位再生为母体药物 的基本条件:①使前体药物转化的反应物 或酶均应仅在靶部位才存在或表现出活性; ②前体药物能同药物的受体充分接近;③ 酶须有足够的量以产生足以量的活性药物; ④产生的活性药物应能在靶部位滞留,而 不漏入循环系统产生毒副作用。
前体药物(prodrug)
(1)抗癌药前体药物 (2)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3)结肠靶向前体药物
• 肿瘤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较大, 使粒径在100nm以下的粒子容易渗出而 滞留在肿瘤组织中,这一现象被称为 EPR效应。
被动靶向
No penetration
Enhanced penetration
Normal tissue
Tumour tissue
Free drug
Nanoparticles
靶向给药制剂
第一节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系指能选择性地将药物定位或 富集在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 内结构的药物载体系统。也有的称为靶 向载体或靶向药物输送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 理想靶向制剂的特性:
• 1、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易于进入薄壁组织; • 2、在靶区的毛细血管中分布均匀; • 3、药物以预期的速率控制,能达到有效剂量; • 4、制剂载药量高; • 5、在通往靶位的过程中药物渗漏少; • 6、具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性质; • 7、载体可生物降解,对机体无不良反应。
药剂学完整版 ppt课件

药剂学完整版
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一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0世纪50年代 证)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
•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药剂学完整版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物:气、液、固 分散方法: 溶解、 混悬、乳化
药剂学完整版
二、特点
(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 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 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载药和释药功能优化:
颗粒型:
包封率、稳定性、释放机制。 药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物: 药效基团的效价高
四、体内靶向性评价
相对摄取率re
靶器官或组织中制剂和药物溶液的AUC比值 re >1,有靶向性
前体药物
脑部位、结 肠部位… 药物与聚合物、 抗体、配体化 学通过设计特定的载体材料和结构,使其 能够响应于某些物理或化学条件而释放药物, 这些物理或化学条件可以是外加的(体外控制 型),也可以是体内某些组织所特有的(体内 感应型)。
磁导向制剂 应用磁性材料制备,在体外磁场的引导下定位于特定靶区; 热敏感制剂 热敏感载体制成在局部热疗作用下释放药物;
小结
1、掌握靶向制剂的概念; 2、熟悉靶向制剂体内作用机制和分类(被 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 制剂); 3、了解靶向制剂的结构及分类、优化和评 价。
1、脂质体; 2、渗透泵控释制剂 3、提高BCSⅡ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 法有哪些? 4、缓控释制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靶向分子(magic bullet)
毒素特异导入细菌
上市的部分靶向药物
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指借助各种载体、配体或抗体等选择性地将
药物定位或富集在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
胞内结构的药物载体系统。
分类(靶标不同): 一级靶向制剂:特定的靶器官、组织 二级靶向制剂:特定的细胞 三级靶向制剂:细胞内的特定部位、细胞器
►药物+载体 +功能分子
前药(prodrug):
非共价作用自组装
►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基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 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 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 疗作用。
三、靶向制剂的优化
1.靶向功能优化:
靶标应为肿瘤细胞高表达,正常细胞低表达;
pH敏感制剂 pH敏感型载体制备使药物在特定pH靶区内释药;
氧化还原敏感制剂 利用细胞内外的氧化-还原梯度,即细胞外氧化环境(细胞 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浓度为μM),细胞内是还原环境 GSH的浓度为mM 。
二、靶向制剂的分类与结构
药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物(高分子靶向系统): ►药物+高分子载体 +功能分子 结合 颗粒型靶向载体系统: 化学反应,共价
作用机制:
►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 targeting systems): 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 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乳剂、脂质体、微球、微囊、纳米粒
粒径的影响: >7μm ,肺毛细血管截留 <7μm,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 200-400nm ,集中于肝中迅速被消除 <10nm ,积聚于骨髓
微粒表面性质的影响: 微粒的荷电性(正电易靶向于肺) 微粒表面亲水性
►主动靶向制剂(active targeting systems):
指药物载体能对靶组织产生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制
剂。 ►如连接特定的配体、单克隆抗体或前体药物。
修饰的药物载体
修饰脂质体 修饰纳米乳 修饰纳米粒 修饰微球
主动靶向制剂
re=(AUCi)p /(AUCi)s
靶向效率te
靶器官和非靶器官的AUC的比值,表示药物制剂或溶液对靶器官的 选择性。
te=(AUC)靶/(AUC)非靶
峰浓度比Ce
te越大,表明靶向性越强
某器官或组织中的制剂和溶液的Cmax比值
Ce=(Cmax)p/(Cmax)s
Ce越大,表明改变药物分布越明显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第二十二 章 靶向制剂
【目的要求】
1、掌握靶向制剂的概念; 2、熟悉靶向制剂体内作用机制和分类(被 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 制剂); 3、了解靶向制剂的结构及分类、优化和评 价。
一、概述
概念起源:
部分化合物特异性对细菌染色
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